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吃西瓜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吃西瓜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吃西瓜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无籽西瓜的优点。
活动准备
1、普通西瓜、无籽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样吃西瓜”的问题
1、教师讲述故事《猴王吃西瓜》
2、提问:
(1)猴王是怎样吃西瓜的?
(2)你们是怎样吃西瓜的?
二、请幼儿在许多瓜果中挑选出西瓜进行观察、品尝。
1、这里有许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2、西瓜是什么样的?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3)小结:有的
西瓜是圆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
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三、引导幼儿感受无籽西瓜的优点
1、请幼儿品尝无籽西瓜,说说它和刚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
(特别甜,吃起来特别方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作一小结,让幼儿感受科技新产品的优点。
附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捡到一个大西瓜,就把它送给了猴王。
可猴王不会吃西瓜,于是它就招来许多猴子问:“谁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却说:“不对,不对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对,是吃瓤的!”于是猴子们就争吵起来。
最后,猴王听信了老猴子的话,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则吃到了甜甜的瓤。
吃西瓜教案2
活动经验:
在教法上注意到设计的综合性:即目标上知,情,意,行的综合考虑又有教学形式上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结合;还有教学资源上课件,充分手工材料,工具等多向利用;甚至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延伸)上都能整体规则,这也是与新“纲要”精神匹配的。
另外,创新教案的设计,并不仅仅限于教育过程。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教案的设计更应富于新颖性,创造性,各环节反映出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创新,如《小老鼠吃西瓜》中改变了以往将操作活动作为延伸活动的形式化,让操作活动成为幼儿实践,汲取素材的过程。
一.设计意图
前段时间有一位家长向我反应:孩子在吃完半只西瓜后,不停地摆弄西瓜皮,还一个劲地问半圆的西瓜皮可以做什么。我告诉家长这证明孩子有较强的创造欲望,应该为孩子积极的提供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动手、动脑。边向家长介绍就有一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产生:结合童话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话故事《小老鼠吃西瓜》正好适合这个设想。这篇童话通过老鼠种西瓜——想办法吃西瓜——请动物们来喝西瓜汁的情节,塑造了两个活泼有趣、热爱生活的老鼠形象,并证明了一个真理:爱劳动、爱动脑筋和爱同伴的人是快乐的。在幼儿想象西瓜皮可以做什么的同时自己动手将瓜皮做成玩具,最后将操作过程编入故事结尾中。
作品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西瓜之大,老鼠之小,因而产生了老鼠如何吃西瓜的问题,老师将问题投给幼儿,让孩子们寻找解决的办法。以生动有趣的内容给幼儿极大的启示,幼儿可以从中体会到劳动与收获的快乐,意识到大胆想象和创新的快乐,还可以感受友爱和分享的快乐。总之,此活动立志引导幼儿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创新。
二.活动目标
⒈感知童话故事结构,尝试在认识和想象的基础上,改编故事结尾,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⒉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动脑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好品德。
三.活动准备
⒈课件《小老鼠种西瓜》
⒉西瓜四个、车轮、风帆、橡皮泥、小木棍、彩色纸、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等。
四.活动过程
一、 欣赏故事
⒈教师以提问的方法引出故事名称,引起幼儿注意。
⒉讲述第一遍故事,边讲边播放
课件。(出现大西瓜和小老鼠在屏幕上,突出西瓜大、老鼠小)
⒊讲述第二遍故事,边讲述边播放。(动画型式播放故事基本内容)
⒋提问:
白老鼠种的西瓜怎么样?白老鼠怎么想办法吃西瓜的?它和朋友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白老鼠最后是怎样吃西瓜的?它请了什么人来一起吃西瓜了呢?故事里的白老鼠是什么样的白鼠?你喜欢吗?如果你是白鼠,你怎么吃西瓜呢?(想一个跟故事中白老鼠不一样的办法。)
⒌教师引导幼儿归纳:白老鼠种西瓜——是爱过去的白老鼠;用吸管吸西瓜汁——是爱动脑筋的白老鼠;免费供应西瓜汁——是关心别人的白老鼠。
二、 用瓜皮做什么?
⒈向幼儿提供一定工具与材料,鼓励幼儿想象和操作。(小车轮、风帆、彩色纸、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
⒉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与能力,兴趣特点分组活动。
①粘贴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想象和添画过程。
②实物操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给幼儿提示、启发教师可启发幼儿用西瓜做汽车、蒙古包的小房子、帆船等。注意提醒幼儿在操作中想象发展简单情节。
三、 想象讲述
在前面阶段活动基础上,要求幼儿为故事想象一个新的故事结尾,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⒈向幼儿提问:白老鼠的西瓜吃完了,瓜皮可以做什么?
⒉引导
幼儿运用个人操作活动的经验编完整的故事:假定小动物们一起做了一样有用的东西,请你帮他们想一下,然后编入故事。
五.延伸活动
学习歌表演《种西瓜》,感受体验老鼠劳动收获的乐趣。
六.活动反思
一 通过活动的实施,感到制定目标还有不足。
在老师指导操作时·个别幼儿讲述故事时,有些幼儿没有仔细倾听,老师虽随机教育幼儿有礼貌的听他人讲述,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培养幼儿有礼貌的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列入目标,老师在活动环节前就会提出要求,效果会更好。
二 课件利用率较低。
课件制作的时间较长,但在活动中仅仅只用于作品欣赏这一环
节,使得课件的利用率较底。如果在课件中预设几种故事结尾于幼儿编述结尾后,让幼儿在课件中找到自己理想的故事结尾,完整欣赏新故事。这样使得课件的利用率提高,增加了课件与幼儿的交互作用,又使得幼儿对自己编述的故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三 分组活动、操作活动重视个别差异、重视
活动过程。
操作过程中考虑幼儿的不同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操作目标,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取操作的`经验,对后面编述故事的结尾提供了素材。
四 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比较适度。
这里所说的关系主要是指在语言活动的系列活动中,幼儿主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教师与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与主导关系,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活动要求发生变化:
1幼儿活动前准备状态很兴奋,加上活动前半部分利用动画帮助幼儿欣赏作品,所以活动的开始教师参与组织成分较少。
2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能,对幼儿而言,主要有作品的新的语言要求,美工操作等新的技能要求,其中应以语言要求更为重要,难度较大,所以老师对幼儿理解作品、想象讲述中参与组织较多,美工操作组织较少。
3对于天真烂漫的
幼儿,最成功的教育方式莫过于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感受到安全,愉悦的情况下,他们的自主探索动机得到激发,并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和探索中,身心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设计教学活动强调要立足于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以幼儿的兴趣和内在发展需要为基础,营造宽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使幼儿在自主情绪主导下积极参加活动,从中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究竟如何设计教案?如何在“教育活动要以儿童发展为本”“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理念真贯穿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1)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前提。
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征,发展水平,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小老鼠吃西瓜》活动的设计中,充分关注到中班孩子的兴趣特点和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孩子们喜欢拿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当玩具或当材料做玩具,如用泥,沙建长城,房子。用吃完的口香糖当橡皮泥,用饭碗做帽子等等,老师在生活中注意留意了这些细节,由此,一个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小老鼠用西瓜皮可以做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诞生了。
(2)准确的目标定位。
教案设计都是集体教学活动计划。多是教师预设的,反映目标性模式的活动。因此,目标的定位尤显重要。《小老鼠吃西瓜》教案中,尽管是语言故事教学活动,但是我没有把目标仅仅着眼于相关知识的传授上,而是定位在
幼儿的创新意识,经验讲述方法的培养上。
(3)综合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
吃西瓜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手段,感知了解西瓜的多种用处。
2.激发更加喜爱西瓜的情感和不断探索西瓜的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切成各种形状的.西瓜皮、西瓜皮炒菜、西瓜籽、西瓜霜含片。
活动过程:
1.品尝西瓜皮炒菜,知道西瓜皮的食用。
师介绍菜肴,引起幼儿食欲。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炒了一盘好吃的菜,请你们看一看,猜一猜这是什么菜?
当幼儿知道是用西瓜皮做成的菜,都露出了惊奇的表情说:“啊,西瓜皮还可以吃?”
一起品尝,说说西瓜皮的味道和咬上去的感觉。
2.想象西瓜皮变玩具,体验西瓜皮的玩法。
师:西瓜皮可以吃,还可以玩呢?你们说,西瓜皮可以怎么玩?
提供不同形状的西瓜皮,让幼儿边玩边想象。
男孩子把对半切开的西瓜皮想象成小船,在水池里放满水,玩起了开船的游戏。想象成帽子,戴在头上变成了解放军。女孩子把西瓜皮当成了摇篮,把洋娃娃放在里面开心地摇起了摇篮。
小朋友把切成小块的西瓜皮想象成手机,打电话游戏玩得不亦乐乎。还把小块的西瓜皮当成了x、小桥、眼镜、奥特曼脸谱等等。
3.西瓜皮做美容,感受其中的乐趣。
师:西瓜皮里含有很多的营养成分,是天然的美容护肤品,我们也来学学大人,做做美容吧。
4.剥西瓜籽比赛,了解西瓜籽的吃法。
5.品尝西瓜霜含片,了解西瓜的药用。
活动反思:
骗吃骗玩,是教师吸引幼儿,抓住幼儿注意力和兴趣点的法宝。活动始终伴随着幼儿喜欢的情境体验:品尝菜肴、想象玩法、做美容、剥西瓜籽比赛、品尝西瓜霜含片,让幼儿始终在吃吃玩玩中不断的操作体验,真实地感知西瓜的广泛用途,丝毫没有说教的痕迹。活动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个情境中吸引注意力、激活思维,伴随着教师对环节的一步步引领,孩子们的眼神和表情,由好奇到惊讶、从好奇到欢欣。本活动通过吃、玩、想、比等过程,挑战和丰富幼儿的认知、语言等经验,刺激和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想象、概括等能力,拓展了有关西瓜的经验。
吃西瓜教案4
一、设计意图 前段时间有一位家长向我反应:孩子在吃完半只西瓜后,不停地摆弄西瓜皮,还一个劲地问半圆的西瓜皮可以做什么。我告诉家长这证明孩子有较强的创造欲望,应该为孩子积极的提供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动手、动脑。边向家长介绍就有一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产生:结合童话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话故事《小老鼠吃西瓜》正好适合这个设想。这篇童话通过老鼠种西瓜——想办法吃西瓜——请动物们来喝西瓜汁的情节,塑造了两个活泼有趣、热爱生活的老鼠形象,并证明了一个真理:爱劳动、爱动脑筋和爱同伴的人是快乐的。在幼儿想象西瓜皮可以做什么的同时自己动手将瓜皮做成玩具,最后将操作过程编入故事结尾中。
作品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西瓜之大,老鼠之小,因而产生了老鼠如何吃西瓜的问题,老师将问题投给幼儿,让孩子们寻找解决的办法。以生动有趣的内容给幼儿极大的启示,幼儿可以从中体会到劳动与收获的快乐,意识到大胆想象和创新的快乐,还可以感受友爱和分享的快乐。总之,此活动立志引导幼儿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创新。
二、活动目标 1、感知童话故事结构,尝试在认识和想象的基础上,改编故事结尾,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2、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动脑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好品德。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小老鼠种西瓜》
2、西瓜四个、车轮、风帆、橡皮泥、小木棍、彩色纸、{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等。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1、教师以提问的方法引出故事名称,引起幼儿注意。
2、讲述第一遍故事,边讲边播放课件。(出现大西瓜和小老鼠在屏幕上,突出西瓜大、老鼠小)
3、讲述第二遍故事,边讲述边播放。(动画型式播放故事基本内容)
4、提问:
白老鼠种的西瓜怎么样?白老鼠怎么想办法吃西瓜的?它和朋友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白老鼠最后是怎样吃西瓜的?它请了什么人来一起吃西瓜了呢?故事里的白老鼠是什么样的白鼠?你喜欢吗?如果你是白鼠,你怎么吃西瓜呢?(想一个跟故事中白老鼠不一样的办法。)
5、教师引导幼儿归纳:白老鼠种西瓜——是爱过去的白老鼠;用吸管吸西瓜汁——是爱动脑筋的白老鼠;免费供应西瓜汁——是关心别人的白老鼠。
(二)用瓜皮做什么?
1、向幼儿提供一定工具与材料,鼓励幼儿想象和操作。(小车轮、风帆、彩色纸、{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
2、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与能力,兴趣特点分组活动。
①粘贴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想象和添画过程。
②实物操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给幼儿提示、启发教师可启发幼儿用西瓜做汽车、蒙古包的小房子、帆船等。注意提醒幼儿在操作中想象发展简单情节。
(三)想象讲述
在前面阶段活动基础上,要求幼儿为故事想象一个新的故事结尾,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1、向幼儿提问:白老鼠的西瓜吃完了,瓜皮可以做什么?
2、引导幼儿运用个人操作活动的经验编完整的故事:假定小动物们一起做了一样有用的东西,请你帮他们想一下,然后编入故事。
五、延伸活动 学习歌表演《种西瓜》,感受体验老鼠劳动收获的乐趣。
六、活动反思 一通过活动的`实施,感到制定目标还有不足。
在老师指导操作时·个别幼儿讲述故事时,有些幼儿没有仔细倾听,老师虽随机教育幼儿有礼貌的听他人讲述,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培养幼儿有礼貌的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列入目标,老师在活动环节前就会提出要求,效果会更好。
二课件利用率较低。
课件制作的时间较长,但在活动中仅仅只用于作品欣赏这一环
节,使得课件的利用率较底。如果在课件中预设几种故事结尾于幼儿编述结尾后,让幼儿在课件中找到自己理想的故事结尾,完整欣赏新故事。这样使得课件的利用率提高,增加了课件与幼儿的交互作用,又使得幼儿对自己编述的故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三分组活动、操作活动重视个别差异、重视
活动过程。
操作过程中考虑幼儿的不同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操作目标,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取操作的经验,对后面编述故事的结尾提供了素材。
四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比较适度。
这里所说的关系主要是指在语言活动的系列活动中,幼儿主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教师与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与主导关系,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活动要求发生变化:
1幼儿活动前准备状态很兴奋,加上活动前半部分利用动画帮助幼儿欣赏作品,所以活动的开始教师参与组织成分较少。
2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能,对幼儿而言,主要有作品的新的语言要求,美工操作等新的技能要求,其中应以语言要求更为重要,难度较大,所以老师对幼儿理解作品、想象讲述中参与组织较多,美工操作组织较少。
3对于天真烂漫的幼儿,最成功的教育方式莫过于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感受到安全,愉悦的情况下,他们的自主探索动机得到激发,并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和探索中,身心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设计教学活动强调要立足于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以幼儿的兴趣和内在发展需要为基础,营造宽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使幼儿在自主情绪主导下积极参加活动,从中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究竟如何设计教案?如何在“教育活动要以儿童发展为本”“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理念真贯穿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1)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前提。
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征,发展水平,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小老鼠吃西瓜》活动的设计中,充分关注到中班孩子的兴趣特点和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孩子们喜欢拿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当玩具或当材料做玩具,如用泥,沙建长城,房子。用吃完的口香糖当橡皮泥,用饭碗做帽子等等,老师在生活中注意留意了这些细节,由此,一个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小老鼠用西瓜皮可以做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诞生了。
(2)准确的目标定位。
教案设计都是集体教学活动计划。多是教师预设的,反映目标性模式的活动。因此,目标的定位尤显重要。《小老鼠吃西瓜》教案中,尽管是语言故事教学活动,但是我没有把目标仅仅着眼于相关知识的传授上,而是定位在幼儿的创新意识,经验讲述方法的培养上。
(3)综合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
在教法上注意到设计的综合性:即目标上知,情,意,行的综合考虑又有教学形式上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结合;还有教学资源上课件,充分手工材料,工具等多向利用;甚至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延伸)上都能整体规则,这也是与新“纲要”精神匹配的。另外,创新教案的设计,并不仅仅限于教育过程。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教案的设计更应富于新颖性,创造性,各环节反映出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创新,如《小老鼠吃西瓜》中改变了以往将操作活动作为延伸活动的形式化,让操作活动成为幼儿实践,汲取素材的过程。
吃西瓜教案5
活动目标
1.体验动脑筋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愉悦感。
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
3.丰富词汇:砸、砍、扛、插、吸。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懒蛤蟆教具、教学挂图、配乐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新朋友(出示懒蛤蟆教具)他有一片果园。咦,果园里会种着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一片西瓜地图片。
师:你们看到什么了?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一个个西瓜是怎么样的呀?(又大又圆,都熟了)眼看着西瓜越长越大,可是癞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办法,心里呀可着急了。那怎么办呀?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好听的故事《癞蛤蟆吃西瓜》,看看癞蛤蟆到底是怎么吃西瓜的。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呀?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呀?(师幼互动)
过渡: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好听的故事。
3.结合教学挂图,分部分理解故事。
(1)教师讲述第一部分(从开头至“癞蛤蟆心里可着急呀”)。
提问:癞蛤蟆的'西瓜长得怎么样?(学习用动作表示又大又圆)可是癞蛤蟆想不出办法来吃西瓜,心里真急啊!请你们帮癞蛤蟆想个吃西瓜的好办法吧!(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师:小朋友想到了很多办法,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癞蛤蟆到底是用什么办法的。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从“这二天”至“我们又怎么扛得动呢?”)。
提问:有谁来帮癞蛤蟆想办法了?
青蛙想了那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故事中的语言加以强化,丰富词汇:砸、砍、扛。)
(3)读讲故事至最后,提问:
后来癞蛤蟆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
它是怎么吃的?谁来学学?(请小朋友做插、吸的动作以巩固学习动词:插、吸。)
4、最后一次完整欣赏故事:播放故事视频,通过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
提问:癞蛤蟆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西瓜。癞蛤蟆有没有一个人自己吃啊?那甜甜的西瓜汁是怎么做出来的?
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利用契机教育幼儿懂得分享、帮助别人)
小结:只要肯动脑筋,任何问题都能解决的。我有了好东西要跟好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幼儿用瓜子粘贴画。
活动反思
《蛤蟆吃西瓜》这个童话故事利用了幼儿喜欢的动物为主人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讲故事演绎的生动、有趣,牢牢吸引幼儿的目光。
在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多说、多思考,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提供机会;在让幼儿多说的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词汇丰富、句型练习等也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基础,应将其恰当地融入到活动方案设计中。《蛤蟆吃西瓜》注重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它利用了原故事里惯有的模式,继续创编故事……利用两两讨论多给幼儿机会去说,去尝试。
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从而我们开始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了反思,不断地提升自我、挑战自我,学习用新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模式来完善和完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吃西瓜教案6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2、尝试改编故事结尾,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3、幼儿体验劳动、爱动脑筋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愉快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图片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一片西瓜地)
师:对了,有一只蛤蟆种了一片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个个又大又圆,你们想知道蛤蟆是怎样吃西瓜的吗?(想)
二、文学欣赏
1、故事《蛤蟆吃西瓜》,出示图片。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讲到第二小节完。
师:蛤蟆想不到办法,心里真急呀,小朋友你们来帮它想个吃西瓜的`好办法吧?
(幼儿自由想象)
2、后来蛤蟆有没有想到吃西瓜的办法,我们来听一听。(教师讲述故事)
问:蛤蟆和青蛙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3、到底怎样呢?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讲述故事)
4、后来蛤蟆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
5、蛤蟆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没有一个人吃?它是怎样做的?
6、你们喜不喜欢蛤蟆,为什么?
三、表演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表演一下吧
四、吃西瓜
蛤蟆你们心里开心吗?我们一起去用各种办法吃西瓜吧。
幼儿自由吃西瓜,结束活动。
吃西瓜教案7
一、设计意图
前段时间有一位家长向我应:孩子在吃完半只西瓜后,不停地摆弄西瓜皮,还一个劲地问半圆的西瓜皮可以做什么。我告诉家长这证明孩子有较强的创造欲望,应该为孩子积极的提供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动手、动脑。边向家长介绍就有一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产生:结合童话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话故事《小老鼠吃西瓜》正好适合这个设想。这篇童话通过老鼠种西瓜想办法吃西瓜请动物们来喝西瓜汁的情节,塑造了两个活泼有趣、热爱生活的老鼠形象,并证明了一个真理:爱劳动、爱动脑筋和爱同伴的人是快乐的。在幼儿想象西瓜皮可以做什么的同时自己动手将瓜皮做成玩具,最后将操作过程编入故事结尾中。
作品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西瓜之,老鼠之小,因而产生了老鼠如何吃西瓜的问题,老师将问题投给幼儿,让孩子们寻找解决的办法。以生动有趣的内容给幼儿极的启示,幼儿可以从中体会到劳动与收获的快乐,意识到胆想象和创新的快乐,还可以感受友爱和分享的快乐。总之,此活动立志引导幼儿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创新。
二、活动目标
1、感知童话故事结构,尝试在认识和想象的基础上,改编故事结尾,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2、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动脑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好品德。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小老鼠种西瓜》
2、西瓜四个、车轮、风帆、橡皮泥、小木棍、彩色纸、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等。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1、教师以提问的方法引出故事名称,引起幼儿注意。
2、讲述第一遍故事,边讲边播放课件。(出现西瓜和小老鼠在屏幕上,突出西瓜、老鼠小)
3、讲述第二遍故事,边讲述边播放。(动画型式播放故事基本内容)
4、提问:
白老鼠种的西瓜怎么样?白老鼠怎么想办法吃西瓜的?它和朋友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白老鼠最后是怎样吃西瓜的?它请了什么人来一起吃西瓜了呢?故事里的白老鼠是什么样的白鼠?你喜欢吗?如果你是白鼠,你怎么吃西瓜呢?(想一个跟故事中白老鼠不一样的办法。)
5、教师引导幼儿归纳:白老鼠种西瓜是爱过去的白老鼠;用吸管吸西瓜汁是爱动脑筋的白老鼠;免费供应西瓜汁守心别人的白老鼠。
(二)用瓜皮做什么?
1、向幼儿提供一定工具与材料,鼓励幼儿想象和操作。(小车轮、风帆、彩色纸、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
2、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与能力,兴趣特点分组活动。
①粘贴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助幼儿完成想象和添画过程。
②实物操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给幼儿提示、启发教师可启发幼儿用西瓜做汽车、蒙古包的小房子、帆船等。注意提醒幼儿在操作中想象发展简单情节。
(三)想象讲述
在前面阶段活动基础上,要求幼儿为故事想象一个新的'故事结尾,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1、向幼儿提问:白老鼠的西瓜吃完了,瓜皮可以做什么?
2、引导幼儿运用个人操作活动的经验编完整的故事:假定小动物们一起做了一样有用的东西,请你他们想一下,然后编入故事。
五、延伸活动
学习歌表演《种西瓜》,感受体验老鼠劳动收获的乐趣。
六、活动思
一通过活动的实施,感到制定目标还有不足。
在老师指导操作时个别幼儿讲述故事时,有些幼儿没有仔细倾听,老师虽随机教育幼儿有礼貌的听他人讲述,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培养幼儿有礼貌的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列入目标,老师在活动环节前就会提出要求,效果会更好。
二课件利用率较低。
课件制作的时间较长,但在活动中仅仅只用于作品欣赏这一环
节,使得课件的利用率较底。如果在课件中预设几种故事结尾于幼儿编述结尾后,让幼儿在课件中找到自己理想的故事结尾,完整欣赏新故事。这样使得课件的利用率提高,增加了课件与幼儿的交互作用,又使得幼儿对自己编述的故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三分组活动、操作活动重视个别差异、重视
活动过程。
操作过程中考虑幼儿的不同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操作目标,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取操作的经验,对后面编述故事的结尾提供了素材。
四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比较适度。
这里所说的关系主要是指在语言活动的系列活动中,幼儿主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教师与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与主导关系,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活动要求发生变化:
1幼儿活动前准备状态很兴奋,加上活动前半部分利用动画助幼儿欣赏作品,所以活动的开始教师参与组织成分较少。
2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能,对幼儿而言,主要有作品的新的语言要求,美工操作等新的技能要求,其中应以语言要求更为重要,难度较,所以老师对幼儿理解作品、想象讲述中参与组织较多,美工操作组织较少。
3对于天真烂漫的幼儿,最成功的教育方式莫过于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感受到安全,愉悦的情况下,他们的自主探索动机得到激发,并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和探索中,身心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设计教学活动强调要立足于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以幼儿的兴趣和内在发展需要为基础,营造宽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使幼儿在自主情绪主导下积极参加活动,从中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究竟如何设计礁?如何在“教育活动要以儿童发展为本”“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理念真贯穿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1)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前提。
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征,发展水平,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小老鼠吃西瓜》活动的设计中,充分关注到中班孩子的兴趣特点和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孩子们喜欢拿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当玩具或当材料做玩具,如用泥,沙建长城,房子。用吃完的口香糖当橡皮泥,用饭碗做帽子等等,老师在生活中注意留意了这些细节,由此,一个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小老鼠用西瓜皮可以做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诞生了。
(2)准确的目标定位。
礁设计都是集体教学活动计划。多是教师预设的,映目标性模式的活动。因此,目标的定位尤显重要。《小老鼠吃西瓜》礁中,尽管是语言故事教学活动,但是我没有把目标仅仅着眼于相关知识的传授上,而是定位在幼儿的创新意识,经验讲述方法的培养上。
(3)综合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
在教法上注意到设计的综合性:即目标上知,情,意,行的综合考虑又有教学形式上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结合;还有教学资源上课件,充分手工材料,工具等多向利用;甚至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延伸)上都能整体规则,这也是与新“纲要”精神匹配的。另外,创新礁的设计,并不仅仅限于教育过程。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礁的设计更应富于新颖性,创造性,各环节映出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创新,如《小老鼠吃西瓜》中改变了以往将操作活动作为延伸活动的形式化,让操作活动成为幼儿实践,汲取素材的过程。
吃西瓜教案8
夏天里,宝宝经常食用的水果就是西瓜了。在吃西瓜时,鼓励幼儿观察西瓜的特征,把西瓜搬到课堂上去,让宝宝通过吃西瓜而对西瓜有更多的了解,进而会画西瓜、给西瓜涂颜色、把西瓜剪下来。
活动名称:
吃西瓜、画西瓜、剪西瓜
活动目标:
1、通过画西瓜、给西瓜涂色、剪贴等操作活动,引导幼儿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感受西瓜丰收的喜悦之情。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小肌肉群的灵敏性。
3、帮助幼儿了解西瓜丰富的营养,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是人们夏季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4、鼓励幼儿喜欢吃各种水果,吃水果时要洗干净,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各种品种的(有籽西瓜、无籽西瓜、黄瓤西瓜、红瓤西瓜等)西瓜若干。
2、绘画、涂色、剪贴西瓜的材料若干。
3、活动前引导幼儿洗净手。
活动过程:
1、吃西瓜,感知西瓜的特征。
(1)引导幼儿通过看、摸、尝等方法感知西瓜的外形、颜色、味道等。
(2)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
(3)讨论西瓜的用途,教育幼儿多吃水果,吃水果时应西干净,果皮不能乱丢。
2、西瓜丰收了。
(1)画(剪贴)西瓜。
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西瓜的基础上,画(剪贴)出形形色色的西瓜(整个的、切开的、有籽的、无籽的、自己想种出的西瓜等)。
(2)丰收的西瓜展。
幼儿将作品贴到作品栏里,布置丰收的西瓜展。
活动反思:通过吃西瓜、画西瓜、给西瓜涂色、剪贴西瓜等操作活动,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小肌肉的灵敏性,帮助幼儿了解西瓜有丰富的营养,对人的身体健康友好处,鼓励幼儿喜欢各种水果,吃水果时要洗干净,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吃西瓜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吃西瓜”游戏,提高自己的写作兴趣。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3、能把句子写通顺,连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教具准备
西瓜切好,大小一样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师:小朋友们,这几天天气这么热,你们每天肯定要喝一些饮料,吃一些水果来解渴吧?那谁能说说,夏天你们经常吃的是哪种水果呢?(西瓜)西瓜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说)西瓜好吃吗?是呀,西瓜不仅能消暑解渴,而且非常好吃,那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做一个“吃西瓜”的游戏,你们说好吗?揭题:吃西瓜
(二)明确要求:
师:在做游戏前,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和游戏规则。
1、要求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每位小朋友要注意观察参加游戏的同学怎么玩,大家的表情怎样?自己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等一下我们再把它写下来,好吗?
2、宣布游戏规则:
(1)参加比赛的同学,每人分3块西瓜。(切的大小差不多大)
(2)看谁吃的快。一声令下,马上开始吃西瓜,谁先把前面的3块吃完,谁就是冠军。(设速度奖)
(3)瓜上不能留有红瓤。(设干净奖)比赛进行两次。
(三)比赛的准备。
1、教师在桌上摆了一排已切好的西瓜,3块为一组,分4组放好。
2、定选手,请两组同学,每组4位参加活动。
师:同学们个个都想参加,看,他们的表现怎样?谁能说说?(有的高高举起手,有的站起来,还高举着手,嘴里还叫着:“老师,叫我!”或者说,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跃跃欲试了。)老师选好8位参赛选手。此时此刻,你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3、现在让我们根据以下的思路把“比赛前”连起来说一说。
(1)今天的天气怎样?
(2)一上课,老师的导语怎么说?要做一个什么游戏?
(3)老师是怎样做比赛前的准备工作的.?对比赛规则是怎么说的?
(4)同学们听后的表现如何?选上的,没选上同学的心理活动怎样?
词语:挥汗如雨、盛暑炎夏、骄阳似火、热浪滚滚、烈日当头
△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中午,骄阳似火,周围的空气热得发烫,仿佛划支火柴就着了似的。
△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树木垂下了头,鸟儿无力地飞着,大地被烤得发烫,人在地面上走都觉得烫脚。
①指名说,
②同桌自由练说,
③再写下来。
(四)进行比赛。
1、师:同学们:马上就要开始做游戏了,老师提醒大家注意:
观察要求:
(1)参加比赛的同学吃的样子、动作怎样?
(2)其他同学的表情、动作、语言怎样?谁得第一名,他的表现又如何?
(3)自己当时的心情又是如何?
2、各小组推选代表上来,开始吃西瓜。其他同学自由观察。选出速度奖、干净奖各一名。再进行第二次比赛,还未认真观察的同学,赶快补上。
3、现在给同学3分钟时间,学习一下下面的词语及语段。
词语:千姿百态吃西瓜;狼吞虎咽、满脸都是、塞满小嘴、红通通;汗水直流、俯下身子、咽
馋猫型
爸爸笑着对我们说:“孩子们吃西瓜喽。”弟弟一听,闪电般地冲到了爸爸身旁,不停地催促,爸爸拿着菜刀准备切,弟弟的口水已经忍不住流下来了。西瓜切好了,弟弟一把把几块西瓜拢了过来,在上面咬了几个月牙形的缺口,他冲着爸爸妈妈说:“这些都是我的,我做了记号,你们可别偷吃哦”说着,就抓起一块,连瓤带籽地吃了起来,把胖乎乎的小嘴塞得满满的,几乎不能再咀嚼了,快要爆炸了似的。汁水从嘴里流了下来,顺着手臂淌到手腕,但是弟弟却没有发觉,继续吃,眼睛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的西瓜,生怕别人把它们吃了。
狼吞虎咽型
爸爸也不甘示弱,操起一块,张大嘴,一口咬掉好大一块,三口两口西瓜就没了,瓜汁滴答滴答,顺着爸爸的手流到桌子上,他也顾不得擦,马上左手拿一块,右手拿一起,两边一起吃,这吃一口,那吃一口。
淑女型
看姐姐,她捧起一小块,两手轻轻地捏住西瓜的两端,小拇指微微向上翘起,轻启红唇,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吃,而且每吃一口都会用一张餐巾纸轻轻地擦一下嘴。爸爸吃完两块,姐姐连一块也没吃完,这让我想到了电视剧里的大家闺秀,真是文静。
吃西瓜,各人有各人的吃样,真是千姿百态。
4、根据观察的要求,把吃西瓜的经过说说,用上上面的词语及语段。
(五)比赛结束,给获胜者颁奖。(特别仔细观察:)
(1)把什么作为奖品奖给第一名;(什么做奖品?)
(2)师发奖品时说了什么?(老师自己设计语言)
(3)其他同学的反映又是怎么样?
(六)反馈游戏过程,准备写作。
1、写作的提纲:
(1)刚才比赛时,教室里怎么样?(气氛)
(2)参赛的同学吃的怎样?
(3)有参赛的同学谈谈你刚才吃的怎样?心里是怎么想的?
(4)结果如何?(欢笑声中结束)
2、把游戏过程连起来试着自己说一说,指名说,再写下来。
3、词语,帮助写作:
红瓤黑籽、馋涎欲滴、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沸腾、哄堂大笑、兴奋、呐喊助威、狼吞虎咽、拼命往嘴里塞、塞满、手忙脚乱、汗水、斯文、细嚼、慢咽、顺着、丝毫、最有趣的
(七)生在口述的基础上写下来
师巡视,个别指导。
(八)评讲作文。
1、请每位同学认真读同学的两篇习作;
2、然后讨论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得好一点?
3如:
①是否有条理②是否写具体、形象③用词是否准确④喜欢哪种开头
等方面去对照。
习作1:
吃西瓜比赛
一阵阵喧闹声从教室中传出,发生了什麽事呢?你一走近,便能闻到扑鼻而来的西瓜香,使你立刻心知肚明——正在举行吃西瓜比赛。
这时,比赛已经到了第三场——速度赛,也是最精精彩的一场比赛。
比赛之前,我一手拿一块西瓜做好了准备,许宁已经吧一块西瓜放入了口,而敬楷却已把一块西瓜咬下了一块。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我和参赛的三人一起开始了比赛,我立刻把一整块西瓜放入嘴里咬断,再狂嚼一顿后吞下,3块中就这样少了一块。然后,我再干掉了另一块。我虽然对自己的速度感到满意,但有个同学已经狼吞虎咽的吃完了。正在一边大口喘气呢!而我们的敬楷吃法才叫怪怪,拿一块西瓜后吃进嘴里再吐出来。吃的地上,桌子上到处都是汁。
最后,我得了个最佳干净奖。当别人问我们奖是什麽?我们都说,奖品啊,那就是吃饱了肚子。
习作2吃西瓜大赛
星期五上午,我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得吃西瓜大赛。
比赛开始了,4名同学自告奋勇的上到了讲台,这时,段老师一本正经地开始宣布比赛规则:“第一,看谁吃的快。第二,瓜上不能留有红瓤。”然后,老师精挑细选了三块大小相同的西瓜,给了这四位同学。
老师一声令下“开始”,那四位同学屏住呼吸,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只有曹源在那里细嚼慢咽。而李楠用推土机方法,从左吃到右,又从右吃到左,连头也不抬,嘴巴一秒也不离开西瓜。把西瓜用最快地速度吃完了,而其他的同学,身上早已染满了红汁,他们也顾不上理睬,一直执着地投入在比赛中。这时,老师大声宣布“李楠是第一组的第一,用了1分钟。”而曹源顾不上吃,说:“我最烦吃西瓜了。”等他吃完时,已经过去了3分30秒了,真慢呀。
第二组开始了,我和三名同学分别上到了讲台,李楠给我们四个人每人拿了三块西瓜。郜旭阳直流口水,还没开始,郜旭阳就先吃了一小口。而我的心砰砰直跳。当老师说:“开始。”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当我快吃完时,我看见我旁边的同学还有许多,我已胜劵在握。我终于吃完了,等我交给段老师的时候,出乎我的意料,李延鹏也吃完了,我不好意思的笑了。
这次我和李延鹏并列第一,我们俩得到了“吃西瓜能手”的称号,我心里美滋滋的。
(九)生修改作文
根据以上的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
吃西瓜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感受作品,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主题倾向。
2、帮助幼儿感知故事,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3、帮助幼儿体验劳动、爱动脑筋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愉快感。
4、幼儿通过看、摸、尝感知西瓜的基本特征。
活动资源:
1、探索工具一批:如石头、放大镜、塑料刀、榨汁机、汤匙、吸管、牙签、叉子……等。
2、课室布置成一个西瓜园地,瓜地里大西瓜若干 。
3、多媒体课件:《蛤蟆吃西瓜》
4、区域活动资源:瓜子若干、白卡纸人手一张、糨糊一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带领幼儿来到“西瓜地”(课室布置成一个西瓜园地,瓜地里大西瓜若干),激发幼儿对西瓜的兴趣。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一片西瓜地)
师:对了,有一只蛤蟆种了一片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个个又大又圆,你们想知道蛤蟆是怎样吃西瓜的吗?(想)
二、课件欣赏
1、故事《蛤蟆吃西瓜》。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第一小结:有一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来了,青蛙看到这么大的西瓜,就帮蛤蟆想办法。青蛙说:“我们用石头砸西瓜吧!”蛤蟆想了一下,“不行,一砸西瓜就碎了。”
师:蛤蟆想不到办法,心里真急呀,小朋友你们来帮它想个吃西瓜的好办法吧?
(幼儿自由想象,并把自己想的办法说给同伴听)
2、后来蛤蟆有没有想到吃西瓜的办法,我们来看一看。(教师边放课件讲述故事)
第二小结:青蛙又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来用刀砍西瓜吧!”蛤蟆又想了一下,“还是不行,哪来这么大的刀呢?我们又怎么扛得动呢?”
问:蛤蟆和青蛙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3、后来到底怎样呢?我们再来看一看。(观看课件)
第三小结:蛤蟆和青蛙没办法了,就到瓜旁边去玩儿。在路上,它们捡到了一根竹管。蛤蟆看着竹管,一下子想出了好办法,蛤蟆和青蛙把竹管插进了西瓜,红红的西瓜汁立刻从竹管的另一头流了出来。蛤蟆和青蛙吸呀,吸呀!西瓜汁真甜。它们喝饱了,肚子都胀得圆鼓鼓的,西瓜汁还在流。于是,蛤蟆在竹管上装了个水笼头,可以随时开关。它还在竹管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供应西瓜汁”。小动物们看见牌子,都来了,他们排起了队,轮流喝西瓜汁。喝过西瓜汁的动物都说:“蛤蟆种的西瓜真甜!”
师:后来蛤蟆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
师:蛤蟆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没有一个人吃?它是怎样做的?
师:你们喜不喜欢蛤蟆,为什么?
蛤蟆种西瓜-----是爱劳动的.蛤蟆
蛤蟆想办法-----是爱动脑筋的蛤蟆
蛤蟆免费供应西瓜汁------是关心别人的蛤蟆
三、吃西瓜
老师:蛤蟆知道大四班的小朋友最能干了,它也请你们吃西瓜,你们开心吗?我们也开动脑筋一起去想各种办法吃西瓜吧。
1、提醒幼儿吃西瓜要注意卫生(提醒幼儿洗手)。
2、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探究西瓜的特征,品尝西瓜。
探索: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提供各种探索工具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品尝西瓜。
(启发幼儿可以把西瓜切块来吃,用汤匙舀着吃 ,用榨汁机榨汁来喝……等)
3、幼儿自由吃西瓜。
4、讨论:你用什么方法吃西瓜?你吃的西瓜味道是怎样?西瓜是什么样子?
幼儿与同伴分享探索的结果。例如西瓜是圆圆的(球形的)、有的是长长的(椭圆形的),皮是绿色 的有一条一条花纹,瓜瓤是红色的,有瓜子……等。丰富词汇:瓜皮、瓜瓤、瓜子等。
四、结束活动:种西瓜子
刚才我们吃西瓜时剩下很多瓜子,现在我们一起到菜园地把瓜子种进地里,我们天天看它,记录它是怎样生长的,好吗?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让幼儿玩“运西瓜”的游戏。
区域活动时,用瓜子粘贴画。
日常活动时,让幼儿说说“如何挑选一个好西瓜”。
附:
故事------蛤蟆吃西瓜
第一小结:这一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来了,青蛙看到这么大的西瓜,就帮蛤蟆想办法。青蛙说:“我们用石头砸西瓜吧!”蛤蟆想了一下,“不行,一砸西瓜就碎了。”
第二小结:青蛙又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来用刀砍西瓜吧!”蛤蟆又想了一下,“还是不行,哪来这么大的刀呢?我们又怎么扛得动呢?”
第三小结:蛤蟆和青蛙没办法了,就到瓜旁边去玩儿。在路上,它们捡到了一根竹管。蛤蟆看着竹管,一下子想出了好办法,蛤蟆和青蛙把竹管插进了西瓜,红红的西瓜汁立刻从竹管的另一头流了出来。蛤蟆和青蛙吸呀,吸呀!西瓜汁真甜。它们喝饱了,肚子都胀得圆鼓鼓的,西瓜汁还在流。于是,蛤蟆在竹管上装了个水笼头,可以随时开关。它还在竹管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供应西瓜汁”。小动物们看见牌子,都来了,他们排起了队,轮流喝西瓜汁。喝过西瓜汁的动物都说:“蛤蟆种的西瓜真甜!”
吃西瓜教案11
设计意图:
西瓜是幼儿经常吃、喜欢吃的瓜果之一,但家长平时入入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西瓜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西瓜作为教学内容,是为了引导幼儿在观察和品尝的过程中,发现西瓜的主要特点,了解怎样吃西瓜、为什么吃西瓜、什么样的西瓜更好吃等内容。课题看仅平常却体现了sis教育的精神。
目标: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无籽西瓜的优点。
[评:目标2体现了科技、发明与人们之间关系密切的观点。]
准备:
1、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无籽西瓜若干。
3、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4、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
过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样吃西瓜”的问题
[评:以有趣的故事引出课题,既能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又能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猴王吃西瓜》,提问:1、猴王是怎样吃西瓜的?2、你们是怎样吃西瓜的?
二、请幼儿在许多瓜果中挑选出西瓜进行观察、品尝
1、这里有许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评: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知道西瓜的多样性,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分析、思考能力。]
2、西瓜是什么样的?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评:每组一个西瓜为每个幼儿直接感知提供了条件,保证了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克服了怕幼儿不会观察、怕纪律难以维持、怕西瓜被打碎等等思想,让幼儿充分观察,从而了解了幼儿的观察方法,感知水平以及参与该活动是否主动、积极等情况。]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小结: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评:在幼儿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安排了让幼儿表述的环节,这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感知结果,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四、引导幼儿感受无籽西瓜的优点
1、请幼儿品尝无籽西瓜,说说它和刚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特别甜,吃起来特别方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作一小结,让幼儿感受科技新产品的优点。
[评:无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时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幼儿通过比较,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好处。]
附 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捡到一个大西瓜,就把它送给了猴王。
可猴王不会吃西瓜,于是它就招来许多猴子问:“谁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却说:“不对,不对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对,是吃瓤的!”于是猴子们就争吵起来。
最后,猴王听信了老猴子的话,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则吃到了甜甜的瓤。
吃西瓜教案1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感受作品,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主题倾向。
2、帮助幼儿感知童话故事结构,尝试在认识和想象的基础上,改编故事结尾,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3、帮助幼儿体验劳动、爱动脑筋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愉快感。
教学准备:
1、图片4幅、
2、录音机、配乐故事磁带
3、大西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一片西瓜地)
师:对了,有一只蛤蟆种了一片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个个又大又圆,你们想知道蛤蟆是怎样吃西瓜的.吗?(想)
二、文学欣赏
1、故事《蛤蟆吃西瓜》,出示图片。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讲到第二小节完。
师:蛤蟆想不到办法,心里真急呀,小朋友你们来帮它想个吃西瓜的好办法吧?
(幼儿自由想象)
2、后来蛤蟆有没有想到吃西瓜的办法,我们来听一听。(教师讲述故事)
问:蛤蟆和青蛙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3、到底怎样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听故事录音)
4、后来蛤蟆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
5、蛤蟆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没有一个人吃?它是怎样做的?
6、你们喜不喜欢蛤蟆,为什么?
三、音乐游戏
我们一起来做个爱劳动的、动脑筋、会关心别人的蛤蟆吧!
(带头饰演唱歌曲)
四、吃西瓜
蛤蟆你们心里开心吗?我们一起去用各种办法吃西瓜吧。
幼儿自由吃西瓜,结束活动。
吃西瓜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⒈感知童话故事结构,尝试在认识和想象的基础上,改编故事结尾,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⒉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动脑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好品德。
二、活动准备
⒈投影《小老鼠种西瓜》
⒉西瓜四个、车轮、风帆、橡皮泥、小木棍、彩色纸、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等。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⒈教师以提问的方法引出故事名称,引起幼儿注意。
⒉讲述第一遍故事,边讲边播放投影。(出现大西瓜和小老鼠在屏幕上,突出西瓜大、老鼠小)
⒊讲述第二遍故事,边讲述边播放。(动画型式播放故事基本内容)
⒋提问:白老鼠种的西瓜怎么样?白老鼠怎么想办法吃西瓜的?它和朋友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白老鼠最后是怎样吃西瓜的?它请了什么人来一起吃西瓜了呢?故事里的白老鼠是什么样的白鼠?你喜欢吗?如果你是白鼠,你怎么吃西瓜呢?(想一个跟故事中白老鼠不一样的办法。)
⒌教师引导幼儿归纳:白老鼠种西瓜——是爱过去的白老鼠;用吸管吸西瓜汁——是爱动脑筋的白老鼠;免费供应西瓜汁——是关心别人的白老鼠。
(二)、用瓜皮做什么?
⒈向幼儿提供一定工具与材料,鼓励幼儿想象和操作。(小车轮、风帆、彩色纸、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
⒉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与能力,兴趣特点分组活动。
①粘贴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想象和添画过程。
②实物操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给幼儿提示、启发教师可启发幼儿用西瓜做汽车、蒙古包的小房子、帆船等。注意提醒幼儿在操作中想象发展简单情节。
(三)、想象讲述
在前面阶段活动基础上,要求幼儿为故事想象一个新的故事结尾,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⒈向幼儿提问:白老鼠的`西瓜吃完了,瓜皮可以做什么?
⒉引导幼儿运用个人操作活动的经验编完整的故事:假定小动物们一起做了一样有用的东西,请你帮他们想一下,然后编入故事。
四、延伸活动
学习歌表演《种西瓜》,感受体验老鼠劳动收获的乐趣。
吃西瓜教案14
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吃西瓜”一课,主要内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材P60-61)。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画、涂、拼等活动,体会“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4、体验数学活动充满创造与探索,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一对好姐弟,他俩既活泼又可爱,又乖巧懂事,经常帮妈妈做事情,一天两个好孩子又在帮妈妈打扫卫生了,不一会儿就累的满头大汗,妈妈说:“孩子们歇会儿吧,妈妈给你们切西瓜。”我们一起来看看切西瓜的过程吧,如果把这个圆看成一个西瓜,熊妈妈把这个西瓜平均切成了8份,姐弟俩高兴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弟弟就吃了其中的2块,姐姐吃了其中1块,那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课件:一个西瓜被分成了8块,弟弟吃了两块,从圆中分出两个西瓜到弟弟的头像,再分出一个西瓜到姐姐的头像上。
师:这里的2/8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分数的?
(2/8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两份,就用2/8来表示)最好不说“取”
(1/8表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8来表示)
师:那根据刚才的画面内容,你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剩下的西瓜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姐姐和弟弟谁吃的多?多多少?)用纸蒙住,学生说一个,取一个。
师:咱们同学真会提问题,这节课咱们就先来研究吃西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PPT,板书课题:吃西瓜)
二、解决同分母分数加法
师:先来看看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PPT展示)你会列算式吗?
(2/8+1/8,板书)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呢?
(是要把姐姐吃的和弟弟吃的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请你观察这两个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加数的分母都是8)
师:对,我们就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同分母分数(板书)今天咱们就先来研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师:那你能试着说说这个算式等于多少吗?
生:````````````````````
师:那看来大家的意见都等于3/8,那这个结果究竟对不对呢?我们想个办法,你能用图形来说明2/8加1/8到底等于多少呢?老师给同桌两人提供了一张被平均分成8份的圆纸片,同桌进行角色分工,一个当弟弟,一个当姐姐,用斜线涂一涂被你吃掉的那一部分,涂完后,根据你们涂的这张纸片和你的同桌说说2/8+1 /8到底等于多少。开始吧。
生活动并交流
师:完成的同学马上坐正,那我们刚才通过验证,你是不是认为2/8+1/8等于3/8?
谁愿意拿着你的作品到前面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假设:请两组来说
师:你们是怎么得到3/8的呢?
生:我们是数出来的
师:你能给大家数数看吗?
生数
师:那你数的这一份是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生:1/8
师:那两块呢?
生:2个1/8
师:我们再数数看一共有几个1/8呢?
生:3个1/8
师:那用一句话来总结你们的过程,那就是:2个1/8加1个1/8就是3个1/8就是3/8。
师:哪一组再拿着你们的`作品说说3个1/8是怎么来的?
师:说的真好,同桌再说说3个1/8是怎么来的?
师:全班一起来说说
课件边展示请学生边叙述过程
师:那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刚才的过程(电脑演示)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是弟弟吃的2个1/8,1份是姐姐吃的1个1/8,合起来就是3个1/8,也就是3/8)
师:结果就是3/8,(板书)
师:解决了问题我们一起来做答(板书)
师:这个问题解决了,现在老师考考你,你能算算2/7+4/7=?
说说为什么等于6/7呢?(2个1/7加4个1/7等于6个1/7)阐述算理
师:同学们这么能干,老师就不信考不到你们,请你口答1/9+5/9等于?2/4+1/4
学生口答
师:这么能干啊?你们是怎么算的,怎么会这么快呢?
(分母不变,把分子加在一起就可以了)
师:哦~是这样的吗?我们再来看看,分母不变,分子加在一起。(板书)
师:说的真好,那谁来归纳总结一下,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到底该怎么计算呢?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板书
板书计算过程。
师:注意加号,等号,分数线要对齐,这样才好看。
师:知道了怎么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再来解决一道问题?
师:一张长方形纸,做小旗用取3/5,做纸花用去2/5,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请你自己的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师:3/5+2/5=5/5
师:有不同的结果吗?
生:也等于1
师:为什么呢?
(因为5/5的意思也就是整体1)
师:解决了吃西瓜的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心里怎么样,美滋滋的,象吃西瓜一样甜,那我们解决下面的问题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三、解决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师:我们现在来看第2个问题:弟弟比姐姐多吃的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为什么用减法呢?
(求一个数比另外一个数多多少,应该用减法)
师:那再请你观察这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也是同分母分数)
师:那我们今天还要研究同分母分数的减法(板书)
师:关于这个算式,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用手中的另外一个园片帮助你,想想2/8-1/8等于多少呢?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请一生板演。
请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跟黑板上一样的同学请举手,那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PPT)请一生说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弟弟吃了2个1/8,姐姐吃了1块,表示1个1/8,从2个1/8里去掉1个1/8,剩下的就是弟弟比姐姐多吃的这个西瓜的1/8
师:谁再把刚才的过程说一说
(2个1/8减去1个1/8还剩1个1/8,就是1/8)
师:2/8-1/8你会算了,那4/7-2/7你会算吗?
师出题学生口答
师:那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该怎么计算呢?
(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板书
总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知道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做减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减。那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该怎么计算呢?
全班说。
四、解决1-几分之一的减法
师:那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一共吃了这块西瓜的3/8,这时候小熊说了:我们不要吃了,也给妈妈留点啊?,小熊真是个孝顺的孩子,那这个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呢?(PPT)
你会列算式吗?同样,迅速把你的算式列在本子上,在小组内说说你想法。
师:你是怎样列的算式?
(8/8-3/8=5/8,板书)
师:8/8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这个西瓜。
师: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1-3/8)
师:那这个1是什么意思?
师:那么也就是说这个整体你也可以用“1”来表示。(划等号)
师:那8/8-3/8你会算吗?
板书结果5/8
师:我们再来看看整个思考的过程
师:(PPT)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取了其中的8份,也可以用1来表示,从中去掉姐姐和弟弟一共吃的3/8,果然还剩下了这个西瓜的5/8
(1就是8个1/8,先把1划成8/8,8个1/8去掉3个1/8,还剩5个1/8就是5/8)
做答
师:那如果这道题不是1-3/8而是1-4/7又是多少呢?
师:那为什么这里把1划成7/7而没有象刚才一样划成8/8或者是6/6呢?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算式跟前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师:那象这种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师:那么也就是说要把1划成跟减数分母相同的一个分子分母都一样的分数来计算。这样其实就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师:其实如果孩子们计算熟练了,中间的步骤可以省略不写。
五、练习
师:看到同学们学的这么开心,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问题,想试一试同学们的实力,敢不敢接受挑战?
A.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口算题,看算式直接写得数,(打开书完成)
选其中一道题请学生说想法
注意:3/4-3/4(用图解释)
B. 师:这是一条线段图,认真观察,现在发生了什么?(PPT线段被平均分成了10份)
接着又怎么样了?(闪现红色部分,红色部分是这段的3/10,闪现兰色部分,兰色部分是这段的4/10)
求的是什么?(闪现“?”,算一算一共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呢?)
生:在本子上列算式解决,并口答。
师:接下来看下一个线段图,
师:那你会列算式吗?
8/9-2/9=6/9
C. 再来看一个线段图,请生解释。列算式解决
六、总结
同学们,吃西瓜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事情,但是我们却从中学会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同学们真是好样的,看来只要我们用一双充满智慧的,善于发现的研究去细心观察生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吃西瓜教案15
一.设计意图
前段时间有一位家长向我反应:孩子在吃完半只西瓜后,不停地摆弄西瓜皮,还一个劲地问半圆的西瓜皮可以做什么。我告诉家长这证明孩子有较强的创造欲望,应该为孩子积极的提供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动手、动脑。边向家长介绍就有一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产生:结合童话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话故事《小老鼠吃西瓜》正好适合这个设想。这篇童话通过老鼠种西瓜--想办法吃西瓜--请动物们来喝西瓜汁的情节,塑造了两个活泼有趣、热爱生活的老鼠形象,并证明了一个真理:爱劳动、爱动脑筋和爱同伴的人是快乐的。在幼儿想象西瓜皮可以做什么的同时自己动手将瓜皮做成玩具,最后将操作过程编入故事结尾中。
作品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西瓜之大,老鼠之小,因而产生了老鼠如何吃西瓜的问题,老师将问题投给幼儿,让孩子们寻找解决的办法。以生动有趣的内容给幼儿极大的启示,幼儿可以从中体会到劳动与收获的快乐,意识到大胆想象和创新的快乐,还可以感受友爱和分享的快乐。总之,此活动立志引导幼儿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创新。
二.活动目标
⒈感知童话故事结构,尝试在认识和想象的`基础上,改编故事结尾,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⒉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动脑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好品德。
三.活动准备
⒈课件《小老鼠种西瓜》
⒉西瓜四个、车轮、风帆、橡皮泥、小木棍、彩色纸、浆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等。
四.活动过程
一、 欣赏故事
⒈教师以提问的方法引出故事名称,引起幼儿注意。
⒉讲述第一遍故事,边讲边播放课件。(出现大西瓜和小老鼠在屏幕上,突出西瓜大、老鼠小)
⒊讲述第二遍故事,边讲述边播放。(动画型式播放故事基本内容)
⒋提问:白老鼠种的西瓜怎么样?白老鼠怎么想办法吃西瓜的?它和朋友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白老鼠最后是怎样吃西瓜的?它请了什么人来一起吃西瓜了呢?故事里的白老鼠是什么样的白鼠?你喜欢吗?如果你是白鼠,你怎么吃西瓜呢?(想一个跟故事中白老鼠不一样的办法。)
⒌教师引导幼儿归纳:白老鼠种西瓜--是爱过去的白老鼠;用吸管吸西瓜汁--是爱动脑筋的白老鼠;免费供应西瓜汁--是关心别人的白老鼠。
二、 用瓜皮做什么?
⒈向幼儿提供一定工具与材料,鼓励幼儿想象和操作。(小车轮、风帆、彩色纸、浆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
⒉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与能力,兴趣特点分组活动。
①粘贴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想象和添画过程。
②实物操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给幼儿提示、启发教师可启发幼儿用西瓜做汽车、蒙古包的小房子、帆船等。注意提醒幼儿在操作中想象发展简单情节。
三、 想象讲述在前面阶段活动基础上,要求幼儿为故事想象一个新的故事结尾,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⒈向幼儿提问:白老鼠的西瓜吃完了,瓜皮可以做什么?
⒉引导幼儿运用个人操作活动的经验编完整的故事:假定小动物们一起做了一样有用的东西,请你帮他们想一下,然后编入故事。
四.延伸活动学习歌表演《种西瓜》,感受体验老鼠劳动收获的乐趣。
五.活动反思
一 通过活动的实施,感到制定目标还有不足。
在老师指导操作时·个别幼儿讲述故事时,有些幼儿没有仔细倾听,老师虽随机教育幼儿有礼貌的听他人讲述,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培养幼儿有礼貌的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列入目标,老师在活动环节前就会提出要求,效果会更好。
二 课件利用率较低。
课件制作的时间较长,但在活动中仅仅只用于作品欣赏这一环节,使得课件的利用率较底。如果在课件中预设几种故事结尾于幼儿编述结尾后,让幼儿在课件中找到自己理想的故事结尾,完整欣赏新故事。这样使得课件的利用率提高,增加了课件与幼儿的交互作用,又使得幼儿对自己编述的故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三 分组活动、操作活动重视个别差异、重视活动过程。
操作过程中考虑幼儿的不同差异,制定了不同的操作目标,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取操作的经验,对后面编述故事的结尾提供了素材。
四 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比较适度。
这里所说的关系主要是指在语言活动的系列活动中,幼儿主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教师与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与主导关系,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活动要求发生变化:
1幼儿活动前准备状态很兴奋,加上活动前半部分利用动画帮助幼儿欣赏作品,所以活动的开始教师参与组织成
2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能,对幼儿而言,主要有作品语言要求,美工操作等新的技能要求,其中应以语言要求更为重要,难度较大,所以老师对幼儿理解作品、想象讲述中参与组织较多,美工操作组织较少。
3对于天真烂漫的幼儿,最成功的教育方式莫过于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感受到安全,愉悦的情况下,他们的自主探索动机得到激发,并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和探索中,身心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设计教学活动强调要立足于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以幼儿的兴趣和内在发展需要为基础,营造宽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使幼儿在自主情绪主导下积极参加活动,从中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究竟如何设计教案?如何在"教育活动要以儿童发展为本""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理念真贯穿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1)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前提。
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征,发展水平,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小老鼠吃西瓜》活动的设计中,充分关注到中班孩子的兴趣特点和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孩子们喜欢拿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当玩具或当材料做玩具,如用泥,沙建长城,房子。用吃完的口香糖当橡皮泥,用饭碗做帽子等等,老师在生活中注意留意了这些细节,由此,一个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小老鼠用西瓜皮可以做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诞生了。
(2)准确的目标定位。
教案设计都是集体教学活动计划。多是教师预设的,反映目标性模式的活动。因此,目标的定位尤显重要。《小老鼠吃西瓜》教案中,尽管是语言故事教学活动,但是我没有把目标仅仅着眼于相关知识的传授上,而是定位在幼儿的创新意识,经验讲述方法的培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