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 1
题小松
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草木本是“一岁一枯荣”,而《题小松》却说小松“一年几变”,夸大其遭遇之艰,突出成材之难。
B.《题小松》以桃李盛时对比小松孤秀,以桃李摇落对比小松青葱,表现小松的刚劲挺拔、生机勃勃。
C.《小松》“出”字,承前是“刺”的结果;启后是“凌云”的先兆,表现小松由小变大的过程变化。
D.《小松》通过刻画小松的成长,赞美出身寒微之人的坚强成才,慨叹目光短浅的人不关心人才成长。
15.两首诗中的小松形象特点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A(A项“说小松‘一年几变’”“夸大其遭遇之艰”错,《题小松》写桃李“一年几变”,是夸大桃李变化之易,突出小松成材之难。)
15.(1)异:一个挺立庭院中,枝叶纤细柔韧,令人爱怜;一个掩没深草里,刺头努力向上,锐不可当。
(2)同:①都遭遇艰难困苦,默默忍受,坚韧顽强;都被人冷落忽视,独耐寂寞。
②都志向远大,未来可期,必将有百尺凌云的姿态,可堪柱石之功。
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 2
阅读的《小松》 一诗,完成小题。(6 分)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①不识凌云②木, 直待凌云始道③高。
注释:①时人:指普通的人。②凌云:直冲云霄。③始道:才说。
【小题1】诗的首句是抓住的哪两个特点来写的?(2 分)
【小题2】诗人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你觉得作者借这首诗讽刺了什么?(2分)
【小题3】《马说》中有一句与这首诗表达的意思相近,请你默写出来。(2分)
答案:
【小题1】矮或小、刺头
【小题2】讽刺了以身世取人的世俗之人目光的浅陋
【小题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答案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第一句是写小松刚刚从草丛是露出“刺头”,小松才刚刚露出“蓬蒿”的一点点,这是要描写小松的矮小,且梢叶为刺状。
考点:诗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诗的内容浅显易懂。此类题首先要对诗歌的信息点作一梳理,抓住重点的“信息点”,看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是如何突出特点的。
【小题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题干介绍的作者身世,再理解“时人不识凌云木”一句的含义,这里的“凌云木”指的是诗人自己,讽刺了世人不识才,见识浅陋以及以地位识人的世俗风气。
考点:诗歌含义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诗句短小,意义明确。分析某些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是品析诗歌的方法之一,学习古诗要注意诗歌中一些词语在表达诗意诗情方面的作用。
【小题3】
试题分析:在解答第二题的基本义,理解诗歌的含义,再联想到韩愈在《马说》里所写到的埋没人才的的句子。
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 3
《小松》阅读答案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5.诗中“刺”一字千钧,请分析它的妙处。(2分)
16.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寓意,请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2分)
答案:
15.形象地勾勒出小松满头松针,又直又硬,努力向上冲刺生长的外形特点(1分),突出了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及勇敢战斗的精神。(1分)
16.作者通过刻画小松成长的特点,表达了对出身寒微的人在成才过程中体现出的自信、坚强、勇敢精神的赞美之情。(1分)同时对那些目光短浅、不识人才、不关心人才成长的人发出深深的慨叹。(1分)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 4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7、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6、C
7、诗人表面上写的是松树,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小松自小生长在草丛之中,直到长大以后才被人发觉,诗人是托物讽喻,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 5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南轩松
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轩有孤松”里的“孤松”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的“孤松”象征的品格不同。
B.《南轩松》通过写阴凉处生出的深绿青苔,侧面衬托了松树的高大浓密和年岁之长。
C.《小松》里的“出”形象写出了小松由小转大的变化,“出”是未来“凌云”的先兆。
D. 咏物诗往往托物言志,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不满足于眼前现状,勇于追求的精神。
16.同样是写松,小松与南轩松的生长环境不同,由此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A【解析】二者象征的品格相同,《归去来兮辞》里的“抚孤松而盘桓”,也是象征高洁的品格。
16.①《小松》里的松树,生长在“深草”“蓬蒿”间,被埋没,不被人赏识。诗人借此表达了出身寒微的人在成才过程中的勇于进取精神,并批判世人以出身论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②《南轩松》里的松树,生长在清风吹拂,“古苔”“秋烟”环绕的美好景物间,十分惬意。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潇洒自得、高洁的情怀。
(每点3分,2点6分。其中结合诗句写出具体生长环境1分,思想感情2分;)
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 6
阅读诗歌。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①不识凌云②木,直待凌云始道③高。
【注释】①时人:指普通的人。
②凌云:直冲云霄。
③始道:才说。
1.赏析“自小刺头深草里”中“刺头”一词的作用。
2.“时人不识凌云木”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既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小松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
2.讽刺普通人不识人才以及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或者远大志向)。
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 7
阅读诗歌。
小松(4分)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①时人:指普通的人。
②凌云:直冲云霄。
③始道:才说。
1.“刺头”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小松__________的(2分)
2.联系韩愈的《马说》,诗中“时人不识凌云木”意为时人不识_________________。(2分)
试题答案
1.顽强不屈或自强不息等。
2.人才。
试题解析
1.“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正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千里马”即为人才。
【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解析附赏析06-20
杜荀鹤《蚕妇》来鹊《蚕妇》阅读答案与解析11-21
白居易《感鹤》阅读答案06-21
《黄山松》阅读答案12-20
《南海旅次 曹松》阅读答案06-20
《黄山松》阅读答案优秀04-25
《理发 内森?杜尔》阅读答案06-25
白居易《杜陵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12-13
《人日寄杜二拾遗》阅读答案与解析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