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与合》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1
本单元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教师的互动,使得原本比较抽象得教学设想变成了生动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并解决,而且更建立起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经过这节课,我也有不少的体会。
1、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教学中我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教学中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谈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学5的分与合时,我并没有直接出示5的“数楼”,而是通过猜一猜,自己设计“数楼”等一系列的活动,逐渐掌握。
2、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也旨在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获得,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本课例中我也是比较重视学生个体经验的'积累与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且让他们在小组中,在班级中把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当然,学生个体经验的积累不仅需要有“自主探索”的过程,也需要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加以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我就借助小熊猫乐乐的身份不断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3、不足之处。
教学中我安排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也期待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不仅仅评价只是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最好能评价自己或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程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等。也许是我对学生的期望过高,也许是学生年龄小,总之我感觉学生评价的语言还不尽人意。毕竟,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也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不断的加强指导。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初中教学反思初冬教学反思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方法的指导,不但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是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课堂学习,没有学习经验,不会学习。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侧重了这一方面的教学指导,例如:课中怎样和同学合作、怎样把语言说条理等等。
2、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例如:摆一摆,比一比、做游戏等。不但能让学生灵活的学习掌握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感受的学习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3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成功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做到了。接下来“花瓶分花”,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的情景,充分运用这些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学习“4的分成”,孩子们也学得很好,但是在说“4的合成”时,语言组织上都不够好,说明这个环节,教师设计有缺陷,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学生看着“4的分成”很自然就能说出“4的合成”。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了加、减法的意义,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手指游戏,希望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看到“4可以分成3和1”马上能想到“4可以分成1和3”,然后利用这样的方法,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迁移探索学习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能力。 教学中,孩子们的迁移能力都还不错,大部分孩子都是看到一种分成的情况,马上就填写出另一种分成情况,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交流得不够,他们能迁移,但是不能表达为什么可以这样写,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之后的巩固提高练习,将“3的合成”板书到黑板上,并用糖帮助孩子们再次理解“合成”的意义,这一补救措施,让孩子们的“合成”意义的理解好了很多。
就教学效果而言,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过关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合成”的措词不好,也在“做一做”的补救措施下,大力修善。
不足在于:
(1)数的合成基于数的分成而存在,教师在分成的时候,也许多次从言语上渗透强调,“这是4朵花,我们把它分放在两个花瓶里,所以说4分成几和几”,这样也许学生理解分合的意义会更好。
(2)按一定顺序排列,教材要求上只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这一要求。但我个人认为,学生能“翻动”,看到一种想到另一种,这样会更好些,为以后的加减法可以作更好的铺垫,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讲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按顺序并不是只有一种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够好,没有讲够,讲透。还是有好多学生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按一定的顺序是按的什么顺序。
总之,课是上完了,自己也感觉要学习的地方还非常多,比如语言的简洁,教学形式怎样更适合低年级的儿童等方面。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还请大家不吝指教!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4
昨天晚上在网上看了一些前辈有关这课的反思,收获很多。课题为分与合,还是值得回味的。很多时候教师只注重了分的过程,忽略了合,而合的过程就是下一节加法的基础。由于班上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这节课我是以零基础来给学生上的。从学生的上课状态、作业情况来看,比前几节课要好一些,看来备课的第一步还是要备自己的学生。
这一节课看似简单,其实还是很有层次性的,而且对后面的学习加减法、退位、进位都有影响。比如进位加法,凑十法,就是把两个数合成事,退位减法就是退一当十,然后把十分成两个数,减去要减的那个数。
这节课没有使用课件,直接用小磁铁在黑板上演示,效果不错。小磁铁简单又熟悉,学生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老师的问题上。而动手分的过程,比课件更加生动、直观,学生分教师配合板书,学生也容易理解。5可以分成2和3,用语言说是这样,但在数学里为了更加简洁,我们用这样的形式表示5的分成。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5的分成式。
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能够更多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效率。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5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10的分与合是在学生学习了2—9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重点是自主探索、并熟练掌握10的组成。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例如:教学一开始创设情境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摸珠子,我来猜剩下几颗珠子,经过这样一猜一摸,学生的求知欲立刻被提起,在教学10的分法的有序性时,我在珠子图上画一画、涂一涂,示范、引导给大家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的'探索剩下的珠子怎么涂,再说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在后面的巩固游戏活动中,也是采用了先引后放的教学策略。
在学法上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开放式探索出10根小棒的不同分法,让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本组其中一种分法,让小组长汇报小组内同学的每一种分法,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让学生从听众变为主人,由消极接受变为积极发现,给学生创造充分说的环境,让学生在说中理解,说中感悟,品尝成功的快乐。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为了更好的理解10的分与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能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节课中动口说占了很大的比例,例如,上台展示10的某一种分法时,要边摆边说;组长汇报时,要说说组里其他同学的每种摆法分法;学完10的有序分法后,让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说10的每种分法,让
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10的分与合,更好的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最后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例如:拍手游戏、开火车、找朋友等,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的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与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方面达到双重升华。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6
学生已经学习了6和7的分与和,在6和7的基础上再学习8和9的分与和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不再困难。整个课堂我主要安排了一下三部分:
1、引出8、9的分与合。
在教学8、9的分与合的过程中,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把8个方块进行操作。首先由老师向右移动一个,根据操作让学生说说8可以分与几和几?还可以想到些什么?通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分别从分与合两个角度进行表达,并能通过一个分成推想出另一个分成。
第二次操作活动是把9个圆片来分一分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
2、掌握8、9的分与合。
在引出8、9的分与合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读一读,然后根据教师的操作一起说一说,接着教师可以仅留下一些关键数字进行背一背,最后让学生独立背一背。
3、游戏——深入理解8、9的分与合。
在操作与记忆的基础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练习,首先出示点子图,选择两张,使图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9),并让学生去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进行对口令游戏,并说一说几和几合起来是8(9)。
应该来说,本节课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述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把8和9的`分与合放在一起让孩子们找规律的时候,很多孩子能很快说出规律,但是在真正应用的时候总是摸不清头脑,丢三落四写不全。今后应重点锻炼孩子利用规律来背知识。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7
这节课的知识点是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以及哪两个数合成10。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与合的思想,初步体会分与合是辨证的,是对立统一的。10的分与合中,教材选用学生所熟悉的珠子为题材,让学生有序的涂色,把每串10颗珠子分成两部分,然后根据每种分法得出10的不同组成,并由一种说法联想到另一种说法。
与前面的教学内容相比,10的分与合提高了教学要求。首先,教材不出范例,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获取知识。其次,要求学生有序的进行10的分与合,并且要求通过一幅图想到两种说法。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在本课一开始就安排了“猜彩球”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对猜彩球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着把10颗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分一分让学生自己得出10的几种分与合。接着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魔瓶、开火车、做小会计、找朋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功乐趣,增进学习的自信心。
10的分与合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寓学生的自主探索于数学活动之中。全课以猜彩球的游戏开始,让学生“抓一抓”“数一数”然后教师猜出抓了几个珠子,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展开阶段,通过操作学具、涂画珠子的小组合作活动,自主的探索、发现10 的分与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合作意识。这一阶段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的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构成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地探索。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
通过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由学生自己得出10的组成的各种说法是本课的重点,有序的掌握“10的分与合”是本课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是本课的关键,因此巩固阶段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采用凑十儿歌、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对口令、开火车、找朋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之后,又回到猜彩球的游戏,改由老师抓,学生猜,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功乐趣,增进学习的自信心。
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灵活的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收到的效果也将会更加精彩。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8
今天,我和小朋友们共同学习了6、7的分与合。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2-5各数的分与合,学生对于学习2-5分与合的时候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我在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探索。在教学的时候,出示气球的图片以后,在提出“用两只手拿6个汽球,可以怎样拿”的问题后,要求学生用学具代替摆一摆,并在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不同的分法。在交流的时候,我一直试图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表达,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例如,当学生说出“一只手里拿着5个汽球,另一只手里拿着1个汽球”,并表示出“6可以分成5和1”时,我及时提问:“还能想到什么呢?”启发学生由6分成5和1推想出6分成1和5。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并根据填好的结果说一说,从而完整地掌握6的分与合。教学
完6的分与合后,在学习7的分与合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并完成书本上的填空,然后再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了。
本节课不足:在教学7的分与合时,我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填空,我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做题的速度很快,做好了就无所事事,因此在那边乱说话,而一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解决不出来,就不做了,在那边发呆。教师没有引导
好。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更好的发挥好生的作用:培养好生不仅自己会学,还要帮助身边的同学,让每个同学在有限的时间里,都有所提高。以保证做到“事半功倍”。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
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平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平吗?怎样使比赛公平?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在练习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搭房子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习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最后出示课本23页练习四的第3、4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原有的一些教学设计并未如期进行。主要在操作中,原设想是让学生同桌合作观察不同摆法,可是学生不懂得怎样与人合作学习,基本各自摆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会模仿。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值得思考!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10
今天上课的内容是第七单元的2-5 的分与合。在这节课之前我还是做了一定的准备,也反复修改了一些内容与细节的地方。按道理上下来会还不错,可能是趣味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最主要的是孩子的习惯仍旧有待提高。
现在就课堂中的一些教学反思一下: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受“ 分与合” 的内容,在此之前虽然有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概念,甚至有个别孩子能够不用具体实物操作能说出2-5 的分与合,但在语言表达上和对分与合本质概念的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中例题教学的是4 的分与合,接下来的“ 试一试” 便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5 的分与合。教材把2 、3 的分与合放在“ 想想做做”, 可能编者认为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只在练习部分体现了出来。但我却把这个内容作为课前导入,让学生在把两支铅笔用两只手来拿的过程中感受什么是分,怎么分成两部分,建立“ 分” 的初步概念。接下来要他们分三支铅笔,引导他们交换铅笔的位置可以变成另外一种分法,为下面“ 一种分法两种写法” 做铺垫。这样下来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要顺利得多。
接下来的'例题是以书中的小猴分桃为背景,要学生自己用学具圆片代替4 个桃子,两只手来代替两个盘来分一分,然后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字的分与合。层层递进,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得也扎实,特别是语言表达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最后安排了一个观察环节,要学生观察1 、3 和3 、1 两种分法有什么联系,为后面5 的分与合埋下伏笔,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5 的分与合中要突破“ 一种分法两种表达” 这样一个重点,教材是用的摆圆片,两个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结果不同。但这有些耗时,而且在课堂上要每个学生观察到也不是很现实。刚好我们的一只手的手指就有5 根,为教学5 的分与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而且当用手指表示出一种分法后,把手反过来马上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分法。每个学生都能发现“ 手指是同一种分法,但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却不一样” 。
在课堂中的每个问题都必须要细化,仔细揣摩,问到点上可节约相当多的时间,为孩子的思考指明一定的方向。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识辨能力、理解能力还不强,问题更要具体而不死板。
另外在每节课结束后都应有一些总结性的语言,在这堂课中最后不能只说“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2-5 的分与合” 这样一笔带过的话,这不是总结,只是陈述而已。可具体到谁分成了几和几等,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的效果。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11
反思一:
2、3、4的分与合是学习6、7、8、9的分与合的基础,而每一个数的分与合都有他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我利用动画展示分开合拢这一实例入手引入本节课题,然后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学具,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去探索有序分的方法。最后通过猜数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去巩固2、3、4的分与合。课上完后,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课堂气氛也较活跃,孩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各个活动中来,从巩固练习时孩子的回答来看他们对2、3、4的组成基本能当堂掌握。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
但是在课堂上也出现一些问题引起我的深思:1、许多孩子一开始时找不全4的所有分法,这说明孩子没有一种有序分的意识,不能按照有序的方法去进行分组,即便是在学生汇报完4的所有分法之后,我想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认识这样一种有序的分法,可有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够理解。另一方面是在引导学生学知识的迁移时,如从4分成1和3想到4分成3和1,没有重点突出,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话就带过了,我想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很不利的。
反思二:
针对上一节课的薄弱地方,这一节课我在教学环节上做了一些调整,如在游戏“猜一猜”这里,我着重指导了学生用句式( )和( )组成( )来回答我的问题。同时通过游戏,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在玩中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练习上,我也加重了这方面的题型,如“看图填空”等。而对于2、3、4的分与合的掌握,大多数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了,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他们通过摆小棒理解如何进行2、3、4的组成,初步建立数感。在教学时,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条件,采用合作探索的方式,让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地沟通,使学生互通有无,总结不同的分法,从而达到做法的多样化。只是在这一环节上,花的时间还不够多,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而对于有序分这样的分法,大多数学生一开始还是不会,所以我很疑惑:为什么小孩没有有序分这样的一种意识?在我教学之后,为什么部分学生不能把这样的一种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12
分与合是第七单元的重点内容,通过把几个物体分为两部分,或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孩子们在练习中、活动中、游戏中记住分与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以分桃子为素材,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景,充分运用这些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体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讲解,利用迁移能力探索学习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采用合作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虽然刚刚上学的一年级孩子还不太会合作学习,但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交流的不够。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巧妙的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长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积极参与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不足在于:
(1)设计让他们用手指摆一摆、分一分效果没有达到,学生大都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者想象来说4与5的各种分成,真正根据手指来分的不多,可能用实物会好一点。
(2)按一定顺序排列,本来教学要求上没有这一项的,但为了便于以后的教学,我觉得有必要讲,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怎样按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好,没有讲够,讲透。部分学生能发现1、2、3、4的规律,但不是全部,这有待做深入讲。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13
10的分与合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寓学生的自主探索于数学活动之中。全课以猜彩球的游戏开始,让学生“抓一抓”“数一数”然后教师猜出抓了几个珠子,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展开阶段,通过操作学具、涂画珠子的小组合作活动,自主的`探索、发现10的分与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合作意识。这一阶段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的构建知识结构。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并非如此。第一次在年级中磨课的时侯,我根据学生学习数的分与合的经验,一步一步按照教学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一九班教室顺利地上了一节课。当又接到组长让我在全校数学组上磨课的时候,我认为学生已经学过了,自己也处于放松状态态,认为学生能牢固的掌握这部分内容,以致于今天在磨课中出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次备课不充分,想让学生主动探索10的分与合,但是课堂气氛没有很好的调控到位;
二、教学设计思路变了,没整合教学课件,导致的不协调;
三、没有很好地去斟酌教师的课堂过度语言,课堂上灵活度不够;
总之,今天我自已都感觉很不满意。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上好每一节课。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14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学习10的分与合,由于前面孩子们已经学习了2~9的分与合,再学习今天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孩子们多样化的学习,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的知识。
课始,我出示一个看不到里面东西的袋子,里面装了塑料球,让孩子们玩抓球游戏,并且告诉他们老师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个数。这可乐坏了孩子们——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师。面对每次抓球情况,老师都能准确猜出所剩个数,他们既好奇又钦佩(不过在这过程中也有小朋友猜到了有10个球)。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课题。
前几次学习分与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让孩子们去分一分,这次根据例题的题材我让孩子们在涂画中学习新知。出示孩子们熟悉的珠子,让孩子们先数一数共有几串珠子,每串有几颗;接着观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两部分(左边1颗涂好了颜色,右边9颗珠子没涂色),从哪边开始涂色的;在让孩子们看懂图意后,再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吗?”让孩子们自己完成接下来的4串珠子。
不足之处:
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涂一涂,自己总结出10的`分与合的几种方法。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孩子们继续渗透有序的方法。于是,我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出来。由于已经学过2~9的分与合,孩子们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孩子是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还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从小到大。
改进措施:
注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孩子们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15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赖自伦
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2~5、6、7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凑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我创设了猴妈妈带猴宝宝到果园里收果,请学生帮忙分9只猴宝宝的生活情境,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为学习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 主动探索、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数每串智慧珠有几个,并同时板书“10的分与合”。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比一比,第一串和其它四串有什么不同?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所以我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实际操作,启发学生学会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口归纳的学习方法。接着让学生说看到了10的这五种分法,还能想到什么?我根据学生说
出的不同分法,板书10的另外五种分法,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种方法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种方法从小到大的顺序。
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智慧闯关游戏活动,应用拓展。
在练习巩固的“想想做做”中的习题,我以智慧闯关游戏活动,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设计了五关闯关游戏,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唱儿歌谁最棒,猜一猜、摘果游戏、芝麻开门、开火车。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反面达到双重升华。
在课堂作业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会做有关10的分与合的练习,(只有两个学生由于智力问题没能掌握),并能有次序的记住10的分与合。我认为本节课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不足之处: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上新课的环节怕维持不了纪律,没能让学生进行讨论,今后要逐步改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今后打算: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并加强学生的教学常规训练。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分与合教学反思04-02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04-14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04-08
分与合教学反思6,7的分与合教学反思教案03-10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03-16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07-06
1到5的合与分教学反思02-09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10篇04-13
分与合教学反思(通用19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