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读后感
作者:huangyan时间:2017-03-21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都要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每天都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反思孩子的发展和提高,这是我们必备的专业素养。而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教育教学,如何很好地来进行反思与评价,挖掘教学中的亮点,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运用先进的理念来引导自己,又有着一定的难度,有时也有很多的困惑。当我捧起这本淡绿色封面、由刘占兰、廖贻主编的《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时,我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这不正是我们幼儿园老师迫切需要学习的吗?
翻开“序”,作者以四个体现向我们展现了本书的特点:
一、体现不同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性。
二、体现教师课堂教学探索的丰富性、多样性。
三、体现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过程性
四、体现各门课程和教学的知识、策略及技能的个性和共性。
其中在第三个体现中把本书的最大的特点也提炼了出来,那就是:每一个单元中作者都以“导读——案例描述——同伴研讨——点评”四个顺序来编撰此书,理论与案例结合,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特别是后面的同伴研讨和专家点评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懂得了反思与评价的要点,真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纵观目录,作者从五个大点具体地向我们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一个个案例再进行具体地反思与评价,帮助我们从科研的角度学会分析教学案例,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一、确定适宜的教育教学主题和目标 二、创设互动墙饰,选择和投放适宜的材料和资源 三、营造主动学习的“课堂” 四、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支持幼儿主动学习 五、反思、改进教与学的行为 )在最后第六单元,作者还特别加入了“教学案例研究”,借助对若干个案例的评析,阐释了案例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让我们对如何撰写案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其中在第二单元的第三小点中提到“通过适宜的材料投放与游戏活动,支持幼儿跨越学习难点”的案例“赶小猪”给了我很深的体会与感触。游戏“赶小猪”是幼儿园中常玩的一个体育项目,但是在我们组织的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能掌握用工具控球走,我们往往会不遗余力,不断地练习,看到他们不会时会手把手地教,以致于到后来有的孩子怕难退缩了,有的孩子赶到一半不高兴了,有的赶得球满场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种现象?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呢?看了“赶小猪”这个案例之后,我学到了很多,也使我茅塞顿开。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作者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采用生动形象的拟人化游戏情境,围绕动作要领“控球技巧和方向”,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设计材料投放与游戏活动,相信对大家有很多的收获。
●和“小猪”做朋友——用手推球走。教师考虑到孩子刚开始就用工具推球走比较困难,于是让孩子先从手开始,把球比作小猪,让孩子用手推“小猪”,感受力的大小,逐渐地用手控制住“小猪”,这为后面的用工具推球做好了准备。
●去小动物家做客——用球拍赶球走。这个环节教师加入了新工具——带棒的乒乓球拍来赶小猪。这下难度又大了,“小猪”又不听话了。教师又及时调整了球的投放层次,有报纸球、塑料瓶球、皮球等,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终于把球赶到了不同方向的小动物的家,初步掌握了用工具控球的技巧。 ●和大树“爷爷”做游戏——用小棍赶球走。这个环节教师又根据大多数幼儿的水平,在他们基本上能控制球的时候投放了“小棍”。小棍由于和球的接触面小,因此掌握起来非常难,对孩子们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在这里,教师又利用了园内的树木让幼儿沿着曲线赶小猪,孩子们对玩游戏是很投入的,他们也愿意和大树爷爷玩,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又练习了曲线走的控球技巧。
●带着“小猪”走迷宫——体验朝一定方向赶球。在前面的活动中,孩子们赶小猪是没有方向的,因此为了让他们能朝一定方向去赶小猪,教师又设计了“走迷宫”的游戏形式,让孩子在宽只有一人通过,两面都有墙的迷宫里通过,感受向前的方向感。
●拜访小动物——尝试曲线赶球。前面孩子是沿着大树曲线赶球,这次孩子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小动物的家,其中要通过“拱形山洞”“盘山路”“小河”等,情节性更强,难度更高,孩子们玩起来也更起劲了,也在不断地练习中逐渐地得心应手。
●我们去探险——赶着小球到处走。这里教师要求孩子们通过不同质地的小路:有弯曲的小路、平坦的水泥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光滑的小坡等等。在尝试中,孩子们不断地克服困难,终于到达了终点,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动作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环节中教师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设计的目标,动作要领、投放材料的适宜性,游戏的情境性等,让幼儿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学习难点,并且始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同伴探讨中,教师们通过一个《小班“赶小猪”动作分析表》把此次活动的要求、要点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原来非常普通的一个“赶小猪”体育游戏竟然可以这样丰富多彩,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只要勤于反思、乐于动脑、敢于创新,老游戏也能玩出新花样!
这本书值得我好好地看一看,学一学,特别是里面的一些具体案例,相信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收获和启迪。
翻开“序”,作者以四个体现向我们展现了本书的特点:
一、体现不同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性。
二、体现教师课堂教学探索的丰富性、多样性。
三、体现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过程性
四、体现各门课程和教学的知识、策略及技能的个性和共性。
其中在第三个体现中把本书的最大的特点也提炼了出来,那就是:每一个单元中作者都以“导读——案例描述——同伴研讨——点评”四个顺序来编撰此书,理论与案例结合,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特别是后面的同伴研讨和专家点评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懂得了反思与评价的要点,真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纵观目录,作者从五个大点具体地向我们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一个个案例再进行具体地反思与评价,帮助我们从科研的角度学会分析教学案例,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一、确定适宜的教育教学主题和目标 二、创设互动墙饰,选择和投放适宜的材料和资源 三、营造主动学习的“课堂” 四、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支持幼儿主动学习 五、反思、改进教与学的行为 )在最后第六单元,作者还特别加入了“教学案例研究”,借助对若干个案例的评析,阐释了案例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让我们对如何撰写案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其中在第二单元的第三小点中提到“通过适宜的材料投放与游戏活动,支持幼儿跨越学习难点”的案例“赶小猪”给了我很深的体会与感触。游戏“赶小猪”是幼儿园中常玩的一个体育项目,但是在我们组织的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能掌握用工具控球走,我们往往会不遗余力,不断地练习,看到他们不会时会手把手地教,以致于到后来有的孩子怕难退缩了,有的孩子赶到一半不高兴了,有的赶得球满场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种现象?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呢?看了“赶小猪”这个案例之后,我学到了很多,也使我茅塞顿开。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作者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采用生动形象的拟人化游戏情境,围绕动作要领“控球技巧和方向”,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设计材料投放与游戏活动,相信对大家有很多的收获。
●和“小猪”做朋友——用手推球走。教师考虑到孩子刚开始就用工具推球走比较困难,于是让孩子先从手开始,把球比作小猪,让孩子用手推“小猪”,感受力的大小,逐渐地用手控制住“小猪”,这为后面的用工具推球做好了准备。
●去小动物家做客——用球拍赶球走。这个环节教师加入了新工具——带棒的乒乓球拍来赶小猪。这下难度又大了,“小猪”又不听话了。教师又及时调整了球的投放层次,有报纸球、塑料瓶球、皮球等,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终于把球赶到了不同方向的小动物的家,初步掌握了用工具控球的技巧。 ●和大树“爷爷”做游戏——用小棍赶球走。这个环节教师又根据大多数幼儿的水平,在他们基本上能控制球的时候投放了“小棍”。小棍由于和球的接触面小,因此掌握起来非常难,对孩子们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在这里,教师又利用了园内的树木让幼儿沿着曲线赶小猪,孩子们对玩游戏是很投入的,他们也愿意和大树爷爷玩,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又练习了曲线走的控球技巧。
●带着“小猪”走迷宫——体验朝一定方向赶球。在前面的活动中,孩子们赶小猪是没有方向的,因此为了让他们能朝一定方向去赶小猪,教师又设计了“走迷宫”的游戏形式,让孩子在宽只有一人通过,两面都有墙的迷宫里通过,感受向前的方向感。
●拜访小动物——尝试曲线赶球。前面孩子是沿着大树曲线赶球,这次孩子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小动物的家,其中要通过“拱形山洞”“盘山路”“小河”等,情节性更强,难度更高,孩子们玩起来也更起劲了,也在不断地练习中逐渐地得心应手。
●我们去探险——赶着小球到处走。这里教师要求孩子们通过不同质地的小路:有弯曲的小路、平坦的水泥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光滑的小坡等等。在尝试中,孩子们不断地克服困难,终于到达了终点,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动作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环节中教师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设计的目标,动作要领、投放材料的适宜性,游戏的情境性等,让幼儿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学习难点,并且始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同伴探讨中,教师们通过一个《小班“赶小猪”动作分析表》把此次活动的要求、要点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原来非常普通的一个“赶小猪”体育游戏竟然可以这样丰富多彩,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只要勤于反思、乐于动脑、敢于创新,老游戏也能玩出新花样!
这本书值得我好好地看一看,学一学,特别是里面的一些具体案例,相信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收获和启迪。
上一篇:聊读书,什么时候读书?
下一篇: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