- 相关推荐
什么才是最棒的教育方法
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家长有严惩孩子的强烈倾向,总是认为自己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而惩罚孩子,并坚信这是教育爱子的最好方法。
许多家长自己就曾深受体罚之苦,小时候,他们一有什么不对,父母就会严厉斥骂和责打他们,方式甚至可以用严酷、残忍来形容。现在,他们又反过来以类似的态度和做法对待自己孩子,还有人宣称,“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也并没有怎样啊~”。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棍棒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表明,儿童的自我价值观水平对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有着巨大影响,而严厉惩罚可能对儿童的自我价值观产生永久性的影响。父母斥骂和惩罚孩子,其实效果不大,但这种方式一旦开始,为了达到预期目的,他们就不得不继续下去,甚至变本加厉,家里永远沉浸在一种非常不快的气氛中。
斥责和殴打也许会产生立即的效果,但给孩子造成的创伤却很难弥补。随着时间的消逝,父母可能会逐渐淡忘自己对孩子的体罚,而孩子却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发生在他们生命之初的糟糕事件。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疤,更是精神上的剧痛。它们会严重影响孩子内心的情感世界,给孩子造成的痛苦和不幸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和成人期,与父母的关系会因此受到严重破坏。
一位女子倾诉,她曾和老师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冲突,因此再也不想学习了,老师于是向她父母告了状,父母便狠狠地揍了她。然而,责打并未起到什么作用,她还是顽固地认为,学习没什么用处,但她跟父母以及他人的关系却因为这件事被永远地改变了。即使到现在,她与父母的关系也不怎么亲密。在与别人的接触中,她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当她与别人的关系稍微亲近时,她就会不太适应,于是选择离开,走得远运的。
有一位母亲在前来咨询我们之前,经常揍自己七岁的儿子。说一下,这位母亲很喜爱自己的儿子。小孩的父亲总是不在家,他是一位大亨,总是忙着赚大钱。母亲要儿子弹钢琴,但儿子就是不弹,于是她就不停地揍儿子。她坚信,责打对儿子的发展是有好处的。那个男孩告诉我们,他恨钢琴。他的焦虑程度很高。他对生活的期望不外乎是一个天天挨打的男孩的期望罢了。他觉得生活会发生出人意料的残酷变化,而你是不能依靠与他人的合作的。
家长该怎么办?
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我们的心理预期时,我们除了责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吗?
其实,有两个字便可以概括:尊重。我们要放弃那些损坏孩子人格的老方法,转变观念,开始使用能够维护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不会使他们受辱的方法。
阿德勒学派的科学家和全世界的教育家业已科学系统地研究、试验过一些新方法。简而言之,这种新方法包括以下重要方面:
1、训练孩子时要坚定,但也要尊重他们。
2、我们既不应惩罚孩子,也不应纵容他们,而要理解他们。我们应认识到,让孩子承受自己的错误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我们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们。这跟我们大人的经历是相似的。我们会从自己的错误造成的后果中吸取教训,孩子也是一样。我们大人要以适当的方式鼓励孩子,好让他们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以及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习。
3、理解孩子意味着理解孩子的目标。
4、自然合理的后果是教育孩子的强大武器,能让孩子实实在在地体验生活。我们采取这种方式时,孩子既不会失去对我们的尊重,也不会失去自尊。
5、鼓励是很有效的;不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鼓励都会产生积极的结果。
阿德勒的一些观察所得已被转化成了原则:
1、孩子同样也是社会的人。一个孩子的任何行为,如果放到社会的环境下,都是可以理解的。
2、一切行为都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不过孩子一般意识不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德莱屈尔说过,孩子是敏锐的观察者,但却是差劲的解释者。我们要懂得孩子的目标,并给他们解释这些目标,这样做时要尊重孩子。
3、孩子总想有归属感,总希望自己对环境有用。如果孩子对获得归属感和重要感的方式理解不对头,他们就会产生不良行为。
4、品行不端的孩子总是气馁的孩子。如果我们了解一个品行不端的孩子想通过他的不良行为达到什么目的,我们跟孩子的关系就会改进。
5、社会兴趣:如果孩子对他人的幸福与快乐有所贡献,对他们的社会环境越来越负责,他们的社会兴趣就会增加,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消失。
6、平等意味着人人都应得到尊重和尊严。大人是不允许羞辱小孩的,因为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人格。尊重应是相互的,孩子应该学会尊重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在许多文化中,母亲没有父亲受孩子尊重,而这对子女的发展是有害的。
我们听过太多“爱之深,责之切”和“不打不成器”的教育手段,见过太多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我们习以为常,我们代代如此,可是,当回忆起自己幼时犯错,面对父母扬起的巴掌,我们的心中除了恐惧、怨愤、失望,还有什么?低下愤怒的头颅,放下你粗暴的棍棒,让我们听一听,孩子的心声。
童年经历对孩子的一生影响至大。父母如果不理解孩子的世界,不仅无法正确引导孩子,而且可能随时伤害孩子的心灵。而要修复童年时期的创伤极其困难,有些创伤几乎是不可治愈的。
如何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呢?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作者葛安妮(Agnes Ghaznavi)&葛碧建(Bijan Ghaznavi)。葛氏夫妇是瑞士著名心理学者和心理治疗师,具有30多年丰富的专业经验。
这本书根据《童年的秘密》修订而成,葛氏妇总结自己30年的心理治疗经验,以“孩子的内心独白”这一独特的形式,真切而生动地述说了孩子的痛苦和欢乐,促使父母主动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去感受孩子最本真的需求。
他们还用32个真实的案例,帮助中国家长反思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治疗自己的童年创伤,同时有效避免将错误的教育模式沿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什么才是最棒的教育方法】相关文章:
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05-29
秋季吃什么才是最养生04-27
什么才是素质教育05-29
什么样的洗脸方法才是正确的04-17
农村养殖业什么才是最赚钱04-04
怎样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方法(精选10篇)12-20
臂力棒锻炼的方法03-25
孩子最讨厌的教育方法04-03
最实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