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有时会突发意外事故,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一、辛安泉水源地区域概况
辛安泉水源地位于潞城市东北方,是长治市、潞城市、武乡县、沁县、平顺县等周边县区的主要饮用水源,泉域内主要河流为浊漳河,属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辛安泉群以散泉和集中泉形式出露,分布在潞城市的西流、王曲、南流、湾里、辛安至北耽车,长约16km的浊漳河谷两岸的一、二级阶地和漫滩,呈带状出露。泉水出露标高自北而南643~600m。其中辛安村以上有林滩、西流、王曲、南流等泉组,统称王泉群组,标高643~615m(辛安村),泉群流量占总流量的86%。辛安村以下实会、安乐、东流、北耽车等泉组统称实会群组,标高615~600m,泉群流量占总流量的14%。
多年来辛安泉泉域内岩溶水源地位多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水位降幅随所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排泄区降幅最小,径流区较大,远离排泄区的泉域边缘补给区水位降幅最大,在排泄区平顺县王曲的观测孔水位十年前变化不大,只有在近十年水位才有明显下降。岩溶水源地水位多年来不断下降,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区域降水量减少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降雨量减少造成泉水流量减少,泉域岩溶水位下降。二是受人工开采量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采量逐年增大,至20xx年开采量己达到了6453。46万m3/a,即2。05m3/s。特别是在城市及工矿区集中开釆地段尤为明显,甚至局部出现了降落漏斗。
二、水源地周围污染源
经调查,辛安泉域周围驻有不同数量的居民,他们的生产生活直接对水源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村庄将人畜粪便直接堆放于距水体不足百米的距离,水面漂浮物清晰可见,污染状况不容乐观。从环境监测站收集到的数据来看,水源水质总体上符合地标饮用水质量标准,但出现逐年恶化的趋势。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居民生活污染及畜禽粪便污染
由于水源地周围分布有十几个村庄,村民的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堆放于水源地附近,在经过雨水冲刷,这些垃圾就会随地表径流直接汇入辛安泉。
2、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现代化及化肥农药的使用逐年增加,同时在雨水及地表径流的作用下,水源地周围农田中的化肥、农药被带入辛安泉中,导致水体中有机物浓度逐年提高。
三、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辛安泉水源地污染现状,研究制定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已刻不容缓,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1、采取措施,对水源地进行隔离防护,并在保护区边界半径48m处设置警示牌和提示标志。
2、防治人畜垃圾地表径流所带来的污染,首先要在辛安泉周围的村庄内,远离辛安泉的位置设置防渗防漏的垃圾收集转运点,要求村民将人畜垃圾堆放于指定垃圾收集转运点,定期将垃圾送至潞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其次辛安泉两侧可以设置截洪沟和疏导渠,截留和疏导由于农业面源地表径流所带来的污染。
四、水源地监测方案
针对辛安泉水源地基础条件差、监控能力弱的现状,研究制定水质监控预警方案。主要包括:
1、监测频次
针对辛安泉水源地环境,综合考虑水文地质条件、水源地开发利用情况以及污染源的分布等,分别在上下游设置1~2个监测点,监测频次每年分别监测1~2次。
2、监测项目
主要包括:PH值、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锰、铁、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
五、水源地环保宣传教育
针对辛安泉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册等多种媒介,采用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促进区内公众了解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科学知识,推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转变成社会参与、人人有责的全民行动。
1、将饮用水水源地环保宣传教育纳入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之内,积极开展水源地环境保护的宣教工作。
2、将水源地保护宣教支出纳入其财政预算,在申请国家专项资金帮助前提下,积极筹措资金、责成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3、以各类环境纪念日、节庆活动为契机,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挂图、发放科普读物、开展文艺演出、组织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重要意义,教育公众自觉养成保护水源地良好习惯,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保护水源地的行动和饮用水源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4、深入农村开展面向大众的水源地环保知识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知识,开展农村环境保护技能培训活动。
六、水源地环境管理
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水源地风险管理等方面能力薄弱的'问题,提出以下管理建议:
1、明确水源地环境保护目标责任,水源的权属单位应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对水源地的环境管理。
2、建立饮用水水源地评估考核长效机制,提出饮用水水源地风险管理对策。提出进一步完善水源地环境管理机制的建议,为饮用水水源地实施科学管理提供支撑。
七、水源地污染应急措施
水源地污染事故预警技术:通过建立水源地污染预警预报评价系统,构建水源地污染预警预报标准库。并建立水源地污染预报的信息系统,形成水源地污染综合信息社会化服务系统。从而实现水源地污染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对水源地污染严重的区域及时预报,为合理防治水源地污染,及时保护水源地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水源地污染事故应急技术:包括水源地污染预警与应急技术框架和应急预案的建设,制定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应急技术措施与实施要点,应急条例,一旦发生水源地重大污染事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根据辛安泉水源地保护区特点及周边环境,应采取以下应急方案:
1、针对水源地监控预警能力薄弱、缺乏水源保护应急措施的现状,建议各级饮用水源地管理机构尽快建立水质常规监测制度,在识别水源地风险源的基础上制定水源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为应对突发的水源安全事故,建议当地政府可将地下水作为备用应急供水水源。
2、建立水源地污染防治的预警评价与信息系统;
3、建立水源地突发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制定水源地污染应急技术措施与实施要点;
4、制定水源地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条例;
5、建立应急实施的保障体系。
农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发生农机事故一起,死亡1人,无直接经济损失。没有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和突发事件,农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我们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的工作部署,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监督管理,防范农机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强化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在年初召开的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我们将农机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列入全市农机化主要工作目标,与农机化工作同部署、同考核,落实安全责任措施,切实加强了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领导。市农业局、市农机安全监理所与各区县农机行政管理部门及农机监理机构逐级签订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区县农机行政管理部门及农机监理机构在明确岗位目标任务,落实安全责任措施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把农机安全责任落实到乡镇、村组和机手,全市共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达到检验数的100%。基本形成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监理机构、农机从业人员全员参与的立体责任体系。
(二)围绕“安全生产年”,扎实推进农机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
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农机安全生产实际,制定了《市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工作方案》和《集中开展严厉打击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督促检查工作。通过整治,严厉打击了违法载客、酒后驾驶、人货混装、无牌行驶、无证驾驶、不按规定参加安全技术检验、报废及非法拼装农机上路行驶或从事作业等违法行为,有效的遏制和预防了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在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注册登记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不见人、不见农机,不准办证、挂牌,严禁为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超标农机注册登记入户,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不准办理登记手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对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工作,做好对驾驶操作人员的审验换证和农机的安全技术检验工作,防止了源头上出现问题。全年共完成拖拉机挂牌登记入户300台,新训驾驶员考核发证240个,确保了新增农机具正确操作使用和安全生产。
3、加大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以开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宣贯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进田间场院、进机手家中,通过多种形式、多个侧面来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农民和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农机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份,制作宣传展版52块,出动宣传车82次,提供安全技术咨询服务5200人次。
4、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了与公安、安监、交通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努力形成专项整治的合力。
5、是继续加强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我市继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办理农机牌证业务和对农业机械实行仪器检测、运用移动式电子桩考仪对农机驾驶员考核的基础上,今年区新购置一套移动式农机安全性能检测设备并更新了安全检查车辆,从而使全市拥有农机检测仪器设备的区县达到100%。
(三)深化“平安农机”创建。“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在我市开展已五年时间,五年来,我们创建了一批“平安农机”示范乡、村、户,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减少了农机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在县去年被命名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抓了区的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加强了3个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的农机安全管理制度和网络建设,农机“三率”较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经考评验收又有4个乡镇被省农业厅、省安监局命名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四)全面开展农机安全互助试点,为农机手平安致富构筑绿色通道。为了增强农机户抵御农机事故风险的能力,根据中央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精神,按照省局的安排部署,在全市全面开展了农机安全互助试点。全年共办理农机风险互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35台,发展会员75人。针对现行规定的`拖拉机强制保费低,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或者采取变相增加费用,捆绑商业保险才予承保,导致机手不愿登记注册和参加年检的不利因素,我们积极与人保财险铜川分公司联系沟通并达成协议,由人保财险铜川各分支机构按国家规定的优惠保费全面受理拖拉机交强险。
(五)精心准备,周密部署,抓好“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三夏”“三秋”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上千台农机行驶在各种道路中、作业在广大农村和广阔田野中,历来都是农机事故多发时期。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及时启动“市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在“三夏”到来之前,下发了《关于做好“三夏”期间机械化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对抓好“三夏”期间机械化农业生产及安全管理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同时要求市、区县农机部门在“三夏”期间,要积极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对重点作业区域、集中连片地块和事故多发时间段的安全巡查,及时纠正无牌无证驾驶、疲劳驾驶、违法载人等危害农机安全的行为,确保“三夏”期间农机生产平安有序。
针对今年我市小麦成熟期与关中地区收割时段重合,导致收割机异常紧张,许多群众拔打热线电话要求调配收割机的情况,我们立即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市、区县各级农机部门放弃端午公休假,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车辆,深入作业现场,帮助机手修理、调试机具,确保现有机械的正常作业。同时安排人员通过手机号召我市收割机手及时返乡作业,待本市麦收结束后,再外出作业。市局还抽调人员迅速赴周边地区联系外援机械来我市作业。从而基本缓解了我市麦收的需求,确保了全市48万亩小麦如期收割完毕,夺取了夏粮的丰产丰收。“三秋”生产周期长、任务重、投入机械多、管理难度大,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及农机安全工作的通知》,做到早动员、早准备、早部署。各区县也及早动手,对参加作业的农机具进行了检修,积极组织“三秋”机械化跨区作业会战,确保了全市秋粮播种在高产期。同时我们还建立健全了农忙季节、节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值班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加强了对农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收集、评估、传递和及时处置,确保了信息渠道的畅通。
三、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1、我市农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实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2、应急预案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市农机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成,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还需进一步增强;预案演练的统一规划、指导、监督和评估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应急专业队伍有待加强。我市农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业队伍能力建设还不足,应急队伍的培训演练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专业培训演练基础条件比较欠缺,培训演练的质量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4、预测预警能力有待增强。农机突发事件监测手段相对落后,综合监测预警能力还不够;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传输设施与设备相对陈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农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
为深入贯彻《关于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指导意见》(绍市委办发〔x〕50号),切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在认真总结全市基层应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战略部署,切实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深入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大力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体制。
2、坚持依靠群众,共享共建。鼓励社会参与,依靠群众,多渠道、全方位构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3、坚持立足基层,强化基础。立足于基层自我防范,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推动和加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
4、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推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工作载体,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一到二年的努力,全市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初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监测预警制度,全面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工作,广泛建立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自救队伍,基本形成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的应急工作网络,使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应急管理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突发公共事件明显下降。
三、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
(一)规范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工作目标: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充实应急管理机构。
1、各县(市、区)政府在20xx年底前完成县级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组织建设工作,应急办要有编制、有人员,由分管政府办公室工作的副县(市、区)长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应急办主任原则上由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担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2、市政府有关部门在20xx年底前明确应急管理分管领导,确定应急管理责任处室。(责任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3、加强基层应急组织建设。20xx年底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确定应急管理责任办公室,落实专职干部抓日常应急管理工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建立专兼职的应急管理机构。〔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二)规范预案体系建设
工作目标:各县(市、区)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构建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在横向上,结合实际确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保障等各类专项预案框架,确保预案基本覆盖本地可能发生的主要突发公共事件;在纵向上,初步构建完成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安全单项应急预案等的预案体系。
到20xx年底,80%的乡镇(街道)、50%的村(社区)制订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重大财产安全的各类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到20xx年,乡镇(街道)要达到100%,村(社区)要达到80%。到20xx年底,100%的高危行业、生命线企业制订应对企业安全隐患的应急预案,80%的其他企业结合企业特点制订防火、防毒、防传染病、防自然灾害、防生产事故等危及企业和员工安全的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100%的学校制订可能危及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重大财产安全,严重破坏教学秩序的各类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三)规范监测预警制度建设
工作目标:各级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程序进行规范,对信息报送的渠道和责任进行明确,不断完善社区、乡村等基层组织预警系统,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和信息直报系统。
到20xx年底,全市80%的乡镇(街道)要培养基层应急信息员队伍,针对重点区域、群体、行业设立基层应急信息员,形成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的.安全信息网络;乡镇(街道)应结合实际明确领导分工、落实现场处置及协调工作职责,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报送程序,明确信息报送的范围、责任主体和报送要求,建立和完善24小时的信息报告制度;各县(市、区)应急平台的信息、预警等功能,要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锣鼓等方式,着力解决边远山区信息报告和预警中“最后一个人”的瓶颈问题,努力构建全覆盖的应急管理信息网络。〔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四)规范社区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街道、社区建立应急自救队伍,不断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预案,使居民对应急处置、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逐年提升。
1、逐步完善社区应急救援体系
到20xx年底,全市所有社区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应急预警信息的渠道;100%的街道办事处建立维稳调解、民兵应急救援、专职消防、事故救援等队伍;100%社区建立护区队、义务消防队等队伍。各社区居委会要重视应急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培训,每年开展二次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加强社区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对居民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纳入社区居民教育体系,通过课堂培训、板报宣传等形式宣讲应急处置和安全知识。到20xx年底,居民对火警、交通事故、医疗等急救电话认知率达到80%以上,到20xx年达到90%以上;到20xx年底,懂得用电、用燃气、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常识的居民比例达到50%以上,到20xx年达到60%以上。〔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3、建立集日常服务和应急指挥于一体的群众热线电话
到20xx年底,50%的乡镇(街道)建立群众热线电话,到20xx年达到70%,到20xx年,群众热线电话在各乡镇(街道)普遍建立。〔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五)规范农村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乡镇、行政村建立应急自救队伍,不断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预案,使农村居民对应急处置、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逐年提升。
1、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
在每年开展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中,增加应急管理知识“下乡”,编印应急管理实用手册和宣传资料进农村;到20xx年底,农村居民对火警、交通事故、医疗等急救电话认知率达到60%以上,到20xx年达到70%以上;20xx年农村居民对用电、用燃气、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常识的认知率达到50%以上,到20xx年达到60%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规范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
在农村用电方面,变压器有护栏和警示标志,线路规范,用电设备各项性能和指标符合铭牌标示和安全标准,严禁私拉乱扯,杜绝使用老化线路,建筑物内严禁使用电线。〔责任单位:绍兴电力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1)在农机和农村运输车辆、船舶管理方面,所有运输车辆、农用船舶和大型农业机械都依法登记,按要求检验合格,司驾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牌无证、脱检脱审脱保、无作业证和持假作业证等违法行为,渔船、农耕船不得从事经营通运输活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在农村消防管理方面,积极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全面落实防灭火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在农村道路安全方面,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加强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改,学校附近等重点路段应当设立安全警示标志。〔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3)在农村危房管理方面,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院、诊所、敬老院、教堂、寺庙等危房的排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提高房屋安全等级。〔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4)农村自然灾害预防方面,普及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应对地震、洪水、暴风潮、冰雹、雷电、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增强群众临灾自救互救能力,保护农作物不受病虫害侵蚀、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损害;普及防止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环保知识,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防范能力,不断完善基层群测群防体系。〔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防办、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5)对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要有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要定期督查,并将有关督查情况及时通报有关部门,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3、制定防范和应急措施
针对交通、消防、公共场所、学校、用电等可能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制定预防计划、防范对策及应急措施,推广应急管理“枫桥经验”的“四早法”,每年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有针对性的对电路、道路、农机作业现场、公共场所、大型家宴聚餐、村民生活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巡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有记录,有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对难以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或紧急事件要及时上报。〔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六)规范企业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实现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应急队伍专业化、应急演练定期化、处置突发事件自主化,应急能力全面提高,各类事故发生率严控在指标之内。
1、编制完善企业预案
到20xx年底,各类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预案内容简明、管用、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有的高危行业、生命线企业每年开展一次以上联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加强企业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
20xx年底前完成企业应急队伍建设,督促企业切实抓好应急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加强对职工应急知识、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安全生产关键责任岗位的职工,既要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术,也要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事件的处置方法,增强自救互救和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3、开展企业隐患排查监管
每年的年初、年中和事故高发时段,认真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的隐患大排查,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检测评估,及时整改。〔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4、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和信息报送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企业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并按照分级标准迅速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七)规范学校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全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将应急处置常识纳入课堂教育,规范各类突发事件和事故苗头的报告,各类事故的及时处置率达到100%。
1、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到20xx年底,学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要达到60%以上;到20xx年,每个学生每学期应急知识授课数要达到3课时以上,应急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建立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落实危机防范措施。全面推广学校食堂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五常法”,认真组织开展学校防火、学校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等工作,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接送学生车辆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从严查处超载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3、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制度。凡学校发生的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如食物中毒、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紧急灾情、传染病流行病疫情,以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不论发生在校内还是校外,只要涉及学校师生,都应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把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绍兴市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加以推进。
(二)严格考评,及时总结
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诸暨经验,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内容和推进工作进程要求,严格考评验收,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对在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各级应急办要加大对推进工作的指导、检查、督查,确保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和开设宣传栏、宣传车,张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手册等途径,有计划地宣传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重点报道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中“走进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典型,大力营造氛围,加快工作进程。
农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
今年以来,麒麟镇认真按照县《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强化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应急管理工作任务。本年度未发生一起突发事件。现将一年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工作责任。镇党委政府将应急管理工作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由党委副书记为专抓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设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明确了专人负责。各村、镇直部门、重点企业也分别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机构,明确了专兼职信息报告人员,层层落实了具体责任。
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工作措施。
1、完善预案体系。根据县政府总体应急预案,编制和完善了《麒麟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和《麒麟镇保稳定应急预案》、《麒麟镇防汛应急预案》、《麒麟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麒麟镇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麒麟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麒麟镇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七个应急预案。
2、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组织七个村、两个重点企业共100余人,开展了防汛抗洪演练,提高了麒麟企业和村庄群众抗大洪防大汛能力。今年以来,共组织应急演练两次,出动车辆10辆次,出动人员100人,涉及防汛、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等,为应急预案启动和应急处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加强预案制定的指导。镇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各类应急预案修订和编制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村、各部门、各企业按照镇应急办要求抓紧制订各类应急预案。
三、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按照上级要求,在全镇开展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在政府住房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腾空一间房子用于武装保稳定、防讯、防火应急物资储备:卫生院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储备了各类防疫、消炎、抗菌等药品;重点企业都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储备了充足的应急物资。
四、加强应急队伍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1、将应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充实应急救援队伍。目前,全镇安全应急救援队伍10人,防汛抢险应急分队30人,护林防火应急队伍30人,公共卫生应急队伍15人,信访保稳定应急队伍18人。
2、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组织各村各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广场、公共绿地、地势较高的开阔地等,规划设计应急避难场所。
五、加大各类隐患排查处理力度。
定期组织各村、各部门、各企业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对本单位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隐患,认真落实好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六、加强应急值班管理,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
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值守应急和信息汇总工作,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值班、登计、交接班制度;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要素时限渠道和责任主体,强化对重要值班信息的查询、研判、汇总,规范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
七、加强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
组织各村各部门,通过广播、标语等各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应急知识。深入开展应急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增强群众自救互救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尽管镇、村、企业、部门普遍都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组织体系,但是还不够完善,组织体系还不够健全。
(二)应急物资储备不足。
(三)应急救援演练做的不够。
(四)应急避难难场所规划建设工作做的不够。
(五)对于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干部群众普遍认识不足,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我们这不是地震活跃带,因而在建设、施工中防震措施不足。
(六)广大群众的应急知识贫乏,应急意识淡薄。他们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不多的书本或宣传资料以及电视、广播等有限的范围,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防疫等将造成的危害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防灾抗灾意识十分淡薄。
九、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以防震减灾、防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为重点,抓紧编制和完善村级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各村、各企业开展防震减灾等方面的应急救援演练。组织和指导各村各企业规划设计和建设一个应急避难场所,为群众明示逃生去向和避难地点。广大群众自觉成为应急管理的主体。
(二)加强农村地区应急知识体系建设,真正落实好各种应急预案。应急不是政府“包打天下”,而是各方拧成一股绳。政府有政府的责任,单位有单位的责任,群众有群众的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相较而言,群众的组织和责任落实是当务之急。要依靠村级组织建设起应急组织体系的“框架”,基层政府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对村级组织考核体系,责任到人,责任到事,建立科学有效的奖惩机制;要依靠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建立起应急组织体系的骨干力量,让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成为宣传应急知识的“宣传员”,成为处理应急事件的“主心骨”,成为应急事件善后的“定心丸”。
(三)加强农村地区应急工作制度建设,努力探索工作创新。应急管理是一项新事业,一门新学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既要善于运用法律,行政手段,也要善于运用经济手段,特别注重发挥利益机制,变外在强制为内在驱动。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国民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应急融资和筹资机制,政府与商业保险企业基于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双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通过政策优惠鼓励商业保险、再保险进入农村地区公共安全保障领域,开发新险种,扩大承保范围。同时积极吸收来自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的捐助,培育和发展社会共同参与危机管理财力保障机制。
【农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应急突发事件预案07-1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6-12
[精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7-09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03-22
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7-10
商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4-29
宾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5-18
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5-25
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02-21
保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