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品]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天鹅大虾和梭鱼》是一首寓言诗。课文通过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如何合作,齐心协力才能把事办成功。让学生学会共处·合作,这对个人的成功·社会的进步都很重要。因此,我在备课时把“大家都在拼命拉,为什么大车却未动分毫?”这个问题作为本课的难点。
在教学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这首诗浅显易懂,无需教师过多的讲解。导入新课后,我范读了课文,学生们
也跃跃欲试。于是我让学生们自有地朗读课文,或者轻声读,或者大声读,或者和小伙伴一起读。学生自由地读过课文后,我问学生:“课文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呀?”问题刚一提出,就连平时从不举手的石烜荣也举起了手,我点了他的名字,他胆怯地站起来,羞涩地说:“天鹅大虾梭鱼。”这说明了他在朗读时还是用心了。
接着我又让学生分小组比赛读课文,一轮竞读过后,我又提出了问题:“你们知道这三种动物的本领吗?”一个学生说:“我知道天鹅会飞。”一个学生接着说:"大虾会游泳。”另一个学生抢着说:“梭鱼也会游泳。”到此时,想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兴趣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我趁热打铁,指名朗读,同时提出问题:“它们三个是怎样拉车的?”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我分别让梁晓雪·陈浩洪·龙玉姣·朗读了课文。这三个想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龙玉娇属于潜能生这一类型的,但是她也流利的把课文读了过去。这学生回答过问题后,我把几个关键句子出示出来:
1、天鹅伸着脖子要往云里钻。
2、大虾弓着腰使劲往后靠。
3、梭鱼一心想往水里跳。为了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句子的.意思,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环节。我拿出一辆玩具车,指名三个学生分别饰演天鹅大虾梭鱼。我在玩具车上套了三根绳子,按照那三个句子中说的,朝着各自的方向拼命拉,让学生观察车子的位置有没有变化,结果像文中所说,大车未动分毫。我趁机让台下的想想办法或者给他们找找原因。台下的想七嘴八舌地伊伦开了,有的说:“它们只顾自己拉。”有的说:“它们拉的方向不一样。”还有的说:“它们不齐心。”就这样本课的难点就在学生们的七嘴八舌地议论当中悄然解决了。台上的学生听了台下学生的意见,调整了拉车方向,结果,车子轻易地拉动了。
我这样做了一个小结:天鹅大虾梭鱼他们虽然合伙拉车,但是没往一处使劲,不齐心,所以大车一动不动。小结后,我又让学生齐读课文,这一次,学生们读得非常整齐。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采用变序阅读的方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中间两段。在指导学生读中间两段时,学生很感兴趣,读得兴趣盎然,比如我在教学时,我抓住描写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等重点词句,让学生抓关键词、关键标点符号等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想象、感受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思想感情。
但是在提问“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学生回答不上来,他们不明白葫芦和叶子的关系,可能在教学时,我设计的问题不到位,下次多多思考。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聪聪是一只经过驯养的可爱的小象。它会帮助主人做家务活儿,可能干啦!
有一天,主人让聪聪把一只漏水的铜壶送到铜匠铺去修理。过了一会儿,聪聪用长鼻子挂着修过的壶回来了。主人往铜壶里灌上水,发现壶还是有点儿漏,就让聪聪送回去重修。
在路上,聪聪用鼻子吸了一些水,把铜壶灌满,然后扑踏扑踏地向铜匠铺走去。
聪聪来到铜匠面前,用长长的鼻子高高地举起铜壶。铜匠看见铜壶还在漏水,一下子明白了。他用手拍拍聪聪的头,说:“你真聪明!”于是取下铜壶重新把它修好了。
小象聪聪用长鼻子挂着修好的.铜壶,高高兴兴地往回走。它把铜壶举得高高的,好像在告诉路上的行人:“你们瞧,我多有办法!”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法
学习方法:
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猜谜语:两层楼,六间房,两个烟囱在中央。
一、导入:
1小朋友再过几天我们就要放十一长假了,你知道十一是什么喜庆日子吗?(祖国妈妈的生日)
2、你想知道十一的来历吗?教师介绍: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十月一日就成了我国的国庆节。)让我们来一起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放视频)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小诗。板书:欢庆
3、识记理解“欢庆”:读课题,我们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写时注意什么?我们说欢庆十一国庆节,还可以说欢庆什么?
(欢庆六一儿童节、欢庆9月10日教师节、欢庆春节)
二、学习诗文
(一)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怎样欢庆的呢?听老师读一读。
2、亲爱的小朋友,大家把书翻到书44页,大声读读!要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识字教学
1、检查自学情况。看,生字宝宝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能读对吗?指名读。
2、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他们吗?哪一组想让小火车开起来呢?!(生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跟读,错了就指出错误)
3、出示词语。读对一个词就会得到一块蛋糕。出示课件。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读词。其他同学跟读。
4、读带生字的词语:出示多音字:乐学生认读,教师提示读:欢乐乐曲
(三)再读诗文、感悟
1、个别读: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课文肯定读得更好了,让我们听听。听的孩子想想:这首小诗写了几句话。第一句话写了哪些地方?板书: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2、领读:田野——枫林——打开课件,一句一句细读。
A、出示田野,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B、课件枫林。你还看见了什么?前天我们刚学了一首也描写到枫林的古诗,你们还记得是那一句吗?枫叶红红,比二月春花更美丽,今天读了《欢庆》这一行,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枫林的另一种景象——像火红的.旗帜。板书:旗帜。我们怎样记住它俩?还想提醒同学们什么?旗还可一组什么词?帜呢?
C、出示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呢?
D、课件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是呀,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吧!同学们当你看到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的欢庆场面时,观看了这令人激动的场面,你们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兴奋……)好,那么大家满怀激情的读第二句话。
有感情朗读最后一句。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示课件)我国的工业农业体育科技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渡: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我们的祖国6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们自豪不自豪?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祖国妈妈说什么?
三、布置作业
过渡:我们想对祖国妈妈说的话太多了。我们有更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出示: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给我们的祖国妈妈。可以是一句话,一幅画,搜集一首诗,也可以是一个小制作……
四、总结
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朗读课文,表达出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祝福。
教学反思
《欢庆》的重难点是把朗读与想象结合起来,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出层次,读中感悟各族人民为母亲过生日的情景,从中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在揭题解题之后,我就引导学生朗读: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在课堂快要结束,学生的感情得以共鸣时,我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这是朗读的主线,也是情感升华的主线。
在学生能够很清楚地分出欢乐和乐曲时,我就让学生找到文中相应的句子进行朗读: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大海会奏什么样的歌曲,你能唱一唱吗?并在欣赏图片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我认为仅仅通过课件图画展开想象是不够的,还可以适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找到有田野、枫林、蓝天、大海为祖国欢庆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最喜欢哪一处景色,为什么?学生们各有所爱,但部分学生还是无法展开想象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又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田野上会有哪些果实,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你是飞翔的鸽子,你会对祖国妈妈说什么呢?这样更能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融入诗歌。这节课中,孩子们的朗读是充分的,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投入到了诗歌当中,到最后,他们能脱口而出:花园献上美丽的花朵,小溪唱起动听的歌曲……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虽说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出现了几处让人很想鼓掌的精彩,但也有让人深感遗憾的地方,比如说写字的指导不是很到位,后进生没有很好地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探索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做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父亲”是“鸟”的知音,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能清楚地知道鸟儿们的活动情况,让“我”既惊讶又佩服,并逐渐萌生出爱鸟的心绪。课文并没有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叙述“父亲”对鸟的深层了解来表现“父亲”的爱鸟。而“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中也蕴藏着许多玄机,要让孩子们理解课文,不仅需要反复地吟诵,更需要孩子们用心地去体会、感悟。
片段一: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我的孩子们读出了许多信息。首先从“最喜欢”想到了父亲还有许多其他的爱好或喜欢别的东西,但相比之下还是“树林、会唱歌的鸟儿”是父亲的最爱,从中想到父亲最喜欢的是大自然。
而从“一生”理解作者牛汉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了,因为只有当一个人不在了,我们才能说这是他(或她)一生的事。
孩子们能抓住“最”字(字眼)展开想像,让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敏锐,便由此随机生成:让孩子们说说你喜欢的事物有哪些,而你最喜欢的又是什么呢?于是乎,孩子们从自己喜欢的水果、玩具、爱好、书籍……进行了说话练习,对“最喜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片段二: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师:读完这句话,你有了怎样的收获呢?
生1:我从“雾蒙蒙”知道那天清晨有雾,而且雾还很大,看上去雾蒙蒙的。
生2:周围的东西都被雾盖住了,都看不清了。
生3:“雾蒙蒙”是一个ABB式的词语,这样写说明雾真的很大。
师:是啊,就是这样一个雾蒙蒙的清晨,看什么东西都是朦朦胧胧的,尤其是远处的东西几乎看不清了。
生4:“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说明父亲望了很多次,也闻了许多次。
师:父亲为什么要望很多次,闻很多次呢?
生5:因为雾太大了,父亲需要更加仔细地、用心地去看和闻。
师:体会得真好,那么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是“ 了又 ”呢?
生:“写了又写”说明我写得特别认真。“吃了又吃”说明这样东西实在太好吃了。“看了又看”说明这本书太好看了。“跑了又跑”说明我跑了很长时间。“笑了又笑”说明这件事情太好笑了。……【这里学生的发言相当精彩,不仅说出了“ 了又 ”,同时还说明了理由,课堂也一下子沸腾起来。】
师:你还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呢?
生6:“上上下下”也说明了父亲看得很认真,也闻得很认真。
师:是啊,尽管是一个雾蒙蒙的清晨,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专注和认真。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片段三: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其实这两句话从字面上去理解非常简单,就是说明了树林和鸟,以及父亲的快活,然而,我觉得假如就这么一晃而过的话,可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主题不能很好的得以体现。于是,我向孩子们发问:“为什么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呢?”
生1:小鸟最快活是因为它可以自由自在地唱歌,歌声是那样的优美,可能吸引了很多小鸟来听,所以它们是最快活的。
生2:我觉得小鸟的快活是因为它在梳理蓬松的`羽毛。
生3:还因为小鸟在大树间飞来飞去,所以它们最快活。
生4:我来补充一下,还有小鸟还可能在树枝上蹦蹦跳跳的,非常的快乐。
生5:树林很快活是因为听到了小鸟的歌声,它们觉得很好听,所以就快乐起来了。
生6:树林快活我觉得还可能是大树把小鸟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快活了,“妈妈”肯定也会跟着快活的。
生7: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小鸟,大树身上的虫子都被消灭光了,所以大树觉得自己很健康,所以就很快乐了。
【当然孩子们的回答不是像上面记录下来的那么有条理,这是我对孩子们回答的整理,但不难看出孩子们的思考是深入的,可见他们的用心之处。】
师:是啊,大树和小鸟是相互依存的,因为有了大树,小鸟才有了家;而有了小鸟的帮助(捉虫),才使大树如此健康地成长。那么,父亲的快活又是因为什么呢?
生8:我觉得父亲的快活也是因为听到了小鸟动听的歌声,觉得非常舒服,所以就快活起来了。
生9:我也觉得父亲是看到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鸟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觉得很快活。
生10:因为父亲可能已经把大树和小鸟都当做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们这样的快活,所以他也快活了。
……
孩子们对于大树、小鸟、父亲的快活做了种种的猜测,每一种想法都是那样贴切和自然,无意中也显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凸显出父亲是那样的爱鸟、知鸟,领略到“人与自然之间的那份融洽,亲密无间,好似一家人”。
另外,孩子们还从父亲没有看到鸟飞,听到鸟叫就知道树林里有鸟,说鸟要唱歌了,鸟就真的唱歌了。父亲对鸟的了解让孩子们觉得父亲简直是“神了”,他就像一个鸟类专家,好似懂得鸟语一般,同时也让孩子们懂得爱一样东西就要真正去了解这一样东西,只有这样才是一种真正的爱。
孩子们就在这样的读文、解文的过程中,慢慢地领悟到父亲和鸟的关系不同寻常,父亲和鸟是那么亲密无间,好似一家人,父亲简直就是一个鸟类专家;感受到原来人和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是那么美好,也领略到了人与自然是十分和谐,十分融洽;更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生灵的种子。
曾看到过这么一句话:“阅读本文,就像温习着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本应是十分和谐、十分融洽。”是啊,教师就是这样和孩子们在感性的交流与沟通中,让孩子们很自然地认识到人与鸟、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相融相依,从而使环保意识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草地里,两只小白兔在高兴地玩耍。玩累了,他俩往地上一躺。兔哥哥指着天空,说:“快看!这朵白云,像马儿在跑!”
兔弟弟抬头一看:“哎,真像!高高的马头,大大的尾巴,还有四条长长的腿。他在奔跑呢!
兔弟弟抬头一看:“咳,真像!高高的马头,大大的尾巴,还有四条长长的腿!他在奔跑呢!”
马儿很快不见了,又飘来一朵白云。兔弟弟高兴地叫:”看哪!这朵白云,像牛儿在吃草!“兔哥哥抬头瞧哇瞧:”真像!两只弯弯的角,一根细细的尾巴,还有四条粗粗的腿。牛在低着头吃草呢!“
牛儿很快不见了,又飘来一朵白云。忽然,白云变成了大狮子,张开大嘴,伸出爪子,朝下边扑过来。两只小白兔越看越害怕,兔哥哥一把拉起兔弟弟,说:“快跑,快跑!”他俩躲进了一个泥洞里。
过了一会儿,两只小白兔悄悄钻出泥洞,朝天上一看:啊,大狮子不见了。蓝蓝的天空中,只有太阳公公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教学目的:
1、学会“再、马、第、巴、条、角、爪、公”8个生字,会认“累、鼠、细、粗、低、狮、嘴、躲”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白云神奇的变化,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积极地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白云神奇的变化,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积极地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白云吗?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发言。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描写白云的课文,文中是如何描写白云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互相评价。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要求学会的字和要会认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
2、和小伙伴一起读课文,互相帮一帮,看看字音都读准了没有。
3、出示生字词,用开火车的方式抽读生字词。
三、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把生字词送回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2、同座互读课文,听一听课文中的句子读通顺了吗?
3、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评一评。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哥”。
指名生分析“哥”字的字形结构。
仔细观察“哥”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白云神奇的变化,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积极地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白云神奇的变化,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积极地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二、走进情景,朗读课文。
1、让我们也坐到草地上和小兔一起去看云吧!
瞧,天空中飘来了一朵白云,它像什么?(生自由交流)
2、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兔和大家想到一块儿去了。
三、走出教室,想象拓展。
1、老师带孩子们到操场上坐一坐,带上纸笔,把看到的有意思的云朵画下来,再想一想它们像什么?
2、回到教室,借助学生画的云朵,开展说一说、猜一猜、写一写等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生动的再现了课文中的对话情景,同时将课文中的语言不知不觉的内化成了孩子自己的语言。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
3、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4、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三、复习巩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三题。
教学反思
《白云飘》是一篇充满童趣,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科学童话故事。文本中较多的场景描述,如果单纯地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在教学时间内理解接受课文的。我在教学时通过创设情景和让学生反复品读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从读中体会白云的神奇变化。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教材特点,适当运用情境教学不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找一幅真的牛儿吃草的图与白云图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牛吃草白云图”与实物是何等相似。利用CAI课件播放大狮子凶猛的样子,又让学生仿佛看到白云,体验到了兔兄弟俩当时害怕的心情。这是简单地说教无法替代的。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读,小组比赛读,师生比赛读,兔兄弟俩欢乐、高兴、害怕、喜悦等心情在学生的心中一再演绎,反复地出现!课堂气氛随着课文教学地深入,逐渐活跃!学生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情绪达到高潮!
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比较有限,很难在一堂课内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第三自然段,通过观察对比,指导学生精读,掌握重点词句。第四自然段主要是利用第三自然段教学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在课件的启迪下,自主体会兔兄弟俩害怕的心情。通过学生表演,小组讨论合作读等方式,学生兴趣较高。第五自然段朗读则完全放开。学生在学习读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基本的读书方法!课文拓展,则更是课堂知识在课外的延伸,对学生心目中的大自然更增添了一份神奇的想象,学生的思维达到了高潮。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虽然也想了很多方法来创设情景,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然而总感觉到学生的想象能力并没有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7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总结发言时指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尽力实践着这一主张。
(一)在文本解读上,化长为短,化繁为简,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如果面面俱到的话,一是两个课时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二是难以在学生心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因此,第二课时我采用猜老师心中的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巴迪写的同一首诗,为什么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却说“糟糕透了”?让学生满怀阅读期待走进文本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作为五年级学生,静心默读全文,不难读出父亲和母亲的用意——母亲用赞扬带来鼓励,父亲用批评给予提醒。接着带领学生去感受母亲的赞扬、鼓励,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母亲的话。对母亲的赞扬、鼓励学生和课文中的“我”都很容易理解,可对父亲的批评、鼓励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了。于是,我用“巴迪需要提醒吗?你从他那些表现中知道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半部分中巴迪得到到母亲赞扬后的言、行和心理 ,探究父亲提醒的必要性,并指导有感情朗读。接着引导阅读课文后半部分,抓住“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中的“越来越”,探究作者理解爱的心路历程。然后,师引生接、情理兼俱的朗读带领学生回归整体,升华理解。这样既有效地把握了整体,又巧妙地突出了重点。
根据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抗挫能力差的现状,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评价无疑是教学的重点。由此,我特别引导对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文本进行了升华解读:仅仅拥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好好理解和把握爱的赞扬、鼓励及警告、提醒,生活的小船才会驶向成功。这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引导行为的'作用。但如果仅限于对课文进行人文的解读,则将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因此,在对文本的人文内涵进行解读的同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想象场景、总结方法、诗化练笔,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结合。
(二) 过程与方法上,既精简环节又训练到位,既作好预设又关注生成。
整节课只有四个教学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既有对问题意识、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又有对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训练的容量还是比较大的。但对这些训练,没有虚晃一枪,拍马遍走,而是落到实处。例如,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做到课内落实、课外拓展相结合,课内铺垫、课外延伸相一致。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背诵课内完成,摘抄则课外进行;诗一般浓缩的练笔课堂上完成、交流,在交流的同时为课外长篇幅的练笔拓展思路、积累素材。另外,根据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推荐的课外读物不是单篇的文章,而是整本的书籍,保证了学生的阅读品位。
精彩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预设过度,就会造成课堂上学生主体向教师主体的错位;生成过度,则课堂毫无章法,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我对课堂上要探讨的几个大的问题、要重点引导阅读的课文内容、练笔的方式、推荐的读物等影响课堂性质和训练方向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精当的预设,但从课文的哪部分入手、课堂评价及过渡等细节问题,则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应对而灵活处理。从实施情况来看,这样的轻松氛围,使学生更投入,对文本的理解既不偏离教材的价值取向,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堂是他们自己的。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
《云房子》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艳丽。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是启发学生想象,丰富语言积累的极佳范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来实现。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时充分让学生去读,去说,让学生通过读书和口语表达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阅读的乐趣”和“提升运用的能力”。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想方设法创设情境,从读、说、想和画来激发学生兴趣,在快乐中学习云房子。
1.读云房子。
(1)创设童话情境,诱发读书兴趣
在教学中,我通过“谁来做做这只可爱的小鸟?”引导学生将自己当成小鸟,体会小鸟的心情,去朗读小鸟的语言、动作。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课堂上小手如林,都想起来读一读,在多媒体画面和教师语音情境创设下,孩子们仿佛都成了一只只活泼、快乐的小鸟,朗读特别到位,整堂课都充满了童心童趣,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学习。
(2)注重个体体验
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找一找小鸟都造了哪些云房子,再让他们读一读,然后以“谁愿意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云房子?”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句子读,读后,还要他们说说从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2.说和想象云房子
在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描写的云房子的美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天空中的小鸟,你会造一座什么样的云房子?通过“我们的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的`句式,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更好的感悟文章,并使其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此外还有“画”云房子,主要集中在第二课时。
在备这节课前,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比较准确预设课堂生成,所以在培养学生语感,发散学生思维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如在说话练习上“你是小鸟,你会造些什么样的云房子呢?”问题设计得简单明了,降低难度,学生都能大胆说出来,很多学生都说得很好,让我深深的感觉小孩子想象力的丰富。这样的一个设计,活泼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所以,一个问题的精彩设计很关键,能把教学的重难点自然地引发并巧妙地解决。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9
1、扎实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
崔峦老师强调:“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就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落实课标提出的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教师要大力加强写字的指导与练习。”识字教学的设计重在一个““趣”字,突出游戏、学中玩的特点。初读检测时的“摘果子”游戏及巩固复现时的“送果子”游戏,将学生的识字热情激发起来,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写字教学的设计,我有选择的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生字“象、考”,师生合作范写、学生练写、写后展示点评教学过程。
2、重视学词,加强词语的理解、积累、运用。
在“他们俩”一词的教学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金丝猴与梅花鹿的图片读“他们俩”,同桌面对面地读“我们俩”,指着两个同学读“你们俩”。在情境学习中不仅读准了字音而且理解了字意,同时还感受到读词的乐趣。接着通过问题:“你觉得他们俩读得怎么样?”“你觉得你们俩读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评价读词效果。这一过程无形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评价语言,运用学到的“他们俩”“我们俩”“你们俩”来练习说话。这样的词语教学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简单认读,同时又让字词教学的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了。不仅让学生读准了字音,理解了词语,还练习了说话。
对“得意扬扬”与“垂头丧气”两个重点词语,我采用随文学词理解的办法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读文中理解感悟词语的意思。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表演来表现什么样子是“得意扬扬”,什么样子又是“垂头丧气”。还结合“垂头丧气”让学生进行补白练习:梅花鹿垂头丧气地想:“——————————。”这样的对比教学不仅让学生正确理解“得意扬扬”与“垂头丧气”的意思,同时还感悟到了语言的广度和深度。补白的过程也是在用新词“垂头丧气”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学语言,用语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习得了文章的表达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呈现学生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识字方法、写字方法、朗读方法的指导,用有效的导和引促成阅读教学的高质量,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力。在朗读的处理上,我充分利用低年段儿童的年龄特征,做到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如,在比赛中读、在表演中读、在情境中读、在评价中读等
4、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课堂教学、儿童阅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
1.小学二年级语文《寄给青蛙的信》原文
小松鼠和小青蛙是邻居。
小松树看见小青蛙一脸不高兴地坐在井边,就问他:“青蛙,你为什么不开心呢?”小青蛙说:“我天天坐在这儿等朋友的信,可是一封也没有,我很伤心。”
小松鼠听了小青蛙的话,马上回家,写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松树林5号,青蛙收。”
小松鼠跑出屋,看到蜗牛,对他说:“蜗牛大叔,请你帮我把这封信送到青蛙家,好吗?”
“好哇!”蜗牛很高兴地说:“我马上去。”
小松鼠跑到小青蛙家,小青蛙正躲在房间里哭呢。小松鼠劝他说:“别难过,今天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来信!”
“不,不会的!”小青蛙说。
小松鼠跳上窗户,看见蜗牛正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爬行。“看!信在蜗牛大叔那里,他来了!”
“谢谢你!”小青蛙高兴极了,一下子跳到蜗牛面前,接过信,大声念起来:“亲爱的青蛙,我要告诉你,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天天想念你……”
2.小学二年级语文《寄给青蛙的信》教案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写的是发生在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事。小青蛙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封信,它很难过;小松鼠知道了,就给青蛙写了一封信并请蜗牛大叔把信交给青蛙;青蛙收到信后高兴极了,小松鼠由此也感到特别高兴。
课文的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生活化的对话较多,适合儿童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从中体会: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去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寄”等8个生字;认识“邻”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体验朗读。
2、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朋友之间需要多关心、多沟通,才会更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写8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
难点:懂得朋友之间要多关心,多沟通,就会更快乐。
四、教学理念及教法设计
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倡导在学文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识字,落实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汉字、词语。强调学生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诵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丰富生活经验。
五、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好奇心强。但由于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小,注意力有时不够集中,记忆生字难度较大。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之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兴趣谈话,揭题识字
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瞧,信封上还有字呢,谁能大声地读给大家听。现在你知道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吗?(板书:寄给青蛙的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题目就是《寄给青蛙的信》,齐读课题。
课题里有一个本节课生字“寄”互相交流用什么方法学会了“寄”。
这是谁寄给青蛙的信?信里又写了些什么?下面请大家读文。
(二)初读课文,读文识字
1、自己读课文,要求:
(1)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争取把每句话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借助生字表同桌当小老师互考生字
(2)各种形式读生字卡片
(3)做游戏大雁送信。教师引导学生静听大雁在说什么,(它说:这里有许多封信要送给小青蛙,可是我已经飞累了,想找一位小朋友来帮忙。只要你读准字音这一封封信就会被寄出去!)教师引出话题谁想帮帮大雁?(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还有几封信需要你不仅能读准字音,还要想办法记住字型才能寄出去。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记住了每个字,还帮大雁把信全寄了出去。大雁真高兴!他还想把自己的两个好朋友和你们认识(出示青蛙和小松鼠图)和他们打招呼。
他们是邻居。
(三)合作交流感悟课文
1、观察青蛙图,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青蛙的表情吗?课文又用了哪个词快读读课文吧。这是一只伤心难过的青蛙。小松鼠看见了对它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青蛙又说了什么?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2、小松鼠看见青蛙这么难过它是怎么做的?自由读3-5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表演,在全班表演,学生评价。
3、小松鼠写信、蜗牛大叔送信小青蛙收到信了吗?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答案。
4、收到信的小青蛙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能当小青蛙高兴地大声地读自己收到的这封信。(课件出示信)
5、假如你是小松鼠或蜗牛看到小青蛙这么高兴地读信,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蜗牛和小松鼠的话告诉我们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老师送你们一封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再读课文4-9自然段再次感受小松鼠和蜗牛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师生分角色朗读。
6、小松鼠和蜗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你帮助过别人吗?在我们帮助或得到帮助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你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些什么?
总结:
看,一封小小的书信牵动着小动物们的心,青蛙为等信而伤心,松鼠寄信有爱心,蜗牛送信真热心,这个故事打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3.小学二年级语文《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反思
讲完《寄给青蛙的信》一课,我和孩子们被小动物之间真挚的友谊感动了。在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享受着语文学习的乐趣。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成功的地方:
一、导入充满神秘感,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
刚上课,我兴致勃勃地举起一封设计美观的信封,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说是信封,然后我让学生读读上面的`字,学生大声读出:“松树林五号,青蛙收。”然后我追问,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寄给青蛙的信。我顺势板题:寄给青蛙的信。学生和我一起书空,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中。现在回想起来,正是那别致、精巧的信封,老师充满神秘的诱导,才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情境,思维异常活跃。但也有不足,如果我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怎么知道是寄给青蛙的信,问题的解决就更有实效性了。
二、语言文字训练踏实,到位。
在和学生们一起进行分析、理解课文时,我把语言文字训练放在首位。让孩子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我紧紧抓住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造句,仿写。例如:在用“想念”造句时,学生们不仅能联系生活说明白想念谁,还能说清想念的理由,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我姐姐到广州一年多了,我万分想念她。”看似平实的句子,却包含着表达的全面性,也充满了真情实感,这不正是我们表达所要追求的吗?还有让学生用“……请您……好吗?”句式进行仿写,学生的表达也语意明确,还能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词语。又暗含着礼貌教育。真是一举多得!我想每节课坚持不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一点一滴地积累,一词一句的运用,长期积淀的语文素养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文中的空白,想象的飞翔。
在文中有一幅松鼠家的图片,在让学生描述完松鼠家的样子后,又让学生想象青蛙的家可能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的回答是:“广阔的池塘”“蓝蓝的小溪”“碧绿的草地”“深深的井底”……
大多学生还能描述出青蛙家的摆设,真是异彩纷呈。童话的结尾处还有空白,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作为低年级孩子,想象是他们的天性,不要让真实的现实限制孩子想象的翅膀,我们语文教师有义务让孩子的想象飞翔。
在我感受着这节优美的童话课给我带来的愉悦的同时我也总结了这节课的不足:朗读时配上抒情些的轻音乐朗读的效果会更好。还有分角色朗读指导的时间少一些,学生的朗读效果和预想的要差一些。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1
《上天的蚂蚁》这一篇课文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三册第11单元以“努力”为主题的主体课文。文章通过描写一位巨人和一只蚂蚁对待“爬通天树”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让孩子们学习蚂蚁“人小志气大”“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肯努力不放弃”的精神。懂得只要肯努力,再难的.目标也能达到的道理。
在“激趣导入”这一环节中,我先讲滴水穿石的故事给学生听,让他们初步感受“努力”二字。在出示课题时,先让孩子们谈谈对“蚂蚁”的印象,出示课题后,让他们自由质疑,他们提出了许多不错的问题;“这只蚂蚁为什么要上天?”“蚂蚁借助什么上天”“蚂蚁上天了吗”“蚂蚁上天后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通过与孩子们课前谈话,自由质疑后,他们的学习兴趣已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在“角色朗读理解感悟”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孩子们用不同的符号划出白胡子爷爷、巨人、蚂蚁说的话,然后采用多种形式指导他们朗读,组织他们进行动情投入的角色朗读,还鼓励几位孩子们尝试角色表演,这样,通过朗读、表演、人物对比,孩子们能充分地感受到巨人的胆小怕累,蚂蚁的勇敢、努力、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
在“联系生活课堂延伸”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围绕“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蚂蚁的什么精神?”“当你遇到了困难,你努力了吗?”这两个话题,组织孩子们先在小组里自由交流,并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做法。因为班上有很多孩子就像“小猫钓鱼”一样,做事总是无法坚持,于是我抓住这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引导学生朗读《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还告诉学生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父亲,为了让童第周从小就明白坚持的重要性,让他能执着地学习和做事,特意给他题了“滴水穿石”的条幅,告诫童第周世界上没有穿不透的顽石,只有没有耐心的人。相信通过这些故事的熏陶,孩子们今后做事时,会更有耐心。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时,我觉得很(),因为()。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随机进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
具体操作: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小熊和松鼠快乐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乐坏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学生小结。课件演示过程。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
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汇报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指导第7自然段的朗读(读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
(4)(课件出示)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幸”。)
2、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字笑一笑。
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扎实地落实新课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教学应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者采用多种形式,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点。如:借助拼音读词语——开火车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多音字巩固认字——揭示(提手旁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引导书写,互相评价等,这些活动环环相扣,整个教学活动充满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2、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本节课堂教学充分地体现了由读通到读出感情的训练过程,并把读通课文与读好长句子和重点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到位,重点突出。教学中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运用自读、引读、指名读、加动作读等方法,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3、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语言文字训练。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我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同时在教学的最后环节,通过设计让学生说说“你想对小熊和松鼠说什么?”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得到巩固。
4、互送祝福,升华情感
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让孩子们给自己的好朋友写祝福,孩子们随着音乐把祝福的话和小伙伴们分享,每个孩子都品尝到了得到祝福的喜悦心情,获得了幸福。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别人,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在互送祝福卡的时候,还有不少学生把祝福送了我,我也很感动于他们能把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1、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不影响完整的故事情境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写字环节没能充分落实。也因此时间分配不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前松后紧。
2、对于学生的回答,倾听的不够仔细,遗漏了一些精彩的课堂生成,如在识记“句”,学生说到“词”时,没有引导学生发现识记的特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1、 理解教材:
备课前教师要准确的理解教材,知道教学的重难点,知道每
段、每句、甚至每字的含义和意图,了解训练重点,这样在上课时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回答,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训练,收获知识。我们所有老师一起钻研教材,为了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查资料,请教自然老师有关植物的知识,确保教给学生知识的正确性;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意思,自己一遍一遍的练习朗读,好给学生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为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到处找葫芦,制作教具。能想到的我们都认真去做。
2、确定好教学思路。
一开始我们考虑到学生以前都是按顺序分析课文的,就想按照课文的顺序进行教学,可是经过研究这篇课文更适合倒叙,孩子们应该也可以接受,只要精心设计问题进行引导即可。所以就决定还是用倒叙来讲课文,随即制定出介绍葫芦导入——学习生字——分析课文(先说结果,再分析原因)的环节。课上完后,觉得这样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教师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只要教师做出适当的引导,学生就能说出你想要的答案。
3、逐字逐句推敲。
框架是基础,而往里添血和肉却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要设计好每一句话,想象学生有可能怎样回答,我要如何引导。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却难得很,为了缕顺这些话,领导和我们语文组的老师挖空心思,一句一句的斟酌。反复修改,试讲完再修改,如此反复,直到满意为止。尤其是重点段落,为了让学生弄清种葫芦人只想要葫芦,不想要叶子的心里,老师们一遍又一遍的设计问题,一遍又一遍的演示应怎样让孩子理解种葫芦人想的、说的话的含义,以及怎样读出。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读法,进行研究,怎样使他们读正确。正因为这些都预想到了,上课时学生遇到问题,教师也就能临危不乱,做出正确的引导了。所以说课上的精彩源于课下的钻研。
4、环节设计优化
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更好的接受知识,我们对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是改了再改,变了再变的。就拿倒入介绍葫芦这段来说吧,刚开始想画简笔画,这样既显示教师的功底,又能引起学生注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是画简笔画,速度太慢,不能显示出葫芦长得很好很茂盛的样子,也不能变黄,我们就决定去掉画画,这样一上课又觉得不够吸引人;于是改画葫芦为贴葫芦,费心费力的还请别的老师帮忙,终于弄出了三幅长得茂盛又有颜色变化的葫芦。大功告成心里格外高兴,可一实践却弄了一个手忙脚乱,贴上去,换背面难度比较大,还浪费时间,我们犹豫再三,不得以只能忍痛割爱把这个环节去掉,改为出示图片让学生看。真是费了一番周折又回到了原点。浪费了很多精力,最终也没用到,看似是无用功,可实际上却是经验的积累,相信以后再有类似的问题,我们会随机应,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5、过渡语精心设计。
这课中的过渡语一环扣一环非常自然,很好的起到了课文上下衔接的作用。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大环节里的每个小环节都定好了的缘故,根据环节编出过渡语,让每句过渡语中都存在下一步的'任务,简洁明了就非常自然了。
6、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课上表扬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表扬要针对学生的回答,根据教学选择词语。这些词语教师也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准备好了,遇到合适的机会,就有的表扬,这比单单一个你真棒要管用得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积极的回答问题,听到老师用很有水平的话表扬自己的孩子,心里都很高兴。
7、课上教师要真情流露
课上得好坏,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感染。教师理解课文,爱学生,上课时就能把这些流露出来,自然就会变得语言亲切,表情自然,制造出气氛,使学生受到感染,自然被带入其中,从而更好的理解了课文意思,读出了非常有感情的课文。所以教师的表现能给学生很大的感染,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教学时,我引导学失从中华民族丰裕的美食中感觉劳动人民的智慧,明白到我国丰裕的饮食文化,以及我国差异地域的饮食习惯特色。
本节课通过赏美食、说美食、吃美食的故事,引导学生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
本课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多学科课程很好地整合了起来;
二是切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
三是学生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老师的帮助,及与同学的协作、交流,同时利用学生已知信息为基础,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认识,符合教学规律。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深刻认识到: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高效率学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梁亭和楚亭搭界,两地人同是种瓜,梁亭人是由于勤劳种的瓜又大又甜很受欢迎,而楚亭人由于懒惰种的瓜又小又少。眼看梁亭人日子越过越好,他们不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反而起了趁夜溜入楚亭人瓜地掐伤小瓜的“坏心眼”,结果梁亭人在老者的建议下“以善报恶”,最终实现了共同富裕的一个小故事,告诉学生要像梁亭人一样有宽广的胸怀、树立以德报怨的高尚情操。“以和为贵”,创立和谐社会是我国历来的传统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这篇课文要渗透给学生的'一个理念。因此如何理解文章中梁亭人的做法,进而向梁亭人学习,在本文的学习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时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多次朗读,引导学生得出勤劳和懒惰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并初步了解通过对比得出结论的手法,更清楚勤劳的益处。抓住“趁着夜色、溜进、轻轻掐伤”等动词,理解楚亭人的心态老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了解学生不同的想法。因为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所以他们中有的肯定会认为应该去报复楚亭人,很难理解老人的以德报怨的高尚情操和宽广的胸怀,在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要理解我国传统的“以德报怨”思想,单靠说教,显然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采取读和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置一个采访情景,假设学生是梁亭人,我是记者,让学生自己说说,面对当时的情况你会怎么样?结果又如何?再和课文中的梁亭人的做法比较,孰优孰劣,从而得出对待事情不能一味的以恶报恶,以德报怨往往更能取得好的效果,从而让他们心服口服,愿意学习梁亭人的做法。
老师融入到学生的讨论中,了解孩子们的不同心理,加以适当引导,并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让他们在今后的做人处世中去理解梁亭人的这种行为。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梁亭人的行为所带来的良好的结果,渗透以德报怨、以和为贵的理念。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22
小学语文假如教学反思04-20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反思04-01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反思04-09
小学语文比尾巴教学反思04-08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0-31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05-17
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04-10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6-21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