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1 07:47:2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教学设计【大全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学设计【大全15篇】

幼儿园教学设计1

  活动设计意图

  《神奇的纸团拓印画》微课是一节专为4—5岁的幼儿设计的,根据4---5岁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绘画特点,来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吸引力的材料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孩子拓印画的兴趣,让孩子掌握纸团拓印画的技能,从而通过纸团印画的过程来感受美、创造美,体验其中的.无穷乐趣。

  活动目标

  1.探索用报纸团拓印的方法。

  2.学习用拓印的方式表现绵羊绵羊、云、太阳。

  3.体验报纸团作画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探索用报纸团拓印的方法表现绵羊、云、太阳。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画纸、丙烯颜料、调色盘、雪糕棒、油画棒、水彩笔。

  几个大小不同的纸团(纸团要团的紧一点,不可以散开,做纸团最好选用报纸、普通打印纸)

  幼儿经验准备:幼儿了解绵羊毛茸茸的特点,有拓印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和幼儿一起欣赏纸团拓印作品。(2分钟)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画吧。(出示秋天的树、七星瓢虫、毛毛虫)你们喜欢这些画吗?你们猜猜这几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变出来的?

  引出今天的活动内容:神奇的纸团拓印画。

  二、介绍纸团拓印画所需材料。(1分钟)

  教师出示作画材料引导幼儿了解。

  三、创作纸团拓印画。

  1.创设情境(1分钟)

  师:太阳公公和云姑娘在欣赏美丽的草地上绵羊宝宝一家一起开心的玩耍。我们试着用这些材料来变变绵羊、云姑娘、太阳公公吧。

  2.幼儿思考后并说一说用什么颜色表现绵羊宝宝一家、云姑娘、太阳公公。(1分钟)

  3.纸团拓印画步骤(18分钟)

  第一步:在画纸上用油画棒画上草地、天空。

  第二步:纸团拓印画绵羊

  教师:怎么才能变出小小的绵羊宝宝和圆滚滚的绵羊妈妈呢?又怎么变出大大的绵羊爸爸呢?

  小提示:取适量的颜料放入调色盘的小格中,颜料不加水,这样才会出现毛茸茸的印迹。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表现大小不同的绵羊身体造型。

  (用小纸团表现绵羊宝宝的身体,用稍大的纸团表现绵羊妈妈的身体,用大纸团表现绵羊爸爸的身体。用纸团蘸取颜料在绿草地上拓印。)

  第三步:纸团拓印云姑娘

  胖乎乎的云姑娘也飘来了,用纸团蘸取颜料在绿草地上拓印。

  第三步:纸团拓印太阳公公

  小朋友你们刚刚想的用什么颜色表现太阳呢?用纸团蘸取颜料在天空上拓印。

  第四步:添画

  等颜料稍干一下,用水彩笔给绵羊画上头、眼睛、弯弯的羊角、腿,用水彩笔给云姑娘和太阳公公画上眼睛、嘴。

  四、欣赏与交流作品(2分钟)

  教师:哇!我们变出了这么可爱的绵羊、云姑娘、太阳,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幼儿说一说。

  五、活动延伸(1分钟)

  你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纸团拓印的方法变出更多神奇的画吗?

  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的达成此次美术活动根据4---5岁幼儿年龄特点依据《指南》围绕目标重难点开展活动。通过《神奇的纸团拓印画》活动,激发孩子拓印画的兴趣,让孩子掌握纸团拓印画的技能,从而通过纸团印画的过程来感受美、创造美,体验其中的乐趣。问题及改进思考1.教师的语言个别字吐字不够清楚。2.在操作中个别环节桌面有点杂乱,应把材料准备好在自己的右手边。3.绿草地的颜色如果再加深一些整体效果会更好。4.由于绘画草地用时较多在制作视频时运用了快速播放的效果偶尔可以看到手臂的阴影。

幼儿园教学设计2

  活动设计背景

  1、现在正值冬季。寒风凛冽,腊月到来,紧接着就要过年了,跟孩子们恣意地想象年景,畅谈过年的欣喜。引出许多游子过年“过节”漂流外地的心结。描写这一景象的诗歌、故事也有很多,《静夜思》是选自语言教材中的一首比较经典的诗歌,之所以选择它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抒情叙事诗,它还有着一种引人入胜的情节,刻画出了季节的萧瑟、冷清,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愿望、学习兴趣,引起美的情感和共鸣。

  2、利用本诗激发孩子孝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关爱长辈。

  3、以此谈论家中“唯我独尊”的现象。

  4、计划过年。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色,感悟诗人的心境。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3、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能入情入境的通顺、流利的朗诵诗歌。2、激发积累古诗的愿望,主动学习、积累古诗。

  难点:基本理解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思乡情结。

  活动准备

  1、有关古诗的现代散文及古诗大挂图。

  2、了解冬季植物、天气特点。

  活动过程

  1、边听音乐《静夜思》边进教室,感受歌曲的优美。

  ——歌曲里描写了霜、月光等景物,随着作者思绪飘动着,好美啊!

  2、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清秋季节,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秋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呢?

  ——教师小结:秋天来了,凉风习习,让人倍感寒意,那么夜幕降临,李白独在夜里,从月光中也看到了霜,想到了很多。(教师边朗诵散文边出示大挂图)

  3、引出古诗。

  (创设情境:教师模仿古代诗人大声朗诵古诗《静夜思》)

  刚才老师在朗诵时,你听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诗大挂图)教师再次朗诵。

  4、教师朗诵《静夜思》古诗,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哪一句古诗的意思你不懂呢?(请知道的幼儿告诉其中的意思,或教师可根据幼儿提出不懂古诗在现代散文中用不同颜色画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和幼儿一起来朗诵古诗。

  再次一起来朗诵古诗。(提出要求:大声、慢、要有古代诗人的感受。)

  教师小结: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寒意,给诗人带来了忧思。和幼儿一起感悟古诗朗读。

  5、教师与幼儿试着再次朗诵,学会古代朗诵时的神态。(配乐)——小朋友可以回忆刚才教师模仿古代诗人朗诵古诗的样子,一起来模仿着进行朗诵古诗。

  附: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1)题目: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床:五种说法。⑴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⑵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⑶“床”即“窗”的通假字。⑷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⑸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4]

  (3)疑:好像。

  (4)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教学反思

  古诗对幼儿是一种即陌生又熟悉的'一种文学活动,但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古诗的含义。所以在教学中我夹着现在的、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我运用幼儿已经学会的歌曲《静夜思》进行导入活动,让幼儿感受古诗很美,可以和着音乐演唱。在记忆古诗时,加上相应的动作,使幼儿能形象的进行记忆,更好的对古诗进行理解记忆。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静夜思》课堂实录评析

  张老师音乐活动《静夜思》课堂实录评析(一)1.课堂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里?通过谈话引出古诗《静夜思》,结合视频理解古诗的意思。有效运用图谱,让幼儿把握古诗节奏,掌握休止符,体现三段的不同之处。音乐的加入,将古诗朗诵自然转化为吟唱,让幼儿感受古诗吟唱美的意境。乐器的加入,丰富了演唱的歌曲,使歌曲的演唱更圆满。

  2.课堂的艺术价值如何?何以见得?

  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将原本传统、难以理解的古诗转化、演变为幼儿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显现给幼儿。

  3.提出课堂修改意见是什么?

  有节奏的念形式较单一,建议适当加入肢体动作或音乐。演唱方式也较单一,可以使用轮唱,分声部唱。

  1.课堂的效果如何?

  这堂课的效果给人感觉环节更流畅,更体现了意境美,音乐的感觉更浓郁了。整个环节中对幼儿的能力培养体现了阶梯式的递进效果,从念到唱到演奏到合作表演,最后给我们呈现的是惊喜的效果。

  2.跟第一次教学效果相比,改变了什么?

  开头减少了啰嗦的引导语,直接进入主题。幼儿的合作表演是一个两点,单一的演唱形式被打破,使活动更显丰富,更有层次,幼儿的积极行提高了。

  3.观看了两次视频教学,从教学效果和教学手段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只要教学手段得当,孩子就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幼儿园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幼儿从小形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逐步树立起以“学习雷锋”为荣的观念。

  2、知道每年的三月五日是雷锋日,使幼儿从小形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逐步树立起以“学习雷锋”为荣的观念。

  3、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做好事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准备:

  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图片,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通过看图片,让幼儿讨论,发扬雷锋的精神。

  组织讨论:向雷锋叔叔学什么?人们是怎样发扬雷锋的精神?(教育幼儿学习雷锋叔叔努力学习、勤俭节约、多为班级和别人做好事。)

  二、学习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引发兴趣。

  教师有表情的演唱,并利用电脑引导幼儿学习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三、观看有关雷锋的'视频及新闻。

  提问:刚才歌曲里唱了什么?你知道雷锋是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雷锋的事迹。

  引导幼儿知道3月5日是学雷锋日,让幼儿初步了解雷锋的主要事迹,激发幼儿

  四、谈话:怎样学雷锋叔叔做个好娃娃?如果别人有困难,你会怎样帮助他们?延续孩子的关爱他人的情感。

  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可以帮助老师打扫教室、玩具整理好、看到幼儿园里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等。

  帮助小伙伴穿衣服,扣扣子等等。

  五、演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主动帮助旁边的好朋友做一件事情。

幼儿园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愿意和老师亲近,通过话语、行动等真切体验,发现老师也能像妈妈一样照顾自己。

  2.能向老师表达意愿,并学习说悄悄话。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老师像妈妈》图片6张。

  材料准备:收集日常生活中妈妈照顾宝宝的照片;

  2.幼儿人手一个爱心贴纸。

  活动过程:

  1妈妈爱宝贝,观察日常生活照。

  ──这张照片里有谁?妈妈在为宝宝做什么?

  ──你觉得宝宝开心吗?如果换成你,你会觉得怎样?

  2老师爱宝贝

  1.观察并描述《老师像妈妈》第1幅。

  ──宝宝怎么了?老师是怎么做的?

  2.观察并描述《老师像妈妈》第2幅。

  ──图片上是谁?老师和谁在一起?

  3.对比观察并表述。

  ──我们看看照片里的妈妈,再看看图片里的老师,老师做的很多事情就像是谁做的`?

  ──你觉得老师像谁一样喜欢你、照顾你?

  4.观察《老师像妈妈》3~6幅图,思考并表述。

  ─有些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还不会做,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帮助你。比如起床的时候,我们看看老师会帮助你干什么。(观察第3幅图。)

  ──还有什么时候,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你?(观察第4~6幅图。)

  5.送老师爱心贴纸。

  ──你喜欢哪个老师?你愿意像抱妈妈那样抱一抱老师吗?

  ──请你找老师抱一抱,把爱心贴纸送给老师,还可以和老师说些悄悄话。

幼儿园教学设计5

  设计意图:

  过生日是一个让每个幼儿都兴奋不已的话题。在小班时,班上的许多孩子每到生日这一天,就会带蛋糕来园,接受同伴的祝福,并和大家分享蛋糕。升人中班后,有几个在7、8月份(暑假期间)过生日的幼儿提出也想在幼儿园过生日。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我们在开学初给7、8月份过生日的幼儿过了一个集体生日。对此,孩子们觉得很新鲜,都希望自己也能过一个集体生日。于是,我们布置了一个有关生日的墙饰:“小熊过生日”的背景,旁边画了标有“1月”到“12月”的12个心形蛋糕。孩子可在自己生日的那个月份的蛋糕边贴上自己的照片。

  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集体生日呢?不同的月份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比较合适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一综合活动。根据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特点和现有经验,我们在活动中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

  第一环节,教师让幼儿通过观看以不同方式过生日的录像片段自然进入活动情境,并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他们看看说说。这不仅激发了幼儿过集体生日的愿望,也为下面做生日计划作了铺垫。

  第二环节,教师在抛出问题“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之后,为了避免人云亦云,没有急于让幼儿讲述,而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绘画方式做计划,表现自己的构想。如此,每个幼儿都有充分发挥主动性咱勺空间,满足了探究式学习的需要。

  第三环节,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计划,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零星经验和构想经过归纳整理,形成几种有典型意义的过集体生日的方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能提升他们分类、归纳的能力。

  第四环节,完善计划。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积极阐述自己对不同月份出生的人具体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的见解,最后达成一致。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也能赋予活动更多的社会意义。

  目标:

  1.大胆构想,制定过集体生日的.计划。

  2.敢于讲述自己的计划,能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3.感受自己做计划的乐趣。

  准备:

  1.幼儿有过生日的经验,并向亲戚朋友了解过生日的多种方式。

  2.小班时个别幼儿过生日的录像片段,中班开学初为7、8月份出生的幼儿过集体生日的录像片段。

  3.16K的白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过程:

  一、比较小班个别幼儿过生日和中班幼儿过集体生日的不同

  1.观看小班时个别幼儿过生日的录像片段。

  师:谁在过生日?在哪里过生日?他是怎样过生日的?(点蜡烛,吹蜡烛,许心愿,请小朋友们吃蛋糕。)

  2.观看中班开学初几位幼儿过集体生日的录像片段。

  师:这是哪几个小朋友在过生日?在哪里过生日?他们怎么会在一起过生日的呢?

  师:请问几位过集体生日的小朋友,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

  3.说说两种过生日方式的区别。

  师:这两种过生日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小班时每个小朋友单独过生日,中班时在相同月份出生的小朋友一起过生日。)

  二、制定生日计划

  1.教师鼓励幼儿思考过集体生日的不同方式。

  师:这次这几位小朋友是在班里过集体生日的,接下去还有9月、10月……每个月都有小朋友过集体生日。请你们想想还可以在什么地方过生日?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过生日?想好了就画在纸上。

  2.幼儿独立制定过集体生目的计划。

  (教师提醒幼儿用简笔画或图标的方式画出计划。)

  三、展示交流计划

  1.将每个幼儿的计划展示在黑板上。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计划。

  师:你想怎样过集体生日?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幼:在好朋友家过/在麦当劳过/在肯德基过/请爸爸妈妈来幼儿园开化装舞会/去公园过/去海边过/以劳动的方式过/举行爬山比赛/帮小班弟弟妹妹做一件事/晚上放焰火……

  3.引导幼儿给计划分类。

  师:你们做的计划真多,非常棒!其中有些大致相同,你们能分类吗?

  (幼儿讨论、总结出几种方式,如去公园、去海边归人“去郊外”这一类。)

  四、完善计划

  1.讨论不同月份的计划。

  师:接下来每个月都有小朋友过集体生日。请你们想一想,这些计划分别适合在几月份进行呢?

  2.小结:9月,我们做中班哥哥姐姐了,可以以帮小班弟弟妹妹做事的方式过生日,或是邀请小班弟弟妹妹来参加我们的集体生日;10月国庆节,可邀请爸爸妈妈以组织一次焰火晚会的方式来过集体生日;11月去秋游,可在郊外过集体生曰;12月迎新年,可以以开化装舞会的方式过集体生日……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为下个月过集体生日做各方面的准备。

  评析:

  过生日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在我园的课程中也有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生日列车”。怎样让过生日活动更加有意义呢?该活动是教师的一次探究性尝试。

  问题是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逻辑起点,从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中产生的问题更为幼儿所熟悉,也更能维系幼儿的探究兴趣。在该活动中,教师抛出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正是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幼儿想过集体生日的兴趣,因而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的实质体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运用绘画方式制定自己的生日计划,这一看似简单的做法实质上给了幼儿从容思考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幼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在该活动中,教师还非常重视幼儿间的表达与分享,常常在幼儿讲述和讨论后和幼儿一起总结,归纳出一些有典型意义的过集体生日的方式,既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又促使同伴间相互学习。

  这是一个可以不断深入的活动,比如今后每个月怎样为过集体生日做好准备以及怎样过有意义的集体生日等。相信通过这个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对过生日的体验会越来越深,社会性也会进一步发展。

幼儿园教学设计6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针对这一特点并结合幼儿年龄段特点,我设计了《无字天书》这一科学探究活动,让幼儿在趣味十足中探究“无字天书”的秘密,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玩一玩、试一试的过程中探索“无字天书”的秘密。

  2。了解淀粉遇到碘水会变成蓝紫色这一神奇的.现象。

  3。在科学小尝试中激发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体验发现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在玩一玩、试一试的过程中探索“无字天书”的秘密。

  难点:能在试验中尽可能的避免实验误差,了解淀粉遇到碘水会变成蓝紫色这一神奇的现象。

  活动准备

  快递盒子、无字天书(淀粉水绘画出的作品)、滴管、碘伏、水、白醋、调查单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

  师:我们班刚刚收到一个快递,快递里面有什么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基本部分

  1。无字天书

  打开快递,了解快递里面有什么(无字天书),了解其特点(纸张是白色的,没有内容)

  2。探索“无字天书”的秘密

  ⑴请幼儿认真观察无字天书,思考无字天书为什么没有内容。

  提问:为什么天书上面一个字,甚至一个标记也没有?它可能有什么秘密呢?

  ⑵观察快递盒子,了解如何破解“无字天书”

  寻找快递盒子上的提示“无字天书只有经过特殊处理才能显现出内容”。

  ⑶探究哪一种材料能让无字天书显现内容

  出示:水、碘伏、白醋、调查单,请幼儿进行试验,探究哪种材料能使无字天书显现内容,并填写调查单。

  ⑷分享试验结果

  3。为“无字天书”解密

  ⑴将碘伏滴在无字天书上面,化解天书的秘密。

  ⑵分享无字天书里的内容。

  ⑶解密“无字天书”。

  提问:无字天书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小结:无字天书这样神奇是因为写书的人用了淀粉水在写字,写完字后淀粉水蒸发后就看不见了,这时滴上碘伏就能显现出内容,因为碘伏遇到淀粉会变成蓝紫色。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写一张“无字天书”。

  分发白纸、毛笔和淀粉水,请幼儿自由书写内容。

  活动总结

  我以快递的形式导入活动,既贴近生活又充分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探究趣味十足。幼儿发挥奇思妙想能说出各种探究“无字天书”的方法,紧接着开始了“无字天书”的探索之旅,实验的过程中幼儿表现的很积极,但难以避免的实验误差也出现了,个别幼儿将溶液混在了一起,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中获得了实验结果。整个活动可以看到幼儿的探究意愿浓厚,过程中幼儿除了操作还有和同伴之间的讨论,相信幼儿通过这次活动更进一步的提升了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热情。

幼儿园教学设计7

  设计思路

  幼儿园买了一些玩具打气筒,投放在三楼走廊的“科艺廊”里。提供玩具打气筒时,我们仅仅是为了鼓励幼儿在摆弄中尝试给气球打气,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

  走廊里来来往往的幼儿很多,许多幼儿都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有不少男孩都会忍不住拿出打气筒,放在地上,再伸出脚去踩几下过过瘾。有几个幼儿曾经在路边或公园门口的摊贩处看见摊主使用类似的打气筒给气球打气,自然就免不了跑来询问:“可以给我一个气球吗?”“我知道这是用来打气的!”……看到幼儿跃跃欲试的样子,我连忙满足他们。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一个男孩在告诉同伴:“我爸爸说,打气筒有一个进气孔,还有一个出气孔。”这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可以顺应幼儿,让他们掌握打气筒的构造原理。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真能理解“进气”和“出气”吗?真能辨别玩具上的进气孔和出气孔吗?

  于是,我试着问了几个幼儿,结果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对“进气”和“出气”的理解比较妥帖,只是真要他们在打气筒上指认“进气孔”和“出气孔”就犯难了,他们要么瞎蒙,要么就直接摇头……看来,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打气筒上有一个“进气孔”和一个“出气孔”是一个不错的挑战。于是,我决定基于幼儿的经验,将这个原本设计为自主探索活动的内容改编成一个集体学习活动,引领幼儿共同探究其中的奥秘。

  活动目标

  1.在实验过程中了解玩具打气筒有“进气孔”和“出气孔”。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玩具打气筒若干个(已经拆成两部分),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出问题

  1.关键提问:“认识这个东西吗?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个东西?”

  (有的幼儿直接回答:“打气筒!”有的幼儿回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我在公园门口看见过,叔叔踩几下就可以给气球打气了。”

  有的幼儿说:“三楼科艺廊就有,上个星期我刚玩过!”)

  2.关键提问:“这就是三楼科艺廊里的打气筒。以前玩打气筒前老师都事先帮你们装好了,可现在,打气筒上的管子不小心被一些小朋友拆下来了,你们有没有办法帮忙装起来?”

  (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叫嚷着——

  “这个简单!把管子插上去就好了!”

  “管子只要插在一个口子上,我觉得应该没有难度哦!”

  幼儿个个展现出驾轻就熟的样子。)

  【设计意图:在幼儿以往的经历中,他们见到或者玩过的`都是安装好的打气筒,而这次实验提供给他们的却是拆分成两部分的打气筒。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教师仅仅将打气筒拆成了两部分。因此,实验要求并未吓倒幼儿,反倒激发了他们积极探索的欲望。】

  3.教师拿出拆开的打气筒,一字一句地说道:“仔细看哦,每个打气筒上都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口子,还有一根细细长长的管子。现在,我们要仔细考虑,这根管子到底该插在哪个口子上呢?”

  二、幼儿预测安装结果

  (幼儿静心观察,他们发现,原来打气筒上不仅有两个口子,而且颜色也不一样,一个为红色,一个为蓝色。可能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红色有特殊的偏爱,班中16个幼儿居然有11人选择要把管子插在红色口子上。他们一边说一边做,转眼工夫就纷纷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成功了!”“我装好了!”)

  关键提问:“你确定你装好的打气筒能用了吗?”

  (敏敏忍不住告诉同伴:“我和小玉都是插在红色口子上,你插在蓝色口子上肯定不对!”

  更多的幼儿则请求教师:“有没有气球?如果有气球,拿来试一试就知道打气筒好不好了!”……)

  【设计意图:幼儿预测安装结果时教师不动声色,仅让他们静心互相观察,这为幼儿提供了实验的空间,让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操作,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三、幼儿验证安装结果

  1.教师提供多个气球,供幼儿验证自己的安装结果,并要求他们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验证过程有着意想不到的困难,那11个幼儿很快败下阵来,他们发现管子插在红色口子上,不仅不能给气球打气,连那个打气筒也像坏了似的,刚踩下去就彻底瘪了。有不少幼儿第一个反应就是“打气筒是坏的!”“科艺廊的打气筒一脚踩下去还会弹回来,现在的这个怎么不弹回来呢?”他们一边说,一边去调换打气筒,可是,换来的打气筒依旧不见起色。好在,过程中很快也有人获得了成功,当他们欢呼时,一些幼儿发现那些成功的人是将管子插在蓝色口子上的……他们又迅速将管子换到了蓝色的口子上,这下终于成功了。)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实验过程。

  教师鼓励已完成任务的幼儿去帮助没有成功的幼儿。

  【设计意图:对幼儿来说,能亲自动手给气球打气,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尽管有不少幼儿已经在幼儿园的科艺廊有过这样的经历,但这次是使用自己安装的打气筒,其成就感非同一般。其次,这次实验也有一个操作难点,有些幼儿不能完全捏紧气球,所以气球没有变大。此时,教师要助幼儿一臂之力,帮助幼儿获得更大的成功。】

  四、师幼共同探讨

  【设计意图:幼儿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坐在一起,共同围绕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开展讨论,这不仅为幼儿提供了表达的机会,也能帮助幼儿在其中获得一些关键经验。】

  1.关键提问:你们的实验成功了吗?

  (统计结果,全部成功。)

  2.关键提问:谁愿意拿着自己的记录纸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我将管子插在蓝色的口子上,结果一下子就成功了!”“我第一次实验没有成功,后来我看到卿卿的打气筒和我装的不一样,我就学她的样子,也把管子换到蓝色口子上,结果就成功了!”“我的气球老也变不大,是东东帮我捏紧了气球,不让气逃出来,我的气球就变大了。”……)

  3.关键提问:你们都知道管子应该插在蓝色口子上。只是,打气筒有两个孔,一个叫出气孔,一个叫进气孔。我搞不清楚哪个是出气孔,哪个是进气孔?你们觉得接管子的这个口,是进气孔还是出气孔呢?

  (尽管,最终每个幼儿都获得了成功。但面对教师这样的提问,很多幼儿还是犯糊涂了,他们之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显然,幼儿并没有真正想过其中的奥妙。)

  【设计意图:此刻幼儿沉浸在探索成功的喜悦中,而对于打气筒,他们多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时,由教师直接提出这样的问题,旨在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原理。】

  4.关键提问:要是这边不堵住管子,那边我们不停地踩打气筒,猜猜管口这里能看到什么呢?

  (教师一边踩打气筒,一边提示幼儿盯着管口看,幼儿什么也看不见……

  教师继续踩,终于有幼儿领悟到:这里有空气出来,空气是看不见的。)

  5.关键提问:真有空气出来吗?能证明给大家看吗?

  (有幼儿用手凑上来,一下子叫起来:“是有空气出来的!”有幼儿拿来气球,说:“气球放在这里,气球会变大!”有幼儿凑过笑脸,说:“我的脸上能感觉到冷风!”有幼儿拿来了教室里的餐巾纸,放在管口,餐巾纸飘起来了。)

  【设计意图:这样的观察过程,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出气孔。当然,教师应该有所预见,很多幼儿会觉得空气流动是看不见的,所以,此刻教师不断地追问幼儿:“能证明给大家看吗?”旨在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验证空气流动的事实,这样的“眼见为实”能为幼儿建构起“出气孔”的经验。】

  6.关键提问:要是堵住管子,猜猜会怎样呢?

  (幼儿很自然地回答:“要是堵住管子,空气就出不来了!”可当幼儿看到教师用手严严实实地堵住管子,而打气筒变得鼓鼓囊囊,再也踩不下去时,他们大叫:“空气出不来了,空气被关在里面了,打气筒里都是空气!”)

  7.关键提问:“现在,你觉得连接管子的口子,是进气孔还是出气孔呢?”

  8.关键提问:“知道了出气孔,就很容易地明白哪个是进气孔。只是,空气从进气孔进去,又是怎么从出气孔出来的呢?”

  (幼儿在回忆刚才自己打气的过程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个幼儿的话最形象,也最经典:“外面的空气从进气孔进入打气筒,是我们用脚踩打气筒,所以这些空气没地方待了,就只能从出气孔里跑出来。”)

  9.关键提问:“如果,我在这里画一个打气筒,画上两个不同颜色的口子,你能用箭头画出空气是从哪里进来,又是从哪里出去的吗?”

  (教师鼓励幼儿修正自己的实验报告,并用箭头画出空气流动的线路图。)

  【设计意图:当幼儿能够在打气筒上辨别出“出气孔”时,对“进气孔”的指认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鼓励幼儿说说、画画“空气是从哪里进去,又是怎么出来的”,能帮助幼儿在不同的表述中真正理解、掌握使用打气筒时空气流动的过程。】

  五、师幼共同收拾实验室

幼儿园教学设计8

  儿歌是每个人童年里不可替代的BGM,“拔萝卜”唱出劳动的快乐,“我的好妈妈”让孩子懂得母爱的伟大,“一分钱”教会了孩子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道理……一首首儿歌,通过有趣的情节、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

  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慧,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地熏陶以及美的感受。幼儿园儿歌教学,现在开讲啦。

  儿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内容、琅琅上口的韵律在幼儿教育中深受孩子及教师的喜爱。通过一首首鲜明生动的儿歌,幼儿可学到丰富的社会、自然、数学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儿歌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幼儿性格好动,又处于语言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可以引起幼儿的愉悦感。儿歌常常会把深刻的教育意义寓于短短的词句中,使幼儿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活动常规、行为习惯和道德行为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应该学习什么等。

  儿歌可以启迪幼儿的心智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为题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同时,儿歌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需要。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幼儿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

  儿歌是幼儿语言训练的需要

  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纲要》在语言领域也强调“发展幼儿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儿歌语言简洁明了,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幼儿可以在生动的韵律中进行语言训练,发展语言能力。

  3—4岁是幼儿语言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园通过营造“儿歌生活化”的语言学习氛围,丰富儿歌教学内涵,扩展幼儿认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提高儿歌教学实效。

  朗读法

  在朗读儿歌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自然加深记忆。老师要充分认识幼儿园儿歌朗读教育的独特魅力,巧妙利用朗读法,提高儿歌教学实效,达到促进幼儿语言全面发展的目标。

  图画法

  即为儿歌配画,以儿歌为内容,画出符合儿歌的图画,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也可结合绘本活动,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启发幼儿的想象空间,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先学儿歌再画画,加深幼儿感性认识和对歌词的理解、记忆,并可以很快的记住儿歌。

  歌唱法

  歌唱法是儿歌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儿音乐的启蒙教育。通过演唱儿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愿意参加儿歌咏唱,初步感受歌唱儿歌所表达的音乐之美和对儿歌的进一步理解。

  游戏法

  在游戏活动中加入儿歌因素,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儿歌,在唱儿歌中开展游戏,极大的丰富了游戏内容,调动了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激发了幼儿学习儿歌的潜能,促进了幼儿园儿歌教学。

  表演法

  表演法就是根据儿歌内容,用表演形式表达儿歌的主题。通过表演,从而培养幼儿的肢体语言,丰富学习儿歌的内容,加深幼儿对儿歌的.印象和记忆。

  儿歌是专属孩子们的歌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美好的情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看,这些幼儿园的儿歌活动,多有趣。

  3月21日世界儿歌日是在1976年比利时国际诗歌会上创立的,每年春天到来之际,13岁以下的儿童都要举行主题庆祝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和支持,1999年3月21日被确立为“世界儿歌日”。这是属于世界儿童的一个独特的节日。

  手指儿歌是一种一边念诵儿歌或者韵律、一边协调双手动作变化的游戏。玩手指儿歌的时候,把幼儿的身体各种器官积极调动起来,幼儿口念儿歌、手做动作、脑想故事情节,在心情愉快的手指游戏中学到了知识。

  儿歌是儿童的语言,它就像一个万花筒,给予孩子们想象和力量,为孩子呈现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唱歌的孩子总会长大,儿歌便成了大人开启童年回忆的“金钥匙”,当有一天再次听到熟悉的旋律,就可以和美好的回忆不期而遇。

幼儿园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如何让学生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如何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到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欣赏实物竹篮和书上的各种竹篮。

  2、展示、欣赏一个圆底小花篮。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把这种美进行延续和扩展,做一个可爱的圆底的小花篮。

  4、板书课题:编花篮

  二、对比激趣

  1、同时欣赏蜘蛛编网和手工简易篮筐编织(按书中步骤图)。

  2、从刚刚见过的图片里你发现了什么?两种编织的效果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学生讨论交流。

  3、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方法,但要做成一个立体的小篮,还需要一些小技巧。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呢?课件演示编织过程。

  三、晋级游戏

  我们一起进入编织竞技。游戏规则:每学到一定程度顺利过关就可以获得升级机会。

  1、开始的级别为杂工。编织篮筐从哪一部分开始?(底面)各组欣赏自己带来的筐篮的底面。底面编织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它与侧面编织有什么关联吗?试试看,还有没有新的`编织方法。全体编织完篮底,过第一关。

  2、升级为制造工人,回主菜单——花篮。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侧面编织。你们先用2分钟时间试试编侧面。有什么问题吗?如何才能让侧面竖立?说说你们各自的方法。教师小结:底面剩余材料弯折缩编、纬线圈按从小到大顺序套起……欣赏各种造型的花篮。怎样才能做出特别的造型来?教师小结:纬线圈的形状变化、借助外物造型……修改你的设计。

  3、升级为设计助手。回主菜单——花篮。一个好的设计师不光要了解制作方法,还应该掌握多种可用材料及其用法,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篮筐。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来编织篮筐?教师小结:纸条、纸藤、枝条、软铁丝、软家用电线、细麻绳、彩泥……这些材料各自有什么特点呢?怎样更好利用?师生交流、讨论。师:非常棒。祝贺你们再次升级——设计师。

  4、进入主菜单——花篮。这一关会有什么展现给我们呢?

  四、作业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集体制作一个花篮,看谁的造型独特有创意。

  学生组内制作。

  课件:展示规则。

  展示花篮编织过程。

  展示各种材料制作的花篮。

  五、点评小结

  展示各组成果,学生评点出最美的花篮。

  祝贺通关成功!升级为首席设计师!

  通过共同的努力,同学们终于成功地通过了游戏最后一关,这些美丽的花篮要是再装上鲜艳的花朵,不知道会多美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为花篮添上更美的插花装饰!

幼儿园教学设计10

  活动目标:

  1、知道图形旋转但形状不变。

  2、能用三角形通过转转拼拼组合成多种图形。

  3、幼儿在探索中感知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用三角形转转拼拼组合成多种图形。

  活动准备:三角形多个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观察发现图形旋转但形状不变。

  (1)教师旋转图形,幼儿观察

  (2)教师自己转动,幼儿观察(发现再转还是老师自己)

  二、图形碰碰碰游戏。

  (一)两个三角形组合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两个三角形碰碰碰,两个三角形碰在一起的边边要全部碰在一起。每人一个三角形,两人一组合作游戏)

  1、教师示范

  2、幼儿动手操作,两个三角形碰碰碰游戏,教师指导。

  3、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组合成的图形记录下来。

  (二)、四个三角形转转拼拼游戏。

  1、请幼儿猜猜四个三角形能组合成那些图形。

  2、强调游戏规则:每人一个三角形,四人一组合作游戏。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师幼一起将拼成的图形记录下来。

  三、结束:

  三角形宝宝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真开心,其他的图形宝宝也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下来让我们邀请更多的图形宝宝一起来玩游戏。

  活动延伸:

  科学区,投放各种图形,幼儿探索土星之间的关系。

  《有趣的图形》活动微反思

  本次活动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整个活动教学安排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复习巩固——找出图形旋转但形状不变的特点——再到由易到难得合作游戏,每个环节密切相关,层层深入,深深吸引着幼儿参与到活动中。

  让幼儿分组操作培养了幼儿团结和作,动手操作的能力发挥了幼儿的思维。教学中利用课件让幼儿直观认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一次又一次的操作过程中探索图形之间的关系,感知游戏的快乐,激发了幼儿对数学图形的.兴趣。其次,能将多媒体技术有机的运用到活动中去,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不足之处是过度不是很圆滑,课堂组织语言还不够生动,不能及时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通过这次的教学活动,我收获很多,要上好每节课教师需要更多的激情投入来带动幼儿,其次要讲求语言的艺术,所讲述的语言一定要吸引幼儿,那么活动就成功了一半。任何一个活动,成功的方法不止一种,只要我们不断的研讨,就会取得成功。

幼儿园教学设计11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和“<”所代表的意思。

  2.能根据“>”和“<”来区分大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10以内数字的大小。

  课件准备:“水果店”情景图片;“好吃的水果礼盒”音频。

  纸面教具:《水果礼盒》。

  材料准备: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情景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导入主题

  ——牛阿姨的水果店到了一批水果礼盒,可是她忘记哪个礼盒里的水果数量大,哪个礼盒里的水果数量小,她请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帮忙,重新清点水果的数量。

  二、操作课件让幼儿认识“>”理解其代表的意思

  1.操作课件,引导幼儿认识“>”。

  2.鼓励幼儿清点礼盒内的水果数量,并操作课件将礼盒正确放置在“>”的两边。

  三、操作课件让幼儿认识“<”并理解其代表的`意思

  1.操作课件,引导幼儿认识“<”。

  2.鼓励幼儿清点礼盒内的水果数量,并操作课件将礼盒正确放置在“<”的两边。

  四、播放音频让幼儿根据“>”和“<”区分大小

  —水果礼盒终于都数完了,还用“>”和“<”区分了大小。好多人来买水果礼盒,他们想要数量大的礼盒还是数量小的礼盒呢,一起来听听吧。

  ——请你根据顾客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水果礼盒。

  五、发放纸面教具完成练习理解“>”和“<”

  1.引导幼儿完成《水果礼盒》-1。

  2.引导幼儿完成《水果礼盒》-2。

幼儿园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教学准备:

  石头若干,每人一只筐

  教学过程

  (一)引题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2、捡石头

  能数量捡石头1)听口令捡石头2)听拍手声捡石头3)石头排队,你捡了几块石头?

  (第一次让幼儿捡石头的环节中老师给了幼儿多种的刺激,通过听口令、拍手、小铃的`声音等不同的方法来让幼儿捡相应的石头。然后又让幼儿自己数数捡来的石头一共有几块。同时老师又把石头的数量控制在6以内。使的幼儿能数的清楚、正确。然后让幼儿根据石头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类,使得幼儿对于石头的这两个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了解,又为下一环节的捡石头奠定了物质的准备。)

  3、分类把捡到的石头送回家:光滑的石头放在红筐里,粗糙的石头放在绿筐里

  4、捡石头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捡不同的石头2)数数你捡到了多少石头?

  (再一次让幼儿来捡石头,而这次捡石头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捡石头,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一块一块的捡不同的石头,主要是为后面的排序作好准备。由于幼儿动作有快慢,捡的时候有的幼儿一块一块的在挑选,有的则见一块捡一块。因此幼儿捡的数量都不一样,这样在数数的时候也显示了差距。同时每位幼儿不同数量的石头也为后面的排序铺路造成了数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给幼儿的时间稍长了点,导致有的幼儿捡了17、18块石头,数量过多。不仅为数数带来了难度,更影响了后面的排序。)

  (三)铺路

  1、幼儿自由铺路

  2、交流:你用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法陈列在黑板上)

  3、学别人的方法铺路

  4、学习按间隔的方法进行铺路(用石头铺路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有了前面对石头特征的了解的铺垫,因此在幼儿自由铺路的时候,有的幼儿是按照大的石头排好再排小的石头,有的幼儿则是先排光滑的石头再排粗糙的石头。而有的幼儿虽然整条路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幼儿用大小间隔的方法拍了四块石头。有的幼儿用光滑粗糙间隔的方法拍了三块石头。老师在孩子自由铺路的时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敏锐的观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时候让他们把好的方法说给同伴听,并通过在黑板上的现场图示,让幼儿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图示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图示来进行对应的排序。在幼儿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提升,让幼儿学习间隔的排序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显得着急了点,如果在提升的时候能更仔细、详细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一起铺了一条石头路,上次我们去哪里走过?

  2、一起去踩踩自己铺的石头路(最后通过回忆在梅苑公园走石头路的经历,再次激发幼儿走石头的兴趣。)

幼儿园教学设计13

  活动目标:

  1.帮助和引导幼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2.引导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从而初步了解自己的性别。

  3.知道小手和小脚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

  4.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激发幼儿乐于参加集体游戏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选择在有一面大镜子的教室内进行,并在教室内构建一个“化妆间”。

  2.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和一个玩具娃娃。

  3.设计好一段关于认识自己的动画短片。

  活动过程:

  1.动画短片导入,引导幼儿发现自己

  动画短片内容为:一个小娃娃很开心地边吹泡泡糖边走路,碰到了几个小动物,大家都劝他走路当心点,可他就是不听,结果头上撞了个大包。他又疼又急,哇哇地哭着跑回家,镜子说:“别哭!别哭!好孩子,以后要爱惜自己!”娃娃问:“自己是谁呀?”镜子说:“自己嘛,请你对我照一照就会看到了。”听了这话,娃娃真的对着镜子照了起来。

  师:小娃娃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呀?

  2.玩照镜子游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

  (1)幼儿在室内寻找镜子,找到后拿着镜子照一照,并说出自己的名字,向教师介绍自己。

  (2)玩“自己的五官在哪里”的游戏,说一说五官的名称,并指出五官的位置。

  (3)请幼儿讲讲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如头发的长短、衣服的颜色等等。

  3.操作练习,使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学会区分男孩与女孩

  (1)“交朋友”游戏: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性别后,找一个玩具娃娃做朋友,并把他带回“家”。

  (2)送“朋友”参加化装舞会:请幼儿将自己的“朋友”按性别的不同送到“化妆间”里。

  4.区域的设置和日常活动的组织

  在晨检表、评比栏、毛巾架等上面为幼儿贴上照片,让幼儿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在一些音乐、体育活动中,适当加入一些分男、女的角色表演、演唱、游戏等形式;在幼儿如厕时,强化幼儿对性别的认识。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及其作用,给幼儿看看他们小时候的照片,向幼儿讲述小时候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可能的话,多给幼儿照些照片,或者利用休息时间和幼儿一起记录他们的成长。

幼儿园教学设计1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初步了解蛮塔、啄木鸟、蝴蝶、蚯朝的本领。

  2.乐意参与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大胆讲述、表演故事。

  3.知道小动物是大自然的朋友,应该保护他们。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的内容,初步了解蜜蜂、啄木鸟、蝴蝶、蚯蚓的本领。

  活动难点:

  乐意参与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大胆讲述、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课件、小动物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谈话,引起活动兴趣。

  提问:春天来了,小桃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桃树怎样会变漂亮吗?

  二、分段讲述故事,初步了解四种小动物的本领。

  1.讲述故事第一段,了解小蝴蝶的本领,学说故事对话。

  提问:谁飞来了?是小蝴蝶帮小桃树松的土吗?小蝴蝶是怎样说的?

  2.讲述故事第二段,了解小蜜峰的本领,学说故事对话。提问:小蛮峰的本领是什么?小桃树和小蜜峰说了什么?

  3.讲述故事第三段,了解啄木鸟的本领,尝试师幼对话。

  提问:啄木鸟的.本领是什么?如果你是啄木鸟,你会怎样对小桃树说。

  4.讲述故事最后一段,了解小蚯蚓的特点。

  提问:是谁帮小桃树松的土?小蚯蚓是怎样说的?

  三、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了解蚯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1.完整讲述故事。提问:小蚯蚓长什么样子?生活在哪里?

  2.播放小蚯蚓动画。提问:小蚯蚓是怎样松土的?

  小结:原来小蚯蚓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它们能够帮植物松土,让植物快快长大。

  四、师幼分角色表演故事,在表演中学说故事对话。

  幼儿自选角色,师幼共同表演。

  五、交流分享,情感渗透。

  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小动物?她们的本领是什么?

  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那么多小动物,她们有很多的本领,都是我们在大自然中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她们。

幼儿园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知道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并努力去克服问题。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3.体验自己解决问题的喜悦。

  活动准备

  动画片《乌鸦喝水》、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借助故事,引入主题。

  (1)欣赏动画片《乌鸦喝水》

  (2)你看到了什么?它发生了什么事情?它是怎样做的?

  2.互动交流,解决问题。

  (1)观看幼儿用书或PPT图画,讨论:

  ①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想一想该怎么解决?

  ②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当自己解决不了,可以求助他人帮忙。

  3.游戏活动,体验成功快乐。

  (1)5人一组领取任务卡,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2)任务卡内容:一组整理班级体育器械,二组整理班级种植园地,三组整理修补班级图书角,四组在班级内寻找到任务卡上的物品。

  (3)交流:你们是怎么完成任务?遇到了什么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小结:遇到问题并不要害怕,只要积极主动想办法就能找到许多解决方法,如询问、分工合作、坚持、努力、高量协调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活动延伸

  开展户外寻宝游戏。幼儿分组看地图在指定时间内寻找宝物,体会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06-02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02

幼儿园教学设计11-10

幼儿园教学设计11-14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16

幼儿园足球教学设计11-03

幼儿园游戏教学设计11-06

幼儿园小班教学设计11-05

幼儿园现代教学设计11-08

幼儿园教学游戏设计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