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时间:2024-05-28 12:51:5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

  去年因为生孩子,所以接了初一年级13和14班,现在接手快一年了,觉得好习惯的培养,从小抓起最容易。于是我就在学校图书室寻找关于习惯培养方面的书籍。有幸的找到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这本书是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系统著作,科学,严谨,新颖,实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这本书第一章就介绍了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我觉得很适合我,于是我就细细品读了第一、二章的内容----什么是习惯?使我对习惯有了更深的了解。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习惯能决定人的命运。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其实是说习惯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去做了。比如每天要刷牙、洗脸等。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

  习惯的特征:遵守规则等等,其实都是做起来一点都不难的事情,难是难在坚持。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并且把最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了,就是不简单。不用思想去控制的行为,这是习惯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做一件事情还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表明习惯并未真正养成。比如每天晨练不费什么功夫就形成的,有的则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而养成同一种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4.可变。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一般形成后就很难改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已经形成的很牢固的不良习惯,只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和影响,也能发生改变。当然,这需要极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来克服惯性的作用力。5.情境性。习惯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现的`相同反应。养成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孩子只在学校爱劳动,在家里就懒了,就是受到情境的制约。

  习惯的分类:工作和生活等起积极作用,适应人的正常需要,且对人具有正向价值的一类习惯就是良好的习惯或积极的习惯。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等。个体习惯则是社会个体所独有的习惯。如有人习惯早睡早起,有人习惯晚睡晚起;有人习惯早上锻炼,有人习惯晚上锻炼等。早晚刷牙洗脸等。智慧性习惯比较复杂,层次更高,需要较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形成,这类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反应倾向方面的内容。比如做事有计划、凡事三思而后行、实事求是、质疑等。勤于思考等。特殊性习惯与特殊技能和能力要求相适应,如建筑师、艺术家等职业所需要的利用表象构图的习惯等。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这是按照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领域来分的,还可以进行细分。比如学习习惯中可分出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作业习惯,等等。6.按出现的时间分,传统性习惯与时代性(现实性)习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习惯可以看成传统性习惯,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新习惯就是时代性习惯。

  读后使我深深思考,教育工作与产品制造截然不同,产品坏了可以报废,而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如果失败了,损失的将是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教育无小事。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落到实处。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2

  认认真真读了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著写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完后不由得感到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并非这本书有多重,而是书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细致入微的点点滴滴教育经验和养成教育的妙招,着实让人感到身为教师的责任真是任重而道远,让我深深感到习惯的养成必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道理。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美德有两类——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育产生和发展,道德的美德由习惯而来。对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人们有很多真知灼见: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都很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正如书的封面上的一行小字——“首先我们养成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啊!小事决定成功,如若家长和老师还在一味追求高分,只重视孩子智育的发展,想必要培养一个杰出的人才,那也是难事!因为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人、成功的基础。面对孩子,我们应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教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影响力。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而是教育者用生命对学生的教育。教育无小节。在学生活动的世界里,教师应约束自己,不要以为是细枝末节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知道细枝末节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话更具吸引力的。每个教师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有一位诺贝尔获奖者被人问:“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可见幼儿园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幼儿教师是一个人最早的启蒙老师,她的教育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本书我们知道了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不是自然的。如果养成了不良习惯,要把它转化成良好的习惯,就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为了不让孩子经历这种痛苦的磨练,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因为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锐的,而且孩子往往具有“向师性”,他们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书中也提到了教师须达到的几点要求,在此写下以提醒自己:

  1、以德育德;

  2、以才培才(以学促学);

  3、以趣激趣4、以情动情;

  5、以意炼意;

  6、以性养性;

  7、以行导行读过此书,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每个孩子来到幼儿园时都是一张白纸,教师在纸上落下的每一笔都很重要,它关系到纸上将来会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抑或是胡乱涂鸦的废纸,为了使幼儿离开幼儿园时都会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教师就应慎重地落下每一笔,所以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良好的修养,给孩子起到一个好的模范作用,使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上是我读过此书的一些个人感受。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3

  转眼间,自己的孩子也即将接受正式的集体教育了,且不说三月份开始孩子会在幼儿园里学到些什么,但除了知识外就自己在生活的朝夕相处中要教会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些什么,也是我们这些教师应该深深思考的,所以,借助假期带孩子忙里抽闲的工夫,我读完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若以一句话概述本书精髓,那就是:好习惯让人受用一生。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认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人从幼年期就应当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其核心就是养成教育。书中提出了多种有益的教育方法与大量具有操作性的建议,这无疑能为处于困惑之中的教师和家长指点迷津。

  作者认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项复杂而又具体的工作,因此要循序渐进,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这三者要相结合、相一致,不可顾此失彼。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综合多种教育方法经过反复地训练才能形成,作者介绍了言教法、身教法、境教法、实践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疏导法、正强法、负强法、制约法、评价法、活动法等十多种养成教育方法,分析了如何培养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思维习惯。最值得我思考与操作的有以下几点:

  (1)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作者提倡“养成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他认为养成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养成坏的习惯则是贻害无穷,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较好的基础。同时他也认为教育的结果不能仅限于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思想深处发生重大的变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学生,抓住培养学生习惯的关键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对学生的教育不单单是说教,讲太多空洞的道理不仅无效,更会让他们感到厌倦,老师要起到榜样的作用,给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学生们一起制定出适当的行为规范,最好是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商量制定出规则,老师只起一个指导的作用,但规范一经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

  (2)各种教育途径必须相一致

  我们都学过哲学,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烂熟于心。当各部分之间互相配合协调,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作用。就好比踢足球,每个人都只关心个人的得分,而不顾整体团队的优化配合,这个球队必输无疑。其实,教育也是这样,只有各方面的力量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合力,才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一方面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情况,争取做到家校双方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要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让学生从中受益。

  (3)训练是形成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作者认为,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长期、反复的训练,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训练可以使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这种稳固的条件反射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人的这种生理机制决定了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矫正坏习惯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地训练,切不能“前紧后松”,有些学生的坏习惯一时很难得以矫正,即使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也要相信学生的坏习惯一定能得到矫正。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帮助学生,看了该书,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的育人理念,如“破窗效应”等,而且又一次让我好好的审视自己,督促自己不断翻阅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书籍,并将所学好的方法运用到我的教育方法上。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08-17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03-17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08-15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06-08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5篇04-09

强化礼仪教育,培养文明习惯05-25

培养孩子习惯的心得11-24

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07-22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心得12-03

如何培养学习的好习惯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