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如何防骗

时间:2024-04-23 08:57:39 泽彪 生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日常生活如何防骗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现代通信技术日益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手机及住宅或网络电话,甚至银行卡、互联网也日益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常生活如何防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日常生活如何防骗:

  1、“丢物捡物”诈骗:

  通常为两、三人搭档,以男性居多,偶有男女搭档。一人故意在事主视线内掉一包“钱”,待事主捡起“钱”,或另一人拣到“钱”,以见者有份不要张扬为名,要求与事主平分。这时丢钱的人回来找钱,或要求检查事主的包趁机窃取手机及现金,或者待丢钱者走后,以时间紧分钱不便让事主以随身财物作抵押,捡到的“钱”归事主所有。事后事主发现包内的手机、现金不见,或捡到的不是钱。

  2、“借打手机”诈骗:

  通常发生在餐厅、茶室、网吧等休闲娱乐场所。以手机没带或没电了为由,借事主电话一用,假装听不见声音,边打电话边走至门外溜走。当有一些认识不久或初次见面的人向您借用手机并要出去拔打时,千万要慎重,一般可婉言拒绝,实在无法推却的,一定要让他在你的视线范围内使用。还有千万不能相信他们留在你身边的包,里面往往都是废弃物。

  3、“中奖”诈骗。

  短信诈骗。人们的手机上时不时会收到一些来自所谓某某大公司的“中奖”短信息。这时千万不能相信。天上不会掉下馅饼。犯罪分子总是利用人们的贪心和侥幸心理行骗。他们的三步曲是先告诉你中了某大奖,让你与某个电话联系;再是告诉你奖品虽免费邮资却要自付,或是要自交个人所得税;最后是收到你的钱物后溜之大吉。如:2003年1月5日下午15时,事主陈某(女,24岁)收到一则“中奖”短消息,让其先缴个人所得税,将27000元人民币汇到某银行帐号内,后发现被骗。

  易拉罐诈骗。一般发生在长途汽车、营运中巴车上,假称喝饮料(一般为健力宝)中了大奖但兑奖不方便,低价转让易拉罐环为名,骗得事主动心买下易拉罐环,行骗者借机下车溜走。如:2003年3月6日上午9时左右,事主董某乘杭州汽东站至嘉兴中巴车,在途中被三名男性案犯以易拉罐(健力宝)中大奖为由,诈骗走现金50元,24K黄金项链一条,总价值4550元。

  求职时防骗的四个技巧:

  每一年都会有一大批的毕业生涌入到社会当中去求职,而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受骗案例的时候,因为这些毕业生们还没有社会阅历,所以很容易上当受骗,那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毕业生求职时该怎么防骗?

  1、不法机构以人才市场分部或分公司的名义致电一些人才网求职会员,以包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求职者100-300元推荐费或押金,但事后并不实践承诺,使求职者受骗上当。

  2、不法分子以公司招聘的名义通知求职者前往珠三角一带(东莞居多)面试,再以公司地处偏僻为由主动派车(多为摩托车)接送,在偏僻处假借要与工作人员联系为由,抢夺求职者手机与财物。

  3、不法分子与不法医院、医疗所勾结串通,以"招聘"、"体检"为名,告诉求职者已被录取,要求职者到指定医院体检,再求职者交纳数十、数百不等的体检费用后,或让求职者等待录用通知或说求职者身体不合格,给求职者带来损失。

  4、由于近期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较多,不法分子会以各种方式骗取毕业生的家庭电话,打电话联系其家长,谎称该求职者在某地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要求其家人将款项汇到某帐号上。

  毕业求职是成长的过程,所以在这个时候除了需要注意具备这些防骗的意识和方法技巧之外,也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因为心理健康才能够让自己在求职过程当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女性求职必知的防骗小贴士:

  女性朋友们在人生中,虽然有些女性会选择做家庭主妇,可是不少的女性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并且打算在开始自己的职场生涯,可是,现在有不少的求职骗局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导致我们不免有些担心。

  女性朋友们在求职的时候,尤其是在寻找自己想要岗位的时候,要谨防一些骗局,那么下面我就来说说女性求职必知的防骗小贴士是什么吧。

  一、不要轻信路边的招聘信息(广告)

  二、不要糊涂交费

  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

  三、到中介找工作

  一看三证(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证),一般正规的中介都会把以上牌证挂在显眼的地方,而且看合法中介提供的投诉电话都是劳动部门或者人事局统一的投诉电话,如果只是中介自己内部的电话甚至是私人手机号码,则这个中介肯定有问题。

  四、不要贪图小便宜

  那些无营业执照,无职业介绍许可证或人才交流许可证,无固定办公地点的非法中介常常以找不到工作不收费为幌子,专在一些正规中介旁边,伺机诱惑求职者入套,乘机向求职者敲诈勒索。

  五、警惕“高薪诱惑”

  据了解,一些骗子公司专门在写字楼租房,打出“高薪”但要求条件又很低的“招聘启事”,以此诈骗那些求财心切的求职者的钱财。

  六、多渠道求职

  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中介机构上。有些不良职介所的主要目的就是收取求职者的各项费用,却很少提供有效的服务,所以建议求职者尽可能地直接到用人单位求职。

  七、交费一定要发票

  一定要向收费的职介机构索要税务局或财政局核发的正式发票。一旦上当受骗,可凭保留的中介违规收钱的证据向有关部门投诉。

  八、不要有破财消灾的心理

  求职者一旦发觉上当受骗,一定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或公安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

  以上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女性朋友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要谨防的一些防骗小贴士,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女性朋友们有想要寻找工作的欲望,那么在求职之前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并且还要懂一些求职技巧知识。

  大学生求职防骗:

  1、提防非法中介机构

  大学生打工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中心找工作,或者正规公司

  2、拒交各种名义的押金、保证金以及证件

  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举报。

  3、远离传销

  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就是发展更多的人;交纳昂贵的会费;如果识别出传销,及时报警。

  4、慎重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协议

  有些单位以种。种借口拒绝与学生签订书面“协议书”,学生往往因此劳务费无处可讨。大学生打工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书。

  5、谨防骗色

  一些不法分子以高薪聘请家教等名义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设陷,他们轻则失身,重则危及性命。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等。外出时结伴,时刻与家人等保持联系。

  6、谨慎对待校园张贴招聘广告

  大学校园内的广告无处不在!校园张贴招聘广告往往是把工作描述得多么好,其他不详说,来吸引急于找工作的大学生,对此,大家一定要谨慎对待!

  大学新生防骗:

  1、冒用身份诈骗

  逐个寝室收费的老师,有时可能是个校外人员;借打手机的新同学,转个身就一去不复返;热情推销手机卡的学长,根本不是在校生……

  开学季,骗子们装扮成各种角色,借着校园内人流量大,人与人之间互不相识的“东风”,进行各种诈骗。而新生很多因为社会经验浅薄,一时招架不住各种伪善的“热情”,信以为真以致上当受骗。

  2、兼职招聘诈骗

  部分同学想利用周末、假期时间找份兼职工作,骗子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在网上、报纸上或在校园内张贴的虚假小广告进行招聘兼职在校生的方式,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押金、保证金等。

  因此,在看到这类兼职招聘信息时,大家千万要谨慎,特别是一些门面简单或是明显临时摊位的招聘点,在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之前切勿入“坑”,当然最保险的方式是参加由学校官方组织推荐的兼职活动。

  3、骗取个人隐私

  新生到异地入学,肯定要买一张当地手机卡。一些学生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有的接到的电话内容类似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理由,骗取银行卡密码。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

  再次提醒大家,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有关机构电话求证,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4、代管行李诈骗

  开学期间各大高校都有类似“新生接待人员”的人帮助新生和家长服务。一些不法分子根据这点,特意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接待人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等当事人放下警惕心后再伺机通过调虎离山偷走行李。

  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记得钱财等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上当受骗。

【日常生活如何防骗】相关文章:

坐火车如何防骗09-28

香港买表如何防骗09-28

坐火车应该如何防骗06-04

淘宝网上购物如何防骗06-03

老年人该如何防骗06-04

防骗识骗小常识06-04

防骗防拐教案03-10

网络防骗技巧06-04

网络防骗常识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