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记合集7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活日记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活日记 篇1
宣恩县文工团原团长李青云觉得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大家能亲热地叫他一声“青云大哥”。原来,“青云大哥”是早些年他参加文工团送戏上山下乡时观众对他的称呼,他不愿自己因为无所作为被乡亲们遗忘。
李青云热衷于文艺事业,希望为群众带去更多的幸福和欢乐。47年的艺术生涯从指间滑过,事实证明,李青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时间定格在30多年前,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清晰如昨,让李青云能时刻点燃奉献文艺事业的激情。
那是1978年初冬,他和县文工团的同事们挑着演戏的行头,前往宣恩县高罗乡麻阳寨村为乡亲们送戏。途中,因暴雨涨水无法过河,最后,在乡里干部的帮助下,文艺队员们终于过了河,到达目的地已是零点,乡亲们竟然还都聚在舞台周围。演完后,乡亲们觉得不过瘾,文艺队决定临时增演两个节目。演出结束时,已是凌晨,乡亲们还要打着火把走着泥泞的山路回家。
为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文艺队专门到地处偏远的“五保户”家中演出,只有一两名观众。当看到以前从没看过的文艺节目时,“五保户”高兴地掉眼泪。
曾有一位农村青年,为了看戏跟随文艺队辗转4个公社。
这样的事情太多,这样的岁月真的不够长。李青云说,在那段平均每年下乡演出超过9个月的岁月里,他和同事们真正感受到了文艺工作的魅力,同时也越发意识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关注脚下这片热土,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这是怎样的一方山水?这是一个以苗族为主要民族世代居住的灵秀土地,苗家人勤劳智慧,热情好客,他们喜欢以歌传情。上世纪80年代中期,省电视台要拍摄一部以苗寨风情为主的专题片,李青云激情创作了民歌《金嗓唱得彩云开》,一时间在业界引起反响。之后创作的《苗寨把脚歇》、《苗家夜色》被选入《湖北民族歌曲精选》。更多的人关注到了鄂西南的一个偏远小镇,关注到了这里苗族群众的'生存生活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青云成了苗族文化忠实的守望者和传播者。与此同时,他经过专业的理论学习培训,在作曲方面的工作状态渐入佳境,不断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表达出苗族群众生活的真谛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直到退休前,除了担任专业文艺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外,专业作曲发展成为他的主攻专业。
生活日记 篇2
月亮的摇篮曲还没唱完,我们已早早的被时间赶了起来。
在10分钟里干完一大堆事,这也许是一天中最高效的时间。
飞奔下楼,发现星星,却还没睡。
一路上奔跑的,仿佛是一个个士兵在奔赴他们的战场。
当跑进教室,发现教室里已坐了一片同学。
尽管手已冻僵,还是捧着书,在那“用心”的读着。
当下课铃响,同学们跑出教室的.声音远比读书的声音大。
食堂的饭菜也许并不那么合口,但我们依然吃得那么香。
数学课结束后,才发现自己听了一节课的天书。
语文课的熏陶,也总是抑制不住睡觉的欲望。
面对二节课后的课间活动,自己反而宁愿多做几道数学题。
当午饭时间到时,响了一中午的肚子终于可以停止它对米饭的呼唤。
午休时,强忍着困倦的心,眼看着一个个同学接连倒下,终还握着笔。好像只要睁着眼,内心就会满足。
当指针指到一点,终于可以握着笔,安心的入睡。
当被迫睁开眼睛,却迷糊地看到老师早已站在讲台上。
英语课上比起老师的讲课,却更希望能做一份试卷。
晚饭的时候,心情总是莫名的失落。
似乎经过一天的战斗,不仅一无所获,自己更是遍体鳞伤。
晚自习的时间似乎过得很快,似乎内心的自己并不想失去这一天。
那深夜放学时的铃声听得总是那么清脆,它预示着一天苦战的结束,却不顾胜负如何。
在走回宿舍的路上,抬头看看夜空,会发现,那轮月,那几颗星星,还和昨晚的一样。
当熄灯以后,躺在床上的自己总是能轻易入睡。
不知道,今天晚上还能否梦到我心中的那所大学……
生活日记 篇3
大扫除,无疑是一个大大的任务,肩负重任!执行也是万分困难。
“好!这节课我们用一节课时间来打扫班级。”王老师,一声令下,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我们这个小组负责拖地,放眼望去,才知道我们这组只有三个男生,其中还有一个男生是负责管理的,不用干活!其他全是女生,这可真是雪上加霜啊!,
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眼里之前的光芒,全都黯淡下来。想说些什么,却又到了嗓子眼儿,又把它咽了下去。伸手将桌上的东西收好后,就转战为涮拖把,果不其然,拖把被冻住了,我们用水冲洗好了以后,随着一路的水渍,回了班。手被拖把磨的生疼,便带上了手套。我被分到了拖前面的`讲台和后面的空地,我猫着腰,以s形开始拖地,不能老是拖一涉望一步,这是我的自己说的话,分成几个小目标,再分成几次加速前进,就会变得很轻松了,我试着做了几次以后,效果还不错,别,一鼓作气,拖了好几次。
很快,我们便完成了第一次拖地,还有两次,加油冲刺吧!
一番功夫花下后,教室里果然干净了许多,虽然累,却早已知足!
生活日记 篇4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我们班上了一节班队活动课,主题叫做“感恩父母,点亮亲情”,如果大家想知道的话,就赶紧跟随我的脚步,来看看这节班队活动课吧。
下午14点整,班队课开始了,先是主持人发表自己内心的感慨,并感谢自己的父母。随后,两位主持人让一些同学讲述关于母爱的故事。其中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在1976的唐山大地震,有一位母亲和一个孩子被压在岩石中。那母亲为了填饱孩子的肚子,用自己的乳汁给孩子喝,乳汁没有了,就用鲜血给孩子充饥。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她因为失血过多,倒在了岩石之中。当时在场的每一个都哭了。可见,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温暖的。
第二环节,王浩然,纪婷和嵇静雯上演了一段小品,《如此孩子》。内容讲述了一个孩子边写作业边听歌,态度极其不端正,之后,妈妈来检查作业,发现许多题目都空着,让他补,他不补,于是,两人便发生争执。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回想起以前,我经常不听话,任性,跟妈妈大吵大闹,现在想起来,却感到十分内疚、自责,我多么想对爸爸妈妈说声对不起。
第三环节是书信,沟通心灵。同学们拆开爸爸妈妈写给自己的信,在《母亲》的.旋律中静静地读着,都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这些信中饱含着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无限的期望,浓浓的关爱和美好的祝福?
最后,这节课就在《感恩的心》这首歌中结束了。通过这个活动,我明白了: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以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已经足够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
生活日记 篇5
总是忍不住,莫名的胡乱的思考,也许这已是我的生活的构成部件,已是一种习惯,一种如同在我的血脉中涌动的基因。无关乎其意义的大小或有无。看路边的绿化树的新叶,是一种莫名的美,比之脱去的旧叶,它更加的淡然,绿的很洁净,是那么的纯粹和清晰。这几天,我每天都会驻目细看,有时再加点暖暖的春风和春风里的摇曳,一点都不比运河岸边的垂柳的身姿逊色。
有时候,望着天空的'明亮,蓝蓝天幕下的一大片白白的云朵,一块块整齐的向着某个方向延伸,仿佛是刚刚耕耘过的云田,那么的整洁,那么的清晰而纯粹;真想化身天上的飞点,帮着赶紧撒播下希望的种子,只因这天上的云田近挨着传说中仙人的居所。
无聊的孤寂中,时不时的在脑海中闪过,“思之帆坚定,把持物之风”。时光荏苒,年青的信念已然淡然,只是某些习惯,若烙印,深刻骨血,已融己身。
生活必须继续,路上的风景还是那么的美,好想更细细的的察看。我一直着这种懒散,不想走出家乡,只想着就近看看美好的实物,只因它们真的很多很多。有时候,还能在心中整块田地,无聊时,也播撒些各式的种子,我想,这应该挺好,毕竟离自己近些,收成时,也方便些。
曾经的年少豪言“世界让我存在,就是为了将其自身呈展于我之面前”,现在回想起来,回味的更多的只是这些年来生活的现实。但也养成了喜好以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习惯。也许正好印证了情商过低的事实,身肩上少有什么可以担当的,求大自在,求自逍遥。也只好更多的于内心处寻觅。生活也许是所有人的洪流,想象下,七十多亿人,同时在同一个地球上,而每当时代变迁,你我的存留又会是什么?又能有什么?量多的意义,我一直认为那是在除却杂乱后的多样化、多元化,因此“存在即有理”应该还是很有道理的(当然作为有灵的人类,基本的善恶等价值取向,我们还是要遵循和支持的)。也许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至少自我肯定了下,我所选持的生活态度及其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
生活除了态度,那便是更多的现实,而现实又体现于时间流中的事事和我眼所见的真实以及我思所想的自由自在。渐忘了的我之所求的自觉自在,我现在只是很想让自己快乐而自在的存活,哪怕时而来点不顺心的事,也至少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之。
世间的路,实在是太多太多,远处的风景也实在是很美很美。但我还是喜欢懒散于家的附近。晚饭后,牵着自家的小狗,随着自己的老婆,在仅仅繁华于儿时的旧街巷里,散散步。走过的多是狭窄、安宁的小巷子,路上的风景虽少,却很恬静,让我的身心皆静。看着污染了的小河静静的流淌着,带走了洁净,带来了儿时在其间游泳嬉戏的记忆。
走在散步的路上,生活就是这样,围绕着家附件的一天又一天。
生活日记 篇6
一个涟漪,又一个涟漪,拾起大海的浪花,穿缀成珍珠般耀眼的诗行。风过无痕,淡若止水。
五月的波涛,拍打着本应平静的沙滩,隐约听见了,那些穿透海域的声音,在海风的簇拥下,潮音在身后,轻吟。
记忆里,都是带有海的影子,混杂海风的气味:或浓或淡。微波
荡漾彼岸苍茫、深邃、浩渺…漫无目的',思绪游移。海深深蓝,深度游延,海风习习。
或许昔日的辉煌雕塑了你的刚劲与柔美,但这并不意味着今日你必将灿烂动人,因为今日不是你生命的尽头。那么你何必忍心让活泼而鲜艳的今日在你的手里暗然失色,如一溪泛不起浪花的流水。
推云路,隐霞土,越东海,我归来了,看着那春风十里,烟花泪飘的家乡终于悟出:人生的意义在于珍惜有花相伴的日子,“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于珍惜生命中如花绽放的每一天,“生如夏花之绚烂”。待到“花谢花飞飞满天”,果真有后生痴问:梦里花落知多少?
蓝天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时间的流逝,等待着更加猛烈的黑夜的光临。他就像是一位安详的老人,永远微微地笑着。那慈爱的眼睛,送来股股暖流,伴随着阵阵清香。
生活日记 篇7
大二一年感觉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再过一个暑假我就大三了,学长学姐说未来的两年,日子会更快。这让我发憷,现在回想起来,大一那一年的日子好像过得很慢很慢,也许大学生活的节奏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加快的吧,由一开始的迷茫、新奇,到后来逐渐地习惯和麻木,生活一点一点被各种各样的事情、问题充满:工作、学习、情感、人际关系,一天一天的过得很快,日子是以周计算的,18周过去,一个学期就差不多完结了。
大一军训结束以后的那段时间,除了对大学生活、大学课堂、时间设置等的适应,就是在参加各种面试,只要拿到自己稍微感兴趣一点的组织的面试,我就去。一场又一场的面试,有成功也有不理想的,的。而三个室友,有两个参加过一两个面试,有一个对于任何学长学姐的宣传无动于衷,她的第一次面试是大二上学期,是一个办公室助理的面试,不过她最终没有去。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参加那一场场的面试,大概是我的直觉告诉我,我的大学生活不应该闲着,应该要到部门里去锻炼吧。现在在部门工作做到部长的位置,在另一个组织也做到所谓领导层的位置我逐渐明白话语权真正的含义,以前做事情很被动,学长学姐给你分配什么就做什么,现在可以有选择,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分配给自己下面的人,工作上的问题也不用再畏畏缩缩的担心被骂,觉得对方不对就直接说了。
也明白了很多貌似很光鲜很正式很严肃的事情,背后其实就是一团麻。大二上学期,各部门招新,跟学生会一个部长聊天,她说她选了某个人进部门而不是另一个,原因是他会打拳,以后有什么活动可以让他去表演,这让我很惊讶,他们部门的工作跟这个所谓的打拳表演没有任何关系呀,而这个新生在进入他们部门一个多月后退出了,我不太清楚原因。而我们自己部门的面试呢,自己经历了组织了,才知道自己曾经在台下很紧张地准备的这个面试,也说不上有多正规。作为部门副部,未来的经手人,我基本没有怎么坐下来听他们在台上的自我介绍,一直在走来走去安排接下来面试的人。本来订好的教室,其他组织要进行笔试什么的'被占了,我又临时去找别的地方。后面的单独面试提问环节大家问来问去都是些差不多的问题,有的甚至开始攀谈。但是不论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个由我主要组织的面试有多乱,我从这些来面试的新生脸上看到了跟我当初一样紧张、认真的神情。经过一年多与当初招进来的干事的相处,我们当初确实招到了一些工作能力比较强的人,但是确实也有一些在部门里混的人。
在部门工作两年下来,我养成了一下课就要看QQ有没有什么消息的习惯,常常是忽然就来了一个通知,要去做什么什么工作, 能做的我就自己做了,要么就安排其他人去做。我不知道我的工作能力各种能力是否有什么进步和提高。部门面临换届,有一个原本打算退出部门的学妹又跟我说她要留下来,她说因为她怕离开这个部门,就再也找不到像我这样不发脾气、不摆架子、各方面很优秀、会耐心指导工作的学姐了。我想,我那些耐着性子一点一点给他们拟的策划和通知指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的日子,不能再说是浪费了。昨天跟上一任部长聊天的时候,她说,在我们部门面临改革的情况下,我带领我们部门顺利地度过难关并积极融入新集体,她说她找不到第二个人能比我做得更好了。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那些为了改革做的无数努力,无数次单打独斗跟强势的老师和领导协商,那些想了好久或被实施或最终被放弃的设想,好像都值得了。
最近跟朋友聊天,他们依然说我太孩子气,太耿直,喜怒哀乐全在脸上, 喜欢就接近,不喜欢就疏远。有些东西我在努力改变,但是很多东西真的是自觉流露,起码我自己觉得我不再像当初一样是一张任人图画的白纸在。思想观念方面,大学,确实改变了我很多。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求同存异的观念。大概是以前在初高中的时候,一起上学的人都是家境、生活环境跟自己差不多的,所以在思想上也差不多吧,到了大学,同学朋友来自全国各地,很多思想观念可以用截然不同来形容,就拿吃饭来说,跟同样是湖南人的朋友出去,大家各付各的很正常,跟一个内蒙朋友出去,她却觉得这样付钱很尴尬。还有很多生活、行为方式上的不同,但是你无法说服别人,对方也无法改变你,我们能做的,就是求同存异。我这人一向大大咧咧,不很在乎小细节,有什么话就说了,也爱开玩笑,经过了几次事情,我也学着去辨别那些人比较计较,跟他们说话就要谨言慎行,你一句玩笑话他们可能当真,你前脚走,他们后脚就开始议论你,这一点不分男女,不分年龄。很多事情一点一点地明白,也给自己加上一条一条的禁忌,有的时候觉得这样好累,一个人待着多么自在,不用担心惹怒任何人,不用小心翼翼地说话做事,有人说这是说话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但我宁愿没这艺术,却又不得不在一件件生活事件中逼着自己去学,毕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翻翻书目,很遗憾地发现,大二一学年除了现当代文学课老师要求的书目,其他的我看得比以前都要少,买书也没那么勤快了。上课除了某一些课程,很多课都不再打冲锋坐前排了,相应的很多上课内容都没有听到,现在想来,有些后悔,大一课本的笔记密密麻麻,现在很多书崭新崭新的,笔记本上的笔记内容也不完全,临到考前才拿别人的笔记去复印备考。我的性格太浮躁,静不下来,有一点什么事儿就完全扑在上面了,其他什么也不管,做事情也没什么时间观念,能拖则拖,拖到后面再去赶,有时候被逼出潜力来了,做得还挺好,但更多的时候,只会让原来很好的事情、很好的机会,就那么敷衍过去了。应该好好看书为考研做知识准备的时间,就被这么没了。
接下来重要的大三,我毅然决定把全部心思放到学习上来,我没有担任班委,部门工作我只当个挂名部长,不会怎么去管工作,全都交给副部和干事去做,能不自己动手的都让能做的人去做。接下来一年,人际关系也要弄简单,跟同样要考研的朋友一起交流一起努力,什么纷争什么明争暗斗都给我离得远远的。让这两年的工作、人际关系等的体验都积淀下来,把心沉下来,细致认真地对待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要专心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加油!
【生活日记】相关文章:
【经典】生活日记07-25
生活日记(精选)08-01
(精选)生活日记07-31
【精选】生活日记07-28
生活日记(经典)07-28
生活日记[精选]08-06
生活日记(经典)08-05
[精选]生活日记08-03
(经典)生活日记08-02
生活日记(精选)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