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时间:2022-06-23 09:59:2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集锦15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集锦15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2

(一)艺术活动:

制作不倒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不倒翁,巩固 和运用在科学课中学到的科学知识。

  (2)通过制作不倒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在艺术中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三) 活动准备:

  1、 蛋壳、酸奶瓶、玉米粒,大米,小米,豆子等等。

  2、 彩笔,剪刀,胶水,及时贴等等辅助材料。

  3、 范例几个

  (四)活动过程:

  1、 出示范例,边玩边说科学课结束时的儿歌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 观察范例,请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不倒翁的制作过程。

  (1)请幼儿摇一摇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肚子里首先要有东西,使其有重量。

  (2)发现一下,在不倒翁肚子里的东西如果很少不倒翁能否不倒?

  (3)不倒翁制作应该先进行那一步,然后呢?为什么?

  (4)讲讲自己打算制作的不倒翁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3、 分组制作不倒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进行制作。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适时的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示范,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幼儿进行表扬。

  4、 进行讲评活动。先让幼儿与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等。教师进行个别讲评,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幼儿,注意发现他的.作品的优点,以激发其自信心。

  5、 与不到翁一起跳舞结束课程。(健康歌的曲子进行伴奏,儿歌是:左摇摇,右摇摇,头儿小小,脚儿圆圆,头轻脚重一起来做运动,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摇晃真呀么真可爱!

  教育随笔: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丰富知识,教育契机隐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每个细节。

  元旦日日临近了,每个班都沉浸在元旦节目的排演中,大班双语剧的排演中 ,需要个西瓜的道具,用什么做呢?思来想去决定用气球吹上一定量的气,然后外加装饰,可是气球吹起来后,发现气球太轻了,自己就动了,怎么办呢?孩子们说:“里面加点东西,让它重点不就行了吗?是呀,于是我放掉了里面的气体,把在奇妙的植物主题中幼儿带来的种子和孩子们一颗一颗地放气球里去,然后把口扎紧放到了桌子上,这时,李鑫杰小朋友喊道:”老师,老师!气球不跑了,还左右摇晃起来!和我家的那个玩具不倒翁一样!可不是吗!气球象不倒翁一样左右摇晃起来,并且不倒下了。我心里暗喜,孩子们又发现科学的奥秘了。我马上问:“为什么气球不跑了?刘力源说:”它肚子里有种子,沉了!我又问:“为什么气球不倒了呢?孩子有点答不上来了,一个个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呢?为什么呢?”过了一小回,杜琳林嘟囔着有点不自信的说:“气球的的底是圆的,还有它下面有种子沉了压的气球不倒下。”我表扬了刚才发言的孩子,同时对孩子们说:“我也很想知道它为什不倒?刚才小朋友说和不倒翁一样,明天把自己有不倒翁玩具带来咱们一起发现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

  就这样一堂科学课形成了,在孩子们探索到不倒翁不倒的科学道理后,又产生了动手制作不倒翁的想法,于是一堂科学和艺术整合的课程形成了。

  在艺术课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幼儿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这时,邹宇轩小朋友大声喊:“老师老师!不好了,不倒翁倒了!我连忙过去,原来鸡蛋装上种子等东西后,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摇晃起来,反而是往那推向那倒,我一看马上明白了,原来放入的种子由于没有固定,鸡蛋歪向哪,其内的种子一起就过去了,所以起不来,我故意装做没有办法的样子,着急的说:“那怎么办呀?”孩子们附和着:“对呀!怎么办呢?孩子们哑然了了一会,潘泰说:“让种子不跑不就行了吗?”这一提孩子开了锅一样的七嘴八舌的说开了:“用东西压住!”不行,不行!口小东西进不去!”老师!老师!有了,用双面胶带呀!”老师老师!用胶水粘!”我没有给予他们答案,我说:“孩子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自己去试试吧!”在尝试操作中,孩子们即既要考虑别把蛋壳弄破了,考虑酸奶瓶口的大小,又要想办法把其内的种子固定,孩子热火朝天的做着,操作的结果最后出来,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把种子装进蛋壳(或者)后,然后倒上适量的胶水,让胶水把种子固定在底部。制作现场一片狼籍,有破碎的蛋壳,有废弃的胶带,有各色的剪纸……

  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在学习中操作,在操作中又学到了和巩固了知识。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3

  一、设计思路:

  今年春天,在我园的科技节活动中,幼儿对一种会发光、发声的陀螺很感兴趣,孩子们讨论的是陀螺、玩的是陀螺,我感觉到可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来进行一次“转动”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

  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有发明创造的欲望。

  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三、活动准备:

  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塑料玩具、筷子、轮子、绳子、风车、火柴棒、盖子、纸片等。

  学具:手巾花、陀螺、发条玩具、录音机、转椅、钟表等。

  四、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1)幼儿操作教师提供的各种能够转动的玩具,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和同伴交流,并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

  (2)教师投放半成品,幼儿再次探索操作。鼓励幼儿想办法,做个会转动的小玩具:使不能够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边玩边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3)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并请想法奇特的幼儿演示,鼓励幼儿为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2、游戏“找一找”:感受转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转动的兴趣及创新的欲望。

  (1)幼儿自由讨论:聪明的人,让许多东西都转动起来,来方便我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能转动的物体,以及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2)集体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能转动?××转动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3)、幼儿观看幻灯:转动在现代科技中应用。

  3、发散思维:

  如果你是小小发明家,你想让什么转动起来?转动以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4、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1)师:“你能让自己的.身体也转动起来吗?”

  (2)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有那些部位也能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自己和小朋友。

  (3)交流:你让身体的那个部分转动起来了?请你来试一试。

  (4)“如果我们身体的一些部位(如头不能转了)不能转动了,行不行?”

  (5)“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转动起来,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

  五、活动延伸:

  老师和幼儿一同到室外寻找可以转动的物体。

  利用谈话鼓励幼儿继续寻找、探索、发现日常生活中有关转动的物体。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4

  设计意图:

  一次,我拿着镜子从外面走进活动室,镜子的反光照在室内墙壁上,产生了光斑。孩子们不停地去追捉光斑,我一晃动镜子,光斑就跳跃移动,孩子们很好奇。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设计组织了这个活动。

  目标:

  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变化,产生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2.乐于用语言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

  1.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室内有从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2.镜子、剪刀、固体胶、铅笔、橡皮泥、纸等若干,分别装在塑料筐中。

  3.幼儿具备有关镜子的感性经验,并会用多种方法制作图案。

  过程:

  1.自由探索――光斑从哪里来?

  ①游戏:镜子和光。教师和幼儿一起拿着镜子在有阳光的地方玩耍,把光反射到天花板或墙壁上。

  ②提问与交流:你是怎样玩的?这些亮亮的、晃动的是什么?(光斑)光斑是从哪里来的?它为什么会动?

  ③小结: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光斑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2.引导探索――光斑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

  ①墙上的光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明白光斑的形状与镜子的形状及其照射角度有关)

  ②光斑照在墙上像什么?

  3.深入探索――怎样使光斑的形状发生变化?

  ①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②幼儿操作、实验。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各种图案或图形粘贴在镜子上,再玩“镜子和光”的游戏。

  ③幼儿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延伸活动:

  1.针对幼儿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带他们到室外作进一步的探索。

  2.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除改变光源的位置和在镜子上贴物外,还有哪些方法能改变光斑的形状。

  3.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实验:把月光、灯光作为光源,探索镜子能否制造晃动的光斑。

  活动反思: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本次活动的内容就是源于幼儿对光斑的兴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材料为载体,使活动步骤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有利于幼儿不断探索、验证。

  本次活动采用了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猜想、实验,相互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如:当我请幼儿想办法使自己的镜子反射出不同的光斑时,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他们主动探索、大胆尝试、乐于交流,表现出较强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获得了满足,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活动若在室外进行,并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探索的时间,幼儿可能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如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幼儿不仅能用改变光源位置、在镜上贴物等方法来改变光斑的形状,而且还发现了多个光斑重叠,其光斑的亮点会发生变化的现象,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幼儿未能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能力弱的幼儿只能按部就班地按教师的方法操作,这说明能力弱的幼儿对光斑的产生和变化还是不太了解。

  其次,可及时渗透安全教育。在探索过程中,有个别幼儿故意将光反射到同伴脸上,强烈的光线刺激了孩子的眼睛,这是很危险的事。当时,我应该抓住这一事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电焊工要戴护眼罩、滑雪运动员要戴雪地镜,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懂得强光对视力的影响,从而学会自我保护。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能浮的各种物体如:玻璃球、珠子、石子、铁钉、纸片、塑料娃娃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树叶、小碗、磁铁、笔、)若干等

  教师准备:水、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同一大小,同样颜色的铁球和皮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孩子们,想不想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呢?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小科学家,一起做实验,学习新的知识。

  二、实验

  幼儿尝试(1):谁沉谁浮

  请小朋友看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请你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水里,仔细观察,谁沉谁浮?

  幼儿尝试.

  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幼儿尝试(2)重沉轻浮

  同一个玻璃瓶放在水里,封口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时,沉到水底下,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

  幼儿尝试(3)形状与沉浮

  同一个橡皮泥,把它团成球状时沉到底下,把它做成船的形状时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让幼儿做实验)回答。

  教师总结:橡皮泥捏成船形,里面有空气,所以就浮在水面上,团成球,没有空气,所以就沉到底。

  幼儿尝试(4)区别两个球

  区别同一大小,同一颜色的铁球和皮球,(让幼儿想办法区别)

  教师总结:掂一掂、捏一捏、拍一拍、放到水里看一看,就知道,哪个是铁球,哪个是皮球。

  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教师总结:我们刚才做了很多的实验,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同一件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沉,有时浮。人们很聪明,利用沉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很多的东西,希望小朋友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当科学家,发明新的东西,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三、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6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硬刺:刺猬;快跑:鹿;自切:壁虎;臭气:黄鼠狼;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7

  活动目标

  1.知道西瓜里面有很多的汁水,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取西瓜汁。

  2.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西瓜若干,小刀,盘子,勺子,榨汁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子,抹布,记录表(分为猜想和实验两部分)。

  活动过程

  1.出示西瓜,猜想引入活动。

  师:昨天,我们从西瓜地里买回了许多西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尝它们的味道吧!西瓜怎么吃,你们谁知道?

  师:其实呀,西瓜除了可以切成一块一块地吃,或者切成两半用调羹舀着吃,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做成西瓜汁来喝。今天,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西瓜里面取西瓜汁。一起来取西瓜汁吧!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发放记录表,请幼儿在记录表上把自己设想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儿的办法很多,有用调羹舀出西瓜肉后用筷子捣的,有用调羹压的,有用榨汁机的,还有直接用手挤的……)

  2.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到实验中去,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去验证设想。

  师:每个小朋友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呢?我们动手试一试,然后把你试过的能取出西瓜汁的工具记录下来。

  幼儿分组实验,教师观察,随机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时询问幼儿的操作方式,帮助幼儿用比较准确的动词描述自己的操作方式。

  3.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实验结果和方法。

  请幼儿表述自己的操作,重点引导他们用合适的动词来表述。

  (最后幼儿发现,所有的工具都能取出西瓜汁,因为西瓜的瓤比较松,西瓜的汁水比较多,很容易取出汁,大多数幼儿使用了三种以上的工具进行操作。)

  4.一起品尝西瓜汁,并把西瓜汁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分享。

  说明

  幼儿科学活动是一个启发、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活动中,我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并作记录,是因为,假设往往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前提,带着自己的假设做实验,才是真正让幼儿“用做科学的本来方式学习科学”。幼儿在活动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真实地感受、记录结果,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一完整的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科学态度,以及初步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西瓜汁相对于取其他水果汁要方便得多,而且西瓜的汁水多,容易看到成效,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收获成功。西瓜汁是红色的,是幼儿喜欢的颜色,所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伴随着喜悦和快乐中班科学教案西瓜说课稿。

  活动反思

  西瓜是幼儿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水果,同时,也因其个大、绿皮红瓤、清凉多汁等特点,深受幼儿的喜欢与关注。这种贴近幼儿生活和心理的活动非常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加上丰富的环境资源和便捷的操作材料支持,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科学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证。

  整个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和周围生活的教育资源,扩展了幼儿的科学学习空间,始终让幼儿带着各种疑惑和问题,运用观察、询问、记录、操作等积极的方式去主动发现、探索,在交互中充分自主地体验、感受、学习

  从活动现场来看,每个幼儿都是百分百地投入,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观察、交流,获取自己想要的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实践自己的行动方案,自己动手,自主体验,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孩子的内心感受得以体现,主体性获得发展。

  幼儿园的活动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建构的,教师要不断追随每个孩子的兴趣、生活、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根据现场的变化,不断用智慧、灵感与孩子展开分享和对话。因此,设计活动时我十分注重关键性问题的提出和把握,活动过程中我也十分注重幼儿的反应,鼓励幼儿积极互动,分享彼此的发现和经验。活动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享合作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参观活动还提供了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幼儿体会到交往的效果与快乐,交往技巧也得以提高。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8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感官较仔细地观察草的特征。初步了解小草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懂得爱护草地,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踢足球图片、绿色皱纸、画有牛的图片、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感受园内春天的景色,引发幼儿对草的关注。

  教师: 春天到了,你们看叔叔阿姨种的花都怎么样了?(花儿都开放了)小山坡上的草儿也变得怎么样了?(草儿变得绿绿的)你们喜欢小草吗?

  二、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来亲亲小草,和小草做游戏好吗?(观察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做游戏的?引导幼儿用手压、打滚、脱鞋赤脚在草上走)

  三、交流分享

  1、幼儿坐下来休息,说说小草的特征与感受。

  谁来说说刚才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你的脚(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觉?

  (1)请幼儿回答,孩子们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征:小草是软绵绵的、小草的尖尖头碰到手时还感到有点刺刺的、痒痒的。

  (2)感受小草有弹性的特征。

  教师:刚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轻轻地压下去,你发现小草会怎么样?(弹起来)小草真厉害压下去,还会弹起来。我们也来试一试时,看看小草会不会弹起来。

  (3)感受在草地上运动时不容易受伤又很快乐。

  教师: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在小草上打滚感觉怎么样?

  小朋友,你们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们都在哪里举行足球比赛的吗?(出示图片)为什么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绿色的'大床、绿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伤。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教师:谁闻到小草的味道了?我们一起闻一闻,感觉怎么样?老师告诉你们,小草发出的清香味还能使我们身体健康。所以幼儿园里有许多草地,还有许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草地呢?(小区、公园等。)

  四、爱护草地,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又快乐又安全还能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你们知道哪些小动物喜欢草地?

  幼儿在交流中回忆爱吃草的动物有哪些?进一步丰富、了解食草类动物。

  五、为小动物做草坪

  出示一块板

  教师:这些牛没有草坪,我们用皱纸为这些牛来做草坪好吗?

  放录音带。幼儿边撕贴小草边听听念念关于小草的儿歌。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9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概况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情境。幼儿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

  笔者在参与导师课题中,从对课题实验老师调查中了解到:教师们都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操作材料,知道在操作活动应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安全可靠操作材料;90%教师认为在为幼儿提供充足材料方面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幼儿太多,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收集有关材料,收集过程缓慢;很多时候幼儿仅仅只对材料本身感兴趣,但持续时间不长,操作目性不强。由此可见教师在材料收集、选择、投放及如何引导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方面存在困惑。然而材料提供直接影响着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过程。

  (一)鉴于以上原因,该园制定了以下活动课程目标:

  1.探索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材料如何引发幼儿主动探究行为,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2.引导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材料互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

  3.利用家长资源及幼儿生边环境丰富材料,激发幼儿兴趣和求知欲。

  4.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幼儿科学情感及认真科学态度。

  (二)为达到以上目标,该园设计了以下课程实施方案:

  1.利用多种途径获得材料。

  (1)引导幼儿从自己生活环境里收集材料,变废为宝。

  (2)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材料。

  (3)充分利用户外材料。

  2.有效选择科学探究材料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材料,激发、

  (2)保持幼儿探索欲望。

  (3)根据幼儿需要与兴趣选择材料。

  (4)把握材料所蕴含价值,准确地为目标服务。

  3.根据需要变换投放材料方式

  (1)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投放。

  (2)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投放。

  4、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1)引导幼儿以自己方式记录、表达对材料感知。

  (2)耐心等待,满足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需要。

  从该园自己制定课程方案来看,制定步骤较为规范,但该方案制定过于笼统、范围过于狭隘,不能够更好彰显其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方面作用。再就该园在此课程方案基础上,其教师设计活动课教案来分析该园是否能将科学活动课作为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主要途径来对在园幼儿进行教育。

  笔者对该园教师活动课设计进行了择选和比较,发现大部分教案都是《好玩球》《有趣图形》《神器声音》《我小手最灵巧》此类以认知以及生物或物理性了解常识基础上,而对于培养幼儿形成科学价值观和在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策略上则表现出明显不足。

  二、从该园体现出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主要问题

  该幼儿园已经能够结合《指南》以及《纲要》来制定活动方案,并能够从“材料”入手进行科学活动课程设计,但是在制定活动方案时仍能反应出很多问题。

  (一)课程结构单一,复合材料体现较少

  笔者在对该园课程计划于各教师活动设计比对上发现其教案中结构非常单一。以课为时,一个课时一个内容,几乎没有太多延伸。例如在活动设计教案《我小手最灵巧》中设置活动目标为:

  1.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各种瓶子和盒子。

  2.能用语言描述自己打开瓶子和盒子方法。

  3.萌发探究事物兴趣,并体验成功快乐

  贯穿整个课堂过程即如何打开瓶子,结构单一,对于其他材料开发不够。虽然是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但是此课局限于方法传授单一性。因复合材料少,教师灵活性创造性缺乏,很难在此课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与拓展。

  (二)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科学态度培养

  在该园整体探究式课程设计方案中其最主要传授内容是以知识为基础常识学习,所有活动教案中包括目标与活动重点在内都主要是以知识摄入为目。如《好玩球》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球多种玩法

  2.能与同伴合作完成运球活动,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3.体验与同伴共同玩球乐趣

  活动重点:尝试用身体控制球,探索球多种玩法。

  其中没有一点是提到怎样辨别球类及其材质是否对幼儿有害,也未让幼儿对玩球时间以及对球类运动对自己价值以及判断哪种球更适合自己,在何种情况下玩球比较好,在何种情况下不应该玩(例如下雨天)等等科学对待身边事物态度。

  活动方案设置只为粗浅让幼儿获取表层知识,更不触及价值观、人生观构建,这样幼儿教育势必不会走得长远。

  (三)以培养认知为主,对科学策略运用不够科学

  科学素养是指对人全面培养,促进人整体素质全速提升,具备科学基本常识、拥有科学人生态度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综合能力。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0

  一、主题选择的缘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对人类的重要性,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科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和自觉追求的精神,具备对科学的独特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是我们所熟悉的,是生活的必须品,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也是他们所喜欢的。幼儿喜欢水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机会,有时间,他们就会嬉戏玩闹,甚至有的儿童能在自家的卫生间玩一下午的水,不难看出幼儿时多么得喜欢水。但是这些行为往往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制止,而不能尽兴。

  在以往的科学课程中较多的注重是书面知识的传授,而对动手能力操作则重视不多。为了满足他们对水的好奇心,为了让他们了解对水更多的知识,我选择了本次科学活动-《神奇的水》。在本此活动中,注重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喜欢探索身边事物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1、让儿童在玩玩做做中了解水的不同性质,感受水的不同形态。

  2、探索与水有关的各种现象,例如沉浮现象,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探索。

  3、知道水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三、主题网络设计图

  四、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教育

  活动一:

  (一)活动名称船儿水上漂(二)活动目标1、了解水上各种各样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感知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的现象。

  3、引导幼儿大胆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用语言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培养幼儿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准备1、牛皮纸折的小船、纽扣、泡沫、树叶、磁铁、回形针、盛水的盆。

  2、与水有关的音响、图片、图书资料等。

  3、抹布、记录纸张若干。

  (四)活动过程1、自由探索、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1)看图交流。

  播放有关船的模型。

  师:画面上都有什么?他们是什么船?这些船都是做什么用的`?

  (幼儿就以上问题讨论后作出相应的回答)。

  (2)请幼儿出示纸船,四人一组,放进水盆里。

  师:小朋友,船可以在水上漂浮,那么我们再猜猜还有什么东西能在水中漂浮。

  (3)出示材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许多东西,你们看,有些什么呀?(幼儿回答)(4)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你猜会怎么样呢?并把你猜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中。(教师出示大记录表并讲解记录和使用方法)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并播放故事《咕咚来了》,听木瓜落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兔子为什么吓得惊慌失措。

  (5)幼儿在记录表上填写猜测的结果。

  (6)教师记录幼儿猜测的结果。

  师:我们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7)幼儿尝试,比较材料的轻重,薄厚与"沉"和"浮"的关系区别,归纳哪些材料会"沉"水中,哪些材料会"浮"水中。观察实验结果,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样让沉的东西浮上来,浮的东西沉下去?

  (8)幼儿交流探索结果。(请个别幼儿上来讲)(9)教师操作并记录。

  2、第二次探索,寻找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东西和方法(1)分沉浮材料。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1

  目标:

  ⒈对现代通讯工具感兴趣,有创造、发明的欲望。

  ⒉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演能力。

  ⒊了解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准备:

  电话机、手机、子母电话机、教师名片。

  电视机、摄像机、实物投影仪、大屏幕、射屏仪。

  过程:

  ⒈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电话机、手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引出课题:

  (大家坐定后,电话铃声响起)教师去接电话,然后告诉小朋友,新馨花园幼儿园的小朋友请你们去做客。

  (手机铃声响起)谁愿意接着个电话?电话里告诉你什么?

  提问:第一个电话是用什么接听的?第二个电话又是用什么接听的?

  ⑵比较电话机和手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请幼儿仔细观察,电话机和手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教师小结:电话机和手机都有数字按键和其他功能键,都能打电话和接听电话,但手机是一种移动电话,它没有电话线,它是靠天线发射和接受声音和各种信息的,可以随身携带,比一般电话机更方便。

  ⒉根据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讲述电话机、手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用途。

  ⑴你们打过电话吗?你是怎样打电话的?(打电话或手机时都要先拨对方号码。)

  ⑵你给谁打过电话?为什么事情打电话?(亲人问候、联系朋友、请假、遇急事通知别人等)

  ⑶还有什么特殊情况也需要打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查电话114、查时间117、天气预报121等)

  ⑷象这些紧急电话能随便打吗?为什么?

  ⒊了解其他通讯工具,扩大幼儿知识面。

  ⑴你们还见过或打过哪些电话?(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⑵除了用电话和别人联系外还有什么工具也能使我们相互联系,把消息告诉其他人?(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⑶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⑷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什么好处?(方便、传递消息速度快)

  ⒋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发明的欲望。

  科学家们可真聪明,发明了这么多的通讯工具,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个小小发明家,你想设计什么通讯工具?

  时间不早了,你可以把你的发明用各种通讯工具告诉我们。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传真号和e-mail地址,我等着你们的发明哦!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2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xx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 二楼 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吕寒珊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衙幼青年教师—施茵茵)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龙湖镇幼教名师成长工作室—施菲菲)

  10:10~11:00 对话研讨

  11:00~11:30 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3

  目标:

  1.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益虫,消灭害虫.准备:

  1.各种昆虫的挂图一张。

  2.操作卡片"各种昆虫"。

  过程:

  1.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捉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

  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

  2.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性.(1)(出示挂图)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蜜蜂、蜻蜒、七星瓢虫等,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等)(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都叫昆虫。)(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3.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4)幼儿操作: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红笔一支,请儿用"O"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保护益虫,不随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4

  1、 让幼儿说出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

  2、 我这里也有一些美丽的风光,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 让幼儿了解一些美丽的`海南风光。(放课件)

  4、这么美丽海南,也有一些地方受到了污染,让我们来看一看。

  讨论:环境遭受到污染怎么办?

  1、让孩子们讨论:这里缺少了什么?为什么会没有游人呢?

  2、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3、 让幼儿分组画标记做记录,然后再说一说。

  结束部分:

  1、 从今天开始,你们愿意当环保小卫士吗?

  2、 那老师给你们发个小红旗,我们一起去宣传,告诉大家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

  3、 走,出发吧!

  延伸活动:

  我们应该怎样做好环保小卫士。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2、能用语言和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

  3、喜欢动手实验,有积极的探索兴趣,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水,食用油,醋,透明一次性杯子,筷子,幼儿个人记录表,记号笔,大的记录表一张。

  2、幼儿经验准备:先认识油和水,感知其特性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小朋友,你们看杯子里有什么呀?(出示水和醋)

  如果把水和醋倒在一起,会怎样呢?

  1、幼儿自由猜想并表述。

  2、教师实验,幼儿观察现象。

  3、集体交流各自的发现:水和醋混合在了一起。

  二、第一次操作: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的分离现象

  1、出示油和水,让幼儿自由猜想:如果把油倒入水中或把水倒入油中会怎样呢?教师记录幼儿猜想结果。

  2、幼儿动手操作,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3、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自己的记录:你把什么倒入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记录幼儿操作结果:无论是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们是分离的,不会混合的。

  三、第二次操作:感知油和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1、出示筷子,让幼儿猜测搅拌后油和水会怎样

  2、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搅拌静止后的现象,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4、教师小结:用筷子用力的'搅拌,油和水还是分离的,不会混合。

  教师总结:无论是先倒油还是先倒水,不论用筷子怎么搅,最后结果都是分成两层,油在上面水在下面,油和水是分离的,是不会混在一起的。

  四、幼儿尝试“油水分离画”,想一想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呢?感受油水分离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01-11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方案11-06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06-22

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12-27

幼儿园昆虫科学活动方案03-16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11-05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01-31

【精】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06-23

【荐】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06-27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荐】06-27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集锦15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集锦15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2

(一)艺术活动:

制作不倒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不倒翁,巩固 和运用在科学课中学到的科学知识。

  (2)通过制作不倒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在艺术中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三) 活动准备:

  1、 蛋壳、酸奶瓶、玉米粒,大米,小米,豆子等等。

  2、 彩笔,剪刀,胶水,及时贴等等辅助材料。

  3、 范例几个

  (四)活动过程:

  1、 出示范例,边玩边说科学课结束时的儿歌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 观察范例,请幼儿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不倒翁的制作过程。

  (1)请幼儿摇一摇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肚子里首先要有东西,使其有重量。

  (2)发现一下,在不倒翁肚子里的东西如果很少不倒翁能否不倒?

  (3)不倒翁制作应该先进行那一步,然后呢?为什么?

  (4)讲讲自己打算制作的不倒翁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3、 分组制作不倒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进行制作。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适时的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示范,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幼儿进行表扬。

  4、 进行讲评活动。先让幼儿与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等。教师进行个别讲评,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幼儿,注意发现他的.作品的优点,以激发其自信心。

  5、 与不到翁一起跳舞结束课程。(健康歌的曲子进行伴奏,儿歌是:左摇摇,右摇摇,头儿小小,脚儿圆圆,头轻脚重一起来做运动,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摇晃真呀么真可爱!

  教育随笔: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丰富知识,教育契机隐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每个细节。

  元旦日日临近了,每个班都沉浸在元旦节目的排演中,大班双语剧的排演中 ,需要个西瓜的道具,用什么做呢?思来想去决定用气球吹上一定量的气,然后外加装饰,可是气球吹起来后,发现气球太轻了,自己就动了,怎么办呢?孩子们说:“里面加点东西,让它重点不就行了吗?是呀,于是我放掉了里面的气体,把在奇妙的植物主题中幼儿带来的种子和孩子们一颗一颗地放气球里去,然后把口扎紧放到了桌子上,这时,李鑫杰小朋友喊道:”老师,老师!气球不跑了,还左右摇晃起来!和我家的那个玩具不倒翁一样!可不是吗!气球象不倒翁一样左右摇晃起来,并且不倒下了。我心里暗喜,孩子们又发现科学的奥秘了。我马上问:“为什么气球不跑了?刘力源说:”它肚子里有种子,沉了!我又问:“为什么气球不倒了呢?孩子有点答不上来了,一个个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呢?为什么呢?”过了一小回,杜琳林嘟囔着有点不自信的说:“气球的的底是圆的,还有它下面有种子沉了压的气球不倒下。”我表扬了刚才发言的孩子,同时对孩子们说:“我也很想知道它为什不倒?刚才小朋友说和不倒翁一样,明天把自己有不倒翁玩具带来咱们一起发现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好!

  就这样一堂科学课形成了,在孩子们探索到不倒翁不倒的科学道理后,又产生了动手制作不倒翁的想法,于是一堂科学和艺术整合的课程形成了。

  在艺术课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幼儿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这时,邹宇轩小朋友大声喊:“老师老师!不好了,不倒翁倒了!我连忙过去,原来鸡蛋装上种子等东西后,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摇晃起来,反而是往那推向那倒,我一看马上明白了,原来放入的种子由于没有固定,鸡蛋歪向哪,其内的种子一起就过去了,所以起不来,我故意装做没有办法的样子,着急的说:“那怎么办呀?”孩子们附和着:“对呀!怎么办呢?孩子们哑然了了一会,潘泰说:“让种子不跑不就行了吗?”这一提孩子开了锅一样的七嘴八舌的说开了:“用东西压住!”不行,不行!口小东西进不去!”老师!老师!有了,用双面胶带呀!”老师老师!用胶水粘!”我没有给予他们答案,我说:“孩子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自己去试试吧!”在尝试操作中,孩子们即既要考虑别把蛋壳弄破了,考虑酸奶瓶口的大小,又要想办法把其内的种子固定,孩子热火朝天的做着,操作的结果最后出来,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把种子装进蛋壳(或者)后,然后倒上适量的胶水,让胶水把种子固定在底部。制作现场一片狼籍,有破碎的蛋壳,有废弃的胶带,有各色的剪纸……

  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在学习中操作,在操作中又学到了和巩固了知识。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3

  一、设计思路:

  今年春天,在我园的科技节活动中,幼儿对一种会发光、发声的陀螺很感兴趣,孩子们讨论的是陀螺、玩的是陀螺,我感觉到可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来进行一次“转动”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

  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有发明创造的欲望。

  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三、活动准备:

  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塑料玩具、筷子、轮子、绳子、风车、火柴棒、盖子、纸片等。

  学具:手巾花、陀螺、发条玩具、录音机、转椅、钟表等。

  四、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1)幼儿操作教师提供的各种能够转动的玩具,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和同伴交流,并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

  (2)教师投放半成品,幼儿再次探索操作。鼓励幼儿想办法,做个会转动的小玩具:使不能够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边玩边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3)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并请想法奇特的幼儿演示,鼓励幼儿为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2、游戏“找一找”:感受转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转动的兴趣及创新的欲望。

  (1)幼儿自由讨论:聪明的人,让许多东西都转动起来,来方便我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能转动的物体,以及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2)集体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能转动?××转动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3)、幼儿观看幻灯:转动在现代科技中应用。

  3、发散思维:

  如果你是小小发明家,你想让什么转动起来?转动以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4、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1)师:“你能让自己的.身体也转动起来吗?”

  (2)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有那些部位也能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自己和小朋友。

  (3)交流:你让身体的那个部分转动起来了?请你来试一试。

  (4)“如果我们身体的一些部位(如头不能转了)不能转动了,行不行?”

  (5)“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转动起来,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

  五、活动延伸:

  老师和幼儿一同到室外寻找可以转动的物体。

  利用谈话鼓励幼儿继续寻找、探索、发现日常生活中有关转动的物体。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4

  设计意图:

  一次,我拿着镜子从外面走进活动室,镜子的反光照在室内墙壁上,产生了光斑。孩子们不停地去追捉光斑,我一晃动镜子,光斑就跳跃移动,孩子们很好奇。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设计组织了这个活动。

  目标:

  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变化,产生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2.乐于用语言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

  1.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室内有从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2.镜子、剪刀、固体胶、铅笔、橡皮泥、纸等若干,分别装在塑料筐中。

  3.幼儿具备有关镜子的感性经验,并会用多种方法制作图案。

  过程:

  1.自由探索――光斑从哪里来?

  ①游戏:镜子和光。教师和幼儿一起拿着镜子在有阳光的地方玩耍,把光反射到天花板或墙壁上。

  ②提问与交流:你是怎样玩的?这些亮亮的、晃动的是什么?(光斑)光斑是从哪里来的?它为什么会动?

  ③小结: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光斑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

  2.引导探索――光斑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

  ①墙上的光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明白光斑的形状与镜子的形状及其照射角度有关)

  ②光斑照在墙上像什么?

  3.深入探索――怎样使光斑的形状发生变化?

  ①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②幼儿操作、实验。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各种图案或图形粘贴在镜子上,再玩“镜子和光”的游戏。

  ③幼儿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延伸活动:

  1.针对幼儿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带他们到室外作进一步的探索。

  2.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除改变光源的位置和在镜子上贴物外,还有哪些方法能改变光斑的形状。

  3.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实验:把月光、灯光作为光源,探索镜子能否制造晃动的光斑。

  活动反思: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本次活动的内容就是源于幼儿对光斑的兴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材料为载体,使活动步骤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有利于幼儿不断探索、验证。

  本次活动采用了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猜想、实验,相互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如:当我请幼儿想办法使自己的镜子反射出不同的光斑时,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他们主动探索、大胆尝试、乐于交流,表现出较强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获得了满足,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活动若在室外进行,并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探索的时间,幼儿可能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如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幼儿不仅能用改变光源位置、在镜上贴物等方法来改变光斑的形状,而且还发现了多个光斑重叠,其光斑的亮点会发生变化的现象,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幼儿未能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能力弱的幼儿只能按部就班地按教师的方法操作,这说明能力弱的幼儿对光斑的产生和变化还是不太了解。

  其次,可及时渗透安全教育。在探索过程中,有个别幼儿故意将光反射到同伴脸上,强烈的光线刺激了孩子的眼睛,这是很危险的事。当时,我应该抓住这一事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电焊工要戴护眼罩、滑雪运动员要戴雪地镜,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懂得强光对视力的影响,从而学会自我保护。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能浮的各种物体如:玻璃球、珠子、石子、铁钉、纸片、塑料娃娃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树叶、小碗、磁铁、笔、)若干等

  教师准备:水、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同一大小,同样颜色的铁球和皮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孩子们,想不想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呢?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小科学家,一起做实验,学习新的知识。

  二、实验

  幼儿尝试(1):谁沉谁浮

  请小朋友看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请你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水里,仔细观察,谁沉谁浮?

  幼儿尝试.

  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幼儿尝试(2)重沉轻浮

  同一个玻璃瓶放在水里,封口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时,沉到水底下,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

  幼儿尝试(3)形状与沉浮

  同一个橡皮泥,把它团成球状时沉到底下,把它做成船的形状时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让幼儿做实验)回答。

  教师总结:橡皮泥捏成船形,里面有空气,所以就浮在水面上,团成球,没有空气,所以就沉到底。

  幼儿尝试(4)区别两个球

  区别同一大小,同一颜色的铁球和皮球,(让幼儿想办法区别)

  教师总结:掂一掂、捏一捏、拍一拍、放到水里看一看,就知道,哪个是铁球,哪个是皮球。

  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教师总结:我们刚才做了很多的实验,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同一件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沉,有时浮。人们很聪明,利用沉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很多的东西,希望小朋友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当科学家,发明新的东西,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三、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6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硬刺:刺猬;快跑:鹿;自切:壁虎;臭气:黄鼠狼;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7

  活动目标

  1.知道西瓜里面有很多的汁水,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取西瓜汁。

  2.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西瓜若干,小刀,盘子,勺子,榨汁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子,抹布,记录表(分为猜想和实验两部分)。

  活动过程

  1.出示西瓜,猜想引入活动。

  师:昨天,我们从西瓜地里买回了许多西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尝它们的味道吧!西瓜怎么吃,你们谁知道?

  师:其实呀,西瓜除了可以切成一块一块地吃,或者切成两半用调羹舀着吃,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做成西瓜汁来喝。今天,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西瓜里面取西瓜汁。一起来取西瓜汁吧!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发放记录表,请幼儿在记录表上把自己设想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儿的办法很多,有用调羹舀出西瓜肉后用筷子捣的,有用调羹压的,有用榨汁机的,还有直接用手挤的……)

  2.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到实验中去,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去验证设想。

  师:每个小朋友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呢?我们动手试一试,然后把你试过的能取出西瓜汁的工具记录下来。

  幼儿分组实验,教师观察,随机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时询问幼儿的操作方式,帮助幼儿用比较准确的动词描述自己的操作方式。

  3.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实验结果和方法。

  请幼儿表述自己的操作,重点引导他们用合适的动词来表述。

  (最后幼儿发现,所有的工具都能取出西瓜汁,因为西瓜的瓤比较松,西瓜的汁水比较多,很容易取出汁,大多数幼儿使用了三种以上的工具进行操作。)

  4.一起品尝西瓜汁,并把西瓜汁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分享。

  说明

  幼儿科学活动是一个启发、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活动中,我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并作记录,是因为,假设往往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前提,带着自己的假设做实验,才是真正让幼儿“用做科学的本来方式学习科学”。幼儿在活动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真实地感受、记录结果,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一完整的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科学态度,以及初步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西瓜汁相对于取其他水果汁要方便得多,而且西瓜的汁水多,容易看到成效,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收获成功。西瓜汁是红色的,是幼儿喜欢的颜色,所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伴随着喜悦和快乐中班科学教案西瓜说课稿。

  活动反思

  西瓜是幼儿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水果,同时,也因其个大、绿皮红瓤、清凉多汁等特点,深受幼儿的喜欢与关注。这种贴近幼儿生活和心理的活动非常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加上丰富的环境资源和便捷的操作材料支持,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科学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证。

  整个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和周围生活的教育资源,扩展了幼儿的科学学习空间,始终让幼儿带着各种疑惑和问题,运用观察、询问、记录、操作等积极的方式去主动发现、探索,在交互中充分自主地体验、感受、学习

  从活动现场来看,每个幼儿都是百分百地投入,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观察、交流,获取自己想要的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实践自己的行动方案,自己动手,自主体验,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孩子的内心感受得以体现,主体性获得发展。

  幼儿园的活动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建构的,教师要不断追随每个孩子的兴趣、生活、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根据现场的变化,不断用智慧、灵感与孩子展开分享和对话。因此,设计活动时我十分注重关键性问题的提出和把握,活动过程中我也十分注重幼儿的反应,鼓励幼儿积极互动,分享彼此的发现和经验。活动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享合作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参观活动还提供了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幼儿体会到交往的效果与快乐,交往技巧也得以提高。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8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感官较仔细地观察草的特征。初步了解小草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懂得爱护草地,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踢足球图片、绿色皱纸、画有牛的图片、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感受园内春天的景色,引发幼儿对草的关注。

  教师: 春天到了,你们看叔叔阿姨种的花都怎么样了?(花儿都开放了)小山坡上的草儿也变得怎么样了?(草儿变得绿绿的)你们喜欢小草吗?

  二、体验感受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来亲亲小草,和小草做游戏好吗?(观察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做游戏的?引导幼儿用手压、打滚、脱鞋赤脚在草上走)

  三、交流分享

  1、幼儿坐下来休息,说说小草的特征与感受。

  谁来说说刚才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你的脚(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觉?

  (1)请幼儿回答,孩子们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征:小草是软绵绵的、小草的尖尖头碰到手时还感到有点刺刺的、痒痒的。

  (2)感受小草有弹性的特征。

  教师:刚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轻轻地压下去,你发现小草会怎么样?(弹起来)小草真厉害压下去,还会弹起来。我们也来试一试时,看看小草会不会弹起来。

  (3)感受在草地上运动时不容易受伤又很快乐。

  教师: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在小草上打滚感觉怎么样?

  小朋友,你们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们都在哪里举行足球比赛的吗?(出示图片)为什么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绿色的'大床、绿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伤。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教师:谁闻到小草的味道了?我们一起闻一闻,感觉怎么样?老师告诉你们,小草发出的清香味还能使我们身体健康。所以幼儿园里有许多草地,还有许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草地呢?(小区、公园等。)

  四、爱护草地,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在草地上玩又快乐又安全还能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你们知道哪些小动物喜欢草地?

  幼儿在交流中回忆爱吃草的动物有哪些?进一步丰富、了解食草类动物。

  五、为小动物做草坪

  出示一块板

  教师:这些牛没有草坪,我们用皱纸为这些牛来做草坪好吗?

  放录音带。幼儿边撕贴小草边听听念念关于小草的儿歌。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9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概况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情境。幼儿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

  笔者在参与导师课题中,从对课题实验老师调查中了解到:教师们都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操作材料,知道在操作活动应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安全可靠操作材料;90%教师认为在为幼儿提供充足材料方面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幼儿太多,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收集有关材料,收集过程缓慢;很多时候幼儿仅仅只对材料本身感兴趣,但持续时间不长,操作目性不强。由此可见教师在材料收集、选择、投放及如何引导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方面存在困惑。然而材料提供直接影响着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过程。

  (一)鉴于以上原因,该园制定了以下活动课程目标:

  1.探索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材料如何引发幼儿主动探究行为,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2.引导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材料互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

  3.利用家长资源及幼儿生边环境丰富材料,激发幼儿兴趣和求知欲。

  4.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幼儿科学情感及认真科学态度。

  (二)为达到以上目标,该园设计了以下课程实施方案:

  1.利用多种途径获得材料。

  (1)引导幼儿从自己生活环境里收集材料,变废为宝。

  (2)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材料。

  (3)充分利用户外材料。

  2.有效选择科学探究材料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材料,激发、

  (2)保持幼儿探索欲望。

  (3)根据幼儿需要与兴趣选择材料。

  (4)把握材料所蕴含价值,准确地为目标服务。

  3.根据需要变换投放材料方式

  (1)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投放。

  (2)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投放。

  4、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1)引导幼儿以自己方式记录、表达对材料感知。

  (2)耐心等待,满足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需要。

  从该园自己制定课程方案来看,制定步骤较为规范,但该方案制定过于笼统、范围过于狭隘,不能够更好彰显其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方面作用。再就该园在此课程方案基础上,其教师设计活动课教案来分析该园是否能将科学活动课作为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主要途径来对在园幼儿进行教育。

  笔者对该园教师活动课设计进行了择选和比较,发现大部分教案都是《好玩球》《有趣图形》《神器声音》《我小手最灵巧》此类以认知以及生物或物理性了解常识基础上,而对于培养幼儿形成科学价值观和在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策略上则表现出明显不足。

  二、从该园体现出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主要问题

  该幼儿园已经能够结合《指南》以及《纲要》来制定活动方案,并能够从“材料”入手进行科学活动课程设计,但是在制定活动方案时仍能反应出很多问题。

  (一)课程结构单一,复合材料体现较少

  笔者在对该园课程计划于各教师活动设计比对上发现其教案中结构非常单一。以课为时,一个课时一个内容,几乎没有太多延伸。例如在活动设计教案《我小手最灵巧》中设置活动目标为:

  1.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各种瓶子和盒子。

  2.能用语言描述自己打开瓶子和盒子方法。

  3.萌发探究事物兴趣,并体验成功快乐

  贯穿整个课堂过程即如何打开瓶子,结构单一,对于其他材料开发不够。虽然是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但是此课局限于方法传授单一性。因复合材料少,教师灵活性创造性缺乏,很难在此课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与拓展。

  (二)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科学态度培养

  在该园整体探究式课程设计方案中其最主要传授内容是以知识为基础常识学习,所有活动教案中包括目标与活动重点在内都主要是以知识摄入为目。如《好玩球》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球多种玩法

  2.能与同伴合作完成运球活动,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3.体验与同伴共同玩球乐趣

  活动重点:尝试用身体控制球,探索球多种玩法。

  其中没有一点是提到怎样辨别球类及其材质是否对幼儿有害,也未让幼儿对玩球时间以及对球类运动对自己价值以及判断哪种球更适合自己,在何种情况下玩球比较好,在何种情况下不应该玩(例如下雨天)等等科学对待身边事物态度。

  活动方案设置只为粗浅让幼儿获取表层知识,更不触及价值观、人生观构建,这样幼儿教育势必不会走得长远。

  (三)以培养认知为主,对科学策略运用不够科学

  科学素养是指对人全面培养,促进人整体素质全速提升,具备科学基本常识、拥有科学人生态度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综合能力。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0

  一、主题选择的缘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对人类的重要性,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科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和自觉追求的精神,具备对科学的独特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是我们所熟悉的,是生活的必须品,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也是他们所喜欢的。幼儿喜欢水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机会,有时间,他们就会嬉戏玩闹,甚至有的儿童能在自家的卫生间玩一下午的水,不难看出幼儿时多么得喜欢水。但是这些行为往往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制止,而不能尽兴。

  在以往的科学课程中较多的注重是书面知识的传授,而对动手能力操作则重视不多。为了满足他们对水的好奇心,为了让他们了解对水更多的知识,我选择了本次科学活动-《神奇的水》。在本此活动中,注重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喜欢探索身边事物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1、让儿童在玩玩做做中了解水的不同性质,感受水的不同形态。

  2、探索与水有关的各种现象,例如沉浮现象,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探索。

  3、知道水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三、主题网络设计图

  四、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教育

  活动一:

  (一)活动名称船儿水上漂(二)活动目标1、了解水上各种各样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感知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的现象。

  3、引导幼儿大胆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用语言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培养幼儿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准备1、牛皮纸折的小船、纽扣、泡沫、树叶、磁铁、回形针、盛水的盆。

  2、与水有关的音响、图片、图书资料等。

  3、抹布、记录纸张若干。

  (四)活动过程1、自由探索、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1)看图交流。

  播放有关船的模型。

  师:画面上都有什么?他们是什么船?这些船都是做什么用的`?

  (幼儿就以上问题讨论后作出相应的回答)。

  (2)请幼儿出示纸船,四人一组,放进水盆里。

  师:小朋友,船可以在水上漂浮,那么我们再猜猜还有什么东西能在水中漂浮。

  (3)出示材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许多东西,你们看,有些什么呀?(幼儿回答)(4)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你猜会怎么样呢?并把你猜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中。(教师出示大记录表并讲解记录和使用方法)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并播放故事《咕咚来了》,听木瓜落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兔子为什么吓得惊慌失措。

  (5)幼儿在记录表上填写猜测的结果。

  (6)教师记录幼儿猜测的结果。

  师:我们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7)幼儿尝试,比较材料的轻重,薄厚与"沉"和"浮"的关系区别,归纳哪些材料会"沉"水中,哪些材料会"浮"水中。观察实验结果,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样让沉的东西浮上来,浮的东西沉下去?

  (8)幼儿交流探索结果。(请个别幼儿上来讲)(9)教师操作并记录。

  2、第二次探索,寻找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东西和方法(1)分沉浮材料。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1

  目标:

  ⒈对现代通讯工具感兴趣,有创造、发明的欲望。

  ⒉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演能力。

  ⒊了解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准备:

  电话机、手机、子母电话机、教师名片。

  电视机、摄像机、实物投影仪、大屏幕、射屏仪。

  过程:

  ⒈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电话机、手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引出课题:

  (大家坐定后,电话铃声响起)教师去接电话,然后告诉小朋友,新馨花园幼儿园的小朋友请你们去做客。

  (手机铃声响起)谁愿意接着个电话?电话里告诉你什么?

  提问:第一个电话是用什么接听的?第二个电话又是用什么接听的?

  ⑵比较电话机和手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请幼儿仔细观察,电话机和手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教师小结:电话机和手机都有数字按键和其他功能键,都能打电话和接听电话,但手机是一种移动电话,它没有电话线,它是靠天线发射和接受声音和各种信息的,可以随身携带,比一般电话机更方便。

  ⒉根据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讲述电话机、手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用途。

  ⑴你们打过电话吗?你是怎样打电话的?(打电话或手机时都要先拨对方号码。)

  ⑵你给谁打过电话?为什么事情打电话?(亲人问候、联系朋友、请假、遇急事通知别人等)

  ⑶还有什么特殊情况也需要打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查电话114、查时间117、天气预报121等)

  ⑷象这些紧急电话能随便打吗?为什么?

  ⒊了解其他通讯工具,扩大幼儿知识面。

  ⑴你们还见过或打过哪些电话?(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⑵除了用电话和别人联系外还有什么工具也能使我们相互联系,把消息告诉其他人?(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⑶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⑷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什么好处?(方便、传递消息速度快)

  ⒋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发明的欲望。

  科学家们可真聪明,发明了这么多的通讯工具,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个小小发明家,你想设计什么通讯工具?

  时间不早了,你可以把你的发明用各种通讯工具告诉我们。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传真号和e-mail地址,我等着你们的发明哦!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2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xx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 二楼 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吕寒珊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衙幼青年教师—施茵茵)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龙湖镇幼教名师成长工作室—施菲菲)

  10:10~11:00 对话研讨

  11:00~11:30 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3

  目标:

  1.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益虫,消灭害虫.准备:

  1.各种昆虫的挂图一张。

  2.操作卡片"各种昆虫"。

  过程:

  1.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捉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

  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

  2.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性.(1)(出示挂图)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蜜蜂、蜻蜒、七星瓢虫等,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等)(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都叫昆虫。)(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3.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4)幼儿操作: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红笔一支,请儿用"O"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保护益虫,不随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4

  1、 让幼儿说出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

  2、 我这里也有一些美丽的风光,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 让幼儿了解一些美丽的`海南风光。(放课件)

  4、这么美丽海南,也有一些地方受到了污染,让我们来看一看。

  讨论:环境遭受到污染怎么办?

  1、让孩子们讨论:这里缺少了什么?为什么会没有游人呢?

  2、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3、 让幼儿分组画标记做记录,然后再说一说。

  结束部分:

  1、 从今天开始,你们愿意当环保小卫士吗?

  2、 那老师给你们发个小红旗,我们一起去宣传,告诉大家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

  3、 走,出发吧!

  延伸活动:

  我们应该怎样做好环保小卫士。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2、能用语言和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

  3、喜欢动手实验,有积极的探索兴趣,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水,食用油,醋,透明一次性杯子,筷子,幼儿个人记录表,记号笔,大的记录表一张。

  2、幼儿经验准备:先认识油和水,感知其特性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小朋友,你们看杯子里有什么呀?(出示水和醋)

  如果把水和醋倒在一起,会怎样呢?

  1、幼儿自由猜想并表述。

  2、教师实验,幼儿观察现象。

  3、集体交流各自的发现:水和醋混合在了一起。

  二、第一次操作: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的分离现象

  1、出示油和水,让幼儿自由猜想:如果把油倒入水中或把水倒入油中会怎样呢?教师记录幼儿猜想结果。

  2、幼儿动手操作,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3、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自己的记录:你把什么倒入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记录幼儿操作结果:无论是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们是分离的,不会混合的。

  三、第二次操作:感知油和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1、出示筷子,让幼儿猜测搅拌后油和水会怎样

  2、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搅拌静止后的现象,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4、教师小结:用筷子用力的'搅拌,油和水还是分离的,不会混合。

  教师总结:无论是先倒油还是先倒水,不论用筷子怎么搅,最后结果都是分成两层,油在上面水在下面,油和水是分离的,是不会混在一起的。

  四、幼儿尝试“油水分离画”,想一想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呢?感受油水分离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