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时间:2024-06-18 12:12:31 解说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解说词,解说词具有说明性的特点,用文字把实物介绍给观众,使观众借助简明的文字介绍,对实物或图画获得深刻认识。怎么写解说词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校史馆解说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大学校史馆解说词1

  一、高校校史馆建设要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是在武汉第二师范学校和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合并后组建的一所高职高专院校。由于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的前身是从1904年张之洞在武昌都司湖畔创办两湖学堂,几经坎坷,数易其名,走过了100多年的辉煌历史。为了展示我校的悠久历史,在学校着手新建校史馆之初,就成立了档案馆筹建委员会,集中各方力量,开始了大量的查献工作。不断挖掘学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档案佐证材料及各种文献、照片、声像材料,丰富和充实了我校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珍贵历史档案记录。

  二、高校校史馆建设要呈现学校的创办背景、历史人物和事件

  史馆建设中,必须认真挖掘提炼,才能彰显学校的独特魅力。1890~1907年,张之洞主政湖北,兴洋务、办实业。他认为“师范学堂为教育之地”,光绪三十年(1904年)两湖总师范学堂孕育而生,是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之今世前生。两湖总师范学堂,奠定了学校的师范传统。后来学校迭历“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师范学校”“湖北省立实验师范学校”“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等校名。从两湖学堂至今,学校为教育战线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幼儿、小学和初中的合格教师。他们大多已经成长为基础教育一线的中流砥柱、领军人物,或是教育、科研领域里的权威专家。汇集整理了与我校历史有关联的182位杰出校友录。

  三、高校校史馆建设要凸显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高校长期办学历史的沉淀,是高校师生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是高校精神风貌之所在,是一所高校的灵魂。依据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形成了由两湖总学堂为先导的师范传统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的融合精神。为此,校史馆在布展设计前,既要通过解读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特色,深入挖掘和突出本校独特师范教育的大学精神,又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由师范教育转型为职业院校。依托建设好大武汉的发展战略目标,突出建设武汉、服务武汉的办学宗旨。

  校训的变迁浓缩了学校推陈出新的优良校风和与时俱进的办学精神。张之洞为书院题词:“正气长存,流形一院”,纯风正气;刘凤章为一师制定了“朴实、勇敢、勤苦、耐劳”的校训,提倡“求真唯实”;武汉第二师范学校提出的校训是“面向小学、全面发展”可谓本正清源;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校训“修为求实、通博致用”则是登高望远,浓缩职教精髓。

  四、高校校史馆建设要反映学校办学成就,体现办学特色

  校史馆除了弘扬大学精神和体现学校辉煌历史外,还要突出学校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对外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办学成就。通过对学校历史发展的`展示,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学校从旧式学堂迈入师范教育的步伐,再由师范转型为职业教育的不同历史时期学校的变迁。通过一件件实物、史料和背后的故事讲述,让每一个走进校史馆的人深深感受到无论是学校的历史渊源,还是学校在教育发展史上特别引以为自豪的师范教育,以及现如今的职业教育新变化,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震撼感。

  五、高校校史馆建设要发挥好校史馆的宣传、教育作用

  校史馆通过大量的图片、影像视频、实物等不同载体,反映出学校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历史人物、事件、成果等方方面面的成就。它是总结学校办学成果和鼓舞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宣传阵地。因此,在建设好校史馆的同时,也要利用好校史馆的宣传、教育作用。让我们的学生看到学校的辉煌,看到学校学长们的奋进以及全校师生员工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所付出的辛勤汗水,激发全校师生的爱校情怀。

大学校史馆解说词2

  大家好,我是学生志愿者讲解员,欢迎大家来到同济大学校史馆。

  同济大学一百年的历史就是“同舟共济”的历史。学校校名“同济”取自成语“同舟共济”,而“同舟共济”最早出于《孙子九地》。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中、德、英三种文字的解释,不仅表明同济大学对外联系的优势和传统,而且也表明了同济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

  同济大学最早发端于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这尊就是埃里希宝隆先生的雕像,百年校庆之际,德国前总统克勒莅临我校亲自为它揭幕。

  一百年来,同济大学多次辗转迁徙,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在六个省的四十多个地方办过学。为迎接百年校庆的到来,在各地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取回了当地的泥土,组成了能够见证同济成长历程的这根泥土柱。螺旋向上攀升的.造型,显示了同济人战胜困难,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正是在“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指引下,同济大学至今一共培养了27万各类人才。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我们搜集到了这些校友的资料,并将其录入到校友校友数据库中。如果您也是同济大学的校友,只要在这边的四台显示器上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或者工号,就能找到自己在同济大学学习或生活的印记。

  【大师是大学之魂,我们用本校电信学院教授研发的空中立体成像技术,邀请校内知名专家学者来讲述他们的学术成果、治学经验和人生感悟,激励莘莘学子。】

  请大家跟我上二楼。我们校史馆有三个楼层,建筑面积1395平方米,仿上世纪30年代吴淞校园内一栋学生宿舍而建。一楼是纪念式公共大厅,二楼是学校的历史,三楼是最近十几年的发展。展示工程由管理学院1986届校友刘创捐赠。

【大学校史馆解说词】相关文章:

军训解说词大学08-23

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04-04

校史馆参观心得(精选17篇)11-28

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通用18篇)11-13

大学班级运动会解说词05-03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04-21

参观校史馆的心得体会11-23

大学运动会入场解说词05-09

大学运动会方队解说词01-10

大学生运动会解说词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