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优化的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策略》读后感
作者:聚优时间:2017-08-06
内容摘要: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发展,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听力培养是对幼儿的语言听知能力的培养,是智力发展的前提。实践证明,帮助幼儿学会倾听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学会倾听可以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对幼小衔接的过度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幼儿走向终身学习的语言交流平台奠定基础。
主题词:幼儿、一日生活、倾听能力、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是生动深刻、直观可触的;把生活情境中培养的倾听能力用之于教育活动,即寓教于乐,在教育活动中深化倾听习惯,用互视和强化行为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这才是自然有效、立竿见影的教育策略。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她们享有的“特殊”权利。现在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不再像以前的孩子那么羞涩、胆小,他们的交往圈愈来愈大,面对不同层级和不同年龄的人他们能用自己的交往方式进行交流,词汇量也就不断增多。我班有这样一个孩子,有一次,我在教授语言教育活动时,无意中听到他说了一个词“五颜六色”、和连词“虽然……但是……”开始我很高兴,觉得大班的孩子能说出成语和连词组成的话实在不简单。后来,我有意识的关注这名幼儿,注意他上课的言行举止和活动情况。我发现,这名幼儿的注意力不是很专注,我在教授时,他总是在忙自己的事情,要么低头,要么左顾右盼,等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时,却不知道老师刚才说了什么……这种类似现象同样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出现过,倾听的习惯很不好。这样的例子我想在各个年龄班中屡见不鲜。比如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话时,有的幼儿常插嘴,不能认真仔细地听等等。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应让孩子懂得在听故事、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且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他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礼貌。上述提到的幼儿,家长只注重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忽视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所以就幼儿一日生活中出现的注意力不专注,不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现象,总结了几点培养幼儿倾听的策略或实施方案:
一、让孩子学会“等待”。
培养孩子倾听的良好习惯,“等别人把话说完”“听完整别人说的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要让孩子意识到:不是只有他的事、他的想法最重要、最紧急,别人的事、别人的想法同样重要,让别人把话说完,是最基本的礼貌,是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的表现。让孩子感受到被倾听和不被倾听的结果是怎样的。这时候就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幼儿实施“移情”教育,感受两种结果给自己带来的情绪变化。
让孩子了解等待、倾听的重要性,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学会倾听是非常有意义的,对幼小衔接起着引导作用。学会倾听,可以从别人的语言描述中学到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养成,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琐事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使孩子由不听到听,由不会听到会听,由单纯的听到听完补充、修正。孩子一旦养成了倾听的习惯,就可以尽可能多的从别人那儿学到知识与方法。
二、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
如果孩子能意识到要尊重别人、认真听别人的话并且在行动上控制自己的言行时,那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接下来最为关键的就是指导孩子学会“听什么”和“怎样听”;“主要内容是什么”“重点在哪里”在说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提醒正在听的幼人:“认真听,看他是怎样描述的,大家帮他听听他说的对不对,你有什么要补充的。”有必要时教师可以重复幼儿说的话,留有时间让幼儿进行充分地思考。或是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教师将问题定下,说给幼儿听,提醒幼儿:“老师之说一遍问题。”这时只有幼儿听到了、听懂了问题,才能在活动中寻找答案。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答对题的幼儿以鼓励。这种方法可以检验幼儿听得是否认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训练孩子“听”的能力。
三、抓住每次教育的契机。
在每个环节转换时,尤其是在午饭前和晚饭后,让幼儿听一听故事或舒缓的乐曲,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回到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有的幼儿会跟着音乐手舞足蹈、翩翩起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他们被这样的氛围所感染,情不自禁地投入在想象之中,不需要老师提醒,不由地会静静地去欣赏。另外,幼儿在看卡通片的时候,可以抓住时机与幼儿交流:“你听到了什么,故事里都说了些什么内容?”也可以让幼儿复述故事内容,这也是检验幼儿是否注意倾听、观察的有效途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发展幼儿倾听的习惯。同样也为他们创设了沟通的平台,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全体幼儿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用游戏帮助幼儿学会倾听。
常发现有的孩子听说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或是传话说不完整的。这就说明幼儿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不认真。因此,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可以多让孩子听一听“颠倒歌”然后挑出说得错误的地方并纠正过来。只有让孩子把听到的内容说出来,我们才知道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或者让孩子听一段话或一个故事,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听完后回答问题。教师和幼儿间还可以开展传话活动,传话法可训练孩子记忆力和倾听能力。在数学活动,分解组成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听数字拍手”的形式进行。比如:“7可以分成几和几?”随后教师拍3下手。这个环节需要幼儿认真去听,仔细去看,注意力要非常集中。教师不要拍得过快,根据难易程度,教师可以随时调整拍手的频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听”的专注程度。
五、做好榜样示范。
作为幼儿教师,教师要想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孩子,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还可以常常把你听到的声音或语言、你怎么听出来的告诉给孩子,让他们知道你在听,让他们学习你听的方法。教师和幼儿要进行眼神的交流,在幼儿园要求教师眼中只有幼儿,幼儿眼中只有老师。用眼睛仔细观察幼儿 “听”的方式,进行提倡或校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总结幼儿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达到幼儿倾听的最好效果和实施策略。另外,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用夸张一些的动作或表情结合目标突出重点内容,带领幼儿,让幼儿在教师良好状态的感染下,不由地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下去。教师的言传身教势必会影响幼儿的举止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主题词:幼儿、一日生活、倾听能力、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是生动深刻、直观可触的;把生活情境中培养的倾听能力用之于教育活动,即寓教于乐,在教育活动中深化倾听习惯,用互视和强化行为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这才是自然有效、立竿见影的教育策略。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她们享有的“特殊”权利。现在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不再像以前的孩子那么羞涩、胆小,他们的交往圈愈来愈大,面对不同层级和不同年龄的人他们能用自己的交往方式进行交流,词汇量也就不断增多。我班有这样一个孩子,有一次,我在教授语言教育活动时,无意中听到他说了一个词“五颜六色”、和连词“虽然……但是……”开始我很高兴,觉得大班的孩子能说出成语和连词组成的话实在不简单。后来,我有意识的关注这名幼儿,注意他上课的言行举止和活动情况。我发现,这名幼儿的注意力不是很专注,我在教授时,他总是在忙自己的事情,要么低头,要么左顾右盼,等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时,却不知道老师刚才说了什么……这种类似现象同样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出现过,倾听的习惯很不好。这样的例子我想在各个年龄班中屡见不鲜。比如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说话时,有的幼儿常插嘴,不能认真仔细地听等等。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应让孩子懂得在听故事、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且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他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礼貌。上述提到的幼儿,家长只注重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忽视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所以就幼儿一日生活中出现的注意力不专注,不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现象,总结了几点培养幼儿倾听的策略或实施方案:
一、让孩子学会“等待”。
培养孩子倾听的良好习惯,“等别人把话说完”“听完整别人说的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要让孩子意识到:不是只有他的事、他的想法最重要、最紧急,别人的事、别人的想法同样重要,让别人把话说完,是最基本的礼貌,是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的表现。让孩子感受到被倾听和不被倾听的结果是怎样的。这时候就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幼儿实施“移情”教育,感受两种结果给自己带来的情绪变化。
让孩子了解等待、倾听的重要性,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学会倾听是非常有意义的,对幼小衔接起着引导作用。学会倾听,可以从别人的语言描述中学到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养成,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琐事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使孩子由不听到听,由不会听到会听,由单纯的听到听完补充、修正。孩子一旦养成了倾听的习惯,就可以尽可能多的从别人那儿学到知识与方法。
二、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
如果孩子能意识到要尊重别人、认真听别人的话并且在行动上控制自己的言行时,那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接下来最为关键的就是指导孩子学会“听什么”和“怎样听”;“主要内容是什么”“重点在哪里”在说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提醒正在听的幼人:“认真听,看他是怎样描述的,大家帮他听听他说的对不对,你有什么要补充的。”有必要时教师可以重复幼儿说的话,留有时间让幼儿进行充分地思考。或是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教师将问题定下,说给幼儿听,提醒幼儿:“老师之说一遍问题。”这时只有幼儿听到了、听懂了问题,才能在活动中寻找答案。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答对题的幼儿以鼓励。这种方法可以检验幼儿听得是否认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训练孩子“听”的能力。
三、抓住每次教育的契机。
在每个环节转换时,尤其是在午饭前和晚饭后,让幼儿听一听故事或舒缓的乐曲,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回到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有的幼儿会跟着音乐手舞足蹈、翩翩起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他们被这样的氛围所感染,情不自禁地投入在想象之中,不需要老师提醒,不由地会静静地去欣赏。另外,幼儿在看卡通片的时候,可以抓住时机与幼儿交流:“你听到了什么,故事里都说了些什么内容?”也可以让幼儿复述故事内容,这也是检验幼儿是否注意倾听、观察的有效途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发展幼儿倾听的习惯。同样也为他们创设了沟通的平台,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全体幼儿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用游戏帮助幼儿学会倾听。
常发现有的孩子听说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或是传话说不完整的。这就说明幼儿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不认真。因此,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可以多让孩子听一听“颠倒歌”然后挑出说得错误的地方并纠正过来。只有让孩子把听到的内容说出来,我们才知道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或者让孩子听一段话或一个故事,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听完后回答问题。教师和幼儿间还可以开展传话活动,传话法可训练孩子记忆力和倾听能力。在数学活动,分解组成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听数字拍手”的形式进行。比如:“7可以分成几和几?”随后教师拍3下手。这个环节需要幼儿认真去听,仔细去看,注意力要非常集中。教师不要拍得过快,根据难易程度,教师可以随时调整拍手的频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听”的专注程度。
五、做好榜样示范。
作为幼儿教师,教师要想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孩子,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还可以常常把你听到的声音或语言、你怎么听出来的告诉给孩子,让他们知道你在听,让他们学习你听的方法。教师和幼儿要进行眼神的交流,在幼儿园要求教师眼中只有幼儿,幼儿眼中只有老师。用眼睛仔细观察幼儿 “听”的方式,进行提倡或校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总结幼儿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达到幼儿倾听的最好效果和实施策略。另外,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用夸张一些的动作或表情结合目标突出重点内容,带领幼儿,让幼儿在教师良好状态的感染下,不由地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下去。教师的言传身教势必会影响幼儿的举止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