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时间:2022-05-07 01:06:20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1)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

  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见到一些幼儿,为达到某种目的特别任性,有时甚至会因此哭闹不止,把家长搞得精疲力尽而仍不罢休。为此,家长只得退让,或者听之任之;而有的人却把这种任性,归咎于独生子女带得太娇惯。这都是错误的。

 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他指出,幼儿随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瞻前顾后的分析,再做出处置决断。而仅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

  此外,家长多以成人的思维去考虑他参与的结果,完全忽略了孩子参与的情绪和兴趣。实际上,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比如,4岁的东东偶见表姐娜娜有个新玩具,在表姐离开后便开始作难母亲,非得立即有个同样的玩具不可。但此时已是夜深人静,母亲不可能驱车进城为之寻购。于是,东东哭闹了一整夜。看起来是东东任性,无理取闹。可母亲从没有从心理角度去了解,东东为啥非得立即要那玩具,更多的是去责怪他“要别人的玩具,或者性子太急”。

  其实孩子仅觉得那玩具有个闪亮的灯好玩,那灯为什么会闪亮而已。这就是一种好奇的心理需求。当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抚时,他就与母亲作对,无奈中只得以哭来抗议。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

  如果,母亲重视到这种心理,采取表扬东东为弄清那玩具为何闪亮是爱动脑筋和非常聪明,再摆出今晚不可复得这玩具的'道理,并承诺明天将与他共同研究玩具闪亮的方法,可能孩子的情绪会好得多。至少,他心理上感到母亲对他在“闪亮”问题上的认可。

  处于独立性萌芽期的幼儿,一切事物都想亲力亲为,都想弄个透彻,这原本是好事。但是,这种"亲力亲为"的心理,往往会在不合实情中表现出来。家长对此,一不可包办代替,二不可断然拒绝。否则,孩子的任性就会越来越严重。

  这种任性,实质上是一种与家长对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又在于家长初始没有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

  (2)家长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应是什么

  作为家长,总是给孩子很多很多,给孩子喜欢的东西,给孩子吃爱吃的食物,这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吗?其实,这都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那应该给孩子什么呢?

  家长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应是什么

  作为家长,我们有时要思考,我们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快乐?物质的满足?其实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家长无私的爱与照顾是给孩子最棒的礼物。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吻、和孩子一起笑、一起养成良好的习惯都是家长能给予孩子最珍贵的人生价值。

  临睡前的一个吻

  身体接触是最有力量的爱语之一,我们发现相对于外国人,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爱表现得更内敛,他们很少给孩子拥抱,更不用说是亲吻了。家长羞于把爱说出口,那何不将对孩子的关爱都注入行动中呢?临睡前轻抚宝宝额头,给他一个温柔的亲吻,和宝宝道一声晚安,让孩子带着父母满满的爱意进入梦乡。或许今天孩子表现不好让你生气,但家长对孩子的爱本应是无条件的,让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

  请尊重我的个人形象

  一些家长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装扮孩子,有的甚至让小女孩剪一个男孩的短发。家长应给孩子做适合年龄的打扮并最好问问孩子的意愿。另外,一些家长也喜欢在和别人聊天时当着孩子的面大谈特谈孩子的缺点,或者经常拿孩子和别的孩子做比较。其实年龄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成人的尊重。尝试让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些事,然后由衷地赞一句,在别人面前,也请收敛对孩子的批评,如实地对孩子多加赞扬。

  请尊重我的隐私

  不要以为孩子就没有隐私,再小的孩子都有着不可告人的小秘密。一些家长会在孩子面前对别人说孩子昨晚又尿床,然后一起哈哈大笑。孩子的隐私公然成为成人的笑料与谈资,让孩子感到难堪。家长尊重孩子的隐私实际就是保护好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即使我们非常好奇孩子的一言一行,也不能急于求成去窥探孩子的'秘密,对孩子要有起码的尊重和信任,用足够的耐心和恰当的方式和孩子多互动交流,拉进距离,取得孩子的信任。

  爸爸妈妈给我当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会在日常生活中模仿家长的行为并以之为楷模。因此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家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中形成这些观念。在孩子的教育,家长的“身教”比“言传”更重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仅可以树立和提高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还可以使牢牢地把握住教育管理孩子的主动权。

  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掌握做事的本领,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让孩子学懂一些基本的生存法则,待人恭敬有礼,尊重友爱他人,做事要懂分轻重,家长的这些教育不能空洞说教,应学会将道理融入生活中,融入细节中,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父母的言传身教比生硬地陈述道理有更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哟!

  给孩子一个小伙伴

  现在的孩子大多独生,再加上一些家长出于保护理由,对孩子的活动诸多限制,难免使孩子缺少很多和同伴交往的机会,容易感到孤单,这并不利于孩子社交能力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孩子在和同伴的玩耍中可以学会同情、合作和妥协这些人际交往能力。家长应尽可能地给孩子创设交往小伙伴的机会,多让孩子邀小伙伴到家里玩,同时鼓励孩子多到别的小孩家中做客,让孩子在与同伴玩耍中享受快乐的童年,在交往中学会尊重友爱他人。

  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

  一个不良的习惯很难改变,孩子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家长可以和孩子协商,一起订立一些行为准则,家长和孩子一起坚持实践,相互监督。对于孩子好的行为,家长应该要给予赞扬,让他继续努力坚持;对于不好的行为,家长应及时批评指正,让孩子逐渐学会区分好坏行为。另外,家长也应该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有重点地培养不同的习惯。

  让我们一起笑起来

  传统教育比较习惯塑造家长严厉的形象,在孩子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严。但其实孩子更喜欢和父母亲近,亲切地交流相处。严肃只会让孩子对家长敬而远之。爱笑的父母让孩子更能让孩子感受生活积极美好的一面,父母和孩子同乐,拉进双方的距离,能够让家长和孩子更更好地沟通、相互了解。家长陪孩子一起笑,一起享受生活的乐事与点滴,给孩子更欢乐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形成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孩子高情商的养成很有帮助。

  孩子的成长中,父母们的爱与帮助孩子树立人生价值观就是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3)幼儿教育:小小习惯的养成

  刚入园的小班孩子都在2岁半到3岁间,对于他们来说适应环境比较困难,总挂在嘴边的便是“回家”、“找妈妈”,一天当中情绪最好的时刻就是晚上吃完饭,等待父母接自己的时候;最愿意看到的场景是自己的妈妈站在班的门口;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妈妈拉着自己的手往外走。每每这个时候妈妈总会跟孩子说,“跟老师说再见”,所以“再见”这个礼貌用语孩子很快就接受了,并成为习惯,每每离园时都会跟老师摆手说出这个词,而反之早上来园能问老师好的却没有一个。

  分析原因不难发现,早上是孩子来园时刻,是即将离开自己父母的时刻,孩子情绪不好,同时又影响了家长的情绪,有的家长明智,为了减少彼此的分离焦虑能做到将孩子放到班中马上头也不回地走了,而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哭,自己也恋恋不舍迟迟不能放下手中的宝宝,造成彼此都处于分离焦虑状态,但不管怎么说,都造成了忽视教师的存在,我很理解这种现象,慢慢的、运用各种方式使孩子摆脱分离焦虑后,孩子能处于高兴状态来园时,因为没有养成早上问好的习惯,造成孩子默默地走进班,而家长悄悄的转身离去。想想早上问老师好,这种习惯是否有价值、有必要养成吗?““早上问好”这个习惯的养成很有必要的,早上的问好不光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拉进孩子与教师间,家长与教师间感情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在孩子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后,利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地讲出了平时发生的事情,用对比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孩子在故事中明白早上来园要问老师好,并且用情景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反复的`练习“老师好,老师早”这句礼貌用语。自此以后,每天早上我都有意识的站在门口,面带微笑迎接每个来园的幼儿,总是第一时间的先问“xx好”,起初孩子还是不作声地走进班,可能是孩子不好意思说,或忘了怎么回答应主动问孩子“你该说什么呢?是不是也该问老师好呢?”经过提醒,大部分孩子都能说出“老师好”,这时应笑着摸摸孩子的头,并及时给予表扬“xx真有礼貌”,并在吃完早饭的过渡环节中对那些能在老师问好后自己也能问老师好的幼儿点名给予表扬,加强孩子这方面的意识。

  这种行为不久就产生了效果,不光影响到了孩子,也同时影响到了家长,家长在送孩子来园的时候,老远看到就小声地提醒自己的孩子“快说老师好”,有的家长甚至以身作则,自己先主动问“老师好”,每当这时除了给孩子报以微笑并加之表扬外,对家长也同样的报以微笑,这种简单的一笑使之与家长拉近了距离,简单的一笑让与孩子拉近了距离。

  小小的问好没想到发挥了大大的作用,重点是教育者要有颗善于发现的心,有颗爱孩子、强烈的责任心,教育者是伟大的,他不见得能给孩子什么太高深的智慧,但在平平淡淡的教育过程中,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也能使孩子受益终身。

【 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相关文章:

社会领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03-27

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影响10-16

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03-23

美术教育对孩子的影响04-26

有关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09-20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05-31

浅谈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04-09

浅谈中西方教育对孩子的影响03-24

家长怎么教育孩子的06-04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