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5-20 19:43:24 泽彪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1

  活动目标:

  1、借助沙画、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在自主学习、接龙游戏、传递爱心等过程中大胆演唱。

  3、感受歌曲中爱的情感,体验爱的温暖和快乐。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沙画视频、沙画台、三角架、投影仪、摄像机。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主题。

  教师: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教师:平时谁很爱你?你还听过谁对谁说我爱你?

  (二)自主学习,理解第一段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

  1、自主学习,理解第一段歌词。

  (1)幼儿分组欣赏沙画视频,引出第一段歌词。

  (2)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图谱。

  (3)有节奏的朗诵第一段歌词。

  2、有感情的学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一段。

  (2)幼儿有感情地学唱。

  (三)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

  1、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

  (1)师幼讨论:如果有人对你说我爱你,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2)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

  (3)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谱。

  2、学唱歌曲第二段,并能掌握歌曲中的难点。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二段。

  (2)幼儿练习演唱,并能注意"力量"的"量"字音拖得特别长。

  (四)完整学习歌曲。

  1、完整欣赏沙画。

  2、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多元练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接龙游戏,演唱歌曲。

  2、传递爱心,趣味演唱。

  附歌曲:《我爱你》

  蜜蜂对着鲜花说我爱你,青蛙对着池塘说我爱你,星星对着月亮说我爱你,葵花对着太阳说我爱你。

  你的爱给了我温暖和快乐,你的爱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我要对你大声的呼喊我爱你!我要对你大声的呼喊I love you!

  活动反思:

  "我爱你"的`主题,侧重于情感激发和表达,适合小班幼儿。设计和实施按照幼儿倾听—说—行动的学习逻辑展开。

  1、所选绘本材料"我爱你"很有感染力,所配背景音乐很很合适。

  2、老师讲完故事,应着重让幼儿讨论:小獾说了什么,都是对谁说的,为什么会说"我爱你"?说"我爱你"的时候小獾的心里感觉怎么样?侧重讨论"是长颈鹿阿姨还是心里本来就爱他们才说的"?"为什么对身边的亲人说了"我爱你",小獾还对他"用过的东西"也说"我爱你"?(难点部分)

  3、制作爱心卡,教师示范引起幼儿模仿,好在教师注意到并随机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的任何东西。

  4、送爱心卡的时候,幼儿说"还想玩一会""没有",幼儿还有活动的需求和兴致,可以考虑制作爱心卡除了印图章还可以提供画笔材料供幼儿表达,进一步推动幼儿接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2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圆圈舞》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思路: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觉得,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一、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出现于英国乡村舞蹈,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

  新《纲要》中指出:老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圆圈舞》活动中,教师都让音乐"说话"、让幼儿"说话"、让图谱"说话",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演绎。

  活动目标:

  1、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难点:

  学习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

  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习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在以彩带舞的轨迹请幼儿在圆圈上进行添画,完成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讲述一个故事。老师在示范时更多地是添成太阳花朵等几幅简单的图画,没有更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导致幼儿在画的过程中都是和老师一样的,并且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也不能很好的讲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3

  设计意图:

  《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选自《刘三姐》选曲。是广西壮族的山歌,曲调优美、琅琅上口,其问答式的山歌对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供幼儿创作新歌词,培养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接受挑战,互动合作的空间很大。让幼儿尝试自己填词,尝试自己将猜谜匹配到已经熟悉的`歌曲旋律之中,深受孩子的喜爱,孩子们唱着属于自己的山歌,体验和分享着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活动一: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并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

  2.探索与歌词相匹配的图片,理解、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农作物图片:高梁、玉米、豆角、芝麻;图谱(附后)。

  活动过程:

  1、以猜唱谜语的形式引入歌曲。

  告诉幼儿要请大家猜谜语,谜底就藏在这首《什么结子高又高》的山歌中,教师演唱歌曲谜面,请幼儿来猜一猜四种农作物。

  2、教师边画图,边问边唱。

  3、幼儿猜谜,教师出示四种农作物图片供幼儿选择、匹配相对应的歌词。

  4、幼儿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歌曲。

  5、教师请幼儿寻找学习中的困难之处,大家一起互相帮助。

  6、通过教师与幼儿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教师唱谜面,幼儿唱谜底,衬词部分一起唱。

  如:(师)哎,什么结子高又高咧?

  (合)嗨高又高;

  (幼)哎,高粱结子高又高咧

  (合)嗨高又高。当采用完整接唱时发现对于幼儿有一定难度时,便及时调整为先分旬接唱,再对唱的形式。师幼合作对唱歌曲,幼儿非常投入,师幼互动效果好。

  7、以对山歌比赛的游戏形式,开展男女幼儿对赛山歌活动,男女幼儿轮流问答,并尝试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说明:原曲调为岛调,幼儿学习适宜G调,教学中可选择易于幼儿接受的第一段,歌曲最后一句幼儿不易掌握可改多留说词。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学习用坚定、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

  2、理解歌词内容,体验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磁带以及录音机图谱(画有阳光雨露、新树枝、小松树等)

  【活动过程】(预设)

  (一)熟悉旋律

  1、播放歌曲磁带,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歌曲旋律,说说对乐曲的.初步印象(丰富:欢快、活泼等词语)

  2、继续欣赏旋律,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打身体的各个部分。(多遍)

  3、教师选取幼儿拍打动作,编成小组合,集体共同随音乐游戏。

  鼓励幼儿随节奏拍打身体,拍出声音,在多次拍打中熟悉旋律,并且感受乐曲的欢快。

  (二)理解歌词

  1、教师清唱歌曲多遍,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复唱该句,以表示肯定。

  2、重点理解阳光雨露、哺育、新枝叶等词,并出示图谱以帮助幼儿理解。

  (三)学习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

  1、教师用全曲带唱的方方,带幼儿学唱歌曲二三遍。

  2、幼儿自由结伴歌表演请幼儿自由找一同伴,分别扮演小松树和小朋友进行表演,然后互换角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明朗、欢快的节奏,能根据乐曲旋律打节奏;

  2、引发幼儿对音乐节奏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节奏感;

  二、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响棒、双响筒、响板若干);

  2、录音带《小马快跑》、录音机;自制“马鞭”(与幼儿数等)。

  三、活动过程:

  1 、幼儿随音乐“小马快跑”的律动进入活动室。

  师:小马跑累了,请找一个舒服的位置坐下来休息一下。

  2、学习使用乐器为乐曲“小马快跑”打节奏。

  (1)听音乐小马快跑的乐曲,老师引导幼儿尝试拍打出节奏(可用手或身体发出的声音来感知节奏)。说说马跑起来时的声音和节奏。

  师:①刚刚我们听着“小马快跑”的乐曲,骑着小马进来了,有谁注意听了这首曲子是怎么样的?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出高兴地、欢快地等词语)。

  ②刚才小马跑得太快,有些小朋友还没能仔细听清楚,那我们现在再来一起听一遍。你们可以用拍手、跺脚或各种身体动作来表现你们听到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请几个幼儿表演自己配的节奏,教师从中选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型,出示节奏卡,幼儿在老师帮助下尝试跟着音乐与节奏型打节奏。

  师:①谁来说一说,表演一下,你是怎么给乐曲配乐的?(请幼儿表演,从中选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型)他是这样打的......出示节奏型卡,我们一起来打一遍,真不错,能不能配上音乐啊?(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把节奏卡放到黑板上,带着幼儿听音乐配合节奏卡打节奏)

  ②谁还能打出跟他不一样的节奏?

  (3)出示打击乐器,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听乐曲即兴拍打节奏。

  师:①两种节奏配上去都很好听。你们看,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出示乐器,提要求)我的乐器宝宝们只喜欢那些爱护他的小朋友,轻轻拿轻轻放,能做到吗?(能)先请女孩子再请男孩子拿乐器回位置自己尝试打击。(要求拿同一种乐器的幼儿坐在一起)②放音乐幼儿即兴配乐。

  (4)幼儿分两组,教师指挥听乐曲用两种不同的节奏型各打一段。(换过来再打一次)

  师:①我们刚刚新学了两种节奏型,那我们现在分成两组,分别来试打一下这两种节奏。左边的小朋友先打第一段,打.这种节......奏型,右边的小朋友打第二段,打......这种节奏型,没轮到你打的这一组,请你拿好乐器,准备好,注意看指挥哦!放音乐。

  ②两组换过来再打一遍。

  (5)把两种节奏型,合起来打一遍。

  师:两种节奏配起来都很好听,我们能不能把这两种节奏合起来打一遍?(能,不能)那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每组请一个小老师,请幼儿看自己组的小老师打节奏。

  (6)请男孩子“骑马”,女孩子打节奏;换过来再打一次。

  师: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请男孩子先来骑马,女孩子来打节奏。(换过来再玩一次)

  (7)小结。今天你们可真棒,不仅马骑得好,节奏也打得很棒,我们再一起来打打这两个节奏型。

  3、延伸活动:让幼儿体验用更多乐器打节奏,活动结束。

  师:①为了奖励你们,我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乐器,看看你们都认识这

  些乐器吗?等会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再来打打节奏。记住了要轻轻拿轻轻放哦!②收拾东西,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6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

  2、教幼儿学会轮唱、领唱、齐唱。

  3、引导幼儿用歌声抒发毕业前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教幼儿学会轮唱、领唱、齐唱。

  2、难点:帮助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指导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和性质。

  请幼儿倾听音乐,使幼儿知道这首歌曲有三段,前后两段的旋律是一样的,比较欢快、跳跃,中间一段则是比较抒情舒展的。

  2、学新歌。

  教师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教师帮助幼儿随琴声将歌词填入曲调中唱出。

  引导幼儿用欢快和跳跃的方式演唱一、三段,而以抒情的方法演唱第二段,并通过练习让幼儿正确掌握。

  3、讨论各种形式的歌唱方式。

  组织幼儿讨论。

  --哪一段比较适合领唱?为什么?

  请幼儿领唱第二段,全体幼儿在第一、三段合唱,教师用指挥动作及语言及时提醒。

  教幼儿看老师指挥,用轮唱的方法演唱第三段,并学会倾听。

  4、幼儿演唱歌曲。

  综合练习。

  活动反思:

  一、教学设计反思

  1、在教材分析上,陈述得过于深奥,语言不够通俗易懂,学生看来很难理解。

  2、在重难点上没有突出情感的把握,偏向于节奏上和声音气势上的练习。学生对歌曲理解程度不深。

  3、从《国歌》视频中导入这首《毕业歌》,思路还是比较清晰,衔接上语言再精炼一点就好。

  二、教学过程反思

  1、首先学生对于这首歌曲并不熟悉,在听范唱时应该让学生跟着范唱轻哼一遍,从而加深印象,再次清唱时会好一点。

  2、这首歌的处理上要求声音气势宏亮,但是对于女生而言比较难以表达这种情绪,在调动学生情绪上,我是用范唱做出引导,如果能够编排出一些动作配合这首歌,调动大家的情绪就好了。

  三、存在问题反思

  1、大部分学生对这首歌曲并不感兴趣,因此在演唱方面会比较难把握歌曲的情感和熟悉歌曲的'旋律。虽然自己范唱示范较多,但是缺乏一定的动作编排和即兴伴奏能力,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气氛

  2、当教室出现多媒体故障的情况时,没有及时地做出合理地处理。最后虽然没有耽误课程的进度,但课件准备的资料没有很好地展现给同学们,这是很大的失误。

  四、改进措施反思

  1、在对待学生授课的时候,要显得再从容一点,语言精炼一点,多从指导老师身上学习一些好的地方。用最好的状态备好每一节课。

  2、对歌曲的处理上,花多点功夫,多想多练。以学生的全程投入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水平,如何吸引学生,如何让学生最大效率的吸收和消化作为自己首要思考的问题。

  3、当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如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能不能照常地进行授课,这是我需要考虑的。像最后两节课的去情况,我应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准备好U盘,更换课室时才不会乱了分寸。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7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跟随音乐玩《捏泥人》的游戏。

  2、通过倾听音乐和观察教师的表演学习游戏的玩法;尝试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动作进行创造性地表现。

  3、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的任务,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民乐"喜洋洋"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倾听音乐《喜洋洋》,感受乐曲的情绪,感知音乐的节奏。

  (1)随乐曲进教室,完整听音乐。

  教师:听了这首乐曲,你们有什么感觉?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喜洋洋》。

  (2)看图谱,感知乐曲的结构,做动作感知乐曲的节奏。

  教师:大鼓怎样敲?

  教师:舞彩带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3)教师指图,幼儿做敲鼓和舞彩带的动作。

  (4)表现其它的喜庆动作。

  教师:过节的.时候,我们除了敲鼓、舞彩带还做什么?(放鞭炮,舞龙)

  2、学习玩捏泥人的游戏。

  (1) 示范《捏泥人》

  教师:过节的时候,非常的热闹,我们敲鼓、舞彩带……,还有玩一些游戏呢?我请梁老师和我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仔细地看,看看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游戏?

  两教师合作《捏泥人》。

  教师: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游戏?

  我捏了一个什么?

  请小朋友做××泥人的造型。

  (2)教师再次示范《捏泥人》。

  教师:想不想再看一次游戏?这次又任务了,仔细看看小泥匠是怎样随着音乐捏泥人的,先捏了什么?又捏了什么?最后捏了什么?泥人又是怎样随音乐做动作的?

  教师:小泥匠先捏泥人的……,又捏泥人的……,最后还用画笔画了泥人的眼睛、嘴巴

  (3)重点练习捏泥人的四肢。

  教师:我们一起来当小泥匠试一试,随着音乐来捏泥人的膀子和腿

  (4)两个小朋友玩《捏泥人》的游戏。

  现在我们捏超人,男孩子变油泥,女孩子站在男孩子的身后教师:我刚才看见小泥匠团捏泥人头的时候,泥人还随着音乐摇动头真好看,小泥匠画眼睛、嘴巴的时候泥人眼睛、嘴巴还有节奏地动呢。

  3、创造新的泥人造型,玩《捏泥人》游戏

  (1)玩捏泥人的游戏(捏不同造型的泥人)教师:我们除了捏超人还想捏什么?两个人轻轻地商量一下,别让别人听见,给大家一个惊喜。

  男孩子找一个空地方做造型,女孩子看一看,记住了吗?

  (2) 女孩子当油泥,男孩子小泥匠,女孩子做造型,男孩子看一看,记住了吗?

  4、想看一看你们捏的泥人吗?

  今天我们听了《喜洋洋》的音乐,而且还跟着音乐玩了《捏泥人》的游戏,我们除了捏大力士、……,今后还可以捏许多不同造型的泥人呢!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8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奏,体验歌曲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2、初步尝试用连贯、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图谱提示理解记忆歌词,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快乐。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

  2、图谱一幅,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练声:向风儿问好]

  “美丽的春天来了,风儿轻轻地吹着,小朋友,让我们来向风儿问个好吧。”

  2、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

  (1)完整欣赏音乐。

  “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猜一猜,风儿在唱些什么?”

  “它会唱些春天的哪些变化?”

  “风儿唱的这首歌曲《小篱笆》真好听,让老师也来为你们唱一唱。”

  (2)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听到了什么?”

  (3)教师随音乐范唱歌曲。

  “歌里还唱了些什么?”[请幼儿用歌词来回答。]

  3、看图谱学说歌词。

  (1)出示不完整图谱一张。

  “图谱上有什么?”

  “每一张小图片代表歌曲里的哪一句歌词?”[幼儿学说]

  “这张图谱完整吗?“

  (2)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请幼儿填补图谱。

  出示小图片四张,将幼儿分成四组,每一组负责一张图片,将它填在图谱上相应的地方,并说出相应的歌词。

  (3)有节奏的集体朗诵歌词。

  4、幼儿学唱歌曲。

  (1)轻声学唱。

  (2)好听的声音学唱。

  (3)学习不同风格的演唱。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微风吹进小篱笆给人的感觉很连贯、很优美,当小篱笆上的积雪融化成小水滴往下滴时,应该怎么唱呢?”

  [个别幼儿学唱,集体学唱一遍。]

  (4)个别幼儿做小指挥带领大家演唱。

  (5)集体表演唱。

  5、延伸活动。

  “春风除了给小篱笆的周围带来了许多变化,还会给我们的周围带来什么变化?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把它们也编到这首歌曲里来,一定也很好听的。”

  【活动反思】

  《小篱笆》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舒缓悠扬的三拍子音乐呈现出初春的喜人景色,结束句的水滴声又体现了欢快跳跃的不同风格,乐曲的意境与歌词内容符合近阶段孩子的生活经验。

  我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是:

  1、感受三拍子歌曲优美的情绪,体验歌曲表达的春天的美。

  2、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3、积极参加表演唱,体验表演唱的乐趣。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色彩鲜艳的图谱,结合琴声,加上适当的体态动作,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积极表达。活动后的几点反思:

  1、在观察图谱时,可以让幼儿踊跃回答,谈谈图片上的内容,多给幼儿提供发言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回答、探索。

  2、在幼儿基本会朗诵歌词后,我便让孩子们来跟着伴奏跟唱,小朋友的兴奋状态还未被完全激发,我应该再给孩子一点时间,如让孩子们自由地跟着教师哼唱,从而初步熟悉旋律,给予更多的缓冲与支持,为歌唱积累一定的经验,到最后能够完整的歌唱。

  3、在随音乐拍节奏时次数有些少,应让幼儿多感受几次,音乐的节奏可逐步加速,激发幼儿的兴趣。

  4、活动结束前,应让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用动作表现一下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虽然在活动中我还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但是整个活动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学会歌曲,为以后的培养艺术气质积累经验。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9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的歌曲的基础上,感受歌曲《小溪流》的活泼与流畅。

  2、经过观察、讨论等方式熟悉游戏规则,按规则与同伴合作游戏。

  3、用匹配的原则找朋友,并感受一齐穿越障碍流向大海的欢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会唱歌曲,并有用身体做障碍和穿越障碍的经验。

  2、将幼儿椅子围成圆形。

  3、小溪流颜色标记卡红、蓝、黄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

  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一遍。

  (二)玩音乐游戏:《小溪流》

  1、教师扮演小溪流示范游戏,请幼儿观察,并讨论:

  教师在前奏部分做了什么?(在山头上等待)

  唱歌曲前两句时怎样做的?(绕椅子跑,然后跳两次)

  说完后能够和幼儿一齐唱着这两句试着做一做。

  教师是在哪一句邀请的朋友?(流进河,流进江)邀请时怎样做的?(邀请手势)

  被邀请到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跑到小溪流身后继续游戏)

  最终怎样做的?(和找到的朋友抱一抱)

  教师总结游戏规则:一人当小溪流(邀请人),在音乐的前半部分绕椅子,唱到流进河和流进江时邀请一个朋友跟着一齐游戏。

  2、找一名幼儿当小溪流(邀请人)来玩游戏1次。(跟琴唱)(其他小朋友要一齐演唱,谁唱的好,小溪流就就回找他做朋友了)

  3、找两名幼儿当小溪流(邀请人)玩游戏2次。(能够播放音乐)

  师:如出现两个人同时邀请一个人,该怎样办?(能够就近迅速换一个朋友邀请)

  (三)增加匹配规则,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1、出示标记卡,教师示范游戏,引导幼儿发现匹配规则:

  师:小溪流去找大海的路上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朋友,有的却不是,哪谁才是小溪流的朋友呢?我那里有一个红色标记,把你们的标记从小椅子后面拿出来贴在手心上,藏起来,等领头的小溪流去邀请你的时候,你才能够拿出来看。此刻看一看赵教师是怎样确定谁是我的朋友的?(示范游戏,引导幼儿发现有着相同颜色标记的'才是好朋友)

  2、请2名幼儿当小溪流来玩游戏,其他幼儿各持不一样颜色的标记卡等待被邀请。(一段歌曲)

  3、请2名幼儿当小溪流来玩游戏,其他幼儿各持不一样颜色的标记卡等待被邀请。(两段歌曲)

  师:第一段结束后在间奏时请你做小溪流跳舞的动作,第二段一开始唱歌词,就跟着你小溪流继续找朋友。(跳舞时注意不要和其他小溪发生碰撞)

  (四)创编障碍动作,并穿越障碍进行游戏

  1、创编障碍动作和穿越障碍的动作

  师:小溪流在找大海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你们想一想怎样用身体做出各种障碍?(和其他伙伴合作做障碍)

  2、遇到这些障碍,小溪流能够怎样过去?(绕,钻,跳)

  3、将全班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三名幼儿扮演小溪流;另一组幼儿作为被邀请的人;第三组六名幼儿用身体动作创造出各种障碍。

  4、评价及自我评价,让幼儿自我说一说哪里还做的不够好,教师帮忙总结经验,并再次进行游戏。

  5、完整的边唱歌曲边合作进行游戏。游戏能够根据幼儿的兴趣决定进行的3-4次。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10

  一、预设目标

  1、连续欣赏乐曲,体会乐曲活泼、欢快的心情。

  2、了解乐曲根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感受团体合作演奏的欢快。

  二、活动预备

  (一)学问预备:

  1、幼儿已经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幼儿已经生疏这首乐曲的旋律。

  (二)物质预备:

  1、音乐《孤独的牧羊人》。

  2、自制打击乐图谱、乐器标记图。

  3、打击乐器假设干(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完整的欣赏乐曲《孤独的牧羊人》一遍。

  提问:

  2、前两天我们一齐听了一首曲子,谁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孤独的牧羊人》。

  3、孤独的牧羊人在放牧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明白?(他的羊群里有大羊有小羊,刚到山坡下,他的羊看到青草一下子都跑了,大羊跑,小羊追,牧羊人这下可着了急,为什么呢?他怕羊跑丢了,于是他拿着牧羊鞭赶忙追过去,你们猜他追上了没有?)我们一齐来听一听。

  (二)看图谱学习节奏儿歌,并分组经过肢体动作练习节奏型。

  1、看图谱,读儿歌生疏节奏型。

  ①教师示范看图谱读节奏儿歌。

  前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预备动作。

  A 段:(重复 1 遍)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快 快 追 0 |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追 0 0 |

  B 段:

  我 是 | 牧羊 人呀 |

  挥 起 | 小皮 鞭 0 |

  我 是 | 牧羊 人呀 |

  挥起 小皮 | 鞭 0 0 |

  间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预备动作。

  A 段:(重复 1 遍)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快 快 追 0 |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追呀追呀 追 上 | 了 0 0 ||

  ②看图谱练习读节奏儿歌。

  师:我明白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小朋友,那你们能够帮他一齐追他跑掉的羊吗。牧羊人说了,仅有学会了这首儿歌,才能够啊。你们有没有信念把儿歌用最快的时间学会。我们来试一试。

  ③听音乐练习读节奏儿歌。

  师:加上音乐来一次好不好?

  2、分组练习用肢体动作打节奏。

  ①一齐确定 4 种主角的身体动作。

  师:我来看一看图谱上有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皮鞭,此刻我们要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羊,小羊,牧羊人和皮鞭,比方大羊能够用拍腿动作来表现,谁来说一说小羊用什么动作?牧羊人用什么动作?挥皮鞭用什么动作?好的我们一齐说 着儿歌试一试。

  ③分组尝试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师:好我们此刻分成四组,大羊组,小羊组,牧羊人组和挥鞭组,到谁的时候谁做动作。

  (三)依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并分组进展演奏

  1、依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

  师:最终追上了,牧羊人要庆祝一下,你们瞧他还带来了乐器呢,看看都有什么? (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 师: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鞭分别应当用哪种乐器演奏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综合幼儿提议在图谱上贴上相应的乐器图片,并一齐尝试。)

  2、分组进展乐器演奏练习

  ①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②分组练习运用乐器看图谱练习演奏。

  3、尝试看指挥分组演奏乐曲

  教师跟随音乐指挥,幼儿看指挥团体演奏。

  活动延长:

  师:牧羊人说今日他一点也不孤独由于有小朋友们为他演奏,他的大羊和小羊也为他跳舞呢,他还说演奏时再可参与一种乐器会更好听,你们猜猜是什么乐器,好的,下一次我就把它带来跟小朋友一齐演奏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11

  活动目标:

  1、感受玩泥的乐趣。

  2、尝试运用团、搓、按、捏等技能制作喜欢的作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感受陶艺艺术的特征,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黄泥、图片、泥工作品、牙签、珠子、竹签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件好玩的东西,想送给大家,你们想要吗?

  (出示黄泥并分泥)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泥巴可以怎么玩?幼儿演示,在玩泥的过程中提问:感觉泥巴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泥巴的特性)通过玩泥了解泥巴可塑性强,比较容易成形。

  2、欣赏陶艺作品,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方法

  泥巴的用途可大了,它可以通过多种程序来制作成一些好看的陶艺作品,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欣赏图片)

  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泥工作品,小朋友们想看看吗?(出示第一组作品)这里全是特色小吃,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是怎么做成的?然后请小朋友讲解观察到的制作过程,老师加以补充。(然后出示第二组作品)这里是动物之家,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做成的?请代表讲解,教师补充。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制作这样的泥工作品,下面请每个小朋友选择自己的位置,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些工具很危险,容易扎到同伴。像:竹签,等,小朋友们用时要注意安全。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分泥要注意大小比例,连接时要稍用力,连接位置要正确,特别是小动物的胳膊与腿。

  4、欣赏作品

  老师请幼儿评价,谁的作品最漂亮。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愉悦了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尝到了久违了的快乐,同时给我也带了启发和深思,使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特别是发现了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有着一个爱幻想的大脑。通过本次活动,使我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无邪的童心,这是平时课堂上难以发现的,这次活动给了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一个创造设计的空间,活动中孩子们勤于思考,乐于动手,敢于创造,不论作品的大小、样式,只要他们动手了,只要他们感到快乐了,就一定有收获。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12

  设计背景

  水果是膳食生活中维生素A和C的主要来源。水果中所含的果胶具有膳食纤维的作用,同时水果也是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不可缺少的。现在的幼儿都喜欢吃膨化食品,不喜欢吃水果蔬菜,导致幼儿缺乏很多成长需要的营养,容易生病。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个绘画活动课水果娃娃,让幼儿在学习中了解水果的各种名称和用途,知道水果的各种营养价值,知道在幼儿健康成长中水果是不可缺少的。从而喜欢吃水果。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水果的名称用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学会夸张的造型手法,表现拟人化的水果娃娃,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进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幼儿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悦心情,激发幼儿爱吃水果。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重点难点

  画出各种水果的外形。

  各种水果娃娃的有趣表情。

  活动准备

  范画及绘画用笔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秋阿姨吹口哨,水果娃娃来报到。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小朋友你们知道秋天都有哪些水果?小朋友知道的真多,水果乐园里有很多水果。这些水果宝宝们要开舞会了,我们小朋友也要打扮一下,把自己也变成一个水果娃娃去参加他们的舞会好不好?那么水果是怎样变成娃娃呢?

  出示水果娃娃的基本步骤。(多媒体)

  我们先看看水果乐园里的苹果宝宝是怎么变成水果娃娃的。

  苹果娃娃=(苹果宝宝的基本型状+五官+四肢+装饰物)

  这就是苹果宝宝的变化过程。怎么样?有意思吗?

  三、新授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节十分有趣的美术课------画水果娃娃

  出示课题:《水果娃娃》

  1、示范:西瓜娃娃(秋天的水果很多,可是老师最喜欢吃西瓜,因为西瓜水分多味道甜,除了能解渴还能解热消暑。所以我想给小朋友们画一个西瓜娃娃,小朋友要看清老师是怎样把西瓜娃娃画出来的,记住每一个 步骤等你自己画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了。)

  1)、第一步骤-------画西瓜娃娃的基本型。(同时将西瓜的简单基本型展示于多媒体上)

  2)、第二步骤-------画五官。(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微笑一下,感觉一下自己和同桌在微笑时的神情变化:都有什么变化? 大笑的时候眼睛是小了,湾了,嘴呢张大了,微笑的时候眼睛弯了,嘴角向上翘了……记住我们要用黑色记号笔,将五官按照刚才找到的感觉表现出来)

  3)、第三步骤------画四肢。(小朋友想一想开心地,高兴地时候你能做出什么样的动作来?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作画。老师呢选一个这样的动作,看看它的手好像在说:小朋友们快快来,你也画一个水果娃娃吧。是不是啊?)

  5)、第四步骤-------就是给已经完成好的水果娃娃添加一些装饰物?如:叶子、头发、衣服等等。老师觉得呀给我们的西瓜娃娃买一顶帽子带带会更好,所以啊在商店给他买了一顶帽子,好不好看?)

  6)、第五步骤-------途颜色。(绿色的西瓜是戴上紫色的帽子。)

  小结:这样老师的西瓜娃娃已经完成了。我们再看一遍西瓜娃娃变化的整个过程。小朋友们每个步骤都记好了吗?那么接下来是我们小朋友们创造自己喜欢的水果娃娃的时间了。小朋友要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快快把它画成水果娃娃吧。让你们画的水果娃娃去参加水果乐园里的舞会吧。

  3、出示多种水果的基本形状和多种表情。(多媒体放映其他小朋友们的作品给孩子们作为参考.)

  4、教师巡回辅导,并放音乐(多媒体:快乐的水果娃娃)

  5、作品展示:设计一个“水果娃娃乐园”的栏目,老师把已经完成好的幼儿作品剪下来让幼儿贴到黑板上的“水果娃娃乐园”上去。

  6、作品的评选:(小朋友们,我们的水果娃娃乐园里有这么多的可爱的水果娃娃,他们都在干什么呀,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啊?因为秋天到了,水果乐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他们是在庆祝。谁能把这段话完整的说一遍?)

  小结:画了一会我们的小手累了,让小手休息一会吧。刚才我们也看到了水果乐园里的水果真多,那么这些水果他们都有什么营养价值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四、延伸

  多媒体(水果歌)

  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水果娃娃是怎样画出来的,还知道了很多水果的`营养价值,小朋友们正在长身体要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让你们的身体棒棒的,你们的身体棒棒的那么你们脸上的笑容就多了,老师也开心了。好了,今天的美术课就上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再见!

  教学反思

  今天,幼儿在不断尝试和帮助下,掌握了用各种绘画方法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水果娃娃变得可爱、漂亮。还用表现四肢和五官的方法让水果娃娃充满了活力。在重难点掌握水果娃娃的画法的处理上我通过多媒体示范让幼儿学的直观易于掌握。今天孩子们画画时放的音乐声音有点大,多少影响了幼儿做画,今后在这样的细节方面我会多加注意。幼儿在评价作品和给作品编小故事的环节上,因为刚入学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没能把自己想说的说完整,今后的美术教学我要加强对幼儿绘画的基本功和语言表达的练习、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创造能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13

  【设计意图】

  这节音乐活动《一只狼》是一节可以随着歌曲玩游戏的一节音乐活动,游戏中幼儿在三个角色中不断转换,他们可以多次边唱边玩。这是一个需要幼儿快速应的智能游戏,这个游戏对歌唱有推进作用。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狼、羊、。

  2、用替换词的方法创编并演唱歌曲,根据歌词内容能快速应。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巧妙与乐趣。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能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头饰、九宫格、"狼、羊、"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歌曲: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讲故事:在高高的山上住着一只狼,听,他来了!教师唱歌曲:一只狼,下山进村庄,东张西望,东张西望,想要吃羊,想要吃羊,看见了,那是什么呀?看见了,那是什么呀?

  教师:刚才,歌曲里唱的是谁?

  幼儿:一只狼。

  教师:它要到哪里去?想要做什么事情?

  幼儿:到了村庄,想要吃羊。

  教师:进了村庄后,狼是怎样找羊的呢?我再来唱一遍,你们仔细听,听一听歌里的是怎么说的。

  教师:谁来告诉我,狼是怎么找羊的?

  2、教师范唱歌曲,重点理解东张西望的意思。

  教师:东张西望是什么意思?谁能学一学东张西望的样子?

  幼儿自由做动作。

  3、教师演唱歌曲,加入东张西望的动作。

  教师:我来唱歌,请你们来教我做东张西望的动作。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演唱。

  教师:会唱的可以跟我一起来唱一唱喔!

  2、幼儿演唱歌曲。

  教师:我不唱,你们唱,但我会用动作提醒你们。

  三、根据情境,逐一创编歌词演唱: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创编狼看到羊的歌词。

  教师:我就要来说一说关于这只狼的故事了。有一天,狼下山进村庄,东张西望想要吃羊,终于看到了,狼看到的可能是什么呢?

  幼儿猜测:羊、乌云、羊圈、人……教师唱:听"看见了,那是什么呀?看见了,那是一只羊。"(教师出示羊的图片)狼看到的.是什么?

  幼儿:是一只羊。

  教师:第一次进村庄就看见羊了,狼好幸运啊!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狼看见羊的事情吧?

  2、引导幼儿加入羊的动作。

  教师:刚才家在唱歌的时候,我还做了一个羊的动作,我是唱到哪个字的时候做这个动作的?

  3、幼儿和教师一起唱羊的歌曲。

  教师:唱到羊我们就要变成羊的样子。

  4、引导幼儿创编,狼看到的歌词。

  5、引导幼儿加入打的动作。

  6、引导幼儿创编,狼看到狼的歌词。

  四、通过游戏,学唱歌曲。

  1、介绍九宫格教师:今天这只狼跑到我的九宫格上来了,当我翻九宫格后,翻到谁,我们就要唱谁。唱出它的时候还要用动作表示出来。

  2、教师翻九宫格,演唱歌曲加入动作。

  3、教师扮演狼,个别幼儿转转盘,家随乐游戏。

  教师:这次狼又会遇到谁呢?用动作来告诉我。

  4、回忆游戏玩法,明确游戏规则。

  5、教师当狼,随乐游戏。

  6、幼儿当狼,完整游戏。

  【活动反思】

  第一步当然是研究文本。我喜欢每读一遍有了想法,及时记录,这样汇总起来便是可贵的备课材料。复读了几遍课文,有了一点认识,那就是:

  1、这是一场较量,形式紧迫,扣人心弦;

  2、屠户的心理活动是非常丰富的,让人感同身受。但是这些认识终让人雾里看花,隔靴搔痒。

  “本文究竟好在哪呢?”“蒲松龄为何把这件事记录于书呢?”“有什么深意吗?”“教材选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选进教材?”

  解决了这些问题,才算读透了文本。

  于是我又分析了教参。教参对本文主旨的解读让我欣喜。教参倾向于本文并无深意,只适事奇异,这与我的理解是一致的。于是我又在书上写下了一句话:

  3、蒲松龄作此文,盖因狼之奇异:与人一样的心机。

  接下来我又找出《聊斋志异》,找出《三则》。慢慢品读几遍,我突然明白了教材的编者为什么三则单选这一则了:这一则最长!换句话说,这则故事写得情节最曲折、最丰富、最生动。

  我又找出袁行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阅读了一流学者们对《聊斋志异》的认识。读着读着逐渐明白情节曲折正式《聊斋志异》的一成就(另外就是蒲松龄对人物的刻画是无比的惟妙惟肖),而《聊斋志异》的成就却是在文言小说极度衰微之时蒲用文言这一高度精炼的语言所达到的。鲁迅说它“以传奇法而以志怪”,其中就包含着对它情节曲折的高度评价。

  至此,这篇小说的特质我基本已经把握,那就是:内容奇异(狼狡诈似人),情节曲折,文笔简练。

  那么紧接着第二步,我采取什么方法、设计什么活动让学生能够把握好这篇小说的特质呢?

  我曾经查找过一些名家讲∏》的实录,但跟自己的思路不一样,何况评优课我必须有自己的创意呀。我再次阅读文本。领悟到可以用朗读来贯穿教学,情节的曲折问什么非要说呢?朗读也是可以体味到的呀!于是最初的简略的教学设计便诞生了。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14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号的唱法,并用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2、通过扮演角色来理解歌词,学习控制性的演唱“嘘嘘”声。

  3、体会歌曲中钓鱼的情趣,感受钓鱼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幼儿听过故事小猫钓鱼,并学唱歌曲《去钓鱼》。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猫妈妈、小猫咪,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是猫妈妈,你们都是小猫咪,妈妈要带你们去钓鱼!”

  (2)师生共同边唱“去钓鱼”的歌,边入场

  2、教师利用猫妈妈、小猫咪的角色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歌词的主要内容。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小河边到了,这里有好多鱼!快找块草地坐下,架好鱼竿!”

  (2)幼儿学习第一段歌曲:

  ①幼儿理解歌词中的“嘘嘘”声的含义。教师提问:“钓鱼的时候,要怎样?”(教师提问时语气偏轻)

  教师:“我们用一个动作告诉朋友不要发出声音。”幼儿学做“嘘嘘”动作,教师强调嘘声应轻、短促。

  ②教师范唱第一段。教师提问:“瞧瞧妈妈是怎样钓鱼的?钓上的是什么?”幼儿唱后教师提问:“鱼儿有没有上钩?那钩上是什么?”

  ③幼儿学唱。教师强调演唱歌曲中“钓上一堆烂水草”时的沮丧语气。

  ④幼儿表现“哎”的叹气动作,完整练唱第一段。

  (3)幼儿学习第二段歌曲

  ①教师范唱第二段。教师提问:“咱们来试试,这回看妈妈钓上来的是什么?”

  ②幼儿学唱。

  ③幼儿表现“嘿”的.高兴动作,完整练唱第二段。“教师强调演唱歌曲中钓上一条大鲤鱼”时的上扬声调。

  3、幼儿练习完整的演唱歌曲。

  幼儿集体,分组进行完整的练唱这首歌。

  教师:“钓鱼正是件开心的事,我们把这件事告诉朋友们!”

  最后幼儿站立演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15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①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幼儿2:我可以喊“驾——”

  (3)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活动反思:

  在欣赏课《赛马》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感受颇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静心的投入地来完整欣赏一首音乐,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对象始终是音乐,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情境。教学伊始,一段那达慕大会的视频将学生带进辽阔的大草原,带进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联想情境做铺垫,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在完整初听音乐中模仿赛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结合乐曲三乐段不同的音乐特点在分段细听时,我根据A乐段的旋律紧凑密集音乐情绪紧张的特点设计了蒙古舞扬马鞭的动作,将学生带进紧张激烈的赛马场。学生们有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有的兴奋地挥动着马鞭,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在细听B乐段时我以主题的三次变奏用了二胡连弓、顿弓、拨弦三种演奏方法为切入点,让学生视唱音乐主题,聆听主题出现几次,每次音乐情绪的变化。最后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学生在音乐中兴高采烈的模仿二胡三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对音乐知识,音乐情绪理解更为深刻。在细听A1乐段设计了学生模仿赛马冲刺,体验音乐。

  当学生脸上洋溢出紧张的神情时,我知道学生已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在模仿马嘶鸣的动作时,学生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现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骏马可爱的模样,我的心就会随着兴奋起来,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他们已在律动与模仿中感受到了《赛马》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处:

  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如果教师能现场用二胡演奏一曲赛马,会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这种民族乐器的极大艺术魅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音乐音乐教案07-29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选)07-09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6-12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8-15

大班幼儿园音乐教案03-05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6-13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7-06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荐】01-09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01-09

【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