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很多习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端午节的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龙舟竞渡
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划龙舟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龙舟起源于何时,确切的时间难以考究。据《河姆渡遗址 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在沿海繁衍的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竞渡的风俗各地都有,但尤以岭南一带花样繁多,除了常见的“斗标”和“趁景”外,还有种种形式。端午赛龙舟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这些龙船平时沉在江湖水底,也有把龙船安放在陆地的木架上,再搭棚架保护的,龙头则放入祖祠供奉。每年的端午前择吉日,龙船就下水或从水底浮起。“起龙舟”后,还有采青和点睛等重要的仪式。《广州天河区志》记载:“起船时,要放鞭炮,敲锣鼓,待船洗刷干净并上油后,再拔几根青草,放在船头船尾,谓之起船采青。”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赛龙舟期间,每天早上将龙头、龙尾从祠堂或庙里取出,每天晚上送回,迎送队伍一定是龙头先行、龙尾殿后。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旧时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划龙舟一直是端午期间最盛大的活动,披红挂绿、百龙汇集、村村欢笑的龙舟“趁景”和“探亲”,锣鼓喧天、争先恐后、万人争睹的“斗标”,以及一开数百围的“龙舟饭”,都是不折不扣的民间狂欢。
赶药市
我国南方广西、云南、四川、湖南等地有端午“赶药市”的节俗。端午前后,民间笼罩在赶药市,饱吸百药之气的氛围中。端午药俗观是中国人顺应天时,与自然植物动物共生共存而形成的最朴素的生活哲学。
民间认为端午药物的诸多物质形态,蕴含的是抽象的力量,反映了中国人依循阴阳二气、岁时天候的宇宙论思想。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东亚汉文化圈,今天的日本、韩国、朝鲜、越南都有端午药俗的观念与实践,这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思想渊源,又有在地化的多元形态,共同构成了以药俗观为本质。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古人认为,端午即午月午日,阳气最为旺盛之时,是草木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所以在这天采药、挂艾草等会有特别的功效。菖蒲作为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可开窍醒神。同时,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称之为“水剑”,寓意其可“斩千邪”。正因为这两个原因,人们过端午节时,常在门前悬挂菖蒲。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艾草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南方视为天地纯阳正气吉日进行驱邪祛病,北方一些地方视为恶月恶日进行避恶避毒。
洗草药水
洗草药水,端午习俗之一,端午这天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关于洗草药水习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的《大戴礼记·夏小正》中,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在广东,儿童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则到江河、海边冲凉,谓之洗龙舟水,洗去晦气,带来好运。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草、菖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海南人将端午海水沐浴称为“洗龙水”。
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在中国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挑“端午担”
挑“端午担”指的是过去每逢过农历端午节,“毛脚女婿”(宁波人称已定亲的准女婿为“毛脚女婿”)要用披红挂彩的米箩筐,挑上一份厚重的礼品到女方家里去,这便是挑“端午担”。端午担里的各样物品,数量成双,寓意“成双成对”,到了丈母娘家中,丈母娘会将端午担里的点心等礼品分送给亲戚朋友,寓意定亲成礼,送嫁开始。在毛脚女婿回家之前,丈母娘还会自备礼品,让女婿带回,寓意“回礼”。女婿的端午之行,才正式结束。
铸阳燧
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认为,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在此时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以镜辟邪的习俗,在南方沿海一带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常能见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带着银制的镜子等饰物,这类银饰、小镜子等,就是用于孩子们辟邪。新建的寺庙道观,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装饰着铜镜。就是现代小区崭新建筑的门、窗上方,也往往能发现悬挂着的镜子,这些都是用于所谓的辟邪。由此可见镜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间根深蒂固。
拴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绳、健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节时,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后来还发展出长命缕、长命锁等饰物。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青色属木,代表东方;赤色属火,代表南方;黄色属土,代表中央;白色属金,代表西方;黑色属水,代表北方。以动物为标志,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龟蛇),中央为黄龙,均为灵物。实际上,五色丝可以驱邪避瘟的象征意义远比实际功能明显。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记述有将五色纸挂于山中,召唤五方鬼神的巫术,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之意。五色丝线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五色丝系于臂上,或为文身遗俗。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浸龙舟水
端午节期间浸龙舟水是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人们将端午前后的降强水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雨与龙是联系在一起的,龙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龙”源于农耕社会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 进入夏季,苍龙七宿完全升起之时,也就是降水增多的时候,人们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仲夏端午“飞龙在天”这期间,我国相应地域往往雨水明显增多。在中国南方,人们利用水系众多的自然条件进行龙舟竞技。龙舟寓意吉祥,同时平日摆在祖宗的祠堂中,因此龙舟滑过的水人们认为是“大吉水”。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每年“龙舟水”来时,人们就会带着家人到江边去洗龙舟水,古人认为“龙舟水”有辟邪的作用,可净身,洗去晦气,带来吉祥。
放纸鸢
在中国南方一带城市,端午节放风筝也是一种习俗。端午时期,儿童放风筝称之为“放殃”。风筝,即纸鸢。它是玩具,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佩长命缕
长命缕是端午节时的厌胜佩饰,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去邪祟、避灾除病、益寿延年。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采药
采药是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民间认为,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端午,时在仲夏,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是草药生长旺盛之时。端午日不仅适合采药,还最宜制药,“可久不歇气味”(《岁时广记·合诸药》)。明清时期,端午采药制药的节俗十分普遍,且讲究在“午时”采药,如“午时收百草为药”“午正蓄采百草备毒”等。
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都有熏艾叶、挂菖蒲、饮药酒等习俗,中草药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汉末《大戴礼记·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南宋《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端午也是最为合适的制药时间。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二“合诸药”条引《琐碎录》“五月上辰及端午日、腊日、除日前三日合药,可久不歇气味”,是说端午时所合之药的药效会保持很久。端午所制之药以菖蒲酒、艾酒、雄黄酒较为普及。
打午时水
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打午时水即是端午当天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在井里打水,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个时候的水是最能辟邪。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午时水”有“极阳水”之称;亦称龙目水、正阳水等。这一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台南有取午时水打铁的传统,利用午时水的至阳之气,可让各项铁具更坚固耐用。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闽南民间谚语说,“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用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在大门上悬挂菖蒲、凤尾、艾叶等,并扎上一束蒜头,涂以朱砂避邪。也有些人家还在门上贴上用黄纸写的小对联:“艾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
新抱手艺
广州人对端午节很重视,旧俗在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节之举。年轻“新抱”(媳妇)们,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姑娘和儿童们挂香包,挂包以五色丝线编织,香包中装有檀香、八角、花椒、琉璜等,一般均为新媳妇所送,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贤良,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手艺,俗称“新抱手艺”。
送灾难
送灾难,是古时流行于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的端午民俗,该民俗主旨是驱邪、消灾。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另有形式为,从社境庙宇迎接行身神像出巡游境,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道公佬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
薰苍术
薰苍术是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在民间用苍术消毒空气,即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
斗草
斗草是一种由采草药衍生而成的民间游戏,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斗草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除病延年。”
佩豆娘
佩豆娘是旧时端午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
避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有了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动物是古时北方盛传的五大毒物。就现有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北方端午风俗主要以避恶为主。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北方古人把端午视为“毒日、恶日”而避之。其实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气燥热,瘟疫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这才让北方古人逐渐形成“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
跳钟馗、悬钟馗像
跳钟馗: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据悉,跳钟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遗存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表演,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在民间,“钟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端午跳钟馗,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钟馗捉鬼:是流行于江淮地区的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据传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打马球
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中国北方民族没有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但会在端午这天射柳和打马球,这很明显是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竞技遗俗。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端午节各地习俗
1、河南
河南,过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2、江苏
江苏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外,节日饮食有粽子、雄黄酒、五黄宴,节日装饰则有五毒图、菖蒲艾叶、钟馗像、缠臂的彩线,挂丝线粽、穿五毒衣、戴香包等。而在江南地区,还有独特的驱毒避邪习俗——消赤口白舌;悬钟馗、关帝画像于堂上,像前供瓶,内插菖蒲、艾叶,门户左右亦插放根部包有红纸之菖蒲艾叶;用红纸书写下述词句张贴于门外,均系去除邪气之意。仪征县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3、广东
广东过端午节历史悠久,端午节在广东自古就是热闹隆重、喜庆的节日。广东端午节习俗甚多,主要有扒龙船、食粽、插艾草、龙点睛、拜神祭祖、祈福消灾、打午时水、插艾草、睇龙船、龙船饭、聚午宴、放纸鸢、洗草药水、浸龙舟水等等。广东人过端午节很有节味,节俗内容丰富。南方江河水网纵横,水上竞技活动历史悠久。
4、海南
海南每逢端午,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还有着洗龙舟水、赛龙舟、祛五毒、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崖州志》中就记载到,“五月端午,保平里有赛龙船之举。为角粽,祀祖先,以相馈遗。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或折艾悬门,以辟疫。是日,士女皆出港门观竞渡。儿童放各种纸鸢,角高下。乐罗冲育黎伏三里聚众千百,互相斗殴,谓之打风筝架,虽官府不能禁。”可见,在历史上古崖州一带的人们在端午节前后有着极为丰富的庆祝活动。
5、广西
广西端午民俗活动主要有舞龙、舞狮、腰鼓等民俗文艺表演。广西南部地区,比如宁明、崇左、龙州等地,过端午节都要包凉棕,叫做“灰水粽”。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诸如苦楝树等树木的枝叶,在阳光下晒到半干时就堆放到平地里烧,然后把得到的灰放到一个竹制容器里用清水冲滤。最后用过滤得到的棕黄色的水来浸泡准备好的糯米。经过浸泡后的糯米会在原来的香气中透出一股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多呈淡黄色或者棕黄色。
6、浙江
端午是浙江人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化与习俗多样的一个特别的节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祭祖、竞龙舟、吃粽子、祭龙头、点龙睛、披红、悬菖蒲艾叶、拴五色丝、饮雄黄酒、吃五黄、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较普遍的习俗。除此之外,金华的武义、衢州等地,则有端午吃大蒜的习俗。金华一带的端午,直到今还有出嫁的女儿给父母“担端午”的习俗,女儿准备一担粽子,粽子每五个为一小扎,两个小扎结为一束作为礼物送给父母,同时,还有送猪肉等附带礼品的。各地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宁波的“端午担”主要是鱼肉鹅酒等,以幢篮盛之,少则四色,多则十二色;亲戚也互相馈送,叫“送节”。
7、江西
江西过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制作豆娘(一种头饰)、编织五彩绳、佩戴香包、画额、佩戴五彩绳、赛龙舟等习俗。江西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8、安徽
安徽的端午风俗,主要有踏百草、回娘家、龙舟竞渡、城里粽、农家粑、插蒲挂艾、饮雄黄酒、挂香包、佩五彩丝粽、斗百草等等。斗百草习俗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试草名,互相以路边草名对答。一种是比试草的韧度,以强韧为胜。端午节这天,城里人一般吃粽子,而乡间人吃“大叶粑”。
9、湖南
湖南汨罗江畔的端午节习俗,主要有办家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观龙舟、回娘家、辞端午等,还包括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等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祭屈原等习俗。湖南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湖南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
10、云南
云南端午习俗有迎神、奠币、初献、亚献、饮福受胙、望燎(送神)等等,亦有穿着汉服,诵读诗歌、表演越剧、射礼表演等节目。云南普洱当地人过端午不吃粽子,而是吃药根。
11、四川
端午节食俗,四川人大多吃粽子、盐蛋、苋菜。四川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李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12、贵州
“游百病”是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往往在端午节穿上新衣,到野外游玩;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了手抱花草的人群;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老年人认为,端午节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13、湖北
湖北的传统习俗有贴端午对联、门口挂艾叶菖蒲,还有包粽子、煮盐蛋、泡雄黄酒等。湖北秭归是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的形式独特,许多传统习俗,都与祭屈原有关。秭归每年有三个“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头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
14、山东
山东各地端午风俗:采药、五彩线、剪纸、拉露。端午节之日,山东所有地区普遍在门口插艾蒿,胶东部分地区还加插桃枝。山东邹平县过端午,每人早起均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市过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过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15、甘肃
在甘肃,端午时节会采摘新鲜的玫瑰用蜂蜜腌渍并食用,有的地方还会蒸面扇子。面扇子是用发面整治的扇形面食,一共五层,中间会撒上胡椒粉,据说这是由端午时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过端午节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16、山西
饮雄黄酒,也是山西民间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用筷子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等处,历代相传。山西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晋南地区则要将一些粽子用五色线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17、陕西
陕西过端午节一般从农历四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五月五日。主要活动是挂五彩缕、香荷包,悬挂艾草,吃鸡蛋、粽子、油糕、麻花、面等,但是没有赛龙舟之类。旧时陕西兴安州过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18、河北
在河北的有些地方,端午期间是忌打井水的,民间传是为了避井毒。并且在端午时期还要吃用五种毒虫作为花饰的“五毒饼”用来避五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葚,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葚,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19、福建
福建各地的端午习俗主要有煮粽水洗身、熏黄烟、送鱼、唆啰嗹舞蹈、赛龙舟、拴五色丝线、兰草水洗浴、采草药作为午时茶、祭祖、水上捉鸭子,吃桃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燕等等。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20、东北
东北过端午,清早折一些树枝或买些艾草回来,系上各种颜色的葫芦挂在门沿和窗户上。有的人家还会扎一些小小的笤秫,和葫芦挂在一起有扫除百病的含义。采回来的艾草(蒿子)放在水里用来洗脸。小孩子的手脚腕上带“五彩线”,是用红黄蓝绿黑白等颜色的细线拧在一起的。脖子上带着香包,花花绿绿各色式样的都有。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茶叶蛋。
端午节的7大传统食俗
01.端午节吃粽子
吃粽子食俗的历史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历史悠久。粽子古称“角黍”,《本草纲目》记载:古人以菰叶裹米,煮成尖角之形,像棕榈叶的形状,叫“粽”。在魏晋时期,周处在《风土记》中就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说明早在晋代端午节吃粽子就已成习俗。吃粽子的习俗不只是国内流行,世界各地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吃粽子的食俗。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祭吊屈原的说法最早见于晋人刘义庆《世说新语》:“周时,楚屈原以忠被谗。见疏于怀王,遂投汨罗以死。后人吊之,因以五色丝系角条(粽子),于节日投江以祭之。”除了文献所记,还有许多民间传说把屈原和粽子连在一起。
相传,屈原投江以后,人们纷纷赶来营救未成。于是有人就将红枣、米饭等食品倒入江中,祭拜屈原亡灵。东汉时,长沙有人梦见屈原头戴云冠,腰挂长剑,身佩美玉,与乡亲们相会,说每年所祭食品均被水族鱼虾龟蚌窃食。百姓们急问屈原解救之法。屈原道:“今后若有惠祭,当以箸叶包饭,做成尖角的角黍,并缠五色花丝,把船装成龙的样子,因一切的水族都属龙王管辖,它们看是龙王送的食物,也就不敢再吃了。”从此人们每到端午节就照此法做粽子。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沿袭至今。
粽子的发展历史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还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之为“筒粽”。魏晋南北朝时,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唐代粽子用的米“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品种较多。宋代吃粽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出现了“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等。元代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开始用芦苇叶包粽子,馅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的种类
从古至今,粽子种类繁多,各有特色。《酉阳杂俎》记载:唐代长安的“庚家粽子”以“白莹如玉”著称。宋代四川的粽子叫“瓷简”,以味道鲜美著称。据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记载:当时的粽子已达数种之多,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黍、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
四川粽子
按地域来分,较为著名的粽子有北京粽子、广东粽子、苏州粽子、宁波粽子和台湾八宝粽,均被视为我国的名粽。北京粽子有糯米粽和大黄米粽之分,大黄米粽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别有风味。广东粽子用荷叶包裹,个头大,正面为方形,后背隆起一个尖角,肉黄粽和什锦粽较为出名;苏州粽子为四角形,馅有鲜肉、枣泥、卤肉、豆沙等。
台湾八宝粽
另外,粽子还有北粽、南粽、药粽的分类方法。北粽又称“素粽”,凉吃,其以苇叶包粽,吃起来有一种草香味。南粽又称为“荤粽”,热吃,其以竹叶(或荷叶)包粽,吃起来有竹香和肉香味。药粽则是用菖蒲叶、茭白叶包粽,粽子里放莲子、桂圆、枸杞等,吃起来有一股药香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将治病的药与粽子并食治疗疟疾效果良好的记载。
药粽
民间还有赋予文化内涵的江米小枣粽子,放一粒枣叫“红心粽”;放两粒枣叫“夫妻粽”;放三粒枣叫“三星粽(福禄寿)”;放四粒枣叫“四季平安粽”;放五粒枣的叫“五子登科粽”“五福粽”。对人们来说,端午节包粽子是一大乐趣,吃粽子是一大享受。
02.端午节吃五黄
端午节食“五黄”的习俗,最富特色。“五黄”指雄黄酒、黄鱼、黄瓜、咸蛋黄、黄鳝(黄豆)。雄黄的颜色橙黄,有解毒杀虫之功,可治痛疮肿毒,虫蛇咬伤。俗信端午节时有“五毒”之说,“五毒”指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民间认为,饮了雄黄酒便可杀“五毒”。俗谚说:“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这里寄予了人们辟“五毒”、驱百病的愿望。
雄黄酒
雄黄酒的制作方法简单,在普通酒中放入少许雄黄或以菖蒲末拌雄黄加入酒中即成,后者称“菖蒲雄黄酒”。端午节家人聚会,在宴席上都要喝雄黄酒,雄黄酒除饮用驱瘟避毒之外,又可以涂抹在小孩的面颊耳等处,以防夏令毒虫侵入。还要在小孩的脑门上蘸雄黄酒,画一“王”字,称为“画王老虎”,因虎乃兽中之王,寓示着能镇百怪。
03.端午节吃时令面点
有的地域,端午节有吃的时令面点习俗,常见的五毒饼、藤萝饼、玫瑰饼。五毒饼是一种桃酥式的糕点,用模子铸成蛇、壁虎、蜈蚣、蝎子、蟾蜍的“五毒”图案。藤萝饼则是以藤萝花叶做馅儿烤制而成的甜饼。玫瑰饼是用鲜玫瑰花瓣加白糖做馅儿烤制而成的。
04.端午节吃凉糕
在北方,有的地方端午节有吃凉糕的习俗。凉糕是用北方特有的黄米制作而成。把煮熟的黄米糕在案板上薄薄地铺上一层,再铺上一层由枣子、玫瑰和豇豆泥做成的馅;上面又盖上一层黄米糕。放凉后,切成菱形小块,蘸白糖食用。
05.端午节吃鲜
在有的地方,端午节有吃鲜习俗,也叫“荐鲜”,就是要吃应时的小果品。其中包括樱桃、黄杏、荸荠、桑葚、江米藕等。端午节之时,北方有的地区有用樱桃和桑葚供佛的习俗。民间流传说:红色的樱桃象征着小日子越过越红火,樱桃二字喻示着降妖除魔的英雄一来,瘟疫、毒虫纷纷逃跑(“樱”与“英”,“桃”与“逃”谐音)。
江米藕有“藕断丝连”之寓意,对远方不能回来过节的亲人的思念之情。江米藕在制作时,先把藕的两头切去留中间部分,灌入洗净的江米,上锅蒸熟。冷食、热吃均可。食用时,把江米藕切成薄片,放入碟中,撒上白糖,浇上桂花汁即可。
06.端午节吃鸡蛋
江南一带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胸前会挂一个用网袋装着的鸡蛋。民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年端午的时候就要下界传播瘟疫害人。受害者多为孩子。人们纷纷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降福,保佑小孩。女娲得知此事就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绝不准许你伤害。”
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比,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有几个嫡亲孩儿在下界?”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你胡来。”到了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一个个孩子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着煮熟的鸡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就不敢动手了。从此,端午吃鸡蛋之俗逐渐流传开来。
07.端午节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每逢端午节有“煎堆补天”的风俗。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芝麻或番薯粉与其他配料调成面团,下锅煎成片饼。端午节正逢当地梅雨季节,常常阴雨不断。传说远古时代,女娲炼石补天处,每年都有裂缝,所以才阴雨连绵,必须用煎堆补天,方能塞漏止雨。人们相信,端午节吃了煎堆,就没有阴雨天气,反映了百姓担心久雨成涝、影响夏季农作物收成的心理。
南北粽子差异
1、南方人吃粽子的特点
在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上,基本可以概括为“南咸北甜”,但吃粽子有明显区别。南方人喜欢吃粽子时的咸味,粽子的形状多为三角形、菱形、圆锥等,馅料种类繁多,所以口味也多种多样。常见的馅料有鲜肉、火腿、培根、蛋黄等,所以粽子整体偏咸。
2、北方人吃粽子的特点
北方人吃的粽子大多是甜粽子。他们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加入红豆、大枣等馅料,使粽子更加丰富。许多北方人在吃粽子时会选择蘸糖。,味道很甜很糯,非常开胃。作为一个北方人,我还是深有感触。
粽子除了南北口味不同外,馅料也大不相同。总之,不管是甜粽子还是咸粽子,主要是大家吃得开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北人民都吃粽子。习惯也有一些融合,不管什么样的粽子,大家基本都能接受。
3、南北粽子味道不同的原因
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方面是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江苏,闽粤两代。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个节日在当时特别隆重,南方人普遍喜欢吃甜食。在特别重要的节日里,很多人都觉得需要吃一些和平时不一样的东西,才能显得特别重要。于是,一向以甜味为主的南方,也改变了口味,在糯米中加入了一些肉,使其变咸。
同样,北方人平时也喜欢吃咸的食物,但一提到端午节,在北方人眼中也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就像过年吃饺子一样神圣。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吃点香甜软糯的粽子也象征着甜蜜和美丽,所以北方人更喜欢吃甜粽子。
第二个原因是饮食习惯的不同。在北方,我们把粽子当零食吃,但在南方,我们把它当主食,就像南方早餐主食一样,很多人喜欢吃粽子,煮紫薯等,而我们北方人平时根本不吃这些,所以南方人喜欢在粽子里加点肉,咸味让早餐更丰盛。
4、北方粽子
北方的粽子很甜。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红枣或蜜饯糯米。有些人还使用豆沙或果脯。为了增加甜度,有的还加了白糖。粽子可大可小,但一般不小于小女孩的拳头,形状为斜四边形或三角形。为了增加甜度,吃的时候会蘸一些糖。还有水晶粽子,这个晶莹剔透,很有Q味,不油腻的小粽子,搭配各种不同颜色的口味,色香味俱全,让人爱不释手。
南方:丰富的馅料,咸味主食
单看形状,南方粽子似乎是多面的: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精致的外观首先满足你的胃口。与北方的甜枣粽不同,南方的馅料更丰富。豆沙、鲜肉、火腿、蛋黄。其中,江南水饺非常有名,种类繁多,有蛋黄水饺、火腿水饺、艾草水饺、莲藕水饺等。南肉饺子的肉是用几种调味料制成的,所以南饺子不仅可以吃到各种美味的香气,还可以吃到细心的情感和人情味。
5、下面看看南方粽子的陷
广东粽子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它体积小,造型独特,正面呈方形,背面有尖角,形似锥子。有很多品种。除了鲜肉饺子和豆沙饺子,还有用咸蛋黄做的蛋黄饺子,还有鸡丁、鸭丁、叉烧、香菇、绿豆馅的什锦饺子。味道更好。
四川粽子
四川人爱吃辣,所以粽子也是甜辣的。四川麻辣粽子因其制作精细、工艺复杂,是流传千古的名小吃之一。制作方法是将糯米和红豆浸泡5至6小时,倒出水,加入胡椒粉、四川盐、味精和少许腊肉,将粽子叶包成60个左右的四角饺子克。烹制后香辣可口,风味独特。
苏州粽子
苏州粽子是一个细长的四合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沙等品种。具有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的特点。比如猪油沙饺,选用优质红豆,煮熟后去皮过滤沙子,再加入双倍糖和适量油做馅。包的时候,馅里还有一块肥肉。烹制后光鲜甜美,油润芬芳。
嘉兴粽子
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名扬中外。嘉兴粽子呈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鸡粽子等品种。嘉兴粽子是五芳斋最流行的粽子,被誉为江南粽子之王。它的粽子在选料、制作和烹调方面都独树一帜。米饭应该是优质白糯米,肉选猪后腿。粽子煮熟后,肥油渗入米饭,入口鲜美,肥而不腻。很多海内外朋友都是尝过嘉兴粽子才知道浙江嘉兴的地名。
端午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又一传统习俗。如今,饺子种类繁多。除了最传统的馅料,还有龙眼饺子、肉饺子、晶棕饺子、莲子饺子、蜜饯饺子、火腿饺子、咸蛋饺子等。不同地方不同。因此,各种粽子出现在各地,可谓五花八门。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信仰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一、人物纪念说,主要有:
1、纪念屈原说,最广为流传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百姓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也为了他的灵魂不在江里饿着,人们用粽叶包裹食物扔进江中,之后形成了端午食粽的风俗,端午的风俗还有划龙舟、戴香囊、系五彩绳、挂艾草、涂饮雄黄酒等。
2、纪念伍子胥说:伍子胥心怀家国,却被奸臣陷害,为自证清白自刎而死,在五月五日那天尸体被投入江中,因此有传言说端午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3、纪念孝女曹娥说,相传曹娥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由此传为神话,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4、纪念介子推说,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二、起源于五月五日的恶月恶日的俗忌,汉代北方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
三、夏至说,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
四、蓄兰沐浴说,据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中说,周代已有“蓄兰沐浴”的习俗;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
五、勾践操练水军说,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是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
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传说——屈原投江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当了[左徒]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汨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
屈原死后,人们为他建庙筑坟,长久地敬仰他、怀念他。他死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一个节日,即端午节。屈原的家乡和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有个风俗,每到这一天就要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据说划龙船就是表示救屈原的意思。人们每到端午节就要吃粽子,据说也同屈原有关。最初是汨罗江边的老百姓为了祭祀屈原,把米包成粽子投进水里去喂鱼,使鱼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这习俗传遍了全国,甚至还传到了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
端午传说——忠良伍子胥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传说——纪念孝女曹娥
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传说——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相关文章:
长沙的端午节习俗有什么06-04
端午节习俗迎鬼船有什么活动08-25
小暑有什么习俗09-28
鬼节有什么习俗08-04
夏至有什么习俗09-28
端午节里为什么有迎鬼船的习俗06-25
土族有什么婚礼习俗05-08
谷雨节气有什么习俗04-30
小暑节气有什么习俗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