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14 14:09:1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

  走进新课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务必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学习现代教育新理念。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忙学生自我建构知识。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而且有可选取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因此,这对教师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就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一步到位。对精讲多练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认为精讲多练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诉给学生,然后相对于公式、定理的应用,编拟出很多题目要求学生做,大搞题海战术,从而使学生理解为学数学就是做题,而做题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学生学到的不是数学,而只是解题技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几千年来,教师只是传道者,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就是把自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以前大家都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务必有一桶水”、“学高为师”,但此刻这些观念都受到了挑战!不是吗?有的“学富五车”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是比不上文凭不如自我的老师;有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走出校门却比不上“差生”。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而且发展快,教师要想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况且此刻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他们能够看书、看报、看电视,甚至上网聊天下载信息,“打开窗户看世界”,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了,学生不再只囿于课堂。所以现代教师不能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辅导者、合作者、各种潜力和用心个性的培养者,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上,做到“授之以渔”。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我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潜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仅要思考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潜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潜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就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过去教师们认为自我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一名好老师,学生考试成绩好,行为规范好,就是好学生。教育科研被认为是“教育专家”的事情,不主动参与,不愿参与,甚至不想参与,造成教育与研究的脱节,这些皆是片面的错误的做法。这天看来,那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是“重复昨日的故事”,凭自我固有的经验办事,虽然工作起来“简单无忧”,但缺乏必须的理论指导,却完全是“事倍功半”,等着“专家们”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简单机械地照搬运用确实是不行了。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更就应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行动研究”,把自我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就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就是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离开了教科书,不明白教什么;离开了参考,不明白怎样样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不明白怎样去检测学生。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缺乏自主与创新。但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在新课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既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2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多年来我在数学方面进行新课程改革尝试,现就这一年的体会,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很轻松。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2、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堂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化,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巧设合作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3、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3

  我国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新课程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层次的核心目标,新课程培养出来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新课程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没有朋友,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稳定而深刻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学生将来怎样生活在社会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一、首先,通过学习,我觉得我们还应努力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整合并使用教学资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我们的英语思维教学,用浅易的英语来表达,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有错误,鼓励学生开口。创造真实、有趣的环境让学生乐于英语思维。

  其次,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达到这些任务,首先,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自觉转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特点,以突出教材的交际功能为主线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尽快解决教材新与方法旧的矛盾,变“不适应”为“适应”,掌握教学的主动权。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都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习者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与此相反,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动机、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为了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感情,克服消极情感,教师首先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使语言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有密切关系。学习上的成功能够促进情感态度的'积极发展,而积极的情感态度又利于促进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学生能获得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他们的发展前途比我们老师大得多,我们关键要做的是如何调动学生,教学生怎么做,指导他们,服务他们并管理他。

  三、有目的地使学生获取信息、资源,老师加入引导、启发。设计活动或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先讨论,再解决,共性问题全班解决,个别问题个别解决,以求做到共性统一,个性张扬。关注学生们说了什么,注意学生们的反应状态。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或失败,在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成功体验能使学生产生自我满足和愉快的情绪感受,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失败体验则会导致学生放弃努力,特别是学困生,过多的失败使他们受到老师的冷落、同学的歧视、家长的责备,不能成为集体中平等的一员,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极悲观,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应该重视造就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四、合理地使用教材,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有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对教材建议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几节优秀课例给了我极大的启示:教师应该对学生怀抱期望,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成功。所以应该设法创设民主自由、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励的微笑、温和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将自己殷切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能自由表达思想,消除害怕出错的胆怯心理,树立起成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

  此次培训也使我的评价观得到了更新:不应该把分数和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进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使学生能从老师公正的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对学困生出现的问题,采取延迟评价或分解评价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让他们进行补偿练习。每练习一次,每进一步都给予及时的鼓励,让他们也能切身体会到经过努力就一定能进步的道理。此外,除了学业成绩评价,对于学生的注意力、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动手操作的积极性等等,还要进行情感评价。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感到虽苦尤乐,最终成为学习创新的主人。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4

  经过一个阶段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透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大致资料。透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资料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

  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就应把握的尺度;

  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部分大学资料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我务必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务必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资料,哪些是高考必考资料,哪些是选讲资料,对于不一样的资料就应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应对新教材中的新资料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应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透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资料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带给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

  材有着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好处。对于必修课程务必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资料,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状况而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我的一份贡献。

  2.透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仅能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应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仅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有好处的。将个人的智慧与群众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一样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一样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一样的讲课方式,不一样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简单乐学,如沐春风;

  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

  恰当

  的情景导学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群众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好处。

  3.透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就应如何把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透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就应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

  怎样才能深入浅出;

  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必须的学习要领,构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潜力立意”。“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

  所谓“潜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透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潜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透过把握课堂教学来到达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透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忙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

  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就应透过自我与

  群众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5

  新课改在我省已开展了一年多,可这期间我一向没有机会真正的接触新教材,仅对新课程理念有一些了解。透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恍然大悟,开始真正的了解了新课改的实质。以下是我这几天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透过本次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我了解到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与追求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最多能够叫做报告)。“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

  第二、拓宽知识结构。作为教师,不仅仅仅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拥有广博而精湛的知识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要给人一杯水,不仅仅自我要有一桶水,最好还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因此,我们老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博览群书,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我的知识结构,使自我具备与新课程改革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第三、用心探索,创新教法学法。新课改不仅仅体此刻教学观念、教材体系、教学评价方面的改变,更重要的还体此刻教法学法的创新上,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法的设计和学法的指导上。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透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理解的关系,二者只透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很难构成互动、合作的关系。而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证明,教育的过程就应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6

  我校于xx年全面开始施行高中阶段体育选项教学。依据高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和我校的场地器材情况,开设了篮球、乒乓、羽毛球、武术、健美操、田径和足球七个运动项目的选项教学。学生在入学伊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进行选报项目进行学习。

  听了张金生老师的精辟讲座之后,深受启发,课改不仅仅单从一个大的方向上改进,更要具体到课堂上去,这才是一线体育教师下功夫去做的。根据我校实际总结以下几点:

  一、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五大领域为目标的模块教学方案,开展符合学生需求的多种体育项目,培养健康体育三维观。

  新课程改革只给出了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要达成的学生水平目标,并没有切实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各个地方的学校教学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地域特征切合实际的'开展特色体育项目或者常规教学内容,只要能够把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指导方向紧扣五大领域目标,课程内容积极健康都应该成为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二、 模块教学系统化。

  在制定模块教学计划的时候要考虑技术掌握的系统性,不能今天教一个内容,明天再教其他内容,想教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学生们都学了,结果什么都没有掌握。所以说,不管是一个模块计划,还是高中阶段整体模块计划,都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过程。

  三、以教材为依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教学,开展特色体育。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策略,与时俱进;优化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延伸多种运动能力;组织方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耳目一新,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和成功后的自信感。

  四、加强教师基本功学习,课堂上树立人格魅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及时进行交流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组织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探究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设置能力。而且教师一定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各个领域目标,具备一专多能的教育教学能力。

  最后,感谢XX市体育教研室的领导!希望多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充电提高,为河南省体育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请专家老师们批评指正!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7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專家语文课改研讨会。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

  新课标规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规定学生扩大知识面,规定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法又要转变学的方法,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法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法一转变,学的方法也随之转变。学的方法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法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思上的教与学方法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热门思想汇报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成长的学习办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现实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一样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遇,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办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办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8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

  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的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进,力求将中国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更新的台阶!

  几天的培训,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新的教学理念及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关注全体学生,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朋友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学资源共享成为本次培训的一大收获。通过培训对新课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但对具体实施仍有一定的困惑,还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新课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理念,如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倡导课程的综合化,及以课程管理的“去集权化”等。这些理念对广大教师来说是全新的,在教学实践中没有遵循过的,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应积极对其做出回应以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忽视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课程曾经是必修课程一统天下,学生没有迭择的余地,传统的学校管理的观念和方式有利于控制和效率,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键一点,就是新课程能够保障学生的个性化的学生权力的实现,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就是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种全新的理念对传统学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历来有精英主义教育的传统,追求学业成绩的优秀,追求在考试竞争中打败同伴,脱颖而出,这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教育,它是以牺牲很多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新课程就是从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求得每一个学发展的角度来对学校文化进行重建的,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个性发展。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9

  参加新课程培训使我想到:目前的教师队伍中,特别是我们中老年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禁锢,首先从思想上就很难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窘地,加之我们的知识陈旧,有的甚至遗忘,头脑中尚存的净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碎片,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今天参加新课改培训,若还与传统培训那样,通过几次专家讲座或报告,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并敦促我们记住一些前沿的教育观念。背诵教育理论__,这显然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的。如今,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必须充分在教学中体现教师的自主性、针对性、生成性、实践性、示范性等原则。强调新型的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多层次多领域地涉猎知识,极大地满足教师的专业创造和教学创新,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思想,培养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并能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会收集、整理、利用与学科相关的资料,捕捉课堂以外的学科“风景”,接触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想过去从未想过的问题。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科书的更换,而是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向、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化成长等全方位的整体变革。那么,教师培训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我们只有寻找一个充分以学员发展为本的载体,把握好三个结合点,抓住新课程培训的关键,使我们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校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0

  经过一年的培训学习及教学实践,听取了学景专家们的指导和介绍,在课改的道路上我又成长了一步。学景专家们异彩纷呈、深入扎实的专题讲座,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讲让我受益匪浅。透过学习先进地区的教育经验和课改新理念、新举措、新方法,总结了三点心得体会:

  第一,务必转变教育观念,适应课程改革;第二,务必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第三,务必转变教师主角,做课堂的引领者而不是包办者。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仅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按以下方式进行操作: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条件。在教学前,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实质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透过精心备课,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教案。

  2、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情景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

  3、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创新,把“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

  4、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创新。活动是学生学习乃至培养创新意识的最根本途径,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应对同一难题,有的学生采取独立探索的方式,有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最终都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可见学生依据自我的潜力状况,选取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完全能够到达很好效果。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此刻的教学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基本上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透过自我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学生追求惟一的正确答案。教学资料偏难、偏多,学生对书本知识关注比较多,而对情感、态度关注比较少。

  2、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教师不自觉地把每一个要教学的资料,分得很细很细。这样不利于学生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潜力。能够采用“大步骤”提问方法,多留点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探索其中的奥秘,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

  3、有时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有些讨论时间时间过少,学生在叽叽喳喳地说,谁也听不清楚。课堂讨论效果有限。

  4、展示用心,但是广度和深度不够,没有到达所有人都参与的效果,并且学生们还没有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每个教师都不期望自我的课堂规规矩矩、死气沉沉,而是期望还课堂一派生机与活力。努力改变我们教师自我,用心探索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所有教师应当努力去做的!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1

  通过高中物理新课改培训学习,本人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方法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必须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水平和素养,同时,作为一线教师将面临:新课标的理念,师生都比较陌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否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评价应如何实施;新教材涉及的新技术,教师如何进修和面对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创新教育研究的深入,其研究重心已经由宏观的理论建构、机制探索转向微观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而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却没有这种思想。例如:万有引力的应用,测定单摆的重力加速度,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教师应打破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激情,探究物理实验的原理。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课程改革。利用神奇的图片,大自然的物理现象,从物理角度较明确地表述科学探究,改变以往呆板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尊重学生的需求发展特点,重视基础,为学生有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只要我们加强认识,积极探索,定能找到得心应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新课程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堂教学将积极促使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科学家们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促使学生思维多层次的展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更大幅度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教育功能,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仅作为知识的“载体”,那么学习的真正目的也就得不到体现。所以课堂教学由灌输转变为引导这一点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试着把自己“藏”起来,不做大教授,更不做大法官,把自己幻化成学生的一员。等学生走歪了,在旁边点一下,学生精彩了,欣赏一下。这样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也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往往用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通常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得到比较多的关注,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冷落在一边。这只会使那些所谓的“差生”更加糟糕,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丰富而又美好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开发。因此,对学生一视同仁,帮助他们找到自信的阶梯,是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培训了解到新课改关注学生的需要并关注他们的发展,满足了现代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的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面临的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应变方法。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生重组,这样才能保证站在高的角度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不断适应新的改革,迎接新的更大的课改挑战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2

  7月,酷暑炎炎,洛阳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学习培训在十九中圆满完成。通过如火如荼的培训工作,我更新了思想,刷新了“脚”,全面认识了要穿的“新鞋”,弄清了新课改要走的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新路。结合本人学习实际,现总结如下:

  一、更新思想,刷新了“脚”,较好地理解和把握了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思想政治课程实施各个环节的'依据,包括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新的课程标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是新课改的旗帜、方向。搞好新一轮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树立课标意识。

  二、全面认识了要穿的“新鞋”,较快地教好地认识了解了新教材,理清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方法策略及主要特点。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新教材具有较强的引领教学的功能。只有熟悉把握新教材,才能正确使用教材,发挥教材引领教学的功能。

  三、通过学习观摩新课程课堂实录,评课议课,揣摩、摸索出了新的教学路子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引领学生走的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新路,胸中有竹笋。在新课改实践的土壤中,胸中竹笋会茁壮成竹。

  总之,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走好新的课改之路,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系统把握课程标准;寓新理念于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必须注重学习策略的研究。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感受、体会,心得,确有不当之出,敬请批评教诲,不胜感激!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3

  今天是研修的第一天,我先认真学习了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受益匪浅,提出自己的学习心得。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尽管主要任务是要顽强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是课改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因此,在语文学科实施新课标,进行课改中,不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发生巨大转变。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新课标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不少时候会把教师请下讲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与此同时,还要接受学生对教师服务质量的评判。这种角色意识和授课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标的基础。

  二、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坚持实践性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8种习惯:

  (1)默读和“速读”习惯;

  (2)圈点批注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置疑和发问习惯;

  (4)使用工具书和看书下注释的习惯;

  (5)按照先指明X页X段X行再回答问题的习惯;

  (6)分析字结构记忆生字的习惯;

  (7)写完作文先读一遍和修改文章的习惯;

  (8)集体讨论的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质疑等过程。

  三、走出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坚持多元化教学形式。“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外出参观、考察、实地测量、现场制作、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和“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等都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形式。

  四、教师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谈创作过程和站在读者角度谈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给学生以示范。新课标 要求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将使教师再不能以学生大脑为容器——————一味地灌输知识,一味地把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归拢到教学参考书的答案上,甚至强迫学生背答案;而应该以教师自己学习的过程为示范,使学生通过一次次模仿形成学习能力。

  五、突出教与学的互动,教学由实施预案向增加准备如何回答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转变。课上学生会主动提出的问题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这种现场发散式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这就需要师生间互相尊重、欣赏,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和补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六、讲读和阅读教学以课文为单位和与 “教学单元”为单位相结合”设计、施教。目前七年级上册(原初一第一册)课本有30篇课文和6个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单元,尽管有15篇略读课文,但还要加上自读篇目。如果再沿袭原有教学方法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新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课文间有较明显的内在联系,可按照教学单元组织学生进行 “求同与求异”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学生将围绕自己对课文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和知识深入探讨、思考和学习。因此,教师分析课文要突破由“从头到尾抚摩一遍”的教学习惯。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综合性,通过指导学生首先寻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其写作手法,并强调学生个体的需求和体验指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八、批改作文要针具体文章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那种“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言通顺”颠来倒去的“总批”一去不复返了。伴之而来的是增加眉批,要求教师指出学生的具体文章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儿,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九、教师将自觉地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放式教学和探究式和讨论式学习,结束了教师凭借一本教科书和一本参考“打天下”的历史,要求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解答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寻找辅导材料的线索。因此,教师必须建立和实践终身学习思想,才能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由上可知,教育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明显、不可替代。课改最终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这次培训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训,它要求教师全方位地了解教育对象、教育过程。因此,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多向专家请教学习,争取自己在这次学习中取得较大进步。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4

  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给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教师,理解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将课改的精神贯穿于我的教学之中。经过努力,渐渐地从陌生走向了熟悉,从战战兢兢走向了从容应对。对我来说,新课改是一场对话,一座平台,更是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回顾小学语文教学这几年走过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庆幸,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我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孩子、学校和教师带来的活力和变化。“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但同时,新课程改革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也是让我们教师们要深思的。可喜的是,我们参与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已经能够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真的精彩。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让我们发现了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和探究发展。以下我就围绕这几点谈谈自我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

  一、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并且有创造力。”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主角,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绝对的,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是否和蔼、亲切、有鼓动性,对学生是否民主、尊重、有亲和力,对教学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着心,听听他们心中的疑惑,了解他们的喜怒好恶,帮忙解决他们想努力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给孩子真正的欣赏,就要给学生以心理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因为“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无穷的期望。”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觉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景,根据这些情景研究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尊重学生个性,鼓励他们发表感受,谈自我的见解。

  二、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所以,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主体人格不断完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学生的思维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鲜明生动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阅读课中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鲜明的图画,具体逼真的实物,引人深思的提问,根据课题组织活跃有序的质疑探源,根据文章情节组织主角鲜明的课本剧,针对疑难组织人人参与的辩论等,都能比较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提起学生兴趣。习作(写话)教学中教师情真意切的下水文,组织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会使学生觉得习作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表现生活的手段,是交流的需要。

  总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果能时时想着学生原有的思维状态是什么,何种方法是激活思维的切入点,何种手段能使学生人人积极思考,个个乐于参与,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他们创设探究的氛围,组织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活动中领悟,在创新中发展。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能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探究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精髓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独立探究的意识,增强与人合作的需求感。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这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一样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精神。”我认为,应抓住“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探究精神、实践本事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就极其需要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语文中进行探究学习,对培养自主学习本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语文中探究学习,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

  探究的能够是文章的思想、资料,也能够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能够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由单纯地理解教师传授知识为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供给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构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穿新精神和实践本事,发展学生个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教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但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发出金子一般的光彩,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的姓“语”。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5

  最近,又掀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风浪来,波及整个教育界的每个人。为了响应号召,我们范村全体教师抽一个下午的时间专门去二中进行了学习,观摩,早听说张四保主任的新课程改革深入人心,他创建的”二十四”方针不仅在全县,也在全国很有名气,这次的培训真是很让人期待。

  我们风尘仆仆的赶到二中时,已是座无虚席了,哪儿都是人,紧接着,我们跟随领队老师去了各班参加他们的上课,进了教室,我不由得大吃一惊,这和我上高中时的教学模式纯粹是风牛马不相及。呈现在眼前的情景。不是老师在一眼一板的教学生如何做题,如何解题,如何理清思路,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在那儿静静乐道的相互解答,讨论,讲解。课桌也不是以前上学时代的摆设模式,而是按组分别来分,对着并起来的课桌,大概是有有助于讨论,讲解吧!每个人的神情是那么的自然,高中时代很苦,很累,但眼前的学生脸上,我竟发现不了一丝的疲惫,一丝的懈怠,给我最直觉的印象是他们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不一会儿,讨论完了。咦!奇怪的是,老师还没上台,甚至没说一句话。留给的时间几乎全是学生的,立马,有一位戴着眼镜的女生就上台,噢,她大概是要讲卷子的第一题—————成语,俗语题,。纵然是第一个,可她留给我的印象却一点儿也不胆怯,很大胆,声音很洪亮,解释的也头头是道,有始有终的。而底下的学生听的呢?,也是津津有味,看来,这真是一种享受啊!我想,在他们心里,他们更渴望同龄人在给他们讲讲一些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讲讲。接下来的几位上台发言者,都不失风范的展示了自己的口才和知识。这样小组合作式的,全民总动员式的,学生自己探究式的学习模式真是令人向往,令人憧憬啊!课后,我不由的鼓起掌来。

  课后,我来到教室门口,忽然发现了他们的花名表也很有意思,每个组一个组别和一个有趣的'名字配对。像什么阳光组合,飞摩队,MOM4组合灯都让我大开眼界,这真是学生向往的地方和时刻啊!

  听了随堂课后,老师静悄悄地在座位中间,没有多说一句话,他真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了/而他在看到学生以这么高昂的兴致配合时,她指不定有多高兴,快乐呢!

  随堂课听完后,玩吗又听了老师代表及校长的发言,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他们的理念真是和现在的大主流融为一体看了,他们所提倡的也是我们现代教学模式中最为缺失的啊!我们一向觉得学生就应该由老师管,由老师教,可殊不知,学生在拄着老师这根拐杖时,他们有的放矢的发挥着他们自己的潜力,这也是我们当老师最想看到的一幕啊!我们上课不用再那么累,学生还能学好,何乐而不为呢?

  愿大家在新课改的潮流中勇往直前,有的放矢站好自己的岗!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1-23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2-17

新课改的培训心得体会04-02

英语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5-08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模板05-12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3-22

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3-30

有关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1-15

关于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1-15

新课改培训总结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