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

作者:聚优时间:2017-01-28
[成书背景]  笔者——吴放旅居美国二十余年,1996年第一次回国,应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史慧中老师的邀请,与中国的幼教同行进行了座谈,并为《幼儿教育研究》杂志写了第一篇文稿,从此打开了为国内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专业刊物与电台撰稿的大门。《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收集了笔者自1999年以来为北京的《学前教育》、山东的《幼教园地》以及《父母必读》等杂志上写的50篇文章。
    《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一书, 2006年2月第一版,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
[内容摘要]
    《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一书大致分成了“童心篇”、“课程篇”、“教学篇”、“行为管理篇”、“教师发展篇”、“家园沟通篇”和“随感篇”7个部分。” “童心篇”记述的是笔者通过对班上孩子们的观察而得到的一些感悟……
 [简要评价]
《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一次次反思,将高层建瓴的理论与具体而微的实践紧密结合,以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双重身份和经验,适时地为我们架设了一座桥梁。那些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想到,又时时令我们困惑的问题,经笔者深入浅出的解剖和分析,变成了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蕴含着教育智慧的生动案例,引导着我们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
    虽然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背景、教育理念与教学条件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但我们都有一个聚焦点——为了孩子的发展。当读到第三、第四封信时,感动笔者长期的细腻观察、真正的因人施教,游走于质朴清新的笔触,让我看到了笔者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理念……
[名言选萃]
◆ “兴趣”是我们行为开始和持续不断延续下去的动力;“需要”则是促使我们竭尽全力向更高目标努力的前提。
◆智能的多元性并不是为了方便老师对孩子进行分类教育,而是为了藉此来了解孩子,分析他们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并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
◆人们的思维习惯倾向于用比较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这就好比我们中从一个窗口向外看,能够看到的当然很有限。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打开了许多这样的窗口,我们能够看到的自然就要全面得多了。
◆“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有不同认知特点的孩子们成功地获取相同的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