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设计

时间:2022-05-02 20:23:4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设计通用15篇

小班教案设计1

  《纲要》在艺术教育要求提到:”提拱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艺术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发挥主动性是关键,主动性来源于兴趣,幼儿对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往往会集中注意,仔细观察事物,感受也就深刻,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特点。如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儿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美术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使幼儿通过合作与交流了解他人的.感受与经验。 经过一个学期的幼儿泥塑教学活动,我看到了幼儿对橡皮泥的欢喜之情,在每一次的泥塑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为依据,以儿歌、游戏等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看啊,老师要变魔术了。”边搓边说:“搓一搓,搓一搓,来去来去搓一搓,搓成一根小小棒,变变变!”他们个个睁大着眼睛,看着我手中的橡皮泥,当看到橡皮泥真的变成了一细长条时,都拍着小手欢呼:“哦,变!哦,变!”借势引导,我鼓励他们也来试试。孩子们学我的样子,取了一小团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用小手在上面来回滚动,嘴里还念念有词“搓一搓,搓一搓,来去来去搓一搓,搓成一根小小棒,变变变!”可是他们的五个小手指不会并拢,细长条变不出来。当我将“五个手指并并拢,手心伸平搓呀搓。”告诉他们后,大部分小朋友很快变出长条,个别小朋友则还是近似“椭

  圆形”,但他们也为橡皮泥的形状有所改变而欢呼、自豪。

  《纲要》中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组织幼儿美术活动时,教师要理解并鼓励幼儿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提倡个性化。艺术表现形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式,幼儿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和创造是个体审美的一种反映。幼儿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别于成人,他们在表现作品中的形、色、空间时有其独特的创造。同时,每个幼儿根据个人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的表现方式,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优点和长处,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一个孩子就像一把锁,只有教师能用爱心、细心、恒心去认认真寻找,一定会找到开启这把锁的钥匙

小班教案设计2

  一、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说出各种动物所发出的声音,并用简短的句式进行表述。

  2、要求幼儿用清楚、大声的声音说话,培养他们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的习惯。

  3、引导幼儿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活动准备

  火车头胸饰2个、玩具动物列车一辆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境。将“动物列车”玩具藏在身后,请幼儿听一听“是谁发出的声音”、“它是怎样叫的”。逐一按响动物列车上的按钮,发出各种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边听边回答。彩集体和个别回答相结合的方式,重复练习,帮助幼儿熟练运用“小羊咩咩咩!小牛哞哞哞!小猫喵喵喵!”的句式。

  2、交代游戏规则。先用语言导入:

  小动物们都乘上了火车,小朋友们,你们也想上我们的动物列车吗?接着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

  (1)、一人先扮演火车头,边开边说:“嗨!嗨!动物列车就要开,谁来坐?”大家齐声答:“我来坐。”

  (2)火车头扮演者可选一人,则被中者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说:“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车快快跑,”回答正确者方能乘动物列车。

  (3)“火车”继续向前开,每一位要上车的'小动物不能重复别人的话,而要换一个动物形象,如说:“我是小牛,小牛小牛哞哞叫,坐上火车快快跑。”如回答与前一幼儿相同,则不能登上动物列车。

  3、教师先扮演火车头,在身前挂上车头的胸饰,游戏开始时说:“嗨!嗨!动物列车就要开,谁来坐?”大家齐声回答:“我来坐。”教师请一幼儿起立后,幼儿说:“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车快快跑。”随后走到前面来,用双手拉着教师的衣服,嘴里发出“呜—”的声音,在教室里开一圈后,游戏继续进行。

  4、1—2名幼儿挂上火车头的胸饰,扮演司机,手握方向盘,带领幼儿开展“动物列车”的游戏活动。

小班教案设计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分享带来的高兴情感体验。

  2、通过理解故事、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生活中的高兴是可以自己创造的。

  3、在活动中,注意与同伴的距离,避免碰撞。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谈论:在生活中,自己最高兴的事情。

  ◎教师:大家在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吗?

  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自己生活中的高兴的事情。

  2、幼儿感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边看书边讲述故事。教师:小刺猬买了什么东西?他为什么要把冰淇淋给小兔子呢?小兔子又是怎么做的呢?小兔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并在教师的提醒尽量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

  ◎理解故事,感受故事中分享的快乐。

  教师:小兔子和小刺猬他们有几个什么样的高兴呢?

  启发幼儿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回答,并讲述自己的理解,知道把自己高兴的事情与别人一起分享可以给更多的人带来高兴。

  ◎感知生活中分享带来的高兴。

  教师:平时在家里,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呢?

  启发幼儿说说自己把东西给别人的事,出可以说说别人与自己分享的事情。帮助幼儿整理自己的语言:“因为我把XXX与别人一起分享,所以我们很高兴。”

  3、体验音乐中的分享,所以我们很高兴。

  ◎教师:我们也来玩一个高兴的游戏吧——“碰一碰”好吗?

  幼儿在游戏中与教师、同伴共同感受高兴的情感,感受相互之间的触摸带来的快乐。提醒幼儿注意相互之间避免碰撞。

小班教案设计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动过程:

  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

  1)观察教师实验:

  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看不见了、溶化了)

  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 、不溶化)

  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

  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

  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

  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

  点击浏览该文件

  3、提问个别幼儿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

  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活动结束: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鼓励幼儿多做小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

小班教案设计5

  活动目标:

  1. 感知曲线的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述。

  2. 学画曲线,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皱纹纸带人手一条、画纸人手一张、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彩带游戏,激发兴趣

  (1)教师在音乐中手持彩带挥舞,演示彩带跳舞(左边扭扭,右边扭扭,像波浪)。

  (2)师生一起手持彩带,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舞动。

  二、观察曲线

  (1)引导幼儿再次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2)向同伴介绍彩带的舞蹈。

  (3)请个别幼儿说说彩带是如何"跳舞"的,请幼儿边说边演示。

  (4)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请大家模仿后,老师记录,记录后,师生共同空手画曲线。

  三、在情景中作画

  (1) 出示活动教具,以小鱼口吻引出情景

  (2)师提出作画要求

  (3)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自由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设计6

  一.活动目标

  1、随口令有节奏的摇动瓶子进行玩色游戏,并初步尝试用画笔随意涂色。

  2、通过玩色游戏,感受色的变化,体验玩色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酷儿瓶里面装有清水,盖内附有蓝、红各一色颜料。

  2、画笔人手一份;黄色颜料、白纸,抹布若干

  三,重难点

  重点:体验玩色的乐趣。难点:尝试用画笔涂色。

  四、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

  1、教师摇晃瓶子,让幼儿感受色的出现,激发幼儿的玩色兴趣。

  (出示瓶子)提问:“瓶子里的水有颜色吗?”

  “让我这个魔术师来变一变,让它变得有颜色,看好了!(边说边摇)摇摇摇、变变变|···你也可以有这样的本领,让我们来变吧!“

  2、幼儿摇晃瓶子,亲身体验玩色的乐趣。

  教师鼓励幼儿喊口令,增添玩色的乐趣。“把我们的咒语念出来!摇摇摇,变变变···”

  3、说说色彩

  提问:你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

  (二)体验色的变化

  1、教师引导幼儿配色,感知色的.变化。提问:你们觉得这些水还能变成别的颜色吗?

  2、出示黄颜料与画笔,示范配色。

  “我这里有一样神奇的东西,它可以帮助我们变色。瞧,这是颜料。魔术即将上演,请来神笔(出示),拧开瓶盖,用笔点一点与水不同颜色的颜料,轻轻地在盖子上碰碰,然后把盖子拧紧,再拧紧。念咒语:“摇摇摇、变变变!”提问:“变了吗?”

  3、幼儿操作。

  陪伴幼儿随机帮助幼儿拧开/拧紧瓶盖,协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小班教案设计7

  活动目标:

  1、 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灯绿灯的指挥。

  2、 能较灵敏的根据信号做动作。

  3、 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汽车图片、红绿灯、行人信号灯

  活动过程:

  一、小汽车出门

  师说:“有辆小汽车第一次出门,对所有事物都觉得很新奇。他看到马路上、大街上这么热闹,开心的嘀嘀直叫。它一会开到东、一会开到西(教师用肢体动作表示),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样东西总是不停的眨眼睛,觉得非常奇怪。你们能告诉小汽车那是什么东西吗?” (红绿灯)

  二、认识红绿灯

  1、师说:“那红绿灯是干什么用的呀?为什么要用这个红绿灯?”(请幼儿自由讲述)

  2、师说:“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马路上会眨眼的红绿灯,好吗?”

  3、认识红灯

  ——你们知道红灯眨眼睛,是告诉我们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哦。原来是要告诉我们开汽车的司机该停下来了。

  4、认识绿灯

  ——你们知道绿灯眨眼睛,又是告诉我们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原来呀,绿灯是要告诉我们,该前进了

  三、懂得红绿灯的作用

  1、师说:“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样? (小朋友过马路的时候很危险;汽车和汽车之间也很容易发生危险)”

  2、小汽车不认识红绿灯,这样在马路上乱开行吗?

  3、师说:“所以我们一起帮助小汽车想一个办法,好吗?(幼儿自由说说)”

  4、师说:“老师想到了一个办法,这里有一首儿歌,可以帮助小汽车。我们一起念给小汽车听吧!”

  ——教师朗诵儿歌一遍。

  5、 小汽车看到红灯、绿灯是怎么做的?看到行人是怎么做的? (教师用肢体表演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四、出示信号牌,学念儿歌

  1、教师分别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请幼儿在座位上分别作出停车、开车、按喇叭的动作。

  2、教师先示范。

  ——师说:“老师这儿呢,有三块信号牌,因为我怕小汽车搞不清楚,特地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帮助小汽车认识红路灯,好吗?”

  ——师说:“现在我先和小朋友一起来试试这三个信号灯应该做出怎么样的动作?”(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幼儿操作

  ——师说:“接下来请小朋友来表现了!” 幼儿学念儿歌,教师在相应的地方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以帮助幼儿记忆

  五、小汽车行驶

  1、师说:“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是一辆辆小汽车,老师的大汽车很想和小汽车们做游戏呢。

  2、师说:“游戏是这样玩的`,小朋友跟在老师后面模仿小汽车在路上开,老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小汽车们就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好吗!”

  3、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开汽车,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

  4、游戏进行1—2次结束。

  六、结束活动

  总结一节课的内容:小朋友们现在我们知道了红灯是告诉我们小汽车该停下来,绿灯是告诉我们该前进了,看到行人就该按喇叭了,现在都明白了吗?

小班教案设计8

  【活动设计】

  我们的孩子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该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才会有一个学习做人的良好起点。

  小班孩子的自我感受正在发展。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做很多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要让小班的孩子主动去关心他人无疑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可以从孩子们最亲密的爸爸妈妈着手,以爸爸妈妈的生活物品和孩子想扮大人的`心理为背景,来引发孩子对周围他人的关注。

  孩子们关心他人的良好品格,只有在生活的情境中,在慢慢的情感积累中才可能形成。而说教的品德教育对小班的孩子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因此,本次活动只是我们开展的“亲亲一家人”中“我的爸爸妈妈”线索下的一个活动内容。活动通过区分物品,说说这是谁的东西为什么要用――用这些物品自己来扮扮爸爸妈妈――学学爸爸妈妈做事,让孩子在体验扮爸爸妈妈的乐趣的同时,引发对爸爸妈妈的关注。

  【活动目标】

  1、区分爸爸妈妈的用品,乐意参加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

  2、关注、亲近我们的爸爸妈妈。

  【活动准备】

  1、收集爸爸的帽子、剃须刀、香烟、打火机、皮带、领带、鞋子和手提包;妈妈的发夹、耳环、化妆品、围巾、围裙、项链、皮带、别针、手提包、高跟鞋等

  2、爸爸妈妈的画像。

  3、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事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区分物品,说一说这是谁的东西

  1、看一看,这里有些什么东西?

  ――将收集来的物品放在周围的桌子上,孩子可以走到桌子前,自由的观看,边看边说“这里有什么”在引导孩子观察的同时可以培养孩子大胆说话的习惯。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东西?

  ――幼儿说的时候,教师展示物品,将物品排开,便于小班孩子观察。

  3、说说:你看见过谁用过这些东西?为什么要用?

  4、区分爸爸妈妈的物品。

  (1)其实,这些东西都是爸爸妈妈用的。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爸爸用的?哪些东西是妈妈用的吗?请你给爸爸妈妈送礼物,你觉得这是爸爸的东西就送到爸爸的画像前面,你觉得这是妈妈用的就送给妈妈。

  (2)讨论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都送对了吗?

  二、扮扮爸爸妈妈

  1、今天爸爸妈妈都不在,我们想不想用用爸爸妈妈用过的东西,自己来扮扮爸爸妈妈?

  2、那么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3、一起来看看录像里的爸爸妈妈在干些什么呢?

  4、你喜欢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情呢?

  5、选择1-3件物品来装扮成爸爸妈妈,模仿一下他们的活动。(走路、烧饭、看书等等。)

  三、交流讨论

  1、你们刚才扮了爸爸妈妈,你觉得做大人开心还是做个小孩开心呢?为什么?

  2、对于爸爸妈妈,你们有什么很想知道的事情要问问他们的吗?

  3、你们有什么很重要的话很想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吗?

小班教案设计9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全书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五、学习时间:

  1、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16句。

  2、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学习《弟子规》“总叙”

  第二至六周学习“入则孝”

  第七至九周学习“出则弟”

  第十至十四周学习“谨”

  第十五至十八周学习“信”

  第1课 《弟子规》总叙

  学习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重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

  难点

  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具

  准备《弟子规》音频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

  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明确: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大舜的故事》

  ——孝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五、礼仪

  1、回答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2、学习鞠躬。

  六、作业

  1、背诵《弟子规》总序。

  2、回家给父母捶捶背。

  第2课 “入则孝”之“父母呼”

  学习目标

  1、复习《弟子规》总序。

  2、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难点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具准备

  音频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时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

  怎样做才能更体现“孝”呢?

  延伸:

  父母呼应勿缓;老师呼应勿缓;长辈呼应勿缓;同学呼应勿缓。

  2、“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4、“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接受教训,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孝敬父母、懂礼貌的孩子。

  四、讲故事:《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五、礼仪

  1、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问好。

  2、父母、老师、长辈,要求做的事情,要尽量做好。

  六、作业

  

小班教案设计10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和人物形象,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初步了解太阳和云的基本特征,萌发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感知太阳,观察云遮住太阳。

  2.多媒体电脑课件一套。

  3.用小花、小草、小树叶做成花环,小鸟的头饰(总数和幼儿的人数一样多)。

  [活动重难点]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了解太阳和云的基本特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你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大自然中发生的故事,名称是《飞来的云帽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述故事,然后提问;

  (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帽子是什么样子的?

  (3)谁要戴帽子?

  2.教师结合多媒体电脑课件讲述第二遍故事,然后提问;

  (1)什么季节天好热好热?

  (2)最后是谁戴上了云帽子。

  (3)为什么太阳公公戴上了云帽子,天就变凉了?(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夏天,天特别热,人们都怕晒太阳,出门时总要戴帽子,或者打雨伞,遮住太阳光。小草、小花也怕热,当云遮住了太阳光,他们晒不到太阳,所以觉得凉快了。

  3.结合多媒体课件学习故事中人物语言。小草说……,小花说……,小树说……,小鸟说……

  三.结束部分;

  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

  1.让幼儿自愿选择角色进行表演,提醒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讲述。

  2.教师评价幼儿的表演。

  3.全班幼儿分角色戴上花环头饰集体表演。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大胆想象,还有哪些动植物怕热,把它的语言加进去,丰富故事内容。

  2.幼儿到室外做手影游戏。

小班教案设计11

  活动目标

  练习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障碍物,提高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

  培养幼儿能与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必须在助跑的基础上进行跨跳。

  2、难点:幼儿自由摆放的活动器械须隔开一定的距离放置,活动设能注意互不碰撞。

  活动准备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废纸箱剪成宽窄不同的纸板,(30—60厘米)并用水彩颜料和彩纸饰成为小沟和小河。

  小花鹿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青草若干。

  足够大的平整的活动场地。

  设计思路

  幼儿平时在选择跳的活动方式时,大多数情形下都采用单脚和双脚跳的活动形式,故教师在导入新的活动形式时,既要通过幼儿和教师的示范讲解把助跑跨跳的活动方式清楚明白地显示出来,又要允许幼儿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幼儿在进行助跑跨跳时,由于他们动作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每个幼儿能够跨跳的距离肯定是不等同的。所以教师提供的教具和指导的要求必须和幼儿个体的发展水平相吻合。

  此项练习,如果注意不当,容易扭伤脚脖子,活动前,要多作一些脚裸和腿部活动的'准备练习。

  教育流程

  扮演角色活动身体――幼儿探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启发引导――教师示范幼儿观察讨论――幼儿大面积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幼儿自由选择练习目标,教师随机指导――变化游戏情节,提供兴趣,调节活动量――结束游戏放松身体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幼儿扮小花鹿,教师扮饲养员,四散地在场中央跑。

  (2)念儿歌活动身体和腿部,脚裸处。

  “小花鹿,长得高,跟着饲养员往外跑。东跑跑,西跑啊跑,跑到草地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练练腿,练练腿,踩呀踩,踩呀踩,转呀转,转呀转,变短了,长高了,天天锻炼身体好。”

  2、幼儿探索练习,教师巡视观察。

  每位幼儿拿取一条30厘米宽的小沟,自由选择场地摆放,尝试跳过小沟的方法,活动方式不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摆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并观察幼儿:那些人是用单脚或立定跳远的方式跳过小沟的;那些人是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小沟的;还有那些人什么方法也不会。

  (1)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启发引导。

  教师请2至3位幼儿站在前面示范给全体幼儿看,从而导入新的活动方式“有几只小花鹿他们跳过小沟的样子和我们跳的不一样,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跳过小沟的?”

  (2)教师示范,幼儿观察讨论

  “这几只小花鹿,他们跳的方法和我们不一样,饲养员也来学一学。”教师示范讲解,并请幼儿一起参与讨论活动要求:“跑跑跑,一个脚用力跨过去”。

  3、幼儿大面积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全体幼儿带着教师的要求,尝试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小沟,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沟,也可跳别人的小沟,既可单独跳,也可合作好了轮流跳。教师则重点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1)幼儿自由选择练习目标,教师随机指导。

  教师再出示宽窄不同的小河(40-60厘米)引导孩子自由选择跳。“小花鹿,窄窄的小沟我们都跳过去了,那边还有宽宽的小河我们敢不敢去跳。”幼儿既可以选择原来的小沟跳,也可以选择小河跳,教师深入到小组内指导,也可请个别幼儿再来示范小组合作跳的方式。

  (2)变化游戏情景,提高活动兴趣,调节活动量。

  教师演示指导:“这里有一条长长的沟和长长的河,我们小花鹿来把他们搭起来好吗”。幼儿沿着教师指定的方向搭一条长长的小沟和一条长长的小河。教师继续提示:“我们小花鹿的肚子有点饿了,我们跨过小沟和小河去对岸找找看,有没有我们小花鹿喜欢吃的青草。”幼儿分批跨过小沟小河,教师则幼儿的动作还是显得笨拙,在以后的体锻活动中继续给予指导帮助。

  活动结束:

  放松身体。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跨过小沟和小河,找到青草吃个饱,四散回教室休息。

小班教案设计12

  活动目标:

  1.获得听故事的乐趣。

  2.学习适应集体生活。

  3.认识新朋友,学习和新朋友一起玩。

  活动准备:

  故事:《小乌龟上幼儿园》[[]附]。

  活动过程:

  教师讲述《小乌龟上幼儿园》的故事,和幼儿讨论:

  ――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发生了哪些事?

  ――小乌龟遇到谁了?

  ――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怎么办?

  请幼儿说说如果班上也有小朋友像小乌龟一样害怕,应该如何帮助他呢?(如:跟他说我们一起玩、请老师抱抱他、大家一起安慰他……

  请幼儿在区域自由玩耍,鼓励幼儿邀请想妈妈的'幼儿一起玩。

  活动评价:

  能说出帮助同伴的方法。

  能和朋友一起玩。

  延伸活动:

  1.第一次上幼儿园是一件很特别的事,可以请幼儿带自己的照片和作品,或全班照一张相,为第一次上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2.小组活动时间或分享时间讲述有关上幼儿园经验的图画书,减轻幼儿第一次上幼儿园的焦虑。

  [[]附]故事:小乌龟上幼儿园(李紫蓉)

  今天是小乌龟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幼儿园里的人,小乌龟一个都不认识,他害怕地把头、手和脚通通缩进乌龟壳里。

  小青蛙走过来。“咦?这是什么东西呢?”小青蛙爬上乌龟壳,在上面跳上跳下,太好玩了!

  小鸭子走过来。“咦?这是什么东西呢?”他拿起鼓锤在乌龟壳上敲啊敲,又呱呱呱地大声唱歌,太好玩了!

  两只小鸡走过来。“咦?这是什么东西呢?”他们一起在乌龟壳上画画,还在上面挖蚯蚓,太好玩了!

  小乌龟在壳里,忍不住大哭大叫起来。小青蛙、小鸭子和小鸡都吓了一跳:“啊!他会动,还会说话呀!”

  小青蛙、小鸭子、小鸡、小乌龟做了好朋友。他们组成了一个乐队,大家一起唱唱跳跳,真是太好玩了!

小班教案设计13

  活动目标:

  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幼儿观察青蛙外形,大范例一个,正方形纸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青蛙跳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启发引导幼儿总结青蛙外形特点。

  师:青蛙的头和身体象一个什么形状?

  幼:三角形。

  师:青蛙有几条腿。

  幼:青蛙有四条腿。

  师:青蛙的四条腿都是在身体两侧的,两条在前,两条在后。

  师:它们分别是前腿和后腿,小朋友看看青蛙的前腿和后腿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幼:前腿向前伸,后腿向后伸展。

  2、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师:老师观察青蛙后,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了一个纸青蛙,你们看看老师的纸青蛙和你们观察的一样吗?它们的前、后腿是怎么折的?

  幼:用上面一层向前折前腿,后腿是用第二层向下折出来的。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

  A:引导幼儿先进行两次对边折。

  B:将大正方形纸变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将上面一层的正方形撑开,右手扶住上面半开口边折痕向底层的中线压折。

  C:背面同样。

  D:将上层两个小角向两个斜边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E、掀开上层将下层的两个小角向三角形底边拉折,形成后腿。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4、游戏《青蛙赛跑》

  A、 将青蛙头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气,使青蛙向前移动。

  B、 引导幼儿找身边的同伴进行比赛。

  5、引导幼儿将“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们把它们放到池塘里,让它们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样,该喝水,休息了。

  6、喝水环节中,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青蛙的折法,盥洗后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7、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结束:

  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

小班教案设计1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物品的种类或某种特征进行归类。

  2、体验操作游戏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若干 玩具标记

  三、活动过程:

  1、做一些简单的韵律活动导入学习活动。

  2、教师把准备好的玩具混合在一起,运用哭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了。

  老师故意问:谁在哭?

  幼儿:老师

  老师:"不是,是一些迷路的小玩具在哭,听,它们又哭了"老师又发出哭的声音,边哭边说"呜!呜!呜!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但是我迷路了,谁送我回家?"

  老师提问:"谁来帮助这些迷路的玩具回家呀?激起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操作欲望。

  幼儿:"我、我、我"

  老师:"但是这迷路的玩具都混在一起了,它们住的家都不一样,如果你们送错了它们家,它们还是会很伤心的.哭的"那我们一来认识一下它们先,等会再送它们回家。

  4、教师出示玩具标记,让幼儿认识标记代表谁的家,然后教师拿一些玩具与幼儿一起送玩具回家(老师扮演玩具的声音对幼儿说出礼貌用语"谢谢"

  五、幼儿游戏操作:

  送玩具回家,教师巡回指导。

  六、活动延伸:

  我们一起去找找看看还有没有迷路的小玩具。

小班教案设计15

  活动目标:

  1.培养宝宝的听力,强化宝宝的音乐反应能力,锻炼宝宝音乐节奏感

  2.利用音乐形式让宝宝感知快乐,体验快乐,喜欢倾听音乐,喜欢参加音乐活动,愿意与同伴抱一抱

  3.体验集体音乐活动引发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

  4.锻炼宝宝蹲、起、走、跑、跳的动作

  活动准备:音乐 纱巾

  活动过程:

  一.入场集体问好,引发宝宝兴趣,集中宝宝精力

  “宝宝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卢老师的音乐课堂,让我们来一起拍拍小手,欢迎宝宝们吧!”

  二.手指谣

  《一对好朋友》锻炼宝宝小手的灵活性,体验模仿的快乐

  三.音乐游戏《抱一抱》

  1.引导幼儿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面对面做好,提示宝宝 看到好朋友 要打招呼,可以握握手 拍拍肩,抱一抱,感受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2.播放音乐听音乐做动作 听到火车鸣笛的时候要马上和自己的好朋友抱起来训练宝宝的音乐反应能力

  3.游走动作

  (1) 站起来好朋友拉手 随音乐自由走动 听老师音乐做动作 听到火车鸣笛的时候抱起来,体验拥 抱的快乐。

  (2)围成圆圈自由走动 听老师口令做动作,听到火车鸣笛的时候可以抱一抱,蹲一蹲,跑一跑等。

  四.摇篮曲 锻炼宝宝倾听音乐的能力 让宝宝喜欢倾听音乐

  五.音乐《快与慢》锻炼宝宝节奏感

  播放音乐 随音乐节奏走动 走到老师这里来领漂亮的纱巾

  六.结束活动

  幼儿人手一块漂亮的纱巾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做迷藏的游戏 挥动纱巾和老师说再见

【小班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设计(精选11篇)08-11

小班教案设计15篇10-15

小班教案设计(15篇)10-15

小班教案设计集锦15篇10-15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设计07-21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精编通用04-04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设计——借玩具(通用6篇)11-27

《丰碑》教案设计04-30

《秋天》教案设计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