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的种类介绍

时间:2022-03-29 14:03:21 摄影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纪实摄影的种类介绍

  喜好纪实摄影的朋友一定知道《活着》专栏,在光影间摄影师竭尽全力为观者展开一个又一个颠簸起伏,真真实实的动人故事。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在眼前闪电般驰骋而过却在心上烙下深刻的痕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实摄影的种类介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摄影师是如何拍出如此震撼影像的呢?都说要抓住瞬间,可为什么最后拍出来的照片还是毫无亮点?哪怕是相似的题材和场景为什么还是和高手们不一样?已经有很多文章来讨论该如何选择纪实摄影的拍摄对象,以及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体会纪实摄影的乐趣。那么在本篇中,我们以《活着》为蓝本,从技术性上总结该运用何种拍摄手法可以更好的突出主题,营造故事性,从而让作品更打动人心。

  什么是纪实摄影?

  首先,纪实为“纪录现实”的摄影手法,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拍摄真实的影像,作文件式的纪录,感觉真实不造作是其重点。一般人会联想到战争、落后贫穷地方的照片,那是新闻摄影,不是纪实摄影的全部。

  纪实摄影其实没有清晰的界定,比较常见的有历史性的,街头的和新闻的。一般而言,照片多是一系列及有主题的,用作纪录时间,纪录当时的社会,也可以用文字作辅助,形容时间人物地点。最重要的,纪实摄影需要让人欣赏和了解拍摄当时的环境、气氛、人物及摄影师的感觉,可以带出故事,仿如一篇文章一样。

  过去纪实摄影多应用在历史角度上,现代的进一步演变为纪录现实社会情况,视乎拍摄者的角度。

  纪实摄影有几种?

  划分的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是按篇幅和信息量和按摄影主题内容划分。

  1.按篇幅和信息量

  “小品”型的纪实摄影:小品的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讲述一个故事,反映一类社会现象,因此信息量非常集中,而且通常采用比较夸张的手法,带给人们直接的冲击力。

  “电视剧”型纪实摄影:电视剧会以较长的篇幅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娓娓道来,演员的表演也不用像小品那样夸张,更为接近日常生活。摄影师不必:“被迫”用单独一张照片来说明问题,他们可以更深入的挖掘主题,更全面、更详细地表现被摄对象,用数量较多的、风格和形式统一的、成组的照片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讲述清楚。

  “电影型”的纪实摄影:电影的篇幅长短介于小品和电视剧之间,它并不要求对一个故事娓娓道来,而是更主观性、观念化,更具有导演的个人色彩。在纪实摄影中同样有这样一类的作品,他们会围绕一个主题,但照片与照片之间并不具逻辑性,它们富有摄影家的独特风格,写实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写意性或象征性。

  2.按摄影主题内容

  重大事件:这是一类对所发生的重要的、有影响力的事件进行的摄影,例如战争、政治事件、重大仪式、灾害等等。

  百姓生活:人类的社会不光有领袖伟人,同时还有凡人百姓;不止有刀光剑影风云变幻,同时也有柴米油盐平平淡淡。这一类摄影作品将目光投向最广泛的人类生活。

  社会风景:人类社会是整个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人的生存活动必然有其背景环境,包括自然的环境和人工的建筑等等。

  再更具体的说,你想拍什么就拍什么!你可以纪录你自已最熟悉的居住地区;你可以拍摄心中不平的社会现象;你可以跟随你的朋友一整天,纪录他的生活;你更可以给自已拍纪录,拍什么都可以。

  卖艺的孩子

  镜头中的画面,是由多种元素构成,其中包括动静元素、光影元素、构图元素和内容元素等。通过不同的组合搭配,同一个画面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视角,展现眼前的可以是你眼中的世界也可以是你心中的世界。该如何拿这些元素做文章呢?

  1.构图元素

  构图反差:

  在取景构图时,利用画面中同时出现的两种拍摄对象,从视觉印象上形成极端对比,更突出表现一种“悬殊感”和“冲击感”,上图中讲述“因煤而兴,因煤而亡”的枣庄人在适应城市转变的主题。蛇皮袋与手提包离地的高度或许相同,但一个提起的是闲趣,另一个背起的是生活。

  借景抒情:

  用背景画面烘托拍摄对象的情绪与内心,冬日里没有生机的植物园,人站在树前愁眉不展,草木的萧条更加呼应这一情景,或许结合的就是人与树的心境。

  借景抒情也要讲究前后景形成呼应的关系。上图是个虚化前景的例子,讲述的是张广义一生坚守修笔的故事。前景中散落的钢笔配件虽然被虚化掉了,但是虚化的尺度拿捏的刚好。前景的构图会左右照片的情绪,让前景变成相框,“框”中突出印有印章的“广信守义”直接的粘连了钢笔爷爷故事,表达了作品主题。

  2.内容元素

  日常缩影:

  拍摄日常的生活缩影,既可以站在第三方角度观望周遭的瞬息万变。拍摄内容就是照片的灵魂。拍摄生活常态动作,表现的是日常下的不平常,一个人物、一个地方,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反映事物独特的地方,能使照片的表现力增强。上图中雾霾中锻炼身体的老人们,反映了城市公共设施与污染排放量同时增加从而造成矛盾的社会现状。

  瞬间表情:

  抓拍面部的特殊表情,通过表情表达主题。上图中讲述枣庄人的生活困境。惊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现了睁眼是现实,闭眼是梦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是仍怀着一丝希望。

  特写:

  人物的面部特写,这种照片想出色很难。这就需要被摄者很特别才行,不能像小人物那样不管他的面部表情,这种照片里的人,要么他长得有特色,要么他表情有特色,要么就是光线或者色彩有特色,否则都会很平。但是这种照片一旦拍好了,被摄者直勾勾的眼神还是很能震慑人的。上图中讲述的是妻子不离不弃照顾植物人丈夫的故事。

  人物的局部特写,局部的细节能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能够增加照片的趣味性,更可以进一步深化主题。上图为钢笔爷爷长期修笔,在手上的墨水早已擦不下去。

  3.动静元素

  定点反差式:

  有的拍摄对象没有动作,那么可以注意他静止的神态为轴心,通过其他人的运动变换突出他的情绪。尤其适用慢快门可以打造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境。

  移动式:

  让人物动起来,抓住运动的瞬间。拍摄对象动得越厉害,照片就有可能越真实越深刻,这适用于拍摄强烈情绪的画面,迅速移动而产生的光影线条,跳出外形美的束缚,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揭露出隐藏的性格,比实拍更有说服力。图中讲述的是主人公患有空鼻症的人,每天晚上都要在村里跑步减缓症状的故事。他曾经在冬天只穿着内裤绕村子跑,试图以此转移痛楚。

  4.光影元素

  色彩反差:

  一般以言,纪实摄影多以黑白呈然,彩色比较少。到底黑白与彩色分别带出什么感觉?是否黑白就等于伤感,彩色就等于快乐呢?

  其实黑白抑或彩色不是照片的所有。使用什么彩色由你去决定,视乎你想表达的讯息,视乎你想看照片的人怎么去感受。黑白能表达快乐,彩色也能表达伤感。用照片讲故事,色彩只是协助你去表达。

  用黑白可以为照片增加张力,当失去色彩,我们较专注在照片本身。

  用彩色,呈现出的作品较新鲜,一切故事就似只是刚刚发生。

  光影变化:

  光影是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对表现画面主体人物的情绪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也是表现画面形式美的基本因素。画面中的小男孩与影子完全处于光线之中,产生影子与人的相呼应。这种影子对比效果构图产生了灵活的变化,讲述出顽皮年幼儿子在一旁,还不懂母亲的苦的主题。 光影的明暗对比和方向可以起到增强画面空间感的作用。不同的用光产生的光效不同,光影的效果也就不同。逆光产生的剪影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就弱一些,但却更简单直白的突出直接的人物关系。画面中讲述了妻子推植物人丈夫外出散步,帮助他康复。

  这四种元素只是我平时翻照片的时候自己琢磨总结的,只是提供一种思路。掌握了它,希望对能掌握环境与人的关系,人物表情对画面的作用,以及利用人体局部来表达情感有所帮助。

  形式跟内容比,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现在在形式上模仿,为了以后能让自己的照片容易表现内容。而拍摄的最后,是不拘泥于形式,只为了内容而生。

  扩展资料:

  纪实摄影的价值意义

  美学价值

  王福春《火车上得中国人》纪实摄影之一一、纪实摄影的出现是摄影本身的一次解放,更是意味着摄影走出绘画的惟一出路。纪实摄影以反映社会人为本质,摒弃那种唯美及人工的倾向,创出了新的美学领域:在纪实摄影活动中,艺术被淡化了,美学意义却更强了。因为纪实作品并不是什么美的原则,丑的原则或是均衡,对称等所能阐释的,纪实摄影的一切都是统摄在人的这面旗帜下,关于人的一切就是纪实作品的一切,人性的涵义也正是美学意义最重要的部分。

  二、纪实摄影冲出了绘画的美学上的樊笼,挣脱了绘画本身的专制解放了自己,而且在前后一大批“新视觉”的实验者们的努力下建立了一整套有关摄影本身的美学主张,并以自己独有的摄影性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觉领域。

  三、像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的那些令人意想不到,云谲波诡的奇喻的诗逼得读者注意诗的文字本身一样,纪实摄影体现了本世纪初出现的新批评美为思想对作品本体的崇拜。

  社会价值

  “一张照片的价值不能仅用美学的观点去衡量,还必须从对人类和社会在视觉上的表现强度去判断”(纳吉) 纪实摄影作为社会的见证者,从一开始就为人类的自身尊严、存在、人性的回归作出不懈的努力。如20世纪初美国摄影家路易斯·海因对童工进行的摄影纪实提醒了公众注意穷人的困境,促使美国人相信有必要制定一部关于童工的劳动法;20世纪70年代美国摄影家对日本的水银中毒事件的曝光引起全世界对公害的重视。这都是人类利用摄影这一利器为人类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典范。

  历史价值

  纪实摄影具有深刻的力量,从字义的分析,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又分为:人文摄影和新闻摄影。都是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换句话说,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所以,纪实摄影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的独一无二的资格。

  纪实摄影的著名大师

  1.奥古斯特·桑德

  桑德出生于德国科隆郊外的赫尔多夫,少时在煤矿做工,后改行肖像摄影但并没有经过美术训练,所以养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和摄影技巧。他曾对他研究过的威斯特林这样回忆:“这些人们,从小我就熟悉他们的生活,....人因此一开始,我就从个别类型的村民当中,看到一种相同的类型,那是人类品质的记号。”

  他不同许多摄影师,他并不是影象的“掠夺者”,而是平和的面对被摄者,如同他在照相馆的摄影经验,他同被摄者的关系是一种有意的平和展现,而被摄者的细节和内涵通过这种有意的摆拍充分展现出被摄者的身份特征,因此被摄者存在的意义正通过这种展现得以体现,即使被摄者试图掩饰自己所存在的身份特征,但摄影对于细节的直面体现却正好使得被摄者在于图象处于尴尬的境界,无从掩饰。正如约翰。伯格对于桑德两张摄于威斯特林山的《年轻的农民》和《村里的乐队》里所评论的那样:即使同是身着西装,但却同样无法掩饰穿者的社会阶级,正是他们的体貌特征和举止动作透漏了某种难以察觉的不协调,而正是这种不协调从视觉上给观者以难以言说的荒谬感。

  但更多的情况,他对于德国各阶级肖像的如实记录,使他超越了摄影的范畴,更像一位人类学家,精确和超越表象的洞察力。而正是这种公正的态度将自己的摄影语言简化到最低,使更多的被摄者本身的信息尽量的提供给观看者,而随着时间的疏离,使他们本身越发珍贵。

  2.现代摄影拓荒者—安德烈·柯特兹

  美国摄影家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1894-1985)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作为现代摄影的一个拓荒者,柯特兹的照片与人生姿态一直给全世界的摄影家带来回味无穷的启示。各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影子。

  柯特兹的每张照片都充分显示了艺术与生活融合一体的境界。他喜用多变的几何形态来结构画面弥补着痕迹地通过各种形态的交相辉映,强化光影的神秘效果,在人们的心中引发一种微妙、丰富的心理感受。布拉塞曾说:“柯特兹有着对伟大的摄影家来说必不可少的两个资质:即对这个世界、人与生命体的不倦的好奇心和精致的造型感觉。”

  20世纪20年代,柯特兹开始在巴黎从事摄影,30年代后移居美国,经历了漫长的职业摄影生涯。他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从新闻摄影到为《时尚》杂志拍摄专业的室内照片。他的风格既反映了欧洲新闻照片发展的轨迹,又体现了注重构思和空间的新视野运动的特点。

  柯特兹摄影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录重大事件,而是要表现普通事物的令人感到意外的一面。因此,柯特兹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画面的趣味性和完美的几何结构,使其与内容居同样重要的地位。

  柯特兹擅长利用造型和空间,并且对平面表现中的构图非常感兴趣。他还利用物体的边角、影调和线条为其影像构图,以其非常敏锐的眼光,观察到任何意外的生动细节并组合成精彩的画面。

  柯特兹的作品不太注重捕捉精彩的瞬间,而是强调个人的表现,并且大多带有实验的性质。他拍摄的曾创下拍卖作品价格新高的与画家蒙德里安相关的照片,就带有强烈的实验性风格和构成意味。他告诉朋友说:“我出于本能的直觉试图在我的照片中展示出画家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他的简洁、简洁、简洁”。

  柯特兹的摄影生涯长达73年,所选择的器材从大画幅的干板相机一直到波拉SX-70相机。如今收藏这些作品的人遍及全世界。

  安德烈?柯特兹(Andre kertesz,1894—1985)出版了《摄影生涯六十年》(sixty years of photography,1912—1972)。

  3.美国著名摄影大师-威廉.克莱因

  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1928- ),1963年被世界摄影博览会的国际评委推选其为摄影史上30名最重要的摄影家,主要原因是他拍摄于1956年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画册《纽约的生活对你有利——威廉?克莱因恍惚中看到的狂欢》在欧洲的巨大反响。

  在画册中他使用了被称之为“摄影中所不应干的失败做法”,以人为的事故、粗颗粒、模糊和变形,构成了全新的视觉语言,从而恰到好处地将纽约的生活充满激情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在后来的一些作品中,我们还能读到一些经典的时装摄影作品,尤其利用了放置在大街上的镜子,以略显夸张的造型和幽默的色彩,就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有评论认为他那些具有独创性的创作手法,“是50年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将自我的力量和勇气相结合”。当他的作品在80年代在纽约展出时,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长萨考夫斯基写道:“克莱因20年前的照片或许是那个时候最不妥协的。它们是无畏的,表面上是最腐化堕落的——和人们习惯的正规标准相去甚远……这些画面向人们证实了在照片中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从而扩大了生活的词汇量。”

  4.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

  马克·吕布(Marc Riboud 1923年6月24日-),法国著名摄影师,出生于法国里昂。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主要作品有:《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1957年发表了报道中的第一张图片,从那时起他先后多次访问中国,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

  马克·吕布的作品并不一定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他到世界各国旅行期间,他敏感地拍摄当地人民的生活变化,特别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反映出一些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内容。他不但用黑白材料拍摄新闻报道摄影,也用彩色材料拍摄,而他的这些彩色作品不但构图精彩,而且色彩优雅、细微。

【纪实摄影的种类介绍】相关文章:

纪实摄影抓拍技巧03-15

纪实摄影怎么构图08-03

纪实摄影应该怎么拍12-21

新闻纪实摄影的技巧有哪些12-02

旅行摄影之如何拍摄人文纪实照片12-20

街舞常见种类介绍08-17

木地板种类介绍04-20

汽车保险种类介绍08-21

自动挡档位的种类介绍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