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培训心得

时间:2024-06-02 14:26:0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校本培训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1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的一个学期以来,就应对自己的个人研修工作进行一次盘点。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己学习与自己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明白期望到达的目标是什么。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运用#心得体会#导语,演示实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抓住学生特别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去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逐步培养兴趣。就课堂导引而言可采用故事开引、巧设悬念、设疑质疑、妙语解颐、游戏导入等方法,使课堂授课伊始,便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在课堂授课中,可利用课文中存在的游戏、风趣的笑话、幽默的.谜语、播放配套的音乐,或开展小知识竞赛等搞笑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到达激发和培养兴趣的目的。通过教师导兴趣,真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过去教师常问学生的一句话是“学会了”吗,如今教师要问的是“会学了”吗。这是教育本身质的飞跃,“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检查、分析学习过程,对如何学、如何巩固等问题进行审查,并深入的剖析而加以校正,掌握其中的规则和内在关系。学法指导则是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思维,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发挥和挖掘潜能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授予学生知识,重要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陶先生的主张是“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故而教师在授课计划酝酿时就要抛弃向学生灌输知识这一“着眼点”,以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动手、自己控制、拓展思路、发展特别为突破口,改变“学会知识”这样的单一目的和最终目的,要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正确引导帮忙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到达“会学”的目的。具体到授课而言,要把握课堂授课中的读、思、说、议、做等环节,让学生发现多条通往目的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路径,使学生不仅仅“学会”,还要“会学”。

  对学生而言,学习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善思者,会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忆、想像、比较归纳,这样能够加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构成,正所谓“学起于思”。教师在传道授业时,要善于点拨疏导,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和探索精神,特别是在教学时,要创设丰富的智力开发情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矛盾的焦点上,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深化教学资料,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学生想象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超常思维,即打破思维定性,改变思维习惯,调动学生潜在的潜力,产生新思路,到达求新、求异的目的,从而锻炼和发展思维潜力,变“苦学”为“乐学”。

  创新意识和潜力是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要求,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潜力、创新素质”才是最终任务,通过导学实现这一目的:一是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造就条件。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据理力争,敢于质疑。三是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参与,并提出某些不一样意见,是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只有质疑才能调动思维,只有思维活跃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多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发明创造,通过活动中的具体操作,比赛中的竞争去激发学生思考,去求新立异,去创新。教师给于必要指点的同时,尽量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特别才能显现,才能取得发展。

  最后引用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己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2

  4月15日,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以专题讲座、观摩教学、主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复学复课前教师校本培训,为我们复课后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蓄积动力和冲劲。上午的讲座中,县教研室副主任宋刚先指向教研针对弊端,做了《三段式主题研修提升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的专题讲座,给出了有效主题硏修的操作指南,指导教师在“学习探索、寻求对策;实践探索、验证完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三段”中更好地发展专业。教务主任伍庆聚焦常规剑指"三课”,做了《做好三课,为幸福征程起航》的主题讲座,她结合学校教学常规和自己的经典案例就如何备课、怎样上课学会听课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给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副校长王晓君考量现实立足当前做了《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的讲座,针对个体创造、集体研讨、个性化处理、教后反思与交流几个流程做了分享,让正在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有了方向和目标。

  下午,我观摩了两节作文视频教学课并进行了集中研讨,研讨中,观课教师或就整节课谈感受,或就教学特色谈印象,或针对具体做法谈启发,或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反思,从不同角度解析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评价、核心素养的落实,为我们复课复学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积累学习的.样本。

  这次校本的培训,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五步曲。所以回到课堂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在校本培训期间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本人的教学工作。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接受校本培训后,反思作为一名中年教师,存在许多不足。同时深刻体会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3

  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对我触动很深:

  一、对“主题式学习”的学习和研究

  我比拟认真地学习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书,对其中谈到的学习主题很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多种途径研究了“主题式学习”,并在新课程中进展了探索。

  所谓主题式学习(theme based 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构造化的主题(theme)进展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构造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

  主题式学习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引入主题式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新课程的各工程标的到达。 “主题式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主题式学习”的成败。

  由于“主题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某学科或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因此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半开放式”的分小组学习,即全班确定一个共同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学习主题,然后由学生选择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往往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易于到达“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由于我执教的是同年级的四个班,所以我还经常鼓励跨班级合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主题式学习”中,作为教师更多地起到了“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跨学科的特点,单单依靠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很难完成整个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合作的指导。如分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等。

  此外,我觉得“主题式学习”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确实定,首先是要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再是要确定好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实践活动“主题式学习”的评价手段可以是建立资源库。

  我想“主题式学习”作为走向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之一,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又效劳于这个时代。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开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走出来,从禁锢的教室中走出来,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我们恰当地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主题式学习”,定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根底上逐步形成根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

  满怀着对教师的崇敬,对未来的憧憬,我迈入了教师行列。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中心校拉开了20xx年校本培训的序幕。从8月下旬开始,中心校特地为全体教师请来了几位校长、名师做了很生动、实在的讲座。在认真聆听了校长、名师的讲座后,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感触,让我对“教育”这一词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我们教师只有感恩这光芒的事业,方能对得起这荣耀而神圣的称呼。在第一天的培训中,教育局的梁主任就对我们进展了师德培训,其中特别强调’’师德的本质是爱与被爱;师德的根底是诚信;师德应该远离功利----这就要求大家无私奉献。”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4

  立冬刚过,小雪正来。我校有幸分享了“如何开设校本课程”的专家经验,犹如收获了一缕冬日暖阳。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进一步挖掘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校响应号召,大胆实践,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之路,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强化校本课程开设意识

  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更主动地发展。它改变了教师作为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拥有更多自主、创新的权利,为专业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整合资源,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整合了各科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在我们看来,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走进名人世界》。

  (一)我校在学校大门墙壁上创设了与学生名人教育课程相匹配的多位名人画像及内容的`文化墙。在教学楼的一层开辟了名人、伟人教育专区,以及每周每班的名人名言集。

  (二)学校利用假期组织领导和语文教师收集、整理、编写名人教育校本课程。另外,本学期名人教育进课堂,让学生有书看,教师有书上,并将其列入学校的考核当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使学生学有所长。

  (三)开学前,本校编写了《行为习惯养成手册》校本课程,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纳入考核之中。

  1、要求各班认真识记相应年级的学习内容。在十月底,所有班级参加知识考核,并进行一条龙排队。

  2、要求学生人人制定自己的小目标,以班公示,每个学期末要通过生评、师评、家长评,对学生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落实。从而,让学生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三、校本课程开设的展望

  通过培训,我们了解到校本课程的开设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更要与国家课程互补。任何课程在学校教育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校本课程取得一定成效后,要不断完善、充实、提高,使之持续生长,形成特色课程,一路走下去。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5

  教师师德规范中第六条就是要求老师们"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确不错,通过不断学习,使我们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做好本职工作。20xx-20xx学年度寒假开始,我们通过从1月19日至25日7天的集中学习,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学习的内容,都是我们需要及时补充、加强学习的方面,现我将学习心得记录如下:

  在这7天之中,学习了《省教育厅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的通知》(黔教师发〔20xx〕322号)、《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重要讲话、《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xx年修订)》、《教育部关于印发<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通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重温"贵州教育精神"、"贵州教师誓词"和"贵州教师自律歌"、《中小学校管理评价》第二章"学生管理"第一节"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第三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管理"第二节"教学管理"。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管理"第二节"教学管理"、《麻江县普通中小学管理工作规程》中有关"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内容"、《麻江县普通中小学管理工作规程》中有关"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内容",还认真组织分组学习各级各学科新课标内容及"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验"。然后通过学习讨论,进行集体备课,最后进行了毕业班教学经验研讨。

  通过以上的学习,在师德方面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这六条规范中所达到的层度。在爱国守法方面: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这些是我们定能做到的;但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是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做得更好的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要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还要做到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做到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业务方面要做到精益求精。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

  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但是,这个"动"就让老师花功夫了,怎样让他们动起来?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我们怎样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真正地有实效,有高效呢?我认为我们不能照搬照套别人的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学生来研究,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模式。还是要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上下功夫。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作为最早提出"临帖"概念的学校,已然成为连云港市的一所名校。独有的"自学交流"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老师们,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就是说任何人我都可以对他进行教育,没有类别之差。因此,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们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这是孔子的一些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借鉴。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孔子还这样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就是说:学《诗经》以兴趣兴趣,学礼以立身,学乐以成就道德。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有道德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学相长",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努力充实自己,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大家共同努力吧。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6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能在雏鹰这个大集体里工作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学校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提高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回想当初,“校本培训”这个词语作为陌生的事物进入我的思想,就象见到一个陌生人,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抵触、怀疑到认识、熟悉的过程。

  记得学校刚开始进行校本培训时,总觉不理解,也没必要,而且培训内容好象又比较繁杂,不仅涉及一些理论内容,还涉及教师基本功方面的一些琐碎活动,当然更有自身专业方面的培训。

  一开始时,我认为这无非都是一些走过场的东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后来觉得并非如此简单,学校及各部门及老师们都非常重视,于是在客观条件下自己也开始转变认识和态度,把校本培训作为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来对待。虽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却从未放松过在这方面的学习,一方面在时间上尽力争取,集中学习时没请过一次假。另一方面态度上可以说非常认真。随着学习的推进,自身对此事的认识也由被动的迫于环境,不得不学,转变为主观上主动的去学习,认为应该学。因为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确感觉到受益匪浅。

  一、.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由学校制定学习篇目,教师自由分散学习,学习笔记,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操作一段时间后,学校组织交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整改,获得理论提升再运用,再实践,再反思。学习中反思,反思中实践。来提高自己实际理论水平。教师们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记了厚厚的读书笔记,从中获益匪浅。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经常会有教师为了某个观点争论不休。争论中,教师们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从中领会到教育专家的教学思想的深邃,悟到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这种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不容质疑的。个人结合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学习,弥补集体学习的不足。

  二、对自己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指明方向

  以前,我对班级管理方法欠缺,对如何撰写教学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我校的.黄志桂老师主讲的《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对我的启示很大,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十法,我想以后我在教学中也可以尝试使用。对于如何管理班级,学校张华老师的《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及班级管理的艺术》为老师们做了精彩讲解,让人茅塞顿开。作为一位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提高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学校数学教研组长潘达繁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为老师们传授经验。对于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四年级组长李晓老师列举身边的实例,教老师们如何运作。张艳玲老师也就小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进行了演讲。最后教务处徐主任也指出教师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还要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我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我开始尝试写成篇的教学随笔、教育叙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

  以前我可谓是个“机盲”,每次查找资料或打字都要东求西求,经过向电脑精通的老师求教,现在,我能够使用学校的多媒体,能够制作较为精美的课件了,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了,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了。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融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学习是这么快乐的事,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彩多姿的精神的生活。因为有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常常会这样说:“老师,让我来”;“老师给我一次机会”;“老师让我试一试,好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把“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也感受到教师只有不懈的学习,将最好的方法记在自己的大脑里,并善于创造,才能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我仿佛变得离不开电脑了。上课时要用它,办公时也需要它。我深切地体会到校本培训切切实实地给老师们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校本课程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对它的分析、评判也构成了世纪末中国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向校本,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更大地激发全校教师的创造热情,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真正走向校本之日,也就是教育真正得到振兴之时。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用所学、所悟去审视我的教学,把所学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更自觉的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和研究,让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五彩纷呈的景观。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参加校本培训班。在参加完一学期的校本培训班后,我深感这次经历带给我的启示和收获。

  首先,校本培训班丰富了我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在普通学校里,只有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来教授知识。然而,校本培训班则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更全面的学科知识。在这里,我不仅学习了更多的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课程,还开展了许多有趣的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美术创作等。同时,校本培训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每节课之后,老师会与我们讨论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我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灵活了许多,积累了更多的解题经验。

  其次,校本培训班促进了我的健康成长。在校本培训班中,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每次锻炼结束后,我总感觉精神焕发,大脑更加清晰。除此之外,校本培训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在美术课上,我学会了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音乐课上,我学会了欣赏音乐并用声音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促进了身心的和谐发展,更加全面地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再次,校本培训班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在校本培训班中,老师会将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项目负责人,其他组员有各自的分工。在团队中,我们需要互相协作完成任务,并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交流思想和方案。通过与组员的沟通,我懂得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也培养了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能力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助力我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最后,校本培训班激发了我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学校里,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校本培训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校本培训班中,我们经常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社会调研等。通过这些实践的机会,我有了更多的探索和发现,增强了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校本培训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不仅在学习中能够自主思考和创新,也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总之,参加校本培训班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它拓宽了我的学习视野,培养了我的学习方法和艺术素养,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激发了我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相信,通过校本培训班的培养和锻炼,我一定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迎接未来的挑战。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8

  我校为全面落实继续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抓校本培训工作,在大厅进行了短期培训及组织了专家讲座。我积极参加了教育培训,在培训学习中我总是认真学习与思考。同时认真自学有关校本培训的材料,感受颇深。我想,这都是针对新课改和现代社会需要进行的活动。通过培训学习及不断的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教学方式是直接影响学习方式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四变”,

  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过去的管理者、控制者、主导者、仲裁者为现在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由施与者转变成引路者,从讲坛走向学生中间,参与学习发生的全过程,体会共同成长的快乐。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知识,在今天教育信息化的平台上,教师的绝对权威已不复存在,因而教师作为终身学习的首当其中者具有非凡的意义。从前倡导的换位思考、思维平等、理解学生等观念,在今天自然地成为教师的行为。

  二是,教学策略的转变

  研究适应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设计的改变,构建符合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模式群,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平台,探索长假、短假、平时作业形式的改变,为学生提供实践场、体验场,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三是,教学方式的转变

  重情景、重民主、重过程、重引导、重体验。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是,教学呈现方式的转变

  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学习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进行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网上学习已经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课题,因此可以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课型。常识课堂的开心词典等都是生动有效的形式。

  工作和生活,使学习内容更丰富,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有乐趣。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教育创造了无限的机遇。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地运用当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思想

  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本期的培训,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我相信自己继续努力,今后我一定会用信息技术及专业技术处理教学工作

  在学习期间,我积极探讨新思路。本学期开学初,把校本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我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当然,这只是我迈出的一小步,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将更加努力地完善现在的课程并积极探索研发新课程和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都能有一技之长。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9

  此次校本培训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陈校长、肖主任、郭主任对我们进行了耐心指导,从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再到具体的班级常规管理和学生行为规范的细致讲解,让我充分感受到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视。结合自己的工作,我发现诸多不足:

  1.要善于发现教育契机,无论是“自助餐”,还是李连杰的成长小故事,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需要在事情发生过程中多思考,及时发现教育契机。

  2.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给予家长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并制定阶段性的任务及目标,家校合力,帮助学生养成习惯。

  3.培养小干部。引导小干部积极思考,合作组织活动。

  4.教师的专业性。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家长信服。用专业的思考分析处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

  新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学习,脚踏实地,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窦店教育人。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10

  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仅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经过一年来的学习,我进一步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新课标解读,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是我经过校本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专家的观点是:“应当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己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十分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仅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多一点赏识与鼓励。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如:“你这个词用得真准确!”“这个句子真美!”“发言声音响亮!”“真自信!”“真大方!”“你敢于发表自己意见,提高真大!”“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十分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教师还要多!”“你读得比教师还要棒!”

  很多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也要多一点诙谐与幽默,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使学生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中健康成长,我们还要“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能够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景,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经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资料,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学习,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寻求创新,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11

  搭乘学校校本培训的平台,学校发了近十本有关教学的著作,细读之、思之,感觉受益匪浅;而近日聆听的几场讲座又犹如一场场精神大餐,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洗礼,似如茅塞顿开,激起了我对人生、对教学全方位的思考和调整。在此真诚的感谢学校和教委为我们老师提供了这种难得的学习机会。

  通过这个假期的学习,我认识到只要我们多读书、多学习、多行动、多思考、多努力,我们也可以成长为一位真正有益于学生的优秀教师,真正享受到做教师的快乐与幸福,用我们的知识、智慧、激情点燃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渴望,开发出他们生命无限的潜能,培养起他们担当栋梁之材的素质。

  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优异的学生,正如杨昌济之与毛泽东,杨先生的'理想“休居桃源称太古,愿栽大木拄长天”,这是何等的豪迈,岂不值得我们每位为师者学习?因此,我要尽快通过学习和研究来提升自己,以求达到心之所向,所以我制定了如下成长计划:

  1、 每天2小时诵读经典,以丰富内涵。

  2、 每天写教学随笔,以反思教学。

  针对课堂教学,吸纳孙明霞老师的做法,要充满热情、爱心、智慧,把上课看作与学生的约会,精心准备,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处理问题,不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更引导学生做人,让课堂充满爱和尊重的生命气息。结合王勤教授的和谐教学的思想,我打算在以后的教学中具体要注意以下问题:

  1、开学初,刚接手新班级,要首先做好师生相互了解和沟通。像明霞老师送一封信和一个本(师生联系记录本),于永正老师送一张鼓励纸条的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2、整体建构知识:首先自己吃透整个中学阶段的生物教材,在以一册、一个单元、一章、一节作为一个整体建构,开学初先把知识树呈现给学生。

  3、课堂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力求简洁、本真、务实,灵活运用新科改理念,而不是盲目追求热闹的形式。

  4、注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潜能。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

  5、每节课先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效教学,单位时间内达成任务。因为衡量一节课的标准是看目标达成的效果和学生的收获。

  总之,教学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的状态,改变以牺牲学生的童年幸福为代价,获取成年幸福的错误观念。其实童年失去的幸福长大后是补不回来的,因为童年的幸福指数是成年后幸福指数的半径。所以我们要使学生会学、好学、乐学,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土,使校园成为学生们成长的乐园,使他们真正体验到童年的幸福。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12

  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共分五个方面:

  一、寻无效教学症结

  (1)钱梦龙归纳五种无效教学的形式。

  (2)马标归纳的七种失衡。

  1、效率层面:教学中向有限的时间要效率。

  2、理念方面:举了一个新东学校教育孩子的例子。

  3、管理方面:硬件投入80%,软件投入10%。

  4、观念层面:教师与学生地位失衡。

  5、思维层面:教学约位流于形式,而没有针对学生。

  6、策略层面:在控制与开放之间往往难把握。

  7、方法层面:

  二、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投入、时间、产出、成绩、学习经验。

  三、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1、目标的有效性。

  目标要明确不能空洞。

  目标要适度。

  目标要适量。

  以《向命运挑战》为例,举出要怎样才能确定一个好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举《祖父的园子》为例,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最后没有进行作者的教学。

  以《一面五星红旗》为例,让学生就换与不换进行讨论,讨论前让学生盯着五星红旗看,说出自己的感悟。

  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1、朗读要分层次,每次读的要求应该不一样。

  初读抓词语二次读关注句子,三次读关注段在文中的作用,升华感情。

  老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读三到五篇。

  2、设置有效的问题。

  《落花生》中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我们要做怎样的人,四个问题。

  3、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大多的合作,探究大多流于形式。

  4、课堂上的资源生成。

  利用现实的条件,课堂上临时发生的现象,事件作为一种资源。

  5、注重课堂反馈。

  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是课后表现,要对学生进行了解。

  6、教师的个人素养。

  语言准确、生动,言出必践、评价要有效,不能空洞无针对性。

  7、创设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教师不能心急,不能强加给学生压力。

  8、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结构的有效性。

  练习的有效性,练习要精选,适量,讲解要细致。

  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1、80%的学生达到90%的目标。

  2、任务定位准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定。

  五、学校在有效课堂中的责任。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13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详细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开展,其根本理念是突出表达普及性、根底性和开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根底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开展打下良好的根底。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开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详细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详细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根本特征的承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疑心。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承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开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开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开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14

  ****年8月1日至5日学校组织了校本培训,非常荣幸能够在这短暂的五天里聆听到校领导、专家和有经验的老师做报告。他们给以精湛的理论论述、丰富的经验以及鲜活的实例,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反思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我收获颇多,感受颇深。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工作充满激情和信心

  在这次培训的开幕式上,学校领导苗校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加入到这个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介绍了学校未来的美好蓝图,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使我对泰安奥校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泰安奥校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同时在本次培训中,通过有幸聆听张白白、范新瑞和王文华等几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让我获得了更多的工作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了我要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了我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了我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了我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二、增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作为青年教师的我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我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我还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教学需要积累和探索

  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陈淑艳老师和孙青老师以她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关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报告。她们从学生心理特点、学科特点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总结。通过听讲和自己的认真体会,使我对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感到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小学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要想成为真正合格的小学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还给孩子一个开放、个性、民主的空间,在教学中还要善于积累和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只有付出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四、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更深刻地领会了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

  虽然培训已经结束,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滞,我知道在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用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增强学习,提高素质,完美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15

  本学期通过校本培训,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教师是课程改革详细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开展,其根本理念是突出表达普及性、根底性和开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根底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开展打下良好的根底。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开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 其次,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 “导”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是教学的详细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详细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根本特征的承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2、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3、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疑心。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承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

  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开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开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开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 一年来,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构造,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开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相关文章:

小学校本培训心得12-20

学校校本培训制度05-19

学校校本培训总结05-10

学校校本培训总结02-11

学校校本培训制度08-11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12-28

[精华]学校校本培训总结07-08

(优)学校校本培训总结07-05

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06-30

【优】学校校本培训总结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