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案

时间:2022-01-12 08:16:2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北京教案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京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北京教案4篇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25页例4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 生活引入

  1. 一本寓言故事书5元,如果你用100元钱买同样的书,你准备买什么,最多可以买多少本?

  1005=20(本) 1007=14(本)2(元)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

  出示:

  186=108

  467+3=325

  10+86=

  32+57=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 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教师板书:商除数=被乘数

  商除数+余数=被乘数

  二、新授

  1. 验证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书问: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例4。

  教师巡视指导。

  你们验证的结果怎样?

  2. 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100-2=98 987=14

  3. 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

北京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10个生字,认读7个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自主识字,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解决生字。通过学生多种形式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说明了动物是通人性的。懂得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

  随文识字,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写字技能及良好的写字习惯。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所学生字词语,乐于运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3月28日星期三)

  教学目标:学会6个生字,灵活运用识字方法识字记字,体会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能遵循汉字的书写原则把字写得正确、比较端正,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使学生在不断的应用中积累并运用词语,丰富语言,激发写话兴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培养学生的写字技能和良好的习惯。

  教学难点:正确、端正的写所学生字,养成良好的书写技能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动物是非常通人性的,只要你对他好,它也会回报你的。你听过那些有关动物和人类友好相处的故事?讲听。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正确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看准拼音读准字音,仍不认识的字问老师和同学。

  2、读边标然段序号,用手势表示出,标错的'改正过来。

  3、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朋友,你能读准他们的名字吗?出示词语。

  海滨感谢挣扎恢复喂养依依不舍救起

  你们读的真准!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他们?快试一试。

  4、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正确读课文。

  5、练习正确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生练习读并扩词。

  2、生结合笔顺各自学生字,分析字形。

  3、交流记字方法。

  指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或熟字换偏旁记忆字形。你还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介绍。

  4、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生自己描写一个字熟悉笔顺和间架结构。

  (2)说说在写的过程中那一笔不好写,自己独立写一个。教师引导观察,修改。

  (3)师范写,指导关键笔画及各部分的比例安排。

  5、生写字,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练习:

  1、读(卡片)生字词语。

  2、读词抄写。

  五、写生字,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8、幸运的小海豹

  散挣扎洗喂恩

  第二课时(3月28日星期三)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多种形式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许多动物通人性,懂得爱护动物。学习4个生字。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识字。懂得爱护动物。

  教学难点:学习过程中,学会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的多种方法,感受到人与大自然、动物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认读字词。

  海滨感谢挣扎恢复喂养依依不舍救起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为什么说小海豹是幸运的?画出相关的词句。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

  (1)提问:“幸运”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小海豹是幸运的?

  (第2自然段中“渔越收越紧,它感到危险了,想冲出去。但是它被渔裹着,怎么挣扎也不行。”要读出小海豹危险的处境。第3自然段中:丽莎立即跳进大海…….救起遍体鳞伤的小海豹……抱回家。第4自然段中“擦洗……喂养……健康…..小海豹被丽莎送回大海时,它望着丽莎不时地回头,依依不舍。”要边读边想象小海豹恋恋不舍的样子,读“依依不舍”语速稍慢,语调轻些。预设:体会喂养的意思(),感受到小女孩的爱心。体会依依不舍的意思,感受到小动物和人类之间建立的感情。第5自然段中“见到丽莎,它抬起前肢,啪啪啪地拍打,嘴里愉快地叫着,好象在感谢救命恩人……”要读出高兴的心情,语速稍快一些。“好象在感谢救命恩人……”稍慢,要留有想象的余地。)

  (3):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像这样幸运的小海豹太少了,老师想请你们看一些图片,看后把你的想法说一说。出示捕杀海豹的图片

  (4)师生交流谈谈观感。

  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回答问题,

  (5)再说说这只小海豹为什么是幸运的。

  4、结合你的体会再读读这课文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触。

  三、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小海豹是幸运的?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生练习读并扩词。

  恢复依舍

  2、结合笔顺各自学生字,分析字形

  3、指导学生记忆字形:你还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介绍。

  4、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生自己描写一个字,说在写的过程中那一笔不好写。

  5、自己独立写一个,注意位置和结构安排。

  6、生写字,师巡视指导。师范写,指导关键笔画。

  7、巩固:读读写写。

  海滨感谢挣扎恢复喂养依依不舍救起

  五、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再组词。

  板书设计:

  幸运的小海豹

  看见——救起——照料——送回——感谢

  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不仅知道许多动物通人性,懂得要保护动物的道理,更能从直观感受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感情被充分激发出来。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中的小海豹是幸运的,还从自己的读中体会到小海豹是快乐的,有感情的,活泼的,知道自我保护的,能分辨好人坏人的……这时我第一次感受到孩子们真的有自己的,他们在读中真的会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真的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不要羡慕人家的学生有多好,其实,我们的孩子同样能做到。

北京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词语;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 贴春联 守岁 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

  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二、放手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②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

  ③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2.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②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课时

  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体会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

  ②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④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

  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①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

  ②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喜庆、团圆;初一:悠闲、快乐;十五:红火、美丽。

  ④再读一读,讨论、交流: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⑤交流反馈"除夕"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喜庆、团圆。

  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

  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⑥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怎么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

  ⑦交流反馈"初一"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初一的悠闲、快乐。

  重点指导朗读"逛庙会"时人们的表现来体会悠闲与快乐。

  ⑧交流反馈十五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引导想象:还会有哪些花灯呢?除了灯,还有什么?

  出示老舍的原文,创设情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⑨总结: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被作家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①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再读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

  三.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

  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

  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北京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二)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主目标要求】: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作的顺序。

  4.了解老北京春节前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激发兴趣

  (一)

  1.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来历的资料。

  2. 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

  (二)出示北京春节童谣,导入课文

  1.齐读童谣。

  相关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导入课文。

  师:这就是北京的春节的写照。很有特色是吧,也想到北京去过个春节是吧。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3.认识作者:老舍(l899.2.3—1966.8.24),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

  二、整体感知,理清过程,了解写作顺序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北京的春节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二)反馈检查:

  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

  2.解决疑难。

  3.交流对北京春节的感受。

  (三)浏览课文,理清顺序。

  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

  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将北京的风俗写清楚的? (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或是以春节的过程为线索))。

  3.思考2:本文选取和组织了哪些材料?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上年货 儿童放假 新年的“彩排” 除夕以前 除夕元旦光景初六开张 元宵)

  3.学生汇报。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5.完成表格

  三、品读感悟,细赏风俗,体味特色文化

  1.品读“腊八”

  (1)学生汇报表格填写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风俗特色,领悟作者语言的特点。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A换词理解“农业展览会”。

  B联系腊八粥的材料理解“农业展览会”,体会老舍语言的朴素与幽默。C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腊八粥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独具北京传统的一种文化。

  ②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A引导抓住“翡翠”、“色味双美”,体会作者叙述的精妙。

  B指导学生联系资料谈谈北京关于吃饺子的风俗。

  2.品读“二十三”

  (1)学生汇报表格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风俗习惯,领悟作者语言的特点。

  四、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总结延伸。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构思如何开展调查“民风民俗”的活动。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教案04-08

北京的教案09-14

北京教案模板 北京教案模板怎么写03-28

北京的桥教案11-08

北京教学教案09-08

关于北京的教案03-25

认识北京教案01-08

有关北京教案01-01

大班《北京》教案12-22

北京教案四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