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22 07:45:01 昌升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9加几教学反思(通用2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9加几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9加几教学反思(通用20篇)

  9加几教学反思 1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一、反思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建议: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标准》中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教学中具体突出以下几种转变:

  1、教与学关系的转变。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师的教更适应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之中。

  2、教学切入点的`转变。教师以学生的亲身经历、熟悉的事例引入学习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学习数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4、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学中,教师进行评价时,没有主动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而是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采用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更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信心。

  9加几教学反思 2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在教学9加几时就是按传统的9加几教学的,在复习铺垫时用了以下三个层次:一个数分成1和几或几和1,出了几道10加几让学生抢答后说为什么算的这么快,因为刚刚学完,学生说的很好。接着又出了几道9加1再加一个数学生回答的`也很好,这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但是通过教学发现不利于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学生已经被老师束缚了。直接用了凑十法。

  课的开始我运用创设一个帮买橘子的老奶奶看看还有多少橘子为例题的出示,明显地表示两数求和的情境,让学生自然列出9+4的算式后,则把重点放在探索计算的方法上。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先让同学们动手摆小棒,来算9+4等于多少?又让学生上黑板上来用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个一个数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不管哪一种方法我们都不要反对。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导孩子再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个圆片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交流过程中,提倡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此时,暂不比较算法的优劣,只是在演示和板书时对其中“凑十”法进行了不露痕迹的关注。最后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方法好,好在哪里?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道了用凑十法比较简单,为后面的学习“8、7、6加几”做好了铺垫。

  在这节课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让学生说的环节过少,没有做一定量的练习题。以后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

  9加几教学反思 3

  本节课的设计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师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1、 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项目,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了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中,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还具有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4、计算课到底该怎么上。

  在课改的今天,关于计算教学如何上,仍有很多困惑。在课改初期,教师们认识到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大张旗鼓的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计算中过分提倡并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整节课都是“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不如以前娴熟,那么,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今天,计算课如何扎实有效而又不失灵活的进行?怎样处理算法多样化与基本算理算法之间的关系?算法多样化怎样优化?何时优化?目前使一线教师们深感困惑。

  9加几教学反思 4

  最近似乎有了一个习惯,每次讲一节新课前要翻看教参、自己把习题做一遍,因为想让自己的授课过程更加的高效,所以要一再斟酌,力求新课讲完孩子做习题就不再有问题。每次讲完新课,又习惯性的再看一遍教参,看看本课的目标达成自己是否有遗漏,并且在讲过一遍后再回过头去看教参上的讲授建议似乎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加系统的认识。

  关于“9加几”和”几加9“的进位加法讲完了,感觉课上的还算流畅,毕竟上完后自己感觉很舒服,学生的参与度也还可以。课后的练习,孩子们做的也不错,出错率很低。可是再细想想总觉得哪里还有不太对劲的地方。再次翻看教参,又回想着省优质课的观摩体会,觉得我是错过了一点,就是对孩子们算法多样化的鼓励和启发,而是过去强调凑十法的教授。想想我讲这一课时的课堂,学生因为有了太多的已有知识铺垫,很多在学前班都已经学过凑十法,当”9+6“的算式一出来,有不少孩子很快就口算出了答案,我就势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孩子较为清晰的讲了他所知道的凑十法,我接下来的处理是直接引入凑十法,我说”对今天我们就学习凑十法“,然后是带着孩子系统的理解凑十法的算理方法。现在想想,我虽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可是对于孩子们的思维训练,对孩子们的长远发展真的是有益的吗?要求孩子们用标准的方法解决问题再加之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快速提高成绩的好办法,可毕竟在我的内心深处,真正想培养我的孩子们的不是他们的高分数,是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

  因此就这一课来说,在详细讲解凑十法之前,我应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孩子们的思维早已被外界的压力所限制和固着,我还应给予恰当的引导,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努力吧,接下来”8加几和几加8“的新课教授我需要改进,虽然在孩子们已经熟悉凑十法之后,让孩子们再去探讨其他的解法有些困难,但是我得尝试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9加几教学反思 5

  9加几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会了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后进行的教学,尤其原来学生对学习的凑十歌,记忆比较深刻,再结合摆小棒,小孩就很好地理解9加几的算理。

  一、情境引入,结合情境进行思考。

  教材一开始的运动会的场景,为孩子学习9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1通过数酸奶的盒数,箱子里面的9盒酸奶,和箱子外面的4盒酸奶,一共有几盒酸奶?你看看能想起来几种办法知道一共有多少盒酸奶?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最后学生汇报,赵思齐就是用“点数”办法,从1数到了13。我问还有没有其它数的更快的方法,孩子一时有些疑惑,我接着引导,既然知道箱子里有9盒了,我们可不可以不用再数一遍了,然后用“接着数”的办法,接着往后数箱子外面的10、11、12、13,不是数的'更快了吗?孩子们都明白了。然后老师板书:“接着数:10、11、12、13。”然后问孩子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其实很多孩子都是想的“凑十法”,结合情境图,孩子很直观地看到也能想到把外面的1盒放进箱子里,就是10盒。然后再加上外面的3盒就是13盒。我觉得情境图帮了很大的忙。

  二、摆一摆、圈一圈来进一步理解9加几的算法。

  9加几的算法即“凑十法”,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然后让孩子们通过摆一摆小棒,一部分摆成9根,一部分摆成4根,让孩子通过移1根小棒给9根凑成10根,另一部分就剩3根了,所以10加3等于13,体会凑十法计算9加几。然后又通过课后做一做,让孩子用圈一圈的办法,9加1凑成10个圈到一起,看看剩几个,就是十几,进一步领会算理。

  总之,理解了算理,才能很好地掌握算法,算的又对又快。

  9加几教学反思 6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9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20以内进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作为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

  1、探索新知。其中有一个环节,我在黑板上贴出了左边9个,右边6个的彩色小圆点,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本意是想利用直观的物体,通过移一移或圈一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凑十的过程,但是课堂上我竟然把这环节漏了。

  2、巩固新知,寻找规律。我出示了“9+□=1□”,让学生说一说□里可以填哪些数。这里应该可以让学生说的更多一些,说出每种可能性,同时是对9加几的练习,然后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整理成有序的算式,从而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而课堂上,我却只让学生随便说了几种可能性,就直接将答案用课件显示了出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其中一道练习题我设计了套圈游戏,在介绍游戏规则时,我假定了每种动物只能套一次,这其实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很不利。本身套圈游戏就该关注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能不能想到同种东西可以套两次,而我却直接将学生的思维定住了。

  记得指导老师说过,一节课的教案至少需要修改三次,第一次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备课,第二次和参考资料对比后修改,第三次修改则是在课上完之后,发现课堂中的不足后再次修改教案。如果每节课能做到这样,那新教师一定能进步的非常快。我想我会不断努力,勤思考、勤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9加几教学反思 7

  “怎样培养数感“是我在教学中感到最棘手的教学问题。我非常希望得到有关专家指导。幸运的是前两天有幸听了著名专家王永老师的讲座中的《培养数感的措施》,引发我深深的思考。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下面我浅议自己在9加几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点。

  一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县级、乡级、完小级的学生),他们的数感还很弱,大部分学生的数感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要培养他们的数感,我认为首先从口算教学入手。如:在教学9+6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比一比,看谁能用不同的方法口算。)发现9+6的口算方法。

  有针对性地展示各种算法,如方法一:看大数,数小数。方法二:凑十法。方法三:先算10+6=16,再算16—1=15。等引导全班学生交流算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借助实物理解算理,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算法。让他们发挥潜能,展现智慧,开启智慧,获得智慧。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对个种算法进行反思,体会算法与数字的关联性,促进学生形成数感。

  9加几教学反思 8

  最近我在一次数学课上教授“9加几”的知识时,发现了我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我发现我在讲解“9加几”时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从9开始往后数就行了,并没有解释其中的原理。这导致学生只是形式上地学习了这个知识点,而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和逻辑,这对于他们后续的数学习作用非常不利。

  我也没有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推导出“9加几”的规律,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这样做不仅给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带来了困难,同时也没有给他们建立自信和信心。

  最后,在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时,我只是让他们简单地背诵数字而没有考虑到理解和应用层面。这使得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非常有限。

  通过反思和改进,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理论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9加几”的规律,并适时引导他们进行推导和练习。此外,我也会将课堂重点放在理解和应用层面上,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的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发现教学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能力,才能够真正达到教学效果。

  9加几教学反思 9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第一课,是今后学习进位加法的关键和基础。在教学中,我力争给学生们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小动物开运动会的教学情境。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三、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感兴趣的小动物开运动会为主题,通过观察、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指出: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 能得到充分发展。”以往的教学给学生训练的题目绝大多数是条件完备、答案唯一的封闭题,因而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开放性问题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和挑战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给他们提供探索创造的空间,促使他们去探究、去创新。基于这一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让他们运用今天学习的9加几的算式,选其中自己喜欢的一道编编生活中的题目。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9加几教学反思 10

  《9加几》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我在新课之前给学生设置了3个闯关题目,与主题图连接起来,闯关成功即可看运动会。闯关题目与本课内容息息相关,起到铺垫的作用。我设置了:9+1=?,4的分成,9+1+2……在新授时,我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看一看发现了什么?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之后让学生把焦点放在“数牛奶”的图上。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拿出小棒代替牛奶进行摆放,想一想“为什么是13盒?”。同桌交流自己的答案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提出的“凑十法”重点讲解。让学生演示凑十的过程,并说出拿出来的1根小棒是从哪里来的。带领学生重复凑十的过程,加深印象。让学生结合板书完整的说出过程。

  本节课我设置了两道题,一个是“圈一圈、填一填”,一个是“碰碰车”。“圈一圈、填一填”是课本上做一做的题。主要让学生圈出10个,再现凑十的过程。第二题我利用碰碰车前面的数字相撞,让学生看到两辆碰碰车相撞时发出“砰!”的声音,之后将这两个数相加,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回顾计算中凑十的方便,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后,我将本节课用到的算式贴到黑板上,让学生观察算式的规律。并引导学生说出:和的个位总是比第二个加数小1,本节课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凑十过程讲解完毕后,应该让学生闭上双眼去感受凑十法。

  2、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发现9加几的算法多样化。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容易被其他孩子思想所左右,说出来的都是凑十法。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想一想更好的导语使学生能够开放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导孩子再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

  3、教学语言不够丰富,应该时刻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是我第一次上公开课,难免会很紧张,教学时的面部表情也有些不自然,这都是锻炼太少的表现。

  9加几教学反思 11

  在9 加”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反思。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情境的设置上,或许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融入。

  在新授部分,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通过摆小棒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凑十”的过程理解不够深入,操作不够熟练。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并且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练习环节的设计虽然涵盖了多种题型,但在难度层次的递进上还可以更加分明,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课堂互动方面,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但对于一些回答错误的'学生,没有充分引导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

  总的来说,这节课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9加几教学反思 12

  9 加”的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成功之处在于,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和“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凑十法”时,速度过快,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导致部分学生在后续的练习中出现错误。而且,在课堂提问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有些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织和引导还不够到位,部分小组的讨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教学节奏的'把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9加几教学反思 13

  上完9 加几这节课,我收获颇丰。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学习新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凑十法”,这一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较好。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练习的设计上,形式还不够丰富多样,缺乏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导致部分学生在练习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另外,对于“9 加几”的算理讲解,虽然运用了多种方法,但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反复的练习来巩固。

  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当学生讨论过于热烈时,没有及时有效地控制课堂秩序,影响了教学进度。今后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9加几教学反思 14

  通过9 加几的教学,我有了以下的反思。

  优点方面,我充分利用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在教学中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 加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然而,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引导学生理解“凑十法”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讲解不够清晰透彻,导致部分学生在计算时仍存在困难。在课堂评价方面,不够及时和全面,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不够具体,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加几教学反思 15

  9 加几的教学给我带来了不少思考。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了“凑十法”。同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反思这节课,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导致巩固练习的'时间不足,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没有及时捕捉到一些学生的独特想法和创新思维,错过了一些拓展和深化教学内容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9加几教学反思 16

  9 加几的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成功之处在于,我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自主发现“凑十法”的计算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教学中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不足之处在于,在课堂提问时,问题的指向性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偏差。另外,在处理学生的错误时,没有充分挖掘错误资源,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纠正。

  今后,我会在问题设计上更加精准,同时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9加几教学反思 17

  在本次《9加几》的教学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生从直观操作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挑战与乐趣。首先,我通过实物模型(如小棒、苹果卡片)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9加几的'凑十过程。这一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我也意识到,部分学生在将具体操作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时遇到了困难。

  1、过渡引导需加强:在从实物操作到算式书写的转换过程中,我应该设计更多层次的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凑十的过程,如“你是怎么凑成10的?”“用算式怎么表示这个过程?”

  2、个体差异关注:课堂上应更加关注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个别辅导的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反馈及时有效:在练习环节,应即时给予学生反馈,特别是针对错误答案,不仅要指出错误,更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原因并改正。

  9加几教学反思 18

  在第二次教授《9加几》时,我着重强调了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如凑十法、接数法、甚至有的'学生尝试用加减法的关系来解答。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让我感到欣喜。

  1、算法优化讨论:虽然算法多样化值得鼓励,但我也意识到,在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算法优化同样重要。可以通过全班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比较不同算法的优缺点,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2、思维深度挖掘:在鼓励学生提出多种算法的同时,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每种算法背后的数学原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3、时间分配:在多样化的探索过程中,需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展开,同时也要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

  9加几教学反思 19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9加几》的实际应用价值,我设计了多个贴近生活的情境问题,如购物结算、时间计算等。这些情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情境设计的真实性:在设计情境问题时,应更加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贴近性,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通过情境应用,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计算,更要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

  3、跨学科融合:可以尝试将《9加几》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通过音乐节奏、体育比赛中的得分统计等方式,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环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这三次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个体差异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9加几教学反思 20

  “9 加几” 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它是学生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对后续的加法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完成这一教学内容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开始,我通过创设运动会的情境,引出了 “9 加几” 的问题。学生们对运动会的场景非常熟悉,很容易就被吸引到课堂中来。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直观教学,突破难点

  在教学 “9 加几” 的计算方法时,我采用了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摆小棒、数手指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凑十法” 的计算过程。例如,在计算 “9+4” 时,先让学生摆出 9 根小棒和 4 根小棒,然后引导他们把 4 分成 1 和 3,把 1 根小棒与 9 根小棒凑成 10 根,再加上剩下的 3 根小棒,就是 13 根小棒。通过这种直观的操作,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了 “凑十法” 的计算原理,突破了教学难点。

  3、多种算法,鼓励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计算 “9 加几”。除了 “凑十法”,还有学生提出了数数法、接着数法等。我对学生们的不同算法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思维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这种鼓励创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分层练习,包括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和拓展练习。基础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巩固 “9 加几” 的计算方法,提高练习则是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拓展练习则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分层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二、不足之处

  1、教学节奏把握不够准确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时会因为过于关注个别学生的表现而忽略了整体的教学节奏。导致有些环节的时间过长,影响了教学进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教学节奏的把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计算结果和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上,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不够全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3、能在评价中得到鼓励和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我虽然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小组的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只是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通过对 “9 加几” 这一教学内容的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发扬成功之处,改进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9加几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9加几》教学反思05-26

《9加几》教学反思04-22

9加几教学反思[优]07-08

8、7、6加几教学反思9篇04-20

8、7、6加几教学反思10-31

5、4、3、2加几教学反思04-11

《几和几》教学反思04-22

10加几教案12-16

《十几减9》的教学反思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