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搜索影评三篇
搜索影评(一)
听到陈凯歌要拍当代题材,而且还是讲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当时我心想,难道他要报当年馒头血案的仇吗?看完《搜索》我明白了,这“仇”,报得很漂亮。
以充满怀疑的心态去揣测,在多部古装大片的包裹下,陈凯歌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借古喻今”的导演。一位年届六十的导演,能否处理好跟互联网有关的、如此新潮的故事题材,再加上上一次拍当代故事已经是十年前的《和你在一起》,以及陈凯歌这次又亲自来编剧,因此,的确让人对这部《搜索》表示怀疑。
不过看完整部电影之后,这些疑虑都可以打消了。
先谈一剧之本。国产电影目前最被人诟病的莫过于在剧本上的问题,包括陈凯歌之前的《梅兰芳》和《赵氏孤儿》都存在在剧本上让人崩溃的地方(当然《无极》就更不用提了)。但是《搜索》没有犯这样的错误。整个剧本的结构很完成,每个角色的铺排很均匀,也有着各自的使命,每场戏的力度都拿捏得很好。
《搜索》的故事,讲述高圆圆饰演的叶蓝秋检查出癌症晚期,因此情绪失常的她,在公车上不肯给老人让座,被路人拍下来,随即引发的一系列波澜。想升职的电视台小助理、雷厉风行为报道不择手段的女编导、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一根筋的雷姓青年……事情发展到最后,所有卷进事件当中的人都控制不了局面,所有人的命运都因此而改变。
所以这出有点像蝴蝶效应一样不断扩散发展的大戏,故事的发展能否合情合理,让观众信服,很重要。在这一点上陈凯歌做得不错,每次转折、剧情的推进都具备充分理由,但又让观众意想不到,达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戏剧性。这个故事改编自小说,原著对于为什么一个简简单单的“不让座”会弄得那么大,变成一个社会话题,其实剧情细节的铺排并不具备说服力,但陈凯歌却在电影版本里,将之合情合理化,提升了原著最为薄弱的环节。青出于蓝,这次,陈凯歌做到了。
再及,这部把背景放在当下的电影,当中又以年轻人作为绝对的主角,所以,60岁的陈凯歌如何去理解20岁的年轻人的生活,也是我看之前的一大疑问。但这一点上,陈凯歌又做成功了。腾讯微信、微博、天涯论坛、QQ的聊天、网络水军……甚至新浪新闻头条、焦点图,这些和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元素,在电影里的出现,并没有像过去大多数作品那样“土鳖”、“山寨”。聊天的界面和技术上的细节都很真实,绝对没有出现浏览器的路径名明明是本地硬盘,结果却在打开网站做什么骇客破解那种让人哑然失笑的弱智画面。看来,这次陈凯歌,真的是做足了准备功夫。
在这样的铺垫之下,故事的后半段的发展相当让人回味。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当中的每个角色都像棋盘上的棋子一样,肩负着各自的使命,完成了各自的命途。有人得到,有人失去,有人悔悟,有人新生……作为一部群像电影,《搜索》做得很成功。
在演员方面,高圆圆虽然是女主角,不过在整部戏里,是作为穿针引线,引出各路人马的线索式人物出现,角色的戏份并不绝对吃重;姚晨饰演的女编导和王学圻饰演的大老板是电影里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这次王学圻的大老板形象,有层次感,诸多的细节安排将这个霸气十足、目中无人却又有着那么一丝脆弱的上市集团董事长形象拿捏了出来。他数次和扮演下属的张译、妻子陈红的对手戏都很精彩。而赵又廷则继续“咆哮帝”路线,这个很愣很天真的年轻人形象,比较讨好,有不少的笑点都安排在了他身上。
搜索影评(二)
去电影院之前,我只知道《搜索》有着我最喜欢的女明星——高圆圆,也有着微博女王姚晨与当初很红的王珞丹。说实话,我去电影院完全是为了高圆圆一个人。从《秦王李世民》开始,我就很喜欢里面她,她的若惜让我十分垂怜。不过新版的倚天屠龙中,我更亲睐贾静雯,但对于她的喜欢依旧存在。去年的《单身男女》,加重了我对于这个女人的喜欢。她的漂亮,更是一种气质上的感染,她塑造的角色每次都是那么的让人疼爱。这一次,也不例外。
关于《搜索》,我不得不重新审视陈凯歌。显然这一次,他拍出了自己的思想,也拍出了一些自己的个性。姚晨的微博中转发了一条关于陈凯歌的这部戏的一些访谈。陈凯歌说:“这一次,我是放下了自己在拍戏。”确实如此,这一次,陈凯歌似乎褪去了一些浮沉的东西,拍出了少有的中国韵味,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这部电影很好的契诃了时下的热点。以前,高中的时候,我和国庆讨论过这个话题。那时候的我,血气方刚,以为让座的行为是一种道德约束,是每个青少年必须做的事,我把他认同为义务了。国庆则提醒我,其实这是我们的一种权利与道德情感的结合而已。那时的我不以为意,想与其争辩,也不知从何说起。如今,再次面对这样的话题,我更多的赞同了国庆的看法。其实,这真的只是一种权利而已。除却我们的道德情感以及伦理心情,我实在找不到一个必须让座的理由。我们的宣传语中也只是说提倡尊老爱幼,而并没有把它写进宪法。
所以,在这样的事件中,媒体的态度显得格外突兀。姚晨有着自己的宿命,身为一个媒体人,她必须关注到生活的热点中。她必须以此打开人们的话匣子,她也必须因此抓住观众们的眼球。当事态进一步升级的时候,面对着领导的关切,姚晨选择忽略了那一段的道歉录像带,而是想深挖更加夺人眼球的内幕。此时的她,已经被新闻与荣誉浸染,缺少了身为媒体最重要的客观性,于是成为了舆论的制造者。记得06年世界杯的时候,黄健翔因为著名的解说门事件而辞职。很多人责怪央视,就算现在黄健翔也在责怪央视。其实,我更多的想为央视辩解。是的,每一个新闻评论员都会有着自己的个性,也都会在报道中夹杂自己的情感。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作为这一职业人,你的主观色彩应该变淡,你应该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你应该更多的给观众呈现思路。毕竟新闻就是新闻,它不是随意调侃的段子,也不是《南方周末》等这些报纸的作者专栏。所以,我特别喜欢小白,因为他时时刻刻都提醒着自己,身为一个新闻人的职责。他参加央视的《豪门盛宴》录制的那几期节目中,他会不断的强调自己的立场,因为那是一个聊天的场合。而在《新闻1+1》的时候,他更多的是展现各个嘉宾的视野,而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而这才是一个媒体人应做的。
当然至于那些让人不断想吐槽的网友,我不得不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是吗?似乎一个漂亮的有钱秘书就一定会是“小三”,似乎她不让座就一定道德败坏。可是,就算她有罪,你们就可以违法的发布人家隐私,侵犯人家的blog,然后甚至不断的偷拍与嘲讽吗?互联网的创造者如果知道这些人干的勾当,我想当初他一定会犹豫自己的发明是否是有价值的。对于这些,我只想说:只有那些自重的人,才值得我们的尊重。还有,这整件事中,姚晨只是当了社会的替罪羊而已。
说道姚晨,我不得不为她惋惜。也许是陈凯歌故意的,也许是剧本本来就是如此,这样的角色找到了姚晨。和男友那么多年的恋爱,最后敌不过高圆圆的一个星期。姚晨说:“作为一个女人,我好失败。我努力付出了一切,却换不回来,和你的天长地久。”这几句话,更像是对凌潇肃说的话。就在不久前,微博上疑似有姚晨对他生日的祝福。我不想去纠结这到底是真的抑或是假的,但是在电影中的那一刻,我感觉到姚晨入戏了。很多人会说,这是她的演技使然。比起这样的论调,我更相信那一刻她是在用自己的眼泪与过去告别。那一刻,我的耳畔响起了一首歌,这首歌的名字叫《记得》。
在故事的结尾,姚晨没有挣扎,而是坦然的接受了一切。她好安静的接受了这一切。她明白了,是她的谁也拿不走,不是她的怎么留也没有用。坚强的陈若兮没有掉下伤心的眼泪,而这让我更加心疼这个女子。她为着社会背了黑锅,她的男友还离她而去。她的坚强,更加凸显了她的无奈与悲伤。那一刻,我想我看到了我自己的身影。我有了哽咽的声音。也许,我心疼的不只是姚晨演的陈若兮,更是我自己吧。
走出电影院,一路唱着《记得》,回到了宿舍。即使在深夜,我也单曲循环着这首歌。()很多人会以为我又“发作”了。其实不是的,只是你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它不属于你,不属于任何人,属于曾经的回忆。但它只会是一个片段而已,当这一瞬间过去,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我还是继续前行在“向前的道路上”,我想姚晨也是如此。
我们都在“前行的道路上”。祝福姚晨,也祝福我自己,我们都能找到那个生命中“谁也拿不走的他”。
搜索影评(三)
在硝烟蔓延的电影市场竞争情势之下,影片与影片的角逐,是一种电影创作工业体系的竞争,更是一种电影形态和类型的争夺。作为第五代导演扛鼎者的陈凯歌,凭借一部迥异于此前创作题材与风格的《搜索》,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搜索》这部“回归现实主义之作”,一改陈凯歌在《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等前作中对于宏大叙述的既定格局的追求,而将视角关注于当下人间烟火,用个人经验来聚焦信息社会的人情百态。这种舍大取小的视角转移,直面当下,使我们在银幕上终于看到了现实生活的倒影。无疑,这彰显了一位资深导演自我更新的勇气和决绝,也启发了我们对于电影的现实品格、文化形态的一次有益思索。
可以说,《搜索》是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现实主义作品。面对复杂的当下社会,题材的好坏并不能决定现实主义电影的优劣。一方面,现实主义电影面临现代化转型,对于电影语言系统、表达手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搜索》在这方面做出了值得嘉许的尝试。但另一方面,现代意义上的升级、转换和改造仍需要扎实的人物作为基础,人物的逻辑、动力和情感发展需要进一步艺术化的提炼和锻造,恰如《搜索》所存在的瑕疵和遗憾。愿以此为肇始,中国的电影人不再遗忘、背对甚至背弃现实,在时代的推进中,能与瞬息万变的现实展开富有思想和艺术双重意味的对话,以及言说。
【搜索影评】相关文章:
经典影评06-04
《兄弟》影评06-03
《飞地》影评06-04
《星空》影评06-04
《云图》影评03-26
《立春》影评03-18
死寂影评03-26
《更多》影评06-01
《花瓣舞》影评06-04
《禁闭岛》的影评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