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手的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手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手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手膝爬。
2、能动作熟练地钻过山洞,跳起摘桃,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弹跳力。
3、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垫子、扯好的横线、横线上粘好的教具桃子。
[活动过程]
玩法:
幼儿扮演小猴,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分别站在起跑线上。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然后示范动作,强调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教师发出信号,各队第一个幼儿向前跑去,幼儿两膝着地爬行,钻过山洞,跑到横线下,双脚跳起触摸桃子,摸到桃子的算数,然后转身跑回,拍一下下一个小朋友的手,站到对尾。依次进行,最后以先跑完自己组人数的队赢。
规则:
1、必须用手膝着地向前爬行。
2、每个幼儿必须摸打桃子才可以跑回。
3、接力的幼儿被拍到手后才能开始跑。
教后记:
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练习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幼儿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幼儿分组比赛,由于没有桃子,可用积木充当桃子,将积木放在稍微高的地方,拿积木的时候,幼儿跳一下,培养幼儿的弹跳力,幼儿非常兴奋地进行比赛,旁边的小朋友都为他们呐喊助威,气氛活跃而成功。
小班手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小手,初步学会用手进行创意绘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PPT、三张背景画(天空、草地、水上)、蜡笔、磁铁、黑板,夹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和你来玩猜谜语的游戏:"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做事全靠它。"
幼:小手师: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小手能做什么吗?
幼:穿脱衣服、吃饭、画画等等。
师:对呀,原来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现在请小朋友认真看看老师用手做什么?(师在黑板白纸上很快完成一个手形画--小鱼)
师: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再添画的小鱼,这样的画就叫手形画。
二、欣赏手形画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几幅漂亮的手形画。(出示PPT图片,请幼儿欣赏,老师指导幼儿观察这些漂亮的手形画是由什么手形变成的。
三、探索尝试,合力创作
1、老师讲解要求:三张背景画(天空、草地、水上),选择什么背景画就尽量画上相应的手形画。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摆出不同的手形,进行大胆添画,能力差的幼儿可以模仿或在教师的引导下添画。
四、收获成功,作品展示(三张作品海陆空拼夹一起进行评价)请个别幼儿向大家说说,自己画的手形变成什么?
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小班手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观察画面,喜欢爸爸做的手影。
2、初步理解手影表演中小鸡种麦子、做面包的故事内容。
3、用小手学学小动物的手影动作,体验手影游戏的快乐,使幼儿懂得分享。
【活动准备】
1。PPT《爸爸的手影故事》
2。能做手影戏
3。经验准备:对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做做手指律动
1。瞧,这是什么?(手)
2。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
(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幼儿玩"五个手指爬呀爬"的律动。)
3。认认说说自己的手师:我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呀?(吃饭、穿衣服)小结: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手有各种各样的本领。
二、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爸爸也有一双能干的手,咦,爸爸的手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故事的名字叫《爸爸的手影戏》
2.边讲边问:
(1)小鸡找谁一起种麦子呢?猜猜是哪个小动物?
小鸡找谁一起浇水呢?猜猜是哪个动物朋友呢?是谁呀?(猫)小鸡找谁一起收麦子呢?哎———是哪个小动物呢?是谁呀?(狗)小鸡找谁一起磨面粉呢?会是哪个小动物?是谁呀?你猜小兔子会同意吗?它会怎么说?
小鸡找谁一起做面包呢?是谁呀?(狐狸)它们做的面包可真香呀,你们闻到香味了吗?使劲闻一下,香喷喷的,面包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农场,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吸引来了。
(2)还记得小鸡第一个遇到哪个动物朋友是谁吗?会嘎嘎叫的(鸭子),小鸡第二个遇到的是谁呢?(小猫)接着又遇到谁了?(狗)之后又遇到了谁?(兔子)学兔子跳跳,最后遇到的是——?(狐狸)小鸡一共遇到了几个动物朋友?(5个)
3.师:小鸡想:我到底应不应该和动物朋友们一起分享面包呢?看看故事里的小鸡是怎样做的?小动物们在吃什么呢?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4.师:宝贝们,你们有好吃的东西,会怎么办呢?
5.看完故事,回答问题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师:爸爸的手有趣吗?他会变出什么?
三、结合手指游戏,再次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师:爸爸两手一握,墙上出现了什么?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
——小鸡要种麦子,它请谁帮忙?小鸭愿意吗?
——勤劳的小鸡撒下种子后找到小猫说什么?小猫怎么回答的?
——小鸡找小狗做什么?小狗同意了吗?
——小鸡找兔子一起磨面,小兔要做什么?
——谁来帮助小鸡一起做面包?它们做的面包好吃吗?
——小动物们闻到香味都赶来了,小鸡会和它们分享吗?
四、玩玩手指游戏,体会游戏的快乐。
师:手指真有趣,我们也来和爸爸学一学吧!
师:手指还能变出什么有趣的造型呢?等会我们到太阳底下再去试一试!
小班手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在两组物体中运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一一对应比较出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初步学习手口一致地数3以内实物,学会从左到右排列实物和用右手指点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图片两张,(一张上有两只猫和两只鼠,另一张上有三只猫和两只鼠)老鼠3只,图形娃娃3个,黑猫警长头饰一个,每个幼儿鱼三条。幼儿操作图片若干张(上有猫警士一个或两个或三个)。磁带录音。红花若干。
教学过程:
1、放歌曲“黑猫警长”,出示黑猫警长头饰:“谁来了?”“干什么的?”
2、出示图片两只猫和两只鼠,领幼儿数数,有几只猫,捉到了几只老鼠,猫和老鼠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比多少)
3、出示图片三只猫和两只鼠,带领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猫,几只老鼠,猫和老鼠谁多,谁少,并引导幼儿想办法使猫和老鼠变成一样多。
4、按物取数
小猫捉老鼠真辛苦,它的肚子饿了,请幼儿拿鱼给它吃,每只猫只吃一条鱼,来了几只猫,就拿几条鱼给它吃。
教师分别出示三只猫、一只猫、二只猫,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一条鱼、两条鱼、三条鱼,并检查对错。
5、游戏“猫警士捉老鼠”
1)学本领:老师当猫警长,幼儿当猫警士,警长拍一下手,幼儿拍一下,警长拍两下、三下,猫警士也拍相应的下数。
2)消灭老鼠
先看图形娃娃的.家中来了多少只老鼠,来一只就打一枪,来两只就打两枪,三只就打三枪。
3)“黑猫警长”用红花奖励勇敢的猫警士。
猫警士捉老鼠真勇敢,我们奖力它红花,一只猫奖一朵放在它的下边,有几只就奖几朵。(要求幼儿从左到右排列)
活动反思
优:
1.本节课选题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本节课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新颖,抓住了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并加入游戏,充分调动了班级幼儿的积极性。与老师配合的很好。
缺:
1.由于时间的原因,本节课没能让全部幼儿进行操作。
2.在教学过程中,点数方法强调的不够深刻,造成幼儿操作时需要老师提醒。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比较理想,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加大难度,比如,三个小动物要用数字“3”表示,另外在点数方法上我会反复想幼儿说明。
小班手的教案5
一、教学内容:
小班美术活动《我的手》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描画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手。
2、引导幼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认识手的形状以及手的各部分的名称。
每人一盒油画棒。
课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幼儿学习用描画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游戏法、谈话法。
六、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一棵树,五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在你身上找找看,看谁最先猜出来。
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会吃饭、会拍球、会画画,今天我们来画我们的小手,好吗?
2、引导幼儿学习按轮廓描画物体外形的方法。
教师:谁能想个办法,画一只和自己小手一模一样的手?
幼儿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大家真能干,想了很多好方法,我们可以把手描画下来,也可以印下来,还可以照着样子画。今天我们来学习描画自己的小手,(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左手手指张开放在纸上,右手拿笔,笔要靠紧手,从手腕开始画,顺着手掌到小指、无名指、再到中指、食指,最后到大拇指,在沿手掌到手腕。你们瞧,一只手就画好了。在画的时候,放在纸上的手不能动。我们先不拿笔,一起用手指来画画看。
教师和幼儿一起画空练习。重点强调手指不能移动。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在画面上描画下自己的小手。再涂上颜色。画完一只手,再画一只。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
1、手不能移动;
2、描画的笔要靠紧手;
3、涂色要均匀。
4、展览幼儿作品,总结评价,结束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最漂亮、最能干的小手。
延伸:
添画:观看课件《手掌画》。
小班手的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小朋友的观察和操作,知道手的外部特征和功能。
2.发展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小朋友多动手做自已能做的事,学会保护手。
重点:
手的用处。
难点:
保护小手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彩纸、剪刀、串珠、小绳、笔、电子琴、染料、小魔袋等,布置好“娱乐城”环境。
活动过程:
1.利用操作游戏,导入活动。
(1)带小朋友到“娱乐城”玩,请小朋友自由开展游戏(剪纸、弹琴、玩串珠、画画、拍球等)。
(2)请小朋友随意坐好,启发小朋友说出刚才的活动都是用手操作的。
2.观察手的外形。
(1)引导小朋友说出自已的小手长得什么样子?(有左、右手,每只手上有五个手指,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启发小朋友之间比一比(手指有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大的、小的等。)
(3)“手影游戏”。教师示范用手做孔雀、小鸟等手影.启发小朋友想象创造手形动作。
3.手的用处。
(1)利用魔袋让小朋友用手触摸东西,说出感觉。有光滑的、硬的、软的`等。知道这些是手的触觉感受到的。
(2)启发小朋友想象手有哪些用处?
4.保护小手。
(1)假如没有手会怎样?让小朋友懂得手的重要件。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手呢?
活动延伸:
分组游戏:折纸、系鞋带、手指画等。
评量:
知道了手的用处,并学会保护手。
分析:
通过此次活动让小朋友充分利用于,懂得了手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爱护小手。
小班手的教案7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爬,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安全、卫生等原因,教师和家长都不允许孩子尽情地爬。想到孩子们对于像小乌龟这样的动物比较喜欢,刚好小乌龟也是一种爬行的动物,于是我设置了一个新年运动会游戏的情境,让幼儿置身于游戏情境之中,在场景的变换中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以此来满足孩子爬的兴趣和欲望,并相应提高他们爬的能力,于是体育活动《乌龟宝宝去哪儿》便生成了。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感受模仿小乌龟爬行的乐趣。
2、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的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能根据信号提示手脚自然协调地向指定方向爬行。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已储备了有关小乌龟生活习性的相关经验,已有爬的经验。
教师:熟悉幼儿的能力,教师掌握爬的动作要领。
2、物资材料准备:
体操垫,背景音乐,平衡木,地垫,军用垫子,拱门,小灯笼,小鼓一面,新年运动会背景图,热身操音乐《森林狂想曲》。
3、场地准备: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走跑交替进入场地。我们学一学小乌龟慢慢的爬,大步走,快快跑,天气真晴朗,小乌龟们我们一起来模仿小动物活动活动吧!
2、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教师和孩子一起念儿歌做热身运动。
二、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
1、幼儿自由探索爬的动作。
2、教师示范,重点强调手膝着地爬的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走到垫子前蹲下,膝盖跪在垫子上,脚背贴在垫子上,手掌掌心撑在垫子上,手指方向朝前面,眼睛看着前方,朝着目标爬。
3、幼儿集体练习爬的动作,纠正动作不准确的幼儿。
4、玩自由爬行的游戏。
(1)听鼓声节奏的快慢进行变速爬。
(2)看信号向指定方向爬。
三、游戏《乌龟宝宝去哪》,巩固手膝着地爬的动作要领
1、练习爬过去新年运动会会场的三条不同难度的路。
幼儿分饰兔子和乌龟的角色,乌龟分别练习爬过平坦的草地(地垫)、山坡路(软路)和小桥(弯曲路);兔子分别练习双脚蹦跳连续的圈,相隔距离3、5厘米的圈和弯曲摆放的圈。每走过一条路,角色互换一次。
2、游戏:布置新年运动会场。
游戏玩法:先走过一条小路,钻过山洞,最后扮演乌龟的幼儿要带标志牌爬过草地,拿一个礼物挂在上面,挂完之后沿着两边箭头的方向跑回来。
游戏规则:每次只能拿一个礼物挂上去。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观看并指导幼儿动作。
三、结束部分。
1、庆祝小乌龟完成布置任务,感受喜悦的心情。
2、放松练习,整理收拾器材。
活动延伸:
将地垫投放到体育区,让幼儿继续练习手膝着地改变方向爬(向前、向后)的动作。
整个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来一步步展开。首先给每位孩子们分配了小乌龟的角色,我是乌龟妈妈,他们都是我可爱的小乌龟宝宝。
在第一环节中,我化身为乌龟妈妈说要带着乌龟宝宝们出去做游戏,伴着音乐在轻松环境中做到了热身活动,这样既能够达到了体育活动要求的准备部分,又激发了孩子们要参与活动的兴趣。接着通过情景导入的方法,"乌龟宝宝要去参加新年运动会,就要学会本领"的情节自然而然过渡到活动的第二环节(基本部分),在第二环节中,我通过和孩子一起练习乌龟爬的方法:手膝着地向前爬,达到我教案中的第一个活动目标,在"听节奏看信号"的游戏中,幼儿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动作要领,并且体验到了体育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在学习爬行动作时,我还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和幼儿一起爬,以自己欢快的情绪去感染每一个幼儿,带动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融在幼儿当中,不作旁观者,建立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让幼儿积极主动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行,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总之,在本次活动中,我认为孩子的情绪还是比较饱满、积极性高、乐于练习,幼儿的爬行能力、手脚协调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作为活动的指导者,我也和孩子融合在一起,和他们一起爬、一起玩。
当然我知道我这次的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
1、对表现好的'孩子没有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动作不到位的孩子们没有及时给予帮助与纠正。
2、热身环节没有到达效果,幼儿的站位应该站场圆圈。
3、教师在示范时应该给幼儿提出具体的要求。
4、在游戏时教师的指导不够,第一条路教师示范,第二条、第三条路让幼儿自己去爬,这时教师就可以关注幼儿爬的动作纠正和指导幼儿的动作。
5、在最后一个游戏中,幼儿对场地的不熟悉和对规则的不清楚,有小兔和乌龟的路其实可以只设置小乌龟的路,这样幼儿就不会混淆。
6、在拱门的上面贴上乌龟和小兔的图片,这样幼儿就清楚是乌龟的路还是小兔的路。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小班手的教案8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那么关于“小班《娃娃手偶》教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的.教具:制作好的娃娃两个,半成品一个。
2、幼儿用的材料:双面胶、剪刀。
活动过程:
1、介绍手偶娃娃,激发兴趣
老师戴着已制作好的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向小朋友们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叫东东,站在我旁边的是芳芳,我们是好朋友,我们在上同一个幼儿园。
2、引导幼儿向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打招呼。
3、手偶娃娃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真能干。你们想制作一对这样的手偶娃娃吗?
4、老师介绍制作方法:
(1)将手偶纸卡1和2分别取下。
(2)沿虚线位置折一下,将小朋友身体部位粘起来,再将头部粘贴起来。
(3)将娃娃纸偶套在手上,用它做自我介绍吧
5、介绍制作材料:纸卡 浆糊
6、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评价:
1、幼儿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帮你做的娃娃取个名字去告诉大家,然后到前面来让手偶娃娃介绍一下自己吧。
2、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师:娃娃真多,你们说说,哪只娃娃最会介绍自己,声音响亮又说得好呢?让幼儿说出自己认为还好的介绍。
3、幼儿和手偶娃娃一起做游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小班手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能判断、比较手的大小。
2.能说出爸爸大手的本领,为爸爸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爸爸和幼儿在家里一起准备好材料(在纸上画爸爸一只手的轮廓),带到班上。
2.《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判断比较手的大小。
难点是让幼儿说出爸爸的'本领,为爸爸感到自豪。
活动过程
1.手指律动,引起兴趣。
老师与幼儿围坐在一起,做拍手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引导幼儿认识大手印。
教师出示一个大手印。
“老师这里有一个手印,谁来猜猜手印是谁的?有什么本领?”
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3.启发幼儿说说爸爸大手的本领。
(1)请幼儿将自己的小手放到爸爸的手印上,比比大小。
“幼儿和爸爸谁的手大,谁的手小?”
(2)鼓励幼儿讲讲自己爸爸大手的本领。
“爸爸的大手会做什么事情呢?”
“爸爸的大手能做这么多事情,可真厉害啊。”
“你们的爸爸棒不棒啊,你们的小手什么时候能像爸爸一样呢。”
4、大手拉小手。
“幼儿喜欢爸爸的大手吗?我们怎样才能和爸爸拉拉手呢?”
“咱们在爸爸手旁边放上自己的小手。”
播放音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引导幼儿做拉手动作。
活动延伸
帮助幼儿将爸爸一只手的轮廓作品贴到墙上,引导幼儿讲讲自己和爸爸的事。
小班手的教案10
设计意图:打击乐器的不同声音特质常常能吸引孩子们乐此不疲,故事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构建总能激发幼儿广阔的想象。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及兴趣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选择了和蚊子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并在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将生动有趣的故事人物与乐器的声音、节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倾听、欣赏、敲击乐器和游戏的过程中自由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及愉悦地进行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乐器:刮琴、小鼓和手铃,感知其强弱、快慢的声音变化。
2、通过故事,了解角色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感受和蚊子不同的音乐特质。
3、愉悦地进行音乐游戏活动,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刮琴、小鼓、教师和幼儿人手一对手铃。背景音乐、靠垫一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
师:宝宝们,跟着我一起去玩吧!-----师生听音乐做动作入场。
二、认识乐器刮琴、小鼓和手铃,感知其声音特点。
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位小客人,他们是谁呢?
2、逐一出示乐器,引导幼儿认识,通过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感受其不同的音乐特质,并跟随刮琴一起唱歌、小鼓拍手、手铃跳舞。
三、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人物与乐器的对应关系。
1、教师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通过小鼓轻声敲击表示在慢慢走路,重声敲击表示生气地跺脚,手铃的摇动表示蚊子来了,刮琴的'演奏表示在不停地甩尾巴赶蚊子等。
2、提问,进一步明确乐器所表现的声音形象。
l(轻声敲小鼓)这是谁的声音,在干什么?
l我们一起来学学走路吧。---师生一起跟着鼓声学慢慢地走路。
l(摇动手铃)谁来了?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摇动手铃学蚊子飞。
l(刮动刮琴)在干什么?我们跟着琴声一起甩尾巴吧(扭屁股)
l(重敲小鼓)你们听,怎么了?一跺脚,发生了什么?引导幼儿表现蚊子被震晕后倒下的样子。
四、音乐游戏《与蚊子》。
老师将靠垫绑在屁股上,扮演,幼儿戴上手铃,扮演蚊子。师生一起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听打击乐器的节奏愉悦地进行游戏活动。
五、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和三位好朋友做了游戏,他们是谁呢?----进一步巩固对刮琴、小鼓和手铃的认识。
2、让我们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吧。
3、师生随音乐做动作结束活动。
反思:
在这节音乐活动中,我所选取的3种不同声音特质的打击乐器,与故事中动物的形象非常匹配,使乐器与故事角色之间构建出了完美的融合关系。手铃、小鼓、刮琴以及有趣的动物形象,这些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元素,充分满足了幼儿动作发展的需要和表现的欲望,因此,孩子们在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的时候,内容是丰富的,情感是由心而发的,过程是快乐而愉悦的。
小班手的教案11
设计意图
报纸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本次体育活动利用旧报纸作为幼儿游戏的对象,通过幼儿自由的尝试,体验各种报纸的玩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的快跑能力得到提高以及锻炼其创造性利用报纸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技能)
2、体验到报纸的多种玩法(认知)
3、体验玩报纸的乐趣。(情感)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报纸,音乐,火炬手奖牌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师:"小动物们,森林里动物运动会'火炬手'的选拔比赛开始了,你想当运动会的'火炬手'吗?现在,开车出发!"教师和幼儿一起两手捏着报纸作为方向盘,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开车,快的地方开快车,慢的地方开慢车。
2、基本部分—练习持物快跑
(1)讲解游戏玩法
——师:"现在进行火炬手选拔赛的第一个比赛——火炬接力赛。"交待游戏玩法。六路纵队分成三队面对面站立,相距20米左右。游戏开始,每队排头幼儿手持"火炬"跑到对面把火炬交给对面的小朋友,自己排到队尾,这样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为胜。
(2)进行比赛。
(3)再次进行比赛,增加比赛的难度,如在路上放置一些障碍(将报纸折叠竖放等),要求幼儿在路上一定要绕过障碍。
(4)小结,给获胜的队发放"火炬手"标记。
3、结束部分
师生共同开车回家。
活动延伸: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想一想还能用旧报纸怎么玩游戏,来幼儿园后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一下。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小班手的教案12
学习目标
认识手的作用。
手口一致地点数2。
知道要保持手的干净、整洁。
喜欢唱歌。
活动准备
老师事先用小朋友的手印做一对“手”纸偶。
“2 ”数字卡。
歌曲《手可以做什么?》(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
1.带领幼儿用手做动作,例如模仿星星闪、紧握拳头、晃动手指等,动作可由慢至快,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出示一对“手”纸偶,请幼儿数一数。出示“2 ”数字卡,请幼儿认读。
3.讲述故事《手的自述》:
哈喽,各位小朋友,我们是小手手。我们十分聪明,会拿东西,会用两根手指把东西捏起来,还会玩“石头、剪子、布”,会帮小朋友穿衣服、会自己洗脸……(老师讲述上述情节时,可同时配合做动作。)人人都喜欢我们。
不过,如果我的主人忘记帮我剪指甲,小朋友就不喜欢和我玩了。所以,我要请小主人记得常常帮我剪指甲。
4.请幼儿检查自己的手是否整洁。
5.请幼儿轮流说说手的.作用。
6.手形拓印:可以引导幼儿将手放在纸上,用笔沿着手的轮廓将手形画在纸上,然后,沿着边将小手的轮廓剪下来。做成两只小手的图形。引导幼儿结合手形点数2 。
7.手形创意画:可引导幼儿在手形拓印画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将手形画制作成相应的图案,如孔雀、小鸟等。
8.播放歌曲《手可以做什么?》,请幼儿两人一组,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
活动评价
能说出手的作用。
能认真听故事。
能说出手的数量。
能唱歌曲《手可以做什么?》。
活动建议:
手形画:可以引导幼儿运用水粉颜料进行手形拓印,将手放在水粉颜料中,蘸上颜料,然后将手形按在白纸上,拓印成手形的图案。
手形档案,可以将水粉拓印的手形画剪下来,放在幼儿的成长档案中,可以每年做一个小手印拓印画,让幼儿通过小手的逐渐变大,感受自己的成长。
小班手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1、了解信封的作用,学习运用贴、画等多种方法制作信封玩偶。
2、能大胆发挥想象对信封玩偶进行装饰。
3、体验创作装饰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用信封制作玩偶,并进行创意装饰。
活动难点:能大胆发挥想象对信封玩偶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1、三个不同动物的信封玩偶、制作步骤图;
2、信封、剪刀、用于装饰的动物耳朵和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了解信封的用途,并激发幼儿想用信封创作的兴趣。
师:看,这是什么?那你知道信封有什么用吗?
师:是啊,我们都知道信封是用来装信寄信的,但是今天信封还要给我们展示它的新本领哦!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信封玩偶让幼儿欣赏。
师:你们看,这些小动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师:那你们认识它们吗?
2、引导幼儿观察它们不同的装饰特点,观察后请幼儿大胆猜测讲述玩偶做法,激发幼儿创作兴趣和欲望。
师:哦,长耳朵的'是小兔,弯耳朵的是小狗,尖耳朵的是小猫。
师:你们知道用信封做一个动物玩偶需要哪些步骤吗?
3、教师示范操作方法、讲解要领及注意事项。
(1)先把信封对折;
(2)再取一对耳朵,撕下双面胶,贴在头上。
(3)最后用记号笔从上到下依次画上眼睛、鼻子、嘴巴等,并穿上漂亮的衣服。
师:可爱的信封玩偶就做好了!你们学会了吗?那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动手做一做信封玩偶吧!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创作。
①注意耳朵粘到不开口的上方。
②如果你做的玩偶是男孩子,就可以穿衬衫戴领带,女孩子就穿裙子戴项链。
③已经完成的小朋友可以翻过来画另一面。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
师:谁愿意把你做的玩偶介绍给大家?这是?你帮它设计的衣服是有xxx的花纹。谁也做的是小熊?你设计的衣服和他一样吗?请你来介绍一下。
2、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做了信封玩偶,放在我们的小舞台游戏里肯定会更热闹的,对吗?现在就戴上你的信封玩偶和小伙伴玩一玩吧。
活动反思:
儿童的美术创造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充分并用的活动。既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现实的年龄特点,又要考虑到他们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出一种正确的艺术教育的价值导向。而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小班手的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行。
2、通过蚂蚁囤积粮食的情境,体验爬行时拖带物体的方式努力坚持爬到目的地。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蚂蚁的胸饰。
2、豆豆若干(串珠、沙袋、积木)
3、大筐三个。
4、室内干净的木地板活动场所。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小小蚂蚁兵操练。
(1)幼儿大圆圈站立,教师:“蚂蚁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活动活动吧!”。
(2)播放《进行曲》,小蚂蚁随着音乐向前走,并听教师的口令与老师一起做上肢动作、下肢动作、转体动作、腹背动作、跳跃动作。
2、了解幼儿玩法和规则。
(1)交代情境:秋天到了,我们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到远处搬“豆子”回家。
(2)介绍游戏玩法:介绍豆子(串珠)和筐子的位置,认识场地的另一端有许多粮食,请小朋友扮蚂蚁爬过去,将粮食拿回来,放在筐子里,要求每人每次只能拿一个。
(3)幼儿在场地的一端集合,教师提醒幼儿将自己拿来的粮食放在靠近自己的筐子里,不拥挤。
3、游戏:蚂蚁搬豆。
(1)请一名幼儿示范直线爬行和取放粮食的过程。
(2)引导幼儿分批开展蚂蚁搬豆的游戏。
(3)教师将粮食(沙袋)往后放约1.5米,鼓励幼儿要爬得更快更远,爬行方法同前。
(4)教师再将粮食(积木)往后放约1.5米,鼓励幼儿坚持,不怕苦和累,方法同前。
4、分享胜利,品尝豆子。
大家围坐在垫子上,开开心心吃“豆子”,教师简单地进行评价,表扬不拥挤,爬得快的小蚂蚁。
5、结束活动:小蚂蚁散步。
教师:蚂蚁宝宝们吃饱了,我们散步回家吧?!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边唱歌边回教室。
分析:“蚂蚁搬豆”是一个传统的体育游戏,这个游戏是指向发展小班幼儿爬的基本动作。而“豆”正好符合我们正在开展的园本特色游戏,由此我们班开展了这个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关注幼儿的年龄与个体差异,在组织形式和手段的运用上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以角色扮演进入游戏,使用游戏的`道具和情境创设,吸引孩子愉悦地游戏而不是生硬地练习,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考虑活动层次的逐渐推进和自然过渡。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提高幼儿身体素质,还蕴含更多元的教育价值,如本次活动中的点数豆豆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大河小、颜色分类;在努力搬运中让幼儿体验成功、萌发勇敢等良好个性品质的目标。通过活动的有机整合,发展了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在本次活动中各项智能表现优异的幼儿如下:
空间智能“优”:
语言智能“强”:
人际交往智能“好”:
自省智能“高”:
音乐智能“好”:
小班手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红绿灯,知道过马路时要拉紧大人的手,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培养交通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红绿灯标记。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1、引导幼儿看图,观察挂图。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在什么地方呢?
教师:哦,在马路上,那画面上都有谁在呢?
教师:他们在干什么呢?
教师小结:在马路上,小朋友和大人在一起,他们手拉着手,正在准备过马路呢!
二、引导幼儿认识马路上的红绿灯,并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
教师:小朋友知道在马路上,谁在指挥行人和车辆走和停呢?
教师:那除了交警叔叔还有什么呢?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呀?(指着红绿灯)
教师:哦,原来呀,是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呢?
教师:他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教师小结:交通信号灯,一共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和绿色。红色表示请正在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停一停,黄色表示马上就要换成另一种颜色了,而绿色则表示可以通行了。
三、引导幼儿知道上街时要跟紧大人,初步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师:街上的车辆非常的多,我们上街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我们一定要在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上街,过马路的时候要拉紧大人的手,看清交通信号灯过马路。
四、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老师这里把应该怎么过马路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听完后带领幼儿反复念几遍儿歌,最后请幼儿自己试着念一念。
五、结束活动。
【小班手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手教案12-14
小班手的教案模板11-21
小班手的教案参考11-12
小班美术教案《手》04-25
小班手的教案15篇11-12
小班手的教案(15篇)11-12
小班手教案15篇12-14
小班口和手教案01-19
小班手教案(15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