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时间:2024-05-23 19:27:50 思颖 教案 我要投稿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精选12篇)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

  2、通过照镜子和参与照镜子游戏,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乐意照镜子,积极参与照镜子游戏活动,对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兴趣。

  4、激发了幼儿对镜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并用过镜子。

  2、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面。

  【活动过程】

  1、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

  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

  3、“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教师: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

  教师: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

  4、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师;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

  5、引导幼儿开展“照镜子”的游戏活动。

  6、想幼儿介绍“照镜子”游戏的玩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

  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1.发现“1”和“许多”,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即若干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个,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个。

  2.知道班里除了有1个我,还有许多个我的好朋友,体验与小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镜子若干,大穿衣镜1面。

  活动过程

  1.看看小镜子,发现“1”个和“许多”个

  给每人提供一面小镜子,引导幼儿:“快看看小镜子里,有谁在里面?有几个你自己?”并告诉幼儿:“小镜子里还有你的好朋友。”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看到了就大声说:“×××,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比一比,看谁看到的好朋友多。

  2.看看大镜子,体验“1”与“许多”的关系

  将幼儿集中到大镜子前,提问:大镜子里有谁?(引导幼儿说一说有许多小朋友)邀请全体小朋友当小猫,和老师一起做“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

  游戏开始时,主班老师面朝镜子背对幼儿做睡觉状。当主班老师(老猫)嘴里念到:“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悄悄往外跑”时,配班老师悄悄请一个幼儿起身躲到屏风或布帘后面去(不能被镜子照到),主班老师睁开眼睛问:“几只小猫跑了?”幼儿回答:“1只。”游戏重新开始,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躲到屏风后面时,老师问大镜子:“每次只有1只小猫跑掉,怎么我的许多小猫都没有了?”(让幼儿发现许多只被分成了若干个1只)这时,配班老师逐一请幼儿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问:“几只小猫回来了?”该幼儿答:“1只。”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再问:“每次只回来1只小猫,我这里怎么会有许多只小猫呢?”(让幼儿再次发现若干个1只合起来就有了许多只)

  活动延伸

  教师还可结合平时的各种生活、游戏活动,让幼儿反复感知“1”和“许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例如分餐具、发点心等。

  活动反思

  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了解每个人的体形不同,人与人的长相也是不同的,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如姓名、性别、年龄、外貌特征等,增进同伴间的情感。

  3、复习高、矮、胖、瘦的概念。

  准备:能照出全身的镜子4面,大纸若干,记号笔

  过程:

  1、请幼儿自己照镜子,引导幼儿自由的用身体表现出不同的姿态,观察自己的体形。

  2、请幼儿分成两人一组,观察、比较各自的长相,例如:脸形、五官、手脚等,从中体会每个人的长相都是不同的。

  3、带领幼儿玩“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观察各人的姿态,感受与同伴动作的不同。

  4、幼儿轮流躺在大纸上做一个最舒服的动作,另一个小朋友替对方勾画身体的'外形,然后请幼儿在自己的图画上加画五官、头发、服饰等,并写上姓名,幼儿相互欣赏,介绍自己,如姓名、性别、年龄、外貌特征等,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人与人的不同。

  5、请幼儿运用“……比……高/矮/胖/瘦一点“的句子,描述同伴的体形。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在照照、看看、玩玩中认识自己和同伴,并愿意在集体中交流。

  2、有编歌曲的兴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活动室或盥洗室里的大镜子(也可人手一面小镜子)摄像机、电视机

  活动过程:

  1、照镜子,认识自己:

  幼儿照镜子,观看自己的小脸

  ―“你觉得自己脸上哪些地方长得最有趣?”

  引发幼儿在镜子中做各种可爱、滑稽的'表情。

  ―“有的小朋友的眼睛大大的,有的小朋友的鼻子高高的……你能让他们变一变,做一些有趣的怪脸吗?”

  (说明:幼儿做各种怪脸时,教师在一旁及时地拍摄下来。)

  2、看录像,认识同伴:

  老师逐一在电视上播放出幼儿的脸,并将画面定格,引发讨论。

  ―“这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的脸上怎么样?(请录像中的幼儿本人也说说自己的小脸。)”

  老师根据幼儿自己的介绍及集体讨论情况,即兴编唱歌曲。

  如:“这是我的小嘴巴,小小的;这是我的眼睛,圆圆的;这是我的头发,长长的;这就是我呀!我叫XXX。”

  根据录象中不同幼儿的脸部特征,师生共同讨论和编唱歌曲,熟悉同伴的名字。

  3、编唱歌曲:

  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根据镜子中自己的小脸,编唱“我自己”的歌。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小脸,每张小脸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们把自己最有趣的地方编进歌里唱一唱吧!”

  在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幼儿将自编的“我自己”的歌唱给好朋友听。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5

  活动目标

  明白每天都要洗脸。

  学会洗脸的步骤。

  活动准备

  《我爱洗澡》伴奏。

  试衣镜一个。

  小猫挂图一幅。

  毛巾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

  1、老师今天带来两只小猫,陪你们一起玩好不好?我们来看看这两只小猫?

  2、小朋友们这两只小猫是什么样子的啊?一只小猫是不是很干净啊?另一只小猫好脏,脸都变成小花猫了。

  3、那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跟哪只小猫玩啊?为什么啊?

  二、出示试衣镜

  1、老师这有一面大镜子,小朋友们也一个个的出来照照镜子吧!

  2、镜子里的你们小脸干净吗?有没有像小花猫的啊?

  3、小朋友们平时是谁给你们洗脸啊?

  4、那我们来学着自己洗脸吧!

  三、学洗脸的步骤

  1、播放音乐伴奏,教师先示范的`做一遍。

  2、教师带领小朋友们边做动作边说说洗脸的步骤。

  3、洗脸的步骤:打开水龙头——毛巾搓一搓——关上水龙头——拧干小毛巾——先擦眼睛——再擦鼻子——再擦嘴巴——别忘了擦耳朵——再把小脸全部擦一遍。瞧!我的小脸真干净。

  4、小朋友们以后洗脸就按刚才所学的自己去洗脸好不?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和喜欢的颜色给自己画像。

  2、通过照镜子观察自己的脸,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五官的典型特征。

  3、爱护小镜子,保持作品的整洁干净。

  活动准备:

  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们找个镜子吗?(出示镜子)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呀,你的脸上有什么呀,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样子。

  1、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你的脸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绘画的方法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小朋友画像。

  2、这里的小朋友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3、假如你要画自己,要画些什么?怎么话呢?

  三、引导幼儿自由绘画

  请小朋友为自己画一张像,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相,要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你。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7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自己的五官特征。

  2、用白描的方法画出镜子里自己的样子。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镜子里我的样子

  2、画纸-我的脸,画笔。

  活动过程

  一、照镜子,说五官

  1.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和同伴说说自己长什么样?

  什么地方像妈妈?什么地方像爸爸?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五官。

  3.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在打纸上画画自己的五官。

  二、观察自画像

  1.教师和幼儿边观察边总结人的五官。

  (1)脸:长脸、圆脸。

  (2)眼睛:大眼睛、小眼睛。

  (3)嘴:大嘴、小嘴。

  (4)耳朵:大耳朵、小耳朵。

  (5)鼻子:高鼻子、塌鼻子。

  2.幼儿相互看看同伴的五官。

  三、幼儿作画

  提醒幼儿边照镜子边画画。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绘画。

  四、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自画像。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2.能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喜欢自己,学会自我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喜欢自己。

  教学难点:学会自我欣赏。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你猜猜是什么呢?

  “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要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2.出示镜子。

  3.老师这儿有张照片,他可是我最喜欢的同学,你知道他是谁吗?请平时较缺乏自信的同学上来。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镜子中的我。

  5.板书课题。

  (二)故事天地:小草和大树

  1.指名朗读故事。

  2.组织交流:你喜欢故事中的小草吗?

  3.是啊,小草虽然弱小,但是它的生命力却非常顽强!

  4.如果你就是小草,现在就请你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独特的优点。

  (三)活动大转盘:镜子中的我

  1.指名朗读古希腊故事:了解你自己。

  2.独立完成:观察自己的相貌、特点等。

  3.组织交流。

  4.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自己画出来。

  5.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相信自己,努力向上。

  (四)活动大转盘:你是我的'“镜子”

  1.我们周围随时有许许多多的镜子。这面镜子就是我们周围的朋友、同学、亲人。

  2.组织交流:去找至少3个同学来给你照照镜子,并完成教材上相应的填空练习。

  3.小结:通过同学的帮助,我们又发现了自己平时没有发现的优点和不足,希望同学们今后多照照镜子。现在我们来完成教材上的练习。

  四、活动总结:

  1.指名读;

  2.齐读。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9

  1.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优点并喜欢自己(相貌、性格、特长等)。(心理健康教育)

  (2)知道自己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心理健康教育)

  (3)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

  (4)初步学会相互尊重。(心理健康教育)

  2.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1)和(2),选择教材中的七色光和聪明豆进行教学。

  第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3)和(4),选择教材中的聪明豆和快活林进行教学。

  3.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认识自己的特点并接纳自己,树立自信。

  4.教学准备

  (1)教师: 铅画纸、五彩印泥

  (2)学生:每人带一面小镜子

  5.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猜猜谜语,引入新课

  1.猜谜语:“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要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2. 出示镜子。

  3.师:我这儿有一张我们班小朋友的照片,老师可喜欢他啦!想知道他是谁的照片吗?

  4.指名一学生上来看。

  心理健康教育小结: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有意识地请了一位平时在班中不太引人注目的`同学。由于他缺乏自信,在班中一直是沉默寡语,借此游戏,我也想给该生一点信心。

  5.师:你看到了谁?

  生(支支吾吾):是……我。

  师: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对呀,老师喜欢咱们班的每一位学生,但老师更喜欢你。

  6.师:刚才老师让他看的是一面镜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镜子里的我”。

  7.出示课题:镜子里的我。

  活动二:看看照片,了解异同——初步体验

  1.出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你相信吗?”

  2.出示双胞胎的照片。(可以是班内,也可以是校内)

  3.提问:他们长得像吗?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4.仔细观察小组成员的长相,有没有长相一样的?

  5.心理健康教育小结: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我们这些不同特点的小朋友在一块儿,就组成了一个集体—— 一(5)班。

  活动三:照照镜子,说出特点——加深体验

  1.看一看p3,图中这些小朋友的长相有什么特点?

  2.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听一听,他们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3.心理健康教育小结:看来,我们要介绍镜子里的我时,得把自己的外貌特征说清楚,尤其是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

  4.学生照镜子。

  5.学生交流:你喜欢镜子里的我吗?说说理由。

  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点拨学生善于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从而领会“独一无二”。

  5.心理健康教育小结:无论你是嘴巴大,还是眼睛小,那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让我们为自己拍手叫好。

  活动四:画画自己,编首儿歌——巩固体验

  1.照镜子,画自画像,注意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

  2.自编儿歌。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学会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

  2. 能够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3. 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绪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

  1. 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2. 探索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3. 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绪和需求。

  四、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情绪和需求的表达和理解。

  2.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2. 情景模拟:老师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表情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其他学生观察并猜测对方的情绪和需求。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分享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其他组员给予理解和支持。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求。

  5. 总结反思:通过教师总结和学生分享,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六、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情绪表达和需求表达的能力。

  2. 收集学生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成果,包括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和尊重的表现。

  3. 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包括对自己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的改善情况。

  七、教学反思

  教师要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11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外貌、身体器官、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培养自我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照镜子”的方式,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自我完善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自我反思能力,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自己,积极寻求改变。

  【教学内容】

  认识自己的外貌、身体器官和性格特点。

  通过“照镜子”活动,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照镜子”活动的意义,并能够真正应用。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镜子若干个。

  投影仪及PPT。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认识情况。

  教学策略:通过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

  学生活动:照镜子、自我反思、小组讨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认识情况,如:“你觉得自己的外貌特点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引出本课的主题——“镜子”中的'我。

  出示PPT,简要介绍“照镜子”活动的意义和方法。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第一部分:认识自己(10分钟)

  a. 请学生分别描述自己的外貌、身体器官和性格特点。

  b. 教师点评并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c.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成功与外貌、身体器官等无关,关键在于内在的品质和努力。

  第二部分:照镜子活动(15分钟)

  a. 分组进行照镜子活动,每组4-5人。学生轮流担任“镜子”角色,其他人则依次上前照镜子。

  b. “照镜子”活动的要求: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发现对方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建议和意见。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 1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2. 能力目标: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摒弃自负和自卑,学会对自己负责。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2. 难点: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并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

  【教法与学法】

  1. 教法:故事导入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等。

  2.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体验学习法等。

  【教具准备】

  1. 小镜子的准备。

  2. “我的自画像”的文字材料。

  3. 《三个“我”》的文字材料。

  4. “我对镜子笑,镜子中的‘我’和我笑;我对镜子哭,镜子中的‘我’和我哭。”的文字材料。

  5. 自卑和自负的故事材料。

  6. 《我为自己骄傲》的'文字材料。

  7.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法)

  1. 故事:《三个“我”》(由教师或学生讲述)。

  2. 提问:故事中的三个“我”有什么不同?人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3. 归纳: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才能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也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对自己负责。

  4.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镜子”中的我》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一)认识自己(启发式教学法)

  1. 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板书)

  (1)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塑造自我形象。

  (2)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3)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2. 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板书)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自我观察的内容包括自己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人际关系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性格测试和心理测试。例如:你是开朗型还是忧郁型?你善于与人相处吗?你意志坚强吗?你有自卑情绪吗?等等。通过自我观察,可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以及内心世界,从而正确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我们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不足之处。比如可以请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了解自己的表现和反应等。同时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需要注意的是,他人的评价并非完全客观准确,需要自己去辨别和筛选。

【《镜子里的我》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镜子里的我》教案11-01

小班音乐《镜子里的我》教案附反思04-06

《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08-25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镜子里的我01-09

小班教案照镜子06-10

《有趣的镜子》小班教案6篇08-26

小班教案:有趣的镜子(通用14篇)05-30

小班社会教案:照镜子01-23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猫买镜子》11-04