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2 13:19:4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1

  由几次作业来看,加法掌握得不错!但是在看图写减法算式里,学生对于找被减数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如何分辨加减法和如何看被减数。虽然书本上没有要求学生掌握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但我还是在上课的时候提了一下,让学生来归纳哪个数应该是被减数——最大的那个数。并且知道了出现虚线的.图我们要用减法,并要把所有图形都数出作为被减数。

  一节课下来,大多数同学巩固了,还有极个别学生巩固得不是很好,看来不仅是学生本来的基础存在着差异,连听课效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看来自己在平时对于学困生的关注不够多,总是以课后抓为手段,自己累学生也累,看来在上课时也应该多关注一下他们!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卡片,让学生猜小动物们身后藏的数字。(设计意图:小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用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复习旧知,既为本节课的学习辅垫,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师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认识加法?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学生交流想法)?师: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计算加法时要用到加号(板书:+)也就是3+2?一共有5人。写成3+2=5(板书:3+2=5)认识加号,学生读算式。让学生结合图意,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图

  3、理解算法?提问: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学生各抒已见)

  小结:3和2合成5,所有3+2=5

  4、学写算式?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算式(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算法: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让学生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也是对简单数量关系的渗透)

  5、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提问: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边1人和右边2人怎样呢?

  (3)追问:把1人和2合起来,可以写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算出得数。(设计意图:有前一例题的基础,这里可以简单一些,并且多进行同桌交流,给每个人更多的`锻炼机会)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6、小结?“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能怎样算它们的得数?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看图列式(“想想做做”第1题)?依次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出图意,说算式,算法。?独立填写课本上的算示并求出结果

  2、先画一画,再填得数(“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看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画后算出得数,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两个小题?

  3、送信游戏(“想想做做”第5题)?动物王国国王送来了许多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必须把信送对(准确计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设计意图:课将结束,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题设计成答对题得奖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把加法计算从看图算到脱离图进行计算,从计算到课堂都达到了高潮)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再次带学生回忆加法的含义、加号、等于号,算式的读法,加法的作用)

  《5以内的减法》这一节课是主要的基本减法运算,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对于减法,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不能完整的表达出减法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减法的含义。先让学生观察动画情境图,说说图中表示什么意思。接着进一步让他们去理解“吃掉、飞走、去掉、走掉“等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渗透减法的意义。可以发展学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在练习的过程大部分学生对于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都是比较熟练了,只是对于算理就有点说不清了,需要教师着重引导他们理解减法计算的算法,我提倡算法多样化,可以从分与合的思考出发,或者让学根据自己从前的学习经验进行思考,在练习的时候,我通过运用开小火车等一些小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口算的速度。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3

  《5以内的减法》节课要完成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会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教学这节课时我从以下几点做起:

  1.真实的情境导入,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我在课堂导入时,演示了这样一个情境:先请2个女生到讲台上来,再请1个男生到讲台上来,问: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学生说出用加法进行计算后还列出了算式。接着再演示3个同学站在一起,先请1个男生下去,问:现在讲台上还剩下几个同学?用什么方法计算?从而引出“减法”。

  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唤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易懂、有趣,并且为学好新知识铺好路。

  2.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说中学,做中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本课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思考“纸鹤”一图,说一说图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了解减法的含义。通过用情景引导学生说出了3-1=2,然后让学生根据算式说图意,找一找3、1、2在图中分别表示哪一部分,这一环节的教学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的含义的理解。在练习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从图中发现信息,获取数学知识,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说一说生活中要用减法来解决的问题,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我吃了1个,还剩几个?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加明确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整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在整节课上还存在着不足:

  1、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对减法算理的理解,每出示一个情境,都要求学生用三句话先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原来有(),走了(),还剩()”,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哪部分减?减去哪部分?总结要从原来的一共当中去掉飞走的,跑掉的部分,不能用剩下的去减。虽然有一定的好转,但仍然有不少学生不会看图,仍然用剩下的减去去掉的,需要多加锻炼,养成说图意列算式的好习惯。

  2、在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大部分学生,而忽视了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应该对这部分学生及时给予帮助、指导,保护他们求知的欲望与学习热情。

  3、在教学中,孩子算理说的多,但是脱离图怎样计算减法练的较少,在下节课的教学中要利用口算卡片,采用抢答、开火车、小组比赛、男女擂台赛等游戏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口算速度。而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多练。另外,要与家长配合,每天让家长给孩子练习一定数量的与教学内容同步的口算题。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4

  5以内的加减法是加减法的基础,大部分同学在幼儿园都已经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是少部分同学对5以内的算法掌握的不是很好。但是加减法的含义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掌握的'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据图意来判断是不是用加减法,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加法的含义是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针对这个含义,上课时,通过例题的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然后直观的感受合起来一共多少个,小丑一个手拿三个气球,另一个手拿一个气球,下一副图是把这些气球放到一个手里了,大家看看有多少个气球,很直观的看出有四个气球,可以通过数一数的办法,有同学能说出3+1=4个,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学生说的还不错,学生能说出,3个和1个合在一起是4个,老师接着说,合在一起就用加法,这是加好“+”。

  接着再看做一做,让同学根据图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孩子们说的都很好。

  接着教学下一个例题,让学生根据图编个小故事,说一说图意,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真不错,能说出:有3只松鼠在吃松果,又来了2只小松鼠。老师问你们知道现在一共有几只小松鼠?学生也很轻松的输出5只,并让孩子们说一说怎么想的,有数一数的,有用算式的。我重点引导如何算3+2=5,引导孩子从5的组成来计算,既然5可以分成3和2,那么3和2合起来肯定就是5,所以3+2=5。再让大家摆摆学具感受一下。

  总之,5以内的加法,体会加法的含义是重点,计算方法也很重要。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5

  减法是本学期新接触的数学知识。减法和加法有着联系和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学习减法计算首先就得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习看图列算式并计算。这也正是学习减法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讲授2减几和3减几的减法,我发现单纯的计算减法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难点,但是让学生看图列算式也就是理解减法的含义,的确很难,在前几节的基础上我又认真的分析了教材,在课堂上我把看图列算式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描绘教学图的意思,同时让学生尝试练习,我先做示范,原来树上有5个苹果,一阵大风刮过,掉了1个,那么我想知道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结合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出树上还有4个苹果。接下来要问,我们可以用一种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问要用什么方法呢?(减法)一类生很容易的能够列出算式。但二类学生还是很不理解,不能够正确的列出算式。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交代的不够清楚,前面的问题陈述的不够清晰明了。学生不理解老师所说的题意。

  2、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不同,不能够统一要求,在课堂上要注意分类教学,课下加强二类生的辅导。

  3、练习的题量不够,课堂内外要多练习类型题。

  4、把图意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就能让一些智力相对较好的二类学生也能在教师的辅导下逐步的理解减法含义,最后独立计算。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6

  10月份,上了一节课《5以内的减法》。课后,在听取了部分老师的评价后,我回顾了整个过程,下面我来谈谈本人对这节课的看法:

  1、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从一年级开始逐渐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教学设计当中,我就有意识地渗透这个理念。在教学例题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提问和表述能力。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不错的,能够完整地说出数学问题。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开口,我还采用自己说、同桌说等方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课堂组织比较到位:我采用了:看谁做得好,看谁坐得最最好;谁的眼睛最漂亮;谁是第一名等语言来组织课堂纪律。因此,整节课大部分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非常好。但是,这样的次数可能过多,影响了整个环节的流畅性以及教学效果。在以后的课堂中,要把握好分寸。

  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不足之处:

  1、 语言不够简练、生动。在去年的教学中,我常常被师傅指责,说我的声音太难听,我想这不会仅仅说的是我的音色,更说是我语言的生动性。常常羡慕语文老师能够用那么刚柔并济童话般的语言来表达。在今天课堂上,,我并没注意自己的语言,问了其他的老师后,发现自己可能有些紧张,语言表达上有些啰嗦,表述得不流畅,甚至会出现口头禅或者是“方言普通话”,这是非常不好的,以后要改掉。如何提升语言的生动性,我觉得我可以多听听语文老师的课,把他们的那种语音语调学过来,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

  2、 评价不到位:今天上下来,有教师向我提出,你会评价学生,但是你只会评价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而有些其实他说的也不错了,但是相比还是差那么一点的学生,你却会批评他,这样就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当头棒喝,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也非常注意评价学生,而且评价得自认为不错。现在想来,发现自己却好似存在这样的`问题。以后,我要多以鼓励性的语言来对待那些中等生和后进生,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3、 今天最大的为题就是没有把减法的意义突显出来。在课堂上,我是以教师进行小结的方式直接帮助学生归纳出减法的意义。很明显很多学生并没有理解,课后问他们什么是减法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他们仍然停留在表面的例子中,没有深入。因此,在作业中,也出现了2-1=1等这样的情况。这说明我做的功夫还不到位,课后与师傅交流了一下,如果在例题中再说5表示什么,-2呢?3呢?时,能够继续追问:也就是在哪里去掉了2个,其实就是在总数中去掉2个;或者在例题中,出现减法算式时追问:为什么要用减法做?多问几次,学生就会明白,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要用减法来做。看来,以后对教材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要多思考,寻找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

  发现自己的缺点还有很多,我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能够使自己不断提升。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7

  例5这节课我是在二班先上的。这节课和原来的解决问题最大的差别是,以前的解决问题是两个条件,一个问题,而今天的解决问题是三个条件一个问题。这就要让孩子们找出其中一个没有用的条件,把它排除掉,在解决问题。在二班,我用的是题海战术,反复的出题,让孩子们练习,没有给学生方法,效果不好。一班的孩子整体水平要比二班差一些,怎样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呢?我必须给他们找出方法,总结出做这种题的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于是,在一班上课的时候,给出一道题,在孩子们读题之后,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之前的区别,做这种题要从问题入手分析,我让他们把问题读三遍。看看问题涉及到了谁,就去条件中找和他相关的。就例题来看:妈妈买了15个苹果,7个梨,8个桃子。妈妈买的苹果比梨多几个?孩子们在读过问题之后,很快就能分析出来。接着增加难度,给一些条件或问题不是特别明显的,孩子们在认真分析之后,也基本可以完成。通过几个练习,孩子们掌握了方法,做题的速度质量都上去了。我的感觉也很好。

  下午,我去参加了教材分析,我发现别的教师的'方法更好,为了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他们不仅让是我这样做,还提高难度,给一个条件,一个问题,让孩子来补充条件,这样锻炼之后,孩子的思路就更清晰了。

  教是为了不教,思维更重要。学无止境,不仅学生要学,老师也要学,学别人怎样在一节一节的课中,无形的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8

  5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要求掌握了10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是后面学习加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部分孩子都读过幼儿园,大部分孩子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较好。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这一内容上来,具体如下: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无处不在:

  课堂上,我尽量列举学生身边的事情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如教学5以内的.加法时,首先出示小鸡的场景图,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同桌交流讨论,交流认识到:把原来的3只和又来2只合起来共有5只。在老师小结的同时,学生用手势表示进一步体会加法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其次,在学生读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这样即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2、实践运用,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首先,出示“想想做做”实物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后列出加法算式;在此基础上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边画图形边计算,一方面继续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其次,深化练习,在摆脱具体图形后学生直接应用合起来的思想计算第3题,在交流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法,同时通过练习,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给人以数学美的欣赏。

  再次,实践应用,出示第4题的主题图,在学生自由表达题意的前提上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中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能力;另外,还通过计算后投信件的游戏,不仅帮助学生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法,而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总之,教学中,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运算方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9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5以内的减法认识。因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数数,相对来说知识比较简单。但是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完全培养好,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而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所以还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注重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我利用故事导入,游戏操练的形式,将新知教授和操练巩固串在一起,变枯燥的数学知识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运用夺旗竞争的.比赛组织课堂纪律,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评价鼓励学生同时调节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去掌握枯燥的数学知识。而且整节课,学生和老师的精神都很饱满,教师很有激情,学生也很活跃,都能很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使得教学的效果良好。

  本节课中的德育渗透目标也做得不错,将减法与感恩分享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懂得感恩分享的快乐和礼仪。在教学环节中,时间的分配较为合理,预设了25分钟的学生巩固操练的过程。由于对时间预计较准确,教案的实施也很顺利的完成。板书设计中,功能分区明确,直观,能清晰的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的操练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10

  《5以内的减法》是在教学完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能够较好的看图说清楚图的意思。学生能够正确的完成减法算式,同时学生也能够从分与合的角度思考减法的含义。这些都是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教师我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更好的教学,同时对于学生已经会的知识有没有必要再去说一遍?

  在思考完教材玩教材后,我决定把学生会的知识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减法意义的教学和提问上。让学生用2句话描述图的意思,同时让学生尝试体温。我先做示范:原来有5个,走了2个,还剩几个呢?虽然有示范,不少反应快的孩子能够自己体温,比如:现在有几个?还有几个?等等。但队医一些反应比较慢的孩子,还不理解如何提问,甚至不理解提问的意思。会直接报算式。这里我想,原因有二:1、开始交代的不清楚,什么是问题?问题是要我们求的',通过列式计算能够得到的一个问句。2、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不能在第二课时强迫每个孩子都会说,注意层次性。

  减法意义教学时,我利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减号表示去掉。从什么中去掉呢?重点强调从总数中去掉。比如:5-2=3。从5去掉2是3。让学生反复说,可以结合图意,最后抽象到算式。

  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到减法算式的含义,个别学生还不能独立说图意,同时对从总数中去掉的概念比较模糊。这节课比较缺憾的地方我觉得没有让孩子经历自己将得数5以内的减法算式进行有序的排列,在对算式之间的规律变化挖掘的不够深。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11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要求掌握了5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是后面学习加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部分孩子都读过幼儿园,大部分孩子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较好。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这一内容上来,具体如下。

  首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无处不在,课堂上,我尽量列举学生身边的事情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如教学5 以内的加法时,首先出示小鸡的场景图,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同桌交流讨论,交流认识到:把原来的3只和又来2只合起来共有5只。在老师小结的同时,学生用手势表示进一步体会加法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其次,在学生读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这样即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其次,深化练习,在摆脱具体图形后学生直接应用合起来的思想计算第3题,在交流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法,同时通过练习,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给人以数学美的欣赏。

  再次,实践应用,出示第4题的主题图,在学生自由表达题意的前提上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中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能力;另外,还通过计算后投信件的游戏,不仅帮助学生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法,而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总之,教学中,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运算方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12

  《5以内的减法》这一课是主要的基本减法运算,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一,结合课件,理解减法含义。

  而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我还是先让学生从基本出发,从认识减法的意义出发,让孩子自己通过理解来说出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什么时候要用减法来计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件演示“原来有5个小朋友,后来走了两个”和“秋千上有3个小朋友,走了一个”等等这样的情境,让孩子们看图来说一说他们看到的,进一步让他们去理解,“飞走了、掉下来了、开走了”等等要用减法来计算,渗透减法的意义。当孩子们把减法的意义理解了,计算起来就会明白多了。

  二,结合说图意的过程,列减法算式。

  减法列示相对于加法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列式前,我都让学生结合图意,用三句话说说图的意思,并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原来有( ),走了( ),还剩( )”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哪部分减?减去那部分?总结要从原来的一共当中去掉飞走的,跑掉的部分,不能用剩下的去减。虽然有一定的好转,但仍有错误,需要多加锻炼,养成说图意列算式的好习惯。

  三,运用多样方法,练习口算,提高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发现口算方法不是难点,而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是重点。因此,要把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上。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各种竞赛等手段来进行,在教学中,利用口算卡片,采用抢答、开火车、小组比赛、男女擂台赛等游戏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了口算速度。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13

  算法有其多样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尊重学生在计算方法上的差异性。学生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和生活经验出发,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的方法,这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执教了5以内减法”的教学,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现介绍如下:

  一、背景

  5以内减法是学生学习减法意义的开始,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省编义务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这样的:当学生看图列出算式5-2后,老师问:5-2=?怎样算?然后师生根据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5可以分成2和3,得出5-2=3。相对来说,由于省却了课堂讨论和多次指名的时间,所以课堂练习的时间多了,再经过不同层次的口算练习,达到正确口算的教学目的。但学生在计算时是按老师的'方法完成运算,老师向学生提供只有一种可能或一种答案,一题一解,拉着学生按单一的思路进行算法的探索,长期这样训练则容易导致思维僵化,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教材关于5以内减法的教学是另一种形式,当学生列出算式5-2后,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倒数法,5的组成知识和数数法,虽比省编的教学思路有所发散,但我觉得还是没有完全放开。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的新编数学教材,教材重视问题的探索性,题材的丰富性和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重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答案的不唯一性,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二、案例

  “5以内减法”是第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5以内减法计算。从整体上说,课文没有给出具体详细的算法,教师可以引入自己喜爱的方法,学生也可以发展他们自己的方法,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是为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留给学生选择的自由。所以我是这样进行例题教学的:

  当学生看图列出算式5-2后,我问5-2等于几?

  学生齐说:5-2等于3

  我又问: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准备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出现了以下算法),再派代表回答: 甲:看图数数1,2,3

  乙:倒数法:4,3

  丙:因为5比2大3,所以5-2=3

  丁:因为2+3=5,所以5-2=3

  戊:因为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己:5-3=2,所以5-2=3

  (看,学生的算法是如此多样,有几种连我备课时都没有想到的。)

  然后,老师不点明哪种算法好,或要求学生用那种算法。接下来要求学生有次序地,即不重复、不遗漏地把5以内减法全说出来,并看板书说说发现的规律,最后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正确口算5以内减法的教学目的。

  但是,这样教学,最后练习时我只进行了一个基本练习,即看算式说得数(开火车口算)和综合游戏:帮小鸽子找家(看算式找得数)。对于新课的学习,我发现个别优生不但已会正确口算,而且也能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大多数学生会正确口算但不熟练,个别学困生有时还出现算错的现象。而接下去按教材编排又是新课,那么上一节课没有彻底解决拖下来的问题怎么办呢?毫无疑问肯定要到课后去补,要给学生“开小灶”。而学生由于当堂知识没有当堂消化,做起作业来,也肯定质量不高,交上来批改后又要订正,又要“开小灶”,引起恶性循环。

  三、反思

  上面片断的教学中,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虽然算法的多样化对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思考的能力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又觉得如果每节课化太多的时间侧重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室里看上去总是热热闹闹,而老师不去管学生的基础知识会不会扎实,基本技能有没有掌握,那么学生应该会做的题目不会做,应该会解决的问题不会解决,各种考试成绩出不来,合格率和优秀率没有达标,成绩太差,在现行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或真正替代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家长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学校没有发挥优势,所以我一直在想如何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机地结合,充分地取长补短? 我认为:

  首先,应该端正认识,明确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不可调和的,两者完全可以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再者,在平时备课时我努力遵循教材编写的宗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以培养、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内化过程,积极形成一种“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型,即老师创设诸如生活情境、动画情境、游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开动脑筋从数学的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身心愉悦地发展。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14

  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减法》的教学中,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虽然算法的多样化对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思考的能力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又觉得如果每节课化太多的时间侧重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室里看上去总是热热闹闹,而老师不去管学生的基础知识会不会扎实,基本技能有没有掌握,那么学生应该会做的题目不会做,应该会解决的问题不会解决,各种考试成绩出不来,合格率和优秀率没有达标,成绩太差,在现行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或真正替代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家长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学校没有发挥优势,所以我一直在想如何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机地结合,充分地取长补短?

  我认为:

  首先,应该端正认识,明确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不可调和的,两者完全可以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再者,在平时备课时我努力遵循教材编写的.宗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以培养、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内化过程,积极形成一种“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型,即老师创设诸如生活情境、动画情境、游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开动脑筋从数学的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身心愉悦地发展。

  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书中创设了购物的情境,我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有15支铅笔,售出9支,还有几支?学生探究算法,有的用破十法,先算15-10,再算5+1;有的用连减法:把9分成5和4,先算15-5,再算10-4;也有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再算5+1;也有想加算减,还有一根一根地数数法等,方法多样化,人人动脑参与学习过程。接着我出示同类问题,让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再次,以教材为主线,充分吸取教材的优点,如追求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牢固等,撇开它们有时教学思路单一、死板的缺点,所以平时备课时,根据需要把教材的内容补充进去,新授时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新授之后努力提高课堂练习密度,深度与广度。有时,根据内容需要,再上一节练习课,以达到巩固熟练的目的;有时,新课的知识点较多,学生掌握有些困难,就分两教时教学。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15

  今天,我讲授了《5以内的减法》一课,本节课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我在讲授本课时,注重遵循这样一个教学思路,即由演示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最后完成教学目标,并且知识点的安排由低到高,由点到面,步步深入,使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解决减法问题的学习方法。 另外,我还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注重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我还注重把本节课的重点即减法的意义让学生多说、多练、多写来突破此重点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减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授手指游戏时,没有向学生详细说明游戏的做法,导致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题意,致使算式出现错误。要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优点,改进教学方法,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5以内减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0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1-3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4-08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3-28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9-16

数学《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1-1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3-2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简短02-01

《1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反思03-31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2-23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