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步竖式计算的基础上,主要讲解了连加算式的竖式计算。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经过一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同学已熟练掌握连加算式的竖式计算。但是,本节课的教学任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第一,本着“学生是课堂的主角”的宗旨,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起主导作用,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扮演引导的角色。
而本节课却恰恰相反,在本节课上,老师讲得太多了,学生讲得太少了,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另外,老师太注重讲解知识了,以至于忘记了与学生互动,所以课堂氛围太沉静了,应该更多地与学生互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第二,数学在于运用。
本节课的知识运用(即课堂练习)部分,内容安排得太少了,应该适当增加点应用题,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解决问题,从而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数学小诊所”的讲解过程中,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然后改正错误,这样对学生掌握知识更有帮助。
以上为我的教学反思,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扬长补短,努力做到最好。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的教学是一节期末总复习的教学,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情景创设。
因为复习很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什么兴趣,如果学生没什么学习的兴趣,那课堂教学很可能就会成为无效的教学,更别提什么优效的教学了,所以我觉得复习课更应该关注学习情景的创设。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告诉他们我给他们带来了精美的“数学智慧大门”的图片,可要看到它就要获取5把金钥匙。这样学生一下子投入到了课堂学习中来。
2、落实双基,关注发展。
落实双基,就是在课堂中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使复习有“深度”即:复习横向要全面,纵向要透彻。教学中复习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几何图形的认识等知识。教学中也采用不同练习题类型如填空题、口算题、笔算题、分析改错题、加减法应用题、提问题并解答问题、文字题等。教学中采用了“算一算”,“猜一猜”、等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落实双基的同时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
3、习题设计具有灵活性、整体性和开放性。
如“猜数”一题的设计就使学生思维灵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到了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数形结合”一题的设计是在基本练习题基础上稍作变化的习题,是具有综合性和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做到有层次,有坡度,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认识、区分几种图形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思维辨析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个碰撞的过程,引领学会学生数学思索,渗透了数学思想,达到“一题多用”的效果,使习题的设计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
总之本节复习课的教学基本实现了: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做到了融会贯通。
课后也发现了自己以后在教学中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在辨析改正错题时,学生自我归纳总结错点后老师应该归纳,要用既简练又符合学生记忆的`数学语言如:进位不加,退位没减,数位不对齐,加减不分等来进行归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又加强了学生记忆。
思索探讨的问题是:
1、复习课中如何处理知识回顾和课堂归纳总结?
2、怎样使知识回顾具有实效性?
3、怎样的知识回顾才能利于构建学生自我知识系统中的“知识链”,而不是短期的知识“独立体”?
4、有时可不可以不进行知识回顾,就如这节课“10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如果让学生回顾,能回顾什么呢?假如回顾出口算和笔算的几种情况,是不是不如让学生能灵活进行口算和笔算呢?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3
本节课上完后,有老师说本节内容安排的题目有点难,很多学生的水平达不到,只有个别学生能想出来。也有老师说这节课的亮点就是题目的设计,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尤其是4道有意思得题的设计,对学生后续计算学习帮助很大,通过估计确定计算结果的范围,减少偏差过大带来的错误。我的教学设计目的是:
1、根据我们班的学习情况,很多学生只愿意机械接受,而不愿动脑思考,稍微复杂的题目觉得很难,学习上不愿意接受挑战,当然也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喜悦。
2、使计算教学不显单调、机械、重复。
3、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训练学生有序思考、对比分析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能力,提高自主学生学习水平。
4、通过部分优秀学生的`引领、示范,让其他学生去模仿。
课堂上的确出现学困生学习时的困难,但是也出现表达能力强、思维灵活的学生带来的惊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及集体评课,我觉得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动脑思考能力,倾听习惯不是一节公开课所能做到的,需要老师平时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能把班级学生学习状况作客观评价,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4
笔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笔算在二年级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笔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年级的笔算,主要是万以内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混合运算。通过一年的教学发现学生笔算出错时有发生,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笔算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一、培养学生学习笔算的兴趣
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尤其重要。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笔算,能够激发他们更好的去掌握。
二、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学生能够正确的笔算是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计算方法时,一定要使他们理解该种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这样之后学生才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三、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练习
学生掌握了方法就要进行练习,只有练习达到了一定的量,才能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率,才能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使他们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单单进行笔算练习是比较枯燥的,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练习,一方面提高他们计算的兴趣,另一方面使他们形成技能。课上也可以采取分小组练习,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计算,从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二年级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计算,完成得比较快的学生上黑板上去做。那么他们在完成自己作业本上的速度会提高。通过多次的练习学生能够进行熟练的计算,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在平时的时候,还可以培养学生相互批改,相互比赛,这样不仅练习了笔算,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首先,让学生养成认真抄题的好习惯,仔细地核对竖式上的数是否和横式上的数相同。检查前核对相应的数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次,运用正确的方法去验算。一般加法的验算方法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验算好了要仔细的核对两个和是否相同。减法的验算方法一般是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最后计算完了也应该核对算出的被减数是否和题中的被减数相同。为什么强调核对两个和与两个被减数是否相同,这一方面是体验验算的必要性,还有一方面学生往往只是形式上验算了,大多数学生两个和与两个被减数是否相同看也不看直接就往下计算了,这样往往没有起到验算的效果。还有就是横式上的结果是第二道竖式的结果,而不是第一道竖式的结果,有些学生老是写错。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使学生意识到验算的作用,认真的去验算,这样可以提高笔算的正确率。
五、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笔算,低年级的.最基本口算是100以内加减法。我们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如低年级的口算可以采用开火车、对口令、抢答等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每天进行口算练习,为今后学习笔算打下扎实的基础。二年级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都需用到20以内的进位加与退位减。因此要提高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必须熟练地、正确地进行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这样的基础,笔算才能提高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总之,提高二年级学生的笔算能力,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帮助学生正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注重口算能力的提高等多方面去提高二年级学生的笔算能力。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5
在教授“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这部分知识时,原来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出示36+8=44后,问:“这个4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先让学生自己想,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在我班教学时,学生中产生了许多种算法:(1)用计数器算;(2)列竖式算;(3)从36起连加8个1;(4)把36看成40,40+8=48,48-4=44;(5)把36中的6和8里的4凑成10,左边变成40,40+4=44;(6)把右边的8和左边的2凑成10,左边变成34,34+10=44;(7)把8看成10,36+10=46,46-2=44;(8)6+8=14,30+14=44;(9)摆小棒算…教师在学生说不同算法时适当点拨竖式的计算方法,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满十进一。可是,在上课的前一天见这里的学生时,我出了一道12+13这样的不进位加法题,看看他们平时是怎么算的,结果全班竟然只有两种算法:即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和列竖式计算。我想,也许这种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太深了,所以我临时改变了教学策略。上课时,这个班级的学生果然没有说出其他更多的算法。所以,我只能牵一牵,放一放,努力去适应学生了。
另外,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要注意培养学生平日的.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摆小棒的训练等。
还有,我觉得本课中用3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这个设计很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如果这一环节只让孩子们凭空想像着买东西,效果并不一定好。因为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还不太丰富,所以不如设计出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电脑图画,让他们感到更有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如果在通过摆小棒讲清竖式的算理之后,再回过头来对照着黑板上的竖式一一对应地讲一下,效果会更好一些。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6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进行了数学闲暇线下研讨的交流活动.我准备了一年级的数学课《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下面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数学书的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其中一部分内容。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动手摆小棒来帮助理解计算过程。在本节课中我也设计了让学生摆小棒的环节,可在操作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效率较低,速度较慢,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造成这一环节就用了30分钟。我觉得还是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造成部分学生没能理解任务是什么,也致使有的学生摆出了一种方法,剩下的时间不知道去探索其他的方法。
由于前面操作摆小棒的环节时间长了些,所以到后面练习的'时间不够,在处理时有些仓促。练习的第3题“摘苹果”出示的题超出了本节课知识的范围了,这也说明老师在备课时也要备习题。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吸取本次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争取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7
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所学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在初学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时由上册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基础,学生较易掌握,计算的速度也较快,准确率也较高,进位加法中明白了算理后也较易掌握计算的方法,可是当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学生就云里来雾里去的`不知所措了,比如有的同学计算87-8,有的同学等于81(用减数8减去被减数个位7再加上80得到),有的同学等于71(用减数8减去被减数个位7,被减数中十位上借走了一个十还剩7个十,合起来得到71),还有别的答案是明白算理单纯的计算错误的,还有的同学干脆看错数字、抄错数的。
可以说从一年级开始计算题学生以掌握而又易算错,我给学生的方法是每天10道或20道计算题的练习,同时做题时做到一步一回头,每个题目算两遍,对学生来说这种方法进步很快,这在我们班伏晓冉同学的身上最为突出。希望我们的学生可以更加细心,做到一步一回头,每个题目算两遍再写出正确的答案。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8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包括不进位加和进位加,不退位减和退位减,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说难度并不大,孩子们掌握的还是可以,可是计算的结果正确率却不高,不是这边错了就是那边写漏了,教孩子们计算时一定要仔细,可是光口头上说,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我们几个平衡班老师也在互相商讨,究竟有什么好方法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可零零碎碎,究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本人事后整理了以下,想出了以下一些不成熟的办法,正在试行中,结果有待检验。
一、抄题目有要求。
孩子们常常出现数字抄错的现象,如把89写成98,59看成56等等,因此碰到让孩子抄题计算时,我严禁看一个数字写一个数字,一定要求把整个算式读完整记在心里,重复一遍再抄下算式,可能孩子一开始不习惯,但慢慢的总有成效。另外,还做一些抄数字的专项训练。
二、计算时不打断。
孩子们计算错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一次性算完一题就被打断或分心。例如明明做的是加法题,列成竖式时却变成了减法,即使写的是“+”,却算成减法,还有个位算加十位却算成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更不用说了。究其原因,还是思想上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我采取多错多做,少错少做,不错不做的奖罚措施。例如每天抽5~10分钟时间,做10道笔算,规定时间内全对的`,晚上没有额外计算作业,错1~2题的,订正后,晚上重做10道,错2题以上的除重做全对外,还要让家长仿照再出10道,全对为止。(不过此项方法检测起来有点难度)
三、养成检查的习惯。
有的孩子竖式算好了,横式上老忘记写得数。有的孩子竖式上明明算好是75,抄到横式上却变成57。因此我要求孩子们做完题后如时间未到,务必检查,第一遍重点查每个横式的得数是否写上,竖式与横式上的得数是否一致。我们知道计算过程的错误对孩子来说是很难查出的,而以上两条却相对容易检查。第二遍,把刚做的题当成改错题,假设这道题有错,查查错在哪一步。
四、改错题。
把孩子出错的题汇总,让孩子一起来当小老师,看看错在哪里。把错题归类,然后每次做题之前先指名提醒,不要出现哪些错误,以提高正确率。
五、坚持扑克牌累加,连减的练习。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9
近段时间上课一直学习有关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这也是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看起来列竖式很简单但是却错误百出。
总结孩子们列竖式容易出错的地方。
第一:遇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题时,容易忘记进位和退位,以及在不进位加法里出现进位现象和在不退位减法里出现退位现象。比如:45+12=,在列竖式是孩子算出的结果是67,个位5加2等于7,不用进位结果有些孩子却进位了。
第二:马虎是孩子最大的敌人,比如:列竖式计算34-19=,可孩子列竖式却变成了34+19=。又如:列竖式计算45+18=,孩子列竖式写对了算出结果是63,可是在横式上得数却写成36或写成64,等奇怪的错误,有时让你哭笑不得,有时不是孩子不会,而是马虎造成的.。
第三,就是列竖式计算要求算完后要将最后结果写在横式上,很多孩子容易忘记,这点是最简单,也是最最容易失分的地方,正如人们所说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不正是体现这点吗?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10
这段时间教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其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难点,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不掌握算法。于是乎,把这几个孩子请到办公室开小灶,费了早上的美术课,下午的书法练习时间和音乐课,终于把最难教的'梁秦、欣妮、富江和凯瑜教会了。心里那个高兴的劲就别提了,嘴里直嚷:“哇,我终于把他们教会,总算没百费心机!”可肖玲只是坐在旁边但笑不语,我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其实我也知道他们也许明天就会忘了,因为以前也是如此,教会之后没过几天又基本上还给我了,对他们真是无话可说,可我心里还是希望他们能把我教的都记住。这么辛苦辅导了,看到他们会做了,觉得很有成就感,自己在那沾沾自喜。
果然,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过了个周末回来,一检查作业:完了,白教了!我以为是周末没老师督促,做得较马虎,好!做课堂作业看看怎么样:我还是接受现实吧!真的基本上又把上周教的还给我了!彻底被雷倒!
大家帮我支支招吧,像这样的孩子可怎么办啊?我无语了,无奈之极。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11
马上就要教学100以内加减法估算这个内容了,因为去年也担任二年级数学,这堂课时还真是遇到了一些尴尬,所以对这堂课的教学还是记忆犹新。为了更有效地教学,现在就作一些反思。
估算是数学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计算的检验中很有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三册的教材出现的是100以内的加减法估算,也是第一次出现估算这个内容。
课堂基本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一)通过生活中的数让学生题解体会认识近似数。
(二)引导学生联系在商店买东西的情景理解其估算意义,让学生根据买商品的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通过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所学习的加减法估算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个环节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第二个环节是最关键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引入的情景是教科书中购买物品,提出问题:老师有100元钱,准备买下列生活用品,你能估计一下够吗?(三件物品)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想法。
学生所用的时间也不是很多,让我尴尬的是很多学生就是算出了精确的得数来汇报说明是不是够了,我急了,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学生可没有领会我的意图不过把计算的顺序换了一下而已。我只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你能不能用上近似数来估计一下呢?总算有学生开窍了,说出了估算的方法,谁知说了几个后却又有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估算还是计算更好,这样才能真正知道100元够不够。我一楞,这也真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啊。我就引导他:那你认为估算有什么好处呢?学生有的说:大约是多少元可以知道。有的说:算起来比较快。
虽然是引导出来了,但是我发现还有很多的学生还是没有真正领会到估算的作用,所以接下去的应用也是上得如梗在喉,学生总是不太自觉地能去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好象都是老师或题目叫他们去估算。
仔细思考失败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和教材的情况。1、估算的作用在大的数量时优势比较明显,相对于一百以内的数,学生口算都能很快得出来,所以也难体会到它的好处,相反还会认为估算有不精确的缺点。2、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现实中还真的很少接触到估算,所以在理解估算的意义上就出现了问题。变成了为估算而估算。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创设必要的有效的情景很重要。前面所用的情景,给学生提供3个数据学生是比较快得可以计算出来,所以不能突出估算的作用。所以想到了这样一个情境:国庆节快到了,姑姑想送小东100元左右的礼物,下面的东西都是小东喜欢的,请我们小组合作帮姑姑设计出购物的`方案。看看你们能设计出多少种。(出示六七种标上号码的商品以及价格,有单件接近100元的,有两件接近100元的,有三件接近100元的)
我的想法是:学生在较多信息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必然要用到估算,比如他看到单价是42元的商品,再选择的必然要想到60元左右的商品,或者说看到另一个78元的商品必然马上意识到不可能,这种思维的过程不管学生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他都是应用了估算,这样我想应该是顺势而成了吧。
不过还没有实践,不知会不会有改观。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12
这个单元涵盖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内容,既有进位和不进位,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前面的学习是分阶段的让学生掌握了各种口算笔算方法。2个课时的复习课旨在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再学生心中形成一个整体。
在课室的安排上,我做了一些调整。在第一课时,归纳所有口算笔算,进行综合练习。在第2课时,继续练习一部分笔算,再进行解决问题的练习和对数塔秘密的探究。
主要谈谈第一节课。优点有2个。口算、笔算的'复习,都是按照算题组,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概括口算或笔算方法和不同情况。口算练习中采取先同座位合作帮助蚂蚁兄弟过河,一个人算,一个人做裁判,然后交换,比一比哪一对同桌合作的好,先帮蚂蚁兄弟到河对岸。下一个练习起名小兔跳跳,在全班进行,抢答随机的算式,其他同学随即用手势给出裁断正确与否。这样孩子的热情很高,乐于去算。不足的是,再比较归纳时,老师的话多了些。如果放开给孩子“你想说什么”,让4,5个孩子都来说一说,最后在简单归纳,讨论的涉及面会更大,参与度也高。不要担心孩子说不好,孩子的语言零碎,其实就年级来看,这是正常的,让他们把话说完,不要着急想引导带着说。好孩子也许能学会语言,但是其他的呢?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13
这次级部内讲的是复习课,内容是100以内数的整理与复习。重点训练学生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能力。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并不会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基于学生的学习特征,整节课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说出基本的计算方法教师对其进行整理。我设计了口算、填空、看情境图编数学故事列算式、练习、达标测试等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巩固旧知。但如何上好这枯燥无味的计算练习课呢?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教学中创设情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对这节课的设计谈一下我的想法。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的设计平铺直叙,没有活动设计,所以整堂课下来,感觉学生缺少了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应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境,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或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把枯燥无味的练习课上得生动有趣。
二、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我认为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对比较难掌握,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较难。在教学中,我就突出练习这方面的内容,对比较容易的适当减少练习次数。这样减少盲目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反馈练习,分层提高
考虑到要面向全体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想到有浅入深,先设计几道口算及填空练习,再总结计算方法,再逐一加深到变式的练习,最后达标测试。在这一环节我也注重学生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多次复述计算过程。
一节课下来,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比较顺畅,就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沉闷了点。如果能更好的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点,加点有效的活动那就会更好。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14
反思整节课的教与学,本节课有以下一些特点及问题。
1.基本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本节课把活动课与练习课有机地整合,使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问题、解决问题,并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内化。如:设计奖杯这一环节,看似美术课,其实里面包含着辨认图形及图形的运用等数学知识。正是由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所以比较好地体现了本节课是数学的复习课,而不是其他科目的复习课。
2.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不但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更有小组的合作探讨、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交流中发展自我――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同时,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完善自我认知方式,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地发挥。如:这些运动员怎样安排在两辆车内比较合理?这个问题经过学生的讨论,他们的回答让你惊奇,“小狗和松鼠一辆车,猴子和兔子一辆车,车上空余的位置给它们放行李”。
3.注重数学应用
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会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了解数学的价值。如设计奖杯、安排车辆等问题,都是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与值得思考的地方。
1.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方面是如何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果能把“动物们的运动会”改为“学校学生自己的运动会”,效果也许会更好;另一方面是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一些知识整理与归纳的方法,潜移默化,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
2.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虽然本节课已经精心设计了小组的分工协作,如: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2人合作:一人提问题并记录,一人解答写算式,然后交换。但实施时,出现一些学生代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做练习等现象。因此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15
算法多样化是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最易引起争议的焦点问题。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按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选择口算的最优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小组内进行评价,进行辩论,进而形成最优的口算方法,通过多样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感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而自主的选择最优的口算的方法,并且通过练习达到认可和巩固的作用。
在设计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应该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口算时可以先加强学生的估算的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口算的准确性,促进学生对口算的理解和应用。
二、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面对算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无论哪个学生,凡是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都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总是在自己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学生的心灵深处不仅有求异和创新的需要,而且完全有创造的潜力。这样通过一道题的有效学习比训练几张口算卡来得收获更大。
三、鼓励质疑评价,培养反思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对于学生思维成果的评价,并非是老师的专利。因此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口算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优劣,应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质疑、剖析。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来反思。为什么结果要减去3呢?对同学的算法,你想发表什么意见?还有不同意见吗?等等,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的思路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同学们用多种方法去口算,尽管大家的思考方法不同,但有一种相同的思路,想一想,这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发现,都是在想方设法凑整。如果学生原来的凑整是处于无意识状态,那么,通过对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就增强了用凑整思路来解决实际情境中的各种计算问题的意识。不仅使结论得到进一步的凝练和升华,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价值观。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6-22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06-22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4-20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2-23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3-27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14篇04-16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11-24
《1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反思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