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时间:2022-03-29 18:02:16 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精选8篇)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⑶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2、能力目标:

  ⑴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⑵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3、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设计(二):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辨音:

  遗骸褶皱劫难追溯

  2、释义:

  遗骸褶皱劫难

  致密追溯天衣无缝

  选四名同学回答,

  明确:

  ⑴hái zhě nàn sù

  ⑵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三、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多媒体显示:

  教师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填写上表。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然后选交流成功的两个小组介绍阅读成果。

  明确:

  1、《恐龙无处不在》,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为: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文章的思路简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在是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2、《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教师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需要创新!

  四、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多媒体显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号里。

  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学生明确:

  1、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3、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教师总结: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科普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词语。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可查阅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收集整理关于恐龙的知识。

  教师:制作课件。《侏罗纪公园》片段、光碟《中国冰川》中大陆漂移示意图。

  准备多媒体教学平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恐龙无处不在》

  教学步骤

  激趣导入

  (放映《侏罗纪公园》片段)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一定会被那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震撼。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呢?

  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板书课题及作者)

  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检查预习。

  遗骸(hai2):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chan2chu2):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

  褶皱(zhe3zhou4):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追溯(su4):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

  讨论: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明确: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研读探究

  请同学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小组讨论)

  问题提得不正确

  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

  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

  明确:

  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一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恐龙的灭绝)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道理正如课文第一段所说:“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白己的观点,行文严谨。本文的准确性与条理性已经看出来了。

  a.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用人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来举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b.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流。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c.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

  加.“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又如:“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非常形象可感。

  拓展延伸

  说说学了本文之后的启示。

  明确: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结合具体的实例说说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被压扁的沙子》

  教学设计

  旧课导入

  《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那《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让我们先来阅读一遍这篇短文。

  质疑讨论

  出示问题:

  o在《被压扁的沙子》里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明确:

  “撞击说”和“火山说”。(可将自己查找的资料整理成论据加以证明。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对比阅读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

  a.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b.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在》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区别。

  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c.说明的角度:《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d.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拓展练习

  分组自由讨论:

  由本文的学习,科学家的哪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你有所启发?

  培养创造力需要哪些思维能力?

  明确:(2)多角度看问题,联想与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板书设计

  《恐龙无处不在》

  佐证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一)明确目标

  1、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建议、练习说明、教学重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建议

  一、总体建议

  1、教学时间:2课时。

  2、这两篇短文是本单元内容较深的课文,其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教师在设计教学前,首先要吃透课文,把握相关知识(可参考“整体把握”和“资料链接”),理解文章逐步推进的逻辑链条;教学中,也要注意适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他们理解上的偏差,引导他们切实理解文章阐释的事理。

  3、对于事理说明文这一文体,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有所体认。本课应导向深入,引导学生理解事理说明文所讲的“理”,是对于现象背后本质的认识,体会到逻辑性是事理说明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4、两篇短文的语言很有特点:一方面逻辑性强,简明精练,运用概念适切;一方面又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可引导学生体会,可以让学生自主圈点勾画相关的句子或语段。

  5、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开展教学。对于文中涉及的一些内容,如地质变迁、动物化石、南极气候、小行星等,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知识,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不必讲解过多,以免偏离中心。

  二、教学设计

  两篇短文可以一篇教读,一篇自读。

  恐龙无处不有

  1、导入后初读课文,梳理主要内容和行文展开的顺序。明确:

  第1段: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科学观点,引出说明内容。

  第2、3段:指出恐龙化石遍布于世界各地这一科学事实。

  第4、5段:指出南极的恐龙化石不可能是迁徙的结果。

  第6、7段:通过逻辑推理,指出恐龙化石的出现说明了大陆在漂移。

  第8—12段:进一步介绍板块理论,说明这一理论解释了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第13—15段:再次聚焦远古时期南极的恐龙等生物,确证前文推论的正确性,并说明其普遍意义。通过梳理主要内容,学生能够意识到文章是以逻辑顺序展开的`。

  2、再读课文,聚焦“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观点。提问:这篇短文在哪两个科学领域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是如何联系的?

  古生物学——恐龙化石的分布——板块构造理论

  提示学生注意两个时间点:

  ①2.25亿年前,当时全球的陆地形成“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同时,恐龙已经出现并且“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②2亿年前,泛大陆又开始分裂。这两个时间点表明恐龙的出现和全球分布早于泛大陆的分裂,从而使得文章在两个领域之间建立的联系在逻辑上得以成立,体现了作者科学推论的严密性。

  3、延伸拓展。

  搜集“大陆漂移”的其他例证,写成小短文,相互交流。

  被压扁的沙子

  让学生运用学习前一篇短文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其中的逻辑链条;文章涉及了哪些领域,是如何关联的。教师提问或班级讨论交流。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说明

  思考探究

  一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两篇短文共同涉及的问题,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这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试任选其中一篇,分析其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在的推理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逻辑链条,从而理解文章内容,并体会事理说明文层层推论、逻辑严密的特点。

  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和“素养提升”。

  三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补充说明语句的含义和不同作用,理解说明语言的特点。

  参考答案:

  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

  2、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4、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积累拓展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相联系的。

  (材料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尝试用课文中的理论加以阐明。

  参考答案: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

  五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探究,并书面表达,交流探讨。这样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参考答案:略。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本课的两篇短文,都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认识原则,用一个领域的探究成果,去推进对于另一个领域问题的认识,展现出科学思考方法的强大力量,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这种“趣”和“美”,帮助他们体认科学的思考方法,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

  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两篇短文层层推进,逻辑链条严密,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对于事理说明文以讲“理”为主,注重逻辑性的特点,学生在前一课已有所认识,本课可继续深化。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两篇文章的说明内容,学习快速提取、概括信息的方法。

  2.了解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并且从中得出新结论的科学现象。

  3.了解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假设、推理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

  默读,圈点勾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象,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两篇文章各自的说明内容,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时质疑、思考、实证的科学态度,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在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时,两篇文章却从不同角度说明问题、介绍相关知识的创作思路。

  2.提取关键信息并按要求表达。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不建议做过多的形式上的花哨处理,建议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说明内容和科学精神。另外,这两篇短文在原文中编排在一起,内容上也有一定关联,说明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参照阅读。建议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通过圈点勾画静心读文,同时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关键处和难点教师要给予及时点拨。结束本课的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适度给一些与此有关的现今的研究成果等,进行适度的扩展,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实证的力量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恐龙的突然灭绝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为此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体现的就是与此有关的两则短文,下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

  【设计意图】提出这两篇课文共同关注的问题──恐龙灭绝,聚焦在这个视野后,可以自然地引出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

  2.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

  1.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恐龙灭绝”,速读两文,请谈谈你得到哪些与此有关的知识?

  恐龙大概在公元6500万年以前灭绝;

  恐龙灭绝前曾经遍布世界各地;

  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击地球的结果;

  2.这两篇文章虽然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是它们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完全不同。请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两篇文章主要说明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第一篇:通过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大陆漂移学说”,进而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第二篇: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击地球的结果。

  【设计意图】对两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解作者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课的目的。它们不仅都是阿西莫夫的作品,而且探究的内容都和恐龙灭绝有关系,但同时两篇文章说明的内容却又截然不同。

  (三)分篇学习,深入分析解读文本

  1.恐龙无处不在。

  (1)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个例子是如何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结论的?

  明确: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不可能在南极地区生存,也不可能越过大洋到另一块大陆上,所以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开。“恐龙无处不在”正说明2.25亿年前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形成时,早期恐龙已经开始出现并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逐渐分裂,此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经过了大约1亿年的变迁,南极的气候逐渐变冷,慢慢不适宜生物生存,动植物种类数量大量减少,恐龙最终灭绝了。

  南极洲发现化石是生物领域的新发现,但最终却不仅证实了“恐龙遍布世界各地”,无处不在,更可以说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地质活动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提取主要信息,进一步弄清文章说明的内容,同时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2)科学家经过思考、分析得出跨领域的新知,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设计意图】体会科学研究的精神及方法。

  2.被压扁的沙子。

  (1)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理论,它们分别是什么?

  明确:两种对立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即“因为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和“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

  【设计意图】训练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

  (2)为什么“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请用不超过20个字来表述)

  明确:这不仅是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更是因为人类将来再遇到大灾难时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其影响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设计意图】训练提取并概括信息的能力,这个问题比上一个问题要难一些,不能像上一问题仅靠简单的摘抄即可,还需要自己删减、压缩或调整原文语句表述的次序。

  (3)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指什么?文章为什么以此为题?

  明确:“被压扁的沙子”指“斯石英”。以此为题,首先,因为“斯石英”是本文说明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据此,因为年龄为6500万年(也就是大致恐龙灭绝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所以才得出本文的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其次,“被压扁的沙子”这种表述比较生动、有趣,作为题目更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四)小结

  学过这两篇文章后请你从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方法、语文能力这几方面总结一下学习本文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回顾,以后每篇说明文可以按这个方法自己进行总结反思。“语文能力”教师可以解释一下,本文主要侧重在“提取、概括信息方法”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请组织好语言,以第二篇文章中“斯石英”为例,对第一篇文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结论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作者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来说明恐龙的死因,其实也可以用此来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结论。通过这个环节不仅会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清楚、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更好地体会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其目的是可以把要说明的知识介绍得清楚明白。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流逝、携带、劫难、致密、天衣无缝”等词语。

  2.了解作家作品,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3.揣摩文章语言,体会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了解大陆漂移学说。

  2.安排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恐龙及其灭绝的情况。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3.安排对比阅读,比较分析每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培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两篇短文的内容。

  2.明确说明对象,能正确辨析文中使用的各种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2.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分析其行文思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恐龙图片,谈话导入:2.5亿年前,地球上的霸主是恐龙。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上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从恐龙留下的遗迹中,我们能发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阿西莫夫的科普世界,去一探究竟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三巨头。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骨骼(gé)鸟臀目(tún)

  岛屿链(yǔ)深渊(yuān)褶皱(zhě)

  携带(xié)覆盖(fù)

  (2)词语释义

  不解之谜:解不开的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褶皱: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携带:随身带着。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覆盖:遮盖。

  (3)词语辨析

  “天衣无缝”和“完美无缺”两个词都有“十分完美”的意思。“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侧重指事物的细致周到,严密完备,找不出什么缺漏或弱点。“完美无缺”只形容极其完美,可用于人,而“天衣无缝”则不能。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恐龙无处不有》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示例: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

  2.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答案示例: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说明不同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点明中心,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2~14):举例说明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佐证大陆漂移假说,印证主旨。

  第三部分(15):总结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新的证据,结束全文,突出主旨。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结构文章的?

  答案示例: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寻找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第1自然段的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开篇突发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用“紧密相连”“产生影响”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暗示了文章所要说明的中心内容。

  2.第2自然段说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举例子,介绍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骨骼,从而说明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3.第5自然段在结构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这是一个过渡段,前一部分承接上文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后一部分用设问引出大陆漂移假说。

  4.第11自然段括号里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括号里面的文字是举例子补充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更令人信服。从中也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发现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5.第15自然段中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总结了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的重大意义,突出了主旨,照应文章开头提出的观点。这表明每一个科学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向前发展。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第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案示例:举例子,说明在南极及地球的其他大陆都发现了恐龙化石。“也都”“遍布”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呼应文题。

  2.第4自然段中“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维方法?

  答案示例:世上许多事物都存在互相联系,应当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想问题。

  3.第6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为人类的好多未解之谜提供了答案,从而证明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第6自然段中“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案示例: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中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如果换成“迁移”,就不恰当了。

  5.第7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有何效果?

  答案示例:第一句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一个“驮”字形象地说明板块运动的情况及对大陆的影响,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易懂。后两句用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泛大陆及其形成和分裂的过程。本段形象地说明了大陆板块“分—聚—分”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6.第8自然段中“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语言有何特点?试作简析。

  答案示例:列数字,“四十多亿”“2.25亿”等具体说明了泛大陆形成和分裂的次数之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给人以科学依据的充分印象,准确而具体,令人信服。句中的“大约”一词表示推测,因为年代久远所以不能用准确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第13自然段中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效果?

  答案示例:“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强调南极的寒冷和南极动物命运的悲惨。

  8.如何理解第14自然段中“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这句话?

  答案示例:“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说明南极有丰富的化石,只是被冰雪层覆盖。这是作者的推测,表现了他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简要概括《恐龙无处不有》这篇文章的主旨。

  答案示例:文章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学说,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试分析第6自然段最后一句中的“几乎”与第9自然段最后一句中的“似乎”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答案示例:“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但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侧,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确定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符,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这篇科普文章重在说明事理,采用逻辑顺序,层层解剖,作者正是把化石和南极联系起来思考,才会进一步追问恐龙如何生存,如何越过大洋的。由此可见,善于联系是研究发现的必要前提,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只有具备了这种思维品质,我们才能在不经意的地方获得独到发现。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恐龙无处不有科学发现: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61480;生物学61481;产生疑问:南极的恐龙来自哪里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61480;地质学61481;研究价值:证明了地壳运动理论联系紧密相互启发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恐龙无处不有》一文用什么说明顺序?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示例:逻辑顺序。主要内容是: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为“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二、新课导入

  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科学界历来说法不一。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阿西莫夫的解释。通过预习可知,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是哪两种假说呢?它们存在哪些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三、自主预习

  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铱(yī)彗星(huì)尘埃(āi)

  抵达(dǐ)劫难(jié)二氧化硅(guī)

  趋势(qū)膨胀(péng zhàng)追溯(sù)

  衍射(yǎn)

  (2)词语释义

  劫难:灾难;灾祸。

  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

  致密:细而密;细致精密。

  膨胀:由于温度升高或其他因素,物体的长度增加或体积增大。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3)词语辨析

  “趋势”和“趋向”两个词都指“事情的发展方向”。“趋势”除了指事情发展的方向外,还可指历史发展的动向和江河水流的动向。“趋向”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向,但有动词用法,指“朝着某个方面发展”。

  四、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被压扁的沙子》,思考问题: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说法?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示例:“撞击说”和“火山说”。“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在本文中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答案示例: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星球撞击。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第1~6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答案示例: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科学家为验证这两种理论一直在寻找证据。

  2.简析第1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示例:作者在首段提出了一个与题目似乎毫不相干的问题,读完这段文字,读者感到仿佛是在讨论前一篇未了的话题。的确,它与前文的论证方法异曲同工。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灭绝原因,再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3.第7~17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答案示例: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恐龙灭绝是由于撞击,而不是火山活动的结论。

  4.第7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案示例:这一段写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苏联科学家发现的“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从而照应题目。

  5.第17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作者以雄辩的事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推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6.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肯定“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

  答案示例:从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作者对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①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地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③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④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作者由此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⑤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

  ⑥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第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案示例:举例子。说明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2.第7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采用举例子、作诠释、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引出“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话题,并解释了其形成原因。

  3.第8自然段“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一句中加点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并不”“以至于”“最后”等词语的使用,增强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使作者表述的意思层层推进。

  4.怎样理解第10自然段的介绍说明?

  答案示例: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斯石英只存在于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准确直观,令人信服。括号中的句子是对上文的补充,进一步证明上文所讲的道理。从这个句子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幽默和思维的活跃。

  5.第1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而科学地说明了斯石英的形成必须具备巨大的压力。

  6.第13自然段第一句话中连用“似乎”与“肯定”,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答案示例:“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似乎”表猜测的语气,“肯定”表不容置疑的语气。之所以用“似乎”,是因为作者并没有亲眼目睹斯石英出现在地壳深处,只好用猜测的语气。之所以用“肯定”,是因为根据科学理论,斯石英的形成必须具备巨大的压力,而地壳深处就存在着巨大的压力。

  7.第16自然段“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一句中的“确实”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确实”充分肯定了科学家们检测的结果,语言准确、严谨。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简要概括《被压扁的沙子》这篇文章的主旨。

  答案示例:文章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和特性等的介绍,证明了恐龙灭绝是由于撞击造成的,表明不同的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比较阅读:两文有什么异同之处?

  答案示例:

  (1)说明内容:《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2)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在》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和“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区别。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的运用。

  (4)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幽默风趣。

  (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有很多,其中小行星撞击理论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但也有许多人对这一理论持怀疑态度,因为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熬过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1.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2.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3.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大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了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4.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5.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6.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令人信服。地球的秘密还有很多,期待同学们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一一发现。

  六、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

  被压扁的沙子提出问题:恐龙灭绝的原因分析问题肯定“撞击说”否定“火山说”麦克霍恩研究证明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而不是火山活动思维严谨结论求实。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篇6

  【自读要求】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使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法。

  4、掌握词语,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重点】

  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联点和有区别的地方,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

  3、精读一两个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这一语言特点。

  (特点:1、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3、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自读程序】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该掌握的词语,不会读的和不理解的查字典词典解决;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同时,老师可相应地介绍作者和一些有关的恐龙及地理知识。

  2、速读课文。质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

  3、细读课文。把握两篇文章所述的内容,找出各自说明的顺序及角度,进行整体比较,教师可适当点拨。

  4、品读课文。选择一两个语段进行阅读,体会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的`特点。

  (解说:本课是自读课文,设计的阅读四步骤,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己去探索、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两篇课文语言平实,只要多读,就能理解文章所说明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读点拨】

  1、关于地壳运动:

  地壳是由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层圈,和紧挨它下面的上地慢的固体岩石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的下地幔是一层软的物质,被称作软流圈,它具有可塑性,可以缓慢流动。软流圈中的各种物质由于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使其内部发生变化。于是,温度高、密度小的物质受热膨胀向上浮动,反过来,温度低、密度大的物质受冷收缩向下沉积,这样两种物质就形成热力和重力的对流。向上流动的物质穿过软流圈上部接近岩石圈时,就沿着水平方向靠近和分离,由此影响到岩石同,引起地壳运动。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现象,便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2、关于板块运动:

  有人从世界地图上惊奇地发现:现在南美洲东部巴西的凸出部分,恰恰是原来大洋彼岸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北美洲与欧洲和格陵兰也能完全吻合地拼在一起。1921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他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大洋彼岸对应的位置上,发现了相对应的山脉、矿产和相同的陆生动物化石。1961年美国人赫斯和迪茨再进一步提出了海底扩张说。由于大陆漂移学说研究的是大陆,海底扩张学说研究的是洋底。如何从包括大陆和海底两个方面去统一认识全球构造呢?于是,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法国地震学家勒皮雄在研究了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以后,首创了板块学说。它是ZO世纪6O年代轰动全球的地质构造学的变革。它认为,地球岩石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海底构造如海岭、岛弧、海沟和海底水平断裂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它们浮在炽热的地幔表面不断运动,每个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板块之间的边缘带上地壳活动较强,板块运动引起地壳运动,推动海底扩张,使洋壳不断更新,当两个板块相撞挤压时,就形成崇山峻岭;相对错动时,就形成断裂。岛屿和海沟是由于两个板块俯冲并上提形成的,板块运动使地壳受压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火山爆发和地震。板块学说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块,即太平洋、欧亚、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极洲。

  3、关于恐龙的灭绝:

  在距今大约23亿~8000万年的中生代,恐龙这个庞大的爬行动物,曾是称霸地球的生灵。这些庞然大物在中生代的陆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1亿多年。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竟悄悄地在地球上灭绝了。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做了多种猜测:一是气候变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而以吃食草恐龙为生的食肉恐龙也自然随之而去;二是中生代的白玉纪后期,地壳活动频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接连不断,大洪水也相继肆虐,动作笨拙的恐龙们因来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侥幸剩余下来的却又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最后便全部死掉;三是白至纪后期,宇宙中有距离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把很多恐龙及其他一些同时期的生物都杀死了;四是在白至纪后期,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4、关于课文:

  ⑴思路剖析。《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⑵关于说明方法。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⑶关于一些句子:

  ①“青蛙和蜘蛛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是对“现代两栖动物”的解释与举例,强调“人人皆知”,以人们常见的“青蛙和错殊”为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②“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是说明科学家之所以研究恐龙灭绝原因的理由,旨在提醒人们注意。

  【自读思考】

  1、以《恐龙无处不有》为例,分析作者说明事理的思路。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⑴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

  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⑶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3、以你身边的生活为例,写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

  思考题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学会理清作者的思路,为今后学写说明文打下基础,为学习课文和学习写作之间架起桥梁;二是学会品味说明文的语言,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放映《侏罗纪公园》的片断,请学生思索:

  恐龙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曾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灭绝了,为什么?流传至今的恐龙石又告诉我们什么?

  二、感知课文

  1.朗读题目,谈谈你读过题目会有什么样的.结论?

  设计此环节,在于引导学生思索本文写作特色,由于说明问题不同,说明的角度也会不同,提醒学生在朗读时关注这个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2.快速朗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明确:《恐龙无处不在》的内容: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地漂移假说。

  《被压扁的沙子》的内容: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3.这两篇短文各是怎样介绍相关内容?

  明确:《恐龙无处不在》,提出说明主旨、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大地漂移假说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先提出问题,提出了“撞击说”和“火山说”两种观点;然后具体分析论证,用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撞击造成恐龙灭绝。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把握结构的能力,能够有目的地筛选信息,并加以概括的阅读能力,为后文比较两篇作了铺垫。)

  三、深入探究

  这两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在中所“扮的角色”不同。

  明确:第一篇中,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个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第二篇,恐龙的灭绝成为了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四、品味精彩

  这两篇短文以“恐龙”为话题,却谈论了两个颇有深意的科普知识,读后却认为这些蕴藏其中的深奥抽象的理论说得浅显易懂,着实让人兴致盎然,你说说这两篇有何出彩点,作家用了什么妙招?依据文本说明(可以说明顺序、语言、方法、角度等方面入手)。

  明确:

  1.专业术语用平实语言具体诠释,说理深入浅出,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出现频率低。

  2.借助逻辑顺序,重在说理,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语言严谨,道理易懂。

  3.说明方法多样,使说明对象阐释的更明白。

  4.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本文说明语言简练,浅显易懂。

  5.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下列补充说明文字有何作用。

  五、悟出真味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句话对你有什么启迪吗?

  明确: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学科之间交织、融合,要有所收获必须有广博的知识。

  (这一环节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体会科研思想,加强体验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六、探究拓展

  走进图书室,网上冲浪,搜寻更多的有关“恐龙”的新的科研成果,办一期“恐龙情报站”的手抄报。

  (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渠道搜集信息,培养他们观察、探究的科学精神,将学生热情延伸到课外,鼓励他们运用一切资源学习语文。)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突出本文以论证为主的特点。

  ⑵解释学生的疑问,纠正他们理解上的偏差。

  2、能力目标:

  教学生学会运用论证的方法。

  3、教育目标:

  教学生正确对待恐龙及其他科学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生学会运用论证的方法;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策略和方法】

  朗读法、查资料。

  【教学媒体】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给他们讲恐龙灭绝的故事。正好有一个同学带来了一本关于恐龙的书。那么就让他们边看书,边了解恐龙生长环境、灭绝原因等其他问题。这样,在未学这篇文章之前就让他们对恐龙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查字词的情况,并且听录音。

  《恐龙无处不在》

  2、这两篇短文以论证为主,那末,请找出这篇用什么来论证了什么?

  (在此之前,必须向他们介绍什么是论证,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它。简单地说,就是用一个或多个事例来证明一个道理,这同举例子有相同的地方,应注意区别。他们一个仅就事实来讲的,一个是事实道理一块讲的。)

  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板块构造学说。

  3、这么说本文主要是写什么的?

  板块构造学说的。只不过是把恐龙当作是一个例子罢了。这一点必须对学生先交待清楚。

  4、本来恐龙与板块构造学说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但作者说了一句话使他们之间及其他不同领域的科学之间都能有某种联系,你能试着找出这句话来吗?

  第一自然段: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善于联系,往往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

  5、下面,咱们再来分析一句话,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的`多。这句话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先导。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都应有所启迪。

  其思维触角已伸向另一个领域。

  6、在第8、9、10、11自然段中,你明白了什么概念及原因?

  板块构造学说,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7、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照应开头。

  三、布置作业

  1、把生字词以及文学常识写一遍并且背过。

  2、预习《被压扁的沙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检查上节课字词及文学常识的背诵情况。

  2、联系上节课的有关内容,为这节课打下铺垫。

  二、整体感知

  1、大家看看本文要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或者,本文是用什么来论证什么的?)

  (有了上一篇短文作铺垫,这一个问题就比较好回答了。)

  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再一次印证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句话。

  2、看看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论证的?

  提出两种学获撞击说和火山说──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形成及其原因──性质:有两方面;──为排除火山说确认撞击说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确定:有斯石英则以前肯定发生过撞击;反之,则没有。──结论:恐龙灭绝起因与撞击而不是火山活动。

  (这个问题开始是需要我们为学生点出来的。但是,后面的这些就不需要了,他们自己总结的非常棒。也就是说,对于说明文的概括内容的这一部分,许多同学已经掌握了其中的要领了。)

  3、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什么?

  逻辑严谨,环环相扣,说理充分。

  4、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是选用的材料却不同,所说明的问题也不同,你能找出他们的不同点吗?

  各自说明的对象和说明角度不同。

  相同点: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

  不同点:

  ⑴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⑵恐龙的灭绝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5、处理课后练习。

  三、布置作业

  1、巩固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

  2、预习下一课。

  【课后记】

  本课由于最先讲述了论证这种方法,会引起一些孩子的兴趣。而且加上这篇课文本就很简单,也无需花太大的精力去引导他们。只需把几个重要的问题讲明白了就可以了。但是,这却需要老师对恐龙以及板块构造学说有一个明确而广泛的认识。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相关文章: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教案04-24

八年级阿西莫夫短文教案11-14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教案8篇08-29

《阿西莫夫短文》教案(通用20篇)03-29

阿西莫夫短文教学反思01-12

阿西莫夫短文教学反思通用01-11

阿西莫夫科普教案09-01

简短文艺座右铭11-04

八年级生物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