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培训总结

时间:2023-02-24 16:53:36 培训总结 我要投稿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5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阳光工程培训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5篇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

  11月30至12月3日,围绕“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峨山县旅游局、峨山县农业局联合举办“阳光工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对全县星级酒店、乡村旅游星级户的100名一线员工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培训。这是开展“创先争优”和“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开展的系列活动中推出的又一重要举措之一,整个培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重要意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目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提升从业者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加快我县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玉溪市政府“十镇百村千户”特色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评定了以高香万亩生态茶文化旅游区、鸽宴姐妹饭庄、暖竹苑为代表的玉溪市乡村旅游星级户9家,通过等级评定使我县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但是我县乡村旅游星级户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和熟练程度偏底,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鉴以上因素存在,加快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势在必行。

  二、培训的基本情况

  此次培训人员主要是来自我县12家星级酒店、乡村旅游星级户一线员工共100人,其中男22人,女78人,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32岁,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33人,初中学历66人,小学文化的1人。

  三、培训内容丰富实用

  此次培训班开设的课程有旅游行业职业道德教育、餐饮服务技能和餐饮实作、客房服务技能和实作、艾滋病防治知识,这次培训参训人员都是来自全县星级酒店、乡村旅游星级户一线员工。邀请玉溪师范学院商学院多年从事旅游专业的三位老师为学员们讲授。在授课过程中,老师理论联系实际,着重讲授实际操作技巧,滤布寓教于乐;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模式,充分调动广大学员的积极性,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标准的服务礼仪及操作技能,并进行了理论考试。

  四、培训工作高度重视

  此次培训工作得到了局领导高度重视,提早下发了培训通知,严格按要求对参培人员进行分配和统计,确保了培训人员按质按量圆满完成,培训期间县农业局副局长普琼英到会做了开班动员,对学员讲解了“阳光工程”的内涵、目的和意义,县旅游局副局长何雪从职能部门的`角度对学员提出相关培训要求,培训教材、培训期间的食宿由主办方免费提供,解决了培训学员的后顾之忧,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没有学员随意请假和迟到早退现象。

  五、培训成效明显

  通过培训,学员们对“阳光工程”有了初步了解,对国家的惠农政策有了进一步认识;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个别错误的服务动作得到纠正,服务技能进一步提高;培训活动加强了旅游企业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在培训期间,员工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全行业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比、学、赶、超的热朝;学员经过考试成绩合格,最高分97分,最底分61分,平均分82.3分,全部学员颁发《玉溪市旅游从业人员上岗证》。

  总之,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乡村旅游阳光工程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全县乡村旅游发展和明年60周年县庆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对提升我县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2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近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国务院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近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平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近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平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 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平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2OXX年重点抓好: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3

  xx地处xx,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是人多地少的新一轮国家扶贫帮困县之一。全县劳动力总量达35万,年外出务工达17.4万人,其中农民工13.4万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城市从事手工制造或苦力打工等低技能工作,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达70%。因文化少、技能低,相当一部分农民就业无门,有的既便找到了工作,工资等其他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为此,为了提高我县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实施好阳光工程,县阳光工程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阳光工程办的支持及其它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自今年6月份实施阳光工程以来,至目前已培训农民工2560人,其中有2530名农民已找到了较为轻松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6月16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会结束后,6月18日县农业局召集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xx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县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之后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为成员的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下设阳光工程办公室,挂靠县农业局局科教站,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局局党委书记、主管科教工作的xx兼任,安排了县农业局2名干部具体负责阳光工程办的日常工作,并向乡镇和县直机关印发了《关于成立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的通知》(修府办字[20xx]40号)的文件。

  2、整合资源,认定培训基地。为确保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我县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实施方案”对招标基地的招标时间、条件、程序、材料要求,6月19日拟定了《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招标公告》,经过6月20—23日4天的招标,经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结果后,有县职业中学、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银宇学校等8个培训机构被认定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基地,有电子电工、家政服务、电动缝纫、计算机、汽车驾驶和保安等10个技能培训专业。

  3、加强监管,完善服务体系。为促进阳光工程项目健康、有序地开展,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加强监管工作。遵照省阳光工程办的有关文件要求,七月二十日前制订了《20xx—20xx年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和《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两个文件;6月28日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责任状;帮助培训基地统一订制了“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牌子;积极参加培训基地每期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典礼,经常督促培训基地建好阳光工程转移培训档案;及时向省农业厅阳光工程办上报培训的经验及典型等信息情况,向市农业局阳光办每月一次汇报培训进度,每季度一次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12月初向各培训基地转发了农业部等六个部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并结合我县实际又以xx县阳光工程办的名义向各基地印发了《关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进行年度验收的通知》的文件,于12月10-28日对各个培训基地培训建档等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并对各培训基地的资金补助情况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4、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培训

  (1)加大宣传,多渠道组织生源。为了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招生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阳光工程的同时,在全县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常年招生联络处,并充分利用多方面的力量为培训基地的组织生源,如职业中专首期沼气技工培训班,是移民扶贫办和阳光工程办共同赞助的,银宇学校首期电脑培训班,把以前接受过“春蕾计划”补助的困难女初中毕业生招为学员,现又享受阳光工程的'补助,另外,为了方便目前已经在外打工的农民就近接受培训,职业中专还在广东等农民工较密集的地方开办了电子电工和电动缝纫流动培训班。

  (2)千方百计,切实抓好转移。开展农民工培训,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转移,为此,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多数是“有的放矢”的。一是开展“订单”培训,如职业中专、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保安武术学院的培训,都是以用工单位的“订单”开展培训的,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送往深圳、温州、福建等地就业。渣津村民熊村通过在黄龙武术学院一个月短期培训,现在在深圳车视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保安,且一个半月后被提拔为保安队长;二是开展“招商引资”培训,如县农业综合培训服务中心,利用阳光工程的补助,为义宁镇招商引资引进的永兴制衣厂老板培训400余名电动缝纫农民工,不仅为老板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还为这些农民工实现了就地转移。

  二、存在问题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一条有效的重要的途径,确实是一件很“阳光”的事。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培训机构招收短期培训学员不乐观;二是未出台有力措施落实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工作经费,阳光工程办工作较难开展;三是项目补贴经费太少,难以帮助希望参加高技能培训的农民接受培训。

  三、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课题,同时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建议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措施,落实县阳光工程办一定的工作经费,以便更好地加强项目实施的协调和监管工作,同时建议省阳光工程办尽早安排落实20xx年度培训补助经费,以便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得到更有力的开展。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4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实施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促进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生产稳定发展,大力提升广大务农农民的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将以农村劳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依托的劳务经济做大做强,以石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转岗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职能,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高素质的农业实用人才,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地促进作用。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村劳动力比重较大,据全县农村劳动力调查统计表明,农村人口44.8万人,农村劳动力28万人。全县四业(创业、服务业、加工业、特色产业)从业人员15000余人,以服务业为主。从业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受过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人员少。随着从业人员的逐年增加和新型服务业的兴起,需求培训的人员量很大、要求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多。我校今年的培训计划是职业技能培训750人,接到培训任务通知后,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校及时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阳光工程培训实施方案》,商讨招生宣传方法及途径,实际参训人员785人。针对上述情况我校开设了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病虫害防治员、农机使用与维修工人、蔬菜园艺工、农药种植经销员5个专业。

  二、培训亮点教学课程设计以学员的需求为主

  20xx年我校阳光工程培训分八个班级进行,其中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培训分三期进行,人数多达255人,农机使用与维修分两起进行,培训学员205人,其他各班分一期进行,培训人数都在100人以上。根据学员的需求,结合我县农业产业的实际开设了金荞麦、金银花市场前景分析及开发;金荞麦、金银花种植技术;辣椒产业形势、间作套种知识;辣椒播种及苗期管理知识;辣椒规格规范栽培知识;辣椒标准化生产知识;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控知识;辣椒采收、加工储运技术;农机安全;农机维修与操作(理论加实践);微型企业政策解读、企业融资及个人理财、创业案例分析等课程。此次培训课程的设置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县委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

  三、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为了更好地搞好本年度培训,农广校在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针对部分乡镇的学员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学校参加集中培训的问题,我们在请示了县农委并得到批复后,采用改变培训地点直接送教下乡、就地培训的方式,贴近农村,方便农民,真正做到为农民着想,方便来参加学习培训的学员。比如我们带着教师到中益乡开办了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培训班,学员对我们的这种培训方式感到非常满意。这种有针对性的培训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培训的主要方法。

  四、管理严格

  为了更好地搞好这次培训,我校在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个班级安排两名班主任,班主任与学员同吃同住,跟班听课,晚上10点后由学校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到学员寝室查看学员就寝情况,问寒问暖,没有按时睡觉的学员及时联系了解情况。白天班主任跟班听课,保持24小时与学员一起生活,给予学员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来年工作重点及思路

  1、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2、认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一是加大与相关部门联系力度,争取领导支持;二是细化实施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力争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00人的任务。

  3、规范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招生宣传积极组织生源;二是扎实做好农民培训后续工作,强化培训纪律;三是做好跟踪维权服务工作。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5

  江苏省农广校宜兴市分校在上级各界关心下,在全体教职工努力下,始终坚持“做大做强学校事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投入促规模,以规模增效益,以效益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初步实现了办学规模化。市农广校是江苏省农民培训基地、省创业培训机构,年年被评定为宜兴市先进学校。我校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20xx年我校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在市阳光办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各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继续坚持以“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主题,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市阳光办对阳光工程培训计划要求,我校先后组织培训了阳光工程学员1260人,其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村级疫病防治员、农资营销员、渔业生产服务人员)16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100人。参培的绝大部分学员实现了就地就业或自主创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具体做法

  (一)完善组织机构,强化有效管理。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校长李幼华任组长,主管副校长陈玲芳任副组长,主持阳光工程各项工作;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培训科,全面负责落实阳光工程培训的总体策划、招生宣传、资料准备、落实教师、培训组织等全过程,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事事有人做,项项能落实。学校严格执行阳光工程各项制度,强化对阳光工程的有效管理。制定了详细的培训管理制度,确保了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结合地方特色产业,确定培训专业,制定培训方案。

  本着阳光工程培训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我们对阳光工程培训开展了全面调研,下乡镇、走农户,充分了解农民朋友的技术需求,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训专业、培训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实施方案。今年我校以水产、粮油种植、动物防疫、农资营销等地方产业为导向确定培训项目,走“举办一个项目、培育一批带头人、致富一方群众、壮大一个产业”的培训路子,培训了一大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杨巷镇是我市水乡,培训了特种水产养殖,对壮大一个产业,效果显著。

  (三)搭好沟通桥梁,多方联手互动,搞好招生工作。

  在实施培训过程中我们通过电话、网络、下发资料等形式向本市农民发布招生简章,招收学员,开展示范性培训。同时积极争取市农林局、市畜牧兽医站、杨巷成校、市农民教育培训学校、宜兴市昌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各乡镇政府等部门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多方联手互动搞好招生培训工作。我们聘请市畜牧兽医站专家与我们一道深入农村调研,确定培训项目,积极组织生源,共招收农资营销学员50名、村级疫病防治员64名,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培训效果。特别是市农林局、杨巷镇政府、太华镇政府等在招生组织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

  (四)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每期培训班开班之前,我们都要先下到乡镇农户,根据培训项目开出“培训菜单”,然后再组织选聘教师、选购教材,做到了按需施教,形成了培训课程与农民实际需求零距离相对接,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培训班报到时,我们为每个学员都准备了学习资料袋。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全部到场参与培训,班主任每天亲自带队,督促学员按时到位,严格考勤管理,使整个培训工作井然有序。生活方面,为学员提供饮用的茶水、免费午餐,安排车辆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学习;学习方面,认真授课,及时、耐心解答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疑问;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学员档案,将每个学员的信息和考试成绩录入监管系统,教师与学员建立了互通信息的电子信箱和电话热线,以备工作中相互联系,随时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为方便学员培训,我们把培训班办到乡村,实现就地就近培训,既能够就地为学员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使学员们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受学员们欢迎。

  为了搞好培训工作,我们成立了宜兴市农民培训讲师团,除了抽调精干力量担任教学工作外,还特聘了专家为学员讲课,请经验丰富的能人传授经验。如聘请了市农林局畜牧兽医站张新华、盛瑜、蒋建强、查成刚等专家为农资营销员、村级疫病防治员讲课,极大地提高了培训质量。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还采取理论培训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员到宜兴市昌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学习,交流经验。市农林局畜牧兽医站专家作具体指导,解决了很多生产实际问题,让学员真正学到了自己需要的专业技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深受农民欢迎。培训结束后我们还派人下到农户跟踪服务,个别指导,帮助学员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五)严格培训管理,创新培训模式。

  培训开班时我们认真举行了开班仪式,邀请市阳光办负责人为学员上阳光工程“第一课”,宣讲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操作办法。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的四个管理办法和五项工作制度要求,立足一个“实”字,狠抓一个“严”字。按照文件要求,落实培训政策,完成培训任务。培训结束后,我们认真做好了阳光工程培训台帐,培训班有详细的教学计划、规范的教材和完善的考试考核材料,各类档案齐全。按时保质保量地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台账。

  1、流动办班,下乡培训

  我校为了方便农民学员,降低农民培训成本,探索出了“流动办班,下乡培训”的新模式,在杨巷、太华等组织开办了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班,采取家门口学习理论、田地间实际操作的方式,把基地伸延到乡镇,把技能送到农民家门口,方便了农民学员的生产生活。

  2、多方结合,借力培训

  我校借助我市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国家项目的发展之力,积极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实现了农民的就地培训和就地转移。结合我市优质特种水产养殖项目的实施,在杨巷镇开办了以特种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100多人,服务了本地淡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就业。

  三、主要成效

  (一)培训基地进一步优化了

  今年我市通过公开招标,在全市优选了三个培训机构报省阳光办审核,最后确定了市农广校、市农机培训中心、市农民教育培训学校等三个培训基地。与上年相比,各基地都增加了培训场地和教学设施,调整了培训专业,使专业设置更加适合市场需求,也增强了培训基地的培训能力。

  (二)培训转移质效进一步提高了

  各培训基地坚持“以需求定培训”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农民的“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就近培训、就地转移”、“整合资源、联合培训”等培训模式,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保证了农民学员的有效转移,涌现出了一批热爱科技、学习勤奋、通过培训就业改变人生的学员。

  (三)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了

  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使农民转变了就业观念,提高了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大多数学员认识到在农村有了专业技能同样也能创业发展,能致富,就近就业观念和能力明显增强。如陆志峰通过培训后,带动了周边农民,扩大了生猪购销规模,村民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部分农民通过培训不但实现了自己就业,还带动了一批人就业。既实现就近就业,又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农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了

  由于组织得力,服务到位,教学水平高,学员们学习认真,反响好。通过培训,学员们了解了中央和地方对农民的优惠政策和农村法律法规知识,提升了自身素质,提高了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转变了就业观念,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如马如培同志参加了村级动物疫病防治员培训,学习期间认真听课,虚心请教,学到了更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繁殖技术,经营的兽药店,生意红红火火。马如培同志说:通过这次阳光工程培训,提高了我们的自身素质,坚定了扎根农村发家致富的信念。感谢政府、感谢阳光办、感谢农广校。

  (五)现代农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

  今年的阳光工程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了涉农服务行业人员的素质,将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塍镇农民在“渔业生产服务人员”的引导下,在河蟹虾养殖、运输及销售等环节安置就业劳动力100余人,目前我市水产养殖产业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朝阳产业。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经验还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特别是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2、计划下达偏迟,集中在下半年培训,时间太紧,组织压力大,且有些涉农工种培训有季节性,在上半年开展培训效果最佳。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文件精神,加强阳光工程品牌建设和示范性专业培训,加大阳光工程宣传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求真务实,从真正意义上做好培训工作,实现农民增收,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6

  为了将以农村劳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依托的劳务经济做大做强,把市政府的实事办实办好,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关文件的精神,提高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民增收,今年,我市遵循“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转岗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管理,着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农村劳动力及务工情况:我市共有农业人口47.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2.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8%。今年全市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98920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3.4%,外出务工总收入7.68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00元,其中务工收入1638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2%;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242元,外出务工收入比上年增加146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加值(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的60%。

  2、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情况:我市现有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四个,三个是公办机构,一个是民办机构,分别是:市农广校、市科技技能培训中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开设有农产品加工、粉笔制作、植保机防工、缝纫、计算机、家电维修、电子电工、电氧焊等十几个培训工种,年总培训能力超过5000人。

  3、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今年对我市下达了3660人的培训计划任务。我市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对任务进行了分解布置。截至11月底,共完成技能性培训3657人,占省下达总任务的99.9%,结业2756人,转移就业2602人,转移就业人数占结业人数的94.4%。预计至年底可完成技能性培训4000人。

  4、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完成情况: 预计今年全市可完成技能性培训1XX人,完成引导性培训15000人。

  二、实施阳光工程的主要成效

  (一)培训基地进一步优化。

  今年我市通过公开招标,在全市优选了五个培训机构报省阳光办审核,最后确定了市农广校、市科技技能培训中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四个培训基地。与上年相比,各基地都增加了培训场地和教学设施,调整了培训专业,使专业设置更加适合市场需求,同时,我市培训基地的培训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二)培训转移质效进一步提高。

  各培训基地坚持“以需求定培训”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农民的“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就近培训、就地转移”、“整合资源、联合培训”等培训模式,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保证了农民学员的有效转移,涌现出了一批热爱科技、学习勤奋、通过培训就业改变人生的学员典型。

  (三)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XX年全市外出务工农民7.5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3.3%;通过阳光工程的实施,今年全市外出务工农民达9.8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4%。

  (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经过培训的学员转移就业后,月平均收入在800-1500元之间,比在家务农多200-600元,其中送至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就业的学员,月平均收入达5000-8000元;经过培训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普遍比未参加培训的高300元以上。据统计,今年全市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达7.68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0.7%。

  三、主要作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效整合资源。

  为有效整合本市范围内的教育培训资源、中介劳务资源、资金人力资源,我市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是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各乡镇都成立了阳光工程工作专班。二是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进行部署,做好组织、协调、培训工作,各乡镇全力配合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分管领导多次到阳光工程办公室现场办公、指导工作。三是市财政按人平50元的标准配套阳光工程补助资金20万元,提高了阳光工程补助标准和受惠农民范围;同时安排办公经费2万元,保证了阳光工程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加大了督导检查力度,进行了三次全面的自查自纠,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检查小组,对各基地的培训转移工作和补助发放情况逐一进行了检查,促进了管理的规范化。

  (二)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基地管理。

  一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优胜劣汰的原则,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在年初重新认定了四个培训基地,并进行了公示。二是制定了《应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XX年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单位和培训基地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三是严格基地管理,确保培训质量。督促培训基地完善各种设施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师资队伍的选拔、建设和管理;按照“三有”(有教学计划、备课记录、考核考试情况)的要求,采取“四个结合”(教师讲课与声像教学相结合、课堂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学习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教学质量。四是规范阳光工程工作管理。严格要求基地公开招生简章、公示受补助学员情况、公开承诺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要求基地安排专人负责学员档案、身份证复印件、考试考核、技能鉴定等资料的收集、整理;统一了培训台帐填写要求和台帐、进度的报送日期与办法;加强了配套教材和结业证书的发放管理;加强了网络管理,对省阳光网和应城网阳光工程专栏实行专人管理,专门负责转移培训台帐、进度和工作动态的上报。

  (三)狠抓宣传发动,提高参训比率。

  采取七种方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一是通过会议宣传,分别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市三级干部会议和乡镇分管领导会议上宣传阳光工程政策、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否则为侵权!实施方案及我市现状,开展转移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定期在市电视台、市人民广播电台上宣传阳光工程政策,播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公益广告和转移培训新闻;三是通过张贴“通告”进行宣传,由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发布阳光工程通告,对四所培训基地及其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岗位、收费标准、政府补助金额等进行了公布,在全市城乡广泛张贴大幅通告5000份;四是通过培训基地印发招生简章的形式进行宣传;五是通过编发工作简报进行宣传,全年共编发简报12期;六是通过电脑网络宣传,在政府公共网站上开辟了阳光工程专栏,宣传上级政策,报道工作动态;七是通过开展活动宣传,今年3月和7月,我

  们分别组织开展了送政策下乡、进村入校活动,广泛宣传党的阳光工程惠农政策和我市阳光工程培训的工种、就业前景等情况,鼓励农民和即将离校的农村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和阳光工程的影响力,有效提高了农民参训率。

  (四)严格资金监管,实行阳光操作。

  为了确保我市阳光工程达到政府补贴、农民受益的目的,市阳光办加大了资金管理力度。

  一是根据我市实际及时调整培训补助标准。今年的阳光工程补助,除中央下拨资金外,省按人平50元的标准进行了配套,应城市政府也决定给阳光工程学员人平配套补助50元,我们根据我市培训工种的收费标准和培训时间,及时调整了补助标准,使享受100、200、300元三个档次补助的学员数比例达到3:4:3,人平补助标准达200元。

  二是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制了规范的培训代金券,加盖市阳光办和市财政局的公章并进行登记管理,同时对基地实行补助资金申报制度。

  三是按照“五公开”的要求,要求基地对培训岗位、收费标准、补助标准以及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承诺进行公开,对享受阳光工程补助学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学员监督。

  四是规范了补助资金的发放兑现程序。统一规定培训基地对符合补助条件的学员,采取“以降代补”(即收取培训费时扣除应发补助资金)或“先收后补”(即先按学费标准收费,学员结业时再发放补助资金)方式先行垫付补助资金,省下拨补助款后,培训基地凭培训券、培训台帐和身份证件复印件向市阳光办申请划拨补助资金。

  五是严格监管补助资金的发放,重点审核学员的缴费收据和就业协议,督促基地严格按照《应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发放。并采取随机抽查的办法,根据基地上报的台帐,电话联系阳光工程学员,抽查人数占基地上报就业人数的5%,重点检查是否参加过培训,是否就业和是否接受补助,防止了基地虚报冒领和私自截留培训补助现象的发生。

  (五)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就业水平。

  转岗培训,就业是关键。为确保学有所用,充分就业,我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在培训补助十分有限而农民收入普遍较低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新办法、新形式,采取就地转移与向外输出双管齐下的办法,使学员及时有序地得到就业。

  一是流动办班,下乡培训。市农广校为了方便农民学员,降低农民培训成本,探索出了“流动办班,下乡培训”的新模式,今年7月,在杨河镇组织农民67人,开办了植保机防工技能培训班,采取家门口学习理论、田地间实际操作的方式,把基地伸延到乡镇,把技能送到农民家门口,结业学员全部成为机防专业服务队员,负责本地区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方便了农民学员的生产生活。

  二是多方结合,借力培训。市农广校借助我市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国家项目的发展之力,积极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实现了农民的就地培训和就地转移。6月,市农广校结合我市优质稻板块项目的实施,在杨河镇开办了以糯米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民63人,并以这期学员为班底,成立了应城市巡检糯米协会,既服务了本地优质稻产业的发展,解决了稻米贮藏加工问题,又实现了有效就业;为了进一步做大我市石膏产业,凸显特色产业优势,市农广校聘请粉笔生产、销售技师作为教师,开办了粉笔加工技能培训班,学员结业后分别输送到市内和湖南岳阳等地就业,目前已转移就业156人。

  三是整合资金,三免培训。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是我市阳光工程基地之一,同时也承担着我市“雨露计划”、“再就业培训”等项目的培训任务,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培训中心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调整再就业资金的使用方向,有效整合培训资金,对学员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免生活费的“三免培训”,解决农民无钱培训的困难。

  四是校企联合,订单培训。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配合实施“阳光工程”,积极与南方许多企业联系,签订供需合同,争取培训订单。今年4-5月,中职学校与深圳市富士康科技集团、惠州市万富浩特公司、应城市新都化工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签订了培训订单,工种包括电子电工、医药化工等,学员结业后分别输送到深圳、惠州、应城的几家公司就业。市农广校为了使阳光工程学员结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且能稳定就业,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班的模式,经过多方努力,与武汉汉正街舒美服饰公司、武汉龙财顺制衣厂达成了厂校挂钩、合办培训基地的协议,开展了缝纫技能培训,培训的学员结业后全部到这两家缝纫制衣企业就业。

  五是以工养学,免费培训。由于目前阳光工程政府补助资金有限,许多有培训愿望的贫困家庭农民因交不起培训费而不能参加培训,市农广校龙富缝纫培训基地为了让贫困农民也能参加培训,积极为学员寻求“勤工俭学”的路子,经常从服装企业争取回服装半成品加工订单,实行以工养学,免费培训,一方面提高了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加工费也可以弥补学费的不足。

  六是国内培训,国外就业。市科技技能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开办时间长、就业门路广、招工信息多的优势,瞄准国际劳务市场,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让农民工走出国门赚洋钱。一方面大量招收农民学员,根据国外厂家对缝纫、电子、电焊等熟练工种需求较大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工种的培训;另一方面积极与省国际劳务输出公司联系,建立了良好的长期信用合作关系,组织农民学员参加外国公司在我省的招聘会,推荐学员到国外打工,大大提高了农民务工收入。

  (六)放大“阳光”效应,发展劳务经济。

  在努力引导农民参加技能培训、保障学员充分就业的同时,市阳光办还积极加强与各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放大阳光工程效应,为服务劳务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好组织协调等配套工作。

  一是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组织各有关部门围绕阳光工程发挥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就业服务活动,延长了阳光工程服务链条。如市委组织部狠抓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岗位培训、技能鉴定、输出就业等全程服务,教育部门加大了“双后生”的培训转移力度,团市委实施了“青春富康行动”和马口计划,市妇联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等。

  二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动态监测和开发研究,掌握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及从业现状和动态变

  化情况。按照科学调查取样的要求,选择了陈河、杨岭等七个乡镇的八个村组作为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聘请一名村干部为监测员,定期对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增减、职业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分析全市农村劳动力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合理开发农村劳动力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培训和招工信息。以各培训基地和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依托,设立了20个信息服务网点,定期发布各种岗位培训招生、企业招工等信息,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培训和有序转移就业。

  四是为务工农民维护合法权益。积极联系市劳动监察部门,加强本市劳动监察力度,重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向农村学员发放跟踪服务卡,及时了解学员特别是外出务工学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就业学员排忧解难,切实为务工农民维护合法权益。

  五是科学制订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十一五”规划。

  通过抓好阳光工程配套服务,推动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加快了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有效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壮大。

  四、存在的问题和明年工作打算

  虽然我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隐性失业率高,劳力资源浪费严重;二是参加培训的农民和推荐就业的人数占农村现有富余人数的比率很低;三是培训质量还不高,转移就业竞争力不强;四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现象,少数单位包括农民自己对农民工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高。

  当前,大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富民强市的重大举措。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就业,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是关键,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发展劳务经济的重中之重,它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社会工程、民心工程,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下阶段,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的具体领导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整合部门力量,强化检查督办,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各成员单位要在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提高思想认识,密切配合工作,形成整体合力;办公室要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各培训基地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招生规模;各乡镇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引导,共同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参训率、合格率、就业率。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阳光工程政策深入民心。积极与广电部门联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先进经验、好的作法、典型学员等。积极与镇、村各级联系,加大阳光工程政策在农村的宣传力度。

  三是要进一步严格阳光工程工作的督查管理。重点加强对转移培训补助资金的兑现、培训工作开展、教学质量和转移就业情况的督导管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和补助资金实施细则的规定,把好学员审核关、资金兑现关、教学质量关和转移就业关。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7

  克山农场为贯彻落实好20xx年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成立了克山农场阳光培训办公室,并在20xx年11月1日20xx年12月17日进行了种植业、林业、农机等农业技术进行了培训工作,具体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的为农场科技科,逐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具体由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阳光工程培训班基本情况的总结

  克山农场阳光培训班于20xx年11月1日至12月17日共计2期,共224学时,全年完成人数330人次的阳光工程培训。聘请了垦区和八一农大学及农垦科学院教授及科带头人亲临我场进行了授课,培训地点在克山农场初级中学和齐齐哈尔种畜场机关会议室职工培训中心举办。人员全部来自各管理区的种植户,培训方式为采用多媒体及教师集中授课、集中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培训内容与申请报告、项目合同一致,主要为:农林经济管理、27课时;农林植保技术、29课时;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32课时;和田间农机标准化作业24课时;小麦叶龄诊断技术、16课时;大豆高产栽培技术、18课时;马铃薯高产创建技术、18课时(克山农场培训科目);水稻叶龄诊断技术、16课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16课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6课时;玉米产业发展、8课时(齐齐哈尔种畜场培训科目)。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了考试、考核。授课期间,农场职工积极性极高,受益很大。通过这次培训,职工受益匪浅,大大的提升了农场职工的专业科技知识,为以后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科技后盾保障。

  20xx年12月21日组织了10人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参加农民创业种植技术培训,学习掌握了职工在农场经济下如何发挥作用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活跃了农场的经济氛围,积极的利用农民创业的兴趣,为他们开展创业提供了专业知识和科技保障

  二、对培训的资金使用情况的总结

  对班农业技术培训班教员、学员的食宿、交通、等费用的总结:此次培训班有330人参加,用于培训的中央补助资金为95700元,资金使用没有超出开支范围,其明细如下:

  资料费:1830元学习用品:1410元讲课费:23200元教师住宿补贴:5550元学员住宿补贴:14144元教师、学员餐费补贴:49566元

  合计:95700元

  三、培训结果及其影响

  克山农场阳光工程对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进行的认真完成,经过培训,通过培训使职工良种使用率提高,掌握了高产优质种植、养殖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农机使用维修技术等,使生产得到更快发展,产量水平有更好的提高,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并辐射带动周边职工采用新技术,促进生产发展。培训的职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这可进一步改善职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农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培训转移的职工所学到的知识、见识和素质有很大提高,对其他的职工影响极大,所以来报名参与培训的职工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阳光工程培训办公室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基层职工人员组织培训,通过有效的指导培训,扩大了职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各项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为农场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技术、信息等资源储备,对推动农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问题及不足

  20xx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部分人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文化素质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是阳光工程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配齐专职人员,达到遴选、培训、指导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多元化;三是多措并举搞好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农业生产的各个时节上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科技培训与种植特色结合起来;四是加强农场青年职工培训,主要针对青年职工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种植业职工600人,地方特色种植100人,组织现场培训指导5000人次。

  20xx年克山农场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已经落下帷幕,新年伊始,我们又将重新开始,我们将怀有无限激情去迎接下一轮工作的挑战,奋发拼搏,把20xx年阳光工程工作做到最好。

  克山农场阳光培训办公室二O一O年十二月七日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8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418人,其中市外转移2873人。累计培训1702人,培训结业1702人,结业率100%,转移就业1573人,转移就业率92.4%。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专业主要有:汽车驾驶员、计算机操作员、缝纫工、焊工、锻压工等专业。

  二、主要工作

  1、安排部署了xx年各街镇乡和培训机构的工作任务。下达了各街镇乡和培训机构的培训、转移目标任务。

  2、研究、制定了《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和《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资金补助办法》。

  3、参与了各培训学校的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各培训机构开班培训时,县劳务办、阳光办均派员到场参与,并宣传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等。

  4、完成了上级部门和县委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完善了相关档案资料建设,上报了劳务信息材料和数据。

  5、正着手今年赴新疆采棉工的组织筹划工作。

  6、接受了中央农业部、组织部、人事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村人才调查。

  7、接受了市劳务办的检查、接待了市劳务办、市政府、市发改委、市计生委等市级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专题调研。

  8、正在协调市级招标培训指标。

  三、工作措施

  1、整合资源、基地再认定

  建立健全培训机构。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各培训机构实现资源重组、优化,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县劳务办、阳光办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的要求,由培训机构报名申请,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认定原则,采取招投标及申报审核认定的方式对县内培训机构进行了再认定,对未开展工作、不符合条件的予以了取缔,有效整合了全县教育资源。

  2.创新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为使县内各定点培训机构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抓好“订单式”的培训,使务工人员“输得出、留得住、挣得钱”,积极整合县内外培训市场,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劳动力输出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采取长短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随招随训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重点从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社会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按照“以需定供,定向就业”的.路子,开展汽车驾驶、计算机、缝纫、家电维修等方面的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向企业输出合格技术人才。

  3、严格监管、规范操作程序

  一是全程监管。为保证培训转移学员的真实性,县劳务办严格按照《大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办法》执行,制定了培训转移全过程服务监管程序。二是严格资金管理。县劳务办严格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采取免费培训、降低收费标准和收费培训三种形式,采用直补学员和直补培训机构紧密结合的方式。各培训机构也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专帐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去向县劳务办、财政局经常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确保培训补助资金到人头,农民受益得实惠,奖励资金到学校。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县劳务办专门将档案资料建设要求及所需资料明细纳入《大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办法》之中,形成一种格式化的档案资料。同时建立了培训转移学员资源信息库档案。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针对今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出台的相关政策,我县还未研究具体的工作措施。培训、补助方式怎么操作还未敲定,采棉工补助

  2、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农业局一个单位的事情。有许多政策、制度的落实还需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特别是维权方面、资源库建设、资金方面还需要有关单位高度重视。

  3、建议政府组建统一的劳务大厅,免费为全县农民及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搭建就业平台。以利有序输出和规范管理。

  五、下步打算

  1、继续严格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公示制度,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2、严格实行各定点培训机构开班前必须报县劳务办,县劳务办工作人员上好开学典礼的第一堂课,并定期与不定期的参与抽查,实行全程监督,确保培训转移的真实性。

  3、加强财政公共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培训学员身上,切实为广大农民解轻负担。

  4、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确保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

  5、积极组织落实赴新疆新拾花民工,完成上级交办任务。

  6、尽快完善xx年培训方式和补助办法。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9

  根据《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实施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石柱县农委安排布置和要求,我校于20xx年11月24日至20xx年11月27日对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进行了从业技能培训。通过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和农广校全体教职工认真负责地工作,结果考试考核全部合格,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标志着我县今年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短期培训是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之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的大力支持。在我县得到了县农委、财政局、审计局、县党校和农广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各位领导在开班典礼上作了重要讲话,使广大学员充分认识到这次培训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对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等意识以便圆满完成这次实用技术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

  本次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培训班应到150人,实到111人。培训时间历时4天,共计32学时。其中理论培训4天,计32学时。

  三、课程设置

  本次培训使用统一教材,培训课程主要有金荞麦市场前景及开发、金荞麦、金银花种植技术、微型企业政策解读、企业融资及个人理财、创业案例分析等,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五岗金荞麦、金银花合作社袁仁贵、代明伟;石柱县农商行张太洪;石柱县工商局马培华;石柱县农广校向朝虎、邓燕灵等负责授课,主要采取理论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员的知识技能能力。

  四、准备充分,保障有力

  为了更好地搞好这次培训,农广校在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由农广校亲自组织学员,农广校在开班前半月就订好教材和制定好培训方案,一周前就对电教设备、宾馆客房、食堂、交通工具等作了周密安排,为这次圆满完成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短期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认真讲课,传宝释惑

  几位专业教师精心组织、辛勤劳动、不厌其烦、无视奉献的讲解,把理论和自己的实践以及别人的先进经验耐心传授给学员,有的学员如鱼得水,讲后还现场答疑,对学员们提出的具体问题作出了满意的解答。增强了学员科学管理的激情,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次培训任务重、时间紧、收效大。

  六、学员努力,学以致用

  广大学员遵守纪律、按时到堂、团结互助、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与教师互动。是这次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的内在动力。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0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近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国务院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近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平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近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平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

  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

  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平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 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2o19年重点抓好: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

  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

  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1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岳阳县职业中专本着“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精心组织、创新模式,全力做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收到了良好社会效应。目前,县阳光办分批的5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部结束,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

  为切实搞好阳光培训工作,岳阳县职业中专专门成立了以分管领导--工会主席高兵元为组长、处室主任晏菊梅为副组长的阳光工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培训部两名成员进行了具体分工,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明确职责。小组根据培训工作日程及进展情况,及时对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调度,总结和部署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确保培训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加强宣传力度,确保了阳光工程宣传到位、

  深入人心,及时做好生源发动工作。我们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简报及进村入户与农民面对面等形式,在各乡、镇、社区悬挂阳光工程宣传标语横幅,广泛宣传国家惠民政策和阳光工程培训方针,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阳光工程活动中。

  为确保今年的“阳光工程培训”顺利开展,岳阳县职业中专在总结以前经验的前提下,采取了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多管齐下做好生源发动工作。一是由岳阳县职业中专“阳光培训工程”小组组长高兵元同志亲自带队,奔赴各培训点做好协调工作,落实学员招收情况。例如我们对于渔业船员的培训,曾多次下到鹿角、城关、麻塘三个渔民居住点,与他们的负责人及当地渔民协调,共同探讨渔民培训方法,最后确定将培训阵地前移,这样既能让他们安心培训又能随时在湖上由专家进行实用技能操作训练。二是下发招生简章到各乡镇及社区,要求各乡镇及社区及时组织培训对象参加培训。比如对于农场经纪人的培训,我们就是采取村、社区推荐报名的方式。三是通过与其它部门协调,互惠互利的原则,他们的员工要培训就到我培训中心来。例如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我们和县兽牧局联系协商,圆满并超额完成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芭蕉扇业工艺扇制作培训同样也是如此。总之,通过各种方式,生源发动巩固工作进展顺利,整个培训结束后,实际参训人员超过500人。

  三、严格管理,强化培训服务,确保阳光培训工程顺利实施

  一是健全制度,促阳光工程培训规范化。在培训过程中,严格照章办事,做到用制度规范培训工作,确保学员的在校秩序。一方面确保学员的理论学习秩序,严格按照上级规范安排理论授课,合理安排课时,确保学习质量;另一方面确保学员的实践操作秩序,按照实践课时的安排认真实践,教师跟课辅导,保证学员学习实践安全。二是成立班委,落实班委会和班主任制度。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委、班主任全部到场参与培训,班主任每天亲自带队,负责点名,严格考勤管理,使整个阳光培训工作井然有序。三是从三方面着手做好培训服务。培训前,认真为每个学员准备学习袋,内装笔记本、辅导教材、学员手册等学习用品,印发课程表和班级管理制度,供学员使用。培训中,生活方面,准备纯净水或开水供学员饮用,安排好学员用餐,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学习,并为学员发放交通补助费,确保学员免费培训;学习方面,及时、耐心解答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疑问。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健全学员档案,将每个学员的信息和考试成绩录入微机管理,与学员建立了互通信息的电子信箱和电话热线,以备工作中相互联系,随时解决学员在今后工作中的各种难题。

  四、探索实施“阳光工程”工作新思路、培训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全力提升阳光工程培训质量。

  一是教学方式多样化。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的培训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行理论授课、实地操作、参观学习、经验交流“四级教学法”,即:理论知识由学校教师讲解,实地操作由生产厂家专家指导,参观学习由学校统一组织,经验做法由农民工相互交流。

  二是培训阵地前移。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在学好好理论课前提上,注重实际操作演练,把培训班办到了各乡镇及社区。如芭蕉扇业工艺扇制作培训,我们把培训阵地移置芭蕉扇业有限公司,让200名学员分两批进行培训,第一批上午理论学校、下午专家带领实践操作,第二批下午理论学校、上午专家带领实践操作,这样既保证了学员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学员对工艺扇制作进行了现场交流,谈心得、讲技巧,也为学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有效地解决了产学脱节的问题,很受学员欢迎。三是学练结合。为加强师资力量,我们成立了专业教师组成的阳光工程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名,中级职称教师3名,还在外聘请专家10余名。各科专业教师针对各自教科内容专门撰写了授课笔记并制作了教学课件,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授课,把培训重点内容系统地编制成学员能看易懂、形象直观的演示课件,保证了学员愿意学,乐于接受。实地操作由教师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专家与学员互动,现场解决学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使学员学有所得。

  主要成效

  通过连续几年的项目实施,我们深深体会到:规范管理、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务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县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多,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提高务工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既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一是通过引导性培训,提高其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选择就业的能力。二是通过技能培训,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和就业的竞争力。三是通过农业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

  二是增强了农民工的创业意识。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使广大农民了解掌握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业法律法规及生产技能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了“培训一人、致富一家,转移一片、致富一方”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浓厚氛围。如我校2006年培训的柏祥镇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黄初平,利用培训所学得的专业技能,加之平时刻苦钻研,利用自己一技之长为本地养猪大户排忧解难,创造了无法计算的经济效益,他自己既行医,又开饲料店,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元户,不仅如此,在他的带领下,柏祥镇的生猪养殖也得以蓬勃发展,成为岳阳县著名的生猪养殖大镇。

  xx年我校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村经纪人胡中秋,利用所学到的经纪业务知识,开始学习经营贩猪生意,二年下来,净赚1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长湖乡长湖村大部分农民都做起了农村经纪人,致富一方。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2

  20xx年,在区农业局阳光办的正确领导下,培训中心圆满完成了阳光工程各项培训工作,共举办11期培训班,完成培训人数700人,其中农业技能培训“果茶园艺工”200人,“农民信息员”10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400人。培训资金19.6万元待验收合格后拨付到位。在培训工作中,培训中心严格按照泰山区阳光办的要求,认真填写台账登记,认真组织实施教学,及时报送信息资料,合理分配使用培训资金,积极配合区阳光办以及各级部门的检查,培训质量和社会信誉保持了较高水平,现将20xx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宣传发动

  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使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岗位,增加收入。区农业局阳光办把这项培训工作交给培训中心,表明了农业局领导对培训中心的信任和支持。为此,我们将此项培训列为20xx年的重点工作,专门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抽调中心骨干教师负责培训工作。年初就确定培训项目,联系有关乡镇和村委,做好培训学员的宣传发动工作,确定果茶园艺工和农民信息员2个培训工种,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深入农村,走村串户,与农民广交朋友,讲“知心话”,加强对阳光工程的宣传,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阳光工程培训是全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产业结构优先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好事。

  二、结合地方特色产业,确定培训专业,制定培训方案。

  本着阳光工程培训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我们对阳光工程培训开展了全面调研,下乡镇、走农户充分了解农民朋友的技术需求,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专业、培训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实施方案。今年培训中心以果茶园艺、农民信息员等地方产业为导向确定培训项目,走“举办一个项目、培育一批带头人、致富一方群众、壮大一个产业”的培训路子,培训了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对20xx年确定的培训项目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每个培训项目都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确定培训地点,实习场所,购买了50多张光盘,技术书籍5000余册,从高校聘请教授5名,完善了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各项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搭好沟通桥梁,多方联手互动,搞好招生培训工作。

  积极争取区财政局、农业局、各乡镇政府、各村委等部门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多方联手互动搞好招生培训工作。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技术,采用下发资料,开设专栏等形式向农民发布招生简章,招收学员,开展示范性培训。聘请专家与培训中心人员一道深入农村调研,确定培训项目,积极组织生源,提高培训效果。培训中心本着亲农、惠农原则,为使参训农民就近参加培训,降低参训成本,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理论性培训,将班设在村所在地,有的教学班设在自然村所在地;果茶园艺工技术培训,将班设在农民集中的叶家庄、桂林村、后旧县、羊南村;农民信息员培训,采取上门培训的.方式,将班分别设在农民工就近就业的崔家庄村、后店村;农业专项技术培训设在岗上村和后旧县。结合当地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采用工学交替、分段学习、强化实践、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实惠。区农业局米局长、曹主任等各位领导高度重视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多次亲临培训现场,进行督导、协调、指导,使各项培训工作的进展扎实有效。

  四、加强培训过程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每期培训班开班之前,我们都要先下到乡村农户,根据培训项目开出“培训菜单”,然后再组织选聘教师、选配教材,做到了按需施教,形成了培训课程与农民实际需求零距离相对接,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培训班报到时,我们为每个学员都准备了学习资料袋。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全部到场参与培训,班主任每天亲自带队,督促学员按时到位,严格考勤管理,使整个培训工作井然有序。设阳光工程专职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学员台账及各项信息资料,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及时报送培训信息,完善信息报送和台账登记制度;加强学员报名审核,组织上好“第一节课”。各培训班次指定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所有培训台帐都有培训学员签字,培训学员有电话、手机者都留下联系电话。保证整个培训工作顺畅有序。

  五、培训的收获

  由于组织得力,服务到位,教学水平高,学员们学习认真,反响好。通过培训,学员们了解了中央和地方对农民的优惠政策和农村法律法规知识,提升了自身素质,提高了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转变了就业观念,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通过阳光工程培训,提高了农民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选择就业的能力,提高了农民的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了涉农服务行业人员的素质,将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使农民转变了就业观念,提高了农民就地就近就

  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大多数学员认识到农民外出务工能致富,在农村创业发展有了专业技能同样也能致富,就近就业观念和能力明显增强。

  (三)阳光工程在培训中心已连续实施了七年,七年来

  共累计培训各类人才5000余人,学员遍及泰山区各乡镇、办事处,促进了城乡交流,增进了与农民兄弟的友谊。同时,也使培训中心的培训能力、培训质量不断提升。

  六、在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1、在农村由于相当一部分青年劳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员思想意识比较淡薄,因而生源的组织很难,生源问题是培训的第一大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很多在女的55周岁男的60周岁左右,但超过年龄段农民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受限,与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培训需求不相适应。

  2、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下达较晚,错过了农业生产季节,特别是增加了农业专项技术培训难度。

  七、建议

  1、上级主管部门应多组织各地阳光办进行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通过互相学习,从而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

  2、阳光工程培训目标提早下达,最好在每年年初内下任务;计划下达偏迟,集中在下半年培训,时间太紧,组织压力大,且有些涉农工种培训有季节性。

  3、放宽农民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年龄上限,只要身体健康,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均可参加培训。

  4、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表彰奖励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农民接受培训的持续动力。

  5、名额不足。虽然培训中心争取到一定的培训任务,但相对于我区农民来说,名额相对太少。要让更多的农民从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3

  20xx年,我校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在县农委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围绕阳光工程培训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我街道产业发展及特色,于20xx年10月21日至10月24日,开展了阳光工程“麻竹栽培及营销”培训工作。培训地点在双河成人的文化技术学校。此次培训经过筛选,招收年龄18-60岁,重庆市户籍,双兴麻竹专业合作示范社骨干社员及种植大户为学员,并制订了详细的培训方案,组织优秀的教学团队,选取实用培训教材,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培训,同时精心组织实施培训内容,严把培训质量关,关心学员培训期间的学习和生活。50名学员通过此次培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拿到了阳光培训证书,培训效果受到学员们一致好评。

  一、本培训班级工作基本情况

  双河成校在双兴麻竹专业合作示范社骨干社员及种植大户中积极开展了招生工作,于10月21日举行了开班典礼,会上县农委、县财政局、街道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领导到会并讲话。各位领导对阳光工程培训方面的政策、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鼓励学员刻苦学习,树立创业理念,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增收致富。培训期间,我校严格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工作,做到教材统一,师资专业。培训期间对学员实行全免费学习,聘请专业教师任教,培训时间为四天,10月21日至10月24日全天上课,其中理论学习3天,实践学习1天,共培训学员50名。对学员实行上、下午考勤制度,加强培训过程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培训期间,县农委、财政局领导对我校的培训工作进行了不定期检查,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和学员学习情破口,实现规模化发展,走“基地加农户”、“企业加农户”等多层次、多环节的.模式,使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少走弯路,早投资、早见效,见高效,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推动了主导产业水平的快速提高,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支柱。

  4.注重培训效应。培训学员通过培训后感触颇深,非常希望得到更多培训机会,严荣进向我们谈了她培训的感受:第一,我们在从事经纪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到了可以求教的人。第二,培训的专家和老师们能把行业动态告诉我们,让我们了解到行业发展信息和最新的科技进展。第三,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市场。我们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市场营销者,本身素质又不高,所以很需要提高市场分析能力。培训过程中,老师、专家帮助我们分析市场,提高分析能力,增强了我们致富的本领。

  (四)规范日常管理,正确处理工学矛盾,提升培训效果。

  1.成立班委会。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对各位学员在我校的培训情况及时反馈到县阳光办,学员补助严格与考勤挂钩,增强了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约束力

  2.处理好生产与学习培训的矛盾。在从事经纪活动前开展培训,让农民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实践中更好地得到应用和检验;在经纪活动中开展培训,让农民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参与讨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从而不断提高经纪者的能力和水平,扩大经纪活动的规模和范围,加快培育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队伍。

  3.认真搞好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好培训台帐。我校不但严格按县农委科教处阳光工程项目办对档案的要求收集整理培训资-料外,我们还另行丰富了培训资料;严格资金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用。

  (五)建立联系制度,做好跟踪服务,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1.技术专家热线服务。充分发挥我校专业老师、专家的实践经验,公布联系方式,学员可通过电话咨询,解决在经纪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2.专家现场指导服务。学员经纪活动中遇到紧急或难以描述的问题,可到校咨询或请专家到现场研究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建立培训学员访问卡和跟踪服务卡。安排培训老师、专家到学员家中进行调查,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4.建立了跟踪服务指导员联络制度。即一名教师跟踪服务几名创业学员,掌握学员的创业动态,如在经纪活动中遇到具体问题和困难,及时收集并反馈给专家进行指导,为他们提供有效地服务。

  三、今后的工作设想与安排

  1.及时总结经验,推介成功典型。搞好宣传报道和信息上报工作,以促进涉农生意中间人的蓬勃发展。

  2.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是培训的着眼点实现从个体培训到群体培训的转变。一是实用技术培训,以传统农业为主;二是创业培训,就是培训农村经纪人、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组织领办人,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提高能力;三是新型农民工培训,就是对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就业本领,顺利实现就业,并能小创业;第二是培训主体实现了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变。努力整合各种农业教育资源,把单一的农业部门进行的培训,转变为农业科技部门、职业学校、农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社会力量参加的培训体系。组织一个农民讲师团,让他们常年 - 5 -

  活跃在农村。这个讲师团有农业科技人员,还有农村这几年发展起来的种养殖大户,让身边人来讲身边事,农民更容易接受。

  总之,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有较高生产技能、较强创业意识、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创业者和经营者。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培育新型的现代专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活力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所在。我校将以丰富的资源、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上,促进现代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4

县阳光办:

  根据《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实施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通知》(渝农发2009356号)和《开县农业局开县财政局关于实施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通知》精神及《重庆市三峡技工学校关于20xx年阳光工程培训实施方案》(渝三技办200940号)要求,培训工作从20xx年11月6日启动至12月13日结束,全面完成县阳光办下达的450人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情况总结于后:

  阳光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它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带头人培训,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由单纯外出务工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转变,由偏重服务城市发展向注重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变,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目的,对构筑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是我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第七年,

  在前几年的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培训成效显著。由于今年培训任务下达较晚,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校实行特事特办,在接到通知第一时间及时制定了《20xx阳光工程培训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上报县阳光办和财政局审核。学校要求各科(处)室积极配合,培训工作进展顺利,短短10天时间内,及时搞好宣传动员和招生工作,共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三期9个班次,其中第一期100人2个班,专业为农村建筑工匠;第二期250人5个班,专业为农村经纪人150人3个班,农村建筑工匠100人2个班;第三期100人2个班,专业为农村带头人。

  二、工作实施情况

  1、明确要求,落实专人负责。今年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下达后,我们立即制定了《重庆市三峡技工学校20xx年阳光工程培训实施方案》(渝三技办200940号),成立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由学

  校主要领导牵头,根据专业、培训任务、补助资金制定招生简章,将实施方案、培训计划、课程安排表、资金预算表,及时上报县项目办公室。每期开班均实行“第一节课”制度,做好引导性培训,内容将涵盖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专业技能、安全生产等方面。不折不扣地确保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

  2、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学校接到培训任务后,及时开展多方位宣传动员工作,将阳光工程培训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把党的富民政策一并进行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和编印宣传资料等宣传方式,对阳光工程实施的目的、招收对象、培训工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共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3、规范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为提高阳光工程的培训效果,我们围绕增强农民就业技能,重抓五项制度,切实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首先是推行“第一节课”制度,每次开班第一节课,县阳光办领导亲自到场授课,大力宣传阳光工程,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重要意义,使培训农民了解什么是阳光工程,以及阳光工程的各项政策。其次是建立公示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布培训人员名单、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及补助标准,真实反映受训农民的补贴标准。规范台账制度,认真及时做好学员登记工作,按照要求如实填写农民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培训台账。执行好上报制度,根据招生情况,及时向县阳光办上报培训人数。加强检查验收,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培训结束后进行结业考试与考核。

  4、注重效果,突出培训服务。学校定期开展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趣味性;听取受培训学员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质量,增强阳光工程的实施效果。

  5、按照要求,开展自查工作。为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管理,根据农业部等六部委和市、县阳光办要求,学校项目办公室办通过召开培训学员座谈、电话抽查、个别走访等方式,对今年的阳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自查。

  6、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的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使用,实行统一财政报账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使有限的培训资金全部用于培训工作。今年,我校就450名阳光工程培训学员的预算补助资金167500元,进行了规范管理,其中用于学员的生活费47250元(每期7天,每人每天人平15元);用于学员的住宿费67500元(每期学员共6个晚上,一个房间住2人,每个房间每晚50元,每期学员人平50/2*6=150元);用于学员的教师授课费28000元(农村建筑工匠按500元/天,农村经纪人和农村带头人按400元/天);用于学员的教材费12600元,人平28元(专业教材8元/本,农民务工读本20元/本);用于学员的结业证书工本费900元(2元/本/人);用于学员的实作实训耗材费11250元,已入帐开支6231元,尚有5019元未入帐(培训材料、组织学员参观农村种植、养殖示范户产生的交通费用、部分学员的临时工作餐、烟水、学员结业考试试卷制作费、

  笔记本、笔、资料袋、办公费、会务费、阳光工程项目审计费用等支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计划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领域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克服困难,积极动员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转变思想观念,解除后顾之忧,增加农民收入。

  20xx年,我校在市、县阳光办的领导下,进一步积极参与,提高培训竞争力。全年计划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人以上。针对我县农民的特点,培训专业侧重于以服务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开展“五业一人”培训,示范开展农民创业培训,不断提高就业率和增加劳务收入。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5

  一、坚持阳光工程培训指导思想

  精心计划组织培训今年我们针对阳光工程培训课时安排紧凑的特点,对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周密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招生、教师、教材、培训场所及设备准备齐全,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广泛宣传,积极动员

  在招生宣传中,我们利用我校在蛟河市黄松甸镇开发黑木耳基地种植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利条件,在广大农民中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通过利用有线广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使农民了解阳光工程的相关惠民政策。我们还通过吉林市电视台《走进乡村》栏目对培训班做现场报道,加强了培训班的社会影响力。

  三、以实际出发加强师资建设,规范教学管理

  我校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从当地经济发展和自身优势出发,选择利用我校具有培训和鉴定特有工种的优势,主攻开展《农产品经纪人》《菌类园艺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在培训中我们为农民免费提供由吉林省供销合作社统一编印的教材,并严格执行阳光工程培训规范,把阳光工程手册发放到每个学员手中,并由市阳光办教师进行详细讲解,使农民更深入的了解阳光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我校制定并实施阳光工程考试考核、档案管理、信息上报制度,并规范执行台帐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在授课7天中,我校坚持聘请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专家、教授任教,从农民实际出发,并且把培训班开展到田间地头,使之真正做到学有所需,学为所用。我校利用自有的基地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所和设施,使每个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做到规范科学。在农民中得到了良好的口碑。

  四、实施项目指标,培养农民新型科技人才。

  通过学习掌握相关技能,大大增强了农民就业致富的信心。根据我校培训专业的特点,积极为农民提供劳动力转移门路及信息,实行灵活就业,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要求,我校对学员逐个进行了跟踪回访,以了解他们实际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为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未来工作的计划和部署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业延长链和非农产业领域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做为培训基地之一,我校要继续做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发扬成绩,克服困难,积极与市阳光办领导沟通,认真执行相关文件精神,把工作做到实处。为更多的农民奔向致富,打好基础。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02-24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3篇02-25

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03-01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5篇)03-07

阳光工程培训总结(13篇)03-08

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10篇03-01

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10篇)03-01

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汇编10篇03-01

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总结集合10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