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案

时间:2022-07-26 11:00:30 教案 我要投稿

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5篇)

  分数乘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分数乘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习题

  3×2/5 4/5×2

  3.顺势导入新课:分数乘法(三)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2/3*1/5, 5/6*2/3写出计算过程,小结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习:教材10-11页练习一。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分数乘法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围绕教学重点,以探究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本节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重视数形结合在学习中的作用。

  数形结合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上课伊始,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画图的方式初步感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新课的教学中,再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注重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情境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画图法去解决问题,从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圆形卡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动手操作。

  (1)你能从桌面上的12根小棒中拿出它的吗?呢?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引导发现。

  从刚才的操作中,你发现了什么?

  3.交代学习目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为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作铺垫。

  ⊙类比推理,明确意义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奇思早上吃了6块饼干,笑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淘气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

  (1)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①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

  ②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

  ……

  2.分析、解决问题。

  (1)讨论解题策略。

  师:要求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这道题应该如何解答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2)学生试做。

  (指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帮助思考)

  (3)汇报,并说出思考过程和解答方法。

  方法一

  生:笑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也就是说把奇思吃的6块饼干看作单位“1”,再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笑笑吃的饼干数。

  师:说得真好!把6块饼干看作一个整体,6块饼干的是3块饼干。

  方法二

  生:把每块饼干都分成2个,6块饼干的就相当于6个,也就是3块饼干。

  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知道了6块饼干的是3块饼干。

  师:那么这道题应该如何列式计算呢?(6个列式为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画图”的方法来理解数学问题,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的方法,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拓展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师:综合以上两种方法,你们有什么发现?

  分数乘法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第45页例题4、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对策:

  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 复习

  1、计算下列各式

  1/15╳5= 2╳2/3 = 7/8 ╳14= 15/6 ╳24=

  2、说说整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先约分再计算还是先计算再约分方便?

  二、 新授

  1、出示例题4题目和图。

  2、理解题目意思。

  3、你知道左边图中画斜线的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

  4、右边呢?

  5、你能看图用算式来表示结果吗?填在书上。组织交流。

  6、总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7、探究:观察这两个算式,猜才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

  验证猜想,教学例题5。

  (1)出示例题5

  (2)在图中画斜线表示计算结果,再填空。

  (3)组织交流: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4)总结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巩固

  1、出示 1/42/3 8/93/4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可能出现两种:先乘再约分 或先约分再相乘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谁更好?如果是24/7755/8呢?再次体会到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4、介绍简便书写格式,发现可以在算式上直接约分,再计算,提高速度。

  四、比较

  出示2/113和45/6,先计算,再比较,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所以不管上分数乘整数还是分数,都可以看作是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五、巩固提高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1、第46页上的练一练

  先独立计算在书上,指名板演,再组织交流。

  2、第48页上的第1题

  读题先在图中表示出来,再列式计算。组织交流想法。

  3、第48页上的第3题

  先独立判断,将不对的改正过来。组织交流:是否正确?错在哪里?怎样改?最后是多少?

  4、第48页上的第4题

  先独立计算,再组织交流: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结果怎样?

  六、布置作业: 练习九 2、5

  课前思考:

  教学例4和例5时,我想如果借助投影仪依次呈现长方形图,可能会对学生思考问题有帮助,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生来说,这样便于他们直观地看出所求部分占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当然,最后还是要让学生从直观图中抽象出本质的东西,即认识到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在试一试的教学中,要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计算分数乘分数时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第二层次尝试用分数乘分数的方法计算分数乘整数;第三层次学习直接在题中约分的方法来计算分数乘法。估计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一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会使一部分学生不知所措。课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课前思考:

  例4的教学可分三步进行,第一,看图理解1/2的1/4和1/2的3/4表示的意义,联系图弄清分别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第二,进一步明确求1/2的1/4或1/2的3/4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第三,前两步的思考过程完成教材上的填空,建立关于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想。

  例5可以根据例4的猜想,算出算式的积,再通过画图验证。教学时让学生观察比较几个算式的因数和积,通过交流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在介绍简便书写格式,发现可以在算式上直接约分再计算,学生可能在整数乘分数时会把整数同分子约分,教学时要进行强调。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时,我借助直观的图形,不仅让学生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含义。并在例题教学之后增加了一个画一画环节----

  (1)教师写一个分数乘分数的算式,让一个学生上黑板画图表示算式的意义,要求边画边说为什么怎样画;

  (2)再写一个分数乘分数的算式,让全体学生独立画图表示,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交流。这样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第48页第4题练习时,加强了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对比,强化计算方法区别,防止学生对两种计算出现混淆。

  课后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在例4的教学中由于要借助直观图来思考1/2的1/4和1/2的3/4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所以忽略了指导学生理解1/2的1/4和1/2的'3/4所表示的意义,这是今天这节课上的一处败笔。因为对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和理解、运用,对于学生来说反而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从学生作业情况来看,遇到整数乘分数时,往往出现错误,分析原因是计算时不会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母来计算,出现分子和分子约分的现象;还有些学生约分时仍存在错误,这样就造成乘法计算错误。

  估计明天的课上计算分数连乘时问题会更多,教学时要思考对策。

  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学生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对于能约分的可以直接在题目上约,课堂上进行了讲解和示范,但在做作业时考虑到有部分学生约分时容易出错,我还是让学生写出了分母和分母相乘,分子和分子相乘的那一步,再约分,最后计算。从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也比较高

  分数乘法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回顾、整理、练习、订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有故事书400本,连环画是故事书的 ,作文书是连环画的 。学校图书室里有有多少本作文书?

  1、学生独立解决。

  2、汇报交流做法。

  3、提示课题:分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组内说一说,适当的时机师生进行点评)

  2、展示自己整理好的分数乘法的知识。

  3、小组合作,优化整理。(课件演示)

  分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一个数乘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加、乘减及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 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

  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

  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关系式:单位1的量(一个数)问题所对应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分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1)骆驼驼峰中贮藏的脂肪,相当于体重的 ,一头体重225千克的骆驼,驼峰里含有多少脂肪?

  (2)一头体重225kg的骆驼,驮着比它体重还多 的货物。它驮着的货物重多少千克?

  4、(1)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 ,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2)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这批煤的 ,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吨,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四、课堂小结。

  分数乘法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意义的角度思考,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形成技能,增强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重点难点:

  1.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理解算理,会用线段图正确地分析题意。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在信息窗1和信息窗2已经初步解决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问题,还会做吗?

  出示练习:20的4/5是多少?6的2/3 是多少?

  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运用这一知识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赛中,同学们制作出许多精美

  的作品,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本10页的情境图和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谈话: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准确,下面我们分别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1.解决第一个问题: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谈话: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先来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试着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得出答案,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1)讨论操作。学生分小组进行尝试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

  (2)小组内说想法。

  (3)交流展示。指名到展示台前进行汇报。

  方法一: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你是怎样画图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引领学生理解谁是找单位“1”,如何找单位“1”?如何在线段图中表示出已知条件“3/5”?

  谈话:线段图是个很好的工具,同学们用的非常棒!它可以清楚表示出题中数量间的关系,这个工具用的'好,即使以后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也会得心应手。

  方法二:不借助于直观图,直接列式解决

  谈话:你是怎样想的?教师适时引领:题中哪句话是关键句?谁是单位“1”?“3/5”这个分数在题中的具体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做?

  (男生做了总数的3/5,总数是单位“1”,把总数平均分成5 份,求其中的3份,也就是求15的3/5是多少,所以15×3/5)

  2.学生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谈话:小组交流,自己想办法来分析题意,解决问题。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说自己的分析思路,其他小组可以给予完善补充。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谁是单位“1”?怎么找单位“1”?为什么画两条线段?结合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动态演示P11图示

  (三)观察比较

  谈话:你在分析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学生回答时,教师适时引领: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做;不同点是第一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常画一条线段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组是两种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画两条线段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画线段图时通常先画出表示单位“1”的量。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1.课本11页自主练习2:出示短吻鳄照片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利用画线段图的办法分析数量关系,自己列式解决问题。

  2.自主练习4:这一题和第2题属于同一类型,都是研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让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3.自主练习

  这一题与前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研究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尝试自主解决,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四、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谈话: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

  自主练习5、6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6

  一教育

  苏教版

  二分数乘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通过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能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奠定重要基础。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连乘以及倒数的认识。教学要求是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表示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能应用分数连乘计算和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1课时分数与整数相乘

  教材第28~29页例1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

  难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复习:(1)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

  (2)++=++=

  学生做完第(1)题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做完第(2)题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

  师:计算第(2)题第2个算式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师: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板书课题。)

  1.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1中长方形直条图,标注出长是“1米”。

  师:做一朵绸花用米绸带,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

  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绸带几分之几米?

  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先由学生回答,再涂色。)

  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生:++。

  师:求3个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生:3×。

  教师板书:×3或3×。

  师:这个算式中的是什么数?式中的3是什么数?

  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学生尝试计算×3。

  师启发:×3的积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吗?

  生:。

  学生试做,教师启发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师:×3=,由此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是怎样计算的?

  生:用分数的分子乘整数,所得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原分数的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师: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2)解决例题的第(2)题。

  师: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绸带几分之几米?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点评时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约成最简分数。

  (3)总结计算方法。

  师:比较刚才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把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1.教材第29页“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按要求在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算。第2题指定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教材第32页“练习五”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教材第32页“练习五”第3~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列出了哪几道算式?列出的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1.课前对学生的估计过高,可能没关注到全局。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2.对学生的多样思维应加大评价力度。评价一个学生,要适时、适当,决不能敷衍,更不能抹杀,否则可能会压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有待加强。

  3.在课后巩固的作业设计中,我本着“精”的原则,尽量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去设计一些题目,做到精讲精练。既学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

  第2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材第29~30页例2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课件。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 ×1 ×5

  师: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与整数相乘,说一说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指名回答,教师补充。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花朵图,然后出示条件:

  小星做了10朵绸花,其中是红花,是绿花。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是10朵中的,然后出示问题。

  (1)红花有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是多少朵。

  师:怎么列式计算呢?(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生:10÷2=5(朵)。

  师:为什么可以用上面的算式计算?

  生:10朵的是红花,把10朵花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红花。

  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的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解答。

  (2)绿花有多少朵?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涂一涂,借助涂的过程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把10朵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决。

  生:10÷5×2=4(朵)。

  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的是多少,可以用10×来计算。

  师:求10朵的是多少,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计算10×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求出2份是多少。

  (3)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师: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

  引导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1.教材第30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涂色,然后列式解答。

  2.教材第30页“练一练”第2题。

  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教材第32页“练习五”第6~9题。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学习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不完全相同,需要加以拓展。计算方法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推导过程比较复杂,学生较难理解。它也是今后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难以理解,可适当补充一些变式训练来帮助学生理解,以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第31页例3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难点: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件。

  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例3中的条形图。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的数量关系。如: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绿花是黄花的(或);把红花朵数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绿花是红花的等。

  1.教学例3第(1)题。

  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它是哪种花朵数的?也就是多少朵的?

  追问:50朵的是什么?

  指出:“红花比黄花多”,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

  指名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0×。

  师: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完成计算。

  2.教学例3第(2)题。

  出示题目:绿花比黄花少,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追问:“绿花比黄花少”这个条件中,要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

  指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

  1.教材第31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可以先按要求画一画,再完成填空。)

  2.教材第33页“练习五”第10题。

  先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3.教材第33页“练习五”第11~15题。

  独立解答,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么样?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在以前没学分数乘法的时候,我们是先求出1份的量再乘相应的份数来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从课堂反馈看,刚开始的时候有一小半的学生还是不习惯用分数乘法计算,还是把它看成份数去理解。但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后大多数的学生在列式时已经很自然地把单位“1”的量与它的几分之几相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4课时分数与分数相乘

  教材第34~35页例4、例5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知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算理。

  课件、长方形纸。

  1.计算下面各题。

  4× 7× ×4 ×12

  2.说说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小结: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3.课件出示:×。

  师:这道题与之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教学例4。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4题、图。

  师:画斜线的部分是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大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明确:左图中斜线部分占的,右图中斜线部分占的。

  师:求的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求的呢?

  师: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

  (打开教材第34页完成填空。)

  师:根据填的结果想一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生: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教学例5。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5题、图。

  师:×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师: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计算这两道题吗?

  学生试做,订正完后师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再画斜线表示的和的。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归纳总结。

  师: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4.完成教材第34页“试一试”第1题。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5.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推广。

  请同学们先完成“试一试”第2题的填空,提醒学生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来计算。

  讨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1)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

  (2)实际计算时,可以直接按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3)也可以把整数与分数直接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1.教材第35页“练一练”。

  引导学生直接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1题。

  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3.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2~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与分数相乘怎样计算?

  本节课主要教学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个意义获得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在直观图的支持下,在分析比较、探讨交流的环境中逐步发现规律,在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中完善方法、构建方法体系。通过学习,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了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错误较多,约分的方法也不能掌握,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加强计算的训练,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

  第5课时分数连乘

  教材第35~36页例6及相关练习。

  1.学会计算分数的连乘,并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技巧。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分数乘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重点:分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课件。

  1.口算。

  ×6=×=10×=×=

  2.师:请同学们说说分数乘法怎样计算?怎样约分计算比较简便?

  师:同学们都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连乘。

  (板书课题:分数连乘。)

  1.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例6,理解题意。

  师: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同桌互相交流。

  2.画图分析。

  教师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一班做绸花的朵数。

  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线段表示二班做绸花的朵数?教师引导学生画一画。

  师:你会用线段表示三班做的绸花朵数吗?

  学生独立画一画。

  3.列式计算。

  (1)师: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

  生:先算出二班做的朵数,再计算三班做的朵数。

  (2)师:怎样列式呢?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板演。

  生:135×=120(朵) 120×=90(朵)

  (3)分布算式可以列成综合算式135××。

  师:这样的乘法算式你会算吗?

  讨论计算过程。

  师:有没有不同的算法?

  比较不同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各是怎样算的?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4.归纳方法。

  师:今天学习的分数乘法和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1.教材第36页“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订正,交流算法。

  2.长方体的长是3米,宽是米,高是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3.教材第37页“练习六”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4.教材第38页“练习六”第7~9题。

  引导学生先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连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今天教学分数连乘,从例题看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学习时比较轻松。

  本节课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上,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并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条件中单位“1”的转换,分析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分数连乘的计算,有一些学生约分时不太熟练,感觉速度较慢。

  在课后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中发现有个别学生是先把两个分数相乘进行计算的,这样的计算我觉得可以理解成是把间接的分数表示转化成直接的分数表示。总的来说,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不理想,希望通过多做题来补救。

  第6课时练习课(分数乘法)

  教材第38页第10~15题。

  1.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能够正确地计算分数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正确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知道分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

  1.教材第38页“练习六”第10题。

  引导学生复习单位间的进率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

  2.教材第38页“练习六”第11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观察每组数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概括: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3.教材第38页“练习六”第12~14题。

  独立完成后订正。

  4.教材第39页“练习六”第15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要求鱼缸里有水多少立方米,需要哪些条件。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本节课作为分数乘法的一个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巩固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以及分数应用的相关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自己的角色真正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习题中,我所选择的习题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不足之处:在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语言不够到位,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因而课堂气氛不是特别活跃。

  第7课时倒数的认识

  教材第36页例7及相关练习。

  1.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2.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

  重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难点: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课件。

  师:在我国的文字里,有很多有趣的汉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看。(课件出示有趣的汉字:呆和杏、吴和吞……)

  师:你们发现这些汉字的特点了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上、下交换位置以后,就成了新的汉字。)

  师:在数学中也有这样的现象,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倒数。(板书课题。)

  1.教学例7。

  (1)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例7。

  师:下面的几个分数中,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

  生:×=1,×=1,×=1。

  (2)引出概念。

  师: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和互为倒数,也可以说是的倒数,是的倒数。

  (3)师:你能举例说明还有哪些数互为倒数吗?

  学生举例来说,教师及时评议。

  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

  2.教学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观察上面倒数和原数的关系,想一想,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师:5的倒数是几?1的倒数是几?

  追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

  指出: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

  总结:除0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指出:分子是1的分数,它的倒数就是分母;整数的倒数就是这个整数作分母,分子是1的分数。

  1.教材第39页“练习六”第16题。

  学生在书上填空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39页“练习六”第17题。

  指名口头回答。

  3.教材第39页“练习六”第18题。

  学生在书上填空后,集体订正。

  4.教材第39页“练习六”第19题。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每一组数的规律。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本节课先让学生通过对几个分数的观察,找出结果是1的算式,再让学生举例,观察算式的特点,理解“互为”的意思,最后总结出倒数的意义。我发现像这样难度不是很大的内容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倒数的意义,使学生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后有真正的收获。特别是通过对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发现了算式的特点,举例后进一步发现有这样特点的算式是写不完的。然后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通过例子说倒数的意义,并强调“互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说怎样解释,这对学生掌握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第8课时整理与练习

  教材第40~42页的内容。

  1.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地认识。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

  难点: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课件。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师: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师: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师:举例说说你能用分数乘法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1.教材第40页“练习与应用”第1题。

  学生先涂色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40页“练习与应用”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3.教材第40页“练习与应用”第4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

  学生独立解答,评讲时结合问题说说思考方法。

  4.教材第40~41页“练习与应用”第5~8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思考的过程。

  5.教材第41页“练习与应用”第12题。

  (1)引导学生读懂题意,使学生明确:要求妈妈的身高,必须先求出小明的身高。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评议。

  6.教材第42页“探索与实践”第14题。

  学生自己探索规律,全班交流。

  7.教材第42页“评价与反思”。

  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交流。

  在这节课上,我们完成了哪些任务?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本节课作为分数乘法基础知识的整理与练习,为了达到本节课预定的目标,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整理与练习课的条理性和系统性。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乘法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法与学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4 ×4 ×14×

  2、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投影出示例题2。

  (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2)问题二: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提问:根据什么列示的?

  启发学生思考:桶就是半桶,求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3)问题三: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思考:求桶是多少?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和“12×”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12×表示12L的是多少:12×表示12L的是多少。

  3.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投影出示例题3。

  李伯伯家有一块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玉米的面积占。

  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示呢?

  (实际上就是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列示是:×。)

  (2)探究×的计算方法。

  ①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表示一公顷,先画出它的,表示公顷。

  ②再涂出公顷的。

  引导理解: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

  ③观察交流。

  观察手中的长方形纸,想一想,公顷的是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得出: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1==。

  板书:×===(公顷)

  2.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⑴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⑵提问:“×”等于多少呢?你能用颜色表示的.吗?

  ⑶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5)份,不同的是要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公顷)

  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分母。(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是有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练习。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这是一道看图计算的练习,皆在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对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这道题是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加深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的同时,又可以巩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4.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5题。

  先学生独立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作业设计 练习二第3、4题。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12×3

  想:求3个12L,也就是求

  12L的3倍是多少。⑴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2××===(公顷)

  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⑵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2L的是多少。×===(公顷)

  12×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想:求12L的是多少。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分数乘法教案 篇8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1、出示教科书第5页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然后同桌同学互相讨论,如何求(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6÷2=3(个)6×1/2=3(个)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求6的1/2是多少。

  继续让学生求出(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

  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练习:

  (1)教科书第5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6页“试一试”第2题。

  先说说“九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计算。

  二、课堂练习。

  1、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在课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强调“先约分再计算”。

  2、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1、3题。

  提醒学生认真读题。学生完成后再讲评。

  3、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4题。

  先让学生完成,在说说解题思路。

  分数乘法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用折纸的方式再次验证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 的 和 占整体1的大小。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根据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是整个操场 1的 , 是整个操场1的 。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乘法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

  预设: 生1:按照加法计算=(个)。 生2:(个)。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题 师: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2.例1“做一做”第2题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化算法,突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个12 L的和是多少。 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 L的3倍是多少。

  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交流:是根据什么列式的?引导说出思考的过程并板书:“求12 L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是多少。”

  (3)出示第2小题学生自练。引导说出:“12×表示求12 L的是多少。”在这里都是把12 L看作单位“1”。

  (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四、课堂练习,深化理解

  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经吃了它的,吃了多少千克? 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求3千克的是多少。”

  2.比较两种意义 出示:一袋面包重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师:列出算式,并与前一个式子进行比较。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预设1:一个是分数乘整数,另一个是整数乘分数。

  预设2: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但有所区别。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者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师:那么,它们有什么是相同的呢?(计算方法和结果)

  五、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算式可以列成 × ,表示 ;或者表示 ;

  也可以列成 × ,表示 。

  师:选择一个算式进行计算,想一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比较练习

  (1)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用去了多少吨?

  (2)一堆煤有吨,5堆这样的煤有多少吨?

  3.拓展练习

  1只树袋熊一天大约吃 kg桉树叶。10只树袋熊一星期吃多少千克桉树叶?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明白了什么?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法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剪一个这样的图案要用一张彩纸的1/5,剪3个这样的图案需要多少张彩纸?

  2、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解决的。

  3、 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一起来分享交流过程。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师可以这样提问: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4、练一练:教科书第2页“涂一涂,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整数想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练习:教科书“试一试”第1、2题。

  5、探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出示 6×5/9。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二,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书得到。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练习:

  (1)教科书“练一练”第1题。

  (2)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2、3、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写在课本上,再仔细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3、教科书第4页“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说说,你从每幅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明白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算式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提出问题

  1、把9+9+9+9+9改成乘法算式。

  2、把O.2+0.2+O.2+O.2改成乘法算式。

  3、(1)口答整数乘法的意义。

  (2)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列式计算。

  (1)5个12是多少?

  12×5=

  (2)12个1.5是多少?

  1.5×12=

  (3)3个是多少?

  5、提出问题。

  教师:求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一)。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1)出示题目。

  1个占1张彩纸的,3个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探索交流。

  ①用图示表示。

  1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3个图案占这张彩张的。

  ②用加法计算。

  ③用乘法计算。

  (3)引导发现。

  教师:求几个相同的分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涂一涂,算一算。呈现题目。

  (2)引导观察算式和结果。教师:在中,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算式中的数字与得数的数字有什么关联?让学生认真观察算式数字,思考其中的关联,并和同学交流,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在这一基础上,师生共同探索其中的联系。

  (3)总结计算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4)试一试。

  3、约分。

  教师:再计算时你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通过算式比较。最后,使全班学生明白:

  (1)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最后结果应该是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第3页“练一练”。

  1、第1题。

  完成后要将算式得数和涂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说明计算中的要点。

  2、第2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3、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校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①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4、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爸爸和小红一天分别吃多少→爸爸和小红一天共吃多少→爸爸和小红3天共吃多少。

  5、第5题。让学生都算出结果,再观察各组题目的算式及结果,然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四)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分数乘法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先约分再计算能使计算简便。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二、出示例题

  1.出示3/4×6

  教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讲解先约分后计算的格式。

  你会填吗?

  1/6+1/6+1/6+1/6=1/6×()

  3/4+3/4+3/4+3/4+3/4

  =3/4×()

  2/25+2/25+2/25

  =2/25×()

  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分母()。

  学生先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后进行约分。

  学生进行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那种方法简单。

  复习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验先约分再计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2.练习

  完成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教师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完成后还可以估一估一个月、一年能滴多少水。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练第3、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学生通过涂一涂,可以得到结果为10/15,再约分得到2/3。学生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计算,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借助图形语言,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

  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复习题:出示例题3/4×6

  分数乘法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1/4×3 4×1/4 12×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480×3/81≤80(千克) 180×5/6=150(千克)

  分数乘法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

  3、全班进行交流。

  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语言地理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三、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

  1、5个3/8是多少?

  2、4个2/17是多少?

  3、6个3/25是多少?

  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2=

  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分数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教案11-16

分数乘法的教案11-03

分数的乘法教案01-20

【精选】分数乘法教案三篇06-14

精选分数乘法教案三篇08-08

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0篇)07-06

【精选】分数乘法教案4篇12-29

分数乘法教案(精选22篇)09-13

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