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目标:
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过程:
1.请幼儿帮猫妈妈(老师)收拾鞋子,初步学习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幼儿分散收拾。
讨论:你是怎样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两只鞋子叫一双,所以要放在一起,是好朋友。
2.游戏:对对乐。
幼儿一人手中拿一只鞋,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与其他小朋友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3.依据配对的方法,幼儿再次收拾鞋子。
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柜中。
师生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建议:
1.活动分组进行,鞋子数量稍多一些。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单只鞋子的图片,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
3.请幼儿操作幼儿用书中的“鞋子对对碰”练习,巩固按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的.活动。
评价:
1.根据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并能说出配对的理由。
2.在“对对碰”游戏中能寻找与自己手中鞋子一样的另一只。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去小熊家做客
[设计意图]
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学起来乏味无趣,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在思维游戏《珍珠变变变》活动中,我试图设计了“去小熊家做客”这一主题,让幼儿通过“给小熊串糖葫芦”和“穿项链打扮自己”等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物体数量,真正使幼儿感受到“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建立初步的数概念,培养幼儿对数数的兴趣。
2、 通过手眼协调地进行穿珠,培养幼儿专心操作的习惯。
[活动准备]
1、 信封一个:幼儿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颗,穿珠小棒1根,穿珠绳2根)
2、 场地布置:小河、山洞。
3、 布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个、小熊头饰一个、各种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1) 教师出示小熊的来信并念给小朋友听:“亲爱的小朋友们,新年快到了,我家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小熊笨笨。”“我们去小熊家,给它带点什么礼物呢?”“哎,对了小熊最爱吃甜的食物,我们去给它买串糖葫芦吧!”
(2) 教师带幼儿过“小河”、钻“山洞”,并引导幼儿点数“石头”、“山洞”的数量。
2、 开活动。
(1) 串糖葫芦。
教师带幼儿来到一片空地上,教师发现许多“宝盒”(幼儿活动材料)。教师说:“我们看看能从宝盒里发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芦”。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制成“糖葫芦”。
幼儿制成“糖葫芦”后,教师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反复进行手口一致地电数并说出总数。
(2) 穿项链。
(3) 教师说:“我们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呢?”引导幼儿根据“宝盒”里的绳子、珠子,想出给自己制作项链、手链、腰链等来打扮自己。
幼儿用穿珠绳将珠子穿成项链、手链、腰链等,穿完后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
教师帮幼儿打结,幼儿戴上项链、手链、腰链等。
3、结束活动。
教师带幼儿来到小熊家,把“糖葫芦”送给小熊。
教师扮成小熊:“欢迎小朋友到我家来做客,谢谢你们送给我糖葫芦,我也给你们
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引导幼儿找出与数量相对应的食物,并进行品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教案目的】
1、学习儿歌《数熊山》,尝试1-5点数。
2、愿意参与游戏“小班美术教案数熊山”,体验爬小山的愉悦心情。
【教案准备】
欣赏《大熊山》故事,儿歌《数熊山》,教学挂图。
【教案流程】
一、导入:小老鼠爬熊山。
1、在《大熊山》的故事里小老鼠爬上熊山了吗?
2、今天大熊又带来了好几个朋友来和我们玩“爬熊山”游戏,数数一共有几只熊?
二、边看教具边学习儿歌《数熊山》。
1、出示一只熊,并念儿歌:一只熊一座山。
2、又来了几只熊呢?出示两只熊的'粘纸:两只熊两座山。(以此类推至五只熊)注意突出数数,用手指点物数数。
3、一起看图片,念儿歌。
三、游戏:数熊山。
1、“呀!你们看!那里有一座熊山(请一个幼儿做“熊山”,另一个幼儿做“老鼠”来数“熊山”),一只熊一座山。(扮熊山的幼儿弯腰,双手撑地,双腿伸直或跪在地上)。
2、“咦,幼儿园小班教案又来了一只熊1(再请一个幼儿做熊山),两只熊两座山。(依次请出五只熊)。扮老鼠的幼儿边念儿歌边数山。念完儿歌后,即用双手手指沿“熊山”的身体爬过,表示小老鼠爬过山了。
3、幼儿自由选择扮演角色(“熊山”可以一个人扮,也可以两、三人合作一起扮),边念儿歌边玩,然后角色互换。
【延伸活动】
自由活动时间,和好朋友一起玩《数熊山》的游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熟练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并能迅速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学习用动作、声音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能准确地将点卡、实物卡按量匹配。
3、通过操作,引导孩子学习感知3以内的数序,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1—3的圆点卡、动物数群卡。
学具:3以内的点卡或水果数群卡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复习等量匹配。
1、教师出示圆点卡,幼儿看圆点卡,做相应数量的动作:请小朋友拍一次肩膀,请小朋友拍两次手,请小朋友拍三次腿。
2、看数群卡做相应数量的动作:出示1—3的兔子数群卡,让幼儿学习兔跳,一只兔子跳一次,依此类推。
二、摆一摆,感知3以内的数序。
1、出示小狗数群卡,请幼儿说说每张卡上有多少只动物,几只动物要用几个圆点来表示。
2、请个别幼儿给动物卡和点卡排队:谁来给小狗排排队?他是怎么排的?还可以怎样拍?
三、幼儿操作——给点卡或水果数群卡排队。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在你们桌子上拿一个袋子,袋子里有水果卡或圆点卡,请小朋友给点卡和水果卡排排队。
2、请个别幼儿描述操作结果:分别介绍按照从少到多和从多到少的不同排列方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 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 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 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小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 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好玩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找圆形
活动目标
1.知道圆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圆形物品。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则。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找相同的形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话题。
1.教师:图片上有很多有趣的东西,看看是什么?
和幼儿一起观察并介绍物品:
面包,盒装牛奶,西瓜,汽车,本子等。
2.观察比较
看一看这些东西什么地方是一样的?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吗?
二、找圆形。
1.教师:看看图片上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你能找出来吗?
2.幼儿一起协商,找出圆形的东西
西瓜,面包,车轮。
3.复习:找圆形
出示图片:
观察比较,图片上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把圆形的东西找出来。
钟表,葡萄,汉堡。
三、找找生活中的.圆形。
1.教师:小朋友都认识了很多圆形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去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
2.幼儿交流找到的圆形。
活动延伸
回家找找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我们请爸爸妈妈帮帮忙把它们画下来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刚入园的孩子什么都是新奇的,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小型跷跷板,大雪花积木,小的插塑……都玩得津津有味。怎样让孩子更深入了解大小,比较大小的不同和变化呢,我产生了设计这一活动的想法。以系列游戏的方式,先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再在操作比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最后变大变小的游戏活动结束活动。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描述物体,初步体验大小的相对性。
2、能排除颜色干扰,按物体大小分类,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情境“大熊、小熊来做客”
大小熊、大小茶杯、大小椅子各一个,娃娃家桌子一张。
红气球一个。小红花贴纸若干。
学具:大小标记、篮子8个,大小玩具汽车、大小书本、大小油画棒盒子、大小碟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熊。“今天有客人来了,看看是谁?来打声招呼!”
“两只熊比一比,哪只大,哪只小?”
“谁来跟大熊握握手?”“谁来亲亲小熊?”
“大椅子给谁坐,小椅子呢?”
“大茶杯给谁,小茶杯呢?”
2、按大小分类。
“熊宝宝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
介绍大小玩具汽车、大小书本、大小油画棒盒子、大小碟子若干。
老师做神秘状,咦,谁在哭,哦,原来它们觉得挤,请宝宝们把他们分开呢,怎么分呢?大球要放到这个篮子里,看,这儿有一个大的标记,谁来送一送!”
“小球要那个篮子里,看,这儿有个小的标记,谁愿意来试试!”
强调语言:大xx我送你回家,小xx我送你回家
请几位幼儿操作后,其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
3、玩气球
出示气球,“这是什么颜色的气球?”(红气球)
怎样使它变大呢?引发思考。(吹气、打气)
(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气球变大变小。
“如果你是一只气球,你会怎么变?”
(请个别幼儿做气球,教师和幼儿共同为他“打气”,“放气”。)
大家一起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的。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见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区分物体的“高矮”。
2.在不同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按高矮规律进行排序。
3.对有趣的数学排序现象产生兴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操作纸板人手一张(上面贴有双面胶),操作卡片人手一份(美工第11页,活动前剪好);高矮不等的瓶罐四组,分别为:三个一组两份,四个一组一份,五个一组一份。
重点:
幼儿能够按照物体的高矮特征,从高到矮或是从矮到高进行排序。
难点:
在排序物体的“量”有所增加的基础上,仍然能够进行高矮排序。
活动过程:
一、游戏:高瓶子矮瓶子,为幼儿做好概念的铺垫。
师:宝贝们!熊宝宝那个高高的瓶子和矮矮的瓶子都不见了,你们见到过吗?
谁记得高高瓶子的样子,请你学一学。谁记得矮矮瓶子的样子,也请你学一学。
二、自由探索瓶罐的玩法,尝试排序。
师:我这里有几个瓶子,不知道哪个是高的,哪个是矮的?请你帮忙分一分。
1.请个别幼儿找一找指定要求的瓶子,集体做确认。
2.教师邀请幼儿用瓶罐尝试排序。
①请幼儿第一次尝试排序。
师:我又请来了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数数看现在有几个瓶子了?(三个)谁会给他们排排队呢?你是怎么排的?谁排最前面,谁排最后面?
②再次请幼儿排序,并与上一组排好的瓶罐作对比,寻找相同或不同之处。
师:我这里还有一组瓶子,谁会给它们排出跟它(指前一组排好的瓶子)不一样的`队伍呢?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小结:原来排队可以随意排,还可以按照物品的高矮顺序来排排队,这样的排队方法叫做按高矮排序,这样可以让我们的队伍看起来更整齐,更漂亮。
三、提升经验,学习排序。
1.教师示范操作排序,幼儿观察交流。
①从矮到高排序。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高矮不同的瓶罐,我要找出最矮的瓶子,把它排在第一个,谁来帮帮我?(后面的依次类推)
②从高到矮排序。(可以请个别幼儿操作)
2.根据幼儿的经验给予不同量的瓶罐组合(4个,5个),并进行排序。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瓶瓶罐罐,谁愿意来挑战一下,给他们也按高矮排排队呢?
3.经验迁移:请5个高矮差距较明显的幼儿作为示范,其余幼儿对其进行高矮排序。
小结:不仅仅是瓶瓶罐罐、小朋友可以按照高矮排序,还有许多东西,只要它们高矮不同,都是可以进行排序的。
四、加深认识,练习排序。
1.幼儿操作桌面排序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高矮不同的瓶罐卡片,请你轻轻的回到位置上也给它们按高矮排排队吧!
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操作正确的与操作错误的)讲述自己的操作经验,其余幼儿将自己的操作结果与之作对比。
师:你是怎么排序的?谁排第一个?谁排最后一个?
五、感受排序的多样性,如:大小、胖瘦等。
1.瓶罐除了有高矮不同还会有哪些不一样呢?让我们来听听、唱唱《瓶子瓶子倒下了》你就知道了。
2.教师与幼儿随音乐做歌曲表演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投放高矮不等的瓶罐、积木等至区域活动中,供幼儿继续练习。
2.提供其他特征不同的物品供幼儿探索,如:大小不等的瓶罐、粗细、长短不同的物品等,一种特征一组摆放好,请幼儿探索排序。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8-26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9-05
【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3-01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荐】03-10
【推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3-04
【热】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3-04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03-10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热】03-17
幼儿园小班蒙氏数学教案11-15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