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的渲染,对幼儿能起到一种艺术的启蒙作用,让幼儿更健康的发展,以下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对幼儿性格的塑造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所以要想塑造幼儿好的性格,要从娃娃抓起。而音乐对人的性格塑造有很大的影响在:听音乐的时候,大脑里的伏隔核被激活,触发了存在于大脑腹侧被盖区的“快乐物质”多巴胺的释放,这一途径称为大脑奖赏系统。所以幼儿早期的音乐启蒙教育可以刺激幼儿脑部多巴胺的释放而变得更快乐,更开朗。开朗的孩子更善于表达,勇于表现,社交能力当然也更棒!
二、对幼儿语言能力的锻炼
幼儿最先接触的文学形式就是儿歌。儿歌旋律简单,节奏轻快,很适合幼儿记忆。在幼儿还不太会用丰富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时候,儿歌更能让幼儿快速的吸收和接受。因为音乐也是语言的一种形式,接触音乐启蒙教育的幼儿,他们的大脑结构中会自然而然产生学习语言的(神经)机制联结。并且,节奏感知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认知技能,它帮助宝宝断句、理解语意以及分辨不同的语音。所以,音乐对幼儿语言能力有提升作用。
三、对幼儿想象力提供空间
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幼儿早期的音乐启蒙教育让幼儿在音乐中有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具体表现在幼儿偶尔嘴里哼唱的不知名的小旋律,或者兴奋时自己给熟悉的旋律配歌词的现象,都是一个二度创造的过程。我们可以说是音乐给了幼儿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启蒙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大脑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多给幼儿听一些不同的丰富的音乐,对幼儿的左右脑开发都会有好的影响,例如舒缓的古典乐能够刺激右脑,而附有歌词的歌曲可以刺激到左脑。因此,在0-6岁早期音乐启蒙教育期间,让幼儿接触音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四、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智力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证实,人的大脑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分工。大脑的左右半球是各司其职但又相互协调的。大脑的左半球分管逻辑思维,负责处理与分析语言、数学方面的相关信息;而大脑的右半球除了部分是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外,特别是对于音乐、绘画等形象思维的能力较强。只有把大脑的左右半球交叉并用,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运做起来,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大脑功能。
1、音乐启蒙教育挖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使用的物质材料是声音,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感情的一门艺术。它与文学、美术都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力。绘画是以“形象逼真”来描绘物体,文学是运用语言来真实的表现思想和概念。而音乐,则更擅长的是表现人的情感。让幼儿欣赏音乐、演唱歌曲、律动练习、参加音乐活动等,这些都蕴涵着表达人类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对幼儿的心理可以产生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刺激,这使幼儿的情感激发和感染力就表现得更为直接和强烈。这种感情的激发和冲动,正是对幼儿智力的启迪和促进,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激发出巨大的创新思维潜能。一些优秀的科学家,其创造的灵感往往都是来源于音乐。所以说,在幼儿阶段,用音乐这把金钥匙来打开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之门是正确的。
2、音乐启蒙教育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最基本的方式。有了语言,也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内心活动。所以说,在幼儿阶段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很重要。幼儿平常听到的一些歌曲和自己所学的歌曲日益增多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无意识的随口哼哼上几句由几首歌串在一起的自己编唱的“歌曲”。在幼儿进行这种创造性活动的时候,不仅使自己的语言能力更进了一层,也使他们体会到了运用语言的快乐所在。这种快乐的学习方法,是对幼儿进行教学的一个有利手段,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幼儿所参加的音乐活动不是单一的,也有参与集体活动的时候,集体活动是需要有很多人一起完成,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也是必然的,这就使得他们的语言发展更上一层。
五、音乐启蒙教育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感。
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的感情,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音乐作为最具有感情的艺术形式,在培养幼儿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是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代替的作用。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满怀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睁开眼睛就要寻觅鲜艳、明快的色彩,看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竖起耳朵就要倾听母亲的声音和环境中丰富多变的音响。美丽鲜艳的色彩与图案可以满足儿童视觉的需要,而优美动听、欢快活泼的音乐便是满足他们听觉需要的最好刺激。音乐抑扬顿挫的音高、张驰的节奏、起伏相间的力度、或急或缓的速度、色彩绚丽的音乐色彩都是来表现音乐的丰富情感。幼儿通过感知觉,使自己所听到的音乐传入到大脑,对其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给幼儿增添了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这时的幼儿就会由静态变成动态,用身体的摇摆来感受音乐的情趣。如:当幼儿要入睡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给他们听安静,柔和的摇篮曲,是他们的情绪安定,渐渐入睡;当幼儿情绪烦躁,哭闹不停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听愉快活泼的音乐,这样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当幼儿吃饭的时候,父母给他们选择优美活泼的音乐,不但可以使他们心情愉快,还可以增加他们的食欲,促进的健康体魄!由于音乐和幼儿的心理,感情活动等方面都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都是运动着的、看不见的、有节奏的、随现随逝的、都是一种抽象的,正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如此之多的共性,幼儿经常接触到音乐,受到音乐的熏陶,音乐使幼儿的额心情愉悦了,内心就会平静,情绪也就会随之稳定。所以说,音乐是能美化人的心灵,对于幼儿情感的发展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也是他们对事物美的认识更进了一层。
六、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德育的发展。
对幼儿进行早期的音乐教育,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德育的发展。任何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都只能成为空谈。而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正可以为他们德育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音乐在实现思想教育作用的时候,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而是以鲜明生动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的产生作用。例如:幼儿们都很熟悉的儿歌《一分钱》,歌曲的教育意义正是对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歌曲中并没有直接的说出拾金不昧的词句,而是以幼儿那天真淳朴的语气、音调的旋律、愉快的情趣、唱出了歌曲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给儿童以启示:拾金不昧,即使是一分钱。幼儿的物质生活是父母所赋予的,那么精神生活则应该是音乐所给予,音乐是幼儿精神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将德育溶入到音乐教育中,使其真正的达到了以情感人、以情怡人的目的。幼儿不论是在参加什么音乐活动的时候,都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以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良好道德。
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公众表达能力,在公众面前演奏、表演、演唱的能力;让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困难时拥有必胜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无限给予、引导孩子在音乐中体会生活的感受,发挥无限的创造力;塑造孩子阳光积极、自信快乐、勇敢有爱的个性,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可以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拓展:如何让孩子进行音乐教育
柯达伊音乐教育:发声训练中的情感体验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
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说:幼稚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的能力。兴趣是什么?通常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那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幼儿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方法力求生动、新颖。如运动时选择热烈的迪斯科;游戏时则选用活泼的钢琴曲……动人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促使幼儿跃跃欲试,参与活动的兴致顿然提高。如果教师生硬地要求幼儿唱一些晦涩难懂的歌曲,幼儿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也就无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首先要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
如在给中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声音,让幼儿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恭喜恭喜”这一活动中,可让幼儿随着歌曲的节奏做动作,部分幼儿给另一部分幼儿拜年,配上一些过年用的鞭炮、灯笼等等,幼儿便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了此种歌唱方法。
二、提供欣赏的机会,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
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却很强,可以说,每个幼儿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灵敏的听觉是感知音乐的前提,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从听觉入手,让孩子多听,自己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因此,运用各种有趣的音乐手段来激发幼儿听音乐的愿望,引起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听的习惯,从而分辨出音乐中的细微差别。可以要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欣赏天地,尽量让孩子多接触音乐,通过多种渠道,如教师的演奏演唱,录音机磁带、VCD、电脑等让孩子欣赏、倾听悠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结合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中,使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我还恰当利用一些空余的时间,如每天早晨孩子们陆续来幼儿园时、午睡以前、进餐、离园等时间播放音乐,让孩子生活在音乐中,使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从中诱发孩子倾听音乐的兴趣。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欢音乐、体会音乐,音乐的种子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一听到音乐他们都会侧耳倾听,自得其乐。
三、运用多种感官语言,增添音乐活动特有的情趣。
1、手势:即用老师的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在小班音乐活动中可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手势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姿态,便能很好地把幼儿的情绪激发起来,特别在指挥分合唱和打击乐时,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内涵,因此,简明的手势(包括指挥)能启迪、激发小朋友的情感,使其节奏统一、速度统一,从而引起老师和小朋友间的情感共鸣。
2、体态:体态语通过教师的动作表情传递给小朋友,能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应,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如在欣赏歌曲《狮王进行曲》时,教师明亮有神的目光和神采飞扬的姿态,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狮王的神态。
又如唱《金蛇狂舞》《新年带着幸福来》等轻快活泼的歌曲时,教师用充满稚气天真的笑脸和眼神,就更能激发小朋友的内在情感,并且能和老师的情感相融合,有表情地去进行唱歌和随着音乐节奏去进行律动表演,这样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满魅力的环境布置,激发幼儿学唱歌的兴趣。
秋天到了,活动室都换上了秋天的主题墙饰,教室里挂满了片片金黄色的树叶,墙面贴上了孩子们的树叶贴画。于是,就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新授了歌曲《小树叶》,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地不由自主转头去看他们喜欢的“树叶”,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在挂满树叶的墙饰下学唱歌,在唱歌时,孩子们的情趣高涨,兴趣十足,不一会就学会了歌曲,这时孩子们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不由自主的为歌曲自编动作,并把树叶飘落的动作编了进来,还一边唱一边做小树叶飘下的动作,个个动作优美,兴高采烈。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歌词,趣味盎然地学会了新歌。还自编了这个歌曲的动作,为在表演区域活动做好了准备。孩子们在充满魅力的墙饰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歌曲之美,感受到了唱歌的乐趣,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在丰富多样的音乐天地中,激发幼儿爱歌曲的乐趣。
五、给幼儿自我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幼儿教育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老师往往忽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过分的注重技巧训练。如在学律动时,老师一遍又一遍教舞蹈动作,幼儿机械地重复学,使本来很好的音乐活动变成枯燥无味的动作训练,幼儿的兴趣随着一遍一遍的“不对”声递减,其实,在教学中,只要充分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动力和自信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得到了发展。
音乐是孩子离不开的伙伴,孩子的发展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是为孩子的音乐潜能开发奠定良好基础。能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提高孩子的音乐智能。能使孩子在浓厚的音乐艺术中,一点点,一滴滴地听懂音乐,理解音乐,表演音乐。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幼儿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幼儿多听多唱,放手让幼儿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幼儿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幼儿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溶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相关文章:
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影响03-23
发烧惊厥对孩子的影响08-21
影响孩子性格的因素04-10
影响孩子性格的因素02-05
社会领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08-19
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03-23
美术教育对孩子的影响04-26
家庭氛围对孩子性格的影响03-23
绘本阅读对孩子的影响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