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教案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单电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简单电路》教案1
教材分析
学生认识了灯泡为什么发光以后,此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室和房间都能有电照明呢?本课就和学生一起来通过实验验证这个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已经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总结概括,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简单电路的构成,提升为复杂线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领学生见识周围常见的线路,知道线路的组成情况,了解线路的用途。
2、能力目标:实验和观察常见的简单线路,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简单线路的兴趣,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线路的理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解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老师这儿有只箱,里面装的会是什么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看一看,描述一下,但不能说出它的名字以及它独有的特征。
3、教师演示并让学生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4、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猜想探究。
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灯泡为什么发光吗?需要什么重要条件?
1、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想怎么做?
2、汇报你的实验方案?
3、要想知道你们的'方案是否可行,我们要做什么?(实验)
4、使用灯泡发光需要注意什么呢?
5、你认为在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6、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始实验。
7、学生汇报得出结论
8、你观察过现在的线路吗?有什么特点?你能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吗?
三、实践活动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各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是不是有好方法。
3、为了能让大家看清楚实验现象,老师给大家做了这样的教具先观察,通电后你估计会有什么现象?
4、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5、汇报同过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6、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7、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8、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9、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相关的现象
4、老师也找到了几张生活中有关的线路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做吗?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线路?
6、通过本课学习,你什么收获吗?
五、课后作业
设计一个简单的线路,并按照线路图做一个实验
板书设计:
简单电路
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
学生的个性等到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主见、有思维的个体,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探究,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探究活动深入有效;学生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学生没有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学习的起点和终点,课后的后续探究是对本课研究内容的一个巩固和延伸。因为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课堂。学生在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之后,其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制作活动势必会涉及由“猜想结果”到最后的“表达交流”,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实践。
《简单电路》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
2、会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简单电路的结构。
3、通过简单电路模型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电路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真实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护士是怎么知道的?”,“病房呼叫电路是如何设计的?”。接着通过教材的引导,使学生自主进行电路模型的设计、制作和评价,进一步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征。
教学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和交流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教具
实物投影仪
教学程序设计
学生活动
(活动1)分析病房呼叫器的电路设计
①护士是怎么知道病房中的哪个病人在求助的?
②如果只有一张病床,灯和电铃该如何连接?
③如果有两张病床,灯和电铃由该如何连接?
③开关应该如何连接到电路中?
分析:病人闭合自己床位的.开关时,值班室中的电铃就响,同时该床位对应的灯泡也发光。各床位对应的灯泡应该能独立工作,并且有对应的开关,所以两灯泡应该并联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无论哪个床位对应的灯亮,铃都会响,所以铃应该在干路。
简单电路设计的方法:
1、根据题目的要求和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2、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开关的作用,分析个电路元件的位置(在干路还是支路)
(活动2)选答器的电路设计
分析:每一盏灯代表一个可
供选择的答案,有相对
应的开关控制,所以灯
与其对应的开关应串联,
各灯之间则应并联。
(活动3)完成以下电路设计
1、将图17中所给元件组成一个电路,要求K1控制L1,K2控制L2,元件不许移动、
2、图18中的元件位置不动,组成电路,L1、L2并联,K为总开关、
3、请用如图19所示的电路元件组成一个并联电路,要求:K1控制L1,K2控制L2,K3控制L1、L2,请在实物图上连接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4、设计一个自动防盗报警电路、要求:晚间房门被打开,细导线AB被扯断,电铃发声自动报警,如图20所示、
5、用图21中的元件组成串联电路,元件位置不动。
6、有电池、灯泡、电铃各一个,
电键两个,要求安装一个电铃
电路,当前门或后门来客人时,
电铃都响,并能分清前门来人
还是后门来人、在虚线框内
画出电路图。
观察课本P72图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
由学生分析讨论并画出电路图
总结电路设计的方法
学生课堂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及时反馈,纠正练习中的错误。
思考与作业
《简单电路》教案3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
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难点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声光控感应灯、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三种门电路演示示教板、电压表等
教学活动(一)引入新课
(1)演示:一盏神奇的灯
接通电源,灯不亮;有声,灯不亮;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挡住光线,拍手,灯亮。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2)教师简介:身边的“数字”话题:数码产品、数字电视、DIS实验、家电等。这些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逻辑电路。(二)进行新课
教师介绍:
A、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声音连续变化,声音信号是“模拟”量。(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
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征。B、数字电路逻辑电路门电路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别“是”与“非”的逻辑功能。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1、“与”门教师介绍: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信号通过,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2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
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与”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符号:。
(1)“与”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与”电路的真值表
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图2.10-2的情况可以用表2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表格称为真值表。投影:
(2)总结“与”逻辑关系:有两个控制条件作用会产生一个结果,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与”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与”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与”逻辑的真值表。(3)演示“与”门电路实验,如图2.10-5。
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与”门电路实现“与”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或”关系及“或”电路作准备。
(4)声、光控感应灯的再讨论:2、“或”门
锁门方式的讨论,引入“或”门:家中的门锁能用“与”的关系吗?学生讨论:不能用“与”的关系。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6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或”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
符号:
(1)“或”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
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将表3制成表4。表4就是反映“或”门输入输出关系的真值表。投影:
(2)总结“或”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或”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或”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或”逻辑的真值表。(3)演示“或”门电路实验,如图2.10-8。
点评: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或”门电路实现“或”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非”关系及“非”电路作准备。
3、“非”门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9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非”逻辑关系。
教师:仍然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请同学们自己探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说明什么是“非”逻辑。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成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
教师指出: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门电路,简称“非”门。
符号: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画出“非”门的真值表。如下表。
教师:介绍集成电路的优点。让学生了解几个“或”门的集成电路和几个“非”门的集成电路的外引线图。投影:
演示“非”门电路实验,结果如图2.10-13。
(三)实例探究
投影: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例题的分析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生活动
作业
1、思考并回答P81“问题与练习”中的题目。2、课下阅读课本80页“科学漫步”中的文章《集成电路》。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简单电路》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
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教学难点
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声光控感应灯、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三种门电路演示示教板、电压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演示:一盏神奇的灯
接通电源,灯不亮;
有声,灯不亮;
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
挡住光线,拍手,灯亮。
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
(2)教师简介:
身边的“数字”话题:数码产品、数字电视、DIS实验、家电等。
这些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逻辑电路。
(二)进行新课
教师介绍:
A、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
(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声音连续变化,声音信号是“模拟”量。
(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
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征。
B、数字电路逻辑电路门电路
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别“是”与“非”的逻辑功能。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1、“与”门
教师介绍: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信号通过,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2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
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与”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符号:。
(1)“与”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与”电路的真值表
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图2.10-2的情况可以用表2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表格称为真值表。
投影:
(2)总结“与”逻辑关系:有两个控制条件作用会产生一个结果,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与”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与”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与”逻辑的真值表。
(3)演示“与”门电路实验,如图2.10-5。
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与”门电路实现“与”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或”关系及“或”电路作准备。
(4)声、光控感应灯的再讨论:
2、“或”门
锁门方式的讨论,引入“或”门:家中的门锁能用“与”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不能用“与”的关系。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6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或”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
符号:。
(1)“或”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
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将表3制成表4。表4就是反映“或”门输入输出关系的真值表。
投影:
(2)总结“或”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或”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或”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或”逻辑的真值表。
(3)演示“或”门电路实验,如图2.10-8。
点评: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或”门电路实现“或”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非”关系及“非”电路作准备。
3、“非”门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9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非”逻辑关系。
教师:仍然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请同学们自己探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说明什么是“非”逻辑。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成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
教师指出: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门电路,简称“非”门。
符号:。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画出“非”门的真值表。如下表。
教师:介绍集成电路的优点。让学生了解几个“或”门的集成电路和几个“非”门的集成电路的外引线图。
投影:
演示“非”门电路实验,结果如图2.10-13。
(三)实例探究
投影: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例题的分析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简单电路》教案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
3、简单电路
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简单电路》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较规范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教学准备:
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透明胶带、各种电工工具。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电池,谈话: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
指出:它是一种电源。
二、新授:
1 、认识简单电路元件:
(1)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电池盒——上面有+ 、 -符号,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
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2 、连接电路:
(1)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
(2)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
(3)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
3 、分析连接后的情况:
(1)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2)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
(3)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4)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5)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板书:回路)
(6)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4、开关的认识:
(1)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2)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3)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4)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5)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板书:通路。)
(6)我们把这样一条流通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5 、指导画电路图:
(1)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2)认识电路元件符号,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3)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
6 、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1)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2)红绿灯的研究:
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
(3)设计电路并画出来。
(4)用材料试着组装。
(5)汇报总结活动。
第二课时
三、拓展:
今天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电路元件,并且学习了简单的电路,可别小看这条简单的电路,我们的一个个用电器就是利用它的原理做成的。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如果将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
(1)学生说说个人的想法。
(2)放入发光器,试一试。
(3)汇报试验的结果
2、我们能够让小电珠变得更亮吗?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试一试,汇报一下。
四、总结: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许多构造复杂的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简单电路》教案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
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难点: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声光控感应灯、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设备
三种门电路演示示教板、电压表等
教学活动
(一)引入新课
(1)演示:一盏神奇的灯接通电源,灯不亮;有声,灯不亮;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挡住光线,拍手,灯亮。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
(2)教师简介:身边的“数字”话题:数码产品、数字电视、dis实验、家电等。这些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逻辑电路。
(二)进行新课教师介绍:
a、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
(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声音连续变化,声音信号是“模拟”量。
(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
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征。
b、数字电路逻辑电路门电路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别“是”与“非”的逻辑功能。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1、“与”门教师介绍: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信号通过,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教师:(投影)教材图2。10—2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与”逻辑关系。教师指出: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符号:。
(1)“与”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与”电路的真值表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图2。10—2的情况可以用表2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表格称为真值表。投影:
(2)总结“与”逻辑关系:有两个控制条件作用会产生一个结果,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关系。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与”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与”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与”逻辑的真值表。
(3)演示“与”门电路实验,如图2。10—5。
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与”门电路实现“与”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或”关系及“或”电路作准备。
(4)声、光控感应灯的再讨论:
2、“或”门锁门方式的讨论,引入“或”门:家中的门锁能用“与”的关系吗?学生讨论:不能用“与”的关系。教师:(投影)教材图2。10—6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或”逻辑关系。教师指出: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符号:。
(1)“或”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将表3制成表4。表4就是反映“或”门输入输出关系的真值表。投影:
(2)总结“或”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逻辑关系。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或”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或”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或”逻辑的真值表。
(3)演示“或”门电路实验,如图2。10—8。
点评: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或”门电路实现“或”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非”关系及“非”电路作准备。
3、“非”门教师:(投影)教材图2。10—9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非”逻辑关系。教师:仍然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请同学们自己探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说明什么是“非”逻辑。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成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教师指出: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门电路,简称“非”门。符号:。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画出“非”门的真值表。如下表。
教师:介绍集成电路的优点。让学生了解几个“或”门的集成电路和几个“非”门的集成电路的外引线图。投影:
演示“非”门电路实验,结果如图2。10—13。
(三)实例探究投影: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例题的分析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生活动
作业
1、思考并回答p81“问题与练习”中的题目。
2、课下阅读课本80页“科学漫步”中的文章《集成电路》。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简单电路》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2、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与科学符号。
3、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电池和导线若干,小电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活动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幼儿认识、操作探索:利用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1、观察了解灯泡。
师: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请你们观察一下小灯泡,想一想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小灯泡里面有钨丝。中间有灯丝。(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灰色的小圆点叫连接点,一共有两个。
2、观察了解电池。
师:我们生活中用到电池吗?谁能说说电池的外形是怎样的`。电池分为两极,正极和负极。负极为锌皮的一端,正极是一根碳棒上有铜帽的一端。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3、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电池。
师:你能说说你见过哪些电池吗?遥控器里的圆形的7号电池,手电筒里的1号电池,圆形的5号电池,手表里的圆形的电池。
4、幼儿合作尝试,点亮小灯泡
师:大家观察了小灯泡、电池,现在想不想点亮小灯泡呀?
幼:想。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已经准备好了材料,先尝试一下,好不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小灯泡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5、幼儿探究小灯泡电路的连接方式。
师: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师:说得没错,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
6、教师总结。
三、活动结束
《简单电路》教案9
1、简单电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简单电路中各种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能够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三)情感目标: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有不断发现,不断探索就能掌握更多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地基础。
二、教学重点:
(一)认识电路中的基本构件。
(二)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三、教学难点:
(一)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二)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四、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
电流实验盒、大号电池、图钉、回形针、小硬纸板、红绿小灯泡、小电机、小喇叭。
(二)学生准备:
大号电池(学生每人自带一节)、尺、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灯,电话等现代化家用电器。晚上上街到处是灯火通明,五颜六色,美丽极了。你知道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
(二)新课课题:
1、简单电路
(三)思考问题:
我们家的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它用了些什么物件?
学生回答:电线、开关、灯泡。
教师说明:我们家的灯泡和其它电器都是220伏的交流电,是民用电,对人体有危险。我们不能用手触摸,会触电死亡。安全电压是36伏以下,它对人体没有危险。我们上课用的`是电池,它是直流电,电压是1.5伏,对人体没有任何危险。
(四)认识实验电路中的构件:P30
1、电源(大号电池1.5伏,凸起的一端是正极,用“十”表示,另一端是负极,用“一”表示)。2、导线(有铜芯、铝芯,外面有绝缘层)。3、开关(单联、双联)。4、小灯泡(有1.5伏、2.5伏、4.5伏等多种,一般选用2.5伏).
教师说明:电路中的常用符号、画图方法。
(五)实验操作一:P31
(1)使小灯泡亮起来。
(2)使小电机转起来。
(3)使小喇叭响起来。
教师说明: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在电路中当它的电流在循环电路中流动时小灯泡会亮起来,小电机会转起来,小喇叭会响起来。关键是要使电流能循环。
(六)实验操作二:P31
在电路中加进开关。
有了开关的好处是?
学生回答:可以控制。
(七)实验操作三:P32
十字路路口的红绿灯是怎样用开关来控制的?
教师说明:它使用的是一种自动双联开关或多联开关。这种开关可以调节它们亮灯的时间。
(八)本课小结:
简单电路是由:1、电源(电池),2、导线,3、开关,4、小灯泡(小电珠)组成的。
要使小灯泡发亮,它就必须是一个循环电路。循环电路就是有流出来的电流,通过用电器后有流回去的电流。电流在不停的循环流动小灯泡才会发亮。
注意我们家用的“电”是不能乱动和触摸的,因为它是220伏的交流电,对人体有危险,搞不好就会触电身亡。
我们要做实验只能用电池和小灯泡。
六、作业指导:P73
七、板书设计:
1、简单电路
一、认识电路中的构件 四、实验操作一
二、电路中常用符号 五、实验操作二
三、画简单电路图 六、实验操作三
【《简单电路》教案】相关文章:
《简单电路》教案08-26
简单电路教案11-19
《简单的电路》教案11-18
简单的电路教案12-17
《简单电路》教案(9篇)11-19
《简单电路》教案8篇11-19
《简单的电路》教案9篇11-18
《简单的电路》教案(9篇)11-18
《简单的电路》教案合集9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