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进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进美术教案1
学生在风景写生初级阶段,会认为写生是一种绘画基础的重复练习。但在长期从事绘画实践的从艺者,会体会到风景写生的趣味性创造,本文根据自己的绘画实践和感受,给学生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大千世界,自然景物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加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描绘室外自然景物为内容的描绘称为风景画。优秀的风景画,由于情感的传递作用,使人产生回归自然怀抱之感,得到移情的审美效果,给人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1)作画必须先“立意”,“意”就是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意景,所谓“立意”即是构思的意思。因此,构图之前首先要确定画什么?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和意境?这就是风景写生程序的第一步,叫做“取景”。取景的过程,就是确定主题,构思意境的过程。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这个意思。
面对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要多走走,多看看,熟悉写生环境,感受景物气氛,力求“遍而赏之”,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比较,选择最能表达自己的视点感觉,最能表现景物“情趣中心”的角度进行构图。
(2)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到法国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一直是以一种写实叙事性的表达方式在发展自己的绘画语言,他们都用写实的绘画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照相术和物理光学分离理论出现后,影响了西方绘画的传统技术语言,为西方现代派绘画语言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19世纪末的法国出现了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的一批有共同艺术追求的画家,他们用一种新的视觉理念,以不同的`方式看世界,以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由此拉开了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序幕。
我曾醉心于莫奈先生写意的睡莲,定格在不同时间段阳光下的麦草堆;塞尚先生对形体的解构重组,追求物体永恒的呈现;梵高先生绘画中卷动的笔触,激情的作画状态;马蒂斯先生那优雅的线色结合的东方韵味。我曾漫游在郁特里罗的街景中,体会那种凝重抑郁的美。同时代的中国绘画也在悄悄地发生着一些变化,有这样一批前辈,他们面对西方绘画时,没有放弃传统绘画的审美法则和传统文化的内核,以艺术家独立的艺术品质与精神和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话,融合让“美”散发出无界限的“芬芳”。
(3)林风眠先生是20世纪最鲜明、最坚定地提倡“中西融合”的画家。他在法国学习“西洋画”的同时,在课外画着他心目中的中国画,就在这中西之间,触发了他的这样一种感悟:“绘画在诸般艺术中的地位,不过是用色彩同线条表现纯粹视觉感的艺术而已,普通所谓?中国画?同?西洋画?者,在如是想法之下还不是全没有区别的东西。”他的中西调和主张体现了异质文化只有相互吸纳才能发展的深沉思考。林风眠一生都在探索着中西融合之路,他“竭力在一
走进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线条与图形,对树杆及树叶进行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
2、在活动中初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范画二幅
2、幼儿用纸,彩色水笔,各色水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
1、教师: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树木,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有些什么帮助呢?
(幼儿讨论回答)
2、小结:树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这么美丽舒服,
大家都很喜欢树。
3、教师:如果将来的'树木能变得更漂亮,那该有多好呀!
提议:今天我们一起去未来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来的树木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讨论欣赏
1、讨论一
(1)教师:我看见了一棵大树!(示范画一根竖线)
提问:这是棵大树吗?为什么?(树杆太细了,大树树杆粗粗的)
(2)教师:我来加加粗,现在这棵大树的树杆可粗啦!树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们大家打招呼。
提问:树杆上长着什么呀?树枝比树杆粗一些还是细一些?树枝是怎么样长的?
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上长。
(师边示范边讨论)树枝越往上长就越细,越短了。
2、讨论二
(1)提问:这棵大树上会长什么样的叶子呢?
(幼儿扩散,师选一种添上,画满树枝)。
(2)提问:树身上还少了什么?我们给树杆穿件什么花纹的新衣服?
(幼儿扩散,师选一种示范)。
3、欣赏比较
(1)教师:森林里会有多少棵树呢?(许多棵)
那我们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来的树。
(2)(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许多棵。
提问:这些大树穿上了什么花样的新衣服?
(幼儿比较,教师归纳形状,排列形式)。
(3)他们的树叶变成了什么样?象什么?(幼儿联想)
三、联想创作
1、.教师:未来森林里的树真漂亮,我们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开心。
2、提示
(1)未来的森林里大树多还是小树多?(大树多)
(2)引导幼儿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几棵不一样的树。
(3)在森林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未来的树,赶快找几个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可能会在森林里迷路的。
3、(出示范例2)
看,我和我的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引导幼儿添画背景)。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从树缝中钻进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宝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导讲评
1、今天你在未来森林里找到了几位新朋友?(幼儿数数)
2、你们找的真不少,还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去看一看朋友们找到的未来树吧!
(幼儿绕场走)
3、教师引导幼儿看树杆上的花纹,有些什么形状叶子等。
五、结束:
今天的旅行真开心,我们该和树朋友再见了,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学会各种本领,
将来真的能把这些未来树种出来,打扮我们的环境。
走进美术教案3
课题名称:
教材分析: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课前课后做一些相关文字、图片的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三维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
2、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美术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教学难点:
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欣赏、讨论
教学过程:
1、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
先用《父亲》导入是因为此作品的写实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的欣赏进入到自觉的欣赏,从而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欣赏程序,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5、雕塑。
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
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
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
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进行小组发言,说说雕塑艺术的调查情况。
由贴近学生的广告导入(如播一则麦当劳的电视广告),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在上学路上、在商场购物时,不知不觉地可获得许多信息。
反思: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
1、由学生归纳出标志、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作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展示一组视觉传达设计的图片,通过识别,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
3、通过学生对学习用品的选择,引导学生认识工业设计以及范围(包括家具、服装、纺织品和交通工具等设计)。
设计是指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造型、色彩、表面肌理和装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创造出符合实用和审美需要的产品。
4、启发学生思考:除了以上介绍的艺术设计种类,还有哪些设计类别?
5、一组综合所有艺术设计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分别属于哪类设计,以明确各自的特点,加深理解。
另外,让学生了解因艺术设计占据的空间状态不同,可分为平面、立体、空间等设计。
6、回到前面的电视广告,引出现代媒体设计。
7、复习两节课的内容,总结你认为美术应包括哪些种类。
美术: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8、布置课后内容: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课后小结:
走进美术教案4
教材分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第十三册第一课是属于欣赏评述课,美术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对于学习它的目的并未完全理解,对生活中到处存在的美术往往会忽略,在培养他们了解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的同时,关注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质。所以本课的教学首先从什么是美术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门类和特点,进而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及基本知识。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明确美术的门类是极为丰富的,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以一种审视的、弹性的、思辨的眼光,去看待美术及美术作品甚至是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品,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的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掌握美术作品的入门知识,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的不同种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法;问题设疑法;观察学习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导入: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上了六年的美术课,提问:画画是美术,美术就是画画?试辨析。学生回答,对于各种答案,进行归纳总结,前面半句话是对的,而后半句是错的,美术并不单单只有画画一种表现手法,设计、工艺、建筑也属于美术。
传授新课
1、首先探讨什么是美术?
使学生对于美术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美术不单单只有绘画,还包括其他的艺术作品。扩宽学生的视野。
2、导入油画作品《父亲》,学生感受发言。
先用《父亲》导入是因为此作品的写实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的欣赏进入到自觉的欣赏,从而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欣赏程序,使欣赏从视觉的直观层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3、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4、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四、 课堂小结: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像,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艺术。
五、作业布置:回去收集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并进行分类。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再议两幅画所用材料的不同之处,第一幅是油画,第二幅是国画,我们谈到了油画的色彩之美,国画的笔墨之美,我们再来欣赏一种和色彩有关绘画艺术,你们猜猜是什么?学生答:“水彩画。”引出水彩画!
二、新课讲授
1、其他画种:水彩画、版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2、雕塑。
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
3、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
4、由贴近学生的广告导入(如播一则麦当劳的电视广告),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在上学路上、在商场购物时,不知不觉地可获得许多信息。
由学生归纳出标志、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作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5、展示一组视觉传达设计的图片,通过识别,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
6、通过学生对学习用品的选择,引导学生认识工业设计以及范围(包括家具、服装、纺织品和交通工具等设计)。
设计是指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造型、色彩、表面肌理和装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创造出符合实用和审美需要的产品。
7、启发学生思考:除了以上介绍的艺术设计种类,还有哪些设计类别?
8、一组综合所有艺术设计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分别属于哪类设计,以明确各自的特点,加深理解。
另外,让学生了解因艺术设计占据的空间状态不同,可分为平面、立体、空间等设计。 9、回到前面的电视广告,引出现代媒体设计。
10、复习两节课的内容,总结你认为美术应包括哪些种类。
美术: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教学评价:课上学生的参与度还是比较高,都能跟随教师的步伐。
教学反思:1.教师规范:语言组织能力还需要多加锻炼,尤其在课堂传授新内容时,表达应该更清晰明确,加强对美术专业用词的把握。
2.教学设计:谨记每个环节以及PPT应用都应围绕教学重点进行,为教学重服务。
走进美术教案5
知识要素:
间色与复色应用,色彩搭配
技能要求:
水粉涂色的基本技法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感受古代壁画,发现壁画的特点
实践与创造:了解壁画色彩特点,临摹壁画并填补残缺
欣赏与评议:欣赏壁画内容、色彩、造型,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人物动态造型
教学难点
人物神态的塑造
教学过程
一.故事与导入
1.课件导入壁画故事,教师讲解故事。
①欣赏古代壁画作品。
②以壁画《九色鹿》的动画故事为中心,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变迁。
2.插放资料片《敦煌莫高窟》,从自然景观介绍敦煌。
二.感受与交流
1.以小组讨论所知道的古代壁画,有哪些内容和作用。
2.小组代表发言,说一说对古代壁画的印象以及这些壁画的作用。
三.实践与指导
1.修补壁画,为其填色:
①根据的线描壁画原稿,临摹壁画色彩,注重感受,可用原色、间色或复色。
②为壁画残缺部分补画,根据临摹的色彩感觉进行色彩的'延伸(填色)。
2.发挥对壁画色彩的感受,可凭自己的感觉去临摹和填色。
四.展示与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并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提问:你觉得哪些颜色更能表现壁画的古朴美。
2.教师和学生共同。
对色彩效果不同的作业进行讲评,对大胆的作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走进美术教案6
一、《走进微观世界》教材分析
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的基本理念,《走进微观世界》培养他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的?穴或许还应该是独特的?雪反应,《走进微观世界》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熏提高综合思维水平,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教材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设置了这一单元的课程,通过微观世界的形式美感的启迪,学习和运用艺术造型的基本知识。 初中美术教案9年级上:05课 走进微观世界
学习活动的设置分三个步骤展开:欣赏微观图片呈现的形式结构美感,通过语言描述和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像;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或通过显微摄影图片,感受微观世界的现象,并通过记录、想像、设计基本形,组合形状构图等一系列的工作,进一步发现和探究图形的奥秘;采用绘画或计算机辅助绘画以及制作立体模型等造型方法进行艺术表现,在不断认识、想像的基础上,运用构成方法创造出独特的富有想像力的图形。
“评价建议”从对图形的想像和创意、空间意识的形成以及绘制水平和动手能力几个方面展开,便于学生自评或互评。
“资料库”摘录了有关名词术语的解释。
“学习大空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发,列举了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的图片,讲解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帮助学生更广泛地理解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形象。
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开拓新的视角,启发他们关注自然形态,开阔视野,发挥想像,探究和思考图形结构的规律。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认识自然,对丰富的视觉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力求帮助学生在物质结构的基本形式和艺术创造的造型要素之间找到某种联系,并归纳出方法,用以创造新的图形。
二、教学目标
*发现和欣赏微观世界呈现的形式结构美感,探究自然结构与图形结构的共同规律;根据自然现象进行想像和表现,创造性地运用简单元素构成图形。
三、教学思路
1. 教学题材
教材呈现的显微摄影图片注重体现和谐、秩序两个特点。图片中可以找到等距排列、对称、重复以及空间结构、运动变化等形式,呈现了自然形态的基本特点。与艺术作品比较,说明人工形态的创造都是基于对自然形态生成和变化的认识、理解。
基本形体的设计与变化组合的学习活动,引入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一般方法,通过绘图和制作的技能学习,掌握分割、集聚、插接等造型技能,体会自然形不仅可以作为模仿的对象,而且还可以作为功能、构造和美的形式(对称、比例、调和、平衡、对比)的范例。从而领悟研究自然形态的生成过程,即可了解形态的本质的.道理。
2. 教学组织
课前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包括教学所需图片文字、动画示意,最好有影片资料,学生用绘画或立体制作的工具材料等。欣赏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立体制作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教学过程中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每组选定负责人。
3. 教学策略
按照学习活动的设计,这一单元的教学可以分两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从关于“形态”的话题开始,运用实例解释“形态”的词义,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议论的形式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微观图片中呈现的形式结构美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和情感两条线索进行思考。
走进美术教案7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差,特别是在撕纸方面表现的尤其突出,他们对撕纸力度及外形不会把握,因此我设计了撕贴“送伞”这一活动,初步发展幼儿的撕贴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学会沿针孔轮廓撕蘑菇伞,掌握撕的技能。
2、激发幼儿相互合作,帮助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一幅(图下防有兔妈妈和小兔劳动的场面,图上防画有乌云雨点。)
2、两张半幅图(一张是阴天,一张是晴天,可覆盖大背景图的上方。)
3、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大纸一张,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幼儿操作纸若干、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四、 活动过程:
(一)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大背景图(晴天覆盖乌云和雨点)
1、提问:(1)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天气怎么样?
提问:(1)呀!一会天气要怎么啦?
(2)小兔们淋了雨会怎么样?
(3)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能使小兔们淋不到雨呢?
3、 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做伞送给小兔们,好不好?
(三)教师讲解示范撕伞的方法。
(1)教师着重示范讲解撕伞。
(2)伞撕好了,那怎样送给小兔呢(启发幼儿说出伞应送到小兔的头上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的要求(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卫生)。
(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3)教师表扬鼓励相互谦让、帮助的幼儿。
(五)活动评价。
(1)小朋友们看,哪一把伞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希望)
(2)刚才呀!小兔们得到了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他们非常高兴,还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那平时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不管是谁得到了别人的帮助都会很高兴的,你们愿意帮助别人吗?
五、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轮廓纸,继续提高幼儿嘶和贴的技能。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帮助。
《》 marrina 编辑
走进美术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性质、作用。
2.了解作品展示的最佳方式,总结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教学难点: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学重点:能为学校或班级策划一次展览。
教学过程:
一、美术展览展示方式。
1.中国自西周以来,宫廷中就一直收藏美术品。1925年组建的故宫博物院是以美术为主的博物院。1959年落成的中国美术馆,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的展览中心,同时举办世界各国美术展览。
2.美术馆的性质作用:美术馆的作用日益广泛多样,不仅可提高一般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美术修养,而且可协助学校的美术教育,还可为美术家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向理论工作者提供资料和信息。
3.今天的`美术馆是艺术、教育、学术和科学的多机能综合体。
4.博物馆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
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
5.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
美术馆是博物馆的特殊类型,它从博物馆中分化而出。美术馆既特指美术馆,也包括具有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
二、走进中国美术馆
1.总结本课学习知识点,总结参观展览的意义目的。
2.同学们生思考:
①你知道中国美术馆在美术界的地位和作用吗?
②美术馆是如何布置、展示美术作品的?
③不同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展示方式,说说各种美术作品的最佳展示方式是什么?
比较各地美术馆的建筑外观,凸现中国美术馆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特色,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做策展人策划一次展览,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是手工制作或个人收藏品,让学生开动脑筋,在展览的内容及主题上加以创意。
走进美术教案9
一、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线条与图形,对树杆及树叶进行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
2、在活动中初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二、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线条与图案装饰树杆与树叶。
难点:表现树枝交错生长的形态。
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在散步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木,了解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范例二幅,幼儿用纸,彩色水笔,各色水粉,音乐带。
四、 设计思路: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欣赏中丰富幼儿的装饰表现能力。在近阶段美术目标中以色彩、线条装饰为主,且中班幼儿对色彩及图形、线条表现十分敏感,乐意使用这些方法装饰自己的画面,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从幼儿生活经验、认知领域等各方面选择教学内容。我结合春天万物复苏,自然生长等季节特征,以散步、谈话活动形式,丰富了幼儿对树木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活动《走进未来的森林》,让幼儿在绘画中进一步发挥对树的畅想,加深了解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其中在导入情境中引起幼儿的作画兴趣,又通过欣赏讨论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接着以优美的音乐渲染创作环境,引起幼儿遐想。整个活动以发展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教育目的的。
五、 流程设计:导入情境――>讨论欣赏――>联想创作――>引导讲评
(一)导入情境:
1、师: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树木,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有些什么帮助呢?(幼儿讨论回答)
小结:树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这么美丽舒服,大家都很喜欢树。
2、师:如果将来的树木能变得更漂亮,那该有多好呀!
提议:今天我们一起去未来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来的树木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讨论欣赏:
师:走走走,出发啦!
1、 讨论一
师:我看见了一棵大树!(示范画一根竖线)
问:这是棵大树吗?为什么?(树杆太细了,大树树杆粗粗的)
师:我来加加粗,现在这棵大树的树杆可粗啦!树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们大家打招呼。
问:树杆上长着什么呀?树枝比树杆粗一些还是细一些?树枝是怎么样长的?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上长。(师边示范边讨论)树枝越往上长就越细,越短了。
2、讨论二
问:这棵大树上会长什么样的叶子呢?
(幼儿扩散,师选一种添上,画满树枝)。
问:树身上还少了什么?我们给树杆穿件什么花纹的新衣服?
(幼儿扩散,师选一种示范)。
3、 欣赏比较:
师:森林里会有多少棵树呢?(许多棵)那我们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来的树。
(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许多棵。
问:这些大树穿上了什么花样的新衣服?(幼儿比较,教师归纳形状,排列形式)。
他们的树叶变成了什么样?象什么?(幼儿联想)
(三)联想创作:
师:未来森林里的树真漂亮,我们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开心。
提示
1、未来的森林里大树多还是小树多?(大树多)
2、引导幼儿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几棵不一样的树。
3、在森林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未来的树,赶快找几个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可能会在森林里迷路的。(出示范例2)看,我和我的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引导幼儿添画背景)。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从树缝中钻进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宝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导讲评:
师: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集合了(集中幼儿注意力)
1、今天你在未来森林里找到了几位新朋友?(幼儿数数)
2、你们找的真不少,还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去看一看朋友们找到的未来树吧!(幼儿绕场走)
师引导幼儿看树杆上的花纹,有些什么形状叶子等。
结束:今天的旅行真开心,我们该和树朋友再见了,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学会各种本领,将来真的能把这些未来树种出来,打扮我们的环境。
评析:
随着教改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在本次活动中,老师精心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美术的要求,对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一,整个活动设计情景性强。教师设计了“走进未来的森林”这一情景,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师生看看,找找,种种未来树,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为幼儿的创作开拓思路。
其二,活动设计体现整合性。“爱护森林,保护环境”是人人皆知的,但真正内化为学龄前儿童的情感与行为是较难的。今天的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的绘画欲望,又培养了幼儿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其三,活动中幼儿参与才主体性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己设计未来树,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投入的神态,充分体现了他们的需要,成功的体验。
建议,在欣赏讨论过程中可适当简略些,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联想创作。体验成功。
走进美术教案10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怎样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去深思和反省的。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孩子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花儿与蝴蝶》正是王老师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我们研究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设置,为幼儿创设了三维空间美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上长出了嫩叶,地上开满了鲜花。在优美的《梁祝》乐曲中,美丽的“花儿”(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戏玩耍。)
活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气,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而这,只是幼儿园的一种惯见的教学方式—情景表演,却发挥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为教师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美感。一是场景的设置及角色的装扮给了孩子视觉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乐给了孩子听觉上的美。我们也许担心:孩子听得懂名曲吗?但我们不能否认,孩子没有理由拒绝美的东西,优美、抒情的乐曲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与整体的和谐给了孩子知觉上的美。教师精心创设的三维空间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训练幼儿“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础,感受是表现的前提,幼儿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对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必须以直观的、具体的美去打动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赏,从而激发表现美、创作美的兴趣。王老师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设计了这一环节,为后面的创作活动作了成功的铺垫。
二、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给予幼儿和谐的环境美
这是所提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请看下面的`几段对话:
师:你认为蝴蝶漂亮吗?
幼:漂亮
师:哪儿漂亮?
幼:我认为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认为是蝴蝶身上的花纹......
师: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谁?
幼:我想扮成花儿
师:那你准备怎样做?
幼:......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耐心地倾听,并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意愿。《纲要》中要求“教师的态度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可亲、可爱、可信任、可依赖便是心理环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给孩子舒适、欢心和自由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展开想象,放飞思维。《花儿与蝴蝶》中,师生融洽,气氛和谐,教师精心营造的“美”的氛围,让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快乐学习,学习的快乐。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表现的机会,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美。我们都知道,艺术活动须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和需要,提供均等的表现机会。《花儿与蝴蝶》中教师按新《纲要》要求,为让每个孩子都有动脑、动手和表演的机会,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
工具类:剪刀、铅笔、水彩笔、胶水、固体胶、胶带、别针
材料类:白纸、彩纸、亮纸、旧挂历纸、旧报纸、硬纸板、皱纹纸、旧纱巾、丝巾、围巾;各种颜色的线等
在进行美工活动时,每个孩子既使是能力最弱的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浩瀚好画画,就画个漂亮的蝴蝶,做个头饰戴上;小坤就用皱纹纸做个美丽的花环;亚雯呢,就拿纱巾别在两只小胳膊上,扇动着“翅膀”飞来飞去;思雨喜欢折纸,于是就用彩纸折了蝴蝶背在背上......孩子们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中,甚至没有一个孩子在打闹,没有一个孩子不欢乐。
走进美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去寻找美、发现美;
2、学会构图、色彩的搭配。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去春来,和风送暖,鸟语花香,春趣盎然。春天是一首首优美的`诗,春天是一幅幅美丽的画,春天是一曲曲抒情的乐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二、欣赏春天的美景
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板书课题。
欣赏春天大自然的美景。
三、讨论春天里的活动场景
春耕播种、植树节、放风筝、春游等。
四、欣赏他人作品
分析别人是怎样构图和色彩搭配的。
五、生自画一副有关春天的图
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六、作品展示。
走进美术教案12
课题名称:走进美术
王玺
教材分析: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流成果的能力。
三维目标:
1
2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教学过程:1.
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
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
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5.雕塑。
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
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
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
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反思:
2.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
3.
4.
5.
可分为平面、立体、
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8.布置课后内容: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课后小结:
走进美术教案13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注意到车辆的车轮花纹,加深对车辆的认识。
2、体会到合作做事的快乐。
准备:
各种颜色的颜料液、海绵、小碟子若干、玩具车、白纸。
活动与指导:
1、让幼儿把玩具车翻过来,看一看车轮上凹凸不平的纹路,并用手摸一摸。结合实物向幼儿解释什么是凹,什么是凸。幼儿理解后,让他们再次用手摸一摸车轮上凸起来的部位和凹进去的部位。比一比它们摸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布置幼儿将海绵在颜料液里泡一会儿,取出来后反过来放在碟子里(这一步视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儿能力还做不到完成这一步骤,可以由教师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里,幼儿轮流使用)。示范指导幼儿把玩具车从海绵上经过,然后再把玩具车放在白纸上,从上面经过,拓出不同的车轮花纹来。幼儿拓完后,帮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名字。
3、等幼儿拓出来的花纹凉干后,每名幼儿选一份作品,把选出来的作品用胶水粘连起来,组成长长的彩带。组织幼儿比较一下,自己手里的一张花纹图案和长长的彩带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好看一些,和孩子们一起把彩带挂起来,用来装饰活动室墙面。装饰好后,让幼儿去找一找哪一条彩带是自己拓出来的。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小小服装设计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小小服装设计师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发展动手、动脑的设计制作能力。
2、增强自信心,激发与同伴分享喜悦的情感。
准备:
用白卡片剪成的各式服装样板,用剪刀将剪好的各种花布剪出不同的'图案,胶水,几件春季服装。
活动与指导:
1、先组织幼儿观察春季服装,给幼儿介绍每件服装上的主要图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幼儿装饰服装:
每人取一张服装样板,再从各种图案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将图案设计布置在服装样板上并用胶水粘好。
3、幼儿将自己设计装饰的服装可以赠送给同伴、老师或妈妈,让他们与自己一起分享快乐。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蒲公英去旅行
活动目标
1、用绘画来表现蒲公英种子飞翔的样子,体验绘画的乐趣。
2、能保持画面的整洁,并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蒲公英
2、范画:蒲公英
3、幼儿用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二、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1.教师: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呢?被风一吹会怎么样呢?
2.蒲公英非常喜欢旅行,蒲公英的种子跟着风儿去旅行,
它们在空中飞呀飞,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3.小朋友想不想把蒲公英的种子在旅行的时候看到的景色画下来呢?
三、示范画蒲公英种子
教师:画的时候,蒲公英飞翔的种子画在纸的什么地方?
看到的景色又要画在什么地方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指导幼儿先画朝各个方向飞的种子,再画地面上的景色,注意画面的整洁。
合理安排画面。
五、展示幼儿作品。
1.鼓励幼儿与同伴讲一讲自己画的蒲公英种子旅行的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画的故事。
走进美术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线条与图形,对树杆及树叶进行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
2、在活动中初步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线条与图案装饰树杆与树叶。
难点:表现树枝交错生长的形态。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1、在散步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木,了解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范例二幅,幼儿用纸,彩色水笔,各色水粉,音乐带。
四、设计思路: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欣赏中丰富幼儿的装饰表现能力。在近阶段美术目标中以色彩、线条装饰为主,且中班幼儿对色彩及图形、线条表现十分敏感,乐意使用这些方法装饰自己的画面,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从幼儿生活经验、认知领域等各方面选择教学内容。我结合春天万物复苏,自然生长等季节特征,以散步、谈话活动形式,丰富了幼儿对树木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活动《走进未来的森林》,让幼儿在绘画中进一步发挥对树的畅想,加深了解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其中在导入情境中引起幼儿的作画兴趣,又通过欣赏讨论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接着以优美的音乐渲染创作环境,引起幼儿遐想。整个活动以发展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教育目的的。
五、流程设计: 导入情境——>讨论欣赏——>联想创作——>引导讲评
(一)导入情境:
1、师: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树木,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有些什么帮助呢?(幼儿讨论回答)小结:树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这么美丽舒服,大家都很喜欢树。
2、师:如果将来的树木能变得更漂亮,那该有多好呀!提议:今天我们一起去未来的森林里走一走,看一看未来的树木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讨论欣赏:师:走走走,出发啦!
1、讨论一、师:我看见了一棵大树!(示范画一根竖线)问:这是棵大树吗?为什么?(树杆太细了,大树树杆粗粗的)师:我来加加粗,现在这棵大树的树杆可粗啦!树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们大家打招呼。问:树杆上长着什么呀?树枝比树杆粗一些还是细一些?树枝是怎么样长的?像搭积木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往上长。(师边示范边讨论)树枝越往上长就越细,越短了。
2、讨论二问:这棵大树上会长什么样的叶子呢?(幼儿扩散,师选一种添上,画满树枝)。问:树身上还少了什么?我们给树杆穿件什么花纹的新衣服?(幼儿扩散,师选一种示范)。
3、欣赏比较:师:森林里会有多少棵树呢?(许多棵)那我们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来的树。(出示范例)一下子找到了许多棵。问:这些大树穿上了什么花样的新衣服?(幼儿比较,教师归纳形状,排列形式)。他们的树叶变成了什么样?象什么?(幼儿联想)
(三)联想创作:师:未来森林里的树真漂亮,我们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开心。提示
1、未来的森林里大树多还是小树多?(大树多)
2、引导幼儿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几棵不一样的树。
3、在森林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未来的树,赶快找几个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可能会在森林里迷路的。(出示范例2)看,我和我的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引导幼儿添画背景)。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从树缝中钻进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宝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导讲评:师: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集合了(集中幼儿注意力)
1、今天你在未来森林里找到了几位新朋友?(幼儿数数)
2、你们找的真不少,还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去看一看朋友们找到的未来树吧!(幼儿绕场走)师引导幼儿看树杆上的花纹,有些什么形状叶子等。
结束:今天的旅行真开心,我们该和树朋友再见了,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学会各种本领,将来真的能把这些未来树种出来,打扮我们的环境。评析:随着教改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在本次活动中,老师精心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美术的要求,对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一,整个活动设计情景性强。教师设计了“走进未来的森林”这一情景,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师生看看,找找,种种未来树,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为幼儿的创作开拓思路。
其二,活动设计体现整合性。“爱护森林,保护环境”是人人皆知的,但真正内化为学龄前儿童的情感与行为是较难的。今天的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的绘画欲望,又培养了幼儿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其三,活动中幼儿参与才主体性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己设计未来树,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投入的神态,充分体现了他们的需要,成功的体验。建议,在欣赏讨论过程中可适当简略些,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联想创作。体验成功。
走进美术教案15
学习领域:造型与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增强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难点:
如个启发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爱护方法。
教学目的:
1、显性目的: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联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隐性目的: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发现美的愉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思路:1、通过启发回忆,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大自然中的'景物,使学生明白自然界所包括的内容。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感知和发现自然界中各种景物的美,经过小组的讨论和交流表达自己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最后延伸到如何从我做起保护好大自然。
2、教师设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经常带你们到大自然或公园玩吗?那里的风景美不美呢?给你印象最深感觉最美的是哪些景物?请学生大胆地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要调动气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你们回答得真好!大自然非常的美,我们都非常的喜欢大自然,这节课老师就将带领大家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教师板书课题。
4、讲授新课:
⑴教师展示图片或者播放图象,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出课本上的图片都有哪些大自然的景物;
⑵教师重点介绍一到两幅图片,重点从图片中的造型、颜色以及自己的美的感受上来介绍,为学生分组评诉作品时提供一个范例。
⑶学生分小组进行欣赏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景物以及喜欢它的原因。
⑷小组进行学习后的汇报工作。几哦市要多鼓励表扬发言的同学。
⑸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自然景物中感受美,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传递美的信息。你们感受到了吗?树木正在发芽,叶子正在由淡绿变成深绿,露珠儿在小草尖上晶莹的闪动着,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你们能感受到吗?大自然是最美好的,我们能为保护她而做点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自由谈谈。
⑹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中,学生在活动中度过,在田野、学校的沙坑里进行。学生玩得很愉快同时也学到了亲身体验到自然中的乐趣。再一次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设想在其他季节、地点进行此类活动,夏游、秋游或班队活动中实施。那他们更容易理解这课的内容。
【走进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走进夏天送伞教案07-29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走进未来的森林》08-13
小班美术走进夏天送伞教案3篇04-06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走进未来的森林09-25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走进未来的森林》3篇08-13
幼儿园美术课程让美走进孩子心中教案08-17
走进丽江的教案09-17
《走进纽约》教案09-05
走进田园教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