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阅读课后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阅读课后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1
这一周过得是充实的,周四晚上,聆听了王秀芳校长的讲座——《求“简”的阅读教学》。王校长在讲座里介绍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案例。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简简单单教语文,家常课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因为它更能体现语文的知识教学,因为它让学生真实的懂得了怎样阅读,并切实的关注了学生主体地位,可是我想“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听了王校长的讲座,恍然大悟。
我是一个很“墨迹”的'老师,每堂课总觉得有很多很多话要说,很多很多知识要讲。听了王校长的讲座,感到找到了方向:内容上要突出一个“取舍”,一课一得。一篇文章,蕴含的信息是丰富的,教师一定要有取舍意识。怎样取舍?用阶段目标、学生实际、课文特点造一个“筛子”,用这个筛子去过滤,就能准确有效地取舍。
王校长所讲的“环节整合”,也这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平时的课堂上,有时就会把课文掰碎,一句一句地出示,现在想来都是没有“整合”的原因。
这学期开始,我上课时,尽量不用课件,让学生都回归到文本。另外,让孩子们把预习都写到书上,改掉以前写在本上,只“预习”不“读书”的毛病。不知道这样坚持会不会有好的效果,努力吧,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语文再简约一点,就是读和写。这两个字抓牢了就会有效。”语文教学的简单,不是刻意追求的简单,这简单是一种境界。把课讲简单些,其实是意味着把课上得精炼一些,就是去掉一些本不属于语文的东西,简单不是单调乏味,不是机械刻板。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单的语文必然是美丽的精彩的语文。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语文其实并不简单。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2
前几天终于结束了说明文阅读的教学。看了近三年的中考试卷后发现,每年的阅读题都会在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中选择其中一种来考试,分值在8—10分,难度比记叙要低得多,但奇怪的是,学生似乎更怕做说明文阅读阅读。
授课时我先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再让学生自己根据平时的答题经验总结了一些答题技巧,然后我再进行了一些补充,告诉了他们一些答题套路,答题术语等等,教学设计都是由知识到技能,由浅入深,最后再选择一些说明文阅读题来让学生做,教学设计及训练程序,看似不存在什么问题,可是学生难以领会,原因在哪呢?我总结了一下,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是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量不大,还不能准确地把握说明文的特点,对说明对象的特点不能精确地把握。
其次是学生对说明文没有阅读兴趣,因为它不像记叙文那样有动人的故事情节,这样一来,学生连仔细看一遍文章的兴趣都没有,又怎么能答好题呢。
另外,我在评讲过程中,不能抓住关键环节。如某种考点的提示语,甚至题后的分数的暗示作用,加上学生在答题技巧上积累不多,得到的答案就不够精确了。
还有就是说明文的练习量不够,以为简单就可以少训练,在学生记忆中没有形成“定势”,常常会与“议论文”相混淆。
基于以上情况,以后说明文阅读训练可作如下调整:
(一)多读一些典型的说明文,加强学生对说明文的感性认识。
(二)让学生积累一些答题技巧。这些技巧知识可在训练前听写,以加深印象。
(三)训练形式要多样化,以增加趣味性。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3
“群文阅读”带给孩子什么?美国研究阅读的专家吉姆·崔利斯说过: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可见阅读在我们生命中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常说的语文阅读课堂,仅仅是单篇课文的教学,甚至一篇精读课文常常占据我们3课时的时间才能完成,多数教师是教教材而并非用教材教,语文阅读课堂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师生问答形式的课堂教学。然而“群文阅读”这个全新的课堂,将会带给孩子们全新的体验。
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而“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在交互中产生新的.视界融合的过程。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倾向于告诉学生固定的答案,而是组织学生一起围绕着文本进行建构。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群文阅读的课堂中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快乐地阅读、快乐地交流、快乐地分享。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4
一篇课文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光凭课堂上的时间、教材上的内容是无法满足我们对知识的渴求的。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去阅读课外书中对火星的介绍,在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对火星的认识。学生们准备得还是比较充分的,有的介绍了火星上的山脉——比珠穆朗玛峰高三倍的奥林匹斯山脉,有的介绍了火星上的气温——和“火星”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正好相反,火星上的温度极低,最低达到零下123摄氏度……
通过相互交流介绍,我让学生明白,经过课外阅读能够了解到好多平时不知道的知识,如果只看语文书,而不看课外书,那我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语文,就如我们语文书开头的“习惯篇”中所讲的那样——多种渠道学语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
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有没有反思过去的文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五年级数学教学随笔(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语文教学反思以下几点:
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野”在中指什么意思?2、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3、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语文论文库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内容,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课外我还让学生组织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再上网或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及观测天体,进一步让学生去认识、探索宇宙的奥秘。
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
1、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我建立了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2、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转换角色,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1)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
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的方法。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
(3)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转换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可以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了。
我觉得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5
“群文阅读”带给老师什么?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也可以促成双盈,那么“群文阅读”课堂又带给老师些什么呢?给老师一个“思考的课堂”,从“一篇”到“一群”它意味着“教”的改变和方法的突破,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一节课读一群文章”的课堂里,教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师要学会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句话,要学会有所放弃,所谓“舍得”,即有所舍才能有所得。为此,如何利用“群文”教学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成了我们又一个思考。给老师一个“挑战的课堂”,如何让“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最大化实现?突破点是在如何组合文章上,与此同时它考验着教师的视野、眼光、智慧和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这对于长期以单篇教学为主的老师们而言,何不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呢?给老师一个“学习的课堂”,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因为只有精神丰盈的.教师,才能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为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不断地加强自我学习,从而提高教师个人休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个普通教师能走多远?洪宗礼告诉我们,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一个普通教师,只要有坚持不懈的追求和行动,也能成为一个教育家!让我们大胆尝试“群文阅读”教学,给语文课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更自主、更愉悦地阅读、理解、质疑、发现,从而达到提升其阅读能力的效果,让我们一起享受阅读创造的幸福人生!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6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英语课程标准把阅读技能目标描述为:朗读各种文体、英文诗词、报刊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意,找出或获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的相关信息。根据情景、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理顺事件发生顺序、人物行为,预测事件情节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以下是我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而形成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引导学生,激发英语阅读乐趣
1.从课本入手,开展整体教学。阅读能力依赖于综合训练。听说读写扎实,学生语言结构意识强,基本词汇掌握牢固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先决条件,为此有效地提高课本材料的阅读是重中之重。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使其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对课文逐句翻译——深入讲解——全面练习语言点的做法,把整体阅读教学的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是把课文当作一个整体让学生感知,要求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整体内容上,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传授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的语言环境,吸引学生进入交际角色,使课文教学作为教师、学生互相作用的积极过程。在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基础知识、基本语法、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下面是有关阅读教学的几个步骤:
(1)阅读前,教师先教一些较难的单词、词组或有碍课文意思的单词、词组(留一部分生词让学生在阅读中猜测),而后介绍一些跟阅读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然后根据文章标题、插图或利用简笔画等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这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大意及词组的运用就有了初步的印象。
(2)阅读时,以细节阅读为核心,合理分析课文的性质和结构特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先提出几个指导性问题,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回答老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听读后,对文章的内容有了进一步了解,然后要求学生默读,解决教师精心设计的T/F判断题或问答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先易后难,先理解后拓展,先浅后深,兼顾差生和优生的原则。通过听读而后默读,解决问题,学生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整体结构已有了大致了解,已经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3)阅读后,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接下来应就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精练。教师提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语言点,由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解读,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预习时或阅读后不解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做到精讲精练,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复述课文,做一些语言知识点练习,或围绕课文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笔头练习,进而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法知识的理解。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7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由波兰作家麦克·格雷涅茨创作的著名图画书。这是一本非常简单的图画书,单看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就能猜出故事大概。故事本身浅显易懂,讲述了月亮和一群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同时,这又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图画书。
《月亮的味道》这个语言活动,非常富有趣味性,故事轻快幽默,富有想象力。《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的发展就是要创设一个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想法,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味道是我们这个活动的目标。
月亮挂的高高的,小动物们怎样才能尝到月亮的味道呢?他们会怎么做呢?在集体活动前,我通过问题“你们知道月亮的味道吗?”让幼儿进行了一次讨论,孩子们的发言都很积极,大家都争着发表自己想法,大家的想法意见都不相同。有的小朋友说月亮的味道是甜的,有的.小朋友说是咸的,有的说是酸的。我以讲故事内容,让幼儿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和奇妙为突破口,边根据幼儿的回答灵活的调整动物图像的叠加顺序与月亮图像的变化,体会小动物们一起分享月亮味道的愉悦,最后根据幼儿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味道。通过本次活动,我也发现了自己对教材把握不够,对孩子的已有经验也了解不够。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的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8
教学案例
罗尔和她的小猫这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文章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篇幅虽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课文只有识字的任务,没有写字的负担。从整个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要求老师放手,让学生以略读摄取信息的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相互交流,使其获得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由此,我在《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一文的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地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有趣的地方。然后,像平常你和小伙伴们聊电视剧一样,把你们认为好玩、有趣的地方拿出来交流交流,当然,也可以举手发言,与更多的伙伴一起分享,(学生欣然地接受,并开始默读课文。)
生:我认为这一段话很有趣: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猫。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我从来没有看过把小猫放在衣袋里的人,而且全部衣袋都塞满了,要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小猫都跑了,怎么办?这个叔叔太有意思了。
生:我觉得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这一句很好玩,像游戏一样很惊险的。
生:我觉得卡罗尔的爸爸很有意思的,一会儿在报上刊登需要猫的广告,一会儿又刊登不需要猫的广告。
师:是呀!卡罗尔的爸爸为什么这么矛盾呢?我们从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教学片段二]
师:古人说,提出小问题会有小的进步,提出大问题便有大的进步。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在文中的发现、疑问、或想象,设计成问题,考考你的伙伴,如何?看谁的脑筋动得最快!
(学生读课文,质疑。)
生(1):我想问大家,卡罗尔家里的小猫,除了会躲进橱柜的抽屉里和跳到钢琴上弹琴,还有可能会在哪里?干些什么呀?
师(惊讶):能不能说说你提出这个问题的理由?
生(1):因为我在读到这段的时候,就禁不住地去想过,现在我想听听同学是怎么想的。
师: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问题,让我们的思想像小鸟一样飞翔吧!
(众)生:有的小猫可能会站在镜子前,用爪子抓镜子里的小猫;有的小猫可能会打破卡罗尔的相框,然后自己躲在框后,探出个脑袋,很臭美的样子;有的小猫可能会爬上卡罗尔的桌子,打破花瓶;有的小猫会扒在门帘上荡秋千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卡罗尔家的布置与摆设想像了起来)。
生(2):如果爸爸把小猫送得一条都不剩,你会哭吗?
生(3):XX,你的问题提错了,开始是爸爸为卡罗尔刊登需要猫的广告的,他怎么可能会送得一条都不剩呢?你仔细看看,是妈妈把猫送走了。
生(2):哦!如果你的妈妈把猫送得一条都不剩,你会哭吗?
师:(窃喜)你们能提出这么聪明的问题,相信也会有聪明的回答!
(众)生:不会哭,我可以再刊登需要猫的广告;不会哭,我觉得猫太多了也不好,不过我可以事先跟妈妈商量好,留下一只;不会哭,因为我喜欢小狗;会哭,屋里什么声音也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嗒嗒的钟声都听得见很寂寞的
师:听了大家这么多有趣的问题,及精彩的回答,老师也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期待大家的回答:为什么说卡罗尔终于拥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呢?
(众)生:小猫伯洛是自己躲起来的,它肯定会和卡罗尔成为一对好朋友的;家里只有一只猫,这样爸爸、妈妈再也不会闲猫多而送出去了;卡罗尔很关心小动物,可能小猫伯洛被卡罗尔感动了,所以留下来了
(对以上的回答不加以直接的否定与肯定)
师(总结):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的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和小猫之间的关爱和友善。
反思
走出实践来看阅读教学,我有三点启示:首先,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为其腾出施展能力的空间。事实上低段的孩子并非白纸一张,在老师长时间的初步、规范地阅读引导中,他们已不知不觉的积累到了一些阅读经验。如:孩子提出卡罗尔家的小猫还可能会爬到哪里?干什么?如果你妈妈把小猫送得一条都不剩,你会哭吗?
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感到很出乎意料,事后细想又在情理之中,这不正是我们平时训练孩子想象说话时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提问技巧吗!孩子领悟了,并且把它内化为了自己的能力。在惊喜之余,我们不得不被孩子的这种惊人的`悟性所折服。其次,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如:生说卡罗尔家的小猫会站在镜子前抓镜子里的小猫,会打破卡罗尔的像框,自己探出头去,很臭美的样子;有的小猫可能会爬上卡罗尔的桌子,打破花瓶;有的小猫会扒在门帘上荡秋千。这些精彩的回答不正是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己的积极的想象,去认识与发现作品中包含的多方面的意义,得出的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吗!
是啊,想象与创造是如此的美,像一枚绽放的烟花,为此我们情不自禁地去点燃它。再次,树立教师参与意识,营造宽松和谐的空间氛围。如果说孩子的质疑能力来自于学习经验,那么孩子丰富的想象无疑也来自于生活经验,谁能否定孩子的经验就不能称其为一种经验呢?
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文体的理解。如:最后我提出,为什么说卡罗尔终于拥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这个问题时,我对孩子的回答并未直接的否定或肯定,而是认真的倾听他们对作品的认识与感受,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平等的参与其中,坐观其变,察漏补缺,并随时鼓励学生质疑或提出异议,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谓是各有千秋。这不正是在轻松气氛下所结出的个性化阅读果实吗!
由此,我想对从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同仁们说:只要你平时的阅读技巧训练是较规范的、缜密的,那么就应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孩子自己摸索着走,他们会让你惊喜万分的!
相信学生,也相信自己。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9
本次科学活动是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中的“弯弯绕绕”主题。电线既有一定的刚性又柔软易折曲,是弯折造型的好材料。它可以帮助、支持幼儿自由、充分地表达内心图景。《纲要》中强调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应从身边选择材料。是啊,孩子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都是俯拾即是的自然物,但这些往往不一定能引起孩子的关注,也常常被我们老师所忽略。但恰恰就是这些取材简便的自然物,如电线,是我们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宝贵课程资源。教师的任务就是关注、挖掘身边的自然物、自然现象,为我所用,为幼儿享用,并以此引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
家长和孩子们都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电线,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原来废旧的电线可以这么好玩。有的孩子把电线做成了小鱼,有的`孩子做成了眼镜,有的孩子用电线做成了气球,有的孩子做成了英文字母,还有的孩子做成了帽子,``````孩子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用电线制作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活动效果很好,在有趣的环节中,孩子们可是探索如何让电线站起来呢?有的用积木,有的用橡皮泥,有的用透明胶,有的用瓶子,有的开动脑筋,不借助物品直接让电线站起来。在活动中,孩子很享受这个创造的过程,当看到很多电线艺术品展现在我们眼前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幼儿的兴趣很高,在第三部分让电线站起来的环节中,我本来设计是幼儿有2次操作过程,第一次是尝试玩,第二次是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已有经验上玩,使活动更加丰富性。可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我发现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就兴趣很浓,后来我顺水推舟直接引入到了第二次操作,可是我巡视一圈后,就有点后悔了。孩子们就在尽情地玩,活动中没有层次性的突出,显地很平淡,环节没有亮点,就连最后的收尾也是延伸到区域中。我发现教师的语言真地很重要,适当的引导很重要,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要明确,更要关注到一些细节方面,我想如果考虑地更加周到些的话效果会更好的!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10
《新邻居》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上册《运动身体》主题。《新邻居》这个故事是引发幼儿对影子的探索,体验手部动作与影子之间的关系。现在正值冬季提倡孩子们多多的到户外参加运动。在户外活动时看见自己的影子很好奇,常常摆出各种造型自我欣赏,并对同伴说:“你看我的影子像不像猴子?”“你看我的影子像不像飞机?”等等。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别人的影子,在户外游戏踩影子中运动了自己的身体,并对身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好奇,但这种好奇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往往是无意识的。《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有了这些前期的生活经验,为此我在这个活动中把“知道手影游戏,探索自己手影”列为重点。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所以这次活动我以故事形式导入,将活动分为四个部分来完成:欣赏故事——探索影子的产生——游戏——活动的延伸。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就让幼儿自己看图片自由交流,根据幼儿的热点话题设疑,“你看到了什么?新房子中为什么总会出现黑影?”我班其他孩子也同意了他的观点,都说看见过的。于是活动中的故事欣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直接进入第二部分让幼儿探索影子的产生,我把这部分内容视为本次活动的主体部分,重点和难点都将在这一部分中体现。因为是白天,其他途径很难达到晚上影子的效果,所以我利用的是投影仪,我先把手伸到投影仪前,做了一直“孔雀”的造型。“哇!孔雀!”孩子们欢呼起来。
提起孩子们的兴趣后,我再请几名幼儿到投影仪前表演,其他幼儿模仿。这时老师好奇地问:“咦?为什么舞台上小朋友的手有影子,你们的手没有黑呼呼的影子呢?”让幼儿开动脑筋找答案。
在这里,幼儿有各自不同的回答,这时老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并且注意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松的、自由的语言环境来支持、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我还为孩子提供了一些手电筒、玩具灯等物品,让孩子自由地去探索影子的产生。在指导幼儿操作时,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辅导,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与他们进行交流,还让他们合作,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探索后,请幼儿说说他们的探索过程,幼儿回答后我再进行小结。
活动的第三部分我设计了影子游戏,让孩子们在投影仪前表演手影和身体动作,让每个孩子都有大胆表现的机会,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我和孩子们一起互动起来,让我们的身影出现在墙上,孩子们的兴趣很高。随便让他们学一学书本上的几个手影造型。
活动的结束是个延伸活动,让孩子到户外的阳光下去运动身体,做踩影子游戏,目的是既巩固了对影子的概念又训练幼儿身体的灵敏性。
这次活动我遵循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遵循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科学地设计了直观、操作、探索、尝试、讨论、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条件,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尊重理解幼儿,使幼儿主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11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相机引导相结合。
三年级的语文学习,我比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训练和培养。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随着学习进一步深入,有些问题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如:遇到不理解的生字“赐”,学生可以自己查字典,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找近义词理解。但还有些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一般来说不外乎:主人公达尔文的.概况,“报春花”的资料,课文中含意深刻难以理解的语句,关于“虹吸现象”的科学常识、原理,还有就是因课文而生成的新的兴趣点,引发的新问题:爸爸说“花长成什么颜色,那是大自然赐给的,不能按照人的意愿生长。”可小达尔文却真的做到了。那爸爸的话是对还是错?等。其中有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后延伸拓展去解决,而有些问题则是课文学习的抓手、重要突破口,学生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思考,层层深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了语文学习,同时又一次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二、阅读教学中,穿插多种语言能力的训练。
这堂课的阅读教学,我注重了对学生多种语言能力的训练。
1、了解课文大意时,用一句话说说。这也是一次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2、听记文中的一句句子,这是一次巩固字词、训练听记相结合的练习。
3、请学生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达尔文改变报春花颜色的过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找到有关内容。学生有了读的要求,读得专心,又积极思考,给于一定的句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把文本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能培养学语言转述的能力。
4、通过读文,想象说话:爸爸看着这束红色的报春花,欣喜地想:这孩子从小就,将来一定会。加深了对“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含义的理解。
【阅读课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蜜蜂课后教学反思《蜜蜂》的课后反思12-08
教学课后反思08-30
课后的教学反思03-01
教学课后反思03-28
课后教学反思03-26
反思课后教学反思最新01-18
秋天课后教学反思11-24
《古诗》课后教学反思03-24
课后教学反思优秀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