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05 05:30:54 教师心得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教育》心得体会合集九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心得体会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幼儿教育》心得体会合集九篇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1

  桌子上有一块手帕很长时间都没人认领。一次大扫除时,我顺手的把这块手帕扔进了垃圾桶。这时昊昊小朋友突然对我说:“这条手帕是我拾到的”。听到这话,我猛然一愣,看到昊昊脸上失望的神情,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不妥当。

  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我们常教育幼儿“拾金不昧”,而实际上,幼儿拾到的`一支水彩笔、一本画书……却经常受到我们的冷落。仅从经济价值来衡量这些东西,的确没有多大意义,然而生活中许多事物,它们存在的实际意义是不能单用经济价值来估量的。像这样对幼儿捡到的东西不以为然、弃置不顾,实际上是在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心!一个孩子做了一件好事,在成人看来,可能很不起眼,但在孩子看来,它却是件了不起的事,如果得不到肯定和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损害。

  教师是孩子的领路人,肩负着育人的重任,一定要以敏锐的洞察力,透过事物看本质、见精神,切勿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年。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2

  中午吃饭时,我们忙了一阵,刚把汤菜给孩子们分好,许多小朋友齐声喊:“老师,她的汤洒了!”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等着我的“发落”,而把汤洒了的李广杰却一动不动的`坐在那儿,任凭那些汤从桌子上流到身上,我连忙喊:“李广杰,快站起来!”我怕孩子烫着,而她仍然有反应,于是我一把将她拉开。

  我感到一阵痛心,这么多的孩子看着汤被打翻,连最起码的自我保护都不会,汤很烫但只要站起来,危险就可以避免,细想一下,同样的情况在家里肯定也会发生,只是这些都被父母“包办”了。这时,孩子只有挨训的份,没有动手的机会。

  下午的教育活动课上,我特意组织讨论“汤洒了该怎么办?”让幼儿认识到事情发生后,首先要自己想办法,汤很烫时应马上站起来,或把两腿分开,赶紧离开座位,最后把桌子擦干净。

  老师和家长都不能成为孩子解决问题的“包办者”。要让幼儿真正掌握并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和家长要多给他们一些引导,多给孩子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3

  谭一谈:有一位母亲跟我分享说:“我觉得父母除了能决定给孩子生命外,其它的都决定不了,因为他是一个人,他有思想,有行为,父母不可能永远跟着他,也不可能用自己的想法束缚他。”说的真好。这段话让我想起来,在《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里有意思接近的一段论述,摘部分下来给大家看看:

  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在一所小学的教室里,一位老师问他的学生:“毛衣会产生热量吗?“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说:”能。因为冬天的时候,人们穿上毛衣就不会冷了“。老师笑着说:”好,我们现在来做个试验,看看毛衣会不会产生热量。”

  就这样,老师将温度计给其中一个穿毛衣的孩子,让她把毛衣脱下来,然后把温度计放在毛衣里。然后过了10分钟,老师把温度计拿出来,结果显示温度并没有上升。有的孩子认为可能是毛衣太少,而有的孩子认为测量时间太短。为了得出最后的结论,老师又找了几件毛衣,然后叠加起来将温度计包裹后,又放了很长时间。

  然而,当老师把温度计再次拿出来看时,温度显示还是没有上升。最后,所有孩子都明白了毛衣本身并不能产生热量,人之所以穿上不冷,是因为它保持了人的体温。 在这里,教师唤醒的是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怀疑精神。

  教育是一种唤醒,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宽容,要给孩子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顺其自然地陶冶孩子的天性,细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与家长或老师平等地对话。

  所谓唤醒教育,就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是教育者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天赋理性和内生性力量,从而让学生从蒙昧中醒来。每一个学生犹如顽石中沉睡的狮子,需要教育者将其灵性和欲求唤醒。

  其实,教育本身就是对人性、潜能的引导和唤醒,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或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而是要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孩子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其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建构。 家长和老师要让孩子浸润在自由、宽松的幸福氛围里,沐浴在温馨和博大的人性光辉中,而不是泯灭孩子纯真的灵性、天性和个性。

  一个孩子一个世界。让我们以孩子为本,以孩子的未来发展为本,让孩子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驰骋。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轻一代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幼儿教育形式是以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之中,是幼儿共同的活动形式。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让他益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们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变利很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第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动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真正做到“规程“所要求的“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寓教育于硌项活动之中。

  第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本班有个小朋友发音不准,我益不断纠正,只要他有点进步,我们就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现在,发音有很大进步,这些赞美的高速就像一个个小光环一新,老师亲手替他们带上。

  所以,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做幼儿的朋友,保证他们幸福的成长。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5

  进入多元、开发、迅速变化的21世纪,我们同你一样面临挑战:如何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纲要》的精神实质,来培养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人?为了指导幼儿园更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我国颁布了新纲要,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认真学习了《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最新精神。根据《纲要》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下面就《纲要》蕴涵的幼儿环境教育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

  结合我班开展的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尤为重要。如:小班主题活动《幼儿园真好》,就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安全、温馨、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尽快与教师建立依恋关系。教师可经常抱抱幼儿,与他们交谈,参与他们的活动。教师经常播放欢快的儿童歌曲,作为一日活动的背景音乐,使幼儿拥有愉快的心情。在主题墙上布置一幅幼儿园的`背景图,张贴每个幼儿的照片,题为:“我爱你,幼儿园”,以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归属感。通过环境教育,是幼儿喜爱上幼儿园的情感。

  《纲要》中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老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所以,我们努力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安全的、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在这环境中生活、游戏、学习、发展。《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确,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们要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他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把《纲要》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6

  “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世世代代地繁衍生息,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也许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孩子出生以后,逐撕从一个娇弱无能、感觉混沌、无知无识的小婴儿,成长发展为能适应社会生活,掌握了知识技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没有教育,人类社会就难以延续和发展。

  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幼儿教育存在着几大误区:1、过分宠爱。2、过多管制。3、幼儿教育小学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是接受社会化教育的最佳时期,父母只要能真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努力学习一些教育子女的心理学知识,那么他们教育子女就能达到最佳水平,倘若家长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期,那么教育子女的效果就要差很多。所以家长应该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

  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理论研究上的问题

  1、理论研究队伍薄弱。

  2、理论研究的广度、深度不够。

  3、认识“高度一致”。

  4、理论研究基础不牢固。

  二、指导思想不明确

  《规程》是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但是细想起来,似乎对幼儿教育的任务和属性的提法,还不够明确。

  三、教育实践中的误区

  误区之一:重视幼儿技能技巧的培养,忽视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

  误区之二:关于智力和知识的关系处理。

  误区之三:关于幼儿园教师的聘用、考核的标准。

  误区之四:德育工作概念化、形式化。

  四、幼儿教师的素质

  1、学历偏低。

  2、职业道德问题。

  3、理论水平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认清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推动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正确树立课程价值观,积极探索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课程。

  二、家园合作。

  三、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了解“特色”的实质。

  总之,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幼儿园中开心地生活,是值得每一位幼儿老师深思熟虑的地方。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7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教育过程。《纲要》里强调了幼儿的主动性与教育的指导性,不管是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实施及一日活动的安排都是以幼儿为主,根据幼儿的生活、发展水平、兴趣要求等结合教育目标所制定与进行的,是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过去我们都是老师先制定好多种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根据拟定的内容进行教育,教育的灵活性较少,没有很全面地考虑到幼儿的兴趣与要求,脱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使教学内容架空在幼儿之上,以至于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大,变成了一种灌输式的教育。

  现在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很强调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贴近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水平、兴趣及要求,老师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幼儿的发展总目标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即科学、完整、准确,也贴近幼儿生活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的教学内容。

  二、在教育活动的实施上

  在教育活动的实施上,强调了以游戏为基础,结合新的教育环境,通过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丰富有趣、便于操作的材料来吸引幼儿的学习与积极性。着重于培养幼儿的全面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幼儿的需要,满足幼儿的个体发展,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满足与成功。

  三、在一日活动安排上

  新纲要中要求在一日生活中要注意从每一个环节里渗透了教育,减少幼儿的等待,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减少消极情绪,活动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有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四、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上

  新纲要里提出了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合理地选择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与个别活动,并且把这几个组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三者互补互足,以提高幼儿的素质。

  五、在教育者的要求上

  要求老师做好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家园互动的工作,从中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与幼儿的技能。

  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之后,感触颇深。确实,人与人之间是建立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儿童教育也是如此的。在《纲要》总则第五条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因此,站在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高度来讲,儿童教育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愉快的伙伴教育,而不是灌输的、压抑的、痛苦的“家长”教育。

  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就应该着重培养幼儿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给幼儿思考、选择、批判、怀疑、设问、主动探索的.权利和机会。如何以《纲要》为指导,让幼儿在轻松、平等交往的环境中学习,从而表现出创新的精神的能力,这就要看我们教师能给幼儿提供什么样的权利和机会。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起着引导、调整、导向作用的,是为幼儿创造学习机会和权利的,只有充分调动幼儿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参与、探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能力。例如,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线路板,让幼儿把两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结果,幼儿很快获得成功并且操作得很熟练。但这一形式只能让幼儿单一的、死板的掌握,教师所提供的有限教具的连接,这对幼儿又有什么意义呢?假若教师能从为幼儿创造机会这一角度来完成这一次科学教学活动,效果就会好多多了。首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型号的电池、电线、塑料绳、布条、铅线、铁线等教具;其次,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尝试、选择和探索,哪些东西接上灯泡是会发光的(即能通电),哪些是不能的;再次,让幼儿自己讲解、演示灯泡发光的整个过程。这种由幼儿自己去找答案的做法,既调动起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又给幼儿带来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二、“对话”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及帮助者,也应是幼儿平等交流的伙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把答案告知幼儿,随之幼儿就附和教师提出的“是不是”、“好不好”等等的问题而作一致性地“齐声回答”,让幼儿完全跟随教师的思路而变成“应声虫”,缺乏对话和创新意识。在学习和实践《纲要》过程中,我把教育活动过程,看成是教师与幼儿双方的对话,是教师激发、发现幼儿潜能的一个过程。

  (1)“对话”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在“对话”中能互相沟通、理解,共同面对、思考当前的事物。例如,在语言教学中,当教师讲述时,幼儿为倾听者,当幼儿表述自己意见或感受时,教师是倾听者,两者是彼此的“对话的伙伴”,在言说和倾听的过程中,共同建构了对事物的认识,达成共识;或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碰撞、激发,又在对话中产生了新的认识,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从而让幼儿在平等互信、相互激发、交流沟通的环境下有了主动思考、探索的余地,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激发幼儿的潜在能力。

  (2)教师是幼儿平等“对话”的伙伴。教师与幼儿是一种师生交往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它应该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两个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只有赋予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关系,才能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才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对话”是一种创新的幼儿教学方式,只要教师真正把幼儿当作“对话”的伙伴,真诚地做幼儿的“对话”伙伴,那么必将与幼儿拉近距离,受幼儿的爱戴。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8

  一转眼一个学年又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们在家长的热心帮忙及大力支持下,幼儿园工作得到顺利开展,结合一学年开展的家长工作状况,现将本学年家长工作总结如下:

  一、办好家长园地,每周刊出周计划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及班级地教学工作。

  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教学工作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共同搞好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各班认真制订周计划,刊登在家长园地上,使家长能够了解自我孩子在园一周的学习状况,同时,我们还刊出了一些育儿知识与经验。班级的每一个活动都离不开家长们的热心支持,如春游、庆"三八"爱妈妈活动、庆"六一"活动……等等。家长们在家抽出时光帮忙幼儿进行练习,使每一个孩子取的了良好的成绩,且得到社会的肯定,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很多。

  二、利用家长接送时光,与家长持续密切联系,共同商讨教育方法。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接送时光与家长持续密切联系,双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让家长与老师互相了解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为了提高幼儿的独立生活潜力,培养孩子的职责心,我们在园开设相应的课程,开设相应的活动。如放手让幼儿做一些自我能做的'事情,有些对孩子来说虽然困难,但我们还是坚持让孩子自我动手,教师只在旁观察帮忙。家长了解到这一状况后,在家也鼓励孩子做些自我能做的小事儿,同时也坚持了"放手"的原则,尽力使自我"做个旁观者",让孩子自我动手。在培养职责心这一方面,家长也尽力配合幼儿园,什么事都引导孩子自我去完成,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发展成长,我们还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与家长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并请个别家长将自我的教育经验介绍给大家,互相取经,共同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三、根据园、班级及个别幼儿的状况及时家访,了解原因。

  每个班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或很难接近的家长,碰到了这样的孩子,我们作为教师总是耐心的引导,教育不怕麻烦,及时地进行家访,向家长了解这些孩子在家地状况及家庭环境地影响,以便针对性地教育,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给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种种状况并请家长配合教育,同时让孩子感觉到家人和老师对她的爱,从中得到补偿。

  这一年来,家长给予我们的帮忙配合有无数,正因为有了这些家长热情的支持与帮忙、配合,才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的进步。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9

  十一月二十三号我去东营区实验幼儿园听取了情景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的讲课与讲座。

  什么是情景互动式幼儿数学呢?情景互动式幼儿数学是以孩子熟悉的情境主题为组织教学的逻辑线索,以幼儿与教师、与材料的互动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以教师引导和游戏中幼儿的操作学习为基本教学形式概括数学教育几个概念体系的内在联系,根据内在联系创设一个个情境主题,在主题中按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渗透数、量、形、时、空、逻辑关系、集合、测量、模式、统计、估算等几个概念体系的分层主要目标,引导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以及与情境和材料互动,实现培养幼儿“主动学习、逻辑推理、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主旨。

  它的目标是

  :1.让幼儿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情境互动,发现数学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探索的学习欲望。

  2.以数学为媒介或“工具”,促进幼儿良好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解决日常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通过有效互动和适宜的评价,逐步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灵活的思维品质和求真、自信的健康人格。

  它的特点是情境性、互动性、多程序、多模式,多想法,多方法。

  共有三位老师进行了这种模式的讲课。第一位老师进行的是中班10以内的数量对应,老师的讲课我有几点心得体会。

  1.故事导入让幼儿一下进入到情景当中。

  2.老师用儿童化的语言交流,贴近幼儿。

  3.关注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4.时刻营造一种神秘感,让每个幼儿有兴趣继续参与。第二位老师进行的是大班空间位置对应。老师通过故事教学,游戏教学,加强了孩子的自主参与性。通过游戏《找礼物》加深本节课的.学习巩固,巧妙有趣。第三位老师进行的是1—5的序数。通过故事导入在讲课的过 程中老师与幼儿合作,和谐而美。最让我有兴趣的是他们上课的导入方式,分游戏导入、故事导入、图片导入,幼儿在有趣的导入方式的引领下,很快的进入到学习中。整个的学习过程轻松愉快,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配合性很强。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借鉴引入,让我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我认为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幼儿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增进幼儿情感,提高能力,使幼儿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的心得体会01-17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06-04

幼儿教育的心得体会06-04

幼儿教育家长心得体会 家长对幼儿教育心得体会12-26

对幼儿教育心得体会12-23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06-16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03-12

幼儿教育心得体会06-29

关于幼儿教育心得体会11-17

爱的幼儿教育心得体会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