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⒈、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⒉、激发对数字的兴趣,体验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电话机 遥控器 手表 闹钟
计算器 挂历 直尺等
多媒体 卡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每个小朋友找一个位置,看看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2、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东西
①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东西,上面有什么?(数字)
②数字中最小的是几,[老师把幼儿说的数字贴到黑板上]以及这些东西上的数字有什么作用。(换频道、拨号码、量长度等)
3、拓展到身边的数字
想一想,在什么地方还看到过数字,如汽车、马路。
4、出示教师在马路上拍到的数字,幼儿说出这些数字有什么意义。
(可以找到住址,可以知道坐车路线)
5、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拿出放在凳下的数字卡片,说到数字几,几就站起来,组合成身边常用的数字(110 音阶 电话号码等)
6、活动延伸
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拼出了这么多图形,小朋友也可以回教室再进行自由组合,看还能拼出什么不一样的.号码。
总评:
老师让幼儿去发现、讲述,有助于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认识一些特殊号码可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让幼儿明白了数字与生活的关系。
老师的教态很亲切,而且老师的眼神一直在跟幼儿进行交流,鼓励幼儿大胆地发言。
老师出示的多媒体图片有很多幼儿讲到,对幼儿的启发作用不是很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按一二一二的规律排列物体,体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尝试用不同的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规律进行排列,并会用语言表述。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感知数学活动中有序排列的规律美。
二、教学准备:
1.动物房子的墙按一二一二规律排序的展示板。(三块板,一块是形状相同颜色不同,一块是颜色相同形状不同,另一块是有空缺的)。
2.《幼儿画册》(第3册第10页)、蜡笔每人一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按一二一二的.规律排列物体。
难点:尝试用不同的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规律进行排列,并会用语言表述。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1.师:国庆节到了,森林里好多小动物都造新房子了,它们把自己的墙刷成了有趣的图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刷的?
二、组织学习,找排列规律1. 出示第一块展示板,让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师:我们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排列这些图形的?
幼:一个红片片,两个绿片片,一个红片片,两个绿片片。
2.出示第二块展示板,让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1)师:小猫也造了一幢新房子,他也把自己的墙刷成了有趣的图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排列的?
幼:一个三角片片,两个方片片,一个三角片片,两个方片片。而且颜色相同。
(2):它们是按一个二个一个二个的规律来排列的。
三、出示空缺展板,引导幼儿填补空缺1.出示有空缺的动物房子展示板,让幼儿帮忙找规律,补全规律。
(1)师:小熊看到小兔和小猫的房子这么漂亮啊,也想用图形装饰自己的房子,可是他遇到了一些困难,漏掉了几个图形,谁来帮帮他?
(2)请个别幼儿上台帮忙找出规律并把它补齐。
四、布置辅导1.出示彩旗,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2.师: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幼儿园要挂彩旗庆祝,所以要请小朋友来帮彩旗涂色。我们看看最上面的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中间的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最下面的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让先完成的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涂的。
五、展示作品,组织讲评1.师:谁愿意上来说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涂色的?
2.请2-3个幼儿上台讲讲,教师讲评。
3.让幼儿相互检查。
六、延伸活动晨间桌面游戏"串项链",引导幼儿按一二一二的规律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 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8以内物体的数量。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 地上画上圆圈,里面写上数字。
● 教具:图片(数量为8以内的物体,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不同)。
● 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张数卡。
活动过程:
● 探究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目测数群,说出图片中物体的.数量,并给每种物体匹配相应的数字。
● 幼儿操作练习。
请将表示物体数量的数字涂上颜色,看看是不是一样多。
● 游戏活动:站圆圈。
玩法:幼儿人手一张数卡,音乐响,幼儿随意走动,音乐停,幼儿迅速找到写有相应数字的圆圈站好。
活动拓展:
● 教具里的图片可画:6棵树(散开摆放)、7朵花、8只蜜蜂(密集摆放)。
● 在日常活动中请幼儿看数字拍手、跺脚、跳等,复习8以内的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5。并理解5以内各数的实际意义。
2、能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3、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数数是多少》游戏卡中的数字卡1—5。
2、《送水果》游戏卡。
3、幼儿水果游戏卡。
4、《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一)、(二)。
活动过程:
☆排序
1、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1—4,请幼儿为数字1—4排序。
教师:这是数字几?我们可以怎样给它们排队?为什么?
(幼儿可从大到小排,或从小到大排)
教师:数字4后边应该是几?
2、出示数字卡片5,引导幼儿认读并辨认5的特征。
教师: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为什么要排在数字4的后面。
☆游戏:送礼物
创设小熊过生日的情境,为小熊送礼物。
教师:小熊今天过5岁生日,你们想送他什么礼物?小熊希望是用数字5来代表这个礼物的数量。
☆操作:送水果
1、出示《送水果》游戏卡,练习按数取物,引导幼儿寻找、点数水果。
教师:小熊最喜欢吃水果,这有很多水果,请小朋友每人取出一种水果,数量为5个。
2、出示数字卡片,幼儿练习按物取数,引导幼儿互相验证"礼物"的数量。
教师:请小朋友互相数一数,水果的数量对不对,并找出相应的数学卡片,放在旁边。
3、完成操作单《小熊操过生日》操作单(一)、(二)。
教师带幼儿阅读操作单,在幼儿完成操作单过程中及时鼓励引导,并以大拇指粘贴作为奖励贴在幼儿的操作单上。
☆延伸
将操作单放入活动区,请小朋友在活动区中继续进行相互验证操作单的正确与否。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幼儿探索、自主的学习,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改变过去数学活动中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幼儿想象5像什么的环节上,给予了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满足幼儿想象的.需求,对幼儿的发散思维的发展十分有利,使幼儿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本活动的容量较大,特别是后面的画圆点环节,由于借班上课,忽略了对本班幼儿这方面能力的了解,使得时间过长,可将此环节作为延伸活动,放入活动区进行。将此环节运用前面的水果卡片再设计一个小游戏来替代。
他评:
林晓静老师:教师的语言有欠规范。
张晓梅老师:
1、教师的鼓励及时、到位。
2、活动内容的安排有些丰满,使得教学容量过大,可将操作单环节放入活动区进行,改为为小熊再次选水果,加深难度选两种水果,数量合起来为5个。
3、教师的语速过快,提问的语言不规范,提问后要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
4、注意活动能够中的动静交替,教师能采取好的策略将幼儿的注意力收回来,但要注意细节,特别是幼儿操作时,应采取相应的策略给予时间上的限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通过对实际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实际含义。
2、运用目测、动手操作材料,感知数量8、体会数学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8’的数字卡片,邀请8位大班幼儿,设置小超市—内置书、盒子、牙刷、笔、(物品图片),幼儿练习本,教师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任意数
1、为幼儿介绍超市,他们是来邀请大家去超市参加活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数量’,把数数结果展示在展板。奖励一个星!
二、分享自己的发现,感知‘8’
1、幼儿相续说说自己的发现—例3把勺子、4见衣服、5个小铃———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发现数量的
2、在超市里发现那么多的数量为的’8’物品,请问幼儿有谁认识’8’的?
出示数字卡片8,一起说说8像什么?
3、小结:8除了可表示超市里的那些物品外,请孩子来说说还可以表示其他物品?(还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
4、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目测图片上的原形—分别依颜色将图形分类,出数量是8的.图形。
三、运用自己的认识,作业’8’
1、感知,了解了8的含义后,请幼儿完成相关作业练习;
2、教师讲评,提醒幼儿:凡是数数合起来有8样(种)的物品,饰件都可用’8’表示;
3、活动结束后可找找在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是可用8来表示的;
活动延伸:
1、依班级幼儿能力表现,设置相关作业投置益智区,供幼儿练习;
2、家园配合:利用生活,游戏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8
活动反思:
幼儿其实有自己的很多经验,只是这些经验是零碎的,缺乏系统性的,教师最大的任务是帮幼儿把这些零散的经验总结概括出来并进行提升。而我在上课一开始就犯了这方面的错误,没有把幼儿对“8”的认识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仍旧使幼儿的这一经验处于零散状态。另外,这个提问本身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却因为我语言上缺乏引导性,使它丢失了应有的价值,这就说明我没有做好幼儿的引导者,违背了《新纲要》宗旨和要求。但是不管怎样,我相信通过自己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这些问题都会一个个被解决,并且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的接受。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引导幼儿走向最近发展区。由此产生了中班数学——《摘果子》。摘果子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幼儿的思维有着直观、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却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儿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单一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等,往往不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制作了教学课件,优美的动画配以轻快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电视机、幼儿操作材料、笔。
四、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 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 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
幼:梨树上有5只梨;苹果树上有6只苹果;柿子树上有7只柿子。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1、 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梨。第二盆是苹果。第三盆是柿子。师:第一盆有几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三)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第二盆有几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四)
幼:第二盆有6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师:第三盆有几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五)
幼:第三盆有7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2、 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梨排在第一、6只苹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见图六)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说出来老师操作并在屏幕上出现相应的数字。)
(三)分水果
1、 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见图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八)
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样多,都是 5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见图九)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十)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一)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苹果正好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高兴得跳起了舞。(见图十二)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见图十三)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柿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四)
师:为什么把柿子分给小狗?
幼:因为柿子正好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见图十五)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水果随幼儿的回答进行移动的形式与动物一一匹配,使幼儿在选择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回答正确,小猴和小动物会随欢快的音乐跳舞。)(四)分组练习: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朋友。第一组: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第二组: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第三组: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
教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评析:这一部分继续应用电脑动画,依次展示以上题目的相应内容,让幼儿参与解题。这一部分可以使幼儿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师:小猴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五、活动评价:
《摘果子》这一活动运用了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这一课件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多媒体系统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解决难点的有效途径且每一部分结构紧凑,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与动口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发挥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在找找、说说、变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椭圆形,扩散性思维得到提升。
3、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并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大的圆形、椭圆形 ,动物拼图;幼儿人手一份圆形、椭圆形、毛根、纸条教学过程:
一、出示昆虫拼图,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好,蝴蝶漂亮吗?你知道我的身上有哪些图形宝宝吗?
2、教师手指图形各部位,请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3、引出椭圆形:你们认识它吗?它叫椭圆形。
二、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1、你们的桌子上就有圆形、椭圆形,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相同地方?(让幼儿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分析:开始,我的提问是"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地方?"针对中班小朋友,这样一次性两个问题,使孩子们的回答显得凌乱,有的孩子说相同点,有的孩子却说不同点,同时不能更深入的解决问题。针对孩子们 "比较事物先找不同点" 的特征,我改变了提问,变成"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
2、集中交流,让幼儿自由说说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比较(1)通过两图形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师:小朋友把圆形和椭圆形卡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操作比较,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分析:为了图形的比较,这里教具的需考虑,圆形的半径和椭圆形短边的半径是相同的,因为这是它们比较的前提。这个环节主要是先重叠看一看,通过看、比较得出结论"椭圆形比圆形扁"的结论。
(2)请幼儿第一次对折,你有什么发现呢?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分析:这一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一次对折",强调要求对折。椭圆形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半径短的一边对折,另一种是半径长的一边对折。从而都得出结论,"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3)再次进行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圆形4条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第二次对折",孩子们发现椭圆形折痕不一样长,还会发现两次对折后交叉处会有个"中心点"。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两边总是能重叠,而椭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有时却不能重叠。
(4)教师: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圆形与椭圆形的比较,感知椭圆形的特征。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比较得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的原则。
三、找找生活中有哪些椭圆形呢1、出示典型的椭圆形物品图片,说一说分析:生活中椭圆形的物品不少,通过这个环节告诉孩子,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去发现一些椭圆形的物品,例如哈密瓜、西瓜、鸡蛋、饼干盒、树叶等。
四、变椭圆形
1、介绍操作材料,讲述操作要求,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毛根、长纸条,请小朋友来变变椭圆形、
2、讲解部分幼儿作品分析:这个环节给孩子作品展示的机会,同伴间进行交流,谈谈自己是如何变出椭圆形的。
3、活动延伸:请孩子们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椭圆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
2.纸板人手一张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蚕豆、黄豆、赤豆)
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叫什么吗?”(种子)
二、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教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
(1)观察: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
(2)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
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提问:红豆有几颗?(十颗)
黄豆有几颗?(十颗)
蚕豆有几颗?(十颗)
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
(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
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三、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
教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
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教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
2.提问: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小结: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提问: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ABC、ABB、BCA、CAB等的规律进行排序,并在操作中说出排列的规律。
2.尝试根据已有的规律补充缺少的图案。
3.在操作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每个幼儿一张自己的照片、有重复图案的粘纸若干、贴照片的底版纸一张。
2. 米奇头像图片(边框是按规律排列的图形,但是有空格)每人一张。
3. 铅笔、胶水等;示范用照片、图片(小猫、小猪、青蛙等数量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示范给照片做相框。
1.小动物来排队:出示青蛙、小猪、小猫图片,掩饰给小动物排队(按照ABCABCABCD的规律来排队)。然后让小朋友说说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2.把小动物放到照片周围,就变成了做相框了。
3.想一想小动物还可以怎么排队,用另外一组图片掩饰ABBABBABB的规律进行排序装饰。
二、给幼儿提出做相框的任务,引导他们用粘纸给自己的照片做相框。
幼儿操作,教师进行巡回辅导,引导他们根据示范好的排列规律进行黏贴。
每个幼儿照片相框花边的排序规律是不同的,图案也是不同的。
黏贴完成之后在中间贴上自己的照片。
操作完毕幼儿将自己做的相框拿上来展示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贴的。
三、给米奇的头像照片花边补空缺。
米奇小姐也拍了一张照片,她也做了相框,但是时间长了,有些图案已经不见了,想请小朋友帮忙把它补充完整。
教师示范后,幼儿每人一张,给缺少的地方画上图形。
操作结束后,请幼儿用读一读的方法检查自己补得对不对。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09-30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教案03-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3-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最新11-05
幼儿园中班《做饼干》数学教案08-1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优秀11-0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07-1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02-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6》11-0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选20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