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清明节教案:插柳

时间:2017-04-11 我要投稿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附:介之推的故事
  远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长期逃亡在外,一共过了19年,才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外逃亡的这些年中,多亏了一些大臣辅保,所以他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论功行赏。介之推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可是,晋文公奖赏大臣的时候却把他忘了,他呢,也不争功,背起母亲到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上去了。
  晋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呢,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在了山上。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