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怎么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习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决定他今后的发展。虽然道理大家都懂,可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学生身心还在发展中,对他们来说,想要培养好习惯,必须依靠外在的力量。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施予这种力量,让他们在压力之下培养习惯,随后这种习惯会伴随他们一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怎么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希望能帮到大家!
怎么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提前预习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习尤其如此。学生课前的预习,既是对学习状态的心理准备,也是对具体学习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带着问题去有针对性的学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预习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如学期预习,每当新书发到手后,学生们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特别好奇,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课本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提前收集相关的学习素材。还可以进行周预习,让学生独立进行,强调“独立”,就是要让学生逐渐养成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细心观察
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大人在学生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引导学生进行描述,再和课本学到的或是课余读到的相关文章描述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发现不足,培养自信。
3.勤于动笔、敢于动笔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历代先贤对学与记、观察与写作的精炼总结。是日积月累的经验的瞬时爆发。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引导学生把这种写作当成一种乐趣,进而养成习惯。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久而久之,自身的见闻、知识层面和自身的素养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4.勇于质疑,敢于发问
盲目地迷信课本、相信权威只会慢慢养成惰性,进而迷失自我。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没有弄懂问题时,不要得过且过、羞于开口,要善于发问、大胆地问。如果学生平时有不敢问、不善问的缺点,就鼓励他去问,一旦有些问题是通过询问教师、同学得来的答案,我们要给予鼓励。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就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学科,一个民族的进步,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路径。以往约定俗成的东西,逐渐被科学知识解释。或者成为真理,或者成为谬论。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起自质疑。
5.通读、熟背
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我们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但对于经典、定义、公理,就是衡量其他事物的尺子。没有了参照物,就无法区分具体现象。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必须通读,进而理解其含义,然后熟背。这样就像探险者拥有了指南针一样。
6.复习、整理,再提高
人的大脑记忆功能有一定的时效性,也就是说对已经记忆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所以定期整理复习是保存记忆,加深记忆不可或缺的方法。复习整理的好处可以归纳为:第一,可以温故知新,旧的知识中包涵着新知识的许多线索。第二,可以避免遗忘。第三,可以把种种表面不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系统,使众多知识相互贯通,甚至可以做到触类旁通。每天晚上在做家庭作I前,将当天学过的知识及时浏览一遍。学会运用表格来复习整理。每周末,及时将所有知识进行一次系统整理。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
1.循序渐进
任何一种认知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生疏的熟练的过程。一个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确立的目标以后就要按照既定的方案,一步一步去实现,切忌好高骛远。
2.严于律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怕进度慢,就怕一曝十寒。龟兔赛跑的故事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娱乐素材,其深层的意义会随着我们自身知识的积累会不断更新。
3.及时修正方向,改进方法
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无所适从与迷茫,其实这是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综合起来分析,与我们现在获取信息的多元性,信息获取途径的广泛性,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有关。所以我们要在明确目标,确定参照物的前提下,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学习目标的偏差,并予以纠正,力争少走弯路,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知识量。
4.博览群书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原著,在知道原著是什么样的情况下在去读改编作品,进而鼓励学生自己改编、续写一些名著。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鉴赏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都将带来无尽的益处。
5.充分利用工具书
利用工具书是自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这就是古语中强调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终究是要自己独立面对许多问题的,养成充分利用工具书的习惯,就像探险的人有了地图一样。
三、教师在学习习惯养成中的作用
习惯的形成要经过反复的训练。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而在不断“重复”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种困难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如学习中的松懈、疲沓、漫不经心、索然。寡味、教材难度大等。而出现这些情况时,教师的正确引导、答疑解惑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教师要掌握好点拨的时机。
所谓不启不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引领者,负责修正方向,而不是主导者唯我独尊,必须时刻牢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如今,课程改革日益深入,并逐渐渗透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新课改的理念。这是我们的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一线教师提出的新课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任务,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输送合格的人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价值的真正体现。
怎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和价值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曾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因此,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
在人生长河中,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而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则是终生所需要的。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路,总归是由他们自己去走的。学生从小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自觉地去读书,去学习,从而服务于社会。学生时代播下了良种,便可赢得未来的丰收。诚如一位名人所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由于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近些年来,虽然语文教学已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有效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模式,但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例如考完试往往听到这样的批评声音“这道题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错”、“为什么不看要求,上面不是写得很清楚吗”、“你怎么那么马虎”但下次考试还照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学生马虎?还是笨?都不是。是学习习惯不好。归根到底教师平时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不教“学”法,学生自然“学不得法”,同理,教师不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当然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若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习惯问题,语文教学高效发展的新局面就会应运而生。因此,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侧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己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经历,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力培养。
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比如语文课上,学生要学会抓住中心,记住要点。要教给学生关键的地方要侧耳倾听,并将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参加讨论和辩论,要听明白各人的主要观点,看法有分歧的要能听得出分歧在哪里。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才能使学生“耳聪”起来,学生筛选储存有用信息的能力也会显著提高。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靠口语表达来完成,虽然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口语表达能力,但有些学生语言并不规范,回答问题语无伦次,说半句话等。要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质量,首先要说普通话,回答问题要响亮,把话说完整,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其次,把读和说有机结合起来。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学生的愿望,使学生敢于表达,愿意表达。
“读”书,在于理解,也就是说要在“懂”字上下功夫。遇到不懂的字词,不要轻易放过,要认认真真地查,不理解的词要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要读懂课文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并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出课文以外的画面、内容等。读而不谙其义,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口到了,心却溜了号,更是读书的大忌。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还要培养学生在读书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精彩的段落应该反复诵读,心领神会,必要的还要背下来,印在脑子里,以备随时调用。除此以外,还要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喜欢读书,不运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做记号,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和有关知识;也可以写写读后感。
良好的“写”作习惯,主要包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通过观察把握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做不仅为提高作文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想一想这篇作文写作的重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从头到尾都想清楚了再动笔。有的学生往往想一点写一点,写了几句写不下去了,又涂掉重写,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有的学生作文写好后,一交了之,没有认真修改的习惯,这或许是学生习作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学生的作文写好了,要让他们把初稿念一念,或自己一边念一边改,或听取大家的建议后自己再改。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作家尚且如此,小学生更应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首先,教师思想上要重视,不要因为短期内未见成效就放弃努力,持之以恒,定有收获。其次,教师的工作要细致,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耐心启发、引导、帮助,使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然后,教师评价要及时,哪怕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去感受自己的变化与进步,从而增强信心。另外,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等特点,教师的良好习惯,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影响。身教重于言教,因此而产生的内驱力,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总之,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且当这种习惯趋于稳定而形成性格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并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怎么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03-14
怎么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呢03-23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03-14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09-19
如何培养幼儿阅读的良好习惯03-31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最佳时间11-07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与研究的调查报告03-18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精选6篇)02-23
培养孩子独睡的良好习惯的妙招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