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1-06 10:03:5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阅读,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2、通过玩变色游戏,感知两种或三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探索颜色变化的规律。

  3、积极的参与活动,体验颜色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

  1、ppt

  2、水溶c100的饮料瓶13个,瓶内装有少量水,瓶盖子48个,盖内有颜料。

  3、红、黄、蓝颜色色卡各6块,绿色、橙色、紫色、咖啡色各一块,磁铁若干个,贴在色块反面。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入,引出主题。

  师:宝宝们,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绘本故事,看这是绘本的封面。看这个封面上有谁?她在干什么呢?

  师: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呀叫瓦斯蒂,他正在画一个大大的点呢,这个绘本的名字就叫《点》,叫什么啊?《点》

  师:那瓦斯蒂和这个点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别着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观看ppt,理解故事内容。

  师:美术课结束了,但瓦斯蒂还是黏在椅子上不走,瞧,他的画纸上怎么样?

  师:恩,那为什么瓦斯蒂的画纸上什么也没有呢?

  师:是的,就是因为瓦斯蒂不会画,所以他的画纸上什么也没有。

  师:这时候谁来到了瓦斯蒂的身边?老师她会说些什么呢?

  师:瓦斯蒂的老师没有批评他,只是让他随便画一笔。

  师:于是瓦斯蒂用笔在纸上狠狠地戳了一笔,那瓦斯蒂会画什么呢?

  师:看瓦斯蒂画了什么?

  师:老师仔细地看了下瓦斯蒂的画,然后把画递给瓦斯蒂,让他签上自己的名字。

  师:一周以后,当瓦斯蒂走进美术教室,发现了什么?他看着自己的画被老师挂在了墙上会怎么想呢?

  师:其实瓦斯蒂只是暗暗地想:嗯,我还会画出更好的点!

  师:于是瓦斯蒂拿出他从没用过的.颜料画了起来,看他画出了什么点啊?

  师:那这个绿色的点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师:瓦斯蒂非常聪明,他是用两种颜色混合的方法变出来的,那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两种颜色混合会变出绿色呢?

  师:好,到底是哪两种颜色会变出绿色呢,还是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三、玩变色游戏。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认为能变出绿色的两种颜色的瓶盖子。

  2、盖在瓶子上用力地摇一摇,看会变出什么颜色。

  3、检验并揭示两种颜色混合后会变出什么颜色。

  4、引导幼儿加一种颜色(换一个颜色盖子)让三种颜色混合,看会变出什么颜色。

  5、检验并揭示三种颜色混合后会变出什么颜色。

  6、师:这些变出的绿色、橙色、紫色、咖啡色是由哪些颜色变出来的啊?

  师:对,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真厉害,它们互相混合会变出很多漂亮的颜色,于是人们又给它们取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三原色,叫什么啊?(三原色)

  7、师:瓦斯蒂就用这个三原色混合变出很多漂亮的颜色,画出很多大大小小不同的点。

  8、师:几星期以后,学校为瓦斯蒂举办了一个画展,这个画展在学校引起了轰动,最后瓦斯蒂成为了一个什么?(画家)

  师:对,那你们觉得瓦斯蒂厉害吗?想成为像瓦斯蒂一样的画家吗?那就让我们回教室用这个三原色变出更多漂亮的颜色,也来画一画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认知筷子,知道筷子是中国人使用的餐具;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养成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筷子的特征。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筷子。

  教学难点:养成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准备一双吃饭用的筷子。

  2、带壳的花生、小石块、纸团等。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

  二、猜谜语。

  1、说动物谜语,指名幼儿猜。

  2、说餐具谜语,指名幼儿猜。

  三、出示筷子,学习使用筷子。

  1、提问:这是什么?谁能给老师说说它有什么用?

  2、强调筷子的重要性,知道它要比勺子方便的多。

  3、提问:小朋友们会正确使用筷子吗?指名幼儿上讲台演示。

  4、教师示范筷子的正确用法。

  (1)请小朋友伸出右手,分别找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2)教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边说边示范)

  5、发筷子,教师说方法,幼儿练习。

  6、指名幼儿上讲台演示,教师及时指正。

  四、练习用筷子夹各种物品:

  五、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知了筷子,知道筷子是中国人使用的餐具,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养成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听从老师引导,主动参与活动,配合老师完成本次活动,使得整个活动顺利进行。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得到发展,激发幼儿独立进餐的兴趣。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由于平日注重经常性与家长沟通,对我们班幼儿的年龄结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全面了解,因此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所以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指令,我亲自到身边进行师范和指导,而大部分幼儿都能配合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整个活动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一些动作协调性较差的幼儿来说难度较大,参与热情度不高,影响了互动效果,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幼儿的状况,尽量让所有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仔细考虑各个环节,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幼儿的状况,对一些发展程度较低的幼儿适时降低难度,尽量让所有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3

  【内容分析】

  能干的小手是《幼儿创新智慧游戏课程》小班下学期的活动内容。这是一个可以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课题。孩子对自己的小手充满了好奇,本次活动通过观察、体验、操作、表演等,让孩子感知小手的本领,对自己的肢体有所了解,从而达到认识自己。这样的课题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孩子,有助于孩子拓展思维,从而达到创新课题的实验目的。

  【幼儿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小手所表现出来的本领能够感知,但由于年龄的关系,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较差,无法准确说出来,本次活动,设计了看看、说说、做做等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大胆表现,从而让孩子在游戏的快乐中感知自己的小手。

  【设计思路】

  1、游戏导入通过做手影游戏,让幼儿初步感知小手的的本领,激发幼儿对认识小手的兴趣,从而为开展活动创设良好的开端。

  2、认识小手让幼儿说出刚才的手影表现的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我们的手上有什么,从而真正认识小手,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小手上来.幼儿通过语言表达说出手指的本领,培养幼儿的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感知体验你的小手会做事情吗?让幼儿玩身边的物品,感受小手的本领。

  4、发散思维你的小手除了这些,还会做什么事?

  5、操作活动手掌手指印画,通过操作,让幼儿在实际体验中,认识到小手的,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体验它们的作用。

  2、变换手的各种动作,对自己的手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1、(室内灯熄,只剩投影),你们看看是谁来了?(老师做手影:兔子、鸟、狗等等)

  (二)、认识小手1.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做的吗?

  2.老师:(在手心里画一个妈妈的脸),这是手妈妈,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幼儿:5个老师:他们都很能干,你最喜欢哪个手指宝宝?你用他做什么事?

  幼儿:我喜欢大手指,我用他说:“真是好宝宝”。

  老师:这是大拇指,他可以表扬人。

  幼儿:我喜欢这个手指(食指),可以指东西。

  老师:这是食指,你们会用食指来指东西吗?试试看,门在哪里?(孩子指)再逐一介绍:中指可以弹琴,小拇指可以和朋友拉拉勾,无名指可以在折纸的时候帮助我们。

  老师(小结):手妈妈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五个手指宝宝,它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

  (三)、小手的'本领1、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事?

  幼儿:我的小手会拍球、穿衣服……。

  2、除了这些事还会做什么?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你去玩玩。(在各个角落里放有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3、一会儿后,老师引导)你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说清手的动作:如:我的小手在敲小铃、我的小手在叠手帕、我的小手捏捏它就响了等等。

  4、老师还知道小手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是它会说话。(招招手)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再见或不要。

  老师:(做“过来”的动作)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来来来…………。

  5、我们再让小手做一件新的事情:为大树变树叶(手印画),在草地上种小花(指印画)。

  结束部分:小手这么能干,一定要好好保护它,勤洗手、剪指甲,那我们去洗手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感受分类活动带来的乐趣。

  能够按照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牛大婶的花店”组图。

  纸面教具:《连一连》;《分分类》;《我会分类》。

  材料准备:马克笔。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牛大婶的花店”,引出活动主题。

  ——老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看见新开了一家花店,这花店会是谁开的呢?

  ——原来是牛大婶开的花店,正好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也想去花店瞧一瞧,我们也跟着一起去吧。一进花店,奇奇妙妙发现地上全是花,原来,牛大婶在运花的时候不小心把花全散在了地上。

  ——现在花店地上怎样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地面恢复整洁呢?

  发放纸面教具《连一连》,教师操作课件,引导幼儿按照花朵的形状进行分类。

  1、发放纸面教具,幼儿在纸面教具上进行操作。

  ——奇奇妙妙看见了,便帮助牛大婶一起整理花。

  ——可是这些花该怎么整理呢?牛大婶想起自己店内还有一些空的花瓶,刚好可以放这些花。

  ——请小朋友们将花按形状放进正确的花瓶中。

  2、教师操作课件,验证幼儿的答案。

  发放纸面教具《分分类》,教师操作课件,引导幼儿按照花瓶形状进行分类。

  1、发放纸面教具,幼儿在纸面教具上进行操作。

  ——花终于全都放进花瓶中了,可是花瓶全堆在地面上,客人都进不来了。这时,妙妙想到一个好主意,将所有的花瓶放在货架上,这样客人就能方便地进出了。

  ——可是这么多花瓶该怎么摆呢?(同样形状的花瓶摆在一起)

  ——请小朋友们按照货架上的花瓶形状将所有花瓶用连线的方式分类摆好。

  2、教师操作课件,验证幼儿的答案。

  小结:牛大婶的花店终于可以正常营业了,牛大婶非常感谢奇奇妙妙和小朋友们的帮助。

  出示纸面教具《我会分类》,巩固幼儿对按形状分类的'掌握。

  ——牛大婶的花店除了好看的花之外还有许多装花的礼盒,请小朋友们按照礼盒形状用连线的方式分分类。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操作区,投放3组形状不一的卡片与收纳盒,鼓励幼儿将相同形状的卡片放在一起。

  日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玩具按照形状进行分类。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1、认识乐器——碰钟

  2、能用不同的方式演奏乐器

  活动准备:小碰钟、碟片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小碰钟,先敲击几下,让幼儿听,让幼儿感受音乐的乐趣;

  2、教师拿出光碟,播放光碟

  请幼儿观看图片,看一看图中都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他们都用了些什么东西?

  3、请小朋友们模仿一下这里面的动作,所做的动作

  4、请小朋友用拍打来敲击,并有节奏的读儿歌

  让小朋友们多动手锻炼几次,让幼儿体会音乐中的节奏感。

  5、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游戏,并能够通过游戏,感受其中的乐趣。

  游戏规则:(1)、小朋友们自由结伴,分别都找到一个好朋友,互相拍手;

  (2)、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的听,同时能够有节奏的和好朋友对手拍掌,在拍掌的过程中,教师先示范,幼儿在第一次游戏的'过程中,只需拍手,教师念儿歌,慢慢的等熟练了以后,就请幼儿领读儿歌,反复的锻炼,以便加深幼儿的印象。

  6、教师小节:针对幼儿所学的加以巩固。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交换”的意思,知道交换的好处

  2、学习使用短句:“我用xx交换你的xx,好吗?”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己准备一点吃的东西,让家长用保鲜袋装好,用圆珠笔写上名字。如:两粒糖、两块旺旺雪饼……自绘小图片六幅。

  关键点:学习使用短句:“我用xx交换你的xx,好吗?”

  活动过程:

  1、出示图一、图六引起兴趣

  一天,兔妹妹出去拔萝卜,我们看看,兔妹妹一共拔了几只萝卜?兔妹妹回到家,篮子里都有些什么?咦?怎么只有一只萝卜?还有三只萝卜哪里去了?

  2、青菜、辣椒、蘑菇是怎么来的?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名称是“交换”,听了故事,小朋友就会明白的。理解故事解决关键

  1、看图听故事一遍

  2、提问(1)兔妹妹为什么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交换就是……)

  (2)它跟谁交换的?

  (3)交换东西时,兔妹妹是怎么说的?

  3、看图听故事第二遍

  幼儿学说短句

  (1)兔妹妹的.青菜是怎么来的?它对兔爷爷说什么?个别讲。

  (2)兔妹妹的辣椒是怎么来的?它对兔奶奶说什么?集体讲。

  (3)兔妹妹的蘑菇是怎么来的?它对兔阿姨说什么?小组讲。

  4、小结

  兔妹妹为什么能吃到几种不同的东西?

  师:兔妹妹能吃到几种不一样的东西,它的心里一定很高兴。交换真好,既帮助了别人,又为自己带来了快乐。

  1、游戏:交换游戏练习

  你们是不是也愿意与别人交换东西?老师知道小朋友今天带来了一些好吃的东西,等会请你拿着自己的礼物跟好朋友交换,交换时要说:“我用xx交换你的xx,好吗?”,比一比谁换的礼物多。

  幼儿游戏

  2、把你交换的礼物给爸爸、妈妈看,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愉快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意图:

  感官是幼儿接触世界的第一门户,小班幼儿正处于感知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冰块、热水袋、石头、毛线这些东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幼儿比较熟悉。有目的地了解事物、认识世界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而进行的。感官运用的灵敏度、感官运用的技巧都需要通过练习、培养才能提升。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摸一摸》。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特征,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物游戏,体验皮肤的触觉功能。

  2、说出摸各种物体的不同感受,体验触摸游戏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冰块、毛线、石头、热水袋(内装40°左右的热水每组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乐意用手来感知各种物体。

  活动难点:

  用语言描述触摸各种物体的不同感受。

  活动过程:

  一、游戏“摸人”感知手的触摸功能

  1、请两名幼儿进行表演,一名幼儿蒙上眼睛,用手摸另一名幼儿身体,边摸边说摸到部位的名称。

  2、刚才小朋友的眼睛蒙上看不见了,为什么还能知道摸到的是什么?(幼儿讨论)

  二、触摸游戏(感知物体的冷热)

  1、教师出示冰块,问:这是什么?出示热水袋,问:这是什么?

  2、请幼儿用手摸一摸,感觉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并给予充分肯定)

  3、教师小结:热水袋摸起来热热的',冰块摸起来是冷的、凉的。】

  三、触摸游戏(感知物体的软硬)

  1、教师出示毛线: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石头:这是什么?

  2、请幼儿摸一摸,说说感觉。

  3、教师小结:毛线摸起来软软的,石头摸起来硬硬的。

  四、游戏“找一找,摸一摸”

  请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摸一摸。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些东西摸起来的感觉。

  活动延伸:

  准备多种材质的物品让幼儿多做触摸练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摸一摸、猜一猜”游戏,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通过触摸物体,获得简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本次活动教师采取了游戏教学法,以三个触摸游戏贯穿全过程,游戏最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同时也能保持长久的活动兴趣,学法有:触摸法、观察法、讨论法、运用多种感官,探索事物得出经验。整个活动幼儿始终保持着积极地学习态度,对提供的各种材料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都争着去摸一摸、说一说,活动内容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使幼儿在知识的积累与情感的体验得到双重发展。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精选】小班教案10-09

[经典]小班教案10-21

小班教案【经典】12-20

[精选]小班教案10-08

(经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经典)09-24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教案(精选)08-16

小班教案(经典)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