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儿童的人文梦想:读《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

作者:沙柳时间:2017-01-23
我们在孩童的年代,总想挣脱成人的束缚,做自己喜欢的游戏。而到了而立之年,有了教育孩子的资本时,又总是用各种框框来捆住孩子好动的手脚和脑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本是从儿童生长起来,却又不了解儿童了呢?读了《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这本书方才明白,我们并没有从精神层面了解儿童、尊重儿童。

“蓝印花布可以做什么?”一个幼儿回答:我想把它作成一艘美丽的船去航海。老师否定道:“布是不可以作成船的,会沉掉的。”

冬天大雪覆盖了原野,公鸡和小白兔出来散步,在雪地上画出美丽的脚印。老师讲完故事提问:蛇和青蛙为什么没有出来?一个孩子回答:“因为蛇和青蛙没有毛衣,怕冷。”老师很不高兴,严厉地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这就是书中列举的两个案例。在小学和幼儿园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孩子天真的想象,与他们初涉人世身心发育尚不完善有关,“人的生物性生成与精神性生成之融合,在具体的个体 ,其结果就是身心的统一”。而正是因为其幼稚,才有了无拘无束的游戏、荒诞大胆的幻想和天真好奇的探索。他们不会考虑现实社会的各种清规戒律,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出发,想当然地冒出许多的奇思妙想。这些童话般的幻想,或许正是隐藏着创造的萌芽。我们应该小心翼翼地呵护这样的萌芽,不要轻易地否定才是。

当我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一个个伟大的哲人的时候,霍然发现儿童的许多幼稚的提问竟与哲学大师们思考的问题极其相似——我小时候在哪里?世界上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们,儿童是天然的哲学家,他们对人生、对自然及身边的所有事物产生的好奇和困惑,不都具有探索真理的味道嘛。

@_@我是分割线@_@


成人们昂首在路上阔步行走,是不会嘲笑刚刚会在地上爬的小娃娃的。有谁不曾经历手脚并用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过程就能直立行走的呢?个人精神成长也和人类进化的过程一样,不要因为我们今天各方面成熟了、经验丰富了,就忘记了自己幼年也曾有过的各种奇特的幻想和幼稚的行为。历史是不断向前推进发展的,人类文化也是随着繁衍生息不断地完善发展。正如作者所说:“儿童精神就是一种人文性的精神,儿童的文化也就是一种人文的文化”。

儿童的精神发展,是遵循着螺旋上升的运动轨迹的,也是一个不断去除自我中心化的过程。了解儿童精神成长的全过程,我们就会尊重儿童,就会放下教育者的架子去顺应、呵护他们的文化,从而达到丰富、陶冶其精神的效果。这是《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一书给我的启示。(《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文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