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三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07 09:26:5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练习三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练习三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练习三教学反思

练习三教学反思1

  分数乘法是在前面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减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成功之处:

  1.明晰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分数乘整数,另一种是分数乘分数。在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分数乘整数;二是整数乘分数。虽然它们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表示的'意义却不相同。学生非常容易在此处出现意义上的模糊。例如:2/3×4表示4个2/3是多少,而4×2/3表示4的2/3是多少。教学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出错较少,能够清晰的表示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明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对于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要让学生明确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而对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要让学生明确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在计算中先约分,再计算,会使计算变得简便。

  不足之处:

  1.学生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还是有个别同学把整数和分子约分计算,还有的出现先计算,再约分,容易出现约分后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

  2.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学生容易出现小数与分母约分后得整数的现象。

  3.在简便方法计算时,学生容易出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错误。特别是形如2/99×7/16这样的题目,学生往往不知道是应该应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计算。

  再教设计:

  1.强调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整数必须要与分母约分。

  2.强化练习形如2/99×7/16这样的题目,避免学生在此题目上出错。

练习三教学反思2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训练应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突出互动,着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对于口语交际中的“互动”,我们不能单纯地理解成先听别人说,然后自己说,或是一人说大家评,而应该多角度地理解这种“互动”的内涵。互动的主体是听与说的双方,互动的内容是学生、教师与文本(指课文提供的生活话题、问题情境、图画等)之间的沟通,互动的形式是平等的交流,是广义的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生己对话等。因此,突出互动,就是要引导学生在面对面的交际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应对。比如上述交际训练中,在独立设计一条公益用语这一环节,教师先播放一段录像,为学生创设交际的情境。学生看完录像后自主设计:录像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设计怎样简洁、新颖的公益用语?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点拨。之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集中交流,师生共评。通过不同形式的互动,引导学生边倾听边思考,师生平等对话,调动了学生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2、营造情境,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角色,自主交流。

  口语交际强调互动,更强调将互动放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中,以彰显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特点。情境中的口语交际不是为说话而说话,也不是机械、枯燥的口语训练,而是一种模拟生活的.口语交际,是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运用的有效形式。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他们在角色体验中,大胆想像,自主创新,从容应对与交流。比如为学校设计公益用语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站在被教育者的角度,自主想像有关场所;然后各小组选定一项,用教育者的眼光自主设计,共同磋商,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选出代表集中展示。这样的交际,有情境,有合作,学生就全身心地融入到角色体验中,踊跃对话,尽兴交流。

练习三教学反思3

  上一轮教分数乘法已经是六年前的事了,那时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而北师大版的教材还是第一次教到这一内容,因此集体备课时与同事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分数乘法如果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看,学生只要能从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判断两个数据之间存在相乘的关系就可以了,而这个相乘的关系在本单元有了新的拓展,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实现新知识的迁移。

  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导学稿上设计了复习整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时,我指导学生联系旧知再小组中自行探究,例如:教学3/10×5,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要求5个3/10相加的和,也就是求3/10+3/10﹢3/10+3/10+3/10是多少,并联系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得出3+3+3+3+3/10,然后让学生分析分子部分5个3连加就是3×5,并算出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特别是3/10×5与5×3/10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为什么“同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一练5×3/10,然后进行集体交流,看一看能不能在相乘之前的哪一步先约分,比一比在什么时候约分计算可以简便一些,从而明白为了简便,能约分的先约分。

  二、努力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练习计算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学生很容易结合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10×5的结果。

  总之,在上数学课时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转变为会学,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练习三教学反思4

  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中,通过操作、演示、观察、比较等活动,即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操作,直观感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时先通过对整数乘法的复习,使学生明确整数乘法的意义,再充分利用直观图,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把直观操作与抽象推理相结合,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由于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我尽量加强直观,变抽象为形象,多给学生创造对手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在推导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而概括出分数乘法的法则。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并不困难,但要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练习,培养其认真审题、注意运算顺序、观察数字特点,、选择简便方法等良好的计算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通过操作、演示、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了解知识間的横向联系。学生在联系和比较中找到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获得探索知识的体验。

  还要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内推力。

练习三教学反思5

  谈习作教学的幸福感——写在一次学生朗诵会之后

  【情境回放】

  那天,刚好上到苏教版小语五上练习5的《诵读与欣赏》,在指导学生欣赏完诗歌《边疆小夜曲》之后,我让同学们根据此练习的要求-----“动眼,动口,动脑,动情,贴着诗人的心来想,越读越有味。先自己练,再走上讲台当众朗诵。朗诵时要注意表情,还可以加上一些手势,比一比,看谁朗诵的”做好朗诵展示的准备。并进行有效的拓展,以自愿展示的原则,召开班上的朗诵展示会。

  为了确保朗诵的实效性,保证人人参与。我引导学生再次的审题,共同归纳出评价的几条标准,并要求没有上台展示的同学全部做好评委工作,并进行当堂点评,以提高其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

  我先请第一组愿意展示的学生上台。同学们心理斗争很激烈!挣扎!(其实,这就是我要的效果!)终于一组十二人只有区区1男2女做出了勇敢的抉择,上台展示!

  我说:没事,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你们是最棒的!人生总要有第一次,总要敢于把握机会,挑战自己,展示自己!你们是强者!

  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台上的三位同学顿时腰杆挺直了不少,台下第一组没上台的同学开始有些叹气,大概是后悔刚才的选择。其它马上就要轮到的几组同学心理活动也很复杂!(我暗自窃喜)

  朗诵(男生用书挡着脸,1女生声音小的只有她自己知道,另1位语速快的不行),终于完了。

  随机抽了几个学生评委围绕指标进行先优后建议的点评。

  到我时,我问他们每个人:你们当时的心情怎样?(学生谈感受)

  我说:是呀,因为紧张所以影响了你们的发挥。不过每个人第一次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相信再来一次你们肯定会正常发挥。你们瞧,他们多么善于学习,会把握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掌声再次响起!)

  我说:下面轮到第二组了!愿意展示的请上台!

  话音未落,“蹭蹭噌”12人一组先上来了7个人,当第8个人也站起来的时候,教室自发的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因为他是我们班学生公认最不聪明的.人!

  ……

  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我给所有的孩子布置了一道作业:写一篇作文,就写一写这堂课你的所见、所思、所感,题目自拟!(这才是我此次开朗诵会的真正目的所在!)

  学生欢呼雀跃!

  【教后反思】

  第二天,我静静地拜读着同学们的大作,心中很多的感动:每个人此次作文的完成质量都比原先的要高很多。文从字顺,真情流露,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如此的细致、如此的惟妙惟肖!仿佛昨天的情境再现!

  究其原因,只不过我创设了一个场景,让他们参与其中,有了体验,才有话可说!才乐于表达!情初所以辞发!

  试想,为什么平时学生会觉得作文难?是因为没有生活,没有体验!何来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不难才怪?

  因此,要想我们的习作教学能让学生充满幸福感-----喜欢习作,乐于表达。教师就应让我们的习作教学正本清源,回归本质——-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

  正如巴金所说:写作,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

【练习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的三点区别12-10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06-12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4-09

《约分》教学反思06-09

《心愿》教学反思06-10

《观潮》教学反思06-08

《太阳》教学反思06-09

苯酚教学反思06-13

哑铃练习肱三头肌效果10-28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