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

时间:2022-10-24 15:39:52 教案 我要投稿

《草原》教案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草原》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草原》教案集合十篇

《草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⑵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⑶ 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情感与体验:

  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性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的意思,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

  3、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下笔赞美草原的美丽。

  【教学准备】

  草原的风光图片和重点句的投影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学习第一段,领略草原美景,品味、积累优美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吗?

  板书:

  草原

  二、看图说感受

  1、你们看,这就是美丽的大草原。

  出示草原的风光图片──老师简单解说。

  2、草原给你怎样的感觉?

  大、绿……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想知道我国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吗?

  2、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求: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注意把生字读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那个同学有信心读准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

  景美 人美

  五、学习第一段,领略草原之美

  1、老舍先生初到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美丽的景色,还与内蒙古人民欢聚一堂,由衷写下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

  (出示句子投影)

  2、课文哪一部分写了草原的美景呢?谁想读读这一段?要求:

  边听读边画出描写草原的美的句子。

  3、自由读:

  “那里的天比边处的天……轻轻留入云际。”

  4、在这段话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的特点来写?按什么顺序写?

  板书:

  空气(清鲜)

  天

  天空(明朗)

  小丘 平地(一碧千里)

  地

  羊群(白色的大花)

  5、小结:

  不愧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不但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了自己初到草原所看到的景物特点,还用优美的文笔写出了草原的美。你认为哪些句子写的特别美?美在哪?

  6、小组交流、汇报(相机出示句子投影──品读句子):

  “在天底下……并不茫茫。”

  理解“一碧千里”、“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小丘也是绿的。”

  理解这个比喻句,这是“静态”描写。

  “羊群一会儿……白色的大花。”

  理解这个比喻句,这是动态描写。

  “那些小丘的线条……轻轻流入云际。”

  理解“翠色裕流”,“渲染”与“勾勒”的区别。

  7、小结:

  作者笔下光辉,一会儿把草原写成一幅画,一会儿把草原的“动”写出来,动静结合,真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 ,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8、师生合作读:

  师领读:“在天底下”……并不茫茫。”

  生跟读:“四面都有……流入云际。”

  9、过渡:

  草原这么美,难怪作者“想高歌一曲”,“又想低吟一首小诗”呢!知道为什么吗?

  (抒发自己的情感:愉快、赞美……)

  10、导读:

  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感情发挥出来呢?

  出示句子投影:

  “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

  11、过渡:

  草原这么美,真让人陶醉其中,看!“在这种境界里……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真的写骏马和大牛在回味吗?

  (理解这个拟人句)

  12、小结:

  这种境界正是人们所说的景由心生,情境交融。草原这么美,多令人往啊!让我们一同回味草原的美景吧!

  13、配乐朗读第一段,加深体会草原之美。

  六、欣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草原这么美,何止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要赞美草原,连著名歌声蒋大为也要用自己优美的`歌声去抒发自己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呢!想听吗?

  播放乐曲。

  七、拓展

  1、听到这么美的歌声,老师也写了一首赞美草原的诗呢!

  出示投影──自创诗:

  草 原

  草原,我梦中的草原。

  蓝蓝的天空朵朵白云,

  清风轻拂绿色的梦谣;

  阳光唤醒绚丽的花朵;

  雁儿归,蝶儿舞

  千里碧波如画卷。

  草原,我向往的草原。

  蒙古包里孕育勤劳善良的人们,

  小伙子策马扬鞭显英姿;

  姑娘们放声高歌满天涯;

  牛儿壮,羊儿肥

  牧民描绘幸福景。

  2、你们也想赞美草原吗?用你们精彩的文笔赞美草原吧呢?

  八、作业

  抄生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

  〖板书设计

  草 原

  地

  景美 小丘、平地 (一碧千里)

  羊群 (白色的大花)

  空气 (清鲜)

  天

  天空 (明朗)

《草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认识“刺、猬”等10个生字。

  ⑵ 正确理解课文,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

  ⑵ 小组合作探究,读中感悟。

  3、情感和态度:

  ⑴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图会相互称赞带来地快乐。

  ⑵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学会发现别人身上地优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到相互称赞带来地快乐,并且学会发现别人身上地优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刺猬、小獾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师:(多媒体展示森林图)同学们,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生活着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其中有两个小动物师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是谁呢?瞧,他们来了!(小刺猬、小獾出现在屏幕上)让我们一起大声喊喊他们的名字,向他们问声好吧!

  2、师:谁愿意拼读这两个词?(指读,教师提示“猬”字读轻声)大家一起读读吧!(全班拼读)

  3、师:(多媒体演示)这天早晨,大森林里美丽而宁静。我们的朋友小刺猬正高兴地去树林里采果子呢。那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知道吗?

  4、师:那赶紧把课文翻到85页,让我们一起读读18课《称赞》,去看看发生在小刺猬和小獾之间的故事吧。(教师板书课题:称赞)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先用笔划下来,然后请书下的树叶姐姐帮帮忙,或者请教小组中的`学习小伙伴。(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刚才同学们都认真地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和小伙伴一块合作读读本课地生字吧!(学生在小组中学习生字)

  3、师:通过刚才你自己以及同组小伙伴的朗读,你认为哪些字音要特别提醒小伙伴注意呢?(学生互相提示词语,全班认读)

  4、师:读好了难读的字音,现在就让我们和小刺猬一起采果子吧。(多媒体出示词语)只要我们能正确读出苹果中的词语,小刺猬就能采到果子,谁愿意来帮助他?(学生自由读词语,开火车检测)

  5、(去掉苹果中的词语)瞧!词语宝宝脱去了拼音的帽子,你还能认出他们吗?(自由读,小组开火车读)

  6、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帮小刺猬采果子吧!(全班在音乐伴奏下齐读词语)

  7、师:一下采了这么多的果子,小刺猬高兴极了,称赞你们是会学习的好孩子。仙子阿让我们把刚才的词语宝宝送回家,一起读读课文吧!(全班齐读课文)

  三、读课文,读中感悟

  1、师:读了课文后,你知道小刺猬在采果子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吗?(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四个小脑袋凑在一块,对着图在小组中说说吧!(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2、师:那小刺猬看见小獾在做木工时说了什么?小獾送椅子给小刺猬时又说了什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时,他们互相说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划下他们说的话,其中你喜欢谁说的话就把它的话多读几遍,读完后还可以和小组中的小伙伴交流交流你读后的感受。(学生小组学习,交流感受)

  3、全班交流(学生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教师适时指导评价)

  4、师小结:是呀!小刺猬和小獾是一对多们令人羡慕的好朋友呀!(学生课件休息,做课间操)

  四、角色朗读,情感体验

  1、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都很出色,那你们想不想分角色读读课文呢?那现在你们就在小组中带好头饰分角色读读课文吧。比一比哪组读得最好!(学生小组中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名一小组上台朗读,教师配上音乐,读后全班评价。

  3、全班分角色配乐朗读课文。

  五、拓展升华,总结课文

  1、师:学了课文后,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谁来说说自己得看法?(生自由说)

  2、师:此时的你想对小刺猬和小獾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说)

  3、师总结:我们要下过那小刺猬和小獾学习,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给予别人称赞和鼓励,让他人感到快乐!既然大家都喜欢小刺猬和小獾,那下节课,就让我们把他们的话记下来,配上动作演一演。

《草原》教案 篇3

  《草原》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清丽优美,字里行间弥漫着草原独特的风景与独有的风情。细细读来,草原的青草、蓝天、羊群跃然眼前,草原人们的热情、淳朴、好客呼之欲出。除了这两重具象的美,老舍,这位语言大师,亦带给我们另一重文字美。独具匠心的表达,耐人寻味的用词,都值得我们引领学生,沉入文本,反刍回味。

  本篇文章处处回荡着美的旋律,美文美读,美文美学。从课始的初知美到品读环节感悟美;从师生共读的想象美到写美的画面的创造美,诠释了课文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人情美。在熊老师的课堂之上,学生与老师一道,几番涵泳,几番沉入,醉心读书,静心品文,心随笔动,得言,得意,更得法。

  一、加一点新意,不落窠臼

  熊老师的开课颇有新意,链接了原文中老舍对北方的初始印象的描述:“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诗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方去。”1961年的老舍,对草原的印象还是“怕”,熊老师由此入课,不仅借由此时的“怕”,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更深切地感受到老舍亲临草原后的那份不舍与热爱,更借由此句中的“天苍苍,野茫茫”,助推学生对重点句“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理解,使之后对第一自然段的品读顺势而行,自然顺畅。这样不落窠臼的开课,独具慧眼更独蕴匠心。

  二、添一分简约,不枝不蔓

  本课的设计主线鲜明,由对草原的`印象切入,由一个“美”展开,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草原的美写出来的?”。从感美、读美、写美徐徐渐进,由感受美景到感受美文,到领悟表达、积累美文,再到学写美景,教学主线明晰,逐层递进,这样的设计,不花哨,不繁冗,简洁利落,不枝不蔓,让课堂多一份清爽,多一份简约之美。

  三、多几个来回,不“醉”不归

  叶圣陶曾说:“文字是一座桥梁,这边的桥站着读者,那边的桥站着作者。通过这一座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见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咀嚼语言文字,沉入文本,与学生一道,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

  1、在语言中多走一个来回

  熊老师在教学中,与孩子们进行亲密对话,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草原的美的,在交流中紧扣语言,聚焦词语,琢磨出比喻的形象生动,“勾勒”“渲染”的贴切,“绣”的精致、生动,“流”的生机、活力,由语言,到词语,由发现,到咀嚼,到体味,到积累,到仿照,让学生在语言中多走一个来回,引导学生感悟的文字背后深藏的内涵,把“美”的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在一起。

  2、在朗读中多走一个来回

  熊老师的课堂上,“读”占熬头,由初读到默读,由读出感受,到读活美景,教师与学生“轻轻闭上眼睛,走进草原”“再轻一点,让美景在眼前浮现”,在多重的读中,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如此几个来回,学生已然沉醉其间,醉于曼妙美景,更醉于美妙语言。

  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师教学机智体现不足,对课堂的把控有待加强,如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时,对词语的挖掘不深,发言的广度不够,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不多。

《草原》教案 篇4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谈一谈如何记住本课生字。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解答。

  二、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小组讨论。

  2、小结板书:

  草原美景

  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

  热情款待

  联欢话别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结合下列词句,体会自然之美:

  ⑴ 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⑵ 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⑶ 羊群……大白花。

  ⑷ 那些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2、找出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四、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草原》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3.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在电视、电影中见过草原吗?谁愿意把你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三、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组词:

  骏()俊()竣()限()驰()

  峻()唆()梭()垠()弛()

  蹄()茶()貌()杯()跤()

  缔()荼()藐()怀()胶()

  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五、、理清课文的线索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草原》教案 篇6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自由化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美。

  难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1、《草原》影像资料。

  2、生字与组词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有人这样描述:草原的空气无比新鲜,天空分外明朗。放眼望去,小丘美如画,羊群白似雪,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原上的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如此美丽的景色,如此浓郁的风情怎不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吧!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自读自悟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三、布置自学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

  投影出示: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组词:

  骏( ) 俊( ) 竣( ) 限( ) 驰(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缔( ) 荼( ) 藐( ) 怀( ) 胶( )

  2、理解词语:

  渲染 迂回 襟飘带舞 羞涩

  五、质疑问难

  小组内讨论,交流。

  六、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

  七、精读品味

  学习第一段,引导学生感悟草原的美丽景色。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②、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③、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图文对照,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

  A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B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C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优美景色、生动的语言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第一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草原》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题质疑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板书课题:《草原》。

  2、介绍作者老舍。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

  (2)简要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草原的?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这次草原之行的?

  2、交流初读情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草原风景的段落,画出相关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指明反馈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③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怎样的小诗?(《敕勒歌》)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草原人更美的相关句子做上记号,并有感情地朗读。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

  ③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五、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们不得不分别了。课文中哪句话表达出了他们当时的心情?(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蒙汉”指五十六个民族。“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 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

  2、小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画一幅展现美丽草原的图画,表达出你对草原的爱。

  板书设计:

  景色美——风景如画

  草原 民族团结互助

  人更美——热情好客

《草原》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草原》教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会积累语言。

  3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和蒙古同胞的热情豪客,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会品味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二、读课文,学课文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A.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三、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教案《《草原》教案》。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四、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C.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五、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六、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1、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2、自学课文的第二-五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1)、你认为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吗?你是丛哪里看出来的?

  (2)、通过读文,你了解了多少蒙古族同胞的风俗习惯?

  3、学生自学批注,汇报。

  4.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七、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1.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

  (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赛马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

  (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八、品味全篇总结写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不加雕琢:

  九、回顾情境置留作业

  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请课后认真完成。

《草原》教案 篇9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课文的写作线索并且板书。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哪几句写了草原的宽阔。

  2、找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三、课文是怎样写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人情美)

  1、学生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

  2、生回答师板书:

  汽车前面引路

  欢迎远客

  许多人来看客人

  握住手

  亲切相见

  奶茶、酒

  奶豆腐、肉

  热情款待

  唱歌

  联欢话别 跳舞

  四、体会句子的含义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活斜阳。”

  1、讨论。

  2、学生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五、学生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的.场面

  六、作业

  抄写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草 原

  草原美景

  汽车前面引路

  欢迎远客

  许多人来看客人

  汽车前面引路

  欢迎远客

  许多人来看客人

  握住手

  亲切相见

  奶茶、酒

  奶豆腐、肉

  热情款待

  唱歌

  联欢话别 跳舞

《草原》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认识草原特点,提高认识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要求】

  1。学会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2。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认识草原特点,体会民族感情。

  【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5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第1段;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第2—5段。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2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9。草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谈一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与体会。

  三、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了解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了解草原“天”的特点,理解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的天“更可爱”,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2。了解草原的特点,抓住“一碧千里”带动全段的学习。

  3。体会作者感情。

  4。理解“骏马”、“大牛”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去牧业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结合“洒脱”、“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2。理解“欢迎远客”这层文字,结合“彩虹”“欢呼”句理解。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3。结合汽车“飞”与“走”的不同描写,深入体会作者心情的激动。

  二、学习课文第3—5段。

  1。第三段:结合“热乎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语句,体会主人的热情,客人的动情。

  2。第四段:结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们的表现,体会主人的热情;结合“会心”等句,体会两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结合主客表现,理解结尾诗句,深入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三、归纳全文,回到整体,揭示“民族大团结”的课文主题,体会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族感情。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19。草原

  (张伟)

【《草原》教案】相关文章:

有关草原教案草原教案优秀03-27

草原教案模板草原教案详案03-17

草原的教案02-21

《草原》教案10-03

《草原》教案11-08

草原的教案03-29

《静默草原》教案09-14

《静默草原》教案08-18

关于草原教案04-12

草原赞歌教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