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文脉》读后感优秀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文脉》读后感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文脉》读后感优秀1
读完了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中国文脉》,全文近三万字,共计425页,一气呵成,粗线条概括了中国文化(以文学为主径的小文化)的经脉。余秋雨先生的文化眼光、概括力和艺术感觉都是超常的,表达力更是一流,因此文章写得中气充沛、淋漓酣畅。而这种驾驭历史、囊括文化、指点江山、评判古今的做法,没有宏大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鲜活的欣赏力与聪颖的表达智慧,也无法奏其功。
余秋雨先生是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他学风严谨,善思求真,具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不凡气度和才情,二十多年前他孤身一人走遍中华大地,考察并阐释诸多被埋没的文化遗址,作品《文化苦旅》等著作轰动一时;十多年前他又不辞艰辛穿越全球数万公里,考察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作品《中国文脉》一书里,他以“文脉”提纲挈领,生动解读中国三千年文化史,让那些隐没的高级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纲举目张。他以高视野、新角度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写作本书,目的是“清理地基,搬开芜杂,集得高墙巨砖,寻获大柱石础,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布,期待天才再临”,期待中华文化的复兴。
余秋雨先生像一位画坛巨匠,以充沛的才情,饱蘸深情的笔墨,大气磅礴地勾勒出漫长的中国文脉画卷,流露对中华文学家园的满腔抚爱和关切之情,时而工笔重彩,绘声绘色;时而妙笔生花,汪洋恣意;时而清新点染,灵光流动……画卷从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的作品《诗经》开始,蜿蜒曲折,饱满生动: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行吟在江风草泽边孤傲而烂漫的屈原;忍辱负重奋笔疾书“以史立身”的司马迁;丛林边上的文化望族曹家父子仨人曹操、曹丕、曹植;竹林里风骨飘逸、奇谲多才的魏晋名士阮籍、嵇康;在田园中气定神闲、流淌洁净淡远之气的陶渊明;在唐诗巍峨顶峰潇洒行走的几男子:李白、杜甫、王维;宋代数个同时足踏在文化巅峰和政治巅峰上瘦骨嶙峋的身影: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苏轼;元代定国安邦的奇才耶律楚材;在酒和山水中浸润的怪才黄公望;明清六百年的郁闷中,一枝独秀的曹雪芹……他们是文脉画卷中俊俏的峰峦,余先生用诗意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让那些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渐渐模糊的'形象清朗而感人。同时,对影响文脉至深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深入剖析文脉之根——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于中国文明有重大意义的佛教文化,精辟论述其生命力、影响力和独特魅力;对玷污集体人格的负能量——小人,展开精细解剖和分类,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阅读作品《中国文脉》过程中,我总是忍不住会想起明朝文学家杨慎所作作品《临江仙》中的两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的,在中国文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就像滚滚长江,呈现过一波又一波让人瞩目的璀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终究会淘尽一些璀璨,有些璀璨也注定会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就像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等一大批文化天才合力创作的元杂剧,让中国文脉在元代突然超常发达,但是元代之后,风华耗尽的元杂剧,像一个衰落的英雄,完成了生命过程便轰然倒下,拒绝有人以“振兴”的说法来做人工呼吸、打强心针。尽管后世怎么投入力度,也无法追赶元杂剧的依稀踪影。对此,余秋雨评价说:“文脉,从来不是一马平川的直线,而是由一组组抛物线组成。要想继续往前,必须大力改革,重整重组,从另一条抛物线的起点开始。一切需要刻意“振兴”的文化,都已经与文脉无关。而且,极有可能扰乱了文脉的自然进程。现在社会上经常有人忙着要把那些该由博物馆保护的文化遗产折腾到现实生活中来,而且动静很大,我就很想让他们听听元杂剧轰然倒地的壮美声响。
《中国文脉》读后感优秀2
车窗外是绵延的山脉,高低起伏,各有其态。遍布竹海的高山少不了几许裸露的山脊,却也不觉突兀,黄褐色的土壤与竹的墨绿相衬,颇有几分相映成趣的味道。这,或许便是一种脉吧?一种自然的脉,有起有落,或有断裂,却依然浑然一体。这,又多像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脉》中所提到的文脉啊。不过是一个有形而一个无形罢了。
所谓文脉,在余秋雨先生看来,便是一个减法。依我所想,所谓减法,便是由加法演变而来。如若没有余秋雨先生那般多的底蕴,没有巨人之肩的高度,便也不会有这文脉一说了,更遑论余秋雨先生那种手握斧钺大胆取舍的果敢与对文化的敏锐洞察之深刻。
全文从太过古老以致无法考究的神话开始,带领我们穿越一个个朝代,领略朝代中各个文采魅力均是惊艳绝伦的著名文人,探寻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生平,追随他们的足迹,直至今朝。而将这一切串联后得到的,即是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文脉”。
我自是没有余秋雨先生那般幸运,家门前的大山里还能有幸遇到古旧的藏书阁,但毕竟,家附近还是有山的。怀揣着对“脉”的一种敬意,我登上了山。在山顶俯瞰,俯瞰山脉,也俯瞰林立的楼房。入目密布的楼房,假若城市是一种“脉”,那楼房该是这条“脉”的基础。那文脉的基础是文章么?是诗词歌赋么?不,我想不是,文脉的基础当是文字,是余秋雨先生口中的“笔墨”之雏形。因它只是墨色端庄的方块字,还未曾拥有那种恣肆壮美的体态与内在。
余秋雨先生认为,笔墨是用来书写历史的,它贯穿了古今,述说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奇。没有错,笔墨的确承载了历史,但在我看来,在看了《中国文脉》一书后的我看来,承载历史真正内涵的,却是文字,笔墨真正能代表的,不过是当代人的一种精神罢了。我从未觉得自古以来的文人是文脉的全部,对我而言,文字才是全部。
在书中随余秋雨先生的思潮,随历史的波涛,我见过了太多文人一生的足迹、坎坷和辉煌。没错,他们是笔墨的传承者,他们也用自己的精神书写了历史,但是,倘若没有文字,历朝历代的文人们又何以书写呢?笔墨于我,不过是文字的衍伸,是一种更具国人内心真情的文字。但换个角度,笔墨又是文字的升华,用文字来讲述情感,或许需要很多描写,而笔墨,也许只需几许。也因此,笔墨和文字成为两种不同的体系,尽管它们本是同源,同是用于表达国人内心真情。当然,文字更深得我心。
故而,我更为看重文字。
无论多少年过去,文字依旧是人们表达、体现情感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从国人出生开始,由身边人引导;上学,又转变为谈吐和作文;工作,又演变成所谓论文的存在;再过几年,它又成为你抒发内心愁绪和欢乐的表达方式。就这样,文字成为证明国人生活阅历、文化内涵,抒发国人内心情感的几近唯一的方式。墨色端庄的方块字牢牢占据了绝大多数国人的内心,国人惯于用此表达,也钟情于用此表达。这种表达,往往成为中国历史上浩长文脉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篇章——神话、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至近代、现代、当代的散文、新诗、小说等等。也正是因为这种表达,专于文字的表达,使得文字无可替代地成为中国文脉奠定的基础。
至此,我终于解开困扰我内心许久的谜题,明白在我心中文字才是文脉之基础。中国自古以来流传的'端庄方块字是有无穷魅力的,仅一个字,就可以从它的变形中发现无数奥妙。而当文字一个个汇聚在一起,成为文章的时候,文字就仿佛是你的心,它连接了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四维空间和二维平面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才是文字真正的精华所在,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文字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生命的传承,生生地担起了中国的文脉。
行走在这条文脉之上,领略文字的伟大,虽从不曾妄图将自己与文脉相接,但却深深地明白,文字仍在,文脉永存。
文字——中华民族的根源,中国文脉的基础,深深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内心的中国之魂。
【《中国文脉》读后感优秀】相关文章:
余秋雨《中国文脉》阅读答案03-02
中国文脉读后感05-04
《中国文脉》读后感03-22
中国文脉读后感(精选8篇)08-12
中国文脉读后感3篇05-28
中国文脉读后感6篇【经典】09-28
中国文脉读后感10篇06-07
中国文脉读后感(精选15篇)02-10
中国文脉读后感6篇05-16
《中国文脉》读后感优选【4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