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究与关注生命——读《蚯蚓,影子和漩涡——幼儿班里的科学活动》有感

作者:聚优时间:2017-03-15
这是一本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著作,全书结构简洁清晰,第一部分向我们阐述了幼儿园高质量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与策略。第二部份以叙事性研究的方式,用一个个科学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幼儿班里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三部分则针对当前科学教育中有争议的一些焦点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些书中记叙的观点,如今正引领我们开展班级里的科学教学活动,这些书中记录的故事,已经成为我们开展科学教学时参考的经典案例,这些书中提出的有争议的问题,正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同样面临的问题。虽然只有薄薄的百多页,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一本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名著。

跟随书中教师引导的脉络,追寻书中幼儿探究的足迹,我看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科学经历进行着不断的学习。结合幼儿科学教育专家刘占兰在译者序中的提到的一些问题,对比我们的科学活动,谈谈我的思考:

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究

探究,是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在美国同行的眼里,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所引导幼儿开展的活动,正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回忆在幼儿园开展的教学活动,但凡涉及科学内容的,总是容易引起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引发他们浓厚的兴趣。比如吹泡泡、踩影子、比如玩磁铁、观察雨后出现的蜗牛等等,所以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但是,为什么这些活动都没能深入并持续下去呢?因为缺少了对幼儿持续探究、深入探究的引领。

时间是高质量的幼儿科学活动的关键要素之一。当幼儿通过许多不同的途径对几个概念进行反复探究时,他们就有计划对其工作进行思考、分析和反思。在这本书中,教师非常重视让幼儿进行持续数周、数月的科学研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很少引导开展这种持久的探究活动。有的活动仅仅限于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有的会有一些延伸,有的仅限于主题开展的一周或几周时间。撇开集体教学活动是局限,我们仍然可以在区域活动、游戏中,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引导孩子探索感兴趣的事物和探讨所产生的问题。

深入是判定科学活动质量的又一个要素。在“蚯蚓的故事”案例中,老师对幼儿的一段问题引导让我印象深刻:

@_@我是分割线@_@

师:要让蚯蚓在教室里感觉到和在自然环境中的家一样,我们要做什么?

幼1:草地,它们需要草地。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1:我就是在草地上发现我的蚯蚓的

师:我还记得你为了发现蚯蚓还向下挖呢,干吗还要挖呢?

幼2:蚯蚓就住在那里

师:它们住在哪那里?

幼(集体):在地里,在泥土里。“

师:噢,所以我们需要泥土来让蚯蚓感到像在家一样!

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到老师用几个关键的问题,引导了探究的深入。在我们的科学指导中,同样需要少一些低效的问题,多一些这样的“关键问题”,以不断给予幼儿积极的回应,引导幼儿探究的方向,保证探究的深度。

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注

在这本书中,有一章是对幼儿班里生命科学活动的论述。刘占兰教授提到:书中描述的所以关于生命的探究活动中,处处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令人触动。比如活动强调在原生态环境中观察和研究生命,为蚯蚓制作了和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相似的家,为蝴蝶建造了一个和它们在大自然中生活环境一样的家。我想,这样做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观察的科学性,更多是源于对生命的关注,即使是幼小的蚯蚓和蝴蝶。所以在书中,我看到班级里的17条蚯蚓,在孩子们向自然中心的咨询后,被放进了肥沃的土壤里,而孵化出的蝴蝶最终被放飞。

@_@我是分割线@_@

这样的尊重同样令我尊敬和感触。我们也曾开展过认识蚯蚓的教学活动,印象中从泥土中被捕获的蚯蚓,蜷缩在密闭的小瓶子里,毫无生气。活动结束后,好一些的被倒回泥地,差一些的被继续放在自然角里“观察”,最终逐渐变干、发臭,再被扔掉。而再与蝴蝶相似的“蚕”的饲养过程中,因为桑叶的不易采摘,“宝宝”们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长得十分瘦弱,即使是在精心饲养下健康成长,完成了生长的经历,那些产下的卵也会因为数量太多和失去继续观察的价值被遗弃。

对比两个相似的活动,不得不反思以往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对待生命的行为。

不断地探究和对生命的关注,是我在阅读中印象较深的两个地方。除此之外,阅读这本书,还让原本对科学教学并不熟悉的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开展科学活动的有益观点。接下来,正如迪安·利文教授对这本书的推荐那样,“所有的幼儿都应该学习如何将本书中的观点用于他们的教学。”,我也可以尝试将一些观点用在科学活动之中,我想只有实践,才是对这些观点最好的验证与吸收。
相关推荐
  • 和孩子共成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心得
热门推荐
  • 和孩子共成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心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