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

时间:2024-06-17 16:38:2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1

  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我们以前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素质教育改变了“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方式,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各种社会需要的人才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而素质的培养是在学生“有天赋”的基础上。“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这与我们的《新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表现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表现为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从文化基础可以看出,它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积累的宽度和厚度,使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也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自主发展方面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学习发展意识,能够自主学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追求健康、快乐、精彩的人生。社会参与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能力,一个有担当的人,才能爱国、爱集体、爱家,才能勇于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我们作为教师,以后在工作中应做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2、注重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指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市民的需要而具备的认识、理解数学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做出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文化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素养。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2

  对于大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具备了入职的敲门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职业素养越高,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通过多年的学习与实战工作经验,总结出几点良好职业素养的具体表现,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快速、有效的指导,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自身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提升。

  1、爱岗、敬业、全力以赴很多人认为,这点很容易做到,是一个职场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最高境界的人并不多。比如同样的一个工作一个任务,大多人是报着完成的目的和态度,而优秀的职业人是追求完美的。也正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努力、更敬业、更认真、更执着,才收获了卓越的工作能力,才有了晋升的可能。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才有夺得第一达到100%的可能;如果你在付出的时候就首先打了折扣,那么得到的结果也肯定不尽完美。不管你的资质如何?你的能力如何?真正的爱岗、敬业的心态与行动,是职业生涯中想要获得成功最为首要的品质之一。初入职场就更不能找寻捷径,更需要的是这种脚踏实地、全力以赴的精神!

  2、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我们都说,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很多人从事的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

  虽然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现状,先就业再择业也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座右铭。那么既然选择了,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爱上它——你现在的工作!其实工作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你对它是要负责的,因为你的责任感不仅让它更好地“成长”,同时通过这份责任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资本与经验,这未尝不是一种回报。带着一份感恩的心对待你的工作,因为是它让你的生活更充实,让你的人生价值得以最完满的体现。而大多数的企业在提拔员工的时候,往往选择的也是那些有所担当,勇于承担责任与压力的员工。因为这是一个成功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3、团队协作意识团队协作意识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职业素质之一。

  社会的生力军已经被八零、九零后所替代,这一代的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的宠爱,在外又吃不得苦。所以现在有一个时髦的字眼是现在很多人的状态——“宅”,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们更加自我,而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合作关系都需要的是沟通与配合。我曾经参加过多次团队拓展活动,发现有很多能力较强的人组建的团队往往最后没能战胜那些貌似能力平平的人组建的团队。后来发现,团队协作意识才是一个团队成败的重点。前者的团队大家都想更多地表现自我,缺少团队平衡意识,而后者恰恰相反,他们在团队出现失误的时候彼此鼓励;需要出谋划策的时候,大家集思广益,沟通融洽;明确指挥者的地位,能够按照领导人的要求脚踏实地地去执行去完成命令。“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可见前者就是个人主道德教育对个人、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是由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决定的。

  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据当前的高校学生道德素质做出的针对性反应,严峻的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已经为高校教育工作敲响警钟。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发展阶段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大学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统一性确立的时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克服一些由学校走向社会过程中的不适应和障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心理课题。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这些课题的实现,达到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就业的客观要求。

  随着教育逐渐与市场接轨,能否适应市场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评价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经济大潮中,用人单位已向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适应人才市场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适应人才市场向教育提出的.挑战。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为了能担负起重任。大学生,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人才的重担,因而加强自身的修养更显得重要。孔子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孔子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孟轲也是这样,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当代大学生,是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自觉、认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严格要求自己,必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遵守社会公德,还应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来激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今大学生应该怎样加强自我修养呢?

  (一)认真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而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理论越彻底,认识越正确,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就越高,在修养实践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时地识别错误倾向,少走弯路,免遭挫折。修养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努力,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必须认真学好必修和选修的思想教育课程(即德育课)。还必须认真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学方面有关的知识如伦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社会学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等学科。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定,才不致于随波逐流,附和错误潮流。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如何,主要以社会实践来检验。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个“行”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和形成的。人们要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便谈不上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人们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所学理论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结合点,才能架起书本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多层次的立交桥,也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社会,丰富思想,坚定信念,陶冶品德。

  (三)向先进人物学习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以先进人物作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很有道理的。学习先进人物,可以从历史上学习,也可以从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大量英雄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更要注意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的精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迹更发人深省。因为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差异不大,主要是努力程度的不同。

  (四)思想品德修养同学习遵守校纪、校规相结合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修养,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动地指导修养,通过实践,检验修养的效果。而法律、法规,则是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去指导人们进行思想、意识行为的修养,是对人们偏轨行为的制约。大学生在学校里,应该认真学习,模范地贯彻执行学校所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因为这些规章制度是密切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具体地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行为准则,是保证高校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促使大学生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方向健康成长的需要。

  思想品德修养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就必须善于总结提高,很下功夫。而思想品德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实践,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3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重大使命。然而,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却与“立德树人”的本义日渐偏离,尤其在就业难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日益被功利主义所遮蔽,其人才培养目标日益被弱化和窄化为就业率、职业能力等显性政绩,突出表现在毕业生职业素养的缺失日益成为学生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短板与瓶颈,也日益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20xx年,华东师范大学阎光才教授对全国部分高校已经工作1-6年的毕业生开展了大范围的调查,调查显示:“高校培养明显不足的是非正式能力。非正式能力严格而言,主要表现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与素养。毕业生进入职业生活后所反馈的非正式能力缺失,正是源自对教育中的人、教育原始底色的体系性和制度化的遗忘。调查中,学历越高、学校层次越高,毕业生所反馈的非正式能力表现越弱,也大致凸显了体制化教育中‘人’与‘才’颠倒的逻辑。”[1]笔者近年来在走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跟踪调研时也发现,职业素养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一以贯之最看重的就业素质,也被认为是对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生涯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需要重视的核心素质。这就需要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职业素养教育具有的价值,科学厘清职业素养教育相关概念的内涵和特征,全面审视高校职业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积极构建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从而切实履行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回归教育的本义和本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一、当为: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对待职业素养教育

  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对待职业素养教育本质上是对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考量,是对职业素养教育价值的觉悟和觉醒。提升职业素养教育自觉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和特征,需要我们深度认同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全面理解职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

  “素养”一词由来已久,《新华词典》将人在后天教育或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品质称为“素养”,是“平时的锻炼和教养”。[2]在这一界定中,明确指出了理解素养内涵的关键词暨品质、养成、教育或环境影响。然而,作为“素养”下位概念的“职业素养”普遍认为是一个较为新颖、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因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现有文献看,对职业素养概念的理解尚有不同的认识,对职业素养内涵的界定尚难取得一致。但是,梳理相关文献,结合对素养的理解和对毕业生跟踪调研情况,笔者认为所谓职业素养(professional attainment)是人们在后天教育或环境尤其是职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通过职业活动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品质的综合,一般包含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如:忠诚、敬业、爱岗、诚信、务实、合作、创新、学习等。有研究者结合“冰山理论”将职业素养分为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其中显性素养是指职业技能,隐性素养则是指除了职业技能,在完成工作任务时还需要具备的其他能力特质[3]。其中,隐性素养往往容易被忽视,却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职业素养的特征中进一步厘清职业素养的内涵。第一,具有鲜明的养成性和稳定性:职业素养完全是后天养成的结果,职业素养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变,从而成为个体的典型独特品质。第二,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情境性:职业素养与行业、职业密切相关,职业素养源于职业活动、发展于职业活动、体现于职业活动、作用于职业活动。第三,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职业素养在不同的行业和职业中有着显著的差异,同时,一些基本素养在不同的行业和职业又有着共性的要求。第四,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和时代性:职业素养既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在行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积淀而形成的。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素养不可能独立于时代特征而存在,时代精神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基调。第五,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内生性:职业实践活动是职业素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尽管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大多属于意识领域的范畴,但是如果不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显然也是无益的。同时,职业素养只有通过培养、体验、实践并不断内化、升华为个体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才能进一步推动职业实践的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职业素养作为一个多层次、立体式概念之于个体、组织和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职业素养是个体核心竞争力构成的必备要素和关键因素,是个人及时充分就业并获得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职业素养同时也是组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立业之本和必要条件。

  基于上述理解,笔者认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职业素养养成规律,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主动适应行业、职业发展形势,坚持开放、协同、合作的原则,通过教学、实践、环境、文化等多个维度和途径,将职业素养的理念统合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整合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使广大学生坚定职业信仰、铸造职业精神、培养职业习惯、培育职业气质、唤醒职业意识,内外兼修、神形兼备,促进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职业素养培养内容以隐性职业素养的教育为重点和核心。

  (二)深度认同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

  职业素养教育既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精神纽带,又是体现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职业素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尊重人、关心人、凝聚人、培养人、发展人”,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润物无声地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延伸育人为本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为先的功能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成就学生的生涯发展。同时,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到职业素养与民生的关系。职业素养之于学生,应当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因此,要靠职业素养教育舒缓学生的就业压力,温润学生的美好心灵,涵养学生的多彩人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保障学生的文化权益。我们讲立德树人,职业素养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讲以人为本,职业素养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我们讲促进发展,职业素养应该是一个必备的衡量尺度。

  职业素养教育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职业素养教育的提出正是缘于近年来学生令人堪忧的职业素养现状,这深刻地折射出目前职业素养教育的边缘化、碎片化、低效性。职业素养教育业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短板、瓶颈和薄弱环节。职业素养教育正是力求突破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技能至上的狭隘,将人才培养与素质养成有效衔接,从而实现从“专业技能”向“德才兼备”,从“职业能力”向“职业素养”的转变,将职业素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特色和优势发挥至最大化。同时,不能将职业素养教育仅仅作为一种手段和一种支撑来强调,应该成为高校内涵建设和提升质量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这既是对职业素养教育地位、作用、价值认识的新飞跃,也充分反映了时代赋予高校新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战略眼光。

  职业素养教育既是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加速器,又是高校实现特色发展的新平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社会形态变迁的战略机遇期,既迎来发展机会又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组织的发展都呼唤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深入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无疑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已经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特色转变。结合高校的发展定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推进职业素养教育,打造高校特色文化、培育高校特色品牌,既是实现高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必为:以更加客观的视角剖析职业素养教育

  以更加客观的视角剖析职业素养教育本质上是对职业素养教育实践现状的理解和把握,是对职业素养教育异化现象的审视和分析,从而让我们更好地担当职业素养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并积极构建职业素养培育体系。

  (一)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观认识”尚显滞后,职业素养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高校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在职业素养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职业素养教育的主体。目前,双方均对职业素养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突出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认为高校的职能是专业教学和科研,而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视作面子工程,“宣传起来重要,落实起来次要,忙碌起来不要”;一些专业教师认为职业素养的培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无关,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一些学生则把职业素养的培育当作形式主义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更无法体会到职业素养对人生发展的重大作用。这些认识直接导致了职业素养教育被边缘化、表面化、娱乐化,从而使得职业素养教育与高校中心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难以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内化。

  (二)职业素养教育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职业素养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目前,对职业素养教育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需要进一步深入,突出表现在职业素养教育还缺乏长远和系统规划,也未制定比较清晰的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直接导致了职业素养教育实践一阵风,今天来,明天走,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突击性。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突出表现在职业素养教育还存在与教学、管理、服务相脱节的现象,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职业素养教育合力和氛围尚未形成,直接导致了职业素养教育实践和高校人才培养等工作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容易形成高校各部门“都管又都不管”的局面。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校外支持网络需要进一步构建,当前的职业素养教育还仅仅局限在狭隘的校园中,与更丰富的社会生活缺乏紧密的联系,直接导致了职业素养教育实践的“孤岛”现象。

  (三)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创新”尚有空间,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职业素养教育惟有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才能直指人心,适应广大师生的身心发展和文化需求。目前职业素养教育在师生双向互动上、在入脑入心上、在知行合一上亟需提升实效性;体现国情、校情、生情,能够打响品牌、催人奋进、温润人心的高水平职业素养教育特色实践还不是很多;体现时代特点,应对时代难点,回应时代热点的职业素养教育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新项目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培育;当前的职业素养教育实践专题讲座多、理论说教多、口号标语多,实践体验少、分类分层施教少、富有新意项目少,从而使职业素养教育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比,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职业素养教育的精品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尚有巨大的空间。

  三、可为: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深化职业素养教育

  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深化职业素养教育本质上是对职业素养教育内涵发展的向往和追求,实现职业素养教育自强需要我们科学把握职业素养的特性和规律,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和载体。

  (一)系统规划,增强职业素养教育的组织力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奢望以一般性的号召,随意性、突击性的建设来实现整体的突破,需要系统设计、科学规划、主动建构。各高校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以职业素养教育为导向弘扬主旋律,以职业素养教育为福祉造福于民生,以职业素养教育为动力提升育人质量,以职业素养教育为目标推动好发展”的建设理念,全面挖掘校内外资源,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的特色经验和有效做法,积极制定职业素养教育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提出职业素养教育的主题和主线,形成职业素养教育的发展思路,明确职业素养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内容载体、具体措施、行动重点、督导评价等;制定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职业素养教育实行卓有成效的目标管理,从而形成完整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和框架,系统构画出职业素养教育的发展蓝图,促进职业素养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

  (二)健全机制,夯实职业素养教育的发展力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体制机制管根本、管长远,因而需要建立健全与职业素养教育内涵建设相适应、遵循职业素养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全面规范的体制机制。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全领域,与高校中心工作一起部署、落实、考核。为此,需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机制,坚持以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对职业素养教育规律、学生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关切和需求等进行前沿研究、宏观研究、理论研究、运用研究、比较研究、跟踪研究等;需要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院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纵有领导、横有沟通、上有布置、下有落实的强大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进一步加大教育的经费投入,切实保证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需要建立健全督导评估机制,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发展状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标准要科学,制度要规范,时间要常态,结果要公示,先进要奖励,落后要惩罚,以促使责任的担当和职责的履行。

  (三)完善体系,强化职业素养教育的渗透力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个内容涉及面广、途径丰富多样的实践过程,必需认真探讨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努力整合职业素养教育途径,始终突出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产生最佳效果。

  1.突出课堂载体,不断完善职业素养教学体系。在言传身教中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职业素养教育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各层次、各学科专业、各课程类别以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分类、分层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同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聚焦“职业素养”精心设计内容体现教育的深度;以跨学科视角、整合校内外人力资源组建教学团队体现教育的广度;以问题剖析、专题研讨、实践探索等方式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育的效度,从而解决好“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的问题。

  2.突出活动载体,不断完善职业素养实践体系。在实践育人中培育学生职业素养:要抓住重大事件和重大时间节点,根据学生关键阶段的需求,创建多元情境,开展有针对性的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活动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潜在感染和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受到身边人、身边事的熏陶教育。同时,要坚持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为内涵的实践导向,把校门打开,把围墙推倒,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不同的资源,通过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让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全方位地融入社会、融入市场、融入企业,以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与社会之间“零距离”对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职业素养。

  3.突出文化载体,不断完善职业素养引领体系。在营造氛围中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文化是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园文化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坚持树魂立根,熔铸“国魂关魂校魂”于一体,用核心价值、行业精神、职业风范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大力培育具有感召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文化;坚持注重抓“小事”、抓“细节”,从小处着手、从细节着手规范言行举止,用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推广和展示文明清新的行为文化;坚持把职业素养理念和精神糅合和渗透到校园规划设计的一景一物中,用丰富的校园景观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注重提升凸显个性和特色的物质文化;坚持努力打造严格规范、系统科学的制度体系,切实提升对制度的执行力,努力寻求刚性约束与人性关怀的最佳契合点,用点滴养成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积极完善刚柔相济的制度文化。

  (四)打造品牌,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吸引力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追求和注重实效的落地工程,必须依赖具体的项目实施,因而职业素养教育项目的打造非常关键。通过职业素养教育项目建设,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觉职业素养教育就在身边,从而感受教育的力量,领略素养的真谛,自觉接受所倡导的理念和规范。为此,高校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和整体目标,紧紧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新变化,充分尊重和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首创精神,精心培育凸显职业素养特色、符合师生特点,植根学生、服务学生的载体和样式,及时总结来自师生的生动鲜活的创新经验,形成项目源于师生、活动依靠师生、舞台成就师生、成果惠及师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氛围,从而不断增强职业素养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只有多策划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项目,多建设直指人心的项目,才能营造良好氛围,才能多出成果,才能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吸引力。

  (五)搭建平台,提升职业素养教育的推动力

  职业素养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找准载体,建好平台。为此,高校应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各方资源,采取得力措施,搭建起支持职业素养教育的广阔平台。

  1.积极搭建网络平台: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日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职业素养教育必须重视借助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样式,把互联网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新阵地。

  2.积极搭建基地平台:要拓宽职业素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广泛利用社会、行业资源,共建教育基地,形成校内外良性互动机制。

  3.积极搭建传播平台,通过环境文化、形象识别、行为活动等探索职业素养传播体系建设,努力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职业素养传播体系,提高职业素养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4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悟颇深,下面是我的感想。

  大学生在培养自身综合素质过程中可以从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入手:充分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在内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完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步入社会,能像一个社会活动家一样,正确、有效在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初具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加以协调处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千头万绪、具体繁杂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良好的决断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划能力。大学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缓而不缀,既忍让又不失原则,沉着冷静、灵活应变地处理问题;适应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求大学生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甚至同流合污。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实际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作用的发挥;策划能力要求大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抓住有利时机,把握有效空间,筹办和开展形式各异的介绍宣传和业务活动,使工作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锻炼自控能力。遇到不顺的事能否压下心头的怒气,冷静处理,是对大学生素质高低的一种考验,避免因小事而引起大错,导致工作的失误。素质发展的创新性要求,是当代人才素质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要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立足于现实的必备素质。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强烈的好奇心,细致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超前的预测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素质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是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的个性张扬,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当代大学生强化自我竞争意识,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性特点,努力挖掘个人潜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和发展个人素质。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武装能解决的。它要求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

  1、了解职业个性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点。社会人力资源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个性对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工作机会相匹配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例如,他喜欢什么样的同事,喜欢怎样的活动,对什么问题感兴趣,这些问题都会与他们未来的工作状态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学生了解这一点,在确定自己的工作时,会多一层理性的思考,择业的针对性就会增强一些。如个性偏内向的学生要知道自己的个性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个性外向类型的学生在做研究工作时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好的职业性格有助于个体在相应职业中更良好地完成工作。

  2、提升职业品质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大学生职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在职业行为、工作作风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等。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已认识到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已为就业者的职业品质注入了新的内涵。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品质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诸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拓创新精神、沉着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许多职业已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3、培养职业技能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落脚点

  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培养的落脚点。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好处。提高技能,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组织进步的需要;另一方面,为自己今后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职位做准备。相应的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本,不同的职业会对人们有不同的技能要求。

  大学生的对技能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经过了专业学习,就有了相应的技能。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教育是学习技能的基础。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一定要经过反复实践或者体验。我们要辅导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技能清单,了解这些技能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认识的方法,这都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应该通过制定自己的职业计划来了解自己,也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在制定计划中大学生需要经历几个实践环节;一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培养计划;二是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兼顾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的限制,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特别是应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社会信息。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5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日趋重视,这为中职学生继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具备职业素养是学校与企业搭建就业平台的重要内涵。这便要求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要科学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将理与实践相结合,来加强对中职生核心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内容

  核心素养是指劳动者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涵盖了知识、能力及其态度等诸多要素。良好的职业素养会对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职业核心素养一般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某一具体工作时,与其工作及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的总和。例如,从事会计行业就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所制定的基本内容;从事教育行业则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同行业都拥有属于自身的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职业操守。职业意识是劳动者对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的评价、情感和态度的综合反映,它包括创新意识、诚信意识、竞争意识、时间意识等等。

  在上述的四个内容中,其中职业知识、技能是中职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着重培养的'部分,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往往会被有所忽略。经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现今大部分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和选拔时,职业技能仅仅占据百分之三十五,这充分说明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原因显而易见:职业技能通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可以很快掌握和提高,然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却是支撑起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二、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现状分析

  中职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表现在行为意志上,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做事缺乏耐心与自信心

  中职生由于中考失利,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常得不到父母及其老师的赞赏,导致其自信心差,不敢大胆地做事,总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好一件事情。而有些事情,即使做了,也不能坚持下去,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自怨自艾,无法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严重者甚至自暴自弃。

  (2)由于自我意识强烈产生逆反心理

  中职生由于知识面、阅历等原因,无法从全局来看待事物,且中职生处于青春叛逆期,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集体利益。在接受老师和家长批评教育过程中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冲撞老师、顶撞家长的事情常有发生。

  (3)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情绪波动较大,中职生由于年纪尚轻,世界观、价值观都处于形成时期,对于自身的要求较低,也没有形成固定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在生活与学习中往往任性而为之,即使知道应该去做的事情,也会由于情绪起伏波动大,不去完成。经常不看场合,不考虑后果违反校纪班规等现象。

  由此可见,对于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尤为急迫和重要。

  (二) 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提高职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当今社会竞争形势激烈而严峻,面对优胜劣汰的就业形势,中职生的就业情况已不容忽视。经过对各类调查结果进行参考后,我们不难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企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然而,现今的中职学校大多将职业知识、技能的提高作为重点培养目标。所以,导致中职生的职业素养的现状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距甚远,从而出现了中职学生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所以加强对中职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使其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2)良好的核心素养会对其今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初入社会难免会遭遇到挫折,产生挫败感,这是必经的过程。然而在面对挫败感的过程中,便能充分地体现出职业素养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核心素养的中职生,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可以沉着冷静,不慌不怒,善于从客观、主观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另辟新境,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与结果。

  三、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途径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现象,对于中职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从个人,学校和家庭三方面进行。

  (一)确立班集体目标

  优良的班风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产生渗透作用,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熏陶并且被同化。作为班级的班主任,首先要带领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追赶的风气,在生活中互帮互助,亲密无间,既能团结协作,又能公平竞争。努力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良好品质。

  (二)确立个人核心素质培养的目标

  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个人品德的形成,但是,学生的个人修养应该使其作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存在,而不是因为老师空洞的说教和家长死板的要求。现今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时代,可以得到社会认可的人才,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才”。诚实守信、开放合作、开拓创新是作为一个成功的人所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品质。作为班级的班主任,应结合班级每位学生的自身情况及其性格特点,确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德育目标。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国家现阶段应试教育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家长对于分数的过分关注。而忽略了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现阶段一部分中职生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将子女送去学校,教育便是学校的责任,殊不知,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优秀子女的最重要的基石。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平常应配合学校,加强对于子女的思想教育。

  综上所述,中职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对于其今后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职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却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并且取得良好成效的工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它是来自于社会、个人、学校以及家庭各个方面共同力的成果。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6

  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来看〃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同时也是个体接受 外部经验、内化外部经验指导自己行为的重要形式。所以〃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对个人、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是由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决 定的。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据当前的高校学生道德素质做出的针对性反应〃 严峻的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已经为高校教育工作敲响警钟。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发展阶段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 识技能〃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自我 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大学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统一性确立的时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克服一些由学校走 向社会过程中的不适应和障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心理课题。 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这些课题的实现〃达到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就业的客观要求。随着教育逐渐与市场接轨〃 能否适应市场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评价教育成功 与否的重要指标。在经济大潮中〃用人单位已向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适应人 才市场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适应人才市场向教育提出的挑战。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为了把 自己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为了能担负起重任。大学生〃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人才的重担〃 因而加强自身的修养更显得 重要。孔子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孔子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孟轲也是 这样〃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

  当代大学生〃是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自觉、认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 向严格要求自己〃必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守社会公德〃 还应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来激励自己。 只有这样〃 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 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的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

  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当然,这个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实现“三方共赢”。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或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满足社会需要:首先,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大学生培养的系统工程,使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明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学习与职业的关系、自己与职业的关系。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并把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做为重点。其次,与相关的职能部门协助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以就业指导部门为基础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及时向大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和实际的职业指导,最好是要配合提供相关的社会资源。再次,深入了解学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求知需求,尽可能向学生提供正确、新颖的学科信息,让学生了解该学科往后的发展与晋升。

  而我们则因从自身出发,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思想观念,多参与社团和社会实践。了解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多与身边的朋友或长辈相互交流有关职业素质的心得,参与职业相关的培训,使我们的职业素养有很大的提高。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7

  先做人,后做事,一个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一个员工要有个人发展,也离不开企业这块舞台,良好的品质和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事的基础。所以,职业素养是每个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员工好的职业素养,将是我公司整体风貌的展现。简单而言,职业素养是员工对自身工作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体现,一个优秀员工应该具备十点基本的职业素养,下面我将从这十个方面谈谈关于职业素养的一些心得。

  一、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为人处事以诚相待;守信,则是信守诺言,讲求信用。诚实与守信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的优良品德,是思想和行为高度一致的具体表现。

  二、善于学习,勤于学习;

  我们应该像海绵一样,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同行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向行业专家学习;同时应该养成计划与总结的习惯,做完一件事,要善于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很好的总结归纳,将其提升到理论与流程的高度,避免犯二次错误。

  三、不断创新,力量的源泉;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与市场份额,产品的差异化与低成本等竞争策略的实施,需要通过员工们的持续创新来实现。一个员工要想实现价值增值,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拥有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

  四、高度的责任心;

  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做好份内应做的事;责任就是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责任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是对他人、对集体、社会、国家及至整个人类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当我们坚守责任时,我们就是在坚守最根本的人生义务。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我们不能推卸责任,推卸责任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当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时,他又在完善自己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会给别人一种信任感,会吸引更多的人与自己合作。“责任保证一切”,责任保证了信誉,保证了服务、保证了敬业、保证了创造……正是这一切,保证了企业的竞争力。

  五、高度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简单地说,就是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企业管理专家指出,一家企业的成功,30%靠的是战略,30%靠的是运气,另40%靠的是执行力。可见,执行力是何等重要,仅有战略和运气是不行的,必须有强的执行力。

  六、优雅文明的举止礼仪;

  举止礼仪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的各种具体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在身体姿态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用优美的体姿表达礼仪,比用语言更让受礼者感到真实、美好和生动。

  七、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决定一切,什么样的态度是受欢迎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欣赏他人的,包容的,自信的,乐于助人的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有感染力的环境,每个人都愿意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使人的压力减轻,也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积极的态度就是乐观豁达,要有乐观平和的职业心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工作要主动、必须做到位,尽自己最大努力做自己份外的事情也是一种收获。天长日久提高的是自己,快乐的也是自己,用好的心态面对一切!

  八、忠诚度;

  忠诚是员工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必须拥有的良好品质,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忠诚是一种气节,是一种能力。有忠诚之心,才会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才会拥有更好的职业声誉和品牌形象。忠诚不是一种纯粹的付出,忠诚也会有回报,企业并不仅仅是老板的,同时也属于员工的。忠诚是企业的需要,是老板的需要,但更是员工自己的需要。作为一名员工,你必须忠诚才能立足于职场,你自己才是忠诚的最大受益者。

  九、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小事不能小看,细节方显魅力。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责任心对待每个细节。只有把小事做好了,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大价值。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在今天这个社会,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胸怀大志,满腔抱负,但是成功往往都是从点滴小事开始的,甚至是从细小至微的地方开始。如果不遵守从小事做起的原则,必将一事无成。

  十、敬业;

  什么是敬业?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如果一个人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他就已经具有敬业精神了。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敬业精神,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更难以担当大任。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才能长久,才能卓越,对待工作不是一般努力就可以,而是虔诚,不是尽力而为,而应全力以赴。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责无旁贷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都应该为工作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03-31

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计划10-23

职业素养心得体会11-19

职业基本素养的心得体会04-24

职业素养心得体会12-03

职业素养培训心得体会04-14

职业素养心得体会最新04-21

职业素养培训心得01-19

员工职业素养培训心得体会01-04

职业素养心得体会(精选25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