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分析
瑞吉欧主张"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认识树叶》这一活动是在平时到户外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叶身上怎么会有花纹""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等等,孩子们有问不完的问题。
新《纲要》中科学领域也提出了: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经验,叶子是我们生活中唾手可及的教育资源,它的内部构造也非常有趣,此我设计了此活动。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层层深入开展活动。从不同角度出发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手段来发现问题。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动目标为:
1.能用观察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2.了解叶子的构成叶肉、叶柄和叶脉,知道叶子有叶绿素
3.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索的兴趣
重点: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难点:了解叶子的构成,知道叶子有叶绿素。
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然后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叶子的不同,接着通过比较引导幼儿发现每一种不同的叶子都有叶肉、叶柄和叶脉,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叶子有叶绿素。
三、说教法
《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讨论、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树叶时享受探索的快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教学法
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本次活动以捡落叶来引发活动、激发兴趣。
2.问题设置法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激发兴趣的提问:这些树叶是从那里来的?激发情感的提问: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做朋友并说一说它像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是什么颜色?你们还见过哪些叶子?它们都有叶肉、叶柄和叶脉吗?它们的叶肉、叶脉、叶柄在哪里?使幼儿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进取。
3.操作法
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在与实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从而获得感性经验。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激发兴趣(拾落叶)
播放音乐,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片从树上飘落的叶子,配合音乐模拟叶子飘荡。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活动一开始幼儿小树叶随音乐做动作,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小朋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树叶。
第二部分:引导幼儿观察树叶(发现树叶的`特征)
通过让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做朋友并说一说它像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是什么颜色的?这一启发性合理想象,来引发出一片叶子有不同的想象。例如:"这片树叶(杨树叶)像什么?""扇子""它还像什么?"教师可以再次启发幼儿的想象,让他们深入思考,出现各种奇思妙想。
第三部分:让幼儿感知不同的叶子都有相同的结构
让幼儿观察树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主要运用小组交流--个别交流--结合挂图展示叶子的各部分构成让幼儿了解。再通过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你们还见过哪些叶子?它们都有叶肉、叶柄和叶脉吗?它们的叶肉、叶脉、叶柄在哪里?来引导幼儿发现每一种不同的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叶柄。
第四部分:是为幼儿创造实验的机会,了解叶子的成份
叶子除了这些叶肉、叶柄、叶脉,叶子还有什么秘密呢?让幼儿进行实验,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放适量的叶子,把叶子捶烂后,引导幼儿观察和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教师进行小结:叶子捶烂后会出现了一些绿绿的汁,是因为叶肉里有许多的绿色素,它叫叶绿素,这些叶绿素能够制造出氧气,还可以帮助我们净化环境。叶子如果没有了叶绿素就不能吸收水份就会离开树妈妈。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直接观察,直接操作,具体表现的活动中,能动地建构着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而教师不再是教练式的指挥者,也不是混同于幼儿的玩伴,而是与幼儿协调着,合作着去探究发现问题。
自由探索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请小朋友找一片你喜欢的树叶和自己做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你的好朋友它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是什么感觉?我们可以帮小树叶做些什么?它的妈妈是谁?
体会成功的喜悦(课间操)
帮助小树叶找到妈妈,并于它们一同跳舞。
知识拓展(知道树的种类、作用)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幼儿了解其他树的种类。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并讨论树木有什么作用,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树木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延伸活动(制作叶子画)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样具有想象、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尝试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一)"秋天"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从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理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出发,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秋天"是为幼儿这一学习主体服务的客体资源,树叶飘飘落落的动感又与幼儿跃动的心灵天然地契合,建构式课程《树叶妈妈和孩子》就是选取了幼儿能够直接感知,容易理解,并且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来作为学习对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认识、区别绿色、黄色,能一一对应找到相同的颜色。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验与教师、同伴游戏的快乐;从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难点:这是一次综合游戏活动,其中穿插了一些科学常识教育,但教学仍以游戏教育为主。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幼儿认识和区分颜色这一环节上。
二、说教法。
针对这次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幼儿尝试教学法为主,同时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讲述法、游戏法,启发联想法、音乐法等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为了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前要求准备了一筐树叶,有绿、黄两种颜色,以增强幼儿对树叶的了解。活动中还应用了不同的胸饰一份,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讲述、游戏,让幼儿认识和区分绿色、黄色。并尽量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找到自己的树叶妈妈。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和辨别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进入情景,提问树叶宝宝是怎么掉下来的。
2、树叶宝宝找朋友,请相同颜色的树叶宝宝坐在一起。
3、树叶妈妈找孩子,教师扮演大树,引发幼儿讨论:怎样帮助树叶妈妈找回孩子。
4、游戏:大风来了。
5、总结性小结。
五、延伸活动。
课后组织幼儿一起收藏树叶,并把收藏树叶的图书带到幼儿园,一起观察发现树叶的变化,分享发现和收藏的乐趣,对于不知名的树叶,鼓励幼儿大胆请教他人。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直接观察,直接操作,具体表现的活动中,能动地建构着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而教师不再是教练式的指挥者,也不是混同于幼儿的玩伴,而是引领舞伴,并与幼儿协调着,合作着,整个活动在有组织、有规范、有秩序中进行,又适合个性发展,而不是随意,无序的行动,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中,师幼交融互动,幼儿成为独立自主的建设者和成功者。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3
设计意图:秋天到了许多树叶掉下来了,许多小朋友都对树叶很感兴趣"小树叶身上怎么会有花纹呢""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呢"等等,小朋友们都有他们问不完的话题。《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叶子是我们生活当中唾手可得的一种教育资源,叶过万千,却无一相同,它的内部构造也是非常有趣的,所以有了今天这活动。
一、活动目的:
1、了解叶子的构成(叶肉、叶柄、叶脉),知道叶子有叶绿素。
2、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能相互交流探索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
实物叶子、叶子小精灵、挂图、石头、棉签若干、挂图、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叶子的结构
1、以叶子小精灵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2、每一位幼儿从叶子小精灵身上取下一片叶子进行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叶子的结构。
叶子小精灵还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树叶,请小朋友们一人摘一片树叶看一看叶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1)、幼儿以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发现。
(3)、教师结合挂图小结并展示叶子的各部分结构。
小结:叶子是由叶肉、叶柄、叶脉组成的。
(二)、感知不同的叶子都有相同的结构。
1、你们还见过哪些叶子,它们都有叶肉、叶脉、叶柄吗?它们的叶肉、叶脉、叶柄在哪里?(引导幼儿发现每一种不同的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叶柄)
树叶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形状,但都有叶肉、叶脉、叶柄,小朋友回家还可以去收集许多不一样的叶子看看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2、音乐游戏:小树叶找妈妈
许多小树叶都有离开了妈妈,我们一起来帮树叶找一下妈妈好不好?
游戏规则:每一个小朋友手拿一片树叶,在歌曲《小树叶》的音乐伴奏声中,随着音乐自由表现小树叶。当音乐停止时,每一片小树叶都要找到自己的妈妈。
(三)实验,了解叶子的成份
叶子除了这些叶肉、叶柄、叶脉,叶子还有什么秘密呢?
1、介绍材料,讲解做法与要求:
老师准备了小石头和地毯,小朋友可以将几片叶子放入小地毯内,用石头舂烂,看看里头会有什么出现?再与同伴们说说你的'发现,用小石头舂时要注意安全。
2、幼儿操作实验。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放适量的叶子,把叶子舂烂后,引导幼儿观察和交流自己的发现。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把叶子舂烂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
叶子舂烂后会出现了一些绿绿的汁,是因为叶肉里有许多的绿色素,它叫叶绿素,这些叶绿素能够制造出氧气,还可以帮助我们净化环境。叶子如果没有了叶绿素就不能吸收水份就会离开树妈妈。
(四)、幼儿分组操作。
刚才叶子里我们舂出了叶绿素,我们可以用这些叶绿素进行画画。今天教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可以让幼儿进行操作。
第一组:提供小石头、叶子、小棉签。
让幼儿用小石头进行舂叶子,运用叶子的颜色进行作画。
第二组:珠子、绳子、叶子。
引导幼儿用叶子进行装饰。
第三组:提供双面胶叶子、纸张等。
引导幼儿进行叶贴画,或用蜡笔进行添画。
第四组:提供水粉颜料、毛笔、纸。
引导幼儿通过印画认识叶肉、叶脉。
活动延伸:让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发现叶子的其他秘密。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发现叶子还有哪些秘密,并教孩子用
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叶子还有哪些作用你还见过什么形状的叶子红色叶子、绿色叶子有叶绿素吗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4
一、活动目的:
1、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体验理解作品。
2、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积极参与树叶的体验活动。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对树叶的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二、活动准备:
叶子、虫、蝉、风云、棉被、小草的卡片若干、音乐磁带一盒,各种树叶,挂图,图谱。
三、活动过程:
1、随《树叶》的'音乐入室。
2、欣赏四季景色的挂图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不同季节的叶子有什么不一样?叶子象什么?
3、教师完整朗诵,幼儿欣赏儿歌《树叶》。
4、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根据儿歌意思边提问边贴出相应的卡片,如:春天的叶子是什么?谁在上面写日记,用什么写?
(2)出示图谱:春天--叶子--笔记本--毛毛虫
(3)依同样的方法提问并出示图谱:夏天--叶子--歌谱--蝉儿 秋天--叶子--卡片--风哥哥、云姐姐 冬天--叶子--棉被--小草
5、幼儿学习儿歌。
(1)整体朗诵与分组朗诵。
先让幼儿边看图谱边听配乐朗诵,再区掉图谱朗诵。
(2)以问答的形式练习,引导幼儿创编儿歌并配上喜欢的动作。为儿歌配曲。
幼儿依儿歌内容自由歌唱,最后随乐曲《树叶》出室。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叶子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锯齿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5
活动意图:
在秋天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秋风起来了,五颜六色的秋叶飞舞起来了。颜色、形状各异的树叶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还是幼儿活动的好素材。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树叶》结合季节特征,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通过散文仿编进入树叶的世界,去探究、去发现、去思索,去学习理解诗歌。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树叶》,尝试仿编散文中内容。
2、 观察树叶变化,感知秋天特征。
3、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 领会诗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树叶》课件;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秋天到了,树叶有什么变化?
小结:秋天有的树叶黄了,有的树叶变红了,有的树叶还是绿绿的,有的树叶开始飘落了。
二、理解诗歌
一阵秋风吹来,树叶飘落下来,好美啊!把小动物吸引来了,它们会是谁呢?我们去看看吧!
1、 完整欣赏诗歌
有哪些小动物来捡树叶了?它们把树叶当成什么?它们是怎样说的?
小结:用散文诗中的句子进行小结。
为什么树叶是小蚂蚁的渡船?是小老鼠的雨伞?是小刺猬的花帽?是梅花鹿的'饼干?(形状、大小比例、生理需求等方面引导)
小结:小动物根据自己爱好、把小树叶做成有用的东西。
2、 再次欣赏诗歌
这首散文诗真美,看看还有谁会来捡树叶,它们会把树叶当成什么呢?
三、发挥想象,仿编句式
1、 树叶还能当成什么?
2、 幼儿尝试仿编单句?
用诗歌中的话,用好听的词,编出好听的桔子。
谁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什么。”
活动延伸:
到户外捡树叶,你会把树叶当成什么?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游戏化的情境,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通过教师和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孩子一同发现观察、经验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6
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2、学说句子:"这是我的XX。"
3、感受树叶的.神奇和语言的优美。
活动准备:
树叶、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树叶,引出散文
(1)师:秋风起了,一片片树叶飘落下来,会落到哪儿呢?会有哪些小动物会看见呢?
(2)请幼儿说一说,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分别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
1、出示小蚂蚁:
(1)"看!谁来拉?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你们觉得小蚂蚁的这片树叶象什么呢?"
(2)引导幼儿想象一下,并回答。
(3)"听听小蚂蚁说什么了?"学着小蚂蚁的声音:"这是我的渡船。"(引导幼儿学说"这是我的XXX")
2、出示小老鼠:
(1)"谁来拉?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它会怎么说呢?"(引导幼儿想象)
(2)"天上下起了大雨,你们猜小老鼠会把树叶当什么呢?"
(3)引导幼儿说:"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花伞'"3出示小刺猬:(过程同1)
4、出示梅花鹿:
(1)"梅花鹿捡起了一片树叶,她最喜欢吃树叶了,你们想想她会怎么说?"
(2)引导幼儿学说:"梅花鹿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饼干'"三、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幼儿欣赏。
(1)在欣赏中进一步熟悉散文内容。
(2)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语言的优美。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7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术、李、她、铅、已、经、桌、怕、拿、连、忙、由”十二个生字。
2、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受到要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理解文章内容。
(二)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教师板书课题)谁见过蓝色的树叶?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呢?看文章。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段。
2、掌握生字的读音。
(三)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逐段读课文。每读完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检查出生字的读音,指导易读错字的读音。
1、“术、桌”是翘舌音。
2、“已”是整体认读音节。
3、“拿”的声母是“n”,而“蓝”的声母是“l”。
(四)逐段指名读课文,遇到长句子,指导停顿和断句。
(五)教师范读课文,读出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要求学生边听边标出节序号。(五个自然段)
(六)初步了解每段说的是什么?
同桌二人为一组,一人读,一人说。
(七)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想: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
3、理解“正要、可是”这两个词,明白“近处”和“远处”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李丽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
(八)布置作业:
1、识记田字格中的生字。
2、读两遍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由读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十二个生字。
2、理解2—5自然段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回答:李丽看到林园园把树画好了,对林园园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林园园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
2、理解“小声”和“吞吞吐吐”的.意思。
小声:说明李丽很懂礼貌,借东西是用商量的口气。
吞吞吐吐:形象地写出林园园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又不直接说出来的样子。
3、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3、体会“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的含义。
(五)学习第四段:
1、林园园不情愿地拿出绿铅笔时,又说了什么?
“还要画小草”是什么意思?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六)读2—4自然段,联起来想一想:李丽为什么没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七)齐读第五自然段:林园园看见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她今后会怎么做?
(八)自己读全文:
1、想想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懂得了什么?
(九)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十)布置作业:
1、课后作业2:口头组词。
2、课后作业3:填完后读一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树叶》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歌声表现(两段歌词)歌曲。
2、根据对歌词的理解,有感情的表演唱。
教学重、难点:
1、清晰地吐字咬字。
2、在唱对歌词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表演唱的韵味。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故事、道具大树一棵、道具小树叶等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安静地进入音乐教室,听音乐进行律动表演唱。
1、进教室。
2、跟着伴奏音乐,唱学过的歌(三首,每首歌3遍),跟随老师进行歌表演。
[设计意图:奏响“专注”的乐章。在低年级音乐课堂,成功的组织教学由为重要。注意力的集中是教学效果的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课堂伊始5分钟的歌表演,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氛围的一种最佳选择。]
二、谜语故事导入。
教师:请小朋友听故事,猜谜语。
故事中有个妈妈,请你猜猜她是谁?故事中有个娃娃,请你猜猜他又是谁?(边听边猜)
妈妈穿着灰褐色的衣服,长的高高大大的,妈妈有千百个娃娃。娃娃刚生下来只有米粒大,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中,慢慢长到手掌大,娃娃穿着绿衣服。秋姑娘来了,娃娃有的换上了黄衣服,有的换上了红衣服,换了衣服的娃娃该跟妈妈说再见了……小朋友,你知道这个妈妈是谁了吗?你知道这个娃娃是谁了吗?”
设计意图:
1、奏响“童趣”的乐章。
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所以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在教学中要用生动的语言来引发他们的关注。在老师、学生、教材三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请小朋友听故事,猜谜语。
2、让学生明确歌曲中的两个角色。
听音乐之前的心理准备,也为学生学习并记忆歌词埋下了第一处伏笔。我在讲这个“谜语故事”的过程中,很多小朋友争先恐后举手,从最初的“小鱼”、“小动物”……到最后,大家都知道了故事的谜底是“树妈妈和小树叶娃娃”。小朋友很有成就感,对“树妈妈”、“小树叶娃娃”的印象很深刻。]
三、引导欣赏歌曲《小树叶》。
1、师:当代少儿音乐家“陈鎰康”爷爷把树妈妈和小树叶娃娃的故事写进了歌词,“茅光里”爷爷谱了曲,请听歌曲《小树叶》,想一想:歌曲中写了大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之间怎样的一个故事。
[设计意图:当代音乐家,孩子了解多少?“陈鎰康”、“茅光里”是两位当代的音乐家。让孩子增进对中国当代音乐家的了解。]
2、听歌曲录音后,师生谈话。小朋友说听后的感受,教师适当引导设疑,进入下个环节“听老师范唱”。
3、看课件,听老师有感情地唱《小树叶》的歌,重点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内容。
4、结合课件,教师说故事并范唱。
师:大树妈妈最近有一件心事。什么心事呢?哦,原来是这样的。秋天到了,秋风吹来了,可爱的孩子们——小树叶娃娃,一片片落下来了,离开了树妈妈。小树叶,小树叶,你要飘向哪里?你害怕吗?(老师唱第一段歌词。)
小树叶沙沙沙,好象在勇敢地说话呢:妈妈别难过,春天再来的时候,我就会再回来,把妈妈您打扮得更漂亮(老师范唱第二段。)
[设计意图:给学生树立一个对歌曲的完整深刻的印象。第一遍是录音,用纯粹的音响效果来感染孩子们。第二遍欣赏音乐是视听结合,看优美的课件画面,听老师是如何来用声音和姿态语言诠释歌曲的。]
四、学习第一段歌词。
1、跟着老师朗读第一段歌词。
2、分乐句学唱第一段。(第一遍跟唱是老师很清晰地唱,第二遍跟唱老师轻声唱,第三遍跟唱老师无声唱,引导学生从“跟”到“听琴声”。)
7、7|7765|6。1|2-|
重难点乐句:“飘呀飘呀飘向哪里?”
要求:引导学生唱对歌词节奏,唱出重音。
解决办法:
(1)多次听老师范唱歌词。
(2)结合视唱,分析音符的知识。
(3)动手划拍明确“附点四分音符唱一拍半”。
3、完整练唱第一段歌词。
五、学唱第二段歌词。
让小朋友听老师伴奏直接唱出第二段歌词。
要求:
1、重点关注歌词和旋律的匹配。
2、音准以及发音模糊的字。
六、完整演唱歌曲《小树叶》。
1、第一遍完整唱的要求:准确清晰的吐字咬字。
老师扮演“大树妈妈”唱第一段,表现树妈妈不舍的心情;小朋友扮演“树叶娃娃”唱第二段。突出小树叶的坚定勇敢。
2、第二遍练唱要求:引导学生表现二拍子的“强弱”。
老师用指挥的动作提醒小朋友表现强拍。
3、第三遍练唱要求: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从理论上明确:第一段讲:小树叶离开妈妈,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连贯、舒缓)第二段讲小树叶好像在说话,说的是什么?我们又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断顿、跳跃)。共3页,当前第2页123
采用的形式:比一比。男生和女声分别演唱歌曲,比谁唱得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歌曲的“味道”。
学生对所学的音乐歌曲的兴趣,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所要教授的音乐所抱的态度、理解。教师所具备的知识和要教给儿童的知识的比例的理想是50:1甚至更多。这样老师才能把自身的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在学生的表现和纠正对策上。
要找出音乐的重点、难点、还要找出与之关联的各种因果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难点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难点所出现的错误、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学生求知探索愿望的刺激物。
步骤
(一)读
流利地读是“唱”的基础。如果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那么他的“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歌唱水平的提高取决于阅读歌词的能力是否流畅、对歌词的理解能力、对音乐旋律的感受力。用他求知的指挥和敏感的心灵来感知音乐。
(二)观察
观察,观察音乐的书面的记谱旋律,观察音乐的口头的范唱,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展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对产生错误的节奏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歌词与旋律节奏之间的因果联系。知道的越多,掌握新知识就越容易,学习就越轻松。
(三)思考
要借助已经学会的东西不断的获取新知识。在歌唱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表现音乐。
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成功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
懂得不等于已知,理解不等于掌握,为了更牢固掌握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教学的首要任务: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用语言来表达。
(四)表现
流畅地,有理解地歌唱,在歌唱的同时进行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表现音乐。
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中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
深刻地理解歌词,避免机械识记和死记硬背——有利于培养对歌曲的热情。按照逻辑本身,把歌词保持在记忆中,记住歌词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当唱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就不能进行“表演唱”。
当孩子熟练地演唱歌词,并具备了在歌唱中边唱边思考的习惯,并掌握了一定的音乐表现的技能技巧,才能在歌唱中表现出“音乐的味道”。]
七、歌表演
用动作来表现歌曲。跟着歌唱做表演动作,跟着伴奏边唱边表演。
在表演唱中结束本课教学。
正确演唱歌词是“有表情”的前提,有了“唱对”这个基础,歌词才能和孩子的心灵碰撞唤起“共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12个生字,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读写本课的12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3.指导:“已、经、铅、忙”等字的字形及“由”的笔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读写本课的12个生字,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区别字形。
(二)指导“已、经、铅、忙”等字的字形及“由”的笔顺。
三、教学过程
(一)以提问式,引出课题。
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
(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树叶)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蓝树叶”。板书课题。树叶怎么是蓝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
思考: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呢?
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想问题的答案。
生:因为图画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色画笔,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李丽只好用自己的蓝色画笔画树叶了。
过渡语:为了很好的学课文,我们还是先学习生字。
(三)读课文,划不认识的字。
(四)自学生字。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带音节读生字。
2.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
3.齐读不带音节读生字。
4.说一说,你是怎样记每个字的?
老师抓重点字指导。
(1)用比较方法记字形。
“术”与“木”的.不同点是什么?
生:两个字不同点就是“术”比“木”多一个“丶”。
“李”与“季”比较不同点是什么?
生:“李”比“季”多一“”。
“已”与“己”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已”竖弯钩出头,“己”竖弯钩不出头。
(2)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怕:“白”加忄旁。
拿:“合”加手字部。
连:“车”加辶旁。
忙:“亡”加忄旁。“亡”的第二笔要出头。
(3)重点指导笔顺。
铅:右半部的写法,上面是“”,第二笔是“”没有钩,下面是“口”。
由:共五笔,。“由”和“电”二字的区别。
5.理解意思。
她:第三人称(女的)。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怕:害怕;畏惧;担心。
拿: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
连忙:赶忙、急忙。
不由得:不禁。
6.口头组词。
术:技术 医术 战术 算术
铅:铅笔 铅芯 铅字 铅铁
经:经过 经验 经常 经理
桌:桌子 桌面 桌角 餐桌
怕:害怕 不怕 恐怕
连:连长 连接 连续 连队
忙:连忙 农忙 很忙 帮忙
由:理由 由于 由此 自由
7.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六)巩固生字。
1.把下面的8个字组成4个字,看谁说的快。(投影)
木 女合 辶子 也手 车
( )( )( )( )
2.看音节把字补充完整。
(七)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二)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2~4自然段内容,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二)教育学生从小要助人为乐。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4课,齐读课题:蓝树叶。
问: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习这课你想知道什么?
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的疑问,学习课文,找出理想的答案。
(二)老师讲蓝树叶的故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老师讲故事。
思考:这篇课文讲谁和谁一件什么事?
过渡:李丽为什么跟林园园借绿色的画笔呢?我们一起先学课文的第1自然段。
(三)细学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思考: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
(2)生边读边找答案,用“——”划在书上。
(3)看图1,找哪个是李丽,哪个是林园园。
(4)指名说答案。
生: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
过渡:林园园借给李丽绿铅笔了吗?最后她画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你从课文的第几段看出来的?(第5自然段)。下面我们就学习第5自然段。
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问: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2)观察图2。
问:林园园看什么?脸色怎么样?心情怎样?又是怎么想的?
生:林园园看见李丽画的蓝树叶,脸红了。十分难过,暗暗地想:自己没有借给李丽绿笔太不对了,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可自己却没有那样做。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见同学有困难,应该伸出热情之手,去帮助同学。
(3)观察完图后,讨论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
(4)指导朗读。
我们读这段应该把李丽认真画的态度读出来,还要把林园园羞愧的语气读出来。
试读 指名读 齐读
过渡语:为什么李丽没有接林园园的绿画笔?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2~4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问:李丽向林园园借画笔,林园园愿意不愿意借给她,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林园园不愿意借给她。因为林园园已经把树画好了。李丽跟她借绿笔,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有画完呢?”从林园园的语言可以看出不愿意借给她。
理解:“已经、吞吞吐吐”的意思。
(2)看图1。
先看林园园画的树叶,再想林园园说的话,说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笔)
(3)指导读对话。(有语气)
过渡语:李丽再次提出向林园园借绿笔时,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我们学习第3自然段。
4.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问:李丽再次提出向林园园借绿画笔时,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李丽听了之后说了什么?
(3)请2名同学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把当时的情景读出来。
过渡语:当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林园园听后借给李丽铅笔没有?我们继续往下学。
5.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
思考:
①林园园说话时用了三个什么词?说明什么?
②当李丽说还要画小草时,她又说什么了?怎么说的?
③“皱着眉头”说明什么?
(2)分小组讨论3个问题。
(3)指3个小组汇报结果。
(4)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自然段。
6.指3名同学每位同学读一段,读2~4段。
思考: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指名回答问题。
(四)读全文(分角色)。
讨论:林园园做得不对,你应该怎样做?
老师看板书、总结全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10
【活动目标】
1、能够在理解歌曲《小树叶》所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自由编排简舞蹈动作,学习小碎步。
2、对音乐活动感兴趣,能在集体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我。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钢琴、幼儿自己做的小树叶每人两个、大树头饰一个、风爷爷头饰一个;
2、摄像机、投影仪、手提电脑、电视机、VCD机、音乐光碟、音乐磁带、录音机;
3、拱形门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播放音乐磁带,幼儿听音乐跟随老师做律动进入教室,找座位坐好;
2、发声练习《老师弹琴我唱歌》:教师弹琴,和幼儿一起进行发声练习。提醒小朋友用好听、自然的声音来唱。
3、复习歌曲《小树叶》。
师:上次音乐活动我们学唱了歌曲《小树叶》,这首歌一共几段?每一段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幼儿回答)
老师弹琴,幼儿演唱;请另一位老师把幼儿唱的过程录下来,用投影仪播放给幼儿看。看后,教师用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把这首歌编成舞蹈好不好?”激发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和愿望。
二、创编舞蹈:
1、师头戴大树头饰扮演大树,幼儿双手各拿一个树叶扮演小树叶;启发和引导幼儿根据《小树叶》这首歌的歌词和所表达的情感,一句一句地创编舞蹈动作。
如:老师启发孩子:“秋风起来了,小树叶会怎样动?它是怎样离开妈妈的?什么样的动作表示心里害怕更形象呢?春天小树叶会回来,我们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呢?……每一句都分别请几名幼儿将自己编的动作跳给大家看,大家共同选出一些动作一起来学跳。
(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跳)
2、有人做小碎步的动作后,请这名幼儿做示范,告诉幼儿这个动作叫“小碎步”,大家一起学习这个动作;教师根据幼儿学习情况做适当的讲解和指导。
3、编好后,请幼儿分组表演这个舞蹈。每次请3—4名幼儿,共请3—5组幼儿表演,其他幼儿演唱。
4、集体表演:大家一起跟随音乐边唱边表演这个舞蹈,并将幼儿的表演拍摄下来。
5、欣赏:播放录像,请幼儿欣赏自己的表演。欣赏后,老师说:“我们请其他班的小朋友也欣赏一下你们跳的舞,好不好?”
三、游戏:风爷爷和小树叶
老师戴“风爷爷”头饰扮演风爷爷,小朋友手拿“树叶”扮小树叶。场地的一侧放一个拱形门(做山洞)。
游戏开始,音乐响起,“小树叶”自由飞舞;音乐停,“小树叶”要保持姿势,原地不动;音乐再次响起,“风爷爷”开始“扫”树叶,“扫”(碰)到谁,谁就飘过门洞(拱形门)回到座位上。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叶子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锯齿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11
活动目标:
1、大胆表述自己对树叶和小动物的想象,感受秋天里小动物捡树叶的快乐心情。
2、在学学念念散文诗的过程中尝试仿编散文。
活动准备:
自制教具,小树叶、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美丽的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小树叶慢慢地、慢慢地变黄了。秋风一吹,一片片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轻轻的飘落下来了。
2、如果你是那片离开大树妈妈的小树叶,你想飘到哪里去?
3、幼儿模仿小树叶飘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二、欣赏、理解散文诗“树叶”
(一)理解散文诗内容
1、第一个小动物已经赶来了,是谁呢?(蚂蚁)
那小蚂蚁会把这片树叶当成什么呢?为什么呢?
(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渡船。)
师:第二位动物——(吱吱叫)小老鼠赶来捡树叶了。它捡到了一片树叶,会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呢?为什么呢?
(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雨伞。)
4、呀!是谁浑身长满刺,咕噜咕噜滚出来了?(小刺猬)
它会把树叶做什么呢?为什么?
(小刺猬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花帽。)
8、第四只小动物也急急忙忙的走了出来,它是谁呀?(小鹿)
那小鹿把这片树叶想成了什么呢?谁愿意来说说。
(小鹿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饼干。”大家一起捡树叶,捡的多欢喜。)
(二)完整欣赏诗歌。
1、我们一起把小动物捡树叶的事情把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念出来好吗?
2、做动作,感受小动物捡树叶的快乐。
三、仿编散文诗
1、森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你们觉得还有谁也会来捡树叶,它们又会把树叶当成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仿编散文。
3、将幼儿自编的散文一起念出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1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两段歌词表达的不同情感。
2、能初步结合两段歌词不同的感情色彩,运用"缓慢、跳跃、坚定"的歌声表现歌曲,进行有感情地演唱。
3、体验小树叶的勇敢。学做勇敢的小树叶
4、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5、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两段歌词表达的不同情感
活动难点:
能初步结合两段歌词不同的感情色彩,运用"缓慢、跳跃、坚定"的.歌声表现歌曲,进行有感情地演唱。
活动准备:
秋天树模型一个,小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出事树模型。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棵什么季节的树?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树叶都黄了,这个时候如果秋风吹来了,你猜树叶会发出什么声音?
听上去像"沙沙"的声音,就像在唱歌一样。那我们就一起来学小树叶唱"沙沙"声。
"33332 ? 55553"
二、教师范唱
①秋风吹来的时候,小树叶除了会发出声音,还有可能会怎么样?
会从树上飘落下来。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呀飘向哪里,不知道会不会孤单害怕,现在老师就来问问小树叶。
教师范唱第一段小朋友们也跟着老师一起来问一问小树叶吧幼儿跟唱
②你觉得小树叶会害怕吗?
那我们来听听小树叶是怎么说的。
教师范唱第二段。
小树叶是怎么说的?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树叶?(勇敢)所以这一段唱的时候应该怎么唱?(要勇敢)
③这首歌有两段,表达了小树叶不同的心情。你来听听两段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完整范唱。
第一段讲的是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十分难过,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连贯,缓慢)第二段讲小树叶勇敢坚强,我们又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断顿`跳跃)
三、幼儿跟唱你喜欢这片勇敢的小树叶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回勇敢的小树叶。
幼儿人手一片树叶,边做动作,边学唱歌曲。
分组唱。
请个别幼儿上台唱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将手中的树叶进行涂色,画上花纹,将它装扮在树妈妈身上。
附件:
秋风起来啦,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呀飘向哪里,心里可害怕。
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好像在勇敢地说话,春天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
活动反思:
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孩子,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第一段表现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不舍与害怕,第二段表现了小树叶春天归来时的乐观情绪,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这种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调进行肢体动作表演和歌曲内容展现丰富的表情,在我的带动下,幼儿表现积极,以热情饱满的情绪表演“小树叶”。本节课是学唱歌曲,我并没有刻意以教唱为主,而是在幼儿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创设情境中去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爱 ,让孩子们在表演唱中获得了最直观的知识。
歌曲中有一个难点:“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这句话孩子们不好理解,我没有特意去解释,而是以一种欢快的情绪带动幼儿情绪,来促使孩子对歌曲的理解。这首歌曲唱起来很美,孩子们很喜欢,只要一吹风,孩子们听到树叶在响,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树叶》这首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13
设计意图随着《金色的秋天》主题的开展,孩子们对满地落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在树叶上寻找价值点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呢?树叶拼贴画无疑是适合中班幼儿进行的内容,既有美术技能的融入,又有对秋天美好的进一步感受。带着这样的思考,并且结合主题活动,我设计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
3.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4.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收集的不同树木的叶子若干。
2.棒棒胶、白纸、剪刀。
3.树叶粘贴画ppt。
活动过程
1.音乐《小树叶》进入活动室。
2.谈话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谁离开了妈妈?
小朋友你们见过小树叶吗?你们见过的小树叶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你们见过的小树叶像什么?
3.出示ppt,欣赏粘贴画。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小树叶。这些小树叶漂亮吗?我要用这些小树叶给小朋友们变魔术,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观察老师是怎样变来的,并猜猜老师变得是什么?(出示视频)师: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还变了哪些漂亮的图案?。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欣赏了这么多的美丽的图案,小朋友们想不想当魔术师呀?变出比老师更美丽的图案来。
在变魔术之前,老师有要求:小树叶特别爱干净,它不喜欢被小朋友到处乱扔,还要提醒各位小魔术师,在使用剪刀的时候注意安全。
5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讲评,幼儿集体欣赏作品。
邀请几位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小朋友你们用小树叶变的什么?没有完成的,回教室继续去做。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既练习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对颜色的敏锐度,又锻炼了幼儿进行"撕、贴"的能力和耐心。通过这个活动,我不仅让幼儿学会一种新的美术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幼儿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让他们学会了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及快乐。教会了幼儿学会撕贴画的技能,发展了他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在这节活动中,导入环节比较好,通过给"树妈妈"穿新衣的方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欣赏范画环节中,教师的作品能够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有自己创作的欲望。在幼儿自由创作的环节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都能用碎纸贴画,而且粘贴的还可以。在撕画的环节中,幼儿的兴趣很浓厚,他们很乐意自己动手去操作,个别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差,需要老师去辅导。
我觉得在这节活动中,我的节奏没有把握好,有的环节时间过长,有些拖拉。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有的幼儿叙述的语言不是很连贯。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还要多注意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树叶》说课稿 篇14
活动目标
通过散文,知道小树叶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变化。
通过有韵律的朗诵,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自制树叶一片(一面是绿色、一面是黄色),风儿的图片,电风扇台。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季节的变化引发的自然现象(秋天树叶变黄、落下等)有认识。
活动过程
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有变凉的感觉。
提问:现在觉得怎样?为什么?出示“风”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
教师出示绿色树叶,模仿树叶的口吻说我也感觉有点凉,要添件衣服了。”然后把小树叶翻过来,变成黄色树叶。
将风扇的风量开大一点,问幼儿有什么感觉。教师拿着小树叶开始抖动起来,说:“天气要凉啦,可别让大地妈妈冻着啦!”小树叶慢慢飘落到地上。
教师朗诵《小树叶》。要求幼儿一边听一边想象树叶的样子。
活动渗透
美术活动:树叶印画。
音乐活动:歌曲欣赏《小树叶》。
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树叶。
园中渗透:收集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粘贴在活动室墙面上供幼儿欣赏。
情境渗透:在平时的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植物在秋冬季节的变化。
家庭渗透:建议家长在秋冬季节带领幼儿去公园,引导幼儿观察秋天叶子变黄、飘落等现象。
儿童散文:小树叶
风儿,从北方飞来,捎来了秋姑娘的信:
“天气要凉啦,告诉小树叶了么,该多添件衣服啦!”
“知道啦!知道啦!”
小树叶们坐在树杈杈上,都忙着穿起了金黄色的新衣服。
果然,天气渐渐地凉了。
风儿,又从老远老远的北方带来了冬伯伯出发的好消息。
小树叶们头靠着头,“窸窸窣窣”,商量了好一阵子:“天气要凉啦,可别让大地妈妈冻着啦!”
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飘了下来。
一片,两片,三片,轻轻地盖在大地妈妈的身上。
(邓小秋/文)
活动分析
本活动选取的散文《小树叶》充满了生机与童趣,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小树叶在秋天变黄、飘落的自然现象,使幼儿在美好的意境中了解这种自然现象,并悉心感受散文的语言,从而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幼儿全语言能力的发展。活动设计符合小班幼儿全语言教育“能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知道童话故事、诗歌和散文是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这一目标。
实施指导
活动重点:感受散文的优美词句。
活动难点:理解秋姑娘的口信、冬伯伯的信息所表达的意思。
活动拓展:
制作电脑课件,配上秋天、冬天的背景图,向幼儿展示叶子变黄、飘落的动画,配上有感情的朗诵,让幼儿感受美的意境。
可以给幼儿准备一绿一黄两件披风,让幼儿扮演叶子,一边听散文,一边表演。
注意事项
教师朗诵的时候要融入感情,把散文的美丽意境用声音表现出来。
创设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印象中的小树叶讲述出来。
小班科学游戏《肚子里面长啥样》公开课视频+有声PPT课件+教案+音乐+打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