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如何撰写教育论文》后感
作者: 王丽娟时间:2017-09-14
作为一名耕耘在幼教第一线11载的普通老师,有的更多的是教育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无疑成为了我撰写论文肥沃的土壤,凭借这些教育经验,我不断的提升和凝练,尝试着写各种各样的论文,这些论文都离不开实践。然而当一篇论文写完了以后,我常常被自己写的论文的固有模式限制,一篇论文虽然会反复的修改,但是修改的更多的往往是一些细节和一些词句是否有矛盾,对于自己论文中真正存在的一些实质性问题把握不到位,这样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我的论文有量无质,如何能够撰写出一篇有质,含金量比较高的论文呢,我想修改是关键。今天有幸阅读了《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对第108页“修改定稿”篇有了很深的理解。
“文章不厌百回改,一诗千改心始安”,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而我在写论文的时候缺乏的就是修改的环节,或者说是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修改,一篇论文完成了以后,只会修改一些词句,不能很好的抓住论文的核心问题修改。
其实修改的方式有很多,修改的时候正确把握论文的结构是关键,那么如何修改论文的结构呢,通过学习,我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层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畅。一般可以先从大小标题之间的关系来看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如果论文不设小标题,则必须从内容去判断。例如,文章在内容上是否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联系;全文的布局、层次和段落的安排是否有条理;层次的脉络是否分明、顺畅;各段的分论点是否明确、协调;对杂乱无章的阐述要疏理通顺;删去重复和矛盾的地方,补上缺少的部分,达到全文意思上连贯通畅。
第二,结构是否完整。论文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一篇论文要有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协调一致,即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有材料有分析的论证,有鲜明有力的结尾。同时还要审视各个部分的主次、详略是否得当。
第三,结构是否严密。一篇论文必须是论点与论据,大论点与小论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果论文结构松散,要加以紧缩,删去那些多余的材料,删去添枝加叶、离题太远或无关紧要的句段。为使结构严谨和谐,对全文各部分的过渡和照应、结构的衔接、语气的连贯等方面,也要认真地考虑和修改。
结构修改的差不多以后,我觉得接下来就可以抓论文的一些细节,比如语言的推敲和锤炼,为了使语言准确、简洁、生动,不能不锤炼字句,而锤炼字句,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对语言的锤炼加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所以锤炼不能脱离内容的需要,去孤立地雕琢文词,追求华丽。这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的。另外,在修改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尽可能利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对生造词语、词类误用、词义混乱等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的毛病,要坚决改掉,坚决消灭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自造词。鲁迅说他自己写文章“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这样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第二,对结构残缺、结构混乱、搭配不当等不合语法的句子,要注意改正,使之合乎语言规范。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代作家皮日休说:“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字句要好,就必须反复锤炼、反复琢磨修改。
第三,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力求上下贯通,语气一致,通顺流畅。
第四,检查标点、规范书写。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得恰当,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反之,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甚至产生歧义。检查标点符号,主要是看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正确,以及调整点错位置的标点符号。修改时,要按约定俗成的用法,严格按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另外,修改时,一定要把潦草的字和不规范的字改正,抄写时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楚。还有,在修改中,对论文中的图表、符号、公式要检查,要合乎规范,对比较复杂的容易出错的,更应仔细校正。
一篇好的论文,修改是关键,今天我通过学习“修改定稿”篇,对修改论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古往今来好文章都必须通过反复的修改才能够完成的,借鉴书中一些好的修改方法,把它们活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相信一篇真正有质的论文一定能够在全锤百“改”中成型。
“文章不厌百回改,一诗千改心始安”,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而我在写论文的时候缺乏的就是修改的环节,或者说是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修改,一篇论文完成了以后,只会修改一些词句,不能很好的抓住论文的核心问题修改。
其实修改的方式有很多,修改的时候正确把握论文的结构是关键,那么如何修改论文的结构呢,通过学习,我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层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畅。一般可以先从大小标题之间的关系来看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如果论文不设小标题,则必须从内容去判断。例如,文章在内容上是否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联系;全文的布局、层次和段落的安排是否有条理;层次的脉络是否分明、顺畅;各段的分论点是否明确、协调;对杂乱无章的阐述要疏理通顺;删去重复和矛盾的地方,补上缺少的部分,达到全文意思上连贯通畅。
第二,结构是否完整。论文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一篇论文要有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协调一致,即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有材料有分析的论证,有鲜明有力的结尾。同时还要审视各个部分的主次、详略是否得当。
第三,结构是否严密。一篇论文必须是论点与论据,大论点与小论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果论文结构松散,要加以紧缩,删去那些多余的材料,删去添枝加叶、离题太远或无关紧要的句段。为使结构严谨和谐,对全文各部分的过渡和照应、结构的衔接、语气的连贯等方面,也要认真地考虑和修改。
结构修改的差不多以后,我觉得接下来就可以抓论文的一些细节,比如语言的推敲和锤炼,为了使语言准确、简洁、生动,不能不锤炼字句,而锤炼字句,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对语言的锤炼加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所以锤炼不能脱离内容的需要,去孤立地雕琢文词,追求华丽。这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的。另外,在修改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尽可能利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对生造词语、词类误用、词义混乱等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的毛病,要坚决改掉,坚决消灭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自造词。鲁迅说他自己写文章“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这样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第二,对结构残缺、结构混乱、搭配不当等不合语法的句子,要注意改正,使之合乎语言规范。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代作家皮日休说:“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字句要好,就必须反复锤炼、反复琢磨修改。
第三,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力求上下贯通,语气一致,通顺流畅。
第四,检查标点、规范书写。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得恰当,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反之,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甚至产生歧义。检查标点符号,主要是看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正确,以及调整点错位置的标点符号。修改时,要按约定俗成的用法,严格按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另外,修改时,一定要把潦草的字和不规范的字改正,抄写时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楚。还有,在修改中,对论文中的图表、符号、公式要检查,要合乎规范,对比较复杂的容易出错的,更应仔细校正。
一篇好的论文,修改是关键,今天我通过学习“修改定稿”篇,对修改论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古往今来好文章都必须通过反复的修改才能够完成的,借鉴书中一些好的修改方法,把它们活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相信一篇真正有质的论文一定能够在全锤百“改”中成型。
上一篇:阅读心得《竹节的力量》
下一篇:每一个儿童都是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